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自律,我們通常會想到學習提升、飲食運動、作息安排等,但其實愛也需要自律。自律和不自律的人,會擁有截然不同的婚姻。
婚姻裡最基本的自律,大到不出軌、不背叛,小到每天下班回家前克服婚姻的倦怠感和一天的疲乏,主動調整好心情和狀態。
在婚姻裡有自律心的人,不會將最差的情緒留給最愛的人,他們會在回家路上盡量消化掉負面情緒。把一天的消極情緒全部關在門外,帶著熱情和歡樂回家,好奇對方今天過得怎樣,分享自己這一天的見聞。
取自《當你又忙又美,何懼患得患失》
************************************
各位朋友,早安:
其實這篇的概念,我講了很多年。但是遇上喜歡在家裡發脾氣的人,常使用來合理化自己行為的種種理由,我也聽了很多年。
沒關係啦,都是當事人的選擇,當事人自己負責就好。他不負責也不行,他會直接活在自己的選擇裡。
覺察不足,喜歡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這也很正常,大多數地球人也是這樣。有時候看久了,就接納了,想著當事人也盡力了,也維持住一個家庭的運作,真是不簡單了。
如果可以,自己的情緒盡可能自己處理,這樣家庭關係會比較和諧。因為每個人都會有各自的壓力,即便是孩子,現代孩子的壓力與心理疾病比例,都比以往高,這也是我們知道的事情。
自律的人,情緒自理,就能保留心裡空間,跟對方一起享受幸福寧靜。不過,這是不容易的事,大部分也就是吵吵鬧鬧過一生。這是常態,也不是真的多糟!
這一生,隨隨便便對待,很快也就過了。不少人也不在意自己的心理世界,有情緒只想對人發洩。
所以您只要有一點點願意成長的心,也就算超群卓越了,我是說真的。祝願您,可以每天抱怨,也可以又忙又美!
************************************
回家前調整好心情, 是婚姻裡最基本的自律
【文/ 梁爽】
我一直在回味我與女同事某次閒聊的內容。
有天她下班回家,從樓下取了四、五個快遞,美滋滋地上了電梯。可在電梯上行期間,她很擔心,想著等會兒推開家門,她老公見她買那麼多東西,估計會有「亂買東西」「買了不用」「家裡沒地方放了」之類的抱怨,她越想心情越糟。
等她到家,正在做飯的老公轉身跟她熱情打招呼,一看那麼多快遞,就過來幫她逐一卸下。她老公只是說了一句「呵,買了這麼多呀」,女同事條件反射地覺得老公果然在責怪她。她防禦性地回話:「你以為我都是給自己買的嗎?也給你買了穿的、吃的。」「我也沒有亂花錢,都是剛需,只是趁便宜才買的。」她說著說著,心底泛起委屈,接著「以小見大」地跟老公大吵了一通。
次日女同事自省,老公只是陳述了一句事實,而自己在下班到家前,心裡就認定會被老公責怪而充滿怨氣。
她說在工作、健身方面都對自己嚴格要求,然而面對自己最親近的人,卻任由脾氣「易燃易爆」。以後下班回家之前,要盡量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她認為這是婚姻裡最基本的自律。
一次,我聽一位女性朋友抱怨她的另一半:男方回到家裡,不是玩手機,就是打遊戲,跟他說話他假裝聽不見,也不幫著做家務。還有一次,我去二舅家吃飯,快開飯了二舅媽才下班到家,一進門就板著臉,一會兒說二舅鞋子沒放好,一會兒說菜裡面薑末切得太碎。
這兩次經歷,都能讓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女友人抱怨時的怒氣,也能察覺到二舅當時壓抑的心理。
如果兩個人回到家,仍然活在上班的延長線上,一點小事就吵架冷戰,那簡直比上班還累,想想都覺得悲慘。長此以往,量變引起質變,婚姻品質必然受損。
提到自律,我們通常會想到學習提升、飲食運動、作息安排等,但其實愛也需要自律。自律和不自律的人,會擁有截然不同的婚姻。
