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個人來說,在原生家庭的生活是極為強大的體驗,這種經歷會影響的不只有童年;還有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我們看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全都經由原生家庭的背景塑型而成,在原生家庭中發展的觀點會伴隨著我們一生。
人生中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就是讓情感從早期家庭環境中分離出來。有一種方法可以處理這種原生家庭力量,那就是原生家庭和解(Family of origin work)。
「原生家庭和解」總共有七個步驟:
第一步──家族譜系:你的家裡有誰?(畫出你的家系圖)
第二步──媽,妳好,還記得我嗎?(聯絡家庭成員)
第三步──創建家族史(建立涵蓋三代的家族編年史)
第四步──筆記本在手,隨時記下想問與探究的問題(調查研究)
第五步──你可以再一次回家(探訪家人)
第六步──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就是我(分化)
第七步──再來一次(學會了接納自己與他人)
這套療法能改變你在原生家庭中對自我的體驗,並延伸到目前的人際關係。藉著學習以新方式對待過去的「殘餘物」,讓你開始過更好的生活。如果你能用原生家庭的環境,看待過去「未了」的事情,你就能變得更為正面積極,也更能夠掌握自己的人生,不會被討厭的事件擊倒,並且能創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取自《原生家庭療法》
******************************
很可惜,這本書限於篇幅,只能分享兩篇。所以上述「原生家庭和解」的七個步驟,雖然非常重要,就沒辦法詳細討論了。
下面的摘文部分,把「分化」的概念繼續延伸。
「分化程度高的人會仔細思考各種選擇的利弊。因為能區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們有辦法做出理智的決定。」
能做理智的決定,並不代表缺乏感情。分化程度高的人,一樣可以「選擇」縱身投入於感情中。
目標導向與關係導向的探討很有意思,不同學者有不同看法,各位在閱讀的時候,要保持一個距離去懷疑。
對我來說,理智歸理智,感情歸感情,這兩者常一起共同做決定。我還是要把內省與覺察的重要性標舉出來,常向內感受,到底是誰在作用,就會清楚得多。
分化程度低也沒關係,意識到就好。沒有一定要變成什麼樣的人,接納自己也很重要。祝福您,能選擇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
【文/ 羅納德.理查森】
沒有人能做到完全分化,世上無完人,所有人都會在人際關係中經歷或多或少的分化時期。但是,如果我們愈能達到分化,分化就會變得愈容易,以下就要討論分化程度高的人的一些特質。
1具備目標導向
具有目標導向(goal-directed)就代表你能夠闡明自己的價值觀,並決定什麼對你來說才是重要的。你可以用真正能表現自己的方式活著,不管在人際關係、工作或其他方面,你都能夠表達自己的需求、信念及價值觀。儘管你與親近的人有所不同,還是可以表達自我。但這並不代表你會激烈攻擊他人,或用自己的價值觀貶低他人,也不表示你不顧他人感受,總是想到什麼就說出口。這只是代表你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管他人認不認同,都不會影響你。
當個目標導向的人,並不表示你不在意人際關係。事實上,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如果你覺得很自在,人際關係就會變得愉悅許多。一般而言,具備目標導向的人都有良好、深刻且親近的人際關係,而且在維持親密關係的時候,遇到的問題也比較少。
目標導向的相反是關係導向(relationship-oriented)。關係導向的人在情感上比較不成熟,完全依賴他人來提供自己的自尊與價值感。他們在人際關係中不去設定及尋求自己的目標,反而把所有時間與精力都花在尋求認同。
對他們來說,備受大家喜歡和關心就是最重要的事,如果不被大家喜歡或關心,就會感到悲慘至極。麻煩的是,這些人通常都假定別人不喜歡他們。關係導向的人沉迷於獲得他人的認同與讚賞,需要去愛,也需要被愛。關係導向的人太敏感,即使是與喜愛之人的細微差異,也會被他們視為受拒的象徵。
案例
吉娜對丈夫說:「這些樹很漂亮吧!」結果他回答:「還可以啦。」吉娜視之為丈夫不愛她的跡象,因為他不喜歡她喜歡的東西。吉娜批評丈夫的想法太過負面,沒有盡力讓婚姻幸福美滿。
後來,丈夫在吉娜的要求下,花了很長的時間修繕房屋。他以為吉娜看到整修成果會很開心,還會向他道謝。可是吉娜開口的第一句評語,卻是質疑丈夫為什麼沒有把裝修的部位往右移幾英呎。於是,丈夫馬上就發火了,他說吉娜從來不感激他所做的事,他再也不會為吉娜做任何事了!
