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在這裡分享一個對我來說
絕對是這些年來最棒的消息
就是我要當爸爸了
八月會有一位跟爸爸一樣帥的獅子座寶寶
來當我們的小孩
我跟老婆都非常的期待
經過三次試管失敗後
我跟老婆做了一個重大決定
我們想要一切順其自然
沒想到小菜包這麼快就回來了
從第一天知道懷孕的當下
我跟老婆其實都不敢開心
不再像第一次懷孕時候
能第一時間把所有的喜悅感動表達出來
因為我們真的很怕真的很怕
寶寶是否一切都沒問題
我們固定時間產檢回診
一再確認寶寶的狀況
上一胎的經驗讓我們知道
我們必須做哪些檢查
時間一週一週的過
等待報告的過程很是煎熬
要確認基因是否一切正常
是在今年的農曆年前
我們在小年夜接到診所打過來的電話
護理師開頭就趕緊把好消息告訴我們
寶寶報告都正常喔
我跟老婆先是尖叫感動
抱著彼此哭得很大聲
老婆你辛苦了
小菜包回來了
從知道懷孕到報告出來的這幾個月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知道
包含我的家人
這時我才能放鬆跟老婆說
我們可以過一個好年了!
去年真的很煎熬
前年也真的不好過
兩年前送走了菜包去當天使
去年端午也送走了我最親愛的父親
生離死別不斷地在身邊發生著
像是一直逼著我得快長大
我突然想起了一個畫面
那時候我開著車
我看著望向窗外的老婆
她的眼淚一直滴一直滴
很心疼她
我也靜靜的陪著她流淚
這段難熬的日子
我跟我老婆一起走過
我們互相打氣
在最需要彼此的時候都會出現
未來沒什麼可以擊垮我們
現在肚子裡的小菜包已經30週了
產檢說腳很長~可能跟把拔很像
真的好期待呀~
一定很可愛很有活力
請大家給我們最大的祝福
只要小菜包平安健康出生就好
在這麼艱困的時期出生的寶寶
我覺得一定會很厲害的吧
也給在疫情期間辛苦的所有人
一個我覺得很棒很棒的消息
#做了三次試管的老婆實在是太辛苦了
#小菜包未來一定要孝順媽媽
#選擇今天告訴大家是因為我們結婚三週年囉6月9號一定要快樂
同時也有2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手發麻別以為多甩一甩就沒事,甚至當它不存在。如果不管它,三年後甚至連一杯水都拿不起來,嚴重可能癱瘓!還有一種手麻不能等,可能是腦中風、糖尿病的前兆!多數的手部痠痛,必須花很長時間復健治療,但有一種方法,只要花3分鐘,可以解決你兩三年的痠麻痛!今天請到排隊名醫會診,保養兼預防,熱療、電療、蠟療,甚至不...
三管護理 在 Facebook 八卦
原來當媽媽是這麼一回事….對我來說從小就非常陌生的字眼跟好像毫不相干的角色,現在卻輪到我自己學習撐起這件事,更讓我自己去體驗摸索媽媽到底是什麼?
原來媽媽是一件這麼奇妙美妙幸福蒙福的事情,看著自己懷胎近十個月每天裝在肚子裡24小時沒分離過的小玩意兒~從自己身體裡分娩出來連接著你的臍帶完完全全是你的生命共同體!
從來不曾因為媽媽而感動,當下我卻因為自己成了媽媽而感動到不行~
第二天開始總想著為她解鎖一切事情,第一次推她回房間仔細端詳她的模樣她的頭髮細節身體所有一切!
天啊!!!當下只覺得這是我見過最美最可愛最討喜的人類,由於生完的隔天身上一直打著點滴插著尿管綁著束腹帶,很難立即給予親餵!
在醫生許可以及護理師協助之下晚上拔了尿管,還有一直插在手上的點滴,用強烈的意志力讓自己可以自己靠自己小便(媽媽爆發的意志力與威力真的不容小覷)
第三天隨時~期待著時間到把女兒推回房間,認真衛教學習更換尿布和怎麼用正確的方式抱起她放下她,還有在車車裡用毛巾毯毯包的讓他舒服安全不會太冷太熱還很美麗,這大概是我人生最認真用心的一次學習,雖然此時的媽媽還有一點行動不便但還是擁有最快速度的大腦記憶,記住為了她必須學會的每一個細節過程!
攸關媽媽的好壞情緒~關於母奶這件事情 !