在我看來,婚姻裡最基本的自律,大到不出軌、不背叛,小到每天下班回家前克服婚姻的倦怠感和一天的疲乏,主動調整好心情和狀態。作為職場人,工作中有時業績不理想,有時吃了啞巴虧,下班回到家可能什麼都不想說、什麼都不想做。而那些在婚姻裡有自律心的人,不會將最差的情緒留給最愛的人,他們會在回家路上盡量消化掉負面情緒。把一天的消極情緒全部關在門外,帶著熱情和歡樂回家,好奇對方今天過得怎樣,分享自己這一天的見聞。
前段時間我看了叔叔的朋友圈,他分享了一則「為什麼有些人開車回家後不直接回家,而是要在車上坐一坐」的連結,並在轉發中說:「也有不少人快到家時,腳步都是加快的。」 我想起剛畢業在深圳求職期間,在叔叔嬸嬸家小住的那段時間。據我近距離觀察,我發現他倆高品質的婚姻,離不開他們回家後都會熱情迎接對方這件事。
兩人中後回家的人一進家門,先回家的人便會親自到門口把包包接過來,擦個汗、倒杯水,讓人很有歸屬感;後進門的人稍事休整,就會到廚房幫忙,兩個人一邊做著家務,一邊談談公司發生的事情。我在旁邊偷聽了很久,他們談論的內容好的遠多於壞的。 那段時間嬸嬸剛懷孕,做飯時她在旁邊念著食譜上的做法和食材用量,叔叔則穿著圍裙在灶臺旁炒菜;等到吃飯時,嬸嬸誇叔叔做得好,叔叔誇嬸嬸念得好。平淡日子裡,他倆也會為對方製造小驚喜,叔叔偶爾會拿回來一、兩枝花送給嬸嬸,嬸嬸有時餓了、饞了會到樓下便利店買點魚蛋,回家後也給叔叔嘗一嘗。如果一方沒有調整好心情,也會提前明確告知。有天嬸嬸回家後情緒特別差,她對我倆說自己很想跟我們聊,但她很累,想先躺一會兒,讓我們等到飯做好了再叫她。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佩服叔叔嬸嬸。那時他倆工作壓力大,七、八點鐘回家都算早的,但每天他倆回家,都堅持做齊「貼心迎接、熱情分享、互相誇讚、製造驚喜、提前申明」等親密舉動。這裡面有恩愛的因素,更有自律的成分。
我結婚以後,好幾次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回了家。剛開始還隱忍不發,找到機會後便借題發揮,在突破了先生忍我、哄我的極限後,兩個人便吵到天昏地暗,直接影響了第二天的工作狀態。
去年結婚紀念日,我倆約好去外面吃飯,但那天我工作上諸事不順,身體也不太舒服,心情暴躁煩悶。以我對自己的了解,已經預料到吃飯時很有可能會生氣。但我不想在這樣特別的日子裡生氣,於是在赴約的路上,先是聽笑話,壞情緒很快被笑聲替代了;之後,我又反覆聽他以前表白時唱的歌,腦子裡像放電影似地,閃過很多暖心的往事。
所有的糟心事彷彿都在漸漸淡去,等快到餐廳的時候,我體會到了木心所寫的「以小步快跑去迎接一個人的那種快樂」。
那個美好的結婚紀念日,讓我聯想到在同一種壞心情下,不同處理方式帶來的不同結果。
1.放任版
下班回家後如果理所當然地把壞情緒發洩給對方,很可能會迎來一場令人身心俱疲的爭吵或冷戰。覺得自己為了家人在努力工作,其實下班後什麼都沒做,回到家就舒服地做自己,任由情緒和壞脾氣牽引,就算對另一半說話語氣不好、態度敷衍、表情冷淡,另一半也應該對自己理解包容。
2.調整版
利用下班回家路上的緩衝時間,有策略地調整好心情和狀態。在路上聽點輕鬆的相聲、音樂,從工作狀態切換成生活狀態;回到家和另一半好好聊天,心情不好也要表明自己很想分享,但需要一段時間自我調整,讓對方減少擔憂並心中有數。 經測試,以事先預防調控為主的「調整版」,比以事後收拾爛攤子為主的「放任版」要好上許多倍。
前段時間的一個週末,我更加體會到「家人最重要」這一道理。
電影《可可夜總會》裡,可可太婆的爸爸瀕臨煙消雲散時說:「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書籍《綻放幸福花朵的小種子》裡,松浦彌太郎說:「家庭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把每晚七點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飯的習慣視若珍寶。這比我的工作、愛好、社交都更重要。」
記住這些大道理,是因為我想過好這一生。 我一直認為,婚姻是家庭關係的核心,要做到婚姻裡最基本的自律,就應先從回家前調整好心情開始。
.
