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唔知點樣分辨一個人係射波定係真病?
我知..
以下真人真事:
本叔細個時試過有一次扮病射波
第二日返工開會時又懶係連戲...
扮到吽下吽下咁
點知喺呢個Mo聞
我個上司遞上一排必理痛
以非常殷切嘅眼神
配合溫柔嘅語氣
同我講:「啪咗佢吖,快啲好㗎 ^__^ 」
(雖然呢個post確實係廣告,但呢個位出現必理痛就並非係廣告..)
我呆咗望住佢
再望一望排必理痛
再望一望佢
再望一望排必理痛
就喺我盤算緊點做好時
有條同事已經好_熱心咁走去斟埋杯暖水過嚟遞畀我
我頂你個..心地咁好…我真係好感動
然後我唯有強行睜大我對矇豬眼
同大家講:「我好返好多㗎喇其實…」
試圖話hea走佢地..
其實我都唔記得最後我有冇啪到
但我知佢地已經睇穿咗我係射波
講返正題
話說必理痛搵我賣廣告(勾起咗我嘅往事)
咁我走咗去買幾盒返嚟
正所謂獨食難肥
所有射波嘅同事
病咗記住要睇醫生同留喺屋企好好休息..
萬一你病病地
但因為有urgent嘢要跟…
所以好想好想好想好想好想立刻回復狀態返工嘅話…
我會遞上一排必理痛
以非常殷切嘅眼神
配合溫柔嘅語氣
同你講:「啪咗佢吖,快啲好㗎 ^__^ 」
打咗咁大篇嘢
我都見有少少暈
冇咩事我都想放工先
#話說今日有個同事約咗我開會但佢射咗波
#咁我冇理由自己同自己開會
#走先bye
#必理痛特強傷風感冒丸15分鐘見效自然排出體外
#sickleavetoday
#sorryandthanks
必理痛提提你:
15分鐘擊退感冒症狀-與新配方必理痛傷風感冒丸比較通鼻塞功效Europ. J. Clin. Pharmacol. 5, 81-86, 1972更持續擊退發燒、喉嚨痛等感冒症狀。自然排出體外-根據活性成分藥物動力學數據,活性成分的自然排出在48小時後完成。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0/01/04 開課(僅剩四位名額) 讓你長出...
上司對我有好感 在 白色豆腐蛋糕電影日記 Facebook 八卦
(內有《機智醫生生活2》第四集的劇情雷)
再怎樣好的人,願意為別人著想的人,自己會不會受傷呢?
一定會的。
但如果他們受傷,又該怎麼辦呢?
《機智醫生生活2》來到第四集,5人組照樣有各自的故事,當然我們最心疼的是金雋婠(鄭敬淏 飾演),面臨感情的折磨以及工作的繁忙,幾乎快喘不過氣。
「我的生活就只有醫院與家裡,有什麼好看的。」
原本從第一季開始,我們都很熟悉5人組無比堅強的溫暖,那麼這一集,便開始讓我們看見他們的脆弱,以及他們如何面對脆弱。
李翊晙(曹政奭 飾演)總是願意為每個人帶來歡笑,無論是他的病人、朋友、同事以及家中保姆,他真誠對待每個人,他追不到心儀多年的女神,但依舊維持陽光熱情,逗樂對方,無時無刻都希望任何人快樂,他不擅長太過直率的安慰,但他知道讓一個人笑,就足夠了,尤其是那個「와」的顏文字,實在太可愛。
安政源(柳演錫 飾演)還是一樣可愛,他說自己有小孩,每個照顧過的病童都是他的小孩,他用小指比劃傷口,卻意外與女童打勾勾,看他溫暖笑說「以後想開兒童醫院」,你真的相信那是他終生的夢想。
楊碩亨(金大明 飾演)雖然不熟悉如何表示好感,但這一集與同事們一起吃年糕,看見他已經開始會為秋敏荷開飲料、拿餐點,能察覺他細膩的貼心,楊碩亨會發現秋敏荷的筆記,主動要她問問題,這些小舉動都讓我們愛上楊碩亨。
蔡頌和(田美都 飾演)這集依舊是許善彬的最佳導師,面對善彬的感情挫折時說「兩個相愛的人,總能找到結束冷戰的時機」,面對善彬頂撞上司而困擾時說「妳確實錯了,錯在不願據理力爭證明自己是對的」,面對幫忙修改論文時說「我只是喜歡念書,不是因為有用是因為有趣」,連泡咖啡都想稱讚這位晚輩,意識到其實是自己泡的咖啡時仍幽默笑答「我只是在自言自語」。
