清明連假剩兩天,如果你有朋友準備要出遊,請把這張圖轉給他/她。如果你正計畫連假剩下兩天要出去外頭玩,拜託請認真考慮待在家裡。如果你已經在外面玩了兩天,請趕快回家。
3/20 到 3/22 是日本的三天連休(春分),剛好遇到日本年度櫻花盛開,各大景點人山人海。而當周平均每日新增的 COVID-19 確診數約為四十人。
收假之後十天,日本國內每日新增確診數陡增至兩百人,新增的速度是連假前的五倍,並且持續上升中。美國大使館甚至在昨日 (4/03) 提出警告,日本疫情即將大爆發。
場景來到台灣,4/02 到 4/05 是清明連假,除了台北市以外,各大旅遊景點人潮洶湧,從 4/02 一早國道就有明顯的車潮,墾丁住房率達到九成,中南部各大夜市滿是返鄉外出逛街的人潮。
日本已經提前十天預演給台灣看。
再看看太平洋的彼岸,美國有些大學的春假差不多也是在三月上中旬,而美國的疫情從三月下旬大爆發。這些也許只是巧合,但連假的人流確實提供了傳染病散播的絕佳條件。
台灣撐到九局下半,真的很不希望我們先前累積的戰果被翻盤。春假結束十天之後,我只希望我們的醫療照護系統已經準備好要面對可能到來的異鬼大軍。紐約的病床數已經幾乎滿載,根據現在上升的趨勢,一周內就會產生重大的人道危機(參考文末補充四)。
最後補個故事,當年的 SARS,台灣的疫情比世界其他國家晚了約一個月,一樣是從清明連假後開始出現明顯的疫情。2003 年清明連假後的三周,4/24 當天和平醫院封院,而真正的疫情高峰則是在 5/20 那周,並且到六月中之後才不再出現新增病例。
凜冬將至。
【補充一】
因為有多家媒體聯繫我表示希望引用這篇(有些媒體也已經刊載本篇內容),特別在這邊說明一下,我沒有要預測四月中台灣會大爆發,本篇主要用意是提醒大家不要再出遊前往熱門景點,並減少非必要性的群體活動,以減少疾病傳播和群聚感染的風險。
美國和日本確實都在春季的長假後爆發疫情,但兩者間的因果關係應該還是要請公衛學者專家來說明。我並非此方面的專業,建議媒體朋友參酌多方建議,特別是中央與公衛界人士的意見。謝謝。
【補充二】
感謝在日本長居的朋友 Carrie Tang 的補充說明:
https://www.facebook.com/carrietang1…/posts/2815066938540531
東京新增武肺確診破百創單日新高 疑跟賞櫻出遊有關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200405/1727863/
【補充三】官方回應
清明連假人潮超乎預期 陳時中不排除禁足令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4467614
墾丁人潮擁擠 指揮中心首發國家級警報籲勿前往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4045004.aspx
【補充四】
紐約市即將邁入人道危機,再過幾天病床數就不夠用了
https://covidactnow.org/us/ny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5RNqxzwYsa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不排除禁足 在 三立新聞 Facebook 八卦
收到簡訊的人都在這@@(#去那編)
什麼?你還沒有telegram?別落伍了趕快加入
👉 https://t.me/setnews2020
🔥就差你一個!#三立新聞網YouTube 衝百萬💯快幫訂閱
👉 http://bit.ly/2W7jK6E
不排除禁足 在 南南自語 Facebook 八卦
清明連假剩兩天,如果你有朋友準備要出遊,請把這張圖轉給他/她。如果你正計畫連假剩下兩天要出去外頭玩,拜託請認真考慮待在家裡。如果你已經在外面玩了兩天,請趕快回家。
3/20 到 3/22 是日本的三天連休(春分),剛好遇到日本年度櫻花盛開,各大景點人山人海。而當周平均每日新增的 COVID-19 確診數約為四十人。