以上文字取自
當你又忙又美,何懼患得患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3716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不便利的便利店免費線上看」的推薦目錄:
不便利的便利店免費線上看 在 跟著莫莉過生活 Facebook 八卦
#送出台中親子住宿4人房 #送2間 #鄰近市中心 #小清新親子住宿 #10間不同主題房
今年暑假到台中玩4日3夜, 我們住進這家在台中開業只2年的新親子民宿Kids Inn😎 想不到鄰近市中心就有這麼好品質的親子住宿😍
單棟式民宿小巧而精緻! 周邊機能也很好。數分鐘腳程就是便利店和忠孝夜市, 甚至24小時藥局都在附近, 絕對是靜中帶旺👍
Kids Inn以民宿來講提供的房間數目算多, 而且最大特色是全館10種不同房型主題, 溜滑梯、攀岩牆、帳篷房、公主城堡、噗噗賽車、公主英雄角色扮演, 大男孩、小女孩一起滿足, 害我挑選房間時都選了好久🤣
我們4日3夜都是住在Kids Inn, 體驗了兩種不同風格的房間, 分別是6人房噗噗賽車🏎和4人房小熊船長🐻
Kids Inn內的自家餐廳也很讚! 有個遊戲區之外, 餐飲都是健康美味! 而且管家們都好nice😙
#全文: http://www.moneilife.com/blog/?p=9947
現在Kids Inn送出4人主題房 (任選主題房型) 1晚共2間,邀請大家來台中玩! 可於2020年2月28日或之前預訂喔😊 包含美味早餐唷😙 *他是一家民宿,不能與大集團媲美,高要求者自行考量*
‼️參加以下活動就可以有機會得到免費名額啦‼️
1) 讚好 Kids Inn 和 跟著莫莉過生活 專頁
2) 留言 「參加」+ Tag 5位朋友
3) 讚好及公開分享此post
4) 活動截止時間為8月30日23:59
🔺選中的幸運兒回答簡單問題, 答中便可獲得免費名額
🔺得獎名單於留言處公布
🔺本專頁及供應商保留最終決定權
🔺如發現虛假帳號將取消資格而不作另通知
以下是預訂資料:
線上訂房: http://www.kitravel.com.tw/booking/kids-Inn/
查詢可到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kidsinntw/
KidsInn親子空間
電話預訂:0979-014-171
WeChat預訂:pileboislow
WhatsApp預訂:+886 979 014 171
地址: 台中市南區忠孝路104巷8號
。
。
。
莫莉親子遊✈️ 本地及海外好去處whatsapp社團🥰
想最快收到第一手親子好去處資料, 請加入👉🏻 http://bit.ly/2S9nq4V
此社團規則:
🌟 用作本人發布親子好去處文章之用, 不會發布任何商業產品文
🌟 如有好康優惠也會在此社團發布 並享有社團專屬福利
🌟 不是聊天group, 只限本人發布message, 其他社員不能回應 (同時也杜絕有人借機推銷、詐騙)
🌟 不會將社員電話資料交予第三方作商業用途
🌟 請社員保障其他人私隱, 如發現私下盜取社員電話資料將即時踢走及保留法律追究權利,請自重!
