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2010和2011年,歐債危機爆發的前一年,原物料大多頭還未結束前,我詢問過至少10個以上的澳洲人,至少30個以上的英法德義人,約10個中南美洲人,20個以上日本和南韓人,約10個香港人和新加坡人,年紀大約落在20~50歲,我問他們覺得自己國家的景氣長期以來好不好,大概抓個10年,或者自己出社會以後,以前景氣比較好,還是現在景氣比較好,結果我找不到說自己國家景氣十多年來有好轉的,幾乎都在抱怨景氣不比以往,日子過得越來越辛苦
2010年其實是澳洲人均收入相對高水平的時候,一位背包客,要找到周薪500~900澳幣的工作並不難,1000澳幣以上要拚一點或兼差,我認為澳洲居民可以找到的工作待遇一定更好,但澳洲人顯然蠻多人覺得經濟不景氣,他們覺得澳洲政客們長期政黨內鬥,沒有努力拚經濟,我聽一聽就笑了,他們甚至覺得,美國、英國、歐洲許多國家的政治人物表現好多了(諷刺的是我問到的歐洲人,他們反倒覺得澳洲政治人物負責多了),大家普遍都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我遇過已經移民10年到澳洲生活的北韓人,他對景氣好壞沒啥感覺,但他覺得澳洲生活相對富足多了
最激動的回覆,我想是南韓人了,他們大多是年輕人,雖然我沒住過南韓,但他們給我的回覆,讓我感受到大財團的勢力真的無所不在,他們說沒在三星、現代、LG、SK企業工作,社會價值觀可能就把他們當作垃圾(真的就是用trash,我沒想過他們會用這樣的形容詞),我問過他們,怎麼不去其他企業工作看看,通常回覆都是,沒有了,不去那幾大集團底下工作,找不到其他好工作了(中小企業都被排擠掉了)社會就看不起他們,與其待在南韓,不如出來闖闖
我2016年底去了美國,我照慣例到哪個國家就問問當地人對景氣的看法,2016年應該是美國經濟還不錯的時刻,但問到不下10位美國人的看法,得到的結果都一樣,大家都覺得景氣好轉的不多,然後免不了砲轟共和黨和民主黨在國會政黨內鬥的情況,政客們對實體經濟都沒啥貢獻,經濟不景氣,到了2017年和2018年,不少美國人還是一樣的抱怨,我去最多的是加州(民主黨票倉),那裡的許多人抱怨,他們的月薪超過1/3貢獻給房東,沒生病也要繳一堆保險費,然後順便抱怨Trump的言行,反正Trump就是德不配位
相對於一堆已開發國家的年輕人對於自己的國家感到不滿,我問到的回覆,高比例對自己國家正面評價的,只有開發中國家的中國人(移居海外的中國人),我沒有遇過比中國人更樂觀看待自己國家經濟的外國人了,但是問到中國這麼看好,你為什麼要移民,他們一個個就,唉阿......
然後我想到以前看到的這張圖
圖片來源
https://ppt.cc/f6nUXx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開左Twitter和IG啦!想睇多d可以關注:Twitter: @hkStephenSYY / IG: hkStephenSYY 加入我們的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mrshiu 你爆料我來講email: [email protected] ...
