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錄.人生拚圖》
* 人分兩種,一種人有往事,另一種人沒有往事。有往事的人愛生命,對時光流逝無比痛惜,因而懷著一種特別的愛意,把自己所經歷的一切珍藏在心靈的穀倉裡。沒有往事的人對時光流逝毫不在乎,這種麻木使他輕慢萬物,凡經歷的一切都如過眼煙雲,隨風飄散,什麼也留不下。——周國平 《守望的距離》
* 害怕平凡的人,都是平凡的。 —泰戈爾
* 夜來了, 我點上白蠟燭看它的眼淚淌成什麼形象。——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 心是一棵樹,愛與希望的根須扎在土裡,智慧與情感的枝葉招展在藍天下。無論是歲月的風雨撲面而來,還是滾滾塵埃遮蔽了翠葉青枝,它總是靜默地矗立在那裡等待,並接受一切來臨,既不倨傲,也不卑微。——老舍《貓城記》
* 生命裡第一個愛戀的對象應該是自己,寫詩給自己,與自己對話,在一個空間裡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跳與呼吸,我相信,這個生命走出去時不會慌張。相反的,一個在外面如無頭蒼蠅亂闖的生命,最怕孤獨。——蔣勳
* 太陽未出時,全世界都像一個夢,唯有月亮是真實的;太陽出來後,全世界都真實了,唯有月亮像一個夢。—李娟《冬牧場》
* 請記住那些對你好的人,因為他們本可以不這樣。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告別。—-宮崎駿
* 他有胸襟氣度,不會整天計算著別人,不會執著於雞毛蒜皮的小事。他更不會阿諛奉承,也不會去害人和佔人便宜。他不會以生活為藉口去做違背良心的事。 他不必絕頂聰明,不必要有野心,但要有視野。 愛一個世界大一點的男人,你也會變得海闊天空。愛一個小世界的男人,你只會退步。—張小嫻《愛上了你》
* 如果你被批評,請記住,那是因為批評你會給他一種重要感,也說明你是有成就,引人注意的。很多人憑借指責比自己更有成就的人,因而得到滿足感。——戴爾·卡內基《人性的弱點》
* 我們總是以詩般的語言刻畫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狽。——莫言
* 過去的,讓它過去,永遠不要回顧;未來的,等來了時再說,不要空想;我們只抓住了現在,用我們現在的理想,做我們所應該做的。—-茅盾
* 人若願意的話,何不以悠悠之生,立一技之長,而貞靜自守。——里爾克《蘋果園》
—圖片:《文茜世界周報15週年粉絲見面會》2020年十月,近六十二歲半。開始學習了珍惜光陰,忽視年齡。
主持美選特報現場兩小時後,回家看到自己摘抄的句子,心守貞靜。分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與天使摔跤:尋找愛迪生,重新定義自己」介紹 訪問作者:邱一新 內容簡介: 不同於以往, 這次是「有任務的旅行」,也是「科普旅行」, 於我個人更是「尋找意義的旅行」── 讓生命騰出空間接受更多體驗。 我一向視「不尋常的旅行」為救贖與重生的途徑, 過程就像與天使摔跤得到祝福一樣, 現實...
三毛撒哈拉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夜.語錄.宏大與渺小》
* 花朵告訴我們生命很短暫,我們一定要快樂地生活。—婚禮花藝師卡爾帕納
* 生命,在這樣荒僻落後而貧苦的地方,一樣欣欣向榮地滋長著,它,並不是掙扎著生存,對於沙漠的居民而言,他們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我看著那些上升的煙火,覺得他們安詳的近乎優雅起來。——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 在河畔看朝日從大樹的樹隙間慢慢升起。鳥雀醒來,啼鳴啁囀,歡欣好聽的聲音伴隨流水悠悠。
也許可以更靠近自然一點,聆聽一棵樹數十年生長的聲音,聆聽一條河數千年流淌的聲音,聆聽太陽數億年數十億年每一個清晨升起的聲音。
我們的生命太短,只憂慮計較眼前,必然患得也患失,然而那些得或失對一棵樹,一條河,對數十億年在宇宙間流轉週而復始的日月星辰而言,是不是都沒有太大的意義?—-蔣勳
*生命的捨離、脫落,是為了讓母體儲存足夠的養分,足以度過嚴寒乾冷的漫長冬天。
枯葉像貴重的金屬,有一種安靜的頑強,葉脈婉轉,徬彿還回憶著青春,雖然失去水分滋養,卻仍然有一種堅持孤傲的美,向內卷縮,努力對抗著毀滅⋯⋯
每一種微小的存在都這樣讓我肅然起敬。—蔣勳
* 人們只喜歡計算他們的麻煩,不喜歡計算他們的喜悅。—-杜思妥耶夫斯基
* 有些微笑,是曾經流下淚水最後釋懷的面容。—-陳文茜
* Breaking Silence-打破沈默
Come into my solitude
進入我的孤獨
Though I weary be
儘管我已如此疲憊
Come into my tenderness
進入我的溫柔
Dream along with me
進入我的夢
Listen to the whispers sing聽低吟的唱聲
Listen to the singers shout
聽聽歌手叫喊
Come into my solitude
