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雙控威力不可小覷!
今天股市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很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忙碌的一天,因為在中國設廠的台商生產基地都受到衝擊,每一家都在重訊公告,意味了過去卅年來,台商在中國的投資既深且廣;不過,同樣是大停電,台商柿子專挑軟的吃,反應卻大不相同。
台灣經歷了兩次大停電,一次是2017年8月的全台大停電,小英政府才剛剛執政不久,所有媒體都嚴厲譴責,這次停電也造成上任不久的經濟部長李世光下台。最近的一次是5月疫情失控之際,台灣因為缺水,加上大停電,在野黨群起剛剛上台的王美花部長下台,後來挺住了。
每一次大停電,工商界領袖一定拿起大聲公痛駡台灣缺人,缺地,缺水,缺電的五缺問題。這一次,中國無預警宣布限電,所有台商都在股市觀測站發布重訊,沒有一個人敢跳出來抗議!同樣的大停電,國內的企業大老反應完全不一樣。有趣的是,上次台灣大停電,環球時報的胡錫進大吃台灣豆腐,他說大停電是很嚴重的管理事故,台灣人口沒有上海多,大陸哪個發達省或者是超大城市,如果隔四年無缘無故出一次大停電,想想看得成多大的笑話⋯⋯胡錫進笑稱台灣經濟吃老本,敗絮其中,這個島內滿腦子都是政治⋯⋯。這次中國大停電,我不知道胡錫進怎麼說自己?
這次中國大停電,合理的說法是為了提前落實碳中和的目標,另一方面,也是在加速淘汰低端產業,但這個做法太急,有點像當年北京移出低端人口般,都有很大的後座力。從今天股市觀測站密密麻麻的重大訊息揭露來看,台商把鷄蛋押在中國這個籃子的並不少。最具代表性的是兩年多前,大家熱烈討論台商要不要遷移中國的生產基地時,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嗆「練哨話」,如今看起來,令人不勝唏噓。
這次中國用最強力的限電手段,勢必影響中國一直以來扮演生產基地的角色,東協及印度的角色可能更加突顯。我看最近印度股市直衝六萬大關,越南也愈來愈成氣候,世界工廠可能會有更大的轉變。這是下一個世界值得觀察的大趨勢!
對中國來說,這一年的變化太大了,從去年十月反壟斷法,阿里,騰訊,拚多多,美團被罰鉅款,到螞蟻上市喊停,接著滴滴出事,補教業中箭,接著演藝人員,到澳門博彩業,香港地產商⋯⋯中共中央第一箭射倒新經濟產業,第二箭射到恆大相關房地產業,這一次,能耗雙控可能重擊製造業,會影響出口。這時,中國的三腳鼎立狀態紛紛告急,習近平先生的如意算盤是怎麼打的?這是很值得思考的深層問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41201中天 大學生冰的啦 陳泰源當來賓 影片網址→http://youtu.be/9G7pTJKjYss 感謝好友 李為 的介紹,很高興與主持人 幹哥&千惠姐,還有帥過頭,寒冰哥「首次」結緣認識,當然還有好久不見的燕俐姐,以及一群很有自己想法的大學生們一同錄影。 這次主要講的內容大致為:…...
上海 房地產 趨勢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南方都市報對李嘉誠的專訪 李嘉誠直接回答了許多關鍵問題
南方都市報:李嘉誠接受南方週末專訪 詳談撤資傳聞、香港環境、政商關係 “我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
談“撤資”:我一定不會“遷冊”,長和系永遠不會離開香港。不過規模的大小是另一回事,我有百分之百的責任保護股東的利益。
談香港:香港擁有不少有競爭力的核心價值:自由開放的市場,重視法治的原則。但如果管治失當,也可以一夜之間蕩然無存。
談政治:政府永遠不能選擇性行使權力,勿令人對政府的公平性失去信心。
談樓市:我一生的原則是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若地產業務繼續艱難經營,高價投地而虧本,就是對不起股東。
這是一次沒有第一個問題的採訪——剛剛落座,沒等南方週末記者發問,李嘉誠就直奔主題:“說長和系‘撤資’是一個大笑話。”
2013年11月22日下午兩點半,香港黃金地段之巔,長江集團中心頂層70樓,雄踞華人首富寶座15年的李嘉誠在會議室接受專訪,一開口就對南方週末2013年11月7日有關其“撤資”風波的專題報導作出了回應。
一牆之隔就是李嘉誠的辦公室,橫跨52個國家的李氏商業帝國的指揮中心,俯瞰著整個維多利亞港。已經85歲的李嘉誠只要在香港,至今每週一至周 五均在此辦公,週六也上半天班。辦公桌上,乾淨得沒有一張紙,他說這是因為多年來習慣了“今日事今日畢”。桌頭的水晶相框中,是一幅他自己寫的小箋:求萬 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怒。
兩個多小時的採訪中,李嘉誠的平靜讓人印象深刻。除了開場和另一個瞬間,其餘時間裡他都語速平緩,聲調平和,即使被直接問到對於死亡的看法。這 個從二戰的戰亂中走過來的85歲老人,多次反復表達他對國家與民族的感情。他說他不是一個完人,但“從過去到現在,問心無愧”。
南方週末記者記錄整理了本次面談和隨後補充的書面採訪。
現在中國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經濟更開放
李嘉誠:說長和系“撤資”是一個大笑話。
我告訴大家,以2013年為例,長和系總毛收入約為4300億港元,投資海外(新西蘭和荷蘭)基建項目則是130億港元(17億美元),實際動 用的資金只有80億港元(10億美元),僅占長和系總毛收入不足2%;同時,我們2013年在香港的貨櫃碼頭項目也投資了40億港元,這樣怎能說是“撤 資”?真是天方夜譚的笑話。
“撤資”這個問題,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成立的。
我們在世界52個國家都有投資和營運,包括地產在內,集團曾經在不同國家出售業務,有的賺了超過1000億港元,賺數百億元的也有不少,別人一句批評都沒有。
以在新加坡投資為例:這二三十年來,我們與當地政府關係非常融洽,而出售物業總值以百億元計。過去兩年多因地價上漲,在當地買不到合適的土地,現時只餘不足1%的住宅單位尚未出售,也沒持有任何收租物業,卻從未被新加坡方面批評我們“撤資”。
有時在某國家出售業務後,有新機會時又再重新加大投資,當地亦視為平常事,絕無引起任何傳言。企業按照法律經營,賺得盈利後再投資其他任何地區。或因經營不善虧損、業務回報低或前景欠佳而退出,均屬純商業決定。
在香港,如價錢合理,會繼續買。也可能會賣掉外國一些資產,或將資產上市,並不稀奇。高賣低買本來就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但我經營國際性業務超過30年,今次是第一次聽到來自香港所謂的“撤資”評論,在全球其他地方前所未有,然後又傳到內地去了。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中,“撤資”這兩個字是用來打擊商界、扣人帽子的一種說法,不合時宜,對政府和營商者都是不健康的。
南方週末:但是最近你的確在連續出售內地和香港的一些物業和資產,這是作何考慮?