收假之後十天,日本國內每日新增確診數陡增至兩百人,新增的速度是連假前的五倍,並且持續上升中。美國大使館甚至在昨日 (4/03) 提出警告,日本疫情即將大爆發。
場景來到台灣,4/02 到 4/05 是清明連假,除了台北市以外,各大旅遊景點人潮洶湧,從 4/02 一早國道就有明顯的車潮,墾丁住房率達到九成,中南部各大夜市滿是返鄉外出逛街的人潮。
日本已經提前十天預演給台灣看。
再看看太平洋的彼岸,美國有些大學的春假差不多也是在三月上中旬,而美國的疫情從三月下旬大爆發。這些也許只是巧合,但連假的人流確實提供了傳染病散播的絕佳條件。
台灣撐到九局下半,真的很不希望我們先前累積的戰果被翻盤。春假結束十天之後,我只希望我們的醫療照護系統已經準備好要面對可能到來的異鬼大軍。紐約的病床數已經幾乎滿載,根據現在上升的趨勢,一周內就會產生重大的人道危機(參考文末補充四)。
最後補個故事,當年的 SARS,台灣的疫情比世界其他國家晚了約一個月,一樣是從清明連假後開始出現明顯的疫情。2003 年清明連假後的三周,4/24 當天和平醫院封院,而真正的疫情高峰則是在 5/20 那周,並且到六月中之後才不再出現新增病例。
凜冬將至。
【補充一】
因為有多家媒體聯繫我表示希望引用這篇(有些媒體也已經刊載本篇內容),特別在這邊說明一下,我沒有要預測四月中台灣會大爆發,本篇主要用意是提醒大家不要再出遊前往熱門景點,並減少非必要性的群體活動,以減少疾病傳播和群聚感染的風險。
美國和日本確實都在春季的長假後爆發疫情,但兩者間的因果關係應該還是要請公衛學者專家來說明。我並非此方面的專業,建議媒體朋友參酌多方建議,特別是中央與公衛界人士的意見。謝謝。
【補充二】
感謝在日本長居的朋友 Carrie Tang 的補充說明:
https://www.facebook.com/carrietang1…/posts/2815066938540531
東京新增武肺確診破百創單日新高 疑跟賞櫻出遊有關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200405/1727863/
【補充三】官方回應
清明連假人潮超乎預期 陳時中不排除禁足令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4467614
墾丁人潮擁擠 指揮中心首發國家級警報籲勿前往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4045004.aspx
【補充四】
紐約市即將邁入人道危機,再過幾天病床數就不夠用了
https://covidactnow.org/us/ny
不排除禁足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5RNqxzwYsa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疫情爆發一年,香港終要走上圍封(lockdown)抗疫之路,當局有意在油麻地指定檢測區,部署「封區」檢測,確保區內人士須持陰性檢測證明。抗疫措施因事制宜,任何手段都不應排除,近期接連有舊區爆疫,形勢嚴峻,現有控疫措施未能遏制,就要考慮新手段,定區圍封值得一試,關鍵是考慮要周全,執行要利落,將擾民程度降低。抗疫如行軍,圍封就是打巷戰,堅壁清野逐區掃蕩,難度不容低估,港府沒有這方面經驗,今次圍封可視作試金石,了解實際效用,倘若行得通,可將經驗複製到其他爆疫舊區。萬事起頭難,一旦開壞了頭,公眾觀感差,之後想再試就很困難,當局必須全力做好這次圍封行動,避免重蹈早前明恩樓突擊執法的覆轍,出現信息混亂、人手不足、執法尺度不一等弊端。
蘋果頭條
油尖旺區武漢肺炎大爆疫,城中傳聞政府今日將會封閉佐敦疫區,對疫區內居民進行強制檢測,消防指政府正考慮在星期六、日起,在「佐敦指定檢測區域」部分範圍實施「禁足令」強制檢測,如果實行「封區」,政府將調動過千名紀律部隊人員及檢測人員參與,但暫仍未有定案。有市民深夜搶購生活物資,亦有人帶同行李乘的士離開。凌晨時份,多輛貨車開始運送大批物資到佐敦吳松街熟食檔及附近油尖區多元文化活動中心,物資包括口罩及麵包等物品,據悉兩處地點相信用作指揮及物資中心。凌晨約1時30分,一批警員及衞生署人員到場,人數共約60人。其中一批衞生署職員到達白加士街98號金威廣場實施強制檢測,大廈約20分居民需撤離,分批登上小巴前往隔離檢測中心。