三星堆香港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八卦
大家參考看看。
中國一直有一個迷思, 他們以為只要把台灣和香港拿下來, 有了這塊土地, 沒有上面的人也沒關係, 他們自己可以管理的很好, 他們只要島不要人。
就好像他們養, 套, 殺很多台商和外資的廠在中國,以為把廠搶過來, 就可以免費的用裡面的設備或技術,前廠商已訓練好的人材,輕鬆可以賺大錢。 這套方法也的確極有效, 別人投資了鉅資建廠訓練員工, 幾年後所有的管理幹部都熟練了, 就想辦法趕走或定罪原廠商,然後再順理成章繼承原廠商的客人(我的親戚在90年代初期就是用這個手法, 在中國投資5年 cashmeres 羊絨衫,才開始賺錢被坑殺了千萬美元) 這方法在低技術的傳統產業, 可說是萬試萬靈。
不過到了他們想轉型到高階產業就不行了。以為把三星,Sony 等國外廠商趕走用原設備, 管理幹部也是中國人留用,訂單就ㄧ直來。 技術不行就用偷的, 以為萬無一失。沒想到外資豈會甘願被坑殺?都會有關鍵技術不公開。 所以外資撤走後回國或去越南/東南亞國家, 很輕易就可以用更新的技術來做, 而他們始終都無法克服這些技術關卡, 而全世界都知道他們的手法, 早已無人願去投資了。
這也是川普的貿易戰,無一個發達國家願意幫中國說話的原因,因為他們都曾是受害者。
中共以為用14億人口的內需市場來威脅,可是這招已無效, 因爲過去40年世界各大廠商都試過了,雖然有銷售,可是無利潤或慘賠。他們需索無度的貪官,名目繁多的稅捐,四處盛行的產業間諜, 高昻的國內運輸費(從南到北運輸費用,高過運到美國的費用近兩倍), 及動不動就抗議罷工的黨團工會, 在中國生產並不便宜。這些廠商發現在鄰近的東南亞國家生產完, 再運到中國賣, 還賺更多,不需要為了中國市場在中國設廠。 至少這些國家不會動不動就抓人去關(我乾妹的妹夫就是在中國被抓去, 付了1700萬台幣現金和所有的中國廠房和房屋產權才放人)所以中國內需市場已無吸引力。
川普鐵了心要廢了中共政府,所以貿易戰會戰到底。至於14億人口市場,可以借著培植印度來代替。 印度和歐洲相連, 海岸線極長(印度乃次大陸) 他們說英文還是民主國家。 這個國家不像中國那麼分散, 東到西那麼遠,還有高山峻嶺, 印度也有山但沒那麼高, 集中在北印度, 中南印度全部都是沿海的,雨量也較充沛,運送物資到歐美可用火車/貨櫃車/船, 比中國少了數千英里的路程,時效上和地理條件好太多了。
再加上印度本來在美國的科技金融產業, 本來就佔很大的比例, 許多高階主管都是印度裔, 華人只是工程師,而且這幾年抓到許多中國的工程師偷技術回國, 或當商業間諜獲得暴利,造成在美華人晉升的阻礙。現在很多高新科技已不讓中國留學生或工程師進入了。沒有這些海外華人輸入, 在中國的那些人是研究不出什麼的, 因為他們根本拿不到研究經費, 都被高階主管或貪官拿走了,給1000億能有20億做研發已算不錯了,所以他們不可能可以研究出什麼的。
現在沒有各大廠或名牌大學新技術可偷,歐美在中國已撤廠也不會再輸入新技術。ㄧ帶一路又給人建了一大堆豆腐渣工程, 這些國家拿了一堆爛渣還要人付錢是不可能吧,所以有近30%是拿不回來的。 這時候台灣/香港資金就很重要了。本來中國的如意算盤是拿資金土地不要人, 如果你們乖乖做奴工交稅養他們, 中共或許會容忍你的存在, 但是如果敢反抗, 他們就要大換血, 把台灣和香港人都送去勞改(不要以為他們不敢, 文革規模更大上數十倍)讓中國人來取代。
但這是無效的, 因為香港過去幾十年能成為亞洲金融中新,並不止是地理環境, 不然海南島更大還是直屬中國的,怎麼沒辦法成為金融中心?那是由於港人勤勞誠實, 受英國教育西方國家認為文明程度高(highly civilized) 懂西方文化和禮儀。金融產業需要高度自律和工作道德 work ethics (不能任意挪用客戶資金, 保護客戶資料,不能遲到早退, 不可徇私等) 這些剛好是中國人欠缺的特質,香港的房地產好是因為金融業好, 若金融業換成了中國人, 弊案將層出不窮,把中國貪官的那一套搬過來,外資將失去信心會紛紛撤資,香港的房地產將大跌。同樣的台灣的醫療產業,若是離開了高道德標準, 像中國一樣什麼都往錢看,醫生收紅包, 健保將垮,水準將大幅下降。