金雋婠(鄭敬淏 飾演)的形象一直是冷酷尖銳,但這集被點破,他是最怕孤獨的人,他與安政源住在一起不願分開,他苦苦等待一通電話不願睡覺,他沒用社群網站但他渴望被看見,突然想起他是最常找其他朋友吃飯的人,連吃飯也不想一個人吃,他懂得孤獨,所以不希望別人也孤獨,才為病患發IG貼文,找來許多人陪伴,就為了不想有人與他一樣孤獨。
我一向覺得《機智醫生生活》系列美好的原因在於溫暖,但溫暖的一體兩面往往是感傷。
人與人的關係,有時候可以很堅強,堅強到願意為對方相守一生,有時候也很脆弱,脆弱到距離與時間就能消耗。
雖然如此,5人組面臨過繁忙的手術、生死交關以及情感上的挫折,但他們不曾喊累,會慢慢消化自己的情緒,或是會趁著與朋友吃飯的當下,抒發自己的不愉快,放下碗筷後,還是得繼續堅強,還是得付出一己之力,為自己最愛的人。
每個人都為彼此說,辛苦了,謝謝你,但就因為有彼此當彼此的後盾,這樣的辛苦,總不算什麼。
對這群醫生來說,最美好的是生活,在困難挫折之前,都學著更勇敢,也給了我們更多勇氣,即使5人組還會遇到更多困難,但一定都能否極泰來,他們都這麼努力了,在螢幕前的我們,也得好好加油啊。
Netflix
#機智醫生生活
#슬기로운의사생활
#슬기로운醫師生活
上司對我有好感 在 神老師&神媽咪 Facebook 八卦
我從小說話就很直,有什麼說什麼,就是大家說的嘴花不好,沒辦法說好聽話來迎合不喜歡的人事物,有時看到私底下罵上司罵得最兇的同事,面對上司時卻能笑臉說出巴結奉承的話,我心裡常會覺得他真厲害,怎麼能說出違心之論,說得這樣自然?真是讓人噁心到想吐。直來直往的個性讓我在人際關係上常常碰壁,也從來沒有上司緣。
但是自從前校長楊坤祥告訴我們,「每天都要去讚美一個孩子!」讓我開始修正自己待人處世的方式。
面對看不懂字、沒辦法寫字的妹妹,每次拿到她凌亂、錯誤百出的作業時,因為了解她的困難,我只鼓勵她讚美她寫得好的地方。「哇!!這個字寫在格子裡呢!」、「這個一寫得很直」、「這個ㄅ有勾起來了!!」、「你有把媽咪提醒妳的記起來了!!」、「有認真的把功課寫完呢!!」這大概是她從來不會抗拒寫功課的原因,雖然看不懂,但是從來不會受到批判和辱罵,不用擦掉再重寫,從我的讚美裡面得到很多寫字要注意的眉角,更得到了很多成就感。
面對班上那低成就的孩子,看到她兩隻手的指甲上塗滿簽字筆的紅墨水,我不是辱罵禁止,而是準備好透明的櫻花指甲油,告訴她,「妳今天有把作業完成,超讚的!!而且寫得很整齊呢!!老師想替妳擦指甲油,妳今天回去把手洗乾淨、把指甲剪掉,我們明天來擦指甲油好嗎?」一個鼓勵讚美的動作,讓她不再把雙手塗滿墨水、剪去又髒又長的指甲,也讓她知道自己有認真完成作業是一件非常棒的事。
比起批判辱罵,針對好行為讚美和肯定更能夠改變低成就的孩子,讓孩子能從中得到成就感,習得成功經驗,讓他樂於努力。
我和工程師雖然感情一直都很不錯,但是兩個A型巨蟹座就是硬碰硬,偶爾也會因為說話太直冷戰好幾個禮拜。
我對工程師的方式也努力改變,上禮拜我們要去看地板,導航報路不清楚讓工程師轉錯了彎,多繞了好久的路,透中午超熱的,又剛好遇到該吃午餐的時間,工程師火氣有點大。他說,「乾脆回去算了!!等一下妳又抱怨我走錯路。」我把要反駁的千言萬語吞了下去,握著他的手甜甜的告訴他,「能坐在你旁邊,繞再遠的路都沒關係!」把他逗笑了,他嘴裡說太噁心了,但是走錯路的懊惱不見了,順利的到了目的地,看地板時我們都能耐心地跟店員討論挑選。
當一個人陷入情緒中,身旁的人說出來的話影響很大,是提油添火,讓火燒得更旺?把預定的行程砸了?還是說出安撫情緒有溫度的一句話,讓火熄滅,讓事情順利進行?
