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茄子煲!軟Q+酥脆鹹香入味超開胃】
餐廳招牌菜「三杯茄子煲」來啦!
除了軟Q的茄子,阿慶還加了茭白筍增加酥脆感
吃起來口感更多層次😋
而特調的「三杯醬」鹹香又入味
保存起來不管炒菜炒肉都超萬用!👏
這道菜端上桌給家人吃白飯一定配光光
就算沒吃完冰到冰箱,冷冷吃也超讚呦!😆
-----------------------------------
有任何想學的料理也歡迎在底下告訴阿慶師唷~
◆需要的食材✍
材料:
✅茄子 2條
✅茭白筍 3支
✅薑片 30g
✅蒜仁 6-7顆
✅大辣椒 2根
✅九層塔 30g
✅蔥段 2根
三杯醬:
✅醬油 6大匙
✅醬油膏 3大匙
✅烏醋 1大匙
✅番茄醬 1大匙
✅米酒 2大匙
✅二砂糖 1大匙
✅水 6大匙
調味料:
✅沙拉油 3大匙
✅三杯醬 6大匙
✅香油 1大匙
✅麻油 1/2大匙
✅米酒 1大匙
✅水 3大匙
🍳阿慶師料理小筆記📝
1.茄子及茭白筍切成長條狀,準備好蒜仁、薑片、辣椒、蔥段。
2.碗中加入醬油、醬油膏、番茄醬、烏醋、米酒、二砂糖、水,調製三杯醬。
3.鍋中倒入油,下茭白筍以中大火拌炒,再下茄子大火炒1分鐘起鍋。
4.鍋中倒入香油,下蒜頭、薑片,再加入三杯醬、水,下茄子、茭白筍以大火拌炒,待醬汁收乾下辣椒、蔥段、九層塔,最後加米酒、麻油即完成。
廚房場地:KOOK Living-共享廚房 x 同好聚會 x 享受生活
#阿慶師
#三杯茄子煲
#三杯茄子
#茄子
#茭白筍
#三杯醬
#萬用醬
#超下飯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個舞台。 不要叫魚去爬樹;有水,牠就活潑了。 吳江橋,人很隨和,但說話結結巴巴超低音,滴汗! 一埋爐,即刻生猛晒:大開大合拋熱鑊,心細如塵撒鹽調醬,小店聚興家的廚房讓他大放異彩;揮灑出一道道色香味,俘虜城中名人兼獲同儕青睞,晚飯消夜夜夜爆滿;車胎人2018「推介」,以為2019有機...
三杯茄子煲 在 阿慶師 Facebook 八卦
#阿慶師隨身食譜圖📝
阿嬤的味道【經典台菜】
三杯茄子煲 教學影片在這呦👇
https://rd.achingchef.com/YVzz2V
#阿慶師食譜圖趕快存起來
#今天吃什麼看看阿慶師食譜圖
#去市場買菜帶著阿慶師食譜圖
#轉分享想給親朋好友也超方便
#疫情期間減少出門
#就多帶幾張食譜卡一起買菜去吧~
三杯茄子煲 在 走吧!一起去旅行 Facebook 八卦
熱炒最愛「三杯茄子煲」雙重口感別錯過!
茄子分2次炒👉「1分鐘就要起鍋」筆記快記牢😍
三杯茄子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個舞台。
不要叫魚去爬樹;有水,牠就活潑了。
吳江橋,人很隨和,但說話結結巴巴超低音,滴汗!