就算把台灣香港的人全趕走,換成他們自己人, 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台灣香港是因為人的素質,不是因爲這塊土地,不然那麼多島國, 資源土地比台灣香港都更多更大的,怎麼沒有這種成就呢?如果中共政府這麼厲害, 就不要賣東西到美國來, 看看他們還能不能維持現有的生活水準呢?如果不能那就說明了一件事, 不是換人民,而是要換政府。
中國在肯亞尚未完工即斷成兩截的橋
https://www.google.com/…/amp.lihkg.com/thread/1260596/page/1
中國在厄瓜多爾蓋的水壩兩年7000條裂縫瀕危
https://www.google.com/…/business…/amp/635680996587830/87766
三星堆香港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 台灣報導大陸搶人才這個議題時,經常引用所謂台灣的觀點,就是認為中國的目的是對台灣進行統戰。但其實中國在搶人才這件事,不是針對台灣,而是針對全世界,,且各地競爭。今天北京,明天深圳,後天西安、天津宣布⋯⋯幾乎每個禮拜,都看以到不同的城市,以破例落戶,補貼、高薪,從千人人才計畫,到萬人人材,巴不得把所有世界人才能夠留在中國! 尤其美國懲罰中興通訊事件,被中國大陸稱為”中興衛星事件”,好比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美國覺得追趕不及。對中國大陸來現在他們要搶人才,就是希望能夠把大陸這次被美國所制裁所欠缺的高科技基礎生產能力補足 才能走向 2025智能大國】
華為校園招聘宣傳片,大家現在所在的區域是華為公司的F1展廳,在這裡,你們可以看到世界最先進的通信技術
來自大陸深圳的華為,目前是全球第三大智慧手機廠,更是蘋果跟三星最可怕的對手
作為大陸的巨頭企業,華為的薪資待遇比一般企業優渥,一直深受求職者青睞,最近更將求才目標投向日本,開出大學生月薪40萬日圓,碩士月薪43萬日圓,分別折合台幣11萬跟近12萬的高薪,震撼日本企業界,因為華為的薪資幾乎是日企SONY的兩倍,也因此在日本掀起了一波"工資革命"
「這裡的報酬比美國好,比歐洲好,比阿聯酋航空好,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好,就機長而言,這兒是全世界收入最高的地方了」
為了網羅最好的人才,大陸可是毫不手軟,以航空業為例,過去10年,外籍機長的月薪,從1萬美元翻到2萬6美元,而且漲勢繼續,也因此從2011年到2017年6年間,赴大陸工作的外籍機長跟副駕駛,數量就增長了一倍
「以前是各別地方缺,現在是全球都在缺,(好招嗎) ,難哪,你看我的頭髮現在白得越來越多了,(招不到) 招不到」
「10年前外籍機長待遇最好的,是中東的航空公司,但現在是在中國」
事實上大陸這波面向全球的搶人大戰,已經從企業,升級到官方,與一座城市的發展,深圳就是很好的例子
「你們看看深圳創新創業的氛圍,那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我想都很難看得到,所以這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
改革開放40年,這座每天都在變化的城市,依然年輕又充滿活力,這裡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5.6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平均每天會有51件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截至到今年3月底,深圳各類人才總量超過510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2.9%,
而且連續3年增幅超過40%,其中包括全職院士29人,國家千人計畫人才335人
「在深圳他把人才是作為一種結構來對待,人盡其才,所以剛才那個數據當中說,深圳有500多萬人才,它的人才裡頭包括高級工,包括高級產業工人,包括創新者,包括科技人才,所以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深圳形成了一個合理的人才結構和搭配」
