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隨緣家書】邁向「一國一制」之路:北京的「雙重底線」劇本,如何破解?
無論甚麼立場的朋友,都不會否認一個事實:香港正急速邁向「一國一制」,近日的種種荒謬「新事實」,不過剛剛開始,文革2.0正場還未上映,鬧劇陸續有來。究竟未來兩年還會發生甚麼事,香港人又能怎樣回應?
底線思維的真正目的:不是人,而是顛覆香港一切制度
按親北京陣營用詞,現在圖窮匕見,官方採取「底線思維」,凡是觸及底線,都會毫不留情的反擊,不再管任何舊制度制約,也不會再重複一直以來的「容忍」,跑步進入「全面管治」時代。
然而所謂「底線思維」,其實有雙重定義。公開表述,自然是習近平的「三條紅線論」:(1)「不允許危害國家主權和發展利益」;(2)「不允許挑戰中央權力、不允許挑戰《基本法》權威」;(3)「不允許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活動」。這三條紅線本身,用最寬鬆角度閱讀,只是形式主義;以最狹隘角度演繹,所有有獨立思考的香港人,卻都已「突破底線」。例如支持反送中運動的所有人(而這是香港主流民意),在微信都被定性「港獨」;參與反23條的所有人,都可說是「挑戰《基本法》權威」;而一條「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中學考試題目,既是傷害感情、又會傳回大陸,自然就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
以這樣脈絡管治,可能長久嗎?目前香港對紅線的演繹,甚至比國內某些地方更左。例如「日本對中國1900-1945年利多於弊」這類題目,在百度屬熱門搜尋;中國自由派學者擦邊球建議種種改革、藝術家借古諷今,下場因人而異,在新香港卻必批無疑。就算香港是普通城市,也不可能長期如此,何況始終是國際都會,支持政府的民意從來是少數派?
對北京而言,「三條紅線論」的真正目標,用共產黨語言,需要「從現象看本質」,是制度,不是人。批鬥人的目的,在於「暴露其背後集團」,例如曾蔭權不斷被批評不立23條,不單是針對人,而是整個公務員的程序官僚主義。在北京眼中,真正有能力「挑戰中央權力」的(共產黨對「權力」的理解並非法律、而是按「我吩咐你做你是否立刻照做」的紀律),從不是人,而是公務員制度、專業人士、新聞自由、司法獨立、公民社會等核心價值。《人民日報》的「刮骨療毒」社論,就是要香港精華一鋪清袋。
劇本的「第二底線」出現之時,真香港已死
根據馬克思主義要「改造社會結構」的理論,三條紅線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令香港有型、無型結構出現質變,並打散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讓北京得到在香港說一不二的絕對權力:例如怎樣利用這個國際金融中心,都不用管compliance;要配合全國形勢收緊或放寬控制,隨心所欲;又或需要殺一儆百時,「去到最盡」。由於北京已失去耐性,意識到多年統戰全盤失敗,未來只會採用最粗暴方式,撕破臉皮,相信依靠警察、「依法治國」、群眾批鬥、「銳實力」(不順從就失業)這公式,就能徹底控制。
根據各地共黨邏輯,全面控制後,「底線」的演繹會略為放寬,因為有威脅力的制度已摧毀,個別人士發揮不了作用,就像內地自由派那樣,那時候,是時候透一透氣,讓講人話能力未完全喪失的登場。假如大眾未被啟蒙,很可能以為「一切已經完結」,馬照跑,舞照跳,殊不知今昔星辰非昨夜,移花已不能接木。何況真普選的其中一個功能,就是在不同利益集團之間製造平衡,保持競爭力;在永沒有真普選的「新香港」,不同利益集團之間依然要平衡,北京依靠的,只能在控制大局後製造新路線鬥爭(參考毛澤東「矛盾論」),並以「民主成份」包裝,勿謂言之不預。
真香港人的考驗:如何掙脫建制綑綁?