一埋爐,即刻生猛晒:大開大合拋熱鑊,心細如塵撒鹽調醬,小店聚興家的廚房讓他大放異彩;揮灑出一道道色香味,俘虜城中名人兼獲同儕青睞,晚飯消夜夜夜爆滿;車胎人2018「推介」,以為2019有機會給他掛星星,可惜落了空。
位於太子砵蘭街的聚興家開業已經七年,是城中名廚擁抱的小炒店,四太梁安琪、林建岳、黃百鳴、譚詠麟等明星都是座上客;去年尾米芝蓮推介,更是錦上添花;三個月前擴充租了隔鄰鋪位,多了大約十張枱,仍遠遠供不應求。承米芝蓮的星光,不如擴充開分店?42歲的老闆兼大廚吳江橋(橋師傅)心水清:「看透了,你質素不行,開幾多間都無用。一間得,那生意也可以。都是求兩餐求興趣,唔使咁搏嘅!」身邊的橋嫂連連點頭:「他寧願推客,也不想勉強做。現在客人一定要訂枱,預早一兩個星期啦!也多先訂菜;日日清,材料夠新鮮。」
徹底的認真
即使沒有摘星,橋師傅表示會依舊努力、用心去做好自己的菜式,保持食物質素,「因為這才是長遠。」譬如熬高湯,他將雞腳雞肉慢煎到金黃色,「你煎雞渣不夠香,它會有腥味;下米才有米香,用大火扯到夠濃才靚。」他怕假手於人十個步驟做七個,達不到最佳效果,所以親自做跟到足;又如灼魚片,下鑊前先用碟一塊塊鋪平再慢慢卸下去,「這樣魚片塊塊一樣熟;你求其整堆放下去,熟度不會均勻。」他坦言廚藝就在這,看師傅的工序是否做得足。
如此投入認真,他表示是學習自馬會山光道邵德龍師傅——聚興家的熟客,「他經常教我菜式怎做,怎改良會好些。」從前自己慣了做粵菜,也被邵德龍訓示過:「他說我無分粵菜川菜。其實你做廚師,你甚麼菜都要懂,要多元化。」
店中的水煮手切牛肉、豆酥蒸筍殼蒸肉蟹融合了中國幾個菜系的食材和技法;大受歡迎的酸菜斑魚就是取四川青花椒辣椒,結合潮州鹹酸菜,用上粵式的煮法。而且選料精嚴:採用的游水花尾龍躉是台灣海中圍養,不是工廠飼養帶藥味的貨色;揀汕頭鹹酸菜,取其微酸鹹香味重,細細切走葉邊,剩下的都是厚肉爽口位;魚片和骨腩分開醃分開灼不在話下,連配料娃娃菜浸上湯、鮮菇拉油汆水再下熱鑊和芹段同爆,每樣也細細處理……灒上油爆指天椒和青花椒添香點色作結;十多個工序,一絲不苟。
「客人一試,即刻知道師傅的功夫去到甚麼程度,就像李小龍打功夫,兩招就見效。」他明明是滿意,但說來就是難為情。畢竟食物較能達意:魚片滑溜、骨腩爽、酸菜脆、湯頭甜而微微帶辣直暖喉頭,水準比高檔食肆絕不遜色,價錢卻只是一半。
終遇伯樂
「很多人都叫合作怎樣怎樣,打電話來問幾多錢賣不賣呀?我還是覺得自己家庭式經營,和客人變成朋友一樣,好開心。」每天上午,66歲的橋媽就去買鮮雞鮮肉菜蔬兼在飯市打雜;下午三四點岳母出馬收魚收海鮮;橋師傅掌勺,太太樓面招呼,「好似打麻雀,四隻腳去砌。」 橋師傅說。廚房㷫烚烚,橋媽叫住他:「仔呀!熱氣,飲杯鹹桔水。」大廚背後,是軟實力。
他入廚20年,曾在多家酒樓打工,最後東家是以小菜出名的陶源,基本功練得紮實。只是,同輩入行的多已升做大師傅,自己做來做去中間位,很不是味兒,「中菜師傅或者甚麼師傅都有個師傅格,大位始終騎住細位,自己不是太忿氣。」2011年,他押上所有積蓄和兩位媽媽湊合近百萬元,開了聚興家。
頭兩年都不夠客源,夥計要推遲出糧,自己日捱十六七小時,「早餐午市下午茶晚飯消夜做到尾。」那時熟客多數吃茄子煲豆腐煲飲個免費湯,「做來做去都是這兩條街的客人。」
死纏爛打捱了兩年,終於出現轉機,「認識了一班師傅來幫我宣傳,第一批就是邵德龍,他拉李文星,李文星又拉培哥,培哥跟住拉四季,中廚師會,跟住TVB蔡和平那邊,一滴水一滴水儲起整桶水。」邵德龍,馬會名廚;李文星,卅二公館行政總廚;培哥,添好運老闆;粒粒都是廚界巨星,口碑相傳,很多行家都拉隊來消夜。
因為他謙虛沉着,大家都肯給意見,「四季(龍景軒)德哥不是教我菜式,他教我做人道理,給了我12個字:天時地利人和,性格改變命運。」德哥是香港首位三星米芝蓮中廚,也是聚興家常客。
