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不可以吃冰又來
來函照登
============================
醫師您好
我是您的粉絲,同時是小學老師
今年教高年級健康課,學校請護理師來做性教育宣導,護理師跟學生說生理期不可以吃冰,會造成宮縮、生理痛與經血流不出
有私下轉貼您和烏烏醫師的文章給她,但她說生理期不能吃冰是醫學常識、網路文章僅供參考...
想請教,
初經的女孩真的不能吃冰嗎?
我怕我阻止她阻止學生吃冰是個錯
============================
老師您好
好樣的
勇於提出疑問追尋答案這是學生的好模範
我喜歡接受這種挑戰
哪個護理師
哪個學校畢業的在哪個單位服務
叫他真名真姓上來對決
如果在我們這裡我一定會請她接受再教育
懷孕不能吃冰的坐月子不能吃冰的生理期來也不能吃冰的身體不好也不能吃冰的最好停經之後也不能吃冰的愛吃冰還有人說會長肥油哩看起來女性同胞最好一輩子都不要吃冰的干冰的東西到底是招誰惹誰了
說過很多次了
你自己想怎麼樣是你家的事
用錯誤的觀念教育跟殘害我們的下一代這我不行
如果你告訴我生理期不能吃冰是醫學常識請麻煩把醫學證據拿出來
再說一次
你自己可以有生理期不能吃冰的信仰我也尊重你的信仰我管不著也懶得管甘我屁事但你不能把醫學拉下來替你的狗屁信仰背書如果你生理期吃冰會宮縮經痛或是經血流不停那你不要吃我沒有意見但我很清楚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樣我看過的醫學臨床指引也沒有說是這樣所以你沒有權利叫別人都不可以這樣做如果你是隔壁生了五個孩子都唸博士對於月經沒來很有經驗的大媽我會給你一個微笑請上帝阿拉媽祖whatever賜福給你祝你健康但今天你是一個護理師花惹發
跟這些迷思的戰鬥
看起來不會停止呢
就醬
我們不斷複習
只要有人問我就繼續寫👇👇👇
吃冰到底是怎樣?
https://drsu.blog/2020/09/11/super200911/#more-5643
吃冰到底招誰惹誰了?
https://drsu.blog/2020/05/07/super200507/
再繼續聊聊關於可不可以喝冰水這類的情感勒索
https://drsu.blog/2020/05/11/super200511-1/
愛吃冰會長肥油???
https://drsu.blog/2018/04/16/super180416-2/
請問懷孕吃冰真的會影響寶寶氣管嗎?
https://drsu.blog/2017/06/18/super-170618/
懷孕相對論
https://drsu.blog/2017/06/20/super-170620/
這個世界最不需要的就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爛說法
https://drsu.blog/2017/12/27/super-171227/
食物就是食物吃個東西哪來那麼多毛
https://drsu.blog/2020/09/22/super200922-1/#more-5719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上帝的真名 在 Facebook 八卦
第25屆醫療奉獻獎得主黃富源醫師
給醫學後輩的忠言與勉勵
文/馬偕紀念醫院公共事務課課長王紀葳
一派瀟灑的黃富源醫師坐在辦公室的小沙發椅上,牆上是以前的學生以其「富、源」之名的藏頭詩題字,乾淨整齊的桌上放著一杯溫熱的高山茶、老花眼鏡。
他是兒科界的「黃頭」,是連續七年獲得醫院最佳教師獎的「黃老師」,對於醫界的後生晚輩而言,他堪稱是祖師爺的等級。
陪同台大醫學系學生對他的專訪,我在旁聽席中,也觀察到他對學子的殷切期盼與依然熱衷投入的教學熱情。
拚命唸書才能分擔家計
從小家境不好,黃富源在求學的過程中,最怕的一件事就是「留級」,但擔心的並不是丟不丟臉這檔事,而是若是要再繳一年的學費,那可不得了,年紀輕輕能幫家裡的唯一方法就是「拚命唸書」,殊不知這份單純的孝心,奠定了黃富源日後凡事「拚命」的性格。
高中畢業後,果真拚命唸書的結果可以獲得保送入大學化工系,但問題來了。
父親說:「你唸完書,一來沒有錢可以供你出國深造,再來也沒有錢可以讓你開工廠……。」