這套手法貌似恐怖,但怎可能滴水不漏?
不要忘記,這是互聯網出現以來,中國第一次以這公式進行的實驗,並無先例可援。香港人已有過百萬散居世界各地,加上同情香港人、或與香港有過交往的全球「廣義香港人」,人數並不比「地理香港」內的香港人少,他們的下一代,普遍對北京極其反感。此刻的文革2.0,連淺藍、中藍,也不可能覺得沒有問題,他們的表態不在街上,而是移民和撤資。北京在邁向第一定義的底線過程中,正急速固化「Global Hong Kong」這個「命運共同體」的認同和向心力,而每一件香港發生的文革式樣板戲,都會全程直播到全球,成為各國自我警惕的內參。
就算北京把地理香港收到最緊,香港人依然能通過這共同體,暗渡陳倉。只要大家覺悟到可無需依靠建制生存,「唔信極權政府、唔怕」,例如被政治裁員的通過手足遙距聘請,不願接受「新香港國民教育」的繞過DSE考其他國際試,被政府改造的港台會在網上借屍還魂,美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列明因「反送中」被判罪成的政治犯前往升學和工作沒有影響、並鼓勵盟國效法,使用網絡分身繞過白色恐怖是常識吧…… 結果,新香港未出現前,「真香港2.0」的潛能積土成山,在香港內部慢慢形成超脫於建制的平行結構,在全球急速固化,既能自行存續,也能回饋香港。香港人對核心價值的堅持,不會像北京想像那樣可以輕易壓下來,反而成為永不能去除的隱患。
林鄭月娥,究竟要「攬炒」多少制度於你手?
從收緊紅線這過程中,對香港真正價值的破壞,也遠超北京想像。以教育局勒令考評局取消DSE試題這「小事」為例,林鄭以為是引蛇出洞的鬥爭手法,國際社會卻看作摧毀DSE這制度的關鍵一步。當考試被公然政治凌駕專業,香港學生的DSE成績被國際社會認為只反映背誦(在AI年代背誦的作用是零)、不能有創意思維(這是未來世代唯一不被電腦取代的技能),「五星星狀元」究竟代表甚麼,人家相信IB還是DSE,就是合理疑問。
同一道理,究竟香港金融機構會否和中國政府「共享」企業資訊,香港金融制度能否杜絕中國企業的常見漏洞(例如瑞興咖啡案、華為子公司與伊朗交易案),在一國一制過程中,呼之欲出。林鄭可以自顧呻吟「信政府、唔怕」,認為就算香港變成深圳,也沒有甚麼大不了;但一來在新冷戰,中國真的複製不了另一個香港;而北京「攬炒」了舊香港,舊香港的功能只會蟬過別枝,大贏家自然是新加坡,然後就是台灣,並令美國強化台灣防衛網的意欲大大增強,「真香港2.0」也會通過這窗口往全球紮根。
特區政府這條義無反顧的攬炒路線走下去,以香港這個國際最透明的資訊中心地位,只會令整個香港成為新冷戰的whistleblower。香港人配合第四次工業革命,大力減低自身對所在地建制的依賴,這是「順民、暴民、移民」這三民之外、也是三民結合的選項,無論身在地理香港還是文化香港,也立於不敗之地,一方面在本地建構平行社會,另一方面讓全球共同體逐步化虛為實,為大黑暗時代手足提供的各種支援,慢慢就能口惠實至。參考《暴政》一書,和葉劉淑儀恩師Larry Diamond演繹「通往極權的十二個步驟」,只要保持香港人既有知識、國際網絡、專業精神和價值觀等優勢,守住崗位,不滿足於被打壓至體無完膚後得到的一粒糖果,be water自能否極泰來,終有一天,願榮光歸香港。
明報,2020年5月18日
▶️「香港文革2.0」批鬥歷史試題,與「中國文革1.0」批鬥海瑞罷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9J-zgGp0Gk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P5555q0nybk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三條紅線放寬 在 李怡 Facebook 八卦
世道人生:愛上何桂藍(李怡)