孔雀計畫,人才81條等政策提出,顯示深圳對人才仍充滿渴望,人才也為深圳創造出破兆的GDP,更讓它連續三年蟬聯最年輕的一線城市,大陸很多二三線城市,也期待成為下一個深圳
「3月22號,西安市公安局宣布,面向全國開放在校大學生,僅憑學生證和身分證即可完成在線落戶,截至25號凌晨,西安市三天,共遷入落戶人口15552人,成都實施人才安居工程,給到成都工作的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住由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滿五年後可申請按入住時的市場價格購買,武漢推出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爭取讓大學生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房子,此外武漢首先在全國放開無門檻大學生落戶,率先出台大學生最低年薪標準等措施,長沙對各類人才放鬆限購,具有專科以上學歷或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的人才,首套購房不受戶籍個稅和社保存繳的限制,寧波對各類人才提供購房補貼,對於新型領軍和拔尖人才,最高可補貼300萬元(約1400萬台幣) 」
當部分台灣人狹隘的解讀,大陸是以各種優惠政策對青年進行統戰,卻忽略了台灣年輕人到了那裡,要面對的是來自大陸各地的尖子,甚至是全球的頂尖高手的事實
目前大陸已經有20多個城市,相繼推出誘人的人才政策,其中不乏提供住房與創業的資金補貼,以及寬鬆的落戶政策,而最新一個人才扎堆跑的城市,正是被納入京津冀一體化的天津
「對什麼是高層次人才,引進什麼樣的人才,都由市場和企業說了算,比如鼓勵行業領軍企業,自主評聘高層次人才,支持企業生產一線業績突出的技能型人才,破格評職稱,對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領域,領軍企業的亟需人才,企業家自主確定落戶條件,對亟需型人才,企業提名單,企業家推薦,可直接辦落戶」
作為直轄市,又是北京的近鄰,房價只有北京的1/3,天津市推出的"海河英才"計畫,堪稱是落戶門檻最低的人才政策,學士40歲以下 碩士45歲以下,博士不受年齡限制,只要持身分證 學歷學位證,就可以直接辦理落戶,也因此計畫推出不到一天,就吸引了30萬人申報落戶,其中絕大部分是北漂一族,他們許多人在北京工作繳稅多年,卻苦於北京嚴苛的戶籍政策,始終無法成為"新北京人"
「基本上(在北京)落戶首先有一條就卡死了嘛,個稅(繳納)10萬以上一年,那就是說年薪都得百萬以上才可以,怎麼可能,我在北京納了很多稅然後他不給我落戶,那我就來天津納稅了嘛,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容不下肉體,三四線城市容不下靈魂 就這樣,那你覺得天津是一個什麼樣的選擇,天津的話它是肉體和靈魂,可以兼顧的城市」
「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已經拿到准遷證的人員呢,目前的平均年齡是32歲左右,大部分都是青年人才,那麼從來源地上看,除西藏外,全國各省市都有,主要來自山東,河南,河北和東北地區,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也是來自在北京工作的人」
與此同時 香港特區政府也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畫>,幫助香港在生物科技 人工智能,網路安全,機械人技術,數據分析,金融科技等領域引進大陸跟海外的人才,今年目標是搶1千名,英國金融時報這樣形容大陸的人才計畫,這會讓它從一個「製造山寨產品」的國家,轉變為一個引領全球步伐的經濟體
2008年大陸啟動高層次人才的"千人計畫",以高薪資 高額的研究經費,將全球最聰明的頭腦從矽谷 NASA,跟其他地方引回北京 深圳等一線城市,迄今已經支持了超過7千多人
「嘿嘿嘿 快要完成了,你一直在忙你的最新發明,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前大數據科學家張弓,正在製作一顆衛星,飛入太空後,這顆搭載著最先進光學儀器的衛星,將會服務於古老的產業 農業,現在有些什麼進展,吳甘沙正全心投入製造一輛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