我們不需要學習巴結奉承,不需要虛偽的說些場面話,但是千萬不要把我們的直爽,變成傷人的利器。說實話說真話,但是不要說難聽的話。看見對方的優點,用實話去讚美對方,讓自己說出來的話有溫度,讓人聽起來舒服。
不可諱言的,會說話的人比較容易被上司重用,我們都不要因為一張壞嘴,讓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無法被肯定被看見。不管面對誰,我們都好好說話,說好話。
諮商心理師 楊嘉玲說:「別把「偏見」當「直率」,你不是講話直,是講話刺!」
我把這句話寫在辦公桌前,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的直爽當作傷人的藉口。
這書裡寫著我覺得很重要的一段話:「在人際交往中,好感難得,惡感易成,所以我們一定要謹言、慎言,做到三思而後言。我們必須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賣後悔藥的,一旦說錯了話,對別人造成了傷害或導致了無法彌補的局面,那麼想要收回就不可能了。」
這本書裡舉了很多說錯話、說好話的小故事,每一則都讓人深思,檢討自己平時說話是不是帶刺傷人?是不是總是負面思考?說出來的雖然是實話,但是會不會讓人反感難以接受?
要讓人愉悅的聽自己說話是一件重要的事,肚子裡再有墨水、腦子裡再有想法,沒有人願意聽,一切都是白搭,好好說話,讓自己當一個有溫度的人,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99%的人贏在說話有溫度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9703
上司對我有好感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0/01/04 開課(僅剩四位名額)
讓你長出享受「愛」的體質,迎接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曉得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就是答應老闆該交的工作進度、企劃案,總要拖到最後一天,快要壓死線了才肯動手,甚至於熬夜把它完成。
你也很清楚知道,像是運動啊、進修啊,這種對長遠人生有幫助的事情,應該要馬上去做,但就是找不到開始行動的動力。
像這樣的拖延心態,我想你或多或少都有,這當然也包含了我自己!就像我平時跟嘉玲的居家生活,通常是她負責做飯,而我負責洗碗。
不過每次吃飽之後喔,我就會想要休息一下;反正碗放著也不會有人去偷洗,早洗晚洗都一樣。
而有些時候,我可能吃完飯想要先做教練,又或者是手邊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處理。所以呢,我就會覺得喔,洗碗這件事情相對不重要,因此呢,把它的優先順序往後延,最後就會拖延到忘記這件事。
聽到這裡喔,不知道你聽出來沒有?其實人之所以會有「拖延」這樣的外顯行為,很大部份的原因,跟他內在的「信念」是有關係的。
「外在行為」跟「內在信念」的關係,就像是「電腦周邊」和「驅動程式」一樣;假如你想使用某個電腦的周邊設備,但卻沒有安裝可以開啟它的驅動程式,那麼這個設備就等於白裝了啊,沒有辦法發揮它任何的作用。
要是把這樣的比喻,放到人的身上,那就是假如你沒有相對正確的內在信念,難怪沒有辦法正常啟動你的外在行為,久而久之喔,也就會養成了「拖延」的習慣。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樣調整內在的信念,來幫助自己打敗拖延呢?
