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人是不容許被拒絕的,因為他們將拒絕視為「否定他的身分與他的愛」。
而你可以做的是「維持關係連結的不合作運動」,也就是拒絕母親那份要求,而不是拒絕母親這個人。這讓你依舊能與母親保有連結,而這份連結可以從關心母親的日常生活做起,像是告訴她:「媽,飯煮好了喔!」「要吃水果嗎?」「早點睡喔!」「今天溫差大,外套要記得穿喔!」或者傳訊息時,可以在生活層面上持續傳遞你的關心。
當然,你可能會換來對方的冷處理,但千萬要記得這冷處理的關係模式,一種是她控制的手段,知道你可能會承受不了關係的沈默與沒有互動,而屈服;另一種則是她還在消化對關係轉變,而帶來的失望、憤怒,在清楚自己可以怎麼互動之前,她並不知道可以怎麼應對。
當你帶著這層理解,慢下自己的腳步,不要求母親立刻適應關係型式的轉換,也不要求她立刻接受你位置的調整,反而需要要求自己,先適應關係改變過程中的不適,包括孤單、害怕等各種煎熬的感受,而讓自己調整好,有能力繼續與母親維保持連結,即便是單向的互動也是。
當她有一天發現冷處理的方式已經無法改變你,無法讓你照她的意思走,你依舊是不合作的立場,且依舊是那個愛母親的孩子時,她就需要調整自己在關係中的姿態,去學會適應關係的改變了。
取自《走出關係焦慮》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各位有發現,我在中秋節選這本書來討論的用意了嗎?
因為我們這時候透過這本書,可以有更清晰的內省。以這篇摘文來說,甚至可以開始實踐,即便這顯然會是長期抗戰。
今天晚上9點半會進行這本書的贈書直播,歡迎各位朋友參與。
祝願您,能回到愛本身,而不是在他人的期待中糾結!
... ... ... ... ... ... ... ... ... ... ... ... ... ... ...
【文/ 吳姵瑩】
如果對方不再控制你,關係就不會變得負面或複雜。
但真的是這樣嗎?
…………
當自我界限被入侵時,你很容易會聽到對方說:我這是「為你好」、這是在乎跟關心你的表現,你不應該違抗!那我們究竟要怎麼看懂自我的界限是否已受人侵犯呢?
簡單來說,這時候,你的焦慮會現形,你會侷促不安,甚至腦海裡有各種想像和擔心,你會開始不停想:「他怎麼會這樣說?」「我這樣做可以嗎?」「可是他會不會……」
舉個很輕微的例子來說,例如媽媽看到你今天的打扮,對你說:「你怎麼不好好照個鏡子,這樣很難看!」接著你開始自我懷疑,又有點憤怒地想:「這有什麼嗎?是不是他講的對?還是我太固執又不聽勸?」你的腦海中會出現各種情境,甚至是災難式情境,也因為這句話,讓你對自己、對未來、甚至對關係都充滿很多焦慮,然後也有點無助地想著是不是真該聽媽媽的勸。
這句話之所以輕微,因為它還不及「你怎麼辭掉這麼好的工作,你是瘋了不成」或者「你怎麼嫁這種老公,你下半輩子根本毀了」這種不停在人生重要階段出現、各種左右你心智,並要你依照他的忠言去聽話或執行。
然而,無論輕微與否都會造成你的焦慮,除了感受到那被越界、自由被壓縮的焦慮外,還有若不討好就會有麻煩的恐懼,同時,加上你不一定可以為自己所有的行為負全責的擔憂。因此,你依舊依賴這些話給你方向,或給你被愛、被關心的感受,有時也害怕自己不聽話會後悔,無法承擔責任。
當你的界限被侵犯,其實你的內心都知道。你的焦慮點在於:你知道你的想法或行為,跟別人預想的並不一樣,但你並不一定想遵循其他人的思緒走,你想照你自己的,但你不夠有把握或肯定自己的現況,或者你很怕讓對方不開心,因而無法把持住親情的界限。這時,你的心會透過「焦慮」的反應來讓你知道。其實你渴望的,就是被他人好好尊重與認可,也就是,不論你做什麼都相信自己是被愛著的,你也就不用感到不安了。
當然,有些家人是不容許被拒絕的,因為他們將拒絕視為「否定他的身分與他的愛」,而你可以做的是「維持關係連結的不合作運動」,也就是拒絕母親那份要求,而不是拒絕母親這個人。這讓你依舊能與母親保有連結,而這份連結可以從關心母親的日常生活做起,像是告訴她:「媽,飯煮好了喔!」「要吃水果嗎?」「早點睡喔!」「今天溫差大,外套要記得穿喔!」或者傳訊息時,可以在生活層面上持續傳遞你的關心。當然,你可能會換來對方的冷處理,但千萬要記得這冷處理的關係模式,一種是她控制的手段,知道你可能會承受不了關係的沈默與沒有互動,而屈服;另一種則是她還在消化對關係轉變,而帶來的失望、憤怒,在清楚自己可以怎麼互動之前,她並不知道可以怎麼應對。
因此,當你帶著這層理解,慢下自己的腳步,不要求母親立刻適應關係型式的轉換,也不要求她立刻接受你位置的調整,反而需要要求自己,先適應關係改變過程中的不適,包括孤單、害怕等各種煎熬的感受,而讓自己調整好,有能力繼續與母親維保持連結,即便是單向的互動也是。當她有一天發現冷處理的方式已經無法改變你,無法讓你照她的意思走,你依舊是不合作的立場,且依舊是那個愛母親的孩子時,她就需要調整自己在關係中的姿態,去學會適應關係的改變了。
所以親愛的,辨識親情越界後,我們有很多自身的功課要做、要負起責任,包括:相信自己、勇於選擇和負責、尊重自己且更尊重他人,而保持適切的連結、給出愛。當你認清自己,那條與人之間的線自然就越來越清楚了。
.