李嘉誠:用出售物業和資產作為“撤資”的例子,是可笑的。
地產是我們核心業務之一,但集團收租物業所占比例不高,在香港的最佳地段如中區,用作長期收租的寫字樓物業總面積約有380萬平方英尺(約為四 十余萬平方米——編者注),總市值不少於1300億港元,包括自用或曾用作總部的華人行、長江集團中心、和記大廈、中環中心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商場等;內地 方面,位於最佳地段的收租物業包括上海、北京如東方廣場等亦約有500萬平方英尺(約55萬平方米——編者注),總市值至少400億港元,內地香港兩地收 租物業市值共1700億港元,此外集團和我私人持有的全部海外收租物業市值只是內地香港兩地的千分之五。
然而,與其他大型地產發展商相比,我們無論在國內或國外,所持的收租物業規模都屬較小,其他全屬於大型住宅發展專案,建成後90%以上會出售, 餘下商業部分如商場即使留作收租用途,也會在將來時機成熟時出售。酒店及服務式住宅則屬長期經營項目,但中間亦會出售。一切地產買賣都是正常商業行為。
沒有“撤資”的事,日後出售業務也都跟“撤資”沒有關係。如果我真要“撤資”,那麼最容易的就是“遷冊”(香港人將公司遷移註冊地稱為“遷冊” ——編者注)。我一定不會“遷冊”,長和系永遠不會離開香港。不過規模的大小是另一回事,主要看情況而定,我有百分之百的責任保護股東的利益。
作為一家國際性綜合企業和負責任的上市公司,對經濟發展迴圈及業務回報條件常常要帶高度警覺思維,靈活調整是很正常和重要的運作。否則,如果你是投資者,也不會投資一家對股東不負責的公司吧。
南方週末:如果股東利益和國家的情況出現分歧呢?
李嘉誠:不會有什麼分歧。現在中國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經濟更開放,我這麼愛自己的國家,一定會留意經濟怎樣改革,農民生活因土地變成資產而改善,還有國企盈利上繳30%以改善人民生活,這些絕對是好事。國家鼓勵企業到外地投資,我在外國投資方面算是走前一點,可以說成功吧!
我一生的原則是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
南方週末:你目前出售的資產多為地產,你怎麼看香港和內地樓市?
李嘉誠:內地房地產過去持續上漲,往往以高於市值的價格也無法投得土地。內地政府部門都說要對房地產進行打擊,價格太高。不聽他們的話,還可以聽誰的話?現在價格的確漲得太高,一般老百姓買不到,投資地產的公司也有危險。
過去兩三年我們買入的項目較少。香港地價高,已看到不健康的趨勢……內地的地價也飛漲,我們也無法成功投得土地。若地產業務繼續艱難地經營,高價投地而虧本,就是對不起股東。
我們是一家小心經營的公司,長實今天的負債比例是4%,和黃是21%,還有在加拿大的Husky,負債比例只有12%,以這麼大規模的公司而 言,屬於低的比例。這是我做生意的原則,對於債務和貸款問題,非常小心處理,如履薄冰。我從1950年開始做生意,到今天已經六十多年,經歷過不少風風雨 雨,也一路走過來。
我一生的原則是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就是最後那分錢,要很小心。
南方週末:關於包括李家在內的幾大富豪家族,香港有個流行的說法叫“地產霸權”,你認為是嗎?
李嘉誠:“地產霸權”實在是一個笑話。
我們是國際綜合企業,地產只是其中一類業務,別人借地產攻擊我們,但我們買(土地)少了,大家高興才對!