問題
①你有多善於在做自己的同時又與他人親近?你的個性中,有沒有你刻意對某些人隱藏的特質,你覺得他們可能會因為這些特質而不喜歡你?你的行為舉止有多依賴他人的反應呢?
②誰在你的原生家庭裡和你的差異最大?你和對方在一起的時候能做自己嗎?
③你比較偏向「目標導向」還是「關係導向」?你的原生家庭裡的成員又是各自屬於哪一種導向呢?
2區分想法和感受
分化程度高的人會仔細思考各種選擇的利弊。因為能區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們有辦法做出理智的決定。他們不會堅持別人要仰賴自己的信念過活;如果遇到理念相異的人,分化程度高的人也不太可能會變得具攻擊性或防衛性。
分化並不表示毫無感覺,分化程度高的人絕對不會喪失自我感受,而且在必要時也能體驗與表達感受。他們把「感覺」視為能讓自己了解生活中正在發生什麼事的資訊來源之一。分化程度高的人只要願意,就會變得十分熱情。對於這樣的人來說,關鍵因素在於「選擇」—他們可以選擇是否憑感覺行事。
分化不代表欠缺情緒,分化程度高的人有辦法選擇讓自己深陷於情感之中,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做愛:做愛需要讓自己沉浸在身體感受和感官世界裡,同時拋棄理智線。
由於分化程度高的人會考慮自己的立場,所以在聽取他人觀點的同時,也能夠堅定表達自己的態度,並設下自己的極限。他們既不優柔寡斷,也不固執己見,可以對新資訊保持開放的態度,但又不受威脅或情感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的影響,同時也不譴責看法相左的人。分化程度高的人會尊重他人並從他人身上學習;事實上,他們不但不受與他人的差異威脅,反而能從中感到愉悅。最重要的是,分化程度高的人和最親密的人(配偶、父母、子女)在一起時,也能做到如此。
分化程度低的人就沒辦法區分想法和感受,他們在職場上的表現也許不錯,或者善於處理「事物導向的任務」(thing-oriented tasks),卻不善於「人際關係導向的任務」(people-oriented tasks)。然而,在應對親密關係的時候,他們完全喪失了這種小心翼翼的行為方式。分化程度低的人極為敏感又容易受傷,為了維持人際關係,他們願意妥協,可是如果他們開始對自己有信心的話,絕對不會妥協。
分化程度低的人因為難以區別想法和感受,經常認定自己主觀的感受確實反映出事物的真正狀態。舉例來說,分化程度低的人可能會說出「我『覺得』你拒絕了我」這種話,可是這句話跟感覺無關,而是對他人行為的解讀。無論何時,接在「覺得」後面的字眼,要表達的都是「想法」,而非「感受」。感受永遠和自身有關,與他人無關。關於感受的敘述會是像這樣的句子:「我們意見不同的時候,『我』覺得被嫌棄了。」
我們的感受來自對各種情況的想法,或對進行中事件的解讀,如果缺乏實質的身體接觸,無人能讓我們產生任何「感覺」,所有感受都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舉例來說,如果喬撞到比爾的肩膀,比爾會感覺到生理上的疼痛,在這樣的情況下,比爾因為喬而產生了明確的感覺;可是如果喬說:「我現在氣到想揍你!」但沒有真的動手,那麼比爾對這句話的感受,就全憑他怎麼解讀了。
如果比爾相信喬說的話,認定喬真的很生氣,而且會把他痛揍到受重傷,那麼比爾就有可能感到害怕並逃跑。如果比爾認為:「喬很生氣,這表示他不喜歡我,真是糟糕!」比爾就有可能內心覺得受傷而表現出沮喪的樣子。如果比爾心想:「我不會放過對我發火的人,喬才嚇不了我!」那麼,比爾就有可能感到怒火中燒,也許還會先對喬動手。如果比爾想:「好吧,某件事讓喬很生氣,但不知道是什麼事?」比爾可能只會感到好奇,進而對喬說:「把你生氣的原因告訴我,我想試著跟你一起解決。」