我可以跟你分享四個很簡單的方法,給你參考~
先講第一個方法,請用「我選擇」,來取代「我必須」。
什麼意思呢?就拿我洗碗這件事情來說,雖然呢,在夫妻的默契上,我們有明確的分工,「洗碗」不由分說就是我的事。
但假如我只把洗碗這件事情,當成是我「必須」完成的責任,那麼我就永遠沒有辦法改善,對於「洗碗」這件事情的拖延。
因為「必須」這樣的信念,它隱含著命令,還有不得不做的暗示,這樣子很容易衍生出讓人想要反抗、拖延的心情。
真正對我有幫助的,就是我告訴自己,為了讓我的伴侶更開心,我願意調整,所以「我選擇」去洗碗;這樣子就能夠啟動我拿起菜瓜布,倒出洗碗精的外在行動。
而這樣的信念之所以有用,那是因為喔「我選擇」,暗示了我擁有自主性,因此呢讓我產生力量。
當人感覺到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幫自己做決定,不用受制於任何人、是一種能選擇、有自由的,他就不會有抗拒跟拖延的心態產生。
而第二種信念可以調整的,就是用「我可以先踏出一小步」,來取代「一步到位」的想法。
這就讓我想到現在要邁入2019年的第四季,對於一般的營業單位來說,「年終」通常是業務最繁忙的時刻。
但如果你在業務單位待過,你就會知道,第四季除了業績要趁年底衝一波之外喔,同時還要準備整個年度的結案報告。
我邀請你想一下喔,假如你是那個剛跑完業務的人,才回到公司喘一口氣、喝杯水,椅子都還沒坐熱,你的上司就來追問「年度報告的進度」,這是不是會讓人根本不想動呢?
事實上喔,這樣的拖延心態,是因為當人處在相對放鬆的狀態的時候,你硬要逼自己去「完成」某一件事,你光用想的就累了,更何況是去做它?
因此呢,特別是在這樣的時刻裡,我會建議你先這樣子問你自己:「什麼是感覺不費力的第一步?」
比如說,你可以告訴自己,「我可以先打開電腦就好啊!」,或者是「我可以先點開PowerPoint啊」、再不然就是「我只要先打好封面那一頁就好了」。
像這些信念都能夠幫助我們的大腦,去避開「我要把全部的報告寫完」這種「一步到位」的想法,讓你更容易的開始,進而引發行動。
接下來第三種方法,就是用「我只是做我能做的」,來取代「我一定要做到好」的這樣的想法。
這樣的信念調整,也就是我常說的避免掉「完美主義的陷阱」。不知道你身旁有沒有「完美主義」的家人或朋友?
假如有的話喔,你真的可以好好觀察一下,你會發現喔,帶著完美主義這樣信念的人,他們經常把焦點放在結果的「成敗」,而不是「享受這個過程」。
一個完美主義者,在做任何事之前,為了「確保」自己的成功,他會不自覺的對所有過程跟細節,越來越嚴格。
這樣的想法呢,只會不斷的暗示自己「永遠都做不好」,也就越難以展開真正的行動。
而這一類的拖延、不行動,某種程度來說,是完美主義者的「保護機制」啊!因為只要一個人沒有真正的行動,他就不必面對可能的失敗。
但如果這樣的人,一直不去意識自己卡在哪裡,那麼一個不小心,就很有可能把「完美主義」餵養成「失敗恐懼症」,於是呢,一輩子走不出拖延的陰影!
那你會不會好奇,如果想要對治「完美主義」,比較好的調整方法,究竟是什麼呢?