大家都知道香港地產市場一直由政府政策主導,不論從土地供應到投地條件的設計、房地產稅務政策等等,並非地產商決定,因此“地產霸權”並非屬於地產商。
希望跟別人一樣,生活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
南方週末:以前你在香港一直備受尊敬,被譽為“超人”,但現在被抨擊為魔鬼、萬惡的資本家,說你壟斷了香港經濟。在你看來,香港人對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李嘉誠:樹大招風是盛名的代價。
貧富懸殊是世界大趨勢,普羅大眾面對的環境越來越艱難。以現今很多已發展或發展中國家城市同樣面對的貧富懸殊情況來看,在一個地方投資所占比重越大,被抨擊的機會便越高。
我們因為在香港投資較大,引來抨擊。
二三十年前我已預見香港這個情況,不是我聰明,而是香港只有700萬人口,我做這麼多生意……有一次記者招待會,有記者問我會否“撤資”,問我 為什麼不多在香港投資經營零售事業,我說,以零售業來說,集團在香港零售店鋪有682間,全球共有12000間,就算在香港只增加10%店鋪,香港可以容 納嗎?
香港市場已無法容納更多,因此,集團多年來已儘量控制。30年前,集團的香港員工有三萬多,外國的則只有一半;現在全球二十六萬多名員工,香港仍維持三萬多,相差7倍。
1979年我收購和記黃埔之前,它在香港以外的地方是零投資。因為知道這個情況(香港市場有限),我不斷到外國投資,今天證明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集中在香港投資,根本是蠢事!
和黃的香港業務占全球投資比例約15%,長實在香港的投資占全球的約三分之一,如果地產做得少一點,比例會更小。
其實集團在外國賺取的盈利亦會惠及香港股東,在時機適合之下將某些資產上市或出售,所得利潤將令股東受惠。
南方週末:你說普羅大眾的日子越來越難,以前你也曾經說過企業家最大的挑戰是幫助建立社會。企業家要如何幫助社會?
李嘉誠:全世界都有這個現象(貧富分化),並非香港獨有,內地也有。與10年前相比,歐美大眾今日的收入和購買能力,原則上也沒有太大的改善。
企業家的挑戰是説明建立社會,這需要國家和人民一起盡心盡力地去做。
我認為提供免費午餐難以解決貧富懸殊問題,唯有為年青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提高普羅大眾的就業條件和機會,脫離跨代貧窮。多年來我不止一次表示不介意政府合理地增加商業稅,以支持長遠的發展。
南方週末:我們在此前的採訪報導中曾說到,香港社會近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仇富情緒增加等等。你怎麼看待香港的未來?香港要如何面對這些變化?
李嘉誠:香港有其弱勢:缺乏天然資源,90%以上的工業北移內地,貧富懸殊情況更難改變。
如果政府沒有前瞻政策,以為解決現在就是解決未來,這是非常狹窄的想法。
政府需要考慮如何投資未來,如果不為年輕人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貧富懸殊與社會情緒惡化只會持續下去。
福利化社會是否適用香港?關鍵是我們要有選擇,要大家扶貧,也要自願,只能引導。我相信,香港人一向熱心于慈善,樂意助人,對我來說,幫助低收 入人士是義不容辭的事,但如果政府政策錯誤,不能解決社會缺乏上進機會的問題,只向有能力的人開刀,這是錯誤的。香港人都想創富,政府的角色應該要令人人 有創富的機會,而不是等待“打救”。
這就要維持良好的法治制度,政府不能選擇性地行使權力。
香港擁有不少有競爭力的核心價值:自由開放的市場,重視法治和原則。這些“社會作業系統”來之不易,需要時間孕育,但如果管治失當,也可以一夜之間蕩然無存。
南方週末:你是否會離開香港?
李嘉誠:我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家在香港。對我來說,長和系的基地在香港,我絕不會遷冊。
作為負責任的國際企業主持人,經營業務不能鋌而走險,一切必須以股東利益為大前提。我每天都會檢討集團的投資和營運策略,生意規模大小會隨著業務所在地區或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狀況而作出決定。
香港很難再擴展,原本曾想出售百佳,後來因價格不理想及發現有更好的構思,所以叫停。
在香港堅持不遷冊,但希望跟別人一樣,生活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
有時候我慶倖自己並未當官
南方週末:坊間有傳言,你與現屆政府關係不佳,這對你做出商業決策是否有影響?
李嘉誠:健康社會中政府與企業的關係息息相關。關鍵是政府的權力要在法治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地落實執行,永遠不能選擇性行使權力,勿令人對政府的公平性失去信心。
我與香港或各國政府的關係都是建基於此的,不會因個別領導人或官員的變動而受影響,最重要是政策要令商界有信心。
不過,我觀察到一個不健康現況在擴散中:“為官難,為民亦不易”,這對政府和社會來說都是雙損局面。有時候我慶倖自己並未當官,因為為官者要面對如何平衡和解決不同權益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演變成更大的問題。
南方週末:在過往六十多年經營中,你如何處理與政治的關係?與政治打交道時你的原則是什麼?
李嘉誠:我不是聰明的人。
如果政治問題真的沖著自己而來,擔憂也沒用。
我沒有參與政治,但我關心政治,政治跟經濟根本是手和腳的關係,假如兩者背道而馳,是難以處理的。
我希望政治和經濟好,讓人民富國家強。我曾經說過,講真話,做實事,有貢獻。我的基金會不停地做公益事業。
我並非萬能,無法預測政治變化,也絕對沒法影響政治,我只能以我的智慧做出對股東有利的事。
南方週末:你近年的投資,為什麼多選擇在歐美那些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
李嘉誠:一定選擇有公平法律的國家,我們在一些國家經營三十多年,政府並沒有因為我是外國投資者而出現不公平的對待。
世界上的投資機會和選擇,實在令我們應接不暇;集團可以挑選有法治、政策公平的環境投資。
南方週末:你曾經說過,財富的增加到了一個程度,便不會帶來更多安全感。但如果財富繼續增加,是否帶來不安全感?