從上面的例子就能看出,光是一個簡單的情況,就有許多不同的解讀方式。分化程度低的人會相信,是喬讓他產生了特定的感覺,完全忽略了解讀方式對自我感受的影響,因而說出是喬「讓他感到」害怕、受傷、生氣等等的話語。然而,分化程度高的人會意識到解讀喬發怒的各種可能性,如果他想要回應喬,就會表現出好奇,並請喬好好談一談。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建立並養成對自己和他人的信念與態度。在原生家庭中的經歷決定了我們的見解,我們在世界上及人際關係中能做什麼事、該做什麼事等,這些信念會變成我們所有情緒反應的基礎。再次強調,不管家人怎麼影響我們,原生家庭都無法強加特定信念或感受在我們身上。每個人都會為了對應各種情況,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見解,這些因素包含了長幼順序(請見第七章)、父母各自在原生家庭中的經歷、特定生物前提條件(biological givens),以及許多全然不可預測和難下定義的特質等。
是我們創造出自己的個性和感受,這也就是說,我們有力量改變;不需要等待他人改變,就能決定自己是否改變。
試著做以下的練習,思考如何區分想法與感受。
想法和感受
在一天之內,你有多常說:「我『覺得』……」但其實你想表達的是意見而非個人感受?下次你這麼做的時候,改用「我『認為』……」取代「我『覺得』……」,你覺得這樣的改變如何呢?
觀察你和周遭的人有多常說:「這讓我感覺糟透了」、「你真的讓我很傷心」、「你讓我覺得噁心」之類的話,什麼才是敘述這些主觀經驗更確切的話語呢?試著用正確的話語表達,看看大家對這些話的反應是否有所不同。
.
以上文字取自
原生家庭療法:七個步驟,解開關係束縛,做出改變,重建更成熟的情感對應方式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4014
.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3萬的網紅唐綺陽官方專屬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工作注意: 雙子:願意謙卑付出,後勢看好 獅子:想些鬼點子,殺出新路 天蠍:要小心決策,或伺候長官 魔羯:耐著性子,謹遵前輩教誨 ◎桃花注意: 金牛:來的桃花,可能不是你的菜 處女:要懂得,四兩撥千金 射手:別過度親切,避免怪桃花 雙魚:感情被說東道西,有點煩 ◎財運注意: 巨蟹:跟著前輩,就...
不固執己見 在 水深之處(水深之处) Facebook 八卦
【重複一次別人的話】
李先生,是一個在台中經營出口加工廠的老闆,工廠加公司有五六百名員工的規模,不管是在業務上或是在管理上,均有相當的成效。
可是,他就是對他兒子沒辦法,那種代溝,就像是台灣海峽般,怎麼樣也無法跨越,每次一見面,講沒三句話,又是拍桌又是摔門,弄得家裏雞飛狗跳。
這天,又是因為兒子的晚歸而再度上演鐵公雞,就在雙方面紅耳赤之際,兒子突然間就住了口,然後一字一字的說出:「爸,再這樣吵下去也不是辦法,我能不能請你把我剛剛說的那句話說一遍給我聽?」
「啊?!」李先生真的嚇了一跳,壓根兒也沒想到有這怪招。
「你說......你說......作父親的太能幹,當然看不起兒子。」
「不對!你再想想看,我是這麼說的嗎?」
「渾小子!那你怎麼說的?你自己說過的話,你自己為何麼不再說一次?」
兒子突然間笑出聲,「你看!從頭到尾,我說什麼你都沒有在聽,那些話是你自己想的,我可沒這麼說。我們不是要溝通嗎?那麼,我說什麼,你重複一次給我聽,再輪到你說,我來重複」。
「喂!哪有那麼多美國時間在那邊重複來重複去!!你是真的想氣死我啊!」
「爸!我們就試試看吧!否則這種爭吵會沒完沒了的,你再想一想我到底是怎麼說的?」
李先生想一想,終於承認,「我真的想不起來,你再說一次好了」
「好吧!我說,父親很能幹,兒子一方面很佩服,一方面怕自己跟不上,心裡多少有點壓力。」
李先生冷靜一想,他說的合情合理,自己怎麼會那麼激動?結果,這天晚上,他們父子兩竟然可以談上兩個小時而不吵架,這個效果連李先生也意想不到。
一覺醒來,雖然睡眠不足,但李先生可是神輕氣爽,一大早就到公司。
在公司會議場上,李先生讓總工程師發表意見,這是一種表面上的禮貌,總工程師也知道,老闆作久的人,多少喜歡獨斷獨行,什麼事情早就心有定見,經驗告訴他,老闆問他只是個形式,誰不想省錢?