好幾年前,看過HBO的電影《戀上海明威》(Hemingway & Gellhorn),講作家海明威與戰地記者瑪莎·蓋爾霍恩的愛情故事。在西班牙反法西斯內戰(1936-1939)中,全世界許多知識人都主動前往西班牙支援共和軍,在炮火連天的時刻,海明威、蓋爾霍恩和大群人在酒店大堂躲避,這時,轟炸聲中傳來一陣兒童哭聲,蓋爾霍恩立刻跑出酒店,不顧子彈橫飛循聲尋找,海明威叫她不住於是也追出去,她找到一個兩三歲的男孩在媽媽身邊哭泣,而媽媽在血泊中已喪生。蓋爾霍恩把孩子抱回酒店,海明威對她說,槍林彈雨你不應該跑出去;她說,不能夠讓孩子在媽媽的血泊身邊嚎哭。海明威神色凝重自言自語:這是我見到的世上最勇敢的女人。這一刻,他愛上了她。
早前,47人案在法庭申請保釋,有報道何桂藍在保釋申請陳辭中,說她可以接受任何具體的保釋條件,但不接受任何限制言論自由的保釋條件。她說這句話的後果是甚麼,相信她一定知道。網上有周小龍的回應:「何桂藍小姐,單憑你這句話,我已經愛上了你。」
時代真是不同了。1936年,最勇敢的女人是冒着槍林彈雨,去找尋一個哭泣中的小孩的女人;85年後,最勇敢的女人是不接受限制言論自由的保釋條件的女人。
現在是甚麼時代呢?我想了想,現在是「人人可以講,又人人不可以講」的時代。
人人可以講,意思是不需要專家,不需要評論家,任何人都可以告訴你社會多麼荒謬,都懂得批評那些掌權的大人先生女士們一本正經地講些自己都不相信的道理。比如就接種疫苗來說,專家說,本港要有約七成人打針,才能達致群體免疫,方可考慮放寬防疫措施。林鄭發文,說以現時的接種率, 恐怕要一段頗長時間才可以調整社交距離措施。眾所周知,目前只有科興疫苗提供,而政府專家委員會表示,科興整體有效率50.66%,若是變種病毒,則有效率只有約30%。即使全港人人接種,又如何可以達致群體免疫?
隨便舉這件事,就知道許多問題人人都看到。再就特首及政府團隊的民望連連插水來看,市上阿寶阿勝、不管黃絲藍絲,已經是人人都可以對時政提出大量批評意見了。只要具有普通常識,不須專家,也可以看出時政的荒謬。
但現實是「人人不可以講」,是指不能在媒體上講,哪怕只是社交媒體。國安法太多任憑解釋的模糊地帶,執法和司法太難以預期,越來越多看不見的紅線。禁忌從文字談話延伸到藝術,M+藝術館被指「侮辱國家尊嚴」、《理大圍城》紀錄片被官媒指「散播仇視國家情緒」,無法上映。近日自由亞洲電台訪問導演周冠希和獨立饒舌歌手JB,他們都提到因自由表達而受到打壓,感嘆禁語已是今日香港的現實,令創作人感悲哀。
許多語詞都不能說,「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願榮光歸於香港」不能說,連「香港加油」也不能說。若向中國大陸看齊,連自由、民主、法治、共產黨、小熊維尼、翠翠等都是禁忌,許多香港人或看不懂的諧音、怪字頻頻出現。「不可以說」只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而「人人要說」的話不僅存在,而且會因禁言而在人們心中更澎拜。
不止是香港和中國,甚而美國和西方,左膠肆虐之下,也有了許多人人想說又不能說的「政治正確」的忌諱。
我享受過在港英的法治保護下,對仍然禁言的海峽兩岸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並樂見台灣的變遷。香港資訊最自由、創作最活躍的時代,俱往矣!今天,維護言論自由的人最勇敢,我也愛上了何桂藍。
三條紅線放寬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八卦
#一線三的心情抒發
我的徒弟是一個很認真的人,
雖然沒有很聰明,但做事非常紮實,
完全體現了「勤能補拙」的特色,從來不抱怨。
前兩天他面露苦惱的表情跟我說,
他因為開了一張罰單被申訴執勤態度不佳、
進而被主管約談的事情。
那一條路兩旁剛好是菜市場,
時常都會有並排違規停車阻礙交通,
所以不管有沒有被檢舉我巡邏都會主動去取締,
當天他在現場開了一台自小客車併排違規停車,
結果被背後有勢力的鯛鯛申訴到署長信箱,
約談時被酸了一句「你有這麼缺這張單嗎?」
「那邊就是菜市場,讓人家停一下會怎樣?」
我笑了,拍拍他的背,要他放寬心,問他,
如果換作是我被申訴,你覺得我會不會被約談?