進入我的孤獨
Me and my big mouth
我和我想告訴你的一切
Thoughts unspoken, thoughts unsaid把那些不為人知的想法說出來
Lies of hearth and home包括心中的掩飾
Children broken on the bed
如一個孩子般破碎地躺在在床上
And left to lie alone
躺下,獨自一個人
Things you talk around
你所說的那些事
Scum you chock on down
那些曾經塞滿敗類傷害你的事
Come into my solitude
進入我的孤獨
Step on sacred ground
踏上神聖之地
We were speaking
我們似乎在談話
Of values and violence
談著價值和世間暴力
Breaking silence
終於,我們打破了沈默
—Janis Ian
* 月遇從雲,花遇和風。今晚的夜空很美,於是我又想起了你。——太宰治
*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尋找愛情,只是去愛;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長,只是開始修養自己的性情;你的人生,才真正開始。——紀伯倫
* 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做很多事。一個人的日子固然寂寞,但更多時候是因寂寞而快樂。極致的幸福,存在於孤獨的深海。在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里,我逐漸與自己達成和解。——山本文緒
* 切記在你的一生中只做你愛做的事!你或許會因此窮困、甚至飢寒交迫,或許住在破瓦寒窯中,但只有這樣你這輩子真真正正地活過。有一天到最後的日子裡你會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你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生命之輪》
* 很容易發現為什麼女人會墨守常規;時間沒有給她帶來任何新鮮的成分,它不是一種創造性的流動;由於她注定要重復,她認為未來只不過是過去的一種複製。如果一個人懂得這個詞和這種程式,懂得持續的時間就會把自身聯繫起來——那些每次懷孕的週期,每次開花的週期,都精確地再現了以前的週期。
在週期性現象的這種表演中,時間的唯一作用就是要造成女人緩緩的衰敗:它使傢具和衣服破舊,它也毀掉了人的面容;生育力、肉體逐漸被流逝的歲月所摧殘。
所以女人根本不應該相信這種旨在破壞女人生命的無情力量。—西蒙波娃
* 一個幸福晚年的秘決不是別的,而是與孤寂簽訂一個體面的協定。—馬奎茲
*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它的。—馬奎茲
—-攝影師Cindy Chu拍攝的中國古老與現代,宏大與渺小,魔幻之感的中國。Cindy Chu https://www.instagram.com/youknowcyc/
三毛撒哈拉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夜.語錄.富士山冬季日出》
* 睡吧,閤上雙眼,世界就與我無關。—-顧城
* 在灰暗的日子中,不要讓冷酷的命運竊喜;命運既然來凌辱我們,就應該用處之泰然的態度,予以報復。—-莎士比亞
* 如果你是魚, 不要迷戀天空 。如果你是鳥, 不要痴情海洋!—-汪國真《選擇》
* 穿過村落,穿過微寐的窄巷,夜風溫溫地、從容地飄落籬間,幽暗的花園和年輕的夢裡,二月將吹進一個春天。—赫塞《二月的黃昏 》
* 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傅雷《傅雷家書》
* 當面對愚昧至極的人時,優雅就毫無用武之地。—-卓伊·海勒《醜聞筆記》
* 漫漫的黃沙,無邊而龐大的天空下,只有我們兩個渺小的身影在走著,四周寂寥得很。沙漠,在這個時候真是美麗極了。—-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 也要楚天闊,也要大江流,也要望不見前後,才能對月下酒。——林清玄
* 當我們獨自相處時,我們更容易反叛;與別人生活在一起時,我們更容易委屈自己。—-法拉奇《給一個未出生孩子的信》
* 我心裡一直都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博爾赫斯《關於天賜的詩》
* 對某些事我不再有耐性。不是因為我變得驕傲,只是我的生命到了一個階段,我不想再浪費時間在一些讓我感到不愉快或是傷害我的事情上。—梅麗爾·史特里普
* 青春只是我們租來的一段時光;今天擁有它的人,明天必將失去它。人生總會到達一個美麗、風格和優雅讓路的時期。—-卡爾·拉格斐
* 有兩種事我們應該盡量少做,一是用自己的嘴干擾別人的人生,二是靠別人的腦子思考自己的人生。—-傑克·福克斯
* 你靈魂中的一滴仇恨,會擴散開來毀掉所有色彩,就像白牛奶中的一滴黑墨水。
——愛麗斯.門羅《愛的進程》