小店現只集中做晚飯和消夜。名人、食家紛紛來打卡,也有普通客。有些店成名之後,同一款菜就會因客人身份有別而兩個樣。橋師傅直搖頭:「其實我們在裏邊煮都是用比賽那種心態做好每一個菜式,不會看誰來食才特別用心一些。作為一個廚師,煮食給客人。客人食完很開心認同你,或者再帶朋友來。你覺得做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其他事不去想它。」他微笑一下,又拘謹起來。錄影訪問結束,他難得綻放笑容,不過只三秒。他的菜,更直接寄存他的心思。
撰文:韓潔瑤
攝影:周義安
聚興家
地址:太子砵蘭街418號地鋪
電話:2392 9283
詳情: http://bit.ly/2JkqBCC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三杯茄子煲 在 Ytower Cooking 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韓式輕量砂鍋 聚熱快省能又省時 燜煮燉煲樣樣行
馬上訂購→https://goo.gl/TDv7BN
1.三杯雞
料理祕訣:
1. 薄薑片炒至捲曲微焦,香氣更足
2. 麻油、米酒、醬油膏(或醬油) 三杯絕佳比例1:1:1
3. 醬油膏取代醬油 縮短收汁時間 肉質不乾澀
4. 小火燜煮,入味不乾柴
5. 大火收汁,湯汁濃郁
材料:
雞肉塊 1800公克
老薑 100公克
辣椒 70公克
蒜仁 200公克
九層塔 40公克
調味料:
胡麻油 80㏄
醬油膏 80㏄
米酒 80㏄
細糖 1大匙
作法:
1.薑削皮切薄片;辣椒對剖切段。
2.熱鍋倒入胡麻油,放入薑片,小火煸至邊緣捲曲微焦再放入蒜仁,一起煸至金黃後放入辣椒煸香。
3.雞肉塊放入鍋中,大火炒至表面焦香。
4.放入所有調味料以中火煮滾,再蓋上鍋蓋小火煮約5分鐘,燜煮入味。
5.打開鍋蓋,大火煮至湯汁收乾,再加入九層塔炒勻即可。
2.三杯中卷
料理祕訣:
大火快速收乾湯汁,中卷肉質口感Q。
材料:
中卷 800公克
薑片 50公克
紅辣椒段 30公克
蒜仁 80公克
九層塔 50公克
調味料:
胡麻油 60㏄
米酒 60㏄
醬油膏 60㏄
細糖 1大匙
作法:
1. 中卷洗淨去皮後切圈。
2. 燒一鍋水,將中卷入鍋,加入少許米酒汆燙30後,取出瀝乾。
3. 另取鍋倒入胡麻油,放入薑片煸至微捲曲,放入蒜仁煸炒至金黃,再放入紅辣椒段炒香。
4. 放入中卷炒勻,依序放入醬油膏、米酒、細糖炒至湯汁收乾。
5. 再加入九層塔炒勻即可。
3.三杯豆腐
料理祕訣:
下鍋油炸,料理時不易破碎。
材料:
板豆腐 1200公克
薑片 50公克
紅辣椒段 30公克
蒜片 30公克
九層塔 40公克
調味料:
胡麻油 60㏄
米酒 60㏄
醬油膏 60㏄
細糖 1大匙
作法:
1.豆腐切小塊。
2.熱油鍋,燒熱至約180℃。分兩次將豆腐下鍋炸至金黃後撈出瀝乾油備用。
3.另取鍋倒入胡麻油,放入薑片煸至微捲曲,放入蒜片、辣椒段炒香。
4.放入豆腐炒勻,依序放入醬油膏、米酒、細糖炒勻。
5.再加入九層塔炒勻即可。
4.臘味煲仔飯
關鍵祕訣:
米先浸泡過水,米心才容易煮透,米水比例為1:1.5。
米 4杯
水 6杯
臘腸 3根
肝腸 3根
蒜末 15公克
芥蘭菜(燙熟) 4棵
調味料:
醬油 1大匙
蠔油 1大匙
細砂糖 2茶匙
涼開水 2大匙
作法:
1. 米洗淨瀝乾,加入水浸泡1小時以上。
2. 臘腸及肝腸用開水沖燙清洗過,備用。
3. 取一鍋,放入蒜末及1大匙沙拉油,以小火爆香,將浸泡好的米(連同浸泡的水)一起入鍋,以中火煮滾。
4. 將臘腸、肝腸放至米上,轉小火蓋上鍋蓋,持續以小火煮約12分鐘,至水分完全收乾,關火,取出臘腸、肝腸。
5. 利用木匙將飯翻鬆,再將臘腸、肝腸切片排放至飯上,擺上芥蘭菜。
6. 將調味料拌勻至糖融化,即成淋醬,淋至飯上即可。
5.麻油雞飯
材料:
米 2杯
水 2杯
米酒 1杯
麻油 2大匙