徒弟說,應該不會,我問他為什麼不會?
我問他,你覺得我跟你最大的差別是什麼?
徒弟回答:「因為我看起來比較好欺負吧。」
我大笑,跟他說再想想,這不是主因啊,
如果你認為你做的是對的事情,那就不要怕。
當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當時我還是個菜鳥,
第一次在開紅單的時候遇到垃圾民意代表,
對方一開頭直接嗆名了他是某某某市議員,
要我把這張夾在車窗上的逕舉單撤銷。
不為所動,請他出示他的身分證件,
跟他說我可以把逕舉單刪除、改開告發單,
待入檔後直接拿這張罰單去繳費即可。
「你是不是不知道我是誰?」
「信不信我明天叫你們所長到市議會罰站?」
「還是你們日子過太舒服、要我查你們是嗎?」
這起鬧劇在阿魯巡佐到場協調後才拉下序幕。
這張罰單最後怎麼處理我是不得而知,
聽到阿魯巡佐一句「沒關係,我來處理!」
我馬上乖乖跨上機車離開現場。
但說起阿魯巡佐,不得不說是本所最帥的巡佐,
人高馬大、身材健壯,待人謙和又不失霸氣,
非常體恤基層,甚至常常以為自己還是警員,
趁大家忙碌時拿起掃把彎腰掃地維護駐地環境。
重點是皮衣、牛仔褲、AC/DC的踢恤一樣不少,
放假時還會騎著他的紅牌重機去北宜刷追焦,
完完全全就是我心目中巡佐的樣子。
後來依舊常常在轄區內看到那台市議員的車,
不是停在紅線、就是停在人行道或斑馬線上,
不管直的停、橫的停就是不會停在停車格內,
而興趣是維護交通安全的我當然也不會客氣,
每次巡邏看到都會免費為它夾上可愛的紅單,
不偏不倚夾在擋風玻璃旁那張紅色議員證旁。
直到有一天,我看著阿魯巡佐面有難色的搔頭,
手裡拿著一張粉紅色、違規停車的逕舉單走來,
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的揮了揮手上的罰單:
「這個月第七張了,全部都是你開的哈哈!」
原來,那個市議員只要發現他的車被開了罰單,
便會開著車來到派出所的門口朝裡面招手,
看當天值日的幹部是哪位,把幹部叫出來,
順手的把罰單遞給值日幹部,然後揚長而去。
罰單最後怎麼了、有沒有開出去、是誰繳的,
相信聰明如我的讀者們肯定知道¯\_(ツ)_/¯
對我來說,執法不應該要有差別待遇,
不管是兩輪四輪、亦或是王子庶民,
如果第一線的執法人員無法依法行政,
那被干預行政的民眾要怎麼適法、要怎麼信服?