🌟 以免不法之徒冒充本社團, 本社團管理員電話6055***1為真確
大家有興趣就加入吧! 等你唷👋🏼 👋🏼
因為whatsapp group也有上限人數啊, 如不能加入是因為已收滿人, 請告訴我, 我會再開第二社團~
另外, 大家也可以設定此專頁為搶先看💓
不便利的便利店免費線上看 在 Facebook 八卦
創新工場和BCG諮詢合作的「+AI改造者」系列:看看馬上贏如何在巨頭競爭下,用大數據驅動業務,實現傳統零售商和品牌商的雙贏。
改造者系列:科技巨頭下的AI企業制勝之道?-- 本文来自BCG微信公眾號,經授權轉載。
近期,創新工場聯合BCG波士頓咨詢旗下亨德森智庫,推出「AI融合產業:『改造者』如何促進AI普惠」系列研究。人工智慧在中國大陸有著明確的落地應用場景,大量的AI企業活躍於這些垂直場景中,我們定義這些企業為「改造者」。「改造者」通過傳授其AI技術和垂直行業理解,極大地打破了傳統企業應用AI的瓶頸。
作為擅於趨勢前瞻的TechVC,創新工場長期看好AI領域,深入佈局,至今已經投出了7只AI獨角獸。在系列研究中,我們采訪了數家創新系AI企業,通過這些「改造者」的視角,探究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
馬上贏是創新工場投資的大陸領先的快消行業大數據公司,其定位是中國快消品行業的風向標,零售監測的新標準,成為中國的「尼爾森」。通過信息化賦能小規模零售商,馬上贏打通一個個數據孤島,以大數據的方式挖掘零售數據的商業價值,為品牌商提供產品動銷數據與競品監控服務。
為了讓數據更好地服務於新品研發和上市,馬上贏引入了PDCA(Plan, Do, Check, Act)循環,通過數據說話指導快消品快速迭代,提升零售商銷售收入。
具體來說,品牌商可以在零售商的渠道內測試包括售價、外觀、營銷、陳列等要素,通過數據回饋指導新版本,實現往復循環。
在采訪中,馬上贏創始人猴哥(王傑祺)表示,垂直領域內的AI創新需要符合企業自身的需求,要在巨頭的基礎設施之上,基於更好的訓練集和更專業的垂直行業知識,不斷突破行業壁壘,優化垂直領域的AI創新。
■系列導讀
本系列由BCG亨德森智庫與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博士帶領的創新工場團隊共同推出,圍繞「AI融合產業:『改造者』1如何促進AI普惠」的課題,我們致力於探究傳統企業在應用AI過程中的關鍵要素與合作夥伴,以及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
在零售領域,馬上贏致力於定義中國快消品零售監測行業的新標準,成為「中國的尼爾森」,通過免費為連鎖零售商提供市場情報和「零售數字化鐵三角」2,與零售商進行數據合作,將海量的線下快消品零售數據轉換成精准的市場洞察情報。
1 「改造者」 通過傳授其AI技術和垂直行業理解,極大地打破了傳統企業應用AI的瓶頸,充當產業中傳統企業應用AI的橋樑。「改造者」包括AI企業與成功轉型AI的傳統企業。
2 「零售數位化鐵三角」指通過PDCA循環迭代的方法提升零售商銷售收入。P=Plan:52周企劃;D=Do:會員營銷;C=Check:BI看板;A=Act:改進。
■本期受訪嘉賓:猴哥(王傑祺)
馬上贏正在建設覆蓋線下門店最多的零售監測網絡,為連鎖企業免費提供BI看板、52周企劃3、會員營銷和市場情報,推進連鎖企業數字化轉型。
猴哥(王傑祺)是馬上贏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清華大學學士,美國華盛頓大學碩士。他是原阿里巴巴集團資深產品專家,曾于美國UPS供應鏈部門擔任高級工業工程師。在創立馬上贏之前,他曾創業推出購物助手(如意淘),後被阿里收購。
3「52周企劃」指依托馬上贏的大數據AI技術説明零售商實現精細化管理。零售商可以瞭解一年中每周適合銷售什麼類目的產品,與陰曆節日、陽曆節日、節氣、特殊事件(如比賽活動)關聯,提升門店的銷售計劃能力。
■對談實錄
Q1 馬上贏為什麼選擇切入零售賽道?如何定義「中國的尼爾森」?