東方正論
去年1月23日,香港驚現首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從此拉開驚心動魄的抗疫序幕。一年過去,香港由第1波疫情經歷到第4波,港府依然沒有吸取教訓,抗疫依然毫無進展,清零依然遙遙無期,經濟卻直插谷底,人命損失接連不斷。更慘情的是,康復者因為缺少支援而徬徨無助,生理心理飽受煎熬,林鄭比當年老董政府應對沙士更不堪。事實證明,港府不僅無能,而且無恥,生為港人,何其不幸!去年今日,武漢傳入第一宗確診個案,接着疫情一發不可收拾,而且每一波的開始,都是因為港府中門大開所致。君不見,第1波由內地入境者引發;第2波來自歐美留學生返港引爆;第3波走漏免檢的機師和海員;第4波則因尼泊爾病毒株由隔離酒店帶入社區。
星島社論
今日是本港爆發新冠肺炎一周年,本港昨日新增六十一宗確診,其中五十五宗本地個案,重災區油麻地佔四成,昨再多二十四宗。因應疫情於油麻地一帶持續爆發,港府首度實施「封區」!消息指,港府今日凌晨四時起,於今明兩日在油麻地疫區實施「封區」,料涉及逾百幢大廈,逾千名紀律部隊人員配合行動,將把守大廈出入口,並上門查問及要求居民進行檢測,而居民必須出示陰性檢測證明,才可離開「封區」範圍。據悉,廟街一帶小販昨晚已收到通知不能營業,封鎖區內的街市及熟食中心亦要暫時關閉,當局會為區內居民提供基本物資。昨晚所見,大批居民趕在封區前「一袋二袋」匆忙撤離,被質疑「封區」成效。
經濟社評
油尖旺區大爆疫,港府本周末料將首度封鎖油麻地指定檢測區域,派駐紀律部隊阻止沒有陰性證明的人士離開,並挨家挨戶確保居民已經檢測。倘當局月初已能針對新填地街一帶疫廈加快檢測,疫情勢不會惡化至眼前境況,官員實應做足配套來妥善封區,盡量汲取經驗來提升強制檢測成效,再認真考慮如何鼓勵複檢,又應否擴大強檢範圍。港府今明兩天很大機會在油麻地指定檢測區域實施所謂「禁足令」,事前不作任何正式公布,以防居民撤走。紀律部隊料將阻止不具有陰性證明的居民離開所住大廈,個別報道甚至稱,周一完成全區強檢前,嚴禁區內估計逾1萬名居民離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RNqxzwYsaM/hqdefault.jpg)
不排除禁足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0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exTmSSXDobQ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進一步收緊抗疫措施,晚上禁堂食等辣招重臨,冬至之前都無望放寬。病毒不會「過節」,第四波疫情嚴峻,社交限制再嚴也得遵守,現在莫說外出過節,就連在家群聚「做冬」或過聖誕,也是高風險活動,市民縱然無奈,亦得以防疫為先。抗疫經驗顯示,2人限聚、晚上禁堂食等措施生效一段時間後,疫情總可暫時壓下,然而如果當局沒有打破疫情迴圈的決心,第五波疫情早晚又來,誰也不敢排除農曆新年前後又會迎來另一場危機。繼特定群組強制檢測後,現在政府又多了「禁足令」這一法律工具,疫情控制理應更佳,問題是當局行事猶豫不決,屢誤戎機。抗疫關鍵在於速度和力度,決策者不夠當機立斷,官僚執行力又差,縱有強力工具亦難有效發揮。
蘋果頭條
葵盛西邨第8座5樓爆疫後,有專家建議封鎖大廈,強制居民檢測。政府將訂立規例,仿效內地封鎖小區管理,特首林鄭月娥指,會明確賦權食衞局長,當某些處所出現疫情須檢測,市民完成檢測前須逗留有關處所,不可離開。食衞局局長陳肇始下午在記者會上公佈,行會已通過相關法律框架,政府可發出限制檢測公告,發出公告後所有被強制檢測的人士要留在該處所,得知檢測結果後才可離開該處所,發出公告後有效期為期最長7日。在封鎖期間,政府會提供處所内人士的物質支援,而法例亦容許有特殊需要,如有緊急醫療需要人士,向政府申請離開,但須遵守相關防疫規定;任何人違反限制及檢測宣告或轉移至指明地方的指示,即屬犯罪,可罰款25,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東方正論