所以,被申訴就回覆,被約談就理直氣和,
說出讓自己能站住腳的法規與執法標準,
千萬不要害怕開單,也不要怕開了單被申訴,
更不要害怕被申訴之後,你的主管找你談話,
即使主管不挺你,二組也不挺你,要相信自己,
如果你恐懼,或是怕麻煩,那就越容易被約談。
我的職責是看到違規就盡可能開單取締,
對我來說這樣便對得起自己與這份工作,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在這個單位待了幾年,
我依舊還待在最苦命的大輪番最主要的原因吧,
沒有能屈能伸的能力,因為我的腦袋很死。
但對我來說,這麼做才會有當警察的感覺,
我是說偶爾,很偶爾才會有這樣的感覺啦...
#我寫自己的故事
#他們過他們的人生
#一線三的日常
#警察 #台灣警察 #民意代表 #市議員 #罰單
📷MD @wr.texture
Written by 一線三
Photo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三條紅線放寬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P5555q0nybk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昨日,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月來新低、最新失業率微跌,可算是「好消息」,不過,政府、市民勿因而欣喜,情况只是並未更壞而已。本港疫情和經濟現况,基礎都十分脆弱,若未能有效控制疫情,經濟復常就無從說起。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準備新一份施政報告,期望她就防疫抗疫和重啟經濟,提出一套可行策略,使本港實現有效控制疫情和經濟重回正常軌道,不致繼續沉落下去。此外,政府也有必要審視中長期財政情况,若出現結構性赤字,須及早制訂應對策略,避免整體經濟受到衝擊。新冠肺炎新增確診個案,昨日為26宗,此乃7月初第三波疫情爆發以來,每日較低確診宗數,但是不能說疫情已經受到控制。
蘋果頭條
美國繼續出招針對北京強推「港版國安法」,國務院周三表示,已通知香港華盛頓暫停或終止與港三項雙邊協議,包括引渡協議。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表示,中共選擇壓制港人的自由與自治,所以暫停或終止該三項協議。國務院的聲明指,美國已在周三通知香港有關決定,涉及的協議涵蓋移交逃犯、轉移被判刑者,以及國際船運所得收入的雙重課稅寬免。國務院發言人奧特加斯(Morgan Ortagus)在聲明指出,中國共產黨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大舉侵蝕香港的高度自治,總統特朗普已清楚指出美國會視香港為「一國一制」,並已對壓制港人自由的人採取行動,他簽署的「香港正常化」行政命令亦有多項回應北京的措施,包括中止或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
東方正論
今年是庚子年,注定多災多難,不可能平靜。在中美角力的大氣候下,香港成為主戰場,局勢不穩加上種種制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備受動搖;屋漏偏逢連夜雨,去年的反修例黑暴重創本港根基,今年又逢新冠肺炎來襲,百業蕭條,雪上加霜。此情此景下,賣樓套現成為業主的救命稻草,社會要求樓市撤辣之聲不絕於耳。金管局昨日宣布放寬「非住宅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總算是遲來的減辣救市,惟何時輪到住宅減辣以至撤辣,仍是未知之數。本港經濟自去年開始下行,今年更趨惡化,財爺陳茂波甚至形容今年經濟是近六十年來最差。
星島社論
金管局自二〇〇九年推出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後,首次放寬非住宅物業按揭貸款成數上限,上調十個百分點,一般個案上限由四成升至五成,今日起生效。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見圖)表示,調整主要考慮非住宅物業價格走勢、交投量、經濟基調和外圍環境等因素。該局又指,並未對相關指標跌幅設「紅線」;至於住宅物業市場,現階段看不到調整空間。新調整的措施下,沒有按揭貸款的申請人,一般情況下的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上限,由四成上升至五成;主要收入非源自香港,或以「資產水平」為基礎申請按揭貸款,上限由三成升至四成;已有按揭貸款的申請人一般情況下的上限亦由三成升至四成;主要收入非源自香港或以「資產水平」為基礎申請按揭貸款的,則由兩成升至三成。