李嘉誠:不會。
南方週末:這是你最艱難的時候嗎?
李嘉誠:不是。
我的最艱難時候是十三四歲。12歲時,日本侵華,我和家人從潮州來到香港,後來日本入侵香港,母親帶著弟妹回到潮州,我與父親留在香港。日本統 治香港期間,沒有什麼好日子可以過,13歲父親因肺病住進醫院,不夠一年,他去世。照顧父親這段時間我因為喜歡看書,發現自己也有肺病,病情接近危險階 段,但我告訴自己不能死。身為大兒子,為了母親和弟妹,為了前途,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時也不停搶學問,到舊書攤買舊書看,其中包括老師使用的教科 書,跟謀生有關的書。三年零八個月的歲月,知識比得上一個中學畢業生,這段日子也沒有因為自己的病看過一次醫生。
即使是最艱難的日子,我也是充滿信心。
我在外國賺到錢,拿回中國,有什麼不好?
南方週末:財富對你意味著什麼?你曾經表達過對內心的高貴的嚮往。
李嘉誠:多年前的一個晚上,我輾轉反側,難以入寐,內心縈繞著很多問題。思潮起伏,結果直至淩晨,直到一個答案湧上心頭,令我豁然開朗:我頓悟了把基金會視作我第三個兒子的道理,這樣我會全心全意愛護他,給他分配財產,使他獲得所需資源落實一切公益專案,把我的心願永遠延續下去。
在財富要代代相傳的傳統觀念中,將基金會視為自己的孩子,可以鼓勵傳承,期望這種想法能在中國人社會擴大和延續。
基金會並不向外募捐,捐款人只有我一人,資金的大部分是基金會現有已投資專案的固定收入,另有部分是來自我個人從香港和外國投資所獲收入、繳完稅後再注入的。我訂明基金會所有收益,絕不惠及本人、家族或董事等等,也就是說他們都不能從中獲得收入。
基金會已擁有我三分之一的資產,至今我已捐出145億港元,如有良好的項目,將不斷地繼續支持,希望能對我們民族有貢獻。2013年,基金會在內地及香港已捐付及承諾之數目達40億港元,是歷來最高的一年。
雖然我在全球不少國家經營業務,大部分收入都從外國賺取而來,每一分毫都是稅後才注入(基金會)的。但我規定基金會80%以上的捐款用於大中華地區,不超過20%的用在海外。我在外國賺到錢,拿回中國,有什麼不好?
南方週末:對於基金會,你不僅出錢,還出力,這是為什麼?
李嘉誠:我對賺錢的重視程度不及捐錢。
身為中國人,回想起我生長於抗日戰爭期間,國家被侵略,面對貧病、失學,於是發誓要終我一生,讓基金會擁有旺盛的生命,有能力繼續為國家、民族作出貢獻,這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我視教育、醫療和公益慈善是終生不渝的事業。基金會主要做兩大範疇:教育、醫療。在內地,我們有很多個項目在不同地方做了十多年,現在仍繼續做,我們守信重諾,承諾的捐款均100%如期或提前捐付。
除了捐錢,也親力親為,投入不少時間心血,使得來之不易的金錢用得其所,令項目受助人受惠最大,能如此,是我最大的快樂。
我喜歡簡單生活,我追求的是付出個人力量,協助社會進步。有能力從事公益事業,是一種福分,從中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有能力的人,要為人類謀幸福,這是“任務”。
如果是為對國家民族和人類有益的事,即使卑躬屈膝我也在所不辭;但若是為個人名利或公司利益,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也以捐建汕頭大學為例,成立至今三十多年來,我坦然面對任何困難甚至是忍受屈辱,對汕大也不離不棄。
南方週末:你是重視聲譽的人,做慈善是否求名聲?
李嘉誠:我不理別人怎麼說,我的決心就是繼續做下去。
投入公益慈善事業是我終生職志,絕不求名利。在汕大,即使基建、設備90%款項由我支付,任何一個角落也找不到“李嘉誠”三個字,我捐建汕大只想做出成績。
很久以前捐款支持潮州兩所大型醫院,市政府領導曾遊說寫上我的名字,我不肯。他們於是建議寫上我父親名字,我也不肯,我回答說:先人如果有知,父親一定認同我的做法;如果並不知道,那麼寫也沒有意義。而且我更說笑,如果真的寫上父親的名字,將來拆掉更不好。
85歲,就不能愛科技嗎?
南方週末:你投資了包括Facebook在內的許多高科技企業。你已經85歲了,怎麼投資高科技?
李嘉誠:85歲,就不能愛科技嗎?我對新科技深感興趣,令我的心境年輕化。
18世紀工業革命由英國開始;21世紀則是科技革命,不少行業包括國防工業、農業、水利、能源、醫療、生命科技、電訊、互聯網等均有突破性的發展,投資機會數之不盡,應接不暇。
我喜歡新科技,私人參與投資的科技公司有60家,也越來越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有一項關於農業的專案,一樣的土壤、一樣的水源,不改農作物的基因,可以增加三分之一的產量,若這不是新科技,那是什麼?現在已證明這項新科技是成功的,並在國內進行試驗。
我非常喜歡看書,追求最新的科技知識。我非常留意與自己從事行業有關的新資訊和發展轉變,無論做什麼生意,你一定要喜歡它和愛它,這樣才有進步。
南方週末:但是高科技有時也會對現實經濟世界中的人帶來傷害。在你心裡,如何平衡新科技帶來的傷害?