這就像是喔,我在實體課程和線上課程的研發,每當我有了新的課程的靈感,我只會把當時的想法寫下來,能寫多少,就是我當時「能做到」的全部。
而且我會告訴自己,即使這門課程我還沒有想透、還不完整,但它起碼有了一個起始點,這就是今天我最好的一個前進。
更簡單來說,我在研發課程的過程裡,其實也不知道這門課,最後是成還是敗?
我只是享受發想的過程,而且每次都只做我當時能做的,所以我才能夠一天一點點,一天一小步的持續前進!
而最後一個調整信念的方法,那就是用「我值得休假」這樣的信念,來取代「我沒有時間休假」。
當每天都有滿滿的行程表等著你,已經是喔現代職場的常態,這也難怪有很多人根本不敢放假,因為根本沒有時間嘛!
但是你知道嗎?假如說你不意識到這種「我沒有時間休假」這樣的信念,它就是在暗示你,想休假是不可能的,因為你的事情永遠做不完。
而更可怕的就是,在這樣子缺乏激勵的暗示底下,還會衍生出反正我做事有效率也有沒用啊,說不定我的效率,還會讓老闆給我更多的工作,於是又回頭加重了自己拖延的心態。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喔,固定的休息、適度的放假,除了能夠提升工作效率之外,更是維持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
因為不管是規律運動、定期旅行、和家人共進晚餐…這些部分,都能夠增加你內在的價值感;更是一種「尊重自己」跟「愛自己」的具體表現。
而更重要的是,假如你能夠適度的安排值得期待的事情,像是花時間充電啊、進修啊、和朋友相處啊…;這樣子還能夠有效的降低你對工作阻礙的恐懼,更有自信的去面對所有的挑戰。
也就是說喔,只要你在每個工作階段,都能努力的完成工作,相信自己值得擁有休假的時間;你就相對的容易開啟最簡單的下一步,不再被拖延所困擾。
如果喔,你也很想要尊重你自己、愛自己、不要拖延,但偏偏你身旁的人,老是在扯你的後腿;或者是讓你陷入無力感的迴圈。
那麼我很鼓勵你,可以參與嘉玲老師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在這一門課裡面,嘉玲老師會一步步的帶你看見,很多你習以為常、在關係裡面的信念,到底是怎麼來的?透過學習正確的擺放,那些卡住你的人際關係,讓你過上更好的人生。
然而回到今天的主題,我們總結來看,拖延其實不是病,只是發作起來會奪走你人生的主導權。
如果你渴望擁有人生的掌控感,那麼當你發現自己有拖延的傾向的時候,請記得要先調整的,是你的信念。
你要告訴自己,是「我選擇」做這件事;你知道這件事情「可以踏出的第一步」是什麼;你可以「只做自己當下能做的」;而且最後告訴自己「我值得休假」!
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就是每一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假如拖延是可以預防的,那你又有什麼理由,要以整個人生作為代價呢?
我一直相信生命最大的解放,來自於「看見」;因為你唯有看見「拖延」讓你付出的代價,你才能夠更進一步的打敗它、超越它!