老闆要買那一種大家早就心知肚明,因此他無精打采,說不到五分鐘就說沒意見了。
若是往常,李老闆總是會在這個時候大唱獨腳戲,享受那種權威感,今天竟然是......
「總工程師,我來重複你的要點,你看我說的跟你的意思一不一樣;日本製的機器,價格雖然便宜,東西也不錯,可是將來如果出了毛病,要他們來作售後服務,問題就來了,他們的人因為語言問題無法跟我們直接溝通,找來的翻譯對精密儀器又是外行,機器壞在哪裡,我們無法充分瞭解,下次再發生一樣的問題,還是要請他們的人來,說不定還會耽誤生產時間,如此算下來,買美國貨還比較便宜!」
隨著李老闆的重複說明,總工程師眼睛漸漸亮了起來,他打起精神,再次補充,就著麼你一言我一語的,大家滔滔不絕的討論了起來......
如果是要吵架,彼此只顧著反擊對方就好了,如果是要解決問題,就應該誠心去理解對方的想法,那麼,重複對方的話,一方面可以讓對方放心,知道你們之間沒有誤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你在反擊或下結論前,把對方的意思消化一下,通常,這時你會發覺,吵架不再是吵架,而是積極的溝通了。文/摘自網路。
在教會配搭服事也是這樣,願意敞開心與神與人交通,不固持己見,才能帶下同心合意的祝福。
#水深之處
#不固執己見
不固執己見 在 張曼娟 Facebook 八卦
空空如也,而後為人父母。張曼娟 讀論語 帶小孩
中學時期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課程,大學時代的必修「四書」,對我而言,都是一段放空發呆的時間。唯有在考試的時候,才囫圇吞棗的熟背,應付完考試,便丟到腦後,恨不得永遠擺脫。
直到年過三十,《心靈雞湯》系列作品大行其道,談的是EQ情緒管理,人人捧讀,宛若聖經,不免思考,難道我們沒有自己的雞與雞湯嗎?驀然發現,被我冷落了的《論語》,談的是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世界和諧的相處之道,正是營養、美味、歷史悠久、滋補身心的雞湯啊。
而孔子,不就是有兩千五百多年資歷的EQ達人?
論語治天下,也能治孩子
古人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事蹟,若將《論語》拿來治個孩子,還能治不了嗎?其實,親子關係的重要主導者,正是擔任著教養大任的父母親,父母親希望教養出優秀、純潔、堅強又溫和的孩子,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同時,發自內心的尊重、感恩父母親。我們常常尋找著所謂的「典範父母」,期待可以見賢思齊,然而世上並沒有「父母操作手冊」,一切答案唯有到自己內心去探尋。
讓我們一起讀《論語》,帶小孩吧。
論語劄記.壹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
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子罕篇第九
孔子說:「我是個無所不知的人嗎?我其實是一無所知的啊。有個沒有受過教育的人向我提問,我的內心卻空無所有,一點定見也沒有。只好從事情的正反兩端去推敲,直到盡頭,答案自然顯現出來了。」
正是「空空如也」這四個字,讓孔子成為聖人;讓昨日的孩子成為今日的父母親。
有人認為孔子在面對鄙夫提問時的「空空如也」,是謙遜的表現,若只是謙遜,未免有些矯情,我以為他是發自內心的,也是他願意保持的心靈狀態。唯有空,才能盛裝,才能豐盈,才能從零開始。
初次成為父母親,令昨日的孩子感到驚惶、困惑、 不知所措。因為我們大都記得,小時候受過的傷害──父母的過度期望;管教方式的偏執;情感上的扭曲──使我們懷疑自己,是否能稱職的扮演這艱難的角色?儘管想要擺脫這些陰影,卻已經轉化為內在的一部分。