「我以前從來沒接觸過汽車 這麼一個科技產品,應該說是一個小白,作為Intel中國研究院的前任院長,2016年吳甘沙離開工作了16年的跨國大公司」
有學者分析說,大陸一直在利用全球商業跟科學網路,推動技術轉讓,外國研發投資,以及在海外培訓大陸科學家和工程師,這樣的基本戰略成了「自主創新」的概念,也正是張弓跟吳甘沙正在進行的新嘗試,千人計畫目前已擴大為萬人計畫,也引起美國的擔憂
「多年以來,專家都在警告外國人才計畫,在將科技轉移到競爭對手處扮演的角色,比如中國的"千人計畫",旨在吸引學者前往中國參與尖端技術研究,幫助中國實現在2049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在去年,我們已有多場聽證會,比如施密特議員闡述中國已經變得如何先進,和我們已經如何丟掉在尖端領域的領導地位」
5月24號,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要求美國國防部必須停止向參與,大陸海外人才引進計畫的申請人提供經費,而川普還決定從源頭,防止大陸21世紀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嘿 否決,我愛我的國家,美國人民需要我,紐約 我們來了,成先生,你創辦的學校,竟可以把數十萬中國學生送到美國,對他們來說,你可能是個英雄,對我而言,你只是個竊賊」
根據統計,2016年,赴美深造的大陸留學生就有30萬人,為了避免技術"被偷走",美聯社報導 美國預定從6月11號起,陸公民申請美簽效期,將從五年縮短至一年,主要針對修讀高科技產業技術的,大陸留學生及科研人員,包括機械 航空及高科技等產業類別,而這些產業都被列在大陸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當中
「我們需要敢於表達,和擅於交流的人,對這裡的每個人來說,都是很好的機會」
但美國這些舉措,並不會改變大陸全面朝人才強國,科技強國的目標前進,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以市場,豐厚待遇,發展前景,向全球人才展現"中國式吸引力"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三星堆香港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我開左Twitter和IG啦!想睇多d可以關注:Twitter: @hkStephenSYY / IG: hkStephenSYY
加入我們的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mrshiu
你爆料我來講email: connectiontaiwan@gmail.com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三星堆香港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舌尖人物】
「我甚麼都要靚,食海鮮都要靚,我又要靚!」說罷哈哈大笑,聲音豪邁爽朗。「靚」是她的格言,水鞋要法國名牌子,貪它夠修腳又多顏色選擇;每三星期gel甲一次,指定要黑人顏色(即鮮艷有反差);每朝7時到魚市場,一定要塗上睫毛液,在男人堆中特別鮮明。何雅菁,人人稱呼她做菁姐,或「魚檔李玟」,年齡秘密,是位快、狠、準的海鮮女買手,飲dry martini的豬肉佬的女版。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as.appledaily.com/
三星堆香港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個舞台。
不要叫魚去爬樹;有水,牠就活潑了。
吳江橋,人很隨和,但說話結結巴巴超低音,滴汗!
一埋爐,即刻生猛晒:大開大合拋熱鑊,心細如塵撒鹽調醬,小店聚興家的廚房讓他大放異彩;揮灑出一道道色香味,俘虜城中名人兼獲同儕青睞,晚飯消夜夜夜爆滿;車胎人2018「推介」,以為2019有機會給他掛星星,可惜落了空。
