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人生:北京城胡同裡的墓園】
週日一早,從瀋陽坐高鐵到天津,恰恰是400年前,努爾哈赤進入中原的路線。
這一路躍馬平川,直到山海關,才見到險峻的大山。
遙想當年,
這是袁崇煥拼死守城憑的天險,
也是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的紅顏。
2002年,我在北京大學修課,曾寫過一篇「北京城胡同裡的墓園」,回憶金庸筆下的「袁崇煥評傳」。
謹以此文,作為紀念金庸大俠系列文章的最終篇。
在北京的日子裡,由於沙塵暴,以及大多數名勝古績都已經去過的關係,休息的時候,我哪兒都沒去,只除了去尋找一個隱在北京老舊胡同裡,我年輕時代的一個夢,一個朝聖的地方,明朝袁督師袁崇煥的墓園。
在大大小小的胡同裡繞來繞去的經驗很特別,轉一個彎可能就碰到一個孤魂,幾段故事,歷史在尋尋覓覓中浮現,又在漸行漸遠裡消失。
終於在一個校園旁不起眼的小胡同裡找到了袁崇煥的墓,墓實在很小,因為是衣冠塚,我卻不在意,三十年的心願得償,站在墓前,激動的我,讓淚水模糊了視線,我像回到四百年前的北京,西直門外,殺聲震天,袁督師正仗劍獨行,目光之中流露的,是充滿憂國憂民的悲憫,朗朗低吟「功高明主眷,心苦後人知」。
小時候讀金庸的小說,正是正義少年,善惡分明的時代,最流連忘返的不是令狐沖,也不是楊過,而是碧血劍後薄薄的袁崇煥評傳,讀一次哭一次,讀一次哭一次,覺得人生真是不公平,善惡不分,這麼了不起的一個人,拚了命保衛北京,最後卻被北京居民視為漢奸,千刀萬剮,體無完膚,一兩銀錢買一塊肉,凌遲而死。
這樣一個大英雄,真勇士,卻在皇太極攻北京時,使出三國演義裡的反間計,讓大明天子崇禎下令,把守衛城區的最高指揮官逮捕下獄。
歷史上的真實事蹟,現在讀起來,情節著實比所有的荒謬劇都還要荒謬;民眾是盲目的,天子永遠不會錯,也不能有錯,所以天子說他是漢奸,北京居民就認為袁崇煥是一個大漢奸,大壞蛋,清兵是他引進城的,國之干城就這樣被仇恨謀殺;但是崇禎也因此付出了代價,十四年後,崇禎自縊媒山,明朝滅亡。
金庸的評論裡,非常精闢的指出,袁崇煥的死並不是因為皇太極的反間計,而是崇禎和袁崇煥的性格使然,人性的衝突使命運不可能更改,這樣的說法令當時年輕的我著實震撼,也產生研究人性的念頭與興趣,接下去,更進一步研究命理的因果。
可以說,沒有金庸這篇文章,就不會有我對人性及命理的研究,也就不會有現在的科技紫微網。
人性是醜陋的,儘管是貴為皇帝也一樣,要讓年輕的皇帝願意承認中了敵人的反間計,需要大智慧大勇氣才可能做得到;同樣的,在袁崇煥體內流的「南蠻」硬頂性格,也讓他寧死不屈,這在他們兩人第一次見面時就已埋下了伏筆。
或者說,命運已經預測了結局「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這句詞既悲嘆了岳飛的遭遇,何嘗不是講出了所有政治人物千古同樣的命運。
但是在醜惡人性的背後,卻也有人性崇高的一面,程本直的衝冠上疏,願為袁崇煥代死,義僕佘氏冒死將袁崇煥的頭顱偷走埋起,並且後世子孫世世代代守著墓園,直到今天。
四百年過去了,從明到清到民國,再到人民共和國「閣中帝子今何在,物換星移幾度秋?」對崇禎、皇太極、袁崇煥的評價已經蓋棺定論,但是對命運的思維卻是永遠的懸念。
何謂成功?何謂失敗?何謂吉?何謂凶?何謂禍?何謂福?不要說當時身處其境的人不懂,百年之後的人們又何嘗懂?千年之後,同樣的命運循環仍會上演,戲碼相同,只是串場的人物像走馬燈般替換。