如果可以檢視所謂「怪獸家長」的成長過程,就會發現,他們都曾在家庭或學校被不公平的對待,那種羞辱、痛苦,沒能得到安慰與療癒。於是,成為今日父母,便穿戴起堅硬盔甲,揮舞寶劍,絕不讓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絲一毫委屈。矯枉過正的某些行為,或許快意,卻無法獲得救贖。
我常覺得,帶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親重返童年的契機,那些孤單得到陪伴;那些脆弱得到支持;那些傷口得以癒合,這是為人父母最好的禮物。
就從「空空如也」開始吧。
論語劄記.貳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罕篇第九
孔子一定斷絕以下四種習性:不用自己的心意去揣測;不預定必須達成的目標;不固執己見;不以自我為中心。
「絕四」,其實是我們的「難絕四」啊,非常不容易做到。
不用自己的心意去揣測。父母親真的很難揣測孩子會是怎麼樣的?小學堂開學那天,一個母親領著孩子來報到,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真不好意思,我這個孩子...」離開時的最後一句話是:「對不起啊,這孩子就拜託您了。」母親告訴我們,這孩子不喜歡閱讀,更討厭寫作文, 上課無法專心,老師都覺得頭疼。我點點頭,安慰憂心的母親:「沒關係的,不用擔心。讓我們試試看吧。」我並沒有把握,一點也沒有。我只是願意把孩子當成其他的孩子一樣看待,不為他歸類或貼上標籤。
課堂上,孩子先是不斷扭動身體,發出一些聲音,然而,他漸漸被生動的故事和同學們熱烈的反應所吸引,聽得入迷,也跟著大家笑起來了。寫作文時,雖然沒能完成一整篇,卻寫了好多行,新穎的想法很特別。第二次上課,他握筆專注書寫的臉孔那樣可愛,令我移不開眼光,沒人督促,他自己寫完了一整篇作文。
就算他的作文始終寫不完,我依然相信那小小的身體裡有著等待挖掘的寶藏。孩子或許不符合成年人的期望,每一個卻都是珍貴獨特的。成人用自己局限偏狹的見識去想像孩子,才應該對孩子說:對不起。
在一場座談會上,有個老師問道:「如果花費許多心力,仍無法改變或影響一個孩子,該怎麼辦呢?」「我會告訴自己,我已經盡力。沒有遺憾了。」不預定必須達成的目標,是父母和老師應該提醒自己的。有個女孩告訴我,她參加了鋼琴比賽:「成績很爛,只得到第二名。」第二名怎麼會「爛」呢?一百多個孩子的比賽,能得到第二名,已經很厲害了啊。「我媽說她是醫生,我爸是教授,我應該第一名才對。」女孩垂下眼睛說:「反正不管怎麼努力,我媽都不會滿意的啦。」
許多精英父母,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竟然「平凡」,看不到傑出的表現,因此給了孩子過度的要求,過少的讚美和鼓勵。孩子最在乎的,是父母親對他的看法和評價,若這看法與評價總是負面的,孩子最終學會不再在意,然後,一點一點的切割了對父母的情感。
紀伯崙的《先知》有一段關於「孩子」的敘述:「你們可以給他們愛,而不是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庇蔭他們的身體,卻無法庇蔭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居住於明日世界,那是你在夢中,也無法探訪的地方。」
不固執己見,因為對於明日世界,我們所知甚少。五、六年級的昨日孩子,放學的路上拎著鞋到溪裡摸魚,赤著腳到田裡烤地瓜,像猴子一樣攀爬高樹,得到一隻雞腿可以快樂好久。很難理解,今日的孩子為什麼握著冰涼的滑鼠不肯放?為什麼整天沉迷在閃亮的電腦螢幕前?這二十年來,世界劇烈改變,我們的想法、做法怎能一成不變?