你的人生可以因為戰勝拖延而更加的精彩。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尤其是今天提到的「拖延」,我們有【時間駕訓班】;今天提到的在拖延的過程當中,有些阻礙你的關係,我們有【人際斷捨離】。
如果回到你的生涯跟職場,你要怎麼樣精準的鎖定自己的方向,讓人生活出你想要的樣子?我們有【過好人生學】。
無論是哪一門課程,都是我們精心製作,希望能夠陪伴你在人生長路上面,活出你想要的樣子。
歡迎你的加入,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vzZDt0Osdo/hqdefault.jpg)
上司對我有好感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教學的過程當中,特別在開課之前,我都會邀請學生把自己的狀況、把自己的想法跟需求,盡可能的整理寫信告訴我。
那當然對於一些課程來說,它可能還會有「個別教練」的這樣的規格,那我就會更直接的知道,大家在生活當中,或者是在他的內在狀態裡,遇到什麼樣的困境,他想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然而,這麼多年的累積下來哦,我聽了很多、很多人告訴我,很多、很多的問題,那為什麼呢,我們一直是要專注在「人際」這一塊?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每一個人生命裡多數的問題,幾乎都指涉於他人;可能是跟某個人的關係,或者是跟某一群人的關係。
甚至於有一些問題放大到,比如說「生涯」好了;「生涯」可能是你跟這個社會,這個生存世界的關係。而這個社會,跟生存世界由誰組成?還是由「人」組成。
所以小到一般的交友、親子關係,跟特定的部屬、同事、上司,這些人的相處;大到是否要重新選擇親密關係,要繼續走下去,還是要離婚。
或者是生涯上面的選擇,我要不要換工作、我要不要轉職?我到底是要做自己、追求自己的夢想,還是符合社會的期待,爸媽的期待,去做一個安安穩穩的工作?這些問題。
那其實聽了這麼多這樣下來,我幾乎發現一件事情,大家都想要自己過得更舒服。這個「舒服」不一定是感官上「錢多、事少、離家近」這樣的膚淺的部分。
這個「舒服」可能是一種內心的自在,一種不需要負擔這麼多、不需要解決這麼多問題。或者是說的深刻一點,一種你不需要改變自己的習慣,就可以跟這個世界、跟其他人好好相處的運作模式。
好,那現在問題就來了,你不需要改變自己的習慣,就可以跟他人、跟這個世界好好的相處。那麼萬一回到根本,是我們的習慣本身就有問題呢?
那這個時候,難道是要世界或他人配合我們,變成是一個不甚美好,或者是一個扭曲的樣子嗎?
又或者是有些人,就會到一種哲學的討論。那萬一別人或者是這個世界,就本身就是扭曲的;那難道我要改變我的習慣,變成是一個扭曲的別人,或扭曲的社會一份子嗎?
這問題的答案很難,我也沒有把握能夠好好的回答。但是呢,在這麼多年的經驗裡面,我發現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大家都想要「舒服一點」。
而從這個出發點,我更想要跟你談我的發現,就是大家用什麼方法,來幫助自己更舒服一點?
所以囉,我很難跟你定義,到底是要配合別人、配合世界,還是配合自己,叫做舒服。但是呢,我們怎麼樣調整出,一個自己舒服的方式?
這個方法的選擇,我遇到有些人,當他自己的生活裡,遇到自己不舒服的狀況的時候,他想要讓自己回到舒服的狀態,於是他選擇的策略,就是去「調整別人」。
他可能會在我面對面的教練,或者是寫信告訴我,他的狀況的時候;他告訴我他的期望,大概的描述是「如果今天老闆不凶我就好了!」
「老師,我到底要怎麼做,讓我的父親跟我講話的時候,態度能好一點?」、「我到底應該怎麼辦,讓我的伴侶不要嫌棄我?」或者是「我可以怎麼做,讓別人不要來煩我?」
你或許聽出來了,在這些表述裡面,都是指向於「他人」。叫做「別人只要不怎麼樣就好了!」所以呢,他的信念當中有一個很穩固的「自我」,叫做我都不要動,我要「調整別人」來配合我自己。
那每一次,我遇到有這樣的朋友,告訴我這樣需求的時候,我在心中其實很想第一時間告訴他,叫做「我並沒有能力解決你的問題」。因為我教的是你怎麼樣去面對自己、調整自己,我不是教「巫術」!
是你在我面前,不是那個「讓你不舒服的人」在我面前,所以我只能陪伴你,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我沒有辦法透過跟你的互動,去改變你的爸爸媽媽、你的上司同事、主管部屬…等等等的,這些不在我面前的人。
然而我也遇過另外一種人,當他自己生命裡,發生了那些不舒服的狀況的時候,他選擇的策略是「調整他自己」。
比如說,他可能跟我說:「老師,你可以告訴我,當我的父親對我疾言厲色的時候,我可以怎麼回應;或者是我可以怎麼想這件事,讓這件事情不影響我?」你聽出來了沒有?