我站在墓園前,世世代代看守墓園佘家的後代佘女士絮絮的講著話「….你們台灣的李敖在北京法源寺這本書裡亂寫,我們佘家代代單傳,怎麼可能有人出家當和尚?….」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就是假,假就是真,這就是世事的原貌。
隔墓園不太遠的另一條胡同裡,有明朝于謙的故居,他是另一位為了保衛北京,最後也被皇帝處死的宰相。但是他是因為宮廷政變而死,不是受冤而死,狀況不同。
我很喜歡他的一首詩《詠石灰》,這首詩道盡了千古英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也同時指出,所謂英雄,必然的最後歸宿。
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燃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告別了袁崇煥的墓園,也告別了我三十年的夢,告別了善惡分明的慘綠少年時代,我踽踽而行在北京黃昏的胡同裡,向千年的古城致敬。
青石板上黝黑的污漬,不知道曾是哪位無名英雄留下的血跡,人類的文明是用鮮血堆積出來的,但是教訓已經足夠了嗎?我心頭不禁浮起了杜牧阿房宮賦的結尾: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則復使後人之復哀後人也」。
寫於2002年5月。
──────
順著天賦作事 ,逆著個性作人。
帶你一起學習紫微斗數、認識自己!
張盛舒專欄好文分享→http://click108.tw/gmE4G
完整解析紫微命盤→http://click108.tw/tBZOL
批流年,助趨吉避凶→http://click108.tw/vhJXV
上陽賦結局評價 在 張盛舒 Facebook 八卦
【武俠人生:北京城胡同裡的墓園】
週日一早,從瀋陽坐高鐵到天津,恰恰是400年前,努爾哈赤進入中原的路線。
這一路躍馬平川,直到山海關,才見到險峻的大山。
遙想當年,
這是袁崇煥拼死守城憑的天險,
也是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的紅顏。
2002年,我在北京大學修課,曾寫過一篇「北京城胡同裡的墓園」,回憶金庸筆下的「袁崇煥評傳」。
謹以此文,作為紀念金庸大俠系列文章的最終篇。
在北京的日子裡,由於沙塵暴,以及大多數名勝古績都已經去過的關係,休息的時候,我哪兒都沒去,只除了去尋找一個隱在北京老舊胡同裡,我年輕時代的一個夢,一個朝聖的地方,明朝袁督師袁崇煥的墓園。
在大大小小的胡同裡繞來繞去的經驗很特別,轉一個彎可能就碰到一個孤魂,幾段故事,歷史在尋尋覓覓中浮現,又在漸行漸遠裡消失。
終於在一個校園旁不起眼的小胡同裡找到了袁崇煥的墓,墓實在很小,因為是衣冠塚,我卻不在意,三十年的心願得償,站在墓前,激動的我,讓淚水模糊了視線,我像回到四百年前的北京,西直門外,殺聲震天,袁督師正仗劍獨行,目光之中流露的,是充滿憂國憂民的悲憫,朗朗低吟「功高明主眷,心苦後人知」。
小時候讀金庸的小說,正是正義少年,善惡分明的時代,最流連忘返的不是令狐沖,也不是楊過,而是碧血劍後薄薄的袁崇煥評傳,讀一次哭一次,讀一次哭一次,覺得人生真是不公平,善惡不分,這麼了不起的一個人,拚了命保衛北京,最後卻被北京居民視為漢奸,千刀萬剮,體無完膚,一兩銀錢買一塊肉,凌遲而死。
