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創作〈小情歌〉,寫下這句歌詞:「我想我很適合/當一個歌頌者」,2019年,我引申創作了〈歌頌者〉這首歌,「歌頌者」三個字我自引〈小情歌〉歌詞。今天,他卻表達「歌頌者」三個字,是他給的建議,讓我不可置信。
從兩年前這件事發生以來,除了法庭上,我從未公開談過此事。我一直不懂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一直希望是一場誤會,也一直覺得或許不談論,是對心中那位曾視為父親的人,最後的尊重、寬容與一點保護。但事實上,這樣的盼望落空了,一次又一次,我終究心死了,也覺得必須好好對關心我的你們交代一次這些事。
【事件經過】
我和林先生在2008年有簽署一份詞曲授權合約,原訂2014年底結束,而因我信任對方,一直自動延續到2018年底。
2018年的9月20日,我跟林先生約在他家開會,我向他表示,覺得自己快40歲了,一直以來感受到人生無常,我擔心自己要是突然死掉,家人什麼都沒有,希望詞曲版權拿回來自己處理,他也同意。
我認為依照我們十多年來互相信賴的關係,當面口頭講是比較尊重的方式。我10月26日寄發存證信函提及此事,怕嚇到他,我也先用LINE知會他,他也表示沒問題。
接著在12月6日,我們簽署「合約終止協議書」在雙方律師見證下,確認詞曲合作終止,也將10月26日的存證信函寫進終止書,以「全部遂其所願」表示同意。林先生也親自在電話裡跟環球版權總經理確認以後我會自己處理版權,也發訊息給我「12月31日前這些轉移的對象都會知道你即將自己做」。
原先我想讓一切靜靜落幕,而林先生要求我擬稿,必須在12月31日公開聲明,對外表示以後我將自己處理自己的工作。我記得他一直告訴我要「妥善處理、好聚好散」,並且希望我們能「樹立典範」,告訴大家,不是每一個藝人跟經紀公司結束都要撕破臉。後來也公開聲明結束合作,沒有一點點讓我懷疑我們還有存續任何合約的可能。
一直到2019年4月,我突然收到他的存證信函,我非常錯愕,何況中間我多次在節目上演唱自己創作,他從未有任何反應。收到存函後我不斷跟他聯絡,好幾天他不接電話、我用各種通訊軟體訊息他也不回,最後用email,他才回覆宣稱詞曲授權還在他身上。
沒多久,林先生開始對我提起假處分、民事訴訟、甚至到刑事,還把我所創作的歌名搶註商標。我的律師苦笑地說:「他送給你全餐耶」。
10月,在被告後第一次見到林先生,記得檢察官希望能促成和解而問他「如果要和解,你的條件是什麼?」我記得他表示「我希望他把寫給蘇打綠的所有詞曲都給我,我想keep住我跟蘇打綠的美好回憶!」我記得檢察官當場回應他「這要求已經超出案件範圍,你告『吳青峰』,現在卻要求『蘇打綠』,連我都覺得強人所難,你怎麼能要求他接受,不要講得很漂亮說是美好的回憶,但其實你是想要某些東西。況且現在都告了,也不美好了。」後來我嘗試庭外再約他和解,他提出的條件依然是「繼續授權所有蘇打綠發表過的詞曲,要使用不需經我同意」,並告訴我「只有他知道我的歌怎麼用最好」。當時訴訟的開端是〈歌頌者〉這首歌,和解條件卻是「蘇打綠過去和未來的歌」,過去近百首歌曲,甚至未來我還沒寫的歌?難道不令人懷疑這才是目的嗎?
【一次又一次的死心】
經過幾次出庭與報導,很多人漸漸發現這件事,但你們不知道的是,你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兩年多來,我不斷收到無數書狀,幾週一次,一次動輒數十頁。應該談法律的書狀,卻成為一次比一次荒謬且攻擊性、情緒性的字眼。你們偶然看到報導覺得氣憤的,卻是我的日常心碎。
合意不續約,安分守己唱自己的歌,卻被形容成「無視法紀,不斷膨脹放大自身之權利。」;
為了承接他瞞著我簽的合約,卻被說成「違約在先,企圖霸王硬上弓」;
一個創作者、著作權人反被「被授權人」稱為「不潔之手」;開庭被往事勾動而難過,卻被描述為「其妄尊自大、不可一世的霸道心態與作法,與其前次開庭時的楚楚可憐形象,根本南轅北轍、判若兩人。」;
在高雄演唱會前被觀眾質疑我不能唱自己的歌,卻說我是「利用『創作者不得演唱自己的作品』之悲情訴求,企圖博取大眾之同情,以炒作演唱會熱度之宣傳手法」;
說一個中文系畢業生「曲解電子郵件文字到這種程度」;
連林先生當時委任的律師,都出庭作證所有人都很清楚三份合約皆已結束。對方卻可以寫成是林先生「隱忍退讓,百般之退讓與成全」,說我「令人瞠目結舌」;
當對方提出假處分,要求法院令我四年四個月內不能使用自己作品,他們說凍結我的作品「影響不大」。為了抗辯,我們提出《太空人》的銷售,以及過往歌曲紀錄,這時對方回應「辯稱因為銷售量大所以就應該容忍其侵權云云⋯⋯然還以此沾沾自喜⋯⋯豈非財大氣粗者就可以任意侵權而可以不負法律責任」、「小情歌歌曲並非著名,亦未與『吳青峰』有密不可分的連結。小情歌歌曲僅有1619萬次之觀看次數⋯⋯實難謂其非過於膨脹自身之評價」、「無與倫比的美麗僅有1019萬次之觀看次數」等等辯稱凍結我的作品,對一個創作歌手影響不大。
這樣的言語已歷時兩年,在此所提也只是冰山一角,我真的分不清,到底是寫書狀的林佳瑩律師、張志朋律師的言語,還是林先生本人的意思,但無論如何,就算是律師的意思,肯定也經過林先生同意;就算是林先生的意思,也是律師下筆的。
一次又一次,我真的不敢相信,這些話是從一個,我曾視為父親的人口中說出。一直以來盲目相信他、永遠感恩報答的我,為什麼要這樣被對待?就因為不合作,十幾年的情誼都不重要了嗎?那些他曾說是家人、是partner,口口聲聲的好聚好散,都是假的嗎?