以上文字取自
走出關係焦慮:擺脫負面自我的18堂內在和解課(特別收錄10個情緒引導音頻QR Code)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0482
三采文化Suncolor
https://www.facebook.com/suncolorbooks/
吳姵瑩Chloe Wu 心理師
.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不合作運動 例子 在 馮智政 Facebook 八卦
intolerance of intolerance 錯唔哂的,不如睇睇。
#CU9777
"【手足們,切勿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老實說,作為一名卑微的前線,我不支持是次「被三罷、黎明堵路」行動。
我們都討厭自己的訴求和聲音不被重視,討厭有權勢的人把自己的價值強加於我們身上。所以政府漠視200萬人上街、強推惡法,我們站了出來。這是我們的初衷。
可現如今,我們說的是「不上一天班會死嗎?」、「香港都這樣了你還想著準時上班?」。我們似乎也把很多人的聲音一笑帶過、對他們的訴求不以為然。是的,有部分人,不上一天班,真的會死。有些婆婆,靠著拾紙皮賺到的零碎度日;有些公公,靠著做清潔的卑微時薪糊口。或許他們當中,有的還要照顧家裡殘疾的孫子。而不愁吃喝的你輕描淡寫的一句「不上一天班會死嗎?」,讓他們餓了三餐。
而且堵路只是阻礙上班族嗎?那些要到醫院複診的老人呢?那些約了動手術的病人呢?就算是不看病一兩天不會死,但這句話又該是出自於你這外人之口嗎?我在某醫護FB page看見有個MO鼓勵非緊急服務的同事罷工,提出了一些理據,解釋為何對病人影響不大。然而他只考慮到對病人身體的實質影響,並無顧及病人的心理健康。他沒有考慮老人們不能如期複診的焦急,沒有顧念病人不能如期動刀的不安。何況我當天動不了刀,我又須輪後到什麼時候?是所有人的期一起挪後,還是我的期被調到後面,原本排在我後面的人卻提前做了手術?這公平的問題,那位MO又有沒有想過?
手足們漠視市民的感受,最大原因,莫過於覺得自己有崇高理念。首先,有崇高理念就不計犧牲別人,這思想是很危險的。再者,任何東西都可以被昇華到一個堂皇的價值。我這幾天便老在IG Story上見到有人寫道:「上班與香港,你選哪個?」原本「上班 vs 罷工」,現在硬生生變成「上班 vs 香港」,立馬把上班族陷於不仁不義之地 — 我上班,我就不罷工;我不罷工,我就不愛港;我不愛港,我就是個人渣。這種道德綁架,是史無前例的噁心。其實「罷工、堵路」真的能與「愛港」劃上等號嗎?就算可以,那程度呢?
程度當然也是考慮之一。比方說你眼前有半頁lecture notes和一百萬美元,我讓你選,你選了後者,然後我嘲笑你說:「抱負與金錢,你竟選擇了金錢。」這句話在理嗎?今天堵路、罷工就猶如這半頁notes,你堵了幾次,迫人罷了幾次,除了增加公眾的怨念與手足的傷亡,對於五大訴求有絲毫進展嗎?更何況,堵路與愛港,並不等同。
我認為罷工的精髓,在於癱瘓經濟,切斷政府收入來源,迫政府屈服就範、回應訴求。香港是金融中心,倘若金融大鱷們肯罷工,股市暴跌,政府才會心急。但你如今堵路,影響的是公共交通,還是林寶堅尼?妨礙的是普羅百姓,還是金融大鱷?