經濟社評
金管局昨突然放寬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是2009年逆周期措施推出以來首次鬆綁,顯然是因應非住宅物業價格大跌而作出相應微調,給商家資金周轉機會,以解燃眉之急。要穩住經濟,最關鍵的還是盡快採取有效措施控疫,讓經濟早日復甦。金管局昨天以疫情重創本港經濟,尤其非住宅物業,包括寫字樓、分層工廈和零售業樓宇價格和成交量,都出現顯著調整,考慮到相關價格走勢、交投量、經濟基本面發展和營商環境,決定將非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今起由4成放寬至5成。

三條紅線放寬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18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nomWLWYGheE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美俄峰會,拜登與普京同意恢復互派大使、啟動雙邊戰略穩定對話,為處於歷史低點的美俄關係暫時「止血」,避免進一步惡化,卻談不上帶來重大轉機。中國崛起動搖美國世界一哥地位,拜登訪歐,除了拉攏盟友制華,更欲離間中俄,惟未見普京賣帳。中美爭雄時代,列強各有盤算,對普京而言,壯大後的中國,長遠會否成為地緣政治重大威脅,乃是未知之數,然而美國和北約這些年一直咄咄逼人、意欲握住俄國咽喉,卻是昭昭明甚。後冷戰時代歷史已清楚說明,美俄矛盾是結構性的,華府無視俄羅斯國家安全紅線,得寸進尺,中俄友好某程度是華府逼出來的。
蘋果頭條
港府繼去年8月10日以「港版國安法」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集團多名高層,並大舉搜查《蘋果日報》大樓後,相隔近1年的6月17日,再度以類同罪名拘捕集團5名高層,同時動員比上次更重的警力,企圖再次製造白色恐怖,在7.1前夕將《蘋果》噤聲。去年8.10警察大舉搜《蘋果》後,我們曾帶讀者直擊一份報紙的誕生——由編輯埋版、付印,出車,送到旺角報販手上——報館每日的正常運作程序。沒有人知道,印刷機明快鏗鏘的旋律,往後能否依時響起,但《蘋果》員工仍然無畏無懼,如常出版
東方正論
不要問喪鐘由誰敲響,喪鐘由自己親手敲響。一直以反中亂港、勾結外力奪權變天為職志的壹傳媒及旗下《蘋果日報》,昨日再受致命重擊。警方國安處清晨採取行動,以涉嫌違反國安法第29條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5名壹傳媒董事及高層,並進入壹傳媒大樓搜證,保安局更凍結《蘋果日報》等3間公司資產。人又無,錢又無,毒果「收檔」,寫在牆上!
星島社論
警方繼去年八月搜查壹傳媒大樓及拘捕黎智英三父子及壹傳媒高層共八人後,警方國家安全處發現《蘋果日報》前年至今刊載三十多篇呼籲外國制裁中國及香港的文章,昨晨出動五百警力,以涉嫌「勾結外國勢力」拘捕五名高層人員,包括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集團營運總裁周達權、《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及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並首度向法庭申請可檢取新聞材料的手令,進入《蘋果》大樓展開大搜查,又凍結其公司帳戶共一千八百萬元財產。消息稱,警方最快今午落案檢控部分被捕人士,明早提訊。
經濟社評
本港就業市場由谷底反彈,最新失業率連跌3個月,因疫情回落,港府近月放寬控疫措施,飽受重挫餐飲零售業稍作喘息,令就業情況繼續從低點回升。隨着總值360億元的消費券計劃下月開始登記,市民的消費信心、商企的招聘意慾應將維持較好勢頭,但惟有重新通關,經濟、就業始有望真正復常,背後仰賴更多人當即接種疫苗,令社會盡速築起免疫屏障。據統計處公布,3至5月失業率為6%,跌至1年來低位,亦勝過市場預測的6.2%,當中以餐飲服務業的0.8個百分點跌幅最為顯著,反映政府4月底開通疫苗氣泡,放寬食肆、酒吧等的營運限制,穩住了業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