網路上看到許多擷取片段發表意見的法律人說「青峰犯的錯是沒有在三個月前以書面表明不續約」,但他們不知道我的經紀合約包含了著作權條文,2018年12月我與林先生新簽署的〈合約終止協議書〉終止了「詞曲版權、經紀、唱片三份合約,終止書的副本公開聲明即是不續約的書面文件,這點民事判決書也說:「以後約修正或取代前約,致無須在該年12月31日前3個月為之」。
上一次開庭,林先生當時的委任律師有一段證言讓我很驚訝,她說2018年終止合約時,她詢問林先生三份合約,林先生回答她:「版權早就談好了,是沒有爭議的部分,其他兩份因為有工作需要交接,所以要特別寫清楚。」林先生給了她經紀合約與唱片合約,並表示「詞曲合約找不到。」我驚訝的是,我知道林先生全部合約都交給會計張小姐保管,他告訴律師找不到合約的同一禮拜,我也曾向會計張小姐要過詞曲合約來看,不可能找不到。這句話讓我不免驚嚇地懷疑,難道一開始就別有用心?
上一次開庭時,我沒有想到我會哭出來,在證人的證詞中,勾起太多我早已不願回想的往事細節,包括「林先生很擔心我不願意承接騰訊這份合約,他會違約」;但連證人都很訝異我「全盤接受林先生要我承接的」;我曾詢問林先生「是否能聘請你當製作人」卻被林先生拒絕「要斷就斷得乾乾淨淨」;協議結束後我甚至「挽著林先生的手,告訴他:『你不願意一起工作沒關係,我們還可以是家人』」⋯⋯這種種,實在讓我一時沒忍住情緒。
我哭,不是因為我想博取同情,是因為我有真感情。我哭,是因為我至此徹徹底底死心,如同第二次經歷「失去父親」的過程。我哭,是因為我一切都為他著想,但最後換來了什麼,而這一切,竟然是由當時的「對方律師」替我見證的,真是諷刺。
【我對每一個創作者想說的話】
事件開始時,我正面臨《歌手2019》決賽演唱〈歌頌者〉的掙扎,我沒有告訴周遭的人發生什麼事,自己每天回到飯店默默流淚。
坦白說,最開始我問律師:「我們能不能乾脆認輸?他要錢,就照他說的賠,當花錢學教訓、認清一個人,也就不用浪費生命在他身上了。」我很心痛,但我實在不想花費心思在這件事上,依照我們對他以往與其他對象諸多訴訟的了解,他總是纏訟到底,而對我一個創作者而言,我一開始希望版權在自己身上,就是有感於人生無常,就是因為珍惜生命、珍惜時間,而現在我卻要浪費這麼多生命訴訟,這些時間如果我能拿來寫歌,該有多好?