昨日孩子想像的未來,是良好的工作,高尚的生活。今日孩子想像的未來,是崩毀的世界,末日的難民。
「老師。妳覺得二○一二年是不是真的?」我搖搖頭,對孩子說:「我對未來有信心,我不相信。」「可是,專家都說,台灣沒有一塊土地是安全的。」
我們的孩子,在這樣沉重的憂慮中長大,他們需要更多的變通與靈活思考。
「你爸對我那麼惡劣,我不離開他,就是為了你!」流淚的母親對孩子說。「我做牛做馬,是為了誰?如果不是要養活你們,我需要這麼辛苦嗎?」疲憊的父親對孩子吼。
「為孩子犧牲」,其實也是為人父母「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我已經為你犧牲這麼多,你要怎麼回報我?你為什麼不符合我的期望?」
人生必定會有取捨,不管是做為父母親或是別的工作,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孟子捨魚而取熊掌,我應該會捨熊掌而取魚。 無論取的是熊掌或是魚,都是我想要的選擇,並沒有犧牲的痛苦或悲情。
昨日的孩子不會忘記,聽見或看到父母為我們犧牲時,內心的罪惡與愧疚。永遠感到不安,覺得自己不夠好,不配那樣的犧牲。那麼,當我們有機會成為父母,怎能重蹈覆轍?
用取捨的智慧,替代犧牲的悲情,也釋放背負著內疚傷痛的自己。這就是昨日的孩子成為今日的父母, 可以獲得的第一個禮物。
不固執己見 在 唐綺陽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工作注意:
雙子:願意謙卑付出,後勢看好
獅子:想些鬼點子,殺出新路
天蠍:要小心決策,或伺候長官
魔羯:耐著性子,謹遵前輩教誨
◎桃花注意:
金牛:來的桃花,可能不是你的菜
處女:要懂得,四兩撥千金
射手:別過度親切,避免怪桃花
雙魚:感情被說東道西,有點煩
◎財運注意:
巨蟹:跟著前輩,就OK了
天秤:固執己見,怪不得別人
◎健康注意:
白羊:要拿出行動,改善睡眠
水瓶:當心筋骨扭到,或奔波受傷

不固執己見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
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 喜歡的朋友記得要分享出去喔~ 超級需要你們的支持!!! 也歡迎大家點歌!! **
- 歌詞在下面 -
詞:呂大葉
曲:呂大葉
編曲:kaleo
你還坐在小時候的篝火旁
看天上的月亮還是那個模樣
北斗星在指著你的前方
在夜裡你也不會失去你的方向
不會再度感到迷茫
湖面倒映著天空是你心中的夢想
丟棄內心不安的彷徨
不會在任何寂靜夜裡孤單幻想流浪
你說你 想不起曾經夢境裡面想要的對話
你說你 看不見星星在天空點亮你的童話
一轉眼斗轉星移 在漆黑的夜裡砍斷了荊棘
你聽見聲音 在討論你的曾經
想要走過去澄清
衝破水泥鋼筋 不讓誰用嘲笑壓迫神經
哪怕他在咆哮 故事再搞笑
不要無理取鬧
給失敗畫上個句號 再向敵人提出個警告
在天黑前證明你行 鬆開緊繃的神經去聆聽
當鏡子裡的眼神早已不再天真 學會了深沉
很多回憶 內心深處最不為人知的秘密
曾經自己無知地以為 欺騙了自己就能欺騙了全世界
到現在才發現其實那只是 無知地在發泄
忘記了天空的模樣
騙自己不會覺得彷徨
開始無理的張狂
拋棄了形象 丟棄了理想
不再背著皮包去流浪
去追逐夢想 奮力的奔跑
仿佛回到童年操場上 揮灑汗水的跑道
滋味你知道
看見了 時間在自己身邊一點點的流逝著
開始慌了 發現自己的好運氣都用光了
開始低下了頭 不再張揚
嘗試著探索真理的方向
相信最終會抵達成功的太平洋 不再在四處流浪
內心深處的旗幟會在天空飄揚
駕一艘船去揚帆起航 太陽的指向那是你前進的方向
它讓你不再彷徨 給你希望的光亮
做自己榜樣
抓住時機 下一秒飛機跟自己說句 後會有期
你還坐在小時候的篝火旁
看天上的月亮還是那個模樣
北斗星在指著你的前方
在夜裡你也不會失去你的方向
不會再度感到迷茫
湖面倒映著天空是你心中的夢想
丟棄內心不安的彷徨
不會在任何寂靜夜裡孤單幻想流浪
Try many times 4 the fight of life
This rap shit is just like the dice
Open your eyes in the last light
Prepare your rhyme for the last fight
Gamble it all with your last dime
Raise your head homie never cry
So many people gonna mention my name