猴哥:馬上贏致力於定義快消品零售監測的新標準,做「中國的尼爾森」,為零售商和品牌商提供服務。面向零售商,馬上贏免費提供ABC服務,即AI、big data(大數據)、Cloud(雲服務),以換取訂單數據;面向品牌商,馬上贏基於零售商的脫敏數據提供大陸市場情報,賺取收入。
馬上贏發現,大陸的市場過於分散,零售的毛利又低,大量規模小的零售商缺乏足夠的IT費用以支援其獨立完成信息化應用,但他們對信息化的需求又是真實存在的。另一方面,品牌商有意願和能力為市場情報、動銷數據支付費用。馬上贏看到了零售商和品牌商的痛點以及購買力的巨大差異,嘗試通過為零售商和品牌商提供所需服務來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
馬上贏一方面向零售商免費提供差異化的信息技術服務,按零售商的需求提供BI看板和市場情報支援,另一方面向品牌商提供產品動銷數據與競品監控服務。此外,馬上贏還在著重提升AI演算法和大數據中台數據處理能力,以便支援更多零售商和品牌商的數據服務需求。同時,這些技術優勢和服務支撐能力説明馬上贏建成大陸覆蓋範圍最大的即時零售數據監測網絡。對於馬上贏和客戶而言,這是雙贏。
在數據治理中,馬上贏需要做的是建立相對統一的內容體系,實現統一的度量衡。比如同一個條碼的商品在不同門店的名稱寫法不同,傳統方法是通過人工進行校驗和修正之後才能統一名稱入庫。馬上贏通過自己搭建的超1,600萬條碼的商品庫,使用AI演算法對零售數據做分類、清洗,並基於完善的商品知識圖譜體系標記商品屬性,再由BI看板提供數據洞察服務。馬上贏的這套全流程自動化體系,極大地提升了數據處理和情報產出的速度和效率。
Q2 相比數據咨詢商、科技巨頭等其他類別的競爭對手,馬上贏的差異化優勢是什麼?如果品牌方想自己做零售大數據,馬上贏怎麼應對?