2020年即將完結,這一年大家遭逢世紀疫潮,有家庭痛失家人,有打工仔失業或轉行,有營商的人生意血本無歸,唯一不變,就是香港人由年頭到年尾都在抗疫,面上的口罩據講要戴到2022年,防疫措施不但重重複複,更因應第4波疫情惡化而收緊,尤以首次頒下的封樓令最矚目。昨日又新增百宗確診,整體個案突破7,000宗,即使一再收緊禁聚令措施,第4波疫情仍趨失控,食衞局局長昨日下午再宣布「加碼」多項防疫措施,包括食肆6時後禁止堂食、擴大關閉指定處所名單涵蓋健身室及美容院等場所, 這些都是故技重施,熟口熟面,不過,政府今次破天荒出新招,限制身處有疫情爆發地點人士7天內不得離開,直至完成病毒檢測。
星島社論
第四波疫情確診數字居高不下,本港昨新增一百宗確診,其中九十五宗為本地個案。葵盛西邨第八座再多五宗確診及四宗初步確診,由五樓蔓延至其他樓層,全幢十三個單位累計多達二十二人確診。政府多次呼籲該幢住戶做檢測,但周日起陸續有住戶撤離,惹播毒風險。特首林鄭月娥昨承認當局可處理得更好。政府昨修訂刊憲,以類似「禁足令」的「限制與檢測宣告」,食衞局長可要求某個處所人士強制檢測,並必須逗留在該處所,最長七日,直至完成檢測並得知檢測結果才可離開,違者即屬犯罪,可處二萬五千元罰款及監禁半年,不過當局未即時向葵盛西邨第八座發「禁足令」。當局亦未有要求配合佩帶電子手環,若某個被強制檢測群組分散不同處所,當局難以監察。
經濟社評
港府為應對兇猛疫情,將限聚措施加辣,同時修例允許禁足檢測(即禁止未有檢測結果人士離開),來遏制社區小型爆發。惟疫情難受控,港府在修例以至控疫執行上須靈活處理,特事特辦,才能有效控疫;而在精準支援受影響行業時須制定準則,讓財政資源用得其所。當局宣布由明日起,食肆晚上6時禁堂食,酒吧、按摩院、美容院、健身室等13個表列處所關閉14天,全面恢復7月時的限聚令和停業令,冀將人流減至最少。行政會議亦通過修例,賦權食衞局發出「限制與檢測宣告」,要求市民留在有關處所檢測直至有結果為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xTmSSXDobQ/hqdefault.jpg)
不排除禁足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1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OGleHAnvTlE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加快推進,「疫苗猶豫」情緒亦在增加,9天內3人「接種後死亡」,確令一些人對接種態度轉趨觀望。從科學角度,「針後亡」只反映事件順序,不等於兩者有因果關係,放眼德美等地,「針後亡」比例一般是每10萬人有2至4人不等,科興疫苗在港接種情况,有否異常,需要更多時間和數據方能掌握,如何處理始終要相信專家,當局不應排除任何可能,外界亦不宜過早下定論,如果現在急急煞停接種科興,萬一之後接種復必泰又有相近情况,屆時如何是好,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推動新冠疫苗接種一個弔詭之處,是疫情愈輕、染疫風險愈低,人們愈容易出現「疫苗猶豫」,當局需要多想方法,善用誘因鼓勵接種。