他並不是去指涉於「他人」,他並不是企圖從我這邊得到一個方法,讓他的父親閉嘴。而是他希望透過跟我的互動,找到一個方法是,當他的父親又在碎念、又在對他疾言厲色的時候,他怎麼樣調整他自己,可以不受影響。
或者是有些人,在面對生涯的選擇的時候,當他想要調整的是「別人」的時候,他可能就會用那種二分法,二選一的方式來問我問題:「到底是要做自己,還是要配合這個社會的價值觀?」
可是呢,一個願意調整自己的人,他問我的方向可能就會是:「我怎麼樣在盡可能的,朝向自己想去的目標的狀況底下,並且在這個社會裡,找到可以安身立命的方法?」
也就是說在他的心裡、在他的信念裡,並不是二分法的選項。而是從一個現況就是如此,我願意去接受現況,然後找出最適合的調整;並且朝向自己方向,這樣的一個思考途徑。
就好像是,如果我們航行在大海上,如果你沒有辦法控制海象,沒有辦法控制風浪。那麼我可不可以盡可能的,一方面提升我的船隻的安全性;而二方面避開暴風圈,就算是繞路,一樣可以到達我的目的地。
所以,今天跟你分享這個部分,有一個想法,就是2019也開始了。今年的你,在面對生命裡的「不舒服」的時候,你想要調整別人,還是想要調整自己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為你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如果在今年,你想要更有效率的,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更靠近自己的夢想,那這一門課是你絕對不能錯過,一個線上學習的機會。
我會從回到本質的方向與角度,讓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是怎麼運作?並且透過切換我們大腦運作的方式,去找到自己效率最佳化的方法。
讓你能夠活出一個既實踐夢想,又能夠兼顧生活的平衡人生。希望你不要錯過,這難得的學習機會,期盼我們在線上相會,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MHcAOC0l6M/hqdefault.jpg)
上司對我有好感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如果你想要有一個超能力,你會想要有什麼樣的能力?
我曾經把這個問題,問很多人哦,我得到很多各式各樣的答案。但是其中有一個共同性,就是很多人都會告訴我,他希望有「讀心術」。
他能夠透過一些方法,通過一些工具、途徑,去瞭解一個人真正在想的是什麼?我想或許在你剛剛聽到我的問題的時候,心中可能也閃過類似的能力。
所以,因為這樣的出發點,很多人喔對於那些可以懂人、瞭解別人,不管是星座、血型、命理…還是各式各樣的占卜象徵,都非常有興趣。
而今天呢,要跟你分享的,就是關於「筆跡學」這樣的一個概念。先不說「筆跡學」它可不可靠,我先談一個例子哦。
在2005年的時候,有一個經濟論壇,全世界幾乎所有的領袖,都齊聚在瑞士。他們討論整個地球面臨的一些重大議題,從貧窮到民營化,資本主義到氣候的變化。
雖然這些議題很大又很多,但是當時有很多媒體,把焦點集中在某個與會者,不小心留在會場上的一張紙。這一張紙呢,是當年英國首相布萊爾,在開會的時候隨手寫的紙張。
然後,接下來媒體就請了很多所謂的「筆跡專家」、「筆跡學家」,根據布萊爾的「筆跡」去做一些心理評估。
這些筆跡專家,就立刻接受了這個挑戰,他們指出布萊爾的字體的一些特色,包含不連貫的字母,右傾的字體,寫「d」那個單子的時候,是很奇怪的寫法。
這些跡象都顯示出布萊爾當時的心理狀態,是處於很大的不確定性。然而骨子裡又是一個樂觀的夢想家,卻沒有辦法完成眼前的任務。他的潛意識裡,對於眼前的政治生涯,抱持著一種失望的情緒。
如果回到2005年的那個時候,布萊爾他們面對著很多政治上面的問題,還有一些醜聞案。包含呢,他們當年即將要舉行英國的大選,所以看起來好像這些筆跡專家,似乎精確的洞悉布萊爾的個性,和心理狀態。
不過這件事情經過了幾天,情勢逆轉。因為布萊爾首相的辦公室,否認那張紙是布萊爾的,而是另外一個參與者,是誰呢?