李嘉誠:對,新科技機器或儀器可替代工人,速度快,生產力增加。和黃在鹿特丹港的自動化率是90%,在西班牙是60%,在香港是20﹪。
如果通過教育提升工人的知識,他便能操控這些儀器,科技加速,就是另一革命的開始。
早前我應廣東省粵東僑博會的邀請,以潮州話錄製了一段話,其中提到:科技主導未來,大家都知道,智慧機械化的速度將超乎我們的想像,濫竽充數不 再,“老牛擠奶”的時代不再,捍衛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投資教育和推動教育改革,讓我們的下一代永遠永遠告別落後、參與未來,是有能力者共同的任務。實在 是我真摯、充滿感情的話。
如果可以重新開始,我可能考慮參政
南方週末:你這一生經歷很多,到現在還在勤奮工作,是什麼支撐你的一生?
李嘉誠:我12歲因戰亂來到香港,一直好好地做自己應做的事。假如我沒有正確的人生觀,便無法活到現在。
南方週末:什麼是正確的人生觀?
李嘉誠:走正路,有理想,作為中國人,對自己民族作出貢獻。有理想地做生意,有理想地做自己
南方週末:你內心最重要的是什麼?
李嘉誠: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可以站得牢,挺得腰。
有人問我這麼忙碌,為什麼仍然那麼精神?除了運動,我內心安穩,精神沒有困擾,自己沒有特別的要求,做對人類和民族好的事,便感到開心。
南方週末:有沒有退休計畫?
李嘉誠:沒有。
世界波動很大……但我已做好退休準備,大兒子Victor隨時可以接棒,很多同事跟隨我工作很多年,我沒有擔心。
南方週末:你如何評判自己對香港的貢獻?
李嘉誠:不要問這些問題,我仍然很活躍,對未來充滿期盼。
南方週末:85歲回首過去,你覺得自己做得好與不好的地方有哪些?如果從頭開始,會有哪些變化?
李嘉誠:我一生勤奮,不停地搶學問,面對不開心的事仍然保持愉快心境,因而此生無憾,生活簡單而有規律,擁有的資產一分一毫均從正途而來;即使有容易賺錢的機會,但對有些行業也堅決不參與。遺憾的事是不早點成立基金會。
我自問無論如何努力,仍發現沒有一個人能解決所有問題;如果可以重新開始,我可能會考慮選擇參政(笑)。
我只是儘量用知識和感覺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南方週末:你在內地開展對癌症病人提供臨終關懷項目,你怎麼看待生命的終結?
李嘉誠:內地喜歡做這類服務的人並不多(因為病人會去世),反而其他如兒童項目較多人喜歡做,因為回報高。
一個非常冷的冬天,一個朋友患腫瘤,進了私家醫院,我探望他,他看見我非常高興,雙手拉著我的雙手,要我坐在床邊;朋友後來睡著,拉著我的雙手 也沒有放開。我心裡想,這個朋友很富有,得到很好的醫療照顧,但因腫瘤而痛楚不已。內地貧窮的癌症病人沒錢接受治療,生活怎樣過?於是立即想到開展寧養服 務,我不喜歡“臨終關懷”,改為“寧養服務”。
汕頭大學醫學院設立第一家寧養院。我告訴所有寧養院的負責人,現在使用的藥可幫助病人減少80%的痛楚,假如新藥可幫助病人減少90%痛楚,即 使價格貴一倍,他們也不用問我,立即轉用新藥。能夠幫助貧困病人減輕痛楚,實在是有意義的事。寧養計畫已做了十多年,在內地及香港至今已有42所寧養院。 日後若國家願意做這類的事,我可以停下來;否則,雖然沒有回報,我還是會繼續支援這類服務。
我常常鼓勵寧養服務的醫護人員,我說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否有地獄,如果有,癌病病人的痛楚程度是最高的,有人甚至撞木頭來轉移痛苦,很淒涼。汕大醫學院作為第一家寧養院,全國寧養服務的全部費用由我支援,每年的資助金額會增加,兩三年內,每年捐款要增至1億元。
南方週末:你害怕死亡嗎?
李嘉誠:我不懼怕死亡。假如我是一盞燈,能夠照著一條路,還有留下有生命的基金會,只有政治可以破壞它,因為不是我所能控制,不然沒有人可以破壞這個基金會,我的兒孫及董事不能從基金會得到任何利益。
南方週末:我們注意到,你今天一直都非常平靜,據說平常你也是這樣。你會因為什麼而激動、傷心、生氣、興奮嗎?
李嘉誠:我一直都很冷靜。如果認識儒、釋、道的精粹,便會明白人生很短,不應浪費時間去理會這些事情,應從正途去做對的事,例如基金會的工作每天都在進步中,每天都有成果,像在荒蕪之地,種下大樹,讓後人有收穫,這是很高興的事。
我一生希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國民,擁有有價值的人生。
南方週末:百年之後,你希望後人如何評價?
李嘉誠:不會想這些事情,更加不會自我評價。
從過去到現在,我都是問心無愧。世界沒有完人,我只是儘量用知識和感覺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如果真的要寫墓誌銘,我會選擇一直支持我每天充滿鬥志的兩句話: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來源:南方週末 作者:陳新焱
編輯:.