蘋果頭條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今日(10日)上午舉行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下午舉行代表小組會議,審議關於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年度計劃、年度預算的四個決議草案,召開主席團第三次會議。此外,今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召開第十六次會議。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中共總書記習近平5日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時,胸前戴上「內蒙古自治區代表」的出席證。習在2018年人大改選時就一反常規,宣佈參選內蒙古自治區的人大代表,說要「表達黨中央對民族邊疆地區的重視,體現黨中央加快推進欠發達地區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
東方正論
新冠肺炎爆完又爆,第4波歷時近半年,中間政府有不少抗疫「創舉」,例如封區封廈強制檢測,但到現在疫情亦未能斷尾,究其原因,當局漠視社區衞生,解封做一兩場清潔騷便了事,鼠群繼續橫行,垃圾依舊堆積,播毒溫床無處不在!政府曾多次在油麻地、深水埗及新蒲崗等地封區強制檢測,這些地區鼠患嚴重,有可能是散播新冠病毒溫床。其中新蒲崗區食肆及菜檔長期當街亂丟食物殘渣,無異給老鼠開餐,本報曾踢爆同區大成街街市群鼠噬食豬殼,之後二月份有人確診新冠肺炎,政府於同月23日將錦榮街及衍慶街兩幢大廈列為受限區域,強制居民禁足並接受檢測,儘管當局多次表示會為確診人士的住所及附近街道進行徹底清潔消毒,但情況仍未見改善。
星島社論
疫苗接種計畫開展將近兩周,連日來出現三宗死亡事故及至少四十五宗不適報告,令接種率由高位的九成多,大幅回落至昨日的六成四。接種率接連下跌,負責統籌疫苗接種事務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強調,所有個案都會交由專家委員會審視,現階段毋須煞停接種計畫。有專家認為本港可效法澳門做法,接種前為長者進行評估,但有私家醫生認為未必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歷,單憑簡單評估決定是否接種亦未必百分百可靠,有私家醫生更主動「篩走」不合資格人士,最終有三分一預約人士未能打針,建議當局訂出基礎標準和指引供業界參考。
經濟社評
復星/BioNTech「復必泰」新冠疫苗今天開打,7個新優先群組的預約不算踴躍,港府亦承認近期多了預約市民「甩底」。當局有必要對外全盤公開相關數據,且參考外國成功經驗,仔細拆解猶豫成因,與醫學界、傳媒等攜手逐一對症下藥,致力推高接種率,以求盡快遏制疫情、恢復通關。比起最初一針難求,目前接種中心多有空檔,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也指出,預約接種率由初期逾90%,降至本周一的72%,多了市民沒依約打針。月初出現長期病患者打針後兩日死亡首例,專家詳述跟科興疫苗無直接關係後,預約數字隨後兩天回升,惟港府之後停發數據,改用預約接種率,表示更能反映各接種途徑的實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GleHAnvTlE/hqdefault.jpg)
不排除禁足 在 陳肇始:政府不排除全民檢測期間實施「禁足令」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本港新冠疫情持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2月28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目前疫情尚未見頂,又指當局目前未完全排除在全民檢測期間實施「禁足令」。 ... <看更多>
不排除禁足 在 港府稱全民檢測不排除禁足市民掀起物資搶購潮 - YouTube 的八卦
香港#疫情# 禁足 #搶購潮○TVBS新聞直播搬新家囉! 最即時的新聞焦點立即鎖定 http://tvbs.piee.pw/3sxevn○訂閱【TVBS國際+】第一時間掌握全球新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