就是微軟公司的創辦人,也是當年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茨。
然而,當出了這麼大的包之後,這些筆跡學的支持者,他們還認為搞混布萊爾跟比爾蓋茨的筆跡,對於他們的推論,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因為呢,一個人的筆跡,可以精確透露出他們的個性、智慧、健康,甚至於是犯罪的意圖。很多公司的人事部門都這個理論,然後呢去進行人員的評選。
有調查指出喔,有5%到10%的英美企業家,會定期在人才招募的過程當中,根據「筆跡」去塞除那些不適合的人選。
但是你聽到這裡,你真的相信「筆跡學」嗎?還是它只是一種迷思呢?有一個學者,叫傑佛瑞.迪恩,他就投入了很多時間來研究「筆跡學」。
他蒐集了數百份探討「筆跡學」的科學研究,然後用那些研究,來檢視支持「筆跡學」的人,所宣稱的理論。然而,他的研究結果很令人驚訝喔。
在一個分析裡面,迪恩他核對了16份,探討職場筆跡學的學術論文,而去比較筆跡學家,去預測這員工的績效,還有他們的上司實際打的考績。
結果顯示呢,筆跡學家的預測,和工作成就根本沒有關係。然後迪恩還說,筆跡學家所預測的準確度,和沒有接受過筆跡學訓練的門外漢,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在另外一個分析裡面,迪恩就去找科學家做過的研究,那些研究比較筆跡學家做的個性的判斷,和科學化的人格測驗的結果。然而他蒐集了許多期刊,這一次他找了53份期刊,去分析那些研究結果。
發現喔,筆跡學家的判斷不僅不太準,而且呢,沒有受過筆跡學訓練的對照組,其實準確度跟所謂的專家是差不多的。簡單來說,就是筆跡學的那些推論,跟瞎猜跟瞎矇,沒什麼兩樣。
好的,當我把這個例子跟你分享,這個時候回顧一下,今天開頭問你的那個問題,就是你想要哪種能力?
如果你的答案,可能也跟「讀心術」跟理解一個人有關的話,那麼你為了這件事情,你有沒有經過一個真正系統科學、可以被印證的學習,還是你選擇的其實跟瞎猜沒什麼兩樣?
然而,真正可怕的是,不是在於你選擇什麼樣的途徑,去認識人、瞭解人,而是在於喔,當你選擇了某個途徑之後,你是怎麼樣不斷的自我合理化;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去不斷的反復證明,自己的認為是對的,可是卻忽略了其他的本質。
就像這些筆跡學家一樣,事實上所有的研究都證明,他們的推論跟一般人的瞎猜,根本沒有差別,但是他們卻緊緊的抱著「筆跡學家」這樣的名號。
所以,如果當你還在用這樣的詞彙,叫做「我是B型的人」、「我是摩羯座的人」、「我是雙魚座的人」,所以我會有怎麼樣的個性、言行舉止,和決定判斷。
當你這麼說的時候,我可以清楚的知道,你用什麼樣的方式,認識自己跟認識別人。然而,讓你是否願意去接受,很有可能你選擇的工具,跟瞎猜其實沒有什麼兩樣。
或許人生的進步跟超越,是從接受這件事情,作為一個重要的開始。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如同今天內容所分享的,如果你想要認識人、瞭解人;你所需要學習的,是一個經過反覆驗證有效的方法。
那麼我在『高難度對話』這一門課裡,即將要讓你學會的,就是一個真正怎樣去看懂、聽懂別人,他的言下之意,言外之意的系統化學習;並且透過有效的問句,去創造出共識的可能。
希望在這方面,想要有所前進的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期盼在3月8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_ZPY09fey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