上海 房地產 趨勢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各位好:
霸榮周刊素有華爾街聖經之稱,霸榮周刊每年都會邀請權威分析師,舉行霸榮圓桌會議,分析今年的投資大勢。這次我們轉發新浪網翻譯的2014年霸榮圓桌會議內容,供各位參考。
《霸榮週刊》:霸榮圓桌會議
導讀:最新一期《霸榮週刊》於1月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霸榮圓桌會議》。每年《霸榮週刊》都會請一些業績專家參加其年初的圓桌會議,這一次請來的是高盛(160.42, -1.34, -0.83%)投資師Cohen,亞洲投資顧問Faber以及太平洋投資的比爾-格羅斯,他們一起暢談今年的經濟形勢和投資策略。
有時候,除了看到森林你還需要觀察樹木,這句話出自今年的《霸榮週刊》圓桌會議成員,這些專家希望通過考察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來決定2014年 的投資選擇。他們包括高盛投資策略師Abby Joseph Cohen、亞洲投資顧問Marc Faber以及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Bill Gross,下面是本刊對他們的訪談。
《霸榮週刊》:Abby,今年你推薦哪些股票?
Cohen:每年1月我們都會聚集在這裡,好像12月31號發生過什麼重要的事情,但其實2013年中期拐點就出現了。最重要的變化是市場從流 動驅動型轉變為受經濟形勢、企業利潤增長以及股票市場價值驅動。表現最好的股票通常是那些資產狀況好、能夠增加分紅或回購股票的公司。
很多人認為美國股市是世界上最貴的,讓我們做下比較,按照2014年的預期盈利,2013年年底標準普爾500的市盈率為15.9,歐洲股市為 13.6,而日本東證指數是14.6。但是美國的經濟預期更好。考察股權收益,去年標準普爾為14.2%,歐洲股市為8.4%而東證指數為5.3%。
當然我們還要考慮政策,下一步華盛頓將繼續提高債務上限,市場過去曾應對過這個問題,因此投資者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反應激烈。更重要的是美國經濟 比2012年有更多更好的牽動力。勞動力市場正在轉好,過去四個季度,勞動生產率提升了2.5%,通常這意味著創造就業和收入增長。另外已經有大量資金湧 入美國股票市場,而美國國內和世界各地仍有很多資金伺機進入。
當預期經濟增長時,你會選擇風險係數較高的板塊,比如非必須消費品類、能源類以及原材料類。因此我把目光投向了墨西哥,那裡將從美國經濟增長中 獲益,尤其是製造業。政府改革將促進能源板塊,那裡短期利率在4.5%-5%,但調整通貨膨脹率因素後接近於零,同時實行了更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高盛預 測墨西哥2014年GDP增長率為3.3%,我們認為美元和比索的匯率將維持不變,投資者可以通過iShares MSCI Mexico Capped ETF或者EWW投資墨西哥股市。
再說說美國,高盛預測明年美國GDP將增長3.3%。我最先推薦的股票是能源股,由於中國需求下降,印度的變化以及美國水力壓裂法的應用,很多 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能源板塊市盈率要比標準普爾低,只有13.4,是其帳面價值的兩倍,而標準普爾為2.7倍。這些年美國在能源領域投入很多,世界上最大 的能源生產國為美國、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而美國在能源上的年資本支出是俄羅斯的14倍,沙特的28倍。
其他國家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投入,例如中國儘管葉岩氣資源豐富,但是它缺少水。剛結束的三中全會更讓我對此確認無疑,中國公開承認了一些氣候和環境問題。不僅僅是空氣污染,還有水污染。在北方省份,很多水不適合農業灌溉和飲用,50%不能滿足工業要求。
能源板塊我首選煉油公司HollyFrontier,10號的收盤價為49.79美元。這家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世界各地原油的差價。根據冶煉、供 應以及傳輸設備的不同,布倫特和WTI的價差會有波動,但是過去幾年的平均水準是每桶10美元,這意味著冶煉廠可以低價購買原油,高價出售成品油。
根據2014年預期收益,Holly的市盈率為9.3,收益率為6.4%。高盛分析師認為這支股票今年每股收益為5.35美元。
我下一個要推薦的是原材料企業International Paper,它統治了整個行業。它是最大的紙盒板以及紙箱包裝生產商。通常隨著GDP的上漲,對其產品的需求也在上升。由於數位化的發展,很多人不看好造紙業,但是包裝材料,特別是紙盒子的需求非常旺盛。
《霸榮週刊》:你是說亞馬遜(346.45, -1.50, -0.43%)包裝盒?
Cohen:是的沒錯,很多預製食品也放到紙盒裡。我們知道這個產業的供給在增加,但需求很快會跟上。它的收益率為2.6%,今年會增加分紅。 週五收盤價是48.93美元,我們預計利潤會從2012年的3.2美元上升到4.4美元。按照2014年預計利潤計算的市盈率只有11。
另外我推薦的股票還有連鎖酒店Wyndham Worldwide集團、零售商Nordstrom公司和Extra Space Storage。
《霸榮週刊》:謝謝Abby,讓我們聽聽Marc的見解。
Faber: 我不看好美國股市,特別是Russell 2000。我的第一個建議是做空Russell 2000,你可以通過iShares Russell 2000 ETF。過去幾年小盤股的表現一直強於大盤股。
然後我建議投資者購買10年期國債,因為我不相信美國經濟復蘇。Abby正好給我提了醒,她看好iShares MSCI Mexico Capped ETF,我卻看空。
《霸榮週刊》: 你推薦哪些股票?