我真的沒想過我那一直算大的胸部終於能派上用場了,畢竟以前穿再辣也沒有人想要看白費了我美麗的雙峰🤣
但沒想到當我真正用到了是在…..做著有意義而且偉大的事情…..是拿來哺乳餵飽小孩的,此時此刻覺得自己好棒好驕傲好有存在價值喔❤️
學習第一次親餵….(我很挫敗)但沒關係所有媽咪們~這只是一個寶寶在學習與你磨合的過程,他在找尋你的味道,習慣你的味道,愛上你的味道,知道這就是我媽媽其實感覺真好自己被寶寶需要接受了❤️
第一次親餵失敗,畢竟她還那麼小~對一切也相當陌生。
她不知道怎麼找奶頭,也不知道怎麼用奶頭吸奶奶,一開始媽媽內心有點慌張沮喪,但護理師給妳很多專業的正面能量以及做法,他們馬上教我自己手擠然後裝起來給她喝,這樣也很好你擠多少就能知道她喝了多少!
衛教師教了我怎麼按摩怎麼推讓奶量慢慢出來,接著快點用針筒接好初乳~這一點一滴都很珍貴❤️
我成功了🥳🥳
擠奶順利完成了~還被衛教師誇獎說接下來你的奶水量會很足喔!
把初乳送給女兒…終於完成了重責大任!
所有媽媽,千萬不要因為餵母奶憂愁焦慮,慢慢來一開始寶寶不大知道怎麼喝我們ㄋㄟㄋㄟ~反正耐心嘗試,這也是我們必須學習的重要環節,不用執著一定要親餵小孩,她並不是因為這樣才會跟你比較親!
而且寶寶他們都會努力的認識你知道你獨一無二的味道(然後每次聞到就會覺得這就是我媽媽呀)所以真的不要有壓力,媽媽開心才是最棒的育兒心境與環境!
為了她…我們努力吃能夠給他營養的東西,然後每天準時六個時段陪著她餵她吃飯,也是最棒的母嬰時光!
加油加油~每個媽媽都很棒我們都在同溫層一起繼續成長努力💪
媽媽可以努力但千萬不要有過度的壓力喔!
媽媽都是最最棒最偉大的~往後時間我們一起加油吧💪💪💪
有女的萬事足讓你人生變得很知足❤️
PS:有好的專業的醫生跟團隊真的是最重要的事情,滿滿感謝🙏真的能有 林正宗婦產科 超強超貼心的林醫師,跟專業用心溫暖的醫護團隊~讓媽媽放心省心開心❤️
三管護理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今年國慶,我以 #團結台灣自信前行 為主題,發表了演說:
#防疫成果貢獻國際
今天是中華民國109年的國慶日,今年因為疫情,慶典的規模縮小了,但所有的國人同胞,無論身在何處,都發自內心,慶賀中華民國台灣,度過了重重挑戰的一年。
2020這一年,在新型冠狀病毒威脅下,無論對台灣或全世界,都是驚濤駭浪的一年。但是,也因為這場全球性的危機,才讓國際社會看見台灣 #堅韌之島 的特質和能耐。
我們沒有封城,沒有關閉學校,也是世界上少數還能夠在管制措施下,開打職棒、舉辦大型藝文活動的國家。我們更展現了傲人的國力,將防疫物資送到世界各地。
從今年三月以來,有超過三千三百篇國際媒體報導,都在談論台灣的防疫表現。台灣在國際上的面貌,越來越清晰,比過去任何時期都更加亮眼。
這樣的成就,要歸功於全體台灣人民的團結、合作。除了最辛苦的醫護和檢疫人員,我們也要感謝,製造業攜手投入防疫物資生產,科技業開發APP,藥師朋友、超商員工協助發放口罩,還有所有的民眾,井然有序的配合,各項防疫措施。
我們也看到,海外歸來的國人,依規定居家隔離、檢疫。旅館業者提供防疫旅館,租賃車業者提供防疫車隊,餐廳娛樂場所落實實名制規定。因為全國上下一心,我們守住了疫情的防線,讓台灣成為了世界的模範生。
當日本的森喜朗前首相、捷克的韋德齊參議長、美國的阿札爾部長和柯拉克國務次卿,相繼來訪,表達他們對台灣的敬意時,相信許許多多的國人,都感到無比的振奮。
透過因應疫情的挑戰,我們證明了國家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建立了國民的自信。更重要的是,我們團結了,因為我們深刻體會到守護家園的重要。所以這一年,的確是辛苦而險峻的一年,但也是豐收的一年。
今天的大會中,邀請到各行各業的防疫英雄,來為大家領唱國歌。當中有許多我們熟悉的故事,像是賴碧蓮護理師,臉上光榮的口罩壓痕,或是張莞爾護理師,瞞著家人出任務,陪伴血友病少年返台的感人事蹟。
還有更多無名英雄,不曾被報導,因為這一場戰役,有太多人的投入,有說不完的故事。我要請現場的好朋友,用最熱烈的掌聲,再一次給防疫英雄滿滿的感謝,謝謝他們為台灣的付出。
#新情勢下的經濟戰略
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台灣成為全球少數可以維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我們也為疫情後的經濟發展,超前部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正在積極規劃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也已經分期編列特別預算,加速進行當中。