位於太子砵蘭街的聚興家開業已經七年,是城中名廚擁抱的小炒店,四太梁安琪、林建岳、黃百鳴、譚詠麟等明星都是座上客;去年尾米芝蓮推介,更是錦上添花;三個月前擴充租了隔鄰鋪位,多了大約十張枱,仍遠遠供不應求。承米芝蓮的星光,不如擴充開分店?42歲的老闆兼大廚吳江橋(橋師傅)心水清:「看透了,你質素不行,開幾多間都無用。一間得,那生意也可以。都是求兩餐求興趣,唔使咁搏嘅!」身邊的橋嫂連連點頭:「他寧願推客,也不想勉強做。現在客人一定要訂枱,預早一兩個星期啦!也多先訂菜;日日清,材料夠新鮮。」
徹底的認真
即使沒有摘星,橋師傅表示會依舊努力、用心去做好自己的菜式,保持食物質素,「因為這才是長遠。」譬如熬高湯,他將雞腳雞肉慢煎到金黃色,「你煎雞渣不夠香,它會有腥味;下米才有米香,用大火扯到夠濃才靚。」他怕假手於人十個步驟做七個,達不到最佳效果,所以親自做跟到足;又如灼魚片,下鑊前先用碟一塊塊鋪平再慢慢卸下去,「這樣魚片塊塊一樣熟;你求其整堆放下去,熟度不會均勻。」他坦言廚藝就在這,看師傅的工序是否做得足。
如此投入認真,他表示是學習自馬會山光道邵德龍師傅——聚興家的熟客,「他經常教我菜式怎做,怎改良會好些。」從前自己慣了做粵菜,也被邵德龍訓示過:「他說我無分粵菜川菜。其實你做廚師,你甚麼菜都要懂,要多元化。」
店中的水煮手切牛肉、豆酥蒸筍殼蒸肉蟹融合了中國幾個菜系的食材和技法;大受歡迎的酸菜斑魚就是取四川青花椒辣椒,結合潮州鹹酸菜,用上粵式的煮法。而且選料精嚴:採用的游水花尾龍躉是台灣海中圍養,不是工廠飼養帶藥味的貨色;揀汕頭鹹酸菜,取其微酸鹹香味重,細細切走葉邊,剩下的都是厚肉爽口位;魚片和骨腩分開醃分開灼不在話下,連配料娃娃菜浸上湯、鮮菇拉油汆水再下熱鑊和芹段同爆,每樣也細細處理……灒上油爆指天椒和青花椒添香點色作結;十多個工序,一絲不苟。
「客人一試,即刻知道師傅的功夫去到甚麼程度,就像李小龍打功夫,兩招就見效。」他明明是滿意,但說來就是難為情。畢竟食物較能達意:魚片滑溜、骨腩爽、酸菜脆、湯頭甜而微微帶辣直暖喉頭,水準比高檔食肆絕不遜色,價錢卻只是一半。
終遇伯樂
「很多人都叫合作怎樣怎樣,打電話來問幾多錢賣不賣呀?我還是覺得自己家庭式經營,和客人變成朋友一樣,好開心。」每天上午,66歲的橋媽就去買鮮雞鮮肉菜蔬兼在飯市打雜;下午三四點岳母出馬收魚收海鮮;橋師傅掌勺,太太樓面招呼,「好似打麻雀,四隻腳去砌。」 橋師傅說。廚房㷫烚烚,橋媽叫住他:「仔呀!熱氣,飲杯鹹桔水。」大廚背後,是軟實力。
他入廚20年,曾在多家酒樓打工,最後東家是以小菜出名的陶源,基本功練得紮實。只是,同輩入行的多已升做大師傅,自己做來做去中間位,很不是味兒,「中菜師傅或者甚麼師傅都有個師傅格,大位始終騎住細位,自己不是太忿氣。」2011年,他押上所有積蓄和兩位媽媽湊合近百萬元,開了聚興家。
頭兩年都不夠客源,夥計要推遲出糧,自己日捱十六七小時,「早餐午市下午茶晚飯消夜做到尾。」那時熟客多數吃茄子煲豆腐煲飲個免費湯,「做來做去都是這兩條街的客人。」
死纏爛打捱了兩年,終於出現轉機,「認識了一班師傅來幫我宣傳,第一批就是邵德龍,他拉李文星,李文星又拉培哥,培哥跟住拉四季,中廚師會,跟住TVB蔡和平那邊,一滴水一滴水儲起整桶水。」邵德龍,馬會名廚;李文星,卅二公館行政總廚;培哥,添好運老闆;粒粒都是廚界巨星,口碑相傳,很多行家都拉隊來消夜。
因為他謙虛沉着,大家都肯給意見,「四季(龍景軒)德哥不是教我菜式,他教我做人道理,給了我12個字:天時地利人和,性格改變命運。」德哥是香港首位三星米芝蓮中廚,也是聚興家常客。
小店現只集中做晚飯和消夜。名人、食家紛紛來打卡,也有普通客。有些店成名之後,同一款菜就會因客人身份有別而兩個樣。橋師傅直搖頭:「其實我們在裏邊煮都是用比賽那種心態做好每一個菜式,不會看誰來食才特別用心一些。作為一個廚師,煮食給客人。客人食完很開心認同你,或者再帶朋友來。你覺得做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其他事不去想它。」他微笑一下,又拘謹起來。錄影訪問結束,他難得綻放笑容,不過只三秒。他的菜,更直接寄存他的心思。
撰文:韓潔瑤
攝影:周義安
聚興家
地址:太子砵蘭街418號地鋪
電話:2392 9283
詳情: http://bit.ly/2JkqBCC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