* 不管面朝什麼方向站著,你總是背對世界的另一半。企圖討所有人歡心是徒勞的。——普倫蒂斯
—-圖片來自MoLana ,富士山冬季日出
三毛撒哈拉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與天使摔跤:尋找愛迪生,重新定義自己」介紹
訪問作者:邱一新
內容簡介:
不同於以往,
這次是「有任務的旅行」,也是「科普旅行」,
於我個人更是「尋找意義的旅行」──
讓生命騰出空間接受更多體驗。
我一向視「不尋常的旅行」為救贖與重生的途徑,
過程就像與天使摔跤得到祝福一樣,
現實的困惑、愁煩、不安、自怨自艾,
甚至內心創傷都在這場旅行後霧消雲散不見了。
──邱一新
邱一新是資深媒體人、企業主管、作家,更是一名旅行家,走遍世界各地,用生命實踐自己的旅行,寫下多本膾炙人口的旅遊書經典,每一本都能帶領讀者看見關於旅行的極限與可能。
這次,他將帶我們進行一場思辨之旅,踏上尋找那些改變世界、改造心靈的人與事。從一位不尋常讀者委託的科普旅行開始,邱一新追尋那些用科學改變世界的人:愛迪生、特斯拉、福特、萊特兄弟;也追尋那些用生命改造心靈的人:梭羅、梅爾維爾、佩蒂.史密斯、阿米許人……他把這些人的心理圖景和自己的生命體驗結合,昇華成另一種「地景」,再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書名《與天使摔跤》典出於《聖經.創世紀》,形容與天使近身博鬥,即便傷痕累累,卻都是祝福的歷程;或說是,上天為邱一新安排的特別洗禮。對照邱一新在這趟旅行中的各種觀察與反思,也像是一次與天使摔跤的過程,表面上看似在尋找愛迪生,但實際上卻是在重新定義自己;人生下半場,旅行帶來更多的思辨,彷彿生命所經之處,都因旅行而琢磨出更深的價值與意義,成為「路上的沉思者」。
本書亦藉由閱讀整理大量的文獻與實地的考察,平實且流暢地勾勒出愛迪生做為一個發明家的平凡與不平凡。歸納出了:創業時期、實驗室工廠時期、電力發展時期、研發中心時期、少年報童時期、童年時期、流浪電報員時期。不同時期連結了不同景點與思辨,作者自由穿越時間與空間,在人們以為愛迪生已然「過時」的當下,再度創造出一段獨特而迷人的對話空間。
理工科背景的邱一新,擁有一個邏輯井然的頭腦,以及一雙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他擁有一顆「文學之心」,讓他的旅程充滿豐富多元的風景,如同亨利.米勒所言:「旅人的目的地從來就不是地方,而是一種看待事情的新方式。」
如果你熱愛旅行,你會在這本書中看見全新的旅行模式;如果你熱愛閱讀,你翻開的將不只是一本書而已;如果你是管理者,這本書將帶給你創新的管理思維;如果你是創業者,這本書將告訴你那些成功與失敗背後的邏輯。
如果你就是你,這本書告訴你的是一個追尋自己的故事。
作者簡介:邱一新
著迷閱讀旅行,曾循《倚天屠龍記》探拜火教總壇,踏查《聖經》地點,亦曾追蹤摩西(出埃及)、達爾文(加拉巴哥群島)、黛安佛西(高山大猩猩)、海明威(老人與海)、塞凡提斯(唐吉軻德)、三毛(撒哈拉)、希臘神話(諸神誕生地)……
旅歷包括:「星空聯盟」邀請環航世界一圈半。浪遊巴塔哥尼亞高原、亞馬遜河、勘察加、西藏、貝加爾湖等地。住過南極科學研究站、北極冰旅館、波札那狩獵營等。潛過馬紹爾、楚克、帛琉及加勒比海等。
採訪經歷包括:伊拉克、柬埔寨內戰,偽裝身份相親越南新娘、偽裝身份直擊北韓、恆河火葬等。
曾任《TVBS周刊》、《食尚玩家》、《女人我最大》、《健康兩點靈》發行人暨總經理,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以及國立台灣博物館董事、客委會築夢計劃委員、觀光局國際光點委員;目前擔任吳寶春食品公司總經理。
著有《跟著大亨去旅行》、《天方夜譚探險記》、《我是丐幫旅行家》、《總有一天要去吃》、《人生的旅行存摺》、《尋找台灣特有種旅行》、《與天使摔跤》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dcVeEkiWPI/hqdefault.jpg)
三毛撒哈拉 在 「流浪作家」三毛:撒哈拉、愛情和死亡- 紐約時報中文網 的相關結果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台灣一家醫院去世,終年47歲。她的逝世被判定為自殺,並在台灣引發巨大的悲痛。 有些人猜測她是因丈夫去世太過悲痛而 ... ... <看更多>
三毛撒哈拉 在 三毛(作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三毛 (英語:Echo,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陳懋平,後來因為學不會寫懋字而自己改名為陳平,女,生於重慶,祖籍浙江定海,成長於臺北市, ... ... <看更多>
三毛撒哈拉 在 撒哈拉歲月(三毛典藏新版) - 博客來 的相關結果
「三毛」這個名字從民國六十三年開始在《聯合報》出現,那些甚至連「三毛」的家人都沒經歷過的撒哈拉沙漠生活,讓我們的「妹妹」、「小姐姐」、「小姑」頓時成了大家的「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