但律師說:「你是第一個唱自己寫的歌被告的,沒有前例。如果你不力爭到底,你會害到以後有一樣遭遇的創作者。」正因如此,我一直在為了未來我不認識,但可能面對一樣事情的創作者,拼命面對著。同時,一旦看清蘇打綠的歌曲是被搶奪的目標,我也必須為了蘇打綠六個人十多年的心血奮戰。
我們從小的環境、教育,一直被教導要「尊師重道」、「忍耐是美德」,但就是這些教導,讓過猶不及的我,因為懷著感恩,所以一路以來從不懷疑、盲目相信,最後變成這樣。對於「尊師重道」、對於「感恩」,我自認我一直以來都是做到最好,絲毫無愧於心,於情感、於實際收益,我相信我已報恩百倍萬倍。但遇到錯的事,無止境「忍耐」並不是美德,只會縱容、寵壞他人,最終不但會反過來吞噬自己,更有可能害到他人,甚至親眼看著自己最愛的母親、家人陪你難過。
我希望每一個年輕的創作者,記得一開始就要看清楚合約。常懷感恩、努力回報,這些都是理所當然,但一方面,保護自己更理所當然。如果你合作的「長輩」是正直的,就不會因為你「合理」地詢問自己的權益而惱羞成怒。我希望有所有創作者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像我一樣遭受這樣的打擊,讓生命如此虛擲。
我從未想過會遭逢如此巨變,也驚覺有時法律保護的,並非對的人或善良的人,而是「懂得怎麼利用法律的人」。我沒想到,創作有時變成一種原罪,為了自己的作品不被奪走,需要浪費這麼多生命、花這麼多心力。我也從未想過,其實有時律師會力挺的,不是法律、不是真相,也不是正義,而是付錢給他的客戶,如此而已。
【結論:我於理、於情都毫無虧欠,更是合理合法、仁至義盡】
我相信我今天一番話,一定會再被對方以各種曲解和利用法律刁難,畢竟對方連我私人臉書的發文都要自行對號入座、要求我登報道歉。但我不怕,因為我沒有一句話是謊言。我也知道這件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得走,我相信對方會不斷想辦法繼續纏訟,而閉上眼睛寫寫書狀就有錢領的好差事,亦有很多律師趨之若鶩。我也希望每個要興訟的人多想想自己的家人、孩子,你怎麼忍心讓他們查詢自己的家人,都是這些新聞。
面對這件事到後來,不只是我,書狀中的無端攻擊,從針對我,也變成針對六個個別團員,更沒想到,連馨儀也遭受這樣的對待。看著身懷六甲的馨儀接著被告,跟看到吳媽媽要面對一樣令我心痛不已。
我是一個創作者,還在努力創作著,我深知,音樂一旦失去靈魂,就只剩下技巧;而法律一旦忽略人心,產生漏洞,就只是文字罷了。
蘇格拉底曾言:「不只要活著,還要良善地活著。」活在這世界上,我相信我期許自己擁有的,不只是作品、名字,而是良善。我一向問心無愧,沒有一絲虧欠,於情,於理。
同時也有11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0萬的網紅Joem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泡麵作為肥宅的三大精神食糧之一,大家應該都有吃過,大部分人選擇的泡麵都是評價居多,但這個世界上其實還存在許多奢華泡麵...許多甚至比兩個便當還貴!到底是有甚麼特色的地方?我們特地邀請到曾經吃泡麵過一個禮拜的Hook陪我一起來品嘗~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goo.gl/H5hU...
「三體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三體評價 在 吳青峰 Facebook
- 關於三體評價 在 曲家瑞 Facebook
- 關於三體評價 在 作者 Facebook
- 關於三體評價 在 Joeman Youtube
- 關於三體評價 在 全民瘋車Bar Youtube
- 關於三體評價 在 劉明湘 Rose Youtube
- 關於三體評價 在 [心得] 「三體」第一、第二部讀後感- 看板SF 的評價
- 關於三體評價 在 【玫瑰叔品三體】第四期如何評價葉文潔?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三體評價 在 Re: [問題] 三體為什麼沒有再版?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三體評價 在 三體小說的推薦與評價,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三體評價 在 比爾·蓋茨:《三體》的評價十分高我一直非常想讀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三體評價 在 Re: [心得] 「三體」第一、第二部讀後感 的評價
三體評價 在 曲家瑞 Facebook 八卦
過去,爸爸媽媽總是形影不離,一直以為他們倆會白頭到老的,怎知爸爸先走留下媽媽,房間兩個人的雙人床顯得分外孤單,衣櫥裡一整排用不著的衣架,飯後手牽手的散步時光,睡前再睏也要聊幾句的那幾分鐘,媽媽的生活瞬間多出了從未有的空間與時間。
我們4個子女,因性格與專長的不同,發揮了各自強項,試著填滿媽媽接下來多半是一個人的時光。像弟弟有了孩子起得早,姊姊下班陪到晚,妹妹寒暑假報到,而我外向活潑又過動,獨樂樂不如與媽媽樂樂,舉凡娛樂性質、逗她開心、出了家門以外的事都由我負責。於是,我的旅行玩伴,從男友、姊妹、閨蜜換成了媽媽,原本我行我素的個性,慢慢地學會從她的角度設想,她的喜好選擇為優先考量。