Faber:我建議購買Market Vectors Junior Gold Miners ETF,儘管我沒有。
我們剛才討論了中國的水資源問題。那裡污染非常嚴重,一些城市也徹底癱瘓。在香港和上海很少能看到晴朗的天。因為水平面下降,農業也出現了問題,這些年農產品價格已經進行了多次重大調整。
現在一些大宗商品,比如大豆、玉米和小麥的價格適中,我推薦農貿公司Wilmar International。另外除非爆發戰爭,否則亞洲的旅遊業將持續增長。澳門就從一個小漁村變為規模是拉斯維加斯7倍的博彩中心。今年會有3000 萬中國人去澳門旅遊,他們對泰國、印尼以及其地區也有興趣,去年中國赴泰國旅遊人數增長了90%。我想問問,人們怎麼出去旅遊?
《霸榮週刊》:乘坐飛機
Faber:我並不熱衷持有新加坡航空或者是國泰航空的股票,因為廉價航空公司給它們帶來了很大衝擊。不過我傾向一些位於新加坡的航空服務公 司,比如航空飲食公司SATS、修理公司SIA Engineering等。它們的價格並不低,但如果想把錢長期投資到亞洲,這兩個公司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我推薦Hutchison Port Holdings Trust,這家公司的收益率在7%左右,它在香港和中國有幾個港口。
《霸榮週刊》:中國現在的政策鼓勵建立更多自由貿易區,這對香港的港口業務不利。
Faber:對,我也不看好香港的港口業,很可能不會增長。所以這支股票收益率只有7%,但是管理這家公司的人非常精明,負責運營的是亞洲首富李嘉誠,他們的管理非常高效。
亞洲地產項目的前景也不錯,因為很多歐洲人意識到因為稅收原因,他們必須離開歐洲。他們可以住在新加坡,那裡的稅率低得多,即便在中國也好過歐洲。
《霸榮週刊》:你看好印度市場麼?
Faber:印度的宏觀形勢不太好,不過那裡將舉行大選,會對市場有提振作用。按美元計算,印度股市仍比最高峰時低40%,因為當地貨幣過於疲軟。
另外我喜歡越南,推薦大家購買當地啤酒企業Ha Noi-Hai Duong Beer和資訊技術公司FPT的股票。當然還有Vietnam Dairy Products,這是越南的一支藍籌股。這家公司去年年銷售增長30%,今年也能有20%。最近這支股票的表現不好,但是這家公司在越南有很大的市場, 長期趨勢也不錯。
還有我建議大家做空土耳其里拉。在土耳其的經歷讓我相信那裡一些家族的勢力淩駕於法律之上,因此投資需格外謹慎。
最後我建議做空的動力股,包括Tesla Motors、Netflix(404.42, -1.49, -0.37%)、Facebook(62.19, -0.56, -0.89%)、Twitter(65.97, -0.35, -0.53%)、Veeva Systems和3D Systems(64.1, -11.66, -15.39%),它們也許是好公司,但是價格太高。
《霸榮週刊》:Bill,說說你的看法。
Gross:政策性利率被人為控制很低的時候,幾乎所有資產的價格都被操縱了。有些人認為利率應該更低,甚至為負,美聯儲通過量化寬鬆政策將利率維持在零附近,因此很難確定股票、其他替代性資產的價格。
一些聯儲官員希望結束人為干預資產定價,這是對私人投資者非常重要的資訊,他們可以更好的理解融資的成本,相信通過購買5年期、10年期甚至30年期債券也可以盈利。美聯儲希望私人投資者接替它的位置繼續購買債券。
《霸榮週刊》:美國現在有17萬億的債務。如果利率恢復到200-250個基準點(2%-2.5%),那麼我們的經濟能承受每年3400億-4350億美元新增的利息費用麼?
Gross:美國政府可以,不過家庭和企業能否承擔是個大問題。到時政府的平均利息成本約為GDP的2%,政府可以通過擴大預算赤字來應對,不過一個年輕家庭無法承擔6%的房屋貸款。
《霸榮週刊》:談談你今年的投資建議
Gross:首先我推薦的是一個新的封閉式基金Pimco Dynamic Income,這支基金是2012年5月發行的,當時利率正處於穀底,價格也處在高位。儘管這樣,現在這支基金的價格仍比發行時高出近20%。PDI有少 量負債,這也正是它的優勢所在,它以不到0.5個百分點的利息借款投資到其他高回報領域。現在Daniel Ivascyn等人管理著這支基金,他是今年晨星公司評選的最佳固定收益類經理。
這支基金投資非代理證券和一些企業債券。“非代理”是行業內對次級貸款(低信用等級證券)的統稱。次貸證券以遠遠低於票面的價格交易,過去兩年 的總回報率和股票類似。這支基金的收益率為7.85%,但是如果加上額為分紅,年收益可達12%。如果房地產市場堅挺的話,這支基金可以更好。
至於對稅收減免感興趣的投資者,我推薦Pimco Municipal Income Fund II,它的收益率為7%。
《霸榮週刊》:這支基金持有波多黎各和底特律的債券麼?
Gross:不,它沒有。這支基金現在按低於淨值1%的價格銷售,屬於長期債券投資。在市政債券市場,為了獲利你的眼光必須放長遠,至少要五年以上。
第三支是封閉基金Reaves Utility Income,過去幾年我一直推薦它,那些喜歡公用事業類股票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這支基金,它的收益率在4%-4.5%左右,其持有資產最多的是弗萊森電訊和AT&T。
我最後推薦的是高收益ETF,Pimco 0-5 Year High-Yield Corporate Bond Index,其市值為35億美元。它的到期日不到五年,而很多高收益債券是十年左右。如果利差繼續擴大,很多十年期債券的風險將增大。
《霸榮週刊》:談談對新興市場的投資建議。
Gross:和很多人一樣,我也看好墨西哥。墨西哥的債務負擔是美國的一半,該國政府正在推動改革。十年期債券的利率在5%-6%區間,而政策性利率只有4.5%,因此存在一定的通貨風險。對於其他市場我並不看好,我認為現在資金會更多的留在美國。
《霸榮週刊》:你認為珍妮特-耶倫(美聯儲主席)和斯坦利-費希爾能保持融洽麼?