最讓我們感到振奮的,是國人及企業,對台灣經濟發展的信心更強了。台灣資本長期外流的趨勢,已經翻轉過來。
我們迎來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資金回流潮,台商返台投資,已超過新台幣一兆元,還有數以千億元計的海外資金,正在陸續匯回;許多外商及知名跨國企業,也在加碼投資台灣。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
在國際經貿合作的領域中,我們也有不少實質進展。台灣和美國將進行高層經濟對話,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科技合作、基礎建設等領域,尋求未來合作空間。
上週,台美雙方宣布,已完成簽署 #台美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雙方將攜手投入美洲,及印太地區基礎建設計畫。台美經濟合作的深化,已經進入到行動階段,這也是我們在國際經貿合作上,尋求全面性突破的開始。
不過,我也要提醒國人。全球疫情還沒有結束,疫情帶給各國在經濟、社會層面的複雜挑戰,仍然很嚴峻。
展望未來,還有更艱鉅的挑戰等著我們去克服。疫情後世界經濟的復原,人類生活型態的轉變,全球及區域貿易情勢的劇烈變化,還有經濟秩序的重整,每一項都考驗我們經濟的續航力,以及整體的應變能力。
面對數十年來最大的內、外變局,台灣會持續展現韌性,政府更會掌好舵,朝三大策略方向前進,打造大家所期待的新台灣經濟。
首先,要全力、全方位投入供應鏈的重組。現在,全球供應鏈的快速解構及重組,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各地台商也正在朝向區隔市場、轉移生產基地、回台投資等方向,加速調整。
我們已經在推動的「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兆元投資計畫、「新南向政策」、台美經濟合作、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等等,都和供應鏈重組息息相關。
我們會將這些相關的政策和計畫串聯起來,並整合政府和民間的資源,以及跨部會的能量,全力、全方位的投入,讓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第二,要打造台灣成為國際資本、人才及數位技術匯聚的重鎮。未來供應鏈的重組,最關鍵的元素是資本、人才,以及邁向數位經濟時代的核心技術。
我們將會在吸引國際資本跟人才的環境及法制上,持續深化改革,排除障礙。同時,也會透過國際交流、產學合作,以及雙語國家政策的努力,積極培育國內產業人才。
另一方面,我們也會運用台灣在資通訊、半導體、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優勢,開發及掌握核心技術,加速推動產業及經濟的數位轉型。
第三,要全力落實經濟與社會的均衡發展。疫情後的經濟、產業發展,可能會有失衡的風險,資金供給大幅的增加,也可能帶來後遺症。
所以,未來政府會更加重視資源的合理分配,照顧因經濟轉型而受衝擊的弱勢族群,加強促進青年就業,引導資金進行最有效的利用,讓台灣經濟再起的紅利,可以讓全體國人共享。
#堅實國防維護國家安全
當然,台灣經濟的前景,也有賴於區域的和平穩定。我們很清楚,示弱退讓不會帶來和平,只有自我準備充足,憑藉著堅實的防衛決心和實力,才能保障台灣安全、維護區域和平。
精進國防實力,降低戰爭風險,這是當前國防政策的原則。這段時間,面對對岸機艦騷擾,台海情勢雖然比較緊張,但是我們的國軍,都能夠即時掌握和因應,達成防衛固守的任務。
這幾年來,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前往部隊,看看我們的國軍官兵。從高山上的空軍雷達站,到返航靠港的海軍艦隊;從在陣地操練火砲的陸軍部隊,到培養年輕軍士官的學校。
我的目的,不僅是要對這些日夜輪班、保家衛國的軍人,說聲謝謝,更要讓國人知道,國軍是我們的家人,也是國家主權、自由民主最強的後盾。
在跟國軍官兵的互動中,許多故事堅定了我的信心。我還記得,當我到第一線的空軍部隊時,警戒室裡,隨時準備緊急出勤的飛官,充滿信心地告訴我「務必將空防交給空軍」。
我也記得,我在陸軍工訓中心,看到女性軍官,帶領著工兵同袍,展現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魄。在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則有穿戴重裝備的弟兄姊妹,奮勇潛入海底,排除障礙。