年近80歲的老人家,很難跟著旅行團走那種幾天3個城市,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一大早出發,晚上才回旅館的吃到飽行程 (別忘了我也年過半百喔),於是我選擇單純去1個城市,逛一天休息一天的悠閒遊,讓媽媽放鬆許多,畢竟年長者步伐緩慢,不適合久站或曝曬在寒風烈日下,也不需為了趕下一個行程而有壓力。
飯店的選擇非常重要,希望給她舒適的居住環境,這部分我是不會省的。評價、地點、安全為優先考量,上網瀏覽做功課之外,個人的經驗是直接與飯店聯繫,告知你的需求以及旅遊網站提供的優惠,應該都有再低的折扣,且很多連鎖飯店,一但成為了他們的常客,未來入住其他國家或城市,還有可能拿到更好的房價。
當然,沒有帶著媽媽會省很多,9年前在巴黎,拖著2個行李箱爬上旅館的四層樓,跟朋友擠在只容得下一張床的房間,當時覺得這一切酷斃辣,早餐一個可頌一杯熱咖啡,整天背著相機在街道巷弄裡,逛到喜歡的店就走進去,迷了路也不擔心,對我而言就是曲式瀟灑自在的遊。
可是媽媽不一樣,必須規劃好路線,希望她能在旅途中睡得好吃得好,安全第一、不要生病,所以我才要努力工作,趁著媽媽還能走,陪著她去看世界的風景,讓她沒有遺憾。為了陪媽媽逛街,我可以捨去參觀設計展的行程,經過我最愛的品牌,也沒有停下來的慾望,天天陪她去同一家餐館,同樣的幾道菜(麻婆豆腐、醬爆茄子、青椒肉絲),也吃得津津有味,這都是我過去做不到的。
今年暑假,我們母女重返意大利佛羅倫斯,連續兩年同一個城市同一家飯店同一間房,有如回到熟悉的老地方與老朋友相聚。在這裡的10多天,早餐是媽媽最期待的, 不僅豐盛美味,還能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由於媽媽年紀大,多數人經過我們桌都會微笑點頭,甚至來一句Nee How,媽媽也會大方說hello,她很喜歡觀察用餐的客人,我就找機會與他們聊天,再把每個人的故事說給媽媽聽。
我們遇到紐澤西來的祖孫三代8人行,也有50多歲退休夫妻的二度蜜月。餐廳經理馬力歐總是西裝筆挺,20歲進入這間飯店體系,17年來一路從倫敦的吧台小弟、米蘭的服務員到佛羅倫斯的經理,私底更下熱衷慢跑,參與歐洲各大馬拉松賽事,與同事們組了一個慢跑團,每天清晨6點從飯店出發。
來自紐約,退休的阿公與哈佛法學院畢業的律師老婆,拎著剛滿2歲的外孫女Ami世界趴趴走,Ami的談吐思想超齡,不僅每天穿的衣服自己選,還會批評外婆的鞋子與上衣不搭,十足小大人,抬頭望著我媽媽還會叫一聲阿嬤,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隔壁桌一家四口,爸爸不時叮嚀孩子吃多少拿多少,重複使用餐具,環保不浪費,溝通也是輕聲細語,讓孩子充分表達再分析道理。我忍不住上前打招呼,這位父親也很大方暢談他的成長。出生貧困,赤手打拼創辦醫療企業,如今生活富裕,仍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忘本,更要孩子懂得惜福,我問他如何把兩個正值青春期的兒女教育成全A的學生? 答案是週一至週五沒有電視、網路,專注在閱讀與課業,週末上教會學習感恩。
飯店大廳負責迎接賓客的Dominico,與我同年同月同血型,他說在這個集團的福利就是能夠免費住宿全球的飯店,正在與男友規劃明年去曼谷度假呢,聽了這對伴侶10年長跑的愛情故事好感動,無論台灣還是義大利,男生還是女生,人人都有平等去愛的權利。七老八十銀髮阿伯,潮T配上酒紅色格紋垮褲,光著腳丫,挽著小他至少50歲(我目測)的妹,一早喝著香檳宣告他們的爺孫羅曼史。
來自邁阿密的作家Emma,伊朗籍丈夫一年前猝逝,過度悲傷封筆一年,幾星期前開始了一個人的旅行,她握著手機快速滑過一張張兩人生活的畫面、曾經去過的地方,囑咐我要愛自己、活在當下,至於我嚴重骨折的手腕,她說沒什麼大不了,人生再怎麼困難,日子還是要繼續,別因為這意外的插曲影響了原本的規劃。聽了Emma的話,媽媽說風景固然美不勝收,但人才是旅行真正的意義與收穫。
當然,我們也有自己的故事,媽媽與爸爸的回憶,憑著一張30年前夫妻倆在佛羅倫斯的黑白照,為了尋找照片裡的那條街,我們來回在市區走了一下午也沒找到,母女倆癱在路邊滿身大汗望著對方,其實爸爸一直活在我們心裡,那條街只是形式罷了,媽媽邊擦汗邊說:好餓!我說現在好想吃麻婆豆腐、醬爆茄子、青椒炒肉絲。
因為旅行,重新認識彼此,我們沒有距離,衣櫥裡的衣架永遠在搶著用,兩個人睡一張床,整夜一路打呼到天亮都沒在care對方。因為旅行,我們更親近,也更珍惜當下,每天晚餐結束,媽媽總會勾著我散步回飯店,還有什麼比這更溫暖。睡前躺在床上話家常,雞毛蒜皮的小事都逗得她哈哈大笑,在台灣同住一個屋簷下卻很少互動,因為旅行,整天黏TT都不會膩,夜裡,房間永遠為她留一盞燈方便下床走動,媽媽也會不厭其煩為我把踢掉的被子蓋好,畢竟在她心中,我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一起旅遊四年了,早已認定對方是最佳拍檔,就算這次我在佛羅倫斯撲街摔倒骨折,也阻止不了我們倆結伴前往下一個城市探索的計畫。媽媽,我只能說,做您的女兒好幸福。
寫了這麼多,你們肯定想知道佛羅倫斯到底有多迷人? Well,她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案,真的,一切都值得了!