這樣一個大英雄,真勇士,卻在皇太極攻北京時,使出三國演義裡的反間計,讓大明天子崇禎下令,把守衛城區的最高指揮官逮捕下獄。
歷史上的真實事蹟,現在讀起來,情節著實比所有的荒謬劇都還要荒謬;民眾是盲目的,天子永遠不會錯,也不能有錯,所以天子說他是漢奸,北京居民就認為袁崇煥是一個大漢奸,大壞蛋,清兵是他引進城的,國之干城就這樣被仇恨謀殺;但是崇禎也因此付出了代價,十四年後,崇禎自縊媒山,明朝滅亡。
金庸的評論裡,非常精闢的指出,袁崇煥的死並不是因為皇太極的反間計,而是崇禎和袁崇煥的性格使然,人性的衝突使命運不可能更改,這樣的說法令當時年輕的我著實震撼,也產生研究人性的念頭與興趣,接下去,更進一步研究命理的因果。
可以說,沒有金庸這篇文章,就不會有我對人性及命理的研究,也就不會有現在的科技紫微網。
人性是醜陋的,儘管是貴為皇帝也一樣,要讓年輕的皇帝願意承認中了敵人的反間計,需要大智慧大勇氣才可能做得到;同樣的,在袁崇煥體內流的「南蠻」硬頂性格,也讓他寧死不屈,這在他們兩人第一次見面時就已埋下了伏筆。
或者說,命運已經預測了結局「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這句詞既悲嘆了岳飛的遭遇,何嘗不是講出了所有政治人物千古同樣的命運。
但是在醜惡人性的背後,卻也有人性崇高的一面,程本直的衝冠上疏,願為袁崇煥代死,義僕佘氏冒死將袁崇煥的頭顱偷走埋起,並且後世子孫世世代代守著墓園,直到今天。
四百年過去了,從明到清到民國,再到人民共和國「閣中帝子今何在,物換星移幾度秋?」對崇禎、皇太極、袁崇煥的評價已經蓋棺定論,但是對命運的思維卻是永遠的懸念。
何謂成功?何謂失敗?何謂吉?何謂凶?何謂禍?何謂福?不要說當時身處其境的人不懂,百年之後的人們又何嘗懂?千年之後,同樣的命運循環仍會上演,戲碼相同,只是串場的人物像走馬燈般替換。
我站在墓園前,世世代代看守墓園佘家的後代佘女士絮絮的講著話「….你們台灣的李敖在北京法源寺這本書裡亂寫,我們佘家代代單傳,怎麼可能有人出家當和尚?….」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就是假,假就是真,這就是世事的原貌。
隔墓園不太遠的另一條胡同裡,有明朝于謙的故居,他是另一位為了保衛北京,最後也被皇帝處死的宰相。但是他是因為宮廷政變而死,不是受冤而死,狀況不同。
我很喜歡他的一首詩《詠石灰》,這首詩道盡了千古英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也同時指出,所謂英雄,必然的最後歸宿。
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燃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告別了袁崇煥的墓園,也告別了我三十年的夢,告別了善惡分明的慘綠少年時代,我踽踽而行在北京黃昏的胡同裡,向千年的古城致敬。
青石板上黝黑的污漬,不知道曾是哪位無名英雄留下的血跡,人類的文明是用鮮血堆積出來的,但是教訓已經足夠了嗎?我心頭不禁浮起了杜牧阿房宮賦的結尾: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則復使後人之復哀後人也」。
寫於2002年5月。
──────
順著天賦作事 ,逆著個性作人。
帶你一起學習紫微斗數、認識自己!