父親的話言猶在耳,黃富源心一驚,若是一般大學畢業後無法賺錢還得再當家裡的賠錢貨,那豈不更慘?早年,醫學系仍是大家心中的第一,於是黃富源再度「拚命唸書」,最後,第一成了唯一,考上了台大醫學院醫科。
立志成為很會看病的醫師
高雄鄉下小孩考上台北的台大醫學院醫科,家人與街坊鄰居無不歡慶祝賀。但窮小子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靠著一位有錢人家的同學支援,找到台北的棲身之處,黃富源說:「我以為不知道台大在哪裡已經很離譜了,但我竟然連他家裡的馬桶都不知道怎麼用!」真是糗了。
台大醫科果真名不虛傳,各方武林高手齊聚,黃富源看到同學臥虎藏龍,教授更是一派威風凜凜,只有繼續拚命的努力。求知若渴的他,只要有任何學習的機會都不放過,並為自己立下「我要成為一個很會看病的醫師」的心願。
自己立下的約定,成為自己持續拚命的目標!更難得的是得過一次「書卷獎」,讓黃富源欣喜若狂。
只要比別人更加倍努力就對了
但要怎麼樣達到自己預設的目標?怎麼樣才能變成一位很會看病的醫師?黃富源一句「只要比別人更加倍努力就對了」,為這個問題做了最好的詮譯。
黃富源努力到連同學都看不下去了,偶爾會問起:「緊張大師,你到底有沒有出去玩啊?」
在實習階段,黃富源的「拚命」還多了一個項目,就是「值班」。每天都去偷偷瞄一下病房有沒有新住院的病人,然後跟在那位主治醫師身邊,偷聽就是多學,只要多爭取到值班的機會,就是加深自己的功力。
黃富源回憶:「有個功課很好也很會彈琴的同學,他只要去俱樂部彈琴打工,就請我替他值班,而且,他回來還會給我50塊錢,比起我一個月才拿到70元的月薪來說,根本是天價。你瞧,他開心彈琴打工,我開心值班練功,我還可以多掙點錢,豈不皆大歡喜!」語畢,哈哈大笑起來。
觸診是最基本的診斷工具
眾所周知,黃富源醫師十分強調不要依賴醫療儀器。他主張,看病是看病人,不是只看電腦螢幕上的數據,而他強調的「身體診察」基本功就是在台大醫院當醫師時學到的功夫。
一位血液科的教授劉禎輝摸到病人肚皮上的一塊圓圓的腫塊,語出驚人的說,裡頭是水!當時在一旁的另一位實習醫師一開始還不相信,等到教授用針頭抽出水後,才啞口無言。在第一年住院醫師時,有一位6歲高燒不退好多天的孩子住院,李慶雲教授來查房,摸一下腹部,就診斷為傷寒。我們問他何以摸肚子可以診斷為傷寒?他說摸的感覺是doughy,有這種doughy的感覺是傷寒的特徵。我永遠記得那一幕。
黃富源說:「時代再進步,都有儀器無法取代的事。」看病不是只看數字,身體診察(觸診、聽診)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檢查。但他也不諱言,在健保的體制下,醫師診察費太低了,導致愈來愈少醫師願意多花時間多看病人一眼、多聽診、多觸診病人一下, 猶記得5年前,有一位護理師的姊姊住國外,她的2歲兒子右眼眼皮深紫色浮腫,看過眼科、家醫科,仍然無法治癒。這位護理師碰到我問我可以看看嗎?當然可以。第二天我門診時,護理師家人從國外飛回台灣,出現在我門診。我第一個看他眼睛,覺得很奇怪。
當我看不懂時,會把病人從頭摸到腳,結果發現小孩肝脾非常腫大,斷定是白血病(Leukemia),就安排馬上住院由血液科專家治療。這個診斷方式是從年輕時就養成的,可見身體診察是無法用儀器取代的。期待健保署能看到身體診察的重要性,提高醫師診察費,讓醫師能好好的「看病人」,而不是看電腦螢幕。
黃富源說:「醫院是為了病人而存在!身為臨床醫師,要加強自己的專業、減輕病人的痛苦、提供病人最有效益的醫療,才是醫師的最終目標。」
在醫界,黃富源以其身教帶領了一群徒子徒孫,開枝散葉在各處為醫療致力奉獻,不但對症下藥,並且不過度用藥,減少病人痛苦;特別在兒科,面對的是「不會說痛與不會道謝」的小病人,一本初衷與良心,更是醫師本質最好的體現。
影響最深的二位前輩
談到黃富源這輩子最感謝的二位醫師,背後也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不諱言早年紅包時代下,就連自己住院開刀,老婆都還是不免禮俗將「禮數」給準備好,深怕不周到會被拿來「開刀」,還是送上比較心安;黃富源當時還笑說:「我請我的老師杜詩錦教授幫我開刀(扁桃腺割除),怎麼可能會收?」沒想到,老師還真的收下紅包。
術後,黃富源恢復得很好,住院7天左右已可出院,臨出院前,老師把紅包退了回來,黃富源用右手手掌拍打了額頭,我怎麼可以誤會我的老師,整整7天,真的是學生的不是!