#有時間多陪陪爸爸媽媽
#珍惜當下每一個moment
#謝謝您對我在每次旅途中的包容
三體評價 在 作者 Facebook 八卦
香港人一定要反對「社會信用體系」,大陸人已經被這個系統改造接近一年,以下是杭州的現況:
評分較高的居民,可以在醫院賒數代支醫藥費,租樓可付較低的押金,免費使用校園的健身設施等優惠。相反,低分者享用公共服務的次數大減,乘搭公車不可使用先上後付的系統,租共享單車要付更多押金,禁止借貸、買機票及高鐵票。最可怕的一點是——他們紛紛透過捐血和做義工來提高自己的分數。
杭州人反對系統嗎?
「支持,因為不可靠的公司和老闆會列在黑名單上,可以保障消費者。那些人因為失信而被列入黑名單,是很合理的事。」
大陸學校沒有教倫理學,很多人都不明白,當一種道德行為降格為一種手段時,即使可帶來好的結果,都是屬於違反道德。例如,做好人,是道德的,但「為了」選上總統而努力做好人,動機不純,令好人失德了。
社會信用系統,本質就是奴役人民「為了」獲取更高評分,而不擇手段做更多好的行為,去討好政府所定下的道德標準。敗壞了集體的道德,亦剝奪人民的自由。
當一個人畢生都追求更高分數時,他自然心無二致,不會再追求其他人生而活着的目的了——這便是極權政府維穩的最高目標。
血庫存量的確會上升,但這些血皆不是希望幫人救命的血,而是為了一己贖罪而流的血。是多麼敗壞的社會,才要靠這種手段維持道德的供給?
道德已淪為供求關係,淪為支持消費行為的可代換債券。
杭州為了推行這套魔鬼的系統,支付寶於2018年4月開啟了「電子身份證」功能,用戶需要「刷臉」綁定帳戶,連動公安部的CTID認證平台,假借方便市民之名,將每一個人的行為實時上報中共的大數據中心。透過5G極速,配合全國2億部CCTV及每一家每一戶的智能電器,公安只需在電腦一按,就可以追蹤每一張臉的實時位置,即時顯示對象現時的評分、最近行為和足跡、戶口結餘、居住地址、最新發出的短訊內容、購買紀錄等等。習近平推動三年,終於實現「陽光司法」。
杭州是第一階段試點,既然民眾沒有反彈,口碑良好,哪有不推廣到大灣區的道理?
6月12日,李克強主持國務院會議說:「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構建相適應的市場監管新制。」
7月5日,廣東省頒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3年行動計劃》,全面性建構社會信用評分體系,推動港澳之間的信用資訊共享、信用評價標準接軌、信用產品互認等,然後這一點厲害了,商家佬睜大眼看清楚——依法對區域內企業聯動實施信用獎勵和失信懲戒措施。
香港司法獨立?那我中共就建一套獨有的政法系統凌駕你的司法吧。
一套新系統,改寫了「奉公守法」的定義。
特區政府有為這件事置喙嗎?
智能身份證第二階段換領於6月3日開始了,限期內未換領者將被罰款$5000。
浙江陽橋村正進行另一個社會實驗,信用評分不再只限官商查閱,而是張貼在村口的公告欄上。高分者可領取番梘和廁紙,低分者則遭到鄰居歧視和疏遠。打坐練功和遲還錢扣5分,這時村民就要趕快去探望老父老母,帶他們睇醫生,才可讓自己加回6分。家庭成員之間的評分都會互相影響,但沒有人知道具體運作原理,到季尾黨官就會逐家逐戶公佈成績。
廢黜已久的連坐法,回歸中國了。
「為啥我只有兩星?」58歲的農民氣得將家門的貼紙撕下。
「我明白了,如果你是那些給星星的人的朋友,你才得到更高分。」56歲的女店東也是兩星。
人,不再是一個人,而是變成一束束等候被收集的數據,被大數據所圈養。你不知道你何時被扣分,只在機場出境被拒時才知得到。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做錯了甚麼。
這不叫「奧威爾式」,而是「卡夫卡式」恐怖。
「他們只是他們檔案卡的影子,甚至比這個還不如——他們只是檔案裡頭一個錯誤的影子,甚至作為影子而存在的權利也沒有。」
卡夫卡的預言,在100年後成真了。
2018年,大陸有1750萬人次因分數太低而被禁買機票。
有了這個系統,人民還會非議政府嗎?還敢上街示威嗎?還敢跟朋友亂說話嗎?
說算你敢,你的親戚朋友都會群起制止你,因為你會陀衰佢哋個分。
維穩成功。
這個問題,不單要讓更多香港人知道,也要讓更多大陸人知道。
我知道,我將來或會因言獲罪,但我仍然要寫。
而我的力量有限,抗爭需要你們每一分力參與和宣導,需要你陳明何謂正確,何謂邪惡。這才叫道德,而不是靠一個分。
改革30年期間,中國人啞忍政治操控,以換取經濟發展和財務自由。現在,中共用短租地契逼樓宇買家狂補地價,用全民養老金供養股市,更用法令接管了馬雲的支付王國。日前,習近平正式修憲,國家主席改成終身元首制。
香港很多地契都在2047年到期,接下來的28年,可以預見中共只會更全面滲透香港,進一步扼殺我們的生存空間。
「你班暴徒搞亂香港,成日示威搞到無晒安寧!」
如果你的壽命只剩28年,選擇安寧當然是名智之舉。
但若然你還年輕,有子女,對香港的未來着急的話,有甚麼理由還置身事外,甚至為虎作倀?