雞腿肉 500公克
薑絲 40公克
鴻喜菇 100公克
鮮香菇片 100公克
調味料:
鹽 1茶匙
作法:
1.米洗淨,加入水、米酒浸泡約半小時以上。(重點:浸泡米酒讓米香氣更濃郁)
2.薑絲放入鍋中,倒入麻油,以小火炒至薑絲微捲,放入雞腿肉塊,炒至肉色變白微焦。(小秘訣:冷油放薑絲,充分釋放薑味)
3.倒入浸泡的米、水、米酒,煮滾後加入鹽拌勻,放入鴻喜菇和鮮香菇片。
4.蓋上鍋蓋,小火煮約12分鐘至熟,開蓋將飯翻鬆,讓水氣散發即可。
6.花雕雞
材料
土雞腿 1800公克
薑片 30公克
蒜片 30公克
蒜苗 100公克
宮保(乾辣椒) 5公克
花椒 5公克
芹菜 100公克
調味料
蠔油 2大匙
辣豆瓣醬 4大匙
花雕酒 100CC
水 50CC
作法
1. 土雞腿洗淨剁小塊;蒜苗切片;芹菜切小段,備用。
2. 熱鍋,倒入適量的油,放入蒜片、薑片爆香,再放入宮保(乾辣椒)、花椒炒香後,加入辣豆瓣醬。
3. 放入雞肉拌炒,炒至雞肉乾香、表面呈微金黃色。
4. 加入蠔油、花雕酒、水炒勻,煮至湯汁略收。
5. 加入蒜苗片、芹菜段炒勻即可。
7.蕃茄燉牛肉
材料
牛肋條 1800公克
蕃茄 600公克
蒜末 60公克
薑末 30公克
洋蔥片 200公克
蕃茄醬 180公克
米酒100CC
水 700CC
糖 2大匙
作法
1. 蕃茄去蒂頭切大塊;牛腩切約7公分段狀,備用。
2. 熱鍋,放入牛肋條炒至表面焦香。
POINT 牛肋條先炒至焦香,保留肉汁且增添香味
3. 放入蒜末、薑末、洋蔥片,炒至洋蔥變軟,加入一半的蕃茄塊炒一下,再加入蕃茄醬炒勻。
4. 加入米酒、水煮至沸騰,轉中小火保持微滾,燉約1小時。
5. 再加入糖與另一半的蕃茄,續燉3分鐘即可。
8.肥腸茄子煲
材料:
滷肥腸 300公克
茄子 500公克
蒜末 10公克
薑末 10公克
辣椒片 15公克
九層塔葉 20公克
調味料:
A
辣豆瓣醬 2大匙
米酒 2大匙
水 100cc
B
蠔油 2大匙
細砂糖 1大匙
水 50cc
作法:
1. 茄子去皮,和滷肥腸切成段。
2. 熱鍋倒入適量油,將茄段放入鍋中煎至邊緣微焦後取出備用。
3. 原鍋以小火爆香蒜末、薑末及辣豆瓣醬,加入肥腸和米酒略炒香,加入調味料A的水煮滾。
4. 放入茄段、辣椒片、蠔油、細砂糖及調味料B的水,稍微翻炒至湯汁收乾,放入九層塔葉拌勻。
9.蟹黃海鮮豆腐煲
材料:
A
胡蘿蔔 100公克
蟹腿肉 80公克
薑末 10公克
油 50cc
B
盒裝蛋豆腐 600公克
蝦仁 200公克
魚肉 150公克
毛豆仁 80公克
水 600cc
太白粉水 適量
調味料:
鹽 1茶匙
細砂糖 1茶匙
白胡椒粉 1茶匙
米酒 2大匙
作法:
1. 胡蘿蔔去皮,用湯匙刮成屑。
2. 蟹腿肉放入滾水中汆燙1分鐘後取出剝成絲。
3. 胡蘿蔔放入鍋中倒入油,炒出橘紅色油後放入蟹肉絲、薑末炒勻。
4. 放入燙過的蝦仁、魚肉,倒入水煮滾,再加入蛋豆腐片、調味料拌勻。
5. 加入太白粉水勾薄芡拌勻即可。
10.香菇雞湯
料理祕訣:香菇洗淨泡發,與香菇水同煮味道更濃
材料:
A
土雞肉塊 1800公克
B
乾香菇 50公克
薑片 30公克
紅棗 30公克
水 1200㏄
米酒 30㏄
調味料:
鹽 1又1/2茶匙
作法:
1. 香菇加500㏄水泡發後剪去蒂頭。
2. 土雞肉塊放入滾水中汆燙煮滾,用水洗淨放入鍋中。
3. 材料B加入作法2的鍋中,煮開後撈去浮沫。
4. 再關微火蓋鍋蓋煮約30分鐘,關火後加入鹽即可。
11.蓮藕排骨湯
材料:
蓮藕 800公克
排骨 800公克
薑片 30公克
水 2000cc
米酒 50cc
調味料
鹽1大匙
作法:
1. 蓮藕刷去表面泥土,刮去表面薄膜,切滾刀塊。
2. 煮一鍋滾水,放入排骨汆燙煮滾約30秒,撈起用清水洗淨。
3. 蓮藕塊、排骨、薑片、米酒和水放入鍋中,大火煮滾撈去浮沫,關小火蓋鍋蓋燉煮約30分鐘,加鹽調味拌勻即可。