在IG上我又看見有人說:「如果你肯罷工,我們何必堵路?」甚麼?我看了甚麼?我是做夢都想不到一向文宣做得那麼優秀的手足們能說出如此歪理。我們都討厭被迫,被迫接受國民教育、被迫送中條例通過、被迫不能戴口罩。當然,你可以說以上例子被迫的都是無理要求,那麼有理的你就不討厭嗎?當你打PS4打到興起,忽然屏幕一黑,你媽說:「如果你肯自制,我何必切斷電源?」當你發現手機不見了,你媽說:「如果你肯早睡,我何必沒收手機?」發現沒有?連這種小事上被迫我們都忍受不了。
以往我們堵路,搞「和你塞」、「不合作運動」,我們會發起後續的道歉行動,表達的是一種無可奈何,一種迫於無奈。可現如今,我們表達的是理直氣壯。撞到了人,你道歉,和撞到了人,你問人走路有沒有帶眼,是有天壤之別的。態度很重要。態度決定一切。
深黃已矣,游離可追。區議會選舉在即,我們現在應當爭取普羅大眾、游離分子的支持。試問你左一句「不上班會死?」、右一句「你有沒有良心?」人家又怎麼會支持?我們原本的確有一副好牌,死黑警惡行鋪天蓋地,無人不咬牙切齒、怒髮衝冠。本來一手好牌打成這樣,真想說句提倡是次三罷的人是不是內鬼!算了,事情已過,還望記住,我們的目標是港共、黑警,而不是普羅市民。
再來我想說說馬鞍山燒人一事。我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影片底下的評論是出自我方,一句一句讀下去,我讀到的是心寒。有手足中槍、被砍,我們會有惻隱心,會想幫手足報仇,並責怪那些支持開槍的涼薄藍絲。我們會想,儘管不同陣營,也應存有人性吧。然而,原來情況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也是一樣,竟有很多人興高采烈地慶賀有人被焚燒。然後又有人隨便編個藉口,說他是特技人、休班警(那麼他到底是特技人還是休班警?),瞬間就完全合理化這件事,立刻落得個心安理得。這跟藍絲隨便污衊我們收了錢燒殺搶掠,本質無異,同樣是逃避心虛。
但心虛是藏不了的。我剛開始在FB上看到這條片是在「啱channel」的page上,樓下有一堆留言,叫admin 「快del post」。為何要人del post?你心虛了嗎?你也覺得自己有錯嗎?而你覺得自己有錯的第一個反應竟是讓人del post?甚麼意思?不要留下把柄?眼不見為乾淨?中共滅聲、警察毀屍滅跡,也是抱有這些想法而已。
這個問題牽涉到私了(鶳),在這兒我必須旗幟鮮明地說明:「我絕對支持私了。」我為甚麼支持?在健全的法治體系之下,人民放棄報仇的權利,把它交予政府、交予法律。然而連月來我們看到的是黑警選擇性執法、法治土崩瓦解,我們應當重拾我們的權利,替天行道。但私了有個大前提,乃是私了的對象要正確。何謂正確對象?我認為對方如正在使用暴力,你預料他將來大概也不會受到法律制裁,或某人曾使用暴力卻仍逍遙法外,這時候你就很應該「打柒他」,往死裡打。然而若對方只是與你有口角,你不用言語反駁,卻選擇使用武力,這做法既不正確,也很愚蠢。要麼顯得你無理,要麼顯得你嘴笨。
本來我碰到藍絲,見他們批評我們是紅衛兵、濫用暴力、激進,我都會跟他們舌戰,可謂從未敗陣。可我們愈發過份,我下次再戰,恐再不能站得住腳。我不想這一天發生。
而且很多黃絲,家裡都有對藍絲父母。若被打的是你本人或是你手足的父母,而他們只是表達了一下自己的不滿,你於心何安?希望其他前線手足也有足夠的判斷力。
以下我列舉一些該被私了的人,轉自網路:
「21/7 元朗襲擊事件45人傷, 包括1名孕婦, 其中1人危殆, 5人嚴重, 34人被捕, 6人被控暴動
5/8 荃灣白衣人斬人青年斷手腳筋, 冇人被捕
5/8 北角福建幫棍棒戰示威者, 福建幫敗走
11/8 北角紅衣藍衣福建幫拳打記者棍打市民, 冇人被捕
15/8 西環背心男揮豬肉刀趕人, 冇人被捕
21/8 將軍澳藍衣漢斬傷三人, 一人命危留醫ICU, 深夜潛逃回中國後回港被捕
6/9 旺角紅衣男菜刀斬傷四人包括其妻子, 冇人被捕
15/9 北角福建幫打人後向記者揮刀, 1刀手被捕用警盾擋面
15/9 沙田夫婦持刀鐵通兇群眾, 夫婦被捕