我懇求你,睜開雙眼。已睜開的,請你閉上,想想還有甚麼事未曾了解,甚麼是你能力範圍內可以做的。
很多時,人與人的分歧那麼大,未必因為我們的立足點不同,更大機會是我們的消息來源不同而已。不踏出同溫層,世界只會仍舊不變。
要說的話太多了。「認同請分享」,一click就可以,但請你在分享之餘,也補上你自己的想法,寫給那認識你的人看。這樣,才叫切身,讓人在文檔以外,找到了各自的獨特價值。你都有你的故事要分享,不是嗎?
作者
三體評價 在 Joeman Youtube 的評價
泡麵作為肥宅的三大精神食糧之一,大家應該都有吃過,大部分人選擇的泡麵都是評價居多,但這個世界上其實還存在許多奢華泡麵...許多甚至比兩個便當還貴!到底是有甚麼特色的地方?我們特地邀請到曾經吃泡麵過一個禮拜的Hook陪我一起來品嘗~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goo.gl/H5hUk7
按讚我的Facebook專頁:https://goo.gl/1rnw6w
追蹤我的IG專頁:https://goo.gl/2CfTSz
更多影片:
Joeman開箱趣:https://goo.gl/MUYDfS
Joeman飛機餐與貴賓室:https://goo.gl/Tn9D4y
Joeman夾娃娃系列:https://goo.gl/F3JkyJ
Joeman一起轉蛋去: https://goo.gl/68KWB3
Joeman全世界網咖體驗:https://goo.gl/1QJLHx
Joeman筆電開箱:https://goo.gl/DsiLnX
Joeman百元販賣機: https://goo.gl/d7oUEg
Joeman九件事第二季:https://goo.gl/cUXQgB
Joeman九件事第一季:https://goo.gl/ho1b3k
Joeman打槍去:https://goo.gl/TZmSdG
拍攝器材:Sony A7m3、 RX100 m5、GoPro Hero 7 Black
收音器材:Rode Pro Plus、Sennheiser ClipMic digital
剪接軟體:Adobe Premiere、Sony Vegas 13
三體評價 在 全民瘋車Bar Youtube 的評價
換檔撥片的該怎麼用?
究竟是耍帥用? 還是真的能提升駕駛體驗呢?
從『加速與爬坡』、 『出彎與入彎』、『減速與下坡』三個情境切入
讓怡塵示範給大家看:
讓我們上路時有更高的變速箱主導權!
操駕起來能更有趣味,不要再把換檔撥片晾在一旁不會用了啦XDD
-
※訂閱全民瘋車Bar:
https://goo.gl/LRfZZ9
※怡塵FB粉絲團按讚:
https://goo.gl/VVsjmx
※熊子FB粉絲團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kumakocar/
※怡塵IG追蹤:
https://goo.gl/GMM1Vd
※熊子IG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kumako_car/
※官方Line ID: @fod6349u
http://line.me/ti/p/%40fod6349u
-
合作請來信: [email protected]
三體評價 在 劉明湘 Rose Youtube 的評價
11/5《失眠陪伴系女聲劉明湘-發現LIVE音樂現場》
購票請洽✦博客來:https://goo.gl/nvDTc7
✦全家:https://goo.gl/zdHXRv
數位平台下載:
✦KKBOX:https://goo.gl/tRMSRe
✦myMusic:https://goo.gl/bVVO2Z
✦Omusic:https://goo.gl/vlRV56
✦iTunes : https://itun.es/tw/NnIlfb
劉明湘官方FB:http://www.facebook.com/rosemusic.tw/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rose.music/
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roseliu914/
專輯同名歌曲「我不要再比了」是吳克群為劉明湘量身打造的椎心抒情主打。專輯當初進入最後錄製階段,卻獨缺一首強而有力的抒情主打歌,於是想到向吳克群邀歌,他百忙之中,還抽空了解明湘的一些歷程,很快交出這首光歌名就擊中明湘內心深處的「我不要再比了」。
光看歌名,自然會聯想到明湘七年來,一路參加歌唱比賽的心路歷程。的確,她在第二屆中國好聲音海選落馬後,的確心中掀起了不要再比賽的念頭,卻還好在製作單位盛情邀約後,放下堅持,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於是最後那一次中國好聲音第三屆的好成績,成為她今天可以推出首張專輯最重要的臨門一腳。