12.苦瓜排骨湯
材料:
苦瓜 600公克
排骨 900公克
小魚乾 20公克
蒜仁 60公克
薑片 30公克
水 2000cc
米酒 50cc
調味料
鹽 1大匙
作法:
1. 苦瓜刮去籽囊、去內膜,對切直剖切塊。
2. 煮一鍋滾水,放入排骨汆燙煮滾約30秒,撈起用清水洗淨。
3. 苦瓜塊、排骨、小魚乾、蒜仁、薑片、米酒和水放入鍋中,大火煮滾撈去浮沫,關小火蓋鍋蓋燉煮約30分鐘,加鹽調味拌勻即可。
-
楊桃美食網
http://www.ytower.com.tw
天天買菜 天菜網
http://www.skycook.com.t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ytower01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tower01

三杯茄子煲 在 Pin Cheng Ji Youtube 的評價
关注品城记FB账号→https://pcjfb.page.link/bjYi
今天要去的這家餐廳,
又是粉絲給我們推薦的。
坐標花都,據說是當地的老字號,
上世紀90年代就有了。
這裡最出名就是浮皮煲(豬皮煲),
幾乎是每桌必點。
炸過的豬皮吸收了胡椒湯汁後,異常“惹味”!
簡直太適合像嘉昇這樣的碳水愛好者了!
你看嘉昇一口豬皮,一口白飯,連乾了幾大碗,
就知道個中滋味如何啦!
當然啦,正常來說嘉昇的餐單裡
是不包括這樣的大魚大肉的,
所以,今天還有一位新女嘉賓!
經常上B站看美食節目的,應該會認識她!
花都開了將近30年的老字號,招牌浮皮煲的確惹味!就著它,嘉升連吃了3碗白飯!
店鋪名稱:榕樹餐館
地址:廣州市花都區商業大道與龍南路交匯處
電話:020-36803123
人均:52
營業時間:週一到週日 09:00-21:00
賬單:
豬皮煲——38元
鹹水魚——48元(小)
三杯筍尾x2——116元
生炒菜心——35元
燒汁茄子——35元
飯x3——9元
合計:285元
吃遍广东
https://pcjgd.page.link/u9DC
跟着嘉升吃美食
https://pcjjs.page.link/rniX
跟着大秋吃美食
https://pcjdq.page.link/V9Hh
吃遍佛山
https://pcjfs.page.link/RtQw
粥粉面饭来一波
https://pcjzfmf.page.link/qL6j
吃遍珠海
https://pcjzh.page.link/29hQ
品一座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oN4GqAMoOc&list=PLs58S8XatBvmMLb0ipGVm0hceujBn3SIk
吃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fIFSk9_A&list=PLs58S8XatBvmYeqptj1F7Jp2JufgTMBsa
跟着品城记玩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JVrxTe8Ei0&list=PLs58S8XatBvnmM787KPz6pfWQqAbu-tSD
品一座城,不僅僅是美食,更是人文!
走,帶你去找好吃的!
我們的夢想,是吃遍世界上每一座城市的美食!
吃遍給廣州,再吃遍全世界!
傳統中華美食,西餐,網紅美食,平民小吃!
只要是好吃的,我們絕不放過!
想要GET更多好吃的食物,跟著我們就對了!歡迎訂閱【https://pcj.page.link/Tbeh】
你的城市哪裡好吃哪裡好玩?全在我們的原創視頻裡!
#品城記 #探店 #豬皮煲#廣州#粵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