猴哥:以往零售商想實現信息化必須高價購買專門技術公司的服務,只有少數資金充足的大零售商可以負擔得起,零售行業中數量眾多的中小型零售商往往望洋興嘆。而品牌方一般很難獲取到這些生意占比很大的中小型零售商數據,因而會尋求數據咨詢商的數據服務。但出於成本和利潤的考慮,數據咨詢商往往只服務最頭部的品牌商,在大陸可能只有幾百個品牌商能消費得起數據咨詢商的服務。相比之下,馬上贏合作的品牌商更加廣泛,從新銳品牌、區域性品牌到成熟品牌、頭部品牌,馬上贏都可以提供符合客戶需要的數據服務。
數據咨詢商從少數零售商那裏提取商品月度銷售匯總數據,再將數據整合為大盤情報,賣給少數頭部品牌商。但馬上贏從「激活生態」的角度出發,説明零售商提升數據運營能力,獲得大量一手銷售訂單數據,可以為品牌商提供更詳細的數據洞察服務。此外,馬上贏由AI賦能數據清洗和BI交付,從而可以提供即時的、更細顆粒度的看板,可以提供細到省級、地級市級、業態級、SKU級顆粒度的數據。
相比電商巨頭,馬上贏選擇線下快消品零售行業,覆蓋更多的線下零售商,涉及更豐富的業態,有大賣場、大超市、小超市、便利店、食雜店等等。在商品品類的選擇上,馬上贏暫不拓展美妝、服裝等電商渠道占比超過50%的品類,而選擇線上化率相對更低的品類,如食品、飲料、日用品。這些品類消費時效性高、頻次高、單價低,線上購物場景並不適合線下。
至於品牌方自己做零售大數據,馬上贏早前就思考過這個問題。我們和大品牌都聊過,如果建立品牌方自己的銷售追蹤網絡是否可行,得出的結論是不可行。一是單一品牌方來做大數據,做完了只能自己受用,成本攤下來很不合算,還不如投資AI企業,實現專業化分工;其次,品牌方還有一些技術壁壘解決不了,攻克下來只會對成本端造成更大的壓力,得不償失。
Q3 馬上贏在賦能零售商和品牌商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猴哥:最大的挑戰來自於行業裏不透明的競爭——現在做AI的企業太多了,很多企業會虛報準確率,噪音特別大。
AI在每個垂直行業的落地需要很多行業知識,其次才是疊加AI演算法。但很多傳統企業對AI的期待特別高,導致市場上各種聲音魚龍混雜,每個企業都在講述「AI萬能」的故事。馬上贏不會激進地過度承諾,但這種冷靜和狂熱之間的衝突會帶來很多麻煩——當別的AI企業過度承諾其自動補貨的準確率高達95%的時候,馬上贏如果表示我們的準確率位於70%—85%的區間,傳統企業就會輕視我們的實力。現在,垂直行業裏缺乏行業組織或者專業機構來做客觀、公允的第三方普查。比如在圖像識別、自然語義處理領域,都有比較公認的訓練賽,大家用演算法的跑分說話,相對而言就比較客觀。落到垂直領域裡,每個企業自己報數據,很多時候就會有水分。
馬上贏曾經考慮把收集的數據脫敏之後貢獻出來,讓大家有一個公平的舞臺競技,但是很難運行起來。僅僅共享數據不足以激勵演算法團隊,需要行業組織定期舉辦競賽、活動等,或者像Netflix舉辦推薦演算法比賽,通過資本來激勵大家參與,僅僅靠社區運轉不起來。
Q4 你認為未來AI企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猴哥:有能力的巨頭要持續加強行業的基礎設施,讓開發AI的人能有更好的工具,讓雇不起博士生的企業也能應用AI,實現技術普惠。同時,垂直領域內的AI創新需要符合企業自身的需求,AI企業要在巨頭的基礎設施之上,基於更好的訓練集和更專業的垂直行業知識,不斷突破行業壁壘,優化垂直領域的AI創新。我相信這是我們的生存之道——「科技巨頭靠算力,我們靠設計」。
同時,大陸的零售行業在洗牌,有很多更具備數據化思維的新品牌在躍躍欲試。以前是渠道經濟,在社區裏搶到點位就能有流量,未來是有技術、數據和管理能力的品牌才能從老品牌手中搶到點位。此外,隨著許多快消品牌逐步上市,出現資本外溢,更多的人會開始創業,疊加當前快消巨頭的二代交棒窗口,零售領域將有新一波浪潮湧動。我相信,未來的零售行業會更加擁抱數據,擁抱AI。
■要點回顧
1. 不只是技術層AI要有標準,應用層AI也需要標準。垂直領域應用AI需要由行業組織或龍頭企業牽頭制定公認的行業標準,從而促進AI企業公平有序發展,這也將反哺傳統企業,促使傳統企業的AI應用提質增效。
2. 「科技巨頭靠算力,AI企業靠設計」,結合巨頭提供的行業通用基礎設施和「改造者」特有的垂直領域數據集和算法,各取其長,方能最大化傳統企業應用AI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