30/9 粉嶺撕紙漢圖掟青年落橋, 冇人被捕
1/10 屯門白衫大叔菜刀斬人, 被鶳
2/10 黃大仙魚蛋小販揮菜刀, 被鶳
4/10 深水埗白衣漢斬人, 被鶳
4/10 大埔藍衣中年漢雙斧頭斬人, 被鶳
5/10 屯門粉紅色衣中年男M記門口斬人, 被鶳
19/10 大埔雙程證男子斬人見腸, 男子自首
3/11 太古城斬人6人受傷兩名危殆兩名嚴重, 咬斷區議員耳, 被鶳被捕」
有仇恨很正常,我也有。但為何不把仇恨發洩到該發洩的人身上?拿上班族、小藍絲洩氣,非大丈夫所謂。我們要報仇,不是發洩!試想像,我們若利用這次堵路的人力,集中火力綁架一兩個高官,或攻陷一個差館,竊取牠們的軍火,豈非更有用?你說我瘋了,然後繼續做一些大規模犧牲手足吃力不討好的事,我正想說,你才瘋了嗎?
然後我想說說「不割席」。不割席原本是為了和勇團結,可漸漸變成一種洗腦式宣傳 — 手足說什麼就是什麼、手足怎麼做你也怎麼做,無論怎樣你都支持、跟隊。這次堵路便是明顯例子了,有多少人真的認真思考過該不該這樣做?群組說塞,你就塞;群組說三罷,你就覺得三罷等同救港與正義;你看人道德綁架上班族,你也跟著道德綁架上班族。世上有種生物,是我們所鄙視的,叫「狗」。他們盲目聽從上級指示,缺乏個人良知的思考。而「不割席」,拉近了我們與該生物的距離。
我不是沒有提點過的,但得來的回饋,通通是:「你哪有上面懂得多?」「你是想割蓆嗎?」「你是不是內鬼?」須知道,黑警之所以猖獗無道、無法無天,不是從一開頭便這樣的,是環境造成的。甚麼環境?一個沒有有力監管機構,沒有抗衡力量,沒有反對聲音的環境,使他們坐大。我不希望我方也會消滅所有反對聲音,我怕有一天有手足公開批評前線會被排擠、被打、被燒、被說是鬼。這樣還有人敢站出來說話嗎?這樣我們能不囂張跋扈嗎?
謹記,忠言逆耳,切莫不要意氣用事。熱血不是上腦的,是留在心中的。頭腦應用作冷靜思考。
最後我想奉勸諸位,我們應當小心,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我講個故事吧,是《笑傲江湖》的結局。小說裡有個派別,名曰「日月神教」,教主原本是任我行。他與部下稱兄道弟,見面無非拱手打招呼。可是有一日,東方不敗篡位,對教眾實行高壓統治,鼓吹個人崇拜。教眾見教主,須跪拜叩首。後來任我行聯手令狐沖和向問天打敗東方不敗,重奪教主之位。望見昔日教中兄弟,任我行很是感動,並說這些年受東方不敗欺壓,實在是委屈老弟兄了。任我行坐上教主之位後,教眾們一批批前來參見。他們都習慣了對教主進行跪拜,起初跪下時,任我行本想說「快快請起」,可馬上又轉念道:「以往肯定是我無威不服眾,才被東方不敗那小子篡了位。」於是他就欣然接受了教眾們連番的跪拜。而在遠處的令狐沖目睹此幕,感慨道:「此刻座位上的是東方不敗還是任我行,又有何區別?」
是的,任我行找到了,他找到了藉口,一個讓自己成為自己討厭的人的藉口。人總想讓犯錯後的自己心安理得,於是便找藉口,而這藉口又實在太好找了。甚麼「我們其實是在救香港」、「我們要對得起死去的人」、「藍絲們也很涼薄」,這些通通都是藉口,都不能為錯事埋單。這也是墮落、是悲劇。馬丁· 路德金之所以是英雄,是因為他帶領黑人平權後,沒有說:「兄弟們!我們現在要反過來欺壓白人!」在他身邊,肯定也會有很多聲音,說道:「你不向白人報仇,怎麼對得起以前受欺壓的黑人弟兄!」馬丁·路德金的堅守,阻止了黑人的墮落,阻止了歷史的輪迴。他就值得被稱為英雄。
天降大任於斯人,所以我們更有責任考慮得更週全,顧全更多人的利益,集中力量討賊。整天想著犧牲某某去成全甚麼,還覺得理所應當,這種想法極度可怕。你們都是這城市最優秀的一群菁英,我懇求大家可以採納我的建議,日後我們再次在前線相會。
希望中槍的少年,和所有受傷的手足能平平安安、早日康復。各種陰謀、疑團能早日大白,讓死者瞑目。
祈求民主如自由,萬世都不朽。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p.s
我估計有一半人睇完第一段就開始係comment到鬧。