I'm heading toward to my dream we homies like a team
I spit the rap shit underground by grace I've risen to the top
I've bounced no body knows the untold
U try 2 break the chains step on the train
2 dream inside screaming u try 2 stop shaking
No more faking, it's dream, you'll make it
在夜裡講著真心話
從不怕別人說你眼神的變化
帶著家人溫馨的牽掛 讓冰雪融化
去見證童話 不會再說一次空話
睜開黑色的雙眼
忘掉了所有的嘲笑
點起了一根香煙
把不堪回憶的往事全部都燒掉
鬆開緊繃的神經
拋下狼狽的神情
想你的曾經 陪你的身影
記住火熱的體溫
賭上你最張揚的青春
你的固執讓你的目標精準
付出英勇的精神
打開了陌生的大門
別怕
就算黑暗吞噬了最後的一絲的光線
我依舊還在捍衛我們的明天
用歌聲記錄這場夢想的戰役多麼的深遠
被一縷的曙光拉出了無底的深淵
你不再睏倦
未來道路荒涼也要抓著故鄉的泥土
不忘初心
想象著跟當初的自己見面
告訴自己
堅持信念不變
夢想終會實現
不會再度仿徨
你一直坐在那個曾經的篝火旁
你還坐在小時候的篝火旁
看天上的月亮還是那個模樣
北斗星在指著你的前方
在夜裡你也不會失去你的方向
不會再度感到迷茫
湖面倒映著天空是你心中的夢想
丟棄內心不安的仿徨
不會在任何寂靜夜裡孤單幻想流浪
合作郵箱:ehpmusicchannel@gmail.com
※歌曲跟影片版權為歌手本人及其音樂公司所有,本頻道只作推廣及宣傳之用,若喜歡他們的音樂請支持正版,如版權方認為影片有侵權一事,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徹底刪除影片。
Like, Comment, Share & Subscribe!
喜歡的請分享及訂閱本頻道!!

不固執己見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評價
主題:答非所問說不通?!老外邏輯好奇怪!
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bit.ly/2C3rcrA
來賓:吳怡霈、哈平遠、佩佩
各國代表:杜力、夢多、吳子龍、姜勳、妲夏、亨利
老外想法太跳TONE,答非所問讓人好火大?!美國人容易扯開話題,杜力卻堅持是想表達好意?!夢多說姜勳禮貌過頭超級煩,約他一直說謝謝、聚會時卻不出現?!老外覺得台灣人講話很跳TONE,原因竟是要討拍?!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老外總是和人雞同鴨講?吳子龍說義大利人凡事「放輕鬆」,摩托車被偷還說好幸運?!俄羅斯人太有想法,妲夏和客戶溝通對方都贊成、最後卻堅持照他的作法?!韓國人超級沒耐性,姜勳打電話回家問候,電話講完都不知道媽媽最近過得好嗎?!到底老外的邏輯為什麼這麼奇怪?又是什麼原因讓型男在攝影棚差點打起來?精彩內容請鎖定晚間11點《2分之一強》!
#跳TONE #答非所問 #鬼打牆 #討拍 #邏輯題 #胡言亂語 #堅持己見 #避重就輕 #話題 #禮貌 #火大 #放輕鬆 #兩光 #固執 #代溝
★訂閱【2分之一強】Youtube►►https://bit.ly/2Jg6lG5
★YouTube限定獨家【2分之一強網路版】►►https://bit.ly/2EuXV9y
★兩性育兒新知【媽媽好神】►►https://bit.ly/2IOB9Py
★健康醫療知識【醫師好辣】►►https://bit.ly/2XxUBmJ
★協志仁甫玩遊戲【明星便利店】►►https://bit.ly/2FV4ZjH
★特別推薦【請你跟我這樣過】►►https://bit.ly/2tgCaVZ
★關注【2分之一強】粉絲團►►http://bit.ly/2mrp432

不固執己見 在 【精華版】固執己見不聽勸鐵齒害一生的命格 - YouTube 的八卦
【命運好好玩】官網:https://bit.ly/3ehoxfj 總以為自己是專業而不把健康當回事,容易小病變大病的人。#張盛舒#紫微命格#鐵齒⭐E奶女星自爆床戰不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