然而,這些歌裡,實際上說得卻是感情上的比較,也切中明湘曾經的痛處。2009年回台灣參加星光大道比賽後,她交了男友,並在節目上大方公開,不過,此舉卻招來許多網路上正反不一的評價,甚至有許多網友,惡意批評劉明湘醜胖,憑什麼交到那麼帥的男友,甚至後來媒體揭露兩人分手,還有人大聲叫好,種種的一切,都讓明湘漸漸成為一個越來越沒自信的人。
明湘表示,以前在美國,自己穿衣服只需要穿S或甚至XS,回到台灣卻變成M或L,光這點就讓她大受打擊。加上參加比賽,在五光十色的舞台,眾多不同參賽者難免從外到內都被比較,當時她自己也充滿不安全感,加上網友批評,當時即便男友對她很好,她仍疑神疑鬼,最後仍造成感情走不下去。
星光傳奇賽時正值痛苦的失戀,劉明湘當時在台上常唱歌一開口就哭,卻同時也發現,有一些台下觀眾聽她唱歌會跟著一起落淚,她開始懂得唱歌不只是技術性的事,而是投入真感情才會獲得共鳴,也算是關上她感情的門,卻開了她懂得如何唱歌的窗。
「我不要再比了」這首歌,明湘每每唱它,所有過去活在比較和不安全感的日子就會歷歷在目,也是讓她最有感觸的一首歌。
《我不要再比了》 詞/曲:吳克群
我不要不要再比了愛情比不出高下的
因為你眼中我始終是參賽者
我不要不要再唱了要唱盡多少心酸苦澀
但是你的心早已被誰內定了
沒有觀眾沒有獎杯沒人鼓譟沒人理會
沒有人轉身只剩你的背
沒有舞台沒有音樂沒點擊率也無所謂
清唱一萬遍希望你能聽見
用心去唱不是罪醉的是你不以為
要聲嘶力竭要百轉千迴才完美
唱得沒別人迂迴高音沒別人專業
只是心裡有話難道要讓比賽來曲解
我不要不要再比了愛情比不出高下的
因為你眼中我始終是參賽者
我不要不要再唱了要唱盡多少心酸苦澀
但是你的心早已被誰內定了
用心去唱不是罪醉的是你不以為
要聲嘶力竭要百轉千迴才完美
唱得沒別人迂迴還不夠撕心裂肺
只是心裡有話難道要讓比賽來曲解
我不要不要再比了愛情比不出高下的
因為你眼中我始終是參賽者
我不要不要再唱了要唱盡多少心酸苦澀
但是你的心早已被誰內定了
我不要不要再比了愛情比不出高下的
因為你眼中我始終是參賽者
我不要不要再唱了要唱盡多少心酸苦澀
但是你的心早已被誰內定了
但是你的心早已被誰內定了
三體評價 在 Re: [問題] 三體為什麼沒有再版? - PTT評價 的八卦
PTT評價. ※ 引述《sttrainline (梅林的魔法棒)》之銘言: : 我雖然在幾年前就已經知道三體,而且高中時同學力薦我閱讀,但一直以為三體只是所: ... ... <看更多>
三體評價 在 [心得] 「三體」第一、第二部讀後感- 看板SF 的八卦
現在發感想文會不會太慢了一點? 因為我這週才去看這兩本orz
看完後有些感覺想分享,也有些疑惑,
所以有了這篇極度主觀的心得XD
(以下有劇透)
----
首先,
由於作者是大陸人士,作品中不免會提到或透露出一些中共自己特色。
第一部只提到了文革,(典型的文革內容描述,沒什麼特別)
其他都沒有提到,所以沒那麼明顯;
到了第二部,因為講到了許多軍隊裡的事情,
大量的詞彙,諸如政委、思想工作之類的就出現了。
(還有提到打敗國民黨的話呢XD)
當然,我們國軍這邊也很重視思想教育,不過看到整篇小說描寫軍事的部份,
九成都著重在思想工作的描寫,(而且是透過一位政委角色來鋪陳!)感覺就很不一樣。
也或許是因為,作者不擅長寫一般戰術、戰略發展方面的情節吧?
而且,不可免俗地,劇情真是大大捧了中共和中共的軍隊,
每個關鍵時刻的發現、解決者都是中共人士。許多對話內容也很有恭維的味道。
不過這其實很普通,就和美國小說都捧自己人一樣,
只是寫法上,由於美國現今的確是掌握世界的第一國,
他們的小說自然就沒有很強調是美國人在主導故事;
相對的,「三體系列」到處強調中國人,感覺就不同了。
(不過我相信,這都是『人物描寫』的需求。也就是捧中共的其實是書中那些中共軍人,
而非作者。)
再來,書商和廣告一直強調本系列的最大特點是「外星人特有的道德觀」。
但是看了第一部後面對三體人實際狀況的描述後,我感到相當失望。
除了與大多數作品描寫的反派一樣之外,跟人類比起來,哪有什麼不同的道德觀?
那些行為、表現,人類也會有啊!
看了半天,總覺得三體人的行為沒什麼特別,
就跟歐威爾的「一九八四」和薩米爾欽的「我們」這種反烏托邦小說描述的一般人民一樣。
這相信是很普遍的設定,不曉得為什麼會被一堆人講得這麼特別?
此外,我想作者大概也是想寫「宇宙反烏托邦」吧?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三體人。
但是,這樣的設定其實早就撞題了。
我小時候在小牛頓上看過一篇黃海寫的科幻短篇,
主題就是寫太空探險隊發現一個宇宙烏托邦,表面美好,實則不然之類的。
(作者應該是黃海啦......畢竟詳細內容我忘了orz......)
講到三體人的描述,書中說三體人「冷靜、麻木」,好像沒有七情六慾一般。
但是描繪下的三體人根本不是這樣啊......