亦有一半人即使我打左咁多嘢論述自己既諗法,都依然會用一兩句去否定我。例如「走啦!死左膠、賣港賊!」、「我為前線有你呢d人感到恥辱」、「暴大唔應該有你呢種人」云云。
我打呢篇嘢既時候,真係心急如焚。所以可能有唔通順之處,還忘諒解。如果我既意見受手足們採納,我會看到一絲曙光。如果被摒棄,我將兩邊不討好、眾叛親離。唉~
"
不合作運動 例子 在 北歐心科學 NordicHearts Facebook 八卦
【請廣傳】【香港命運!】
撮要:廣傳,簽署白宮聯署,給予Trump外交理由,基於香港在中美貿易戰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在G20峰會向中共施壓,協助確立香港主權。夠十萬人,白宮一定要回應,簽個名,就能幫到香港!上週的《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聯署,就是成功例子!(白宮聯署官方網頁。)
https://petitions.whitehouse.gov/…/president-trump-please-l…
=============
正文:
除了衝擊或不合作運動之外,有什麼可以做呢?就是找中共最愛說的外國勢力了。
有人常說,中共好強,you no gun,沒有軍隊,怎樣打?如果你有讀一點歷史,或者有看一點戰爭劇集,甚至有玩一點戰略遊戲,你也會知道,不是每一場仗都要自己打,而且不是每一場仗都要動刀動槍,有資訊戰,有貿易戰。
相信人人也知中美處於貿易戰中,而且美國非常強勢,當撈侵追著中共窮追不捨。特別是中國賴以轉型的高科技產業,華為中興,也快被徹底擊潰。而你可知道香港對中共有多舉足輕重嗎?
中國的外資總額,超.過.一.半.來自香港!(猜不到吧?)。另外,中國不是自由市場,很多材料或科技無法購買,就借在香港開公司,取得本來得不到的科技。所以,香港是中國的活門。
故此,香港是中美貿易戰的棋子,現在在中共手中,逃犯條例也是借意收拾在港的外商。我們要逆轉局面,轉投美國,利用美國,協助確立香港主權。美國上週重提《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制裁違反人權的港人,協助香港強化本土主權,證明白宮聯署有用,美國人願意插手,現只差一個合理的外交理由。
現在,我們再搞一個白宮聯署,由當撈侵出面幫助香港。記住,我們是用自己在中美貿易戰的地位,利用美國向中共施壓,借力打力。是借助美國力量確立主權,不是賣身,不是做藏獨疆獨激進份子。
現在,請到以下連結簽署!請廣傳!目標令當撈侵在G20峰會可向中共施壓!
https://petitions.whitehouse.gov/…/president-trump-please-l…
——
有人問聯署字眼為何這樣,為何不具體,為何行文如此。聯署是政治把戲,不是講道理,不是交計劃書。單一、出眾、Wild card,甚至用當撈侵行文的方式,令訊息夠punching,模糊是令當撈侵可以出wild card,做什麼也行,總統做嘢唔洗你教。
至於有人說「我不喜愛當撈侵,不簽。」就是不冷靜想想,適當時候做適當事,現在不是叫你投他一票。
然後有人說這就是港獨,這不是港獨,是借美國對中共威脅,協助鞏固香港的實然主權,維持香港特殊的地位,並推動雙普選,完全合法合憲。先鞏固實際的自主權,港不港獨是之後的事,你和港獨派往後慢慢討論,不關這事。
即刻簽,立刻簽,好好睇睇,多少少人,當撈侵好說話一點。
———
由於Facebook 發貼時間影響reach,我昨晚太夜post,又有人話Robb Stark唔老黎,重post. (你都可以當robb stark係習近平,準備去g20鴻門宴)
原post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1586779741564688/posts/2344451815797473?s=583526082&sfns=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