Gross:費希爾(以色列央行前行長)是央行行長的行長。他教過伯南克和馬里奧-德拉吉(歐洲銀行行長)。如果副手這麼有名望,也許會有些矛盾,不過我不覺得這是大問題,畢竟耶倫和費希爾的政策理念相同。他們會相互扶持,這也正是美聯儲現在需要的。(鹿城/編譯)
上海 房地產 趨勢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評價
141201中天 大學生冰的啦 陳泰源當來賓
影片網址→http://youtu.be/9G7pTJKjYss
感謝好友 李為 的介紹,很高興與主持人 幹哥&千惠姐,還有帥過頭,寒冰哥「首次」結緣認識,當然還有好久不見的燕俐姐,以及一群很有自己想法的大學生們一同錄影。
這次主要講的內容大致為:……↓
【買屋潮湧現?】
選舉後,跨年前,看屋的人潮是特別多,不過多半還是芭樂價……
為何選後看屋人潮變多?主要原因有2,第一個是選舉壓力的釋放,第二個就是每年都會遇到的,很多屋主趕在跨年前賣屋,主要是為了省土地增時稅,畢竟到了1月1號,土地公告現值又要調漲一次,賣屋時的土增稅成本就會增加,當然還加上換現金好過年囉。
【房價漲跌趨勢預測】
蛋黃區基本上陷入盤整期,好物件仍有機會創新高,不過蛋白區就要非常小心了,舉例:淡水一帶的「淡海造鎮」的預售案,過往買預售屋,房價趨勢往上時,只要在交屋前,都可以無數次的轉手再轉手,產生「助漲」效應;但現在因為淡海造鎮那一區餘屋量特多,粥多僧少,加上房價趨勢渾沌不明,建案擔心拋售潮湧現,產生「助跌」效果,於是規定不准轉紅單,所有的購屋者都已經全部被鎖住,必須等到交屋,而且還有奢侈稅,預售屋綁3年,成屋避奢侈稅再綁2年,至少被卡死5年。
【有機會買到便宜?】
有機會,畢竟今年房市交易量萎縮急凍,很多屋主賣房子都賣了一年都還沒有賣掉,好不容易撐到選舉結束,只要「真的想賣」,加上避土增稅調漲&過年換現金等因素,現在進場真的是很好的時機。不過不代表房價會跌喔!畢竟成本就是高在那邊,而且未來全球化趨勢、地球村效應,台北房價國際化,中資進來加持,未來台北市房價仍是可期的。
【開源節流經驗分享】
節流:四年前選舉負債200萬,三年前被當時房仲公司店長騙100萬,人生最高負債300萬,我曾經過過很苦的日子,三餐不花錢,早餐做綜合水果早餐,另外多做3份,1份50元賣給同事,如此水果成本回來了,午餐也有著落了,晚上還是回家跟爸媽吃,物質慾望降很低,朋友約唱歌、同事叫外賣我都婉拒。
開源:除了做房仲賺獎金之外,我還到處兼差,當臨時演員,當婚禮歌手演唱,還有活動主持人等等賺外快,終於3年時間還完300萬負債。
所以我確實也建議大家做業務,雖然收入不穩定,但是比較具有挑戰性,而且獎金很高,真的會比較有成就感,反正現在什麼工作都辛苦,22K的工作也一樣辛苦,不如做業務。
【台北市房價相對偏低?】
畢竟相較於東京、香港、北京、上海、新加坡等等,台北市房價仍算相對較低。其實那是表面上的單坪單價,如果以實際使用空間計算,扣除掉公設,台北市的房價已經比東京貴了。
另外,國外不僅沒有莫名其妙的「公設比」,而且反而是公設越多越好賣,價更高!哪像現在台灣的房地產,平均公設比已經34%以上,1000萬其中約350萬都拿去買公設去了,真的很不爽。
【買房觀念要改?】
台灣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太重,也是助漲房價的元兇之一,國外很多人都不認為「人生一輩子一定要買房」。
所以建議,你就把房子當做是「珠寶、法拉利、遊艇、飛機」,想想那些東西漲多兇,關我們平民老百姓屁事呢?政府要做的不是「打擊房價」,而是「讓人人有房子住」。
【豪宅都用公司名義買?】
除了帥過頭提到「維京群島」公司買《帝寶》都是「港資」(有人說是假外資/真中資)之外,因為公司名義買有幾個好處:
1.水、電、瓦斯、管理費等等,都可以當做是「公司開銷支出」,可以拿來抵稅、報帳用。
2.將來賣屋時,法人的「營所稅最高17%」,相較於自然人的「房屋綜合所得稅最高45%」,真的省很大!賣房子時是用「公告現值」,現在的公告現值還是低於市價(也就是低估房價),房價被低估後,再用10%贈與稅去計算,所要繳交給政府的稅就更少了。
因為政府這幾年調漲公告現值很兇,預計2年後要接近市價,也就是接近「實價課稅」,所以很多有錢人都「趕在最近這幾年」用贈與的方式節稅。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82535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