這件事,給了黃富源很深的影響,行醫50年,儘管時代改變但收到的紅包還是不少,能退的就退,不能退的就捐給社服室基金,做為急難救助之用。
影響黃富源的還有鄭仁澤醫師。鄭醫師是一位以病人為中心的醫師,絕不以研究病人為樂,不把病人當成研究的白老鼠,不會只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而讓病人受痛苦。
黃富源在衛生署副署長任內,也看到了器官捐贈的亂象,陸續設立了器官捐贈登錄中心、醫學倫理委員會、醫師懲戒委員會,要求徹底扭轉醫匠現象,致力推動台灣醫界,需要的是真正良心為善的醫師。
病人是醫師的老師
在黃富源眼中,「在困難的病人身上,診斷出疾病,並且將病人醫治好,是一件十分美好的感受。」把孩子醫好、把學生教好,並且得到來自於病人家長及學生真心的感謝,這種成就感支持著他持續至今。
而他也語重心長的說道,以台灣目前的情況,真的不必再設醫學系,而應將醫學教育深耕並著重於醫學倫理的養成,將行醫這條路,當作是上帝賜下的恩典,可以在一生中幫助人,並在助人中獲得安慰與滿足。
「病人不是醫師的資產,病人永遠是醫師的老師。」在「富及杏林滿門桃李、源盈寰宇遍地福音」的字畫前,黃富源醫師為醫病關係下了一個很好的註解。
在馬偕兒童醫院裡,明年將滿80歲的黃富源,還在臨床工作上繼續扮演「抓病的柯南」角色,也是所有醫學生最崇敬,混身是寶的老師。
寫在後面:
首先感謝黃老師,黃老師在我住院醫師時期對我的教導及經驗傳承,這些對後生晚輩的我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學習與成長。
非常感謝🙏!
上帝的真名 在 阿翔 Linus Cheng Facebook 八卦
【#十年之約】曾經有前輩跟我說「阿翔」這筆名欠缺特色,建議我改名;曾經有報紙旅遊版不接受「阿翔」這沒有姓氏的筆名,要不就加個姓、要不就用真名。
結果我還是堅持使用「阿翔」這筆名,投稿時寧願用真名也不強行改動。
這背後有一個十年的故事、十年的約定。
「我要做個旅遊作家!」
還記得這一句台詞嗎?阿翔。
10年前那舞台劇,飾演「阿翔」的我在幾百人面前這樣宣告過。
劇中「阿翔」的結局算是個Open Ending,他把夢想的種子放在心裡,回到現實中等待上帝為他開路。
那舞台劇的一年後,我出發到澳洲Working Holiday。
後來,我想起了曾經宣告過的那件事,決定將當年那夢想的種子拿出來重新培植,再一次以「阿翔」這個身分,繼續寫那未完的故事。
終於在10年後的今天,第一本阿翔參與寫作的旅遊書出版了,而且還是由第一次旅行就開始看、旅遊指南的殿堂級鼻祖《Lonely Planet》。
夢想,是跟未來的自己的約定,只要種子尚在,那怕是10年、20年,還是可以讓它萌芽。
這就是當年那舞台劇的大結局嗎?不,這是續集的開始,人生的挑戰、精彩的故事還是浪接浪。
我會用心把這角色演下去。
你以為「阿翔」這facebook專頁是個旅遊專頁?不,這裡連載的是阿翔這傻小子,十年來由少年到中佬一直追夢的故事。
感謝你們一路同行,包括當年一起在舞台上揮灑過青春的戰友、正在看此文章的你、一直支持我的單車旅程的你、和那些被我強行寫進書裡的人們。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阿翔,感謝。
小斯 背包千日 One Thousand Days of Backpacking 林輝:旅遊寫作人 Brian 陳安立 IMPACT Sammy Wong Aman Poon Holly Eng Ma Yan Chak Lok Ki Chiu Brian Chan Law Fun Ching Queena Kwong Ian Chan Au King Lam Serinna Chau Andy Leung Winson Lo Angela Liu Faye Cheng Ling Cheng Cho Chak Cheng Chung Kit Chee Samuel Tsoi Begga Cheung Haha Lam Sze Wai Lok Goo Kim Goo
************************************
✅想追看阿翔的旅程,記得設定本Facebook專頁為「搶先看」(See first)或開啟通知(Notification On)啦~!
🇭🇰🚲🇿🇦關於我的長途旅行:<為夢想不顧一切的一次>
https://www.facebook.com/shotravel/videos/1076956092350067/
👍🏼Facebook: 阿翔
📝阿翔的世界旅圖Blog:
www.shotravel.com
🖼Instagram:linuscheng1124
👯歡迎邀稿及其他合作提案:info@shotravel.com
上帝的真名 在 [問卦] 以色列是上帝最愛的國家 的八卦
Re: [問卦] 基督徒怎麼看安倍遇刺是上帝的旨意? 唉上帝給了人自由意志所以我們不是機器人就像上帝 ... 其實聖經也是有類似說法的如上帝的真名的描述就舊中 ... ... <看更多>
上帝的真名 在 Re: [分享] 知道神的真名很重要- Folklore 的八卦
以下資料供大家參考,每個人有不同的信仰和見解,只能說尊重不同看法,但該表達的還是需要反應一下避免大家產生誤會。 www 玉皇上帝聖紀(轉貼來源: ... ... <看更多>
上帝的真名 在 2022新年㊗️福禱告 背&用7個上帝大能的名字 打響你今年的 ... 的八卦
在個人不同的需要上,是非常好的有效性禱告方式之ㄧ。聖經提到至少85處以上 上帝 的名字,過去信 上帝 ... 真名 ,我認為將真實的你及問題帶到神寶座前,是較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