這就是中華民國國軍。他們不分前線後勤,不分男女,都是我們的子弟,都有共同守護國家的信念。
這段時間以來,也有國軍弟兄姊妹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為國受傷,甚至殉職。我們感念他們的付出,並且以英勇盡責的國軍為榮。
身為三軍統帥,國軍的未來、未來的國軍,就是我最心心念念的事。
面對對岸的軍事擴張和挑釁,我們會持續強化防衛戰力的現代化,並加速提升不對稱戰力。在外購武器裝備的同時,我們仍然堅持加速推動國防自主,高教機國造、潛艦國造,已經有相當的成效。我們以雙軌並進的方式,來強化防衛實力。
不僅武器裝備性能正在提升,國軍更需要有素質優秀的戰士。除了提升志願從軍的官士兵的專業素養,更要建立有效的後備制度,來強化國軍的人力素質及戰力。
最近這段時間,相信很多被教育召集的後備軍人都覺得,教召變得更加精實。而在常後一體的原則下,接下來,後備動員制度的改革,也將會快速推動。
面對區域的和平穩定受到威脅,我們會堅守「不畏戰,不求戰」的原則,避免擦槍走火。國防部也會適時發布共軍動態,和周邊國家交換資訊,強化安全夥伴角色;也讓國人明瞭台海動態,讓全民國防更加堅實。
#積極作為參與區域合作
這段時間,我們都密切注意著區域安全情勢的變動。從南海、東海主權爭議,中印衝突,到台海局勢的變動,乃至各國關切的港版國安法實施,印太區域的民主、和平與繁榮,正受到嚴峻的挑戰。
區域內的國家,為了確保自身安全和民主體制,不受到外在因素影響,而展開各種形式的合縱連橫,已經導致這個區域,發生前所未有的情勢變化。
我們要把變局的試煉,轉化成歷史的機遇。我們堅持主權以及守護民主價值的原則,不會改變;但在策略上,也會保持彈性、靈活應變。
情勢在改變,只有超前部署,才能掌握未來,才不會在變局中隨波逐流,甚至被別人決定了命運。
我們將積極參與未來的國際和區域新秩序的建立。我們會秉持 #價值同盟 的原則,在國際社會廣結善緣,並且跟理念相近及友我國家,持續提升夥伴關係;我們也會更積極地參與區域及國際的多邊合作和對話。
維持和平及促進繁榮發展,這就是中華民國台灣,在區域中最重要的價值。我們要做良善力量的倡議者,將進步及良善的價值,推廣到全世界。
我也注意到,對岸領導人最近在對聯合國的視訊演說中,公開表示: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
在區域國家、乃至於全世界,都擔憂中國擴張霸權的此刻,我們希望,這是一個真正改變的開始。
尤其,在全球高度關注印太及兩岸局勢變化的重要時刻,北京如果能正視台灣的聲音,改變處理兩岸關係的態度,和台灣共同促成兩岸的和解及和平對話,相信一定可以化解區域的緊張局勢。
面對兩岸關係,我們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是兩岸共同的利益;我們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但這不是台灣可以單方面承擔,而是雙方共同的責任。
現階段兩岸當務之急,是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這就是台灣人民的主張,也是朝野政黨的共識。
#結語 #團結合作共度挑戰
這段時間,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台灣人民在對外關係以及國家安全的議題上,彼此的距離正在拉近。台灣人民都希望區域的和平繁榮,能夠安定永續。
朝野政黨間也是如此。像是最近在立法院,在野黨提出促進台美關係的議案,獲得朝野黨團支持,無異議通過。還有,六都首長一致對外,共同抗議,成功更正了國際組織矮化台灣的做法。這些都是跨黨派合作,團結表達立場的表現。
我想透過這些例子,呼籲並且邀請國內各個政黨,一起攜手努力。對內,互相競爭,立場針鋒相對,這是民主日常。不過,為了國家的生存發展,為了自由民主的價值,對外,我們都應該團結努力,攜手帶領國家度過挑戰。
就如同過去七十一年來,台灣經歷的一切,困境磨練出我們的堅韌,挑戰激發我們的志氣,一場疫情,可以凝聚出台灣人民團結的意識,給我們繼續前進的勇氣。
我們守住疫情防線、發展經濟戰略、穩定區域局勢、捍衛台灣安全,為的是什麼?就是要把一個壯大的國家,留給台灣的下一代。
今年的金曲獎,我們也看到了年輕世代蓬勃的創造力和生命力。他們用各種曲風,自信地唱著自己的母語,呈現對各種議題的價值觀。尤其是《kinakaian母親的舌頭》這張專輯,獲得了「年度專輯獎」的大獎。
這些年輕的創作者,雖然風格各自不同,但都能在舞台上發光發亮,也為台灣的多元文化,做出最好的詮釋。而支撐起這一切的,就是我們民主、自由的環境。