你看看那些科學官、軍事家,還會有嘲諷、捏把冷汗之類的表現,(冷靜在哪裡?)
就連書中所說的「元首」,還會幽默地對科學官開玩笑、嘲諷他,
哪裡有什麼「冷靜、麻木」可言?
根本就比任何一部反烏托邦作品的一般人物還活潑啊!
(『美麗新世界』除外,裡面的人都很活潑,活潑到翻了!反而是主角一副死樣XD)
其實,作者好像對人物描寫這一環弱了一點。
我覺得目前這兩本,除了大史這個角色很特殊、活潑外,
其他人根本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就好像每個人都是作者分身一樣。
「三體系列」真要說比較好的,
我想應該是「把時下最流行的網路遊戲與外星科幻主題結合」的描寫手法,
以及他的「黑暗森林」理論。
(但我前幾天突然想到,類似『黑暗森林理論』的作品描述以前也有看過,
只是現在忘了是想到哪部 小說/電影/動畫/漫畫 了...希望有人能讓我想起orz)
不過說實在,很多人都說「三體系列」是典型的硬派小說,
甚至作者也在後記裡強調類似「科幻小說要有正確的科普觀念」這種想法,
但有趣的是,書中對於一些科技的描述,除了「把質子低微展開」、
「把太陽當作訊號放大器」這兩段吸引我之外,(我沒看過『球狀閃電』不予置評。)
其實沒什麼很大的創意突破性。
(智子的『量子感應』,其實兩年前我也寫過,幾乎一樣,結果倪匡科幻獎初選落榜XD)
(然後所謂的『深海加速液』,根本就是福音戰士的LCL吧?XD)
這都還好,更要命的是「正確科普觀念」一句。
理科方面的都是現代物理,超出我能驗證的範圍,暫時當作是沒問題的,
但是第二部裡有個關於醫學方面的我就要說一下了。
第二部中,第三位面壁者想用CT(電腦斷層)和MRI(核磁共振)來研究思維,
我覺得這是最大的問題!
首先,這兩者都是用來看巨觀影像的,諸如缺血、出血、腦部退化、解剖上的破壞等等,
書中都提到思維是建立在量子層面了,這樣是要如何用CT和MRI來看?
(CT其實就是把X-ray影像經過電腦重組;MRI是利用氫核在外加磁場下,
自旋軸改變後又恢復所放出的電磁波,經過電腦重組後得到的。)
書中寫說影像放大到「神經元層面」就可以探索思維,根本和「思維是量子層面的事」
完全不相干不是嗎?
(按照CT和MRI的原理,就算到神經元層面,我想也看不到電傳遞的...
除非加上其他儀器...不過我不知道是什麼儀器可以看。
作者是被Discovery模擬影片誤導了嗎?XD)
而且CT和MRI都是看靜態結構,MRI可以進一步看到血流(也是靜態的),
要看腦部活動,好歹也從細胞代謝方面下手,也就是用PET(正子斷層掃描)來作吧?
這是現在就有的研究,根本不用等未來發展,也不用什麼「量子層面的思維」這種理論,
甚至不需要那位諾貝爾獎提名的面壁者告訴大家,
找個尋常醫師(或是醫學生)就可以跟大家說明了......
最後,關於面壁計畫,老實說根本沒意義啊......
前三個把真正的意圖保密了,結果被識破了也沒被當一回事;
然後主角的「咒語」是真正的威脅,結果從頭到尾都等於沒對三體世界保密,
或者說,三體世界其實早就知道,而且比他還清楚......
沒意義的保密到家,有威脅的保不保密都一樣,這樣面壁計畫還有意義嗎?
而且從第一部中,三體人對地球訊號的看法,
讀者就可以得知黑暗森林和「咒語」的真相,第二部還寫得這麼神秘......
當然,這也可以說是因為我們讀者站在超然的角度看整個劇情,才有這樣的結論啦。
只是這樣讓劇情變得沒那麼精彩,有點遺憾。
(至少在第一部時,寫隱晦一點吧?不然的話,第二部就沒梗了。)
最後,主角在結局前對「咒語」的真相保密,其實根本不是怕被三體人知道,
(他們早就知道了。)
而是怕被地球人自己知道......感覺上,面壁計畫最後其實是用來防自己人的。
不知道這是不是作者有意安排的?
----
但是話說回來,整體來說是真的很好看。(除了為了應情節要求,中共自捧的部份。)
簡單來說,若能造成話題性,不管小說好壞與否,對作者而言就是成功了。
預計下週把第三部看完。
----
然後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
第二部比第一部還多了許多大陸用語,例如「靠譜(可靠)」、「品質(質量)」等等,
「唄」這個語尾詞也比較多,不曉得是簡體版原書就有這樣的差異,
還是第一部的編輯比較負責?(我記得我在第一部明明就有看到『質量』一詞啊...)
--
自從有了星相術,台北的女子不少都變成這麼武斷,
從星座和一鱗半爪的觀察她們很快推斷對方的性格,
指出對方的缺點,然後不免悲嘆自己的命運。
-- 摘自 張系國〈衣錦榮 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3.142.106.32
※ 編輯: xxray 來自: 223.142.106.32 (09/18 01: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