張盛舒專欄好文分享→http://click108.tw/gmE4G
完整解析紫微命盤→http://click108.tw/tBZOL
批流年,助趨吉避凶→http://click108.tw/vhJXV
上陽賦結局評價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八卦
【贈書】【好書分享:懸疑推理小說《雌性物種》】
「生物界的雌性,往往比同物種的雄性更殘忍致命,為何人類的社會裡,反而是女性活在暴力陰影之下?」
黑暗、致鬱、陰森詭譎、深不見底,哀悼性的絕望,這是我對《雌性物種》的第一印象。
有時你喜歡一本書卻討厭書中要角(比如《哈利波特》,個人不愛葛來分多三人組...OK,有話可以好好說,散彈槍槍口不要對準我好嗎);有時你熱愛某個角色,然希望她在故事中獲得也值得更好的待遇(比如《書劍恩仇錄》裡的霍青桐);更有時,你對這本書上癮了,但眼睜睜目睹角色踩上每一個錯誤的步伐,好幾次想手持大聲公對書頁喊:「嘿!回頭吧!」,彷彿對方能應聲似的,最終仍導向必然的殞落結局。
泛淚當下,你知悉一切註定無法避免,作者下筆如此真實殘忍,方能透出黑暗後的曙光、冷酷下的溫柔,以及當所有事物凋謝、枯萎後,慢慢綻放的人性光芒。
一位典型的金髮美艷高中啦啦隊長,永遠自信滿滿穿著魔術胸罩推高胸前兩坨脂肪;一個褲子皮帶始終拉不上,和半個小鎮裡的女孩都有一腿,散播精子散播愛之流連花叢間的花花公子;和一位與同儕格格不入,外表冰冷緊繃、內裡怒火熊熊的連續殺人犯,大概不是一般小說裡會出現,或特別吸引人的角色,偏偏作者賦予這些膚淺皮相無庸置疑的魅力,啦啦隊長、花花公子與殺人犯不再呈現扁平刻板印象,而是擁有複雜心緒的多面立體人物。
《雌性物種》以聳動且難以書寫的「強暴文化」為議題,探討女性生活在這個不友善、暴力環伺的小鎮下(小鎮即社會縮影),如何被逼到無路可退,轉而以暴制暴,貫徹自我的私法正義。作者文筆流暢優美,描寫人心細膩入微,以三大主角之視角穿插、交替敘述主線,亞莉、牧兒和傑克皆用第一人稱口吻敘述個人心境轉變與小鎮裡的重重陰影。
全書具強烈女性意識,例如前文提到的啦啦隊長布蘭莉,其完美外表被異性渴求、同性崇拜且嫉妒。但人們不能因布蘭莉享受性愛及開放式性關係,便以蕩婦羞辱(slut shaming)批判她,更甚由於其穿著性感,便活該活在性騷擾與被侵犯的危機下。布蘭莉不是一個蕩婦,在標籤化的外衣下,她是個活生生的女人,擁有性慾並不可恥,可恥的是藉此對其進行性剝奪的罪犯。
書中的小鎮就像被荊棘包圍、遠離人煙的城堡,由於地小人稠,家家戶戶大多互相認識,所以許多一觸即發或隱藏性性犯罪,常因礙於面子、彼此有親戚關係等不便告發,一一湮沒於眾口同聲的閃爍眼神下,待業火循線點燃、引爆,大家才知,在這一連串的慘劇中,你我都推了一把。
從傷害中倖存下來的女主角亞莉,對這個畸形的環境緊張且戒備,為了死去的姐姐(或說是所有曾受害的女性),她成為復仇的化身,深知和外表誘人與否無關,獵食者傾向尋找容易下手的目標,而亞莉則悄悄尾隨其後,成為獵食者的捕食者,直至體內嗜血的惡狼吃飽喝足才會停手。
故事從一團迷離不清的混沌中,抽絲剝繭,逐漸揭曉不為人知的真相與細節,然而攤開在陽光底下的結局卻不為個人所樂見,即便悲劇謝幕後的字裡行間滿溢承繼自主角的溫暖警醒,是值得所有讀者擁有的閱讀體驗。
但,我想,我只能看一遍,認真讀過一遍足以銘刻在心,那烙印在胸口的沉痛傷痕,人生路走一回都無法忘卻。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雌性物種》,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索取。
2、留言請留:『《雌性物種》:所有動物都一樣,雌性往往比雄性更致命!』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8/11/05(一)晚上十一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得獎者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18/11/06(二)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雌性物種 #敏蒂麥金尼斯 #TheFemaleoftheSpecies #MindyMcGinnis #臉譜出版 #作者曾榮獲愛倫坡獎最佳青少年小說得主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四點七顆星高評價 #好讀網Goodreads近八千則滿分評論 #紐約時報 #出版人週刊 #書單 #科克斯評論 #學校圖書館期刊嚴選年度最佳圖書 #美國青少年圖書協會年度十大最佳小說 #強暴文化 #黑暗成長故事 #推理 #懸疑 #驚悚
購書連結:
★博客來(獨家限量版):https://goo.gl/VS5sgp
★讀書花園:https://goo.gl/GaiUpc
★誠品:https://goo.gl/37ZG2K
★金石堂:https://goo.gl/xSbuXn
★讀冊:https://goo.gl/Qkqv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