我們現在打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下一代、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可以在創作上展現自信,也能對土地的文化和價值感到光榮,並勇敢的走向世界。
在中華民國國慶這一天,我們也一起許下願望,願二十年後的台灣人,回想起2020的時候,會想起正是這一年,因為我們在時代中把握機遇,在變局中勇敢前進,克服了挑戰、擺脫了枷鎖,讓他們有真正以自己的意志,選擇未來的機會。
從現在起,就讓我們團結彼此,一步一步,「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一起朝有光的地方前進。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謝謝大家。
三管護理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手發麻別以為多甩一甩就沒事,甚至當它不存在。如果不管它,三年後甚至連一杯水都拿不起來,嚴重可能癱瘓!還有一種手麻不能等,可能是腦中風、糖尿病的前兆!多數的手部痠痛,必須花很長時間復健治療,但有一種方法,只要花3分鐘,可以解決你兩三年的痠麻痛!今天請到排隊名醫會診,保養兼預防,熱療、電療、蠟療,甚至不用花錢不用排隊掛號的方法,一次大公開!播出日期:2018/09/22
★節目來賓★
北安聯合診所骨科主任 羅仕雋
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 江坤俊醫師
復健科醫師 侯鐘堡
藝人 楊皓如
長庚醫院護理師 陳麗華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Mc2IVnxupA/hqdefault.jpg)
三管護理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完整內容:https://youtu.be/GMc2IVnxupA
手發麻別以為多甩一甩就沒事,甚至當它不存在。如果不管它,三年後甚至連一杯水都拿不起來,嚴重可能癱瘓!還有一種手麻不能等,可能是腦中風、糖尿病的前兆!多數的手部痠痛,必須花很長時間復健治療,但有一種方法,只要花3分鐘,可以解決你兩三年的痠麻痛!今天請到排隊名醫會診,保養兼預防,熱療、電療、蠟療,甚至不用花錢不用排隊掛號的方法,一次大公開!播出日期:2018/09/22
★節目來賓★
北安聯合診所骨科主任 羅仕雋
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 江坤俊醫師
復健科醫師 侯鐘堡
藝人 楊皓如
長庚醫院護理師 陳麗華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fJqjoXcgg/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Onx4whwLO0_KqrOr6etTI0GSagw)
三管護理 在 陳彥婷Tiffany Youtube 的評價
【新手爸媽日記】實錄擠母乳的一天!
我的親餵之路成功上路啦✌🏻
由於小黃金出生第三天開始全母奶
加上黃疸指數偏高的關係
所以住院比較久~ 同時住院期間都是瓶餵
❗️餵母奶只是會讓黃疸『降的比較慢』!不代表不行喝母奶唷!
所以住院這期間都是母奶、配方奶各一餐輪流
這樣黃疸降的比較快~
瓶餵太久習慣後,要轉親餵真的需要很大的毅力
因為寶寶要變成習慣乳頭的形狀
👉🏻“瓶餵”是奶自動來,輕輕吸就有
👉🏻“親餵”是寶寶要靠自己的力量吸,比較費力
就這樣試了2天後,終於成功了🎉
真的謝謝璽恩產後護理之家的護理師們
日以繼夜輪番上陣幫忙!!
我的親餵之路正式上線!!
同時也想鼓勵各位新手媽媽
不管是母乳還是配方奶
體重有增加、會大便尿尿!健康平安最重要!
❣️追蹤我們的IG看更多生活
彥婷:thetiffanychen
巨人:qwe821122
五寶 : hey_giveme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X9TWpB_PlY/hqdefault.jpg)
三管護理 在 居家護理照護衛教鼻胃管篇 - YouTube 的八卦
居家 護理 照護衛教鼻胃管篇. 12K views · 1 year ago ...more. 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 2.29K. Subscribe. 2.29K subscribers. 118. Share. Sav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