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片無雷短評
《意外》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仇恨還是放下,都是需要學習的
一個心力交瘁的媽媽,為了被殘酷姦殺的女兒,在「密蘇里艾比鎮外樹立了三塊告示牌」,嚴厲控訴了當地警方辦案不力,引發軒然大波。
電影彌漫著馬丁麥唐納一貫的冷調幽默,探討了人性面對無奈又無解的人生難題,引發的仇恨與原諒—正負兩方想法:需要透過衝突、仇視、諒解、最後合作、放下而共存,劇本在情緒的堆疊上十分有層次,且端看劇中演員們精湛的演技,撐起這一個深刻又感人的故事。《意外》給我的感受相當豐富,五味雜陳的複雜感受,相信能夠帶給觀眾不少反思。
《意外》提供了針對刑案受害者事件,有關控訴方以及被控訴方的兩照觀點。有趣的是,故事設定在一個美國南方的小鎮:一個純樸、生活步調緩慢的地方。人們對於法律或是法制概念不像大城市般堅固,唯一的執法人員就是當地警局裡的警長或員警。更有趣的是,這些所謂的「執法人員」就跟鎮民的生活緊密結合,彼此有著不同親密或仇視的關係,警察只不過是賦予法律權力的有牌流氓,有可能憑著私人恩怨辦案,延伸出更多仇恨。在這個法律不彰的地方,並沒有所謂絕對的正義,而是靠著人們之間彼此的互信或情義:說好聽就是人情味;說難聽就是未開發的野蠻。
因此,《意外》是一部著重人與人間互動的演出,劇本也針對三塊廣告牌當作導火線,催化了這個充滿矛盾衝突的小鎮平民間,互相的人際狀態。同時,我們可以看得出人並非黑白分明,人性是善與惡並存的狀態。伍德哈里森所飾演的警長雖然在鎮上德高望重,但心裡永遠抱著對法蘭西斯麥朵曼所飾演的母親一份愧疚;而母親的處境讓人同情,但激進的行為也引發眾人的不滿;而山姆洛克威爾所飾演員警,是我認為本片角色轉變最有層次,也具備內心矛盾,以及成長變化的人物。面對自己的母親、他人的母親、鎮上的麻煩人物、甚至是和自己作對的人,隨著劇本的推進,態度也有所轉變。若要說這次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人選,我個人是相當喜愛山姆洛克威爾的表現。
而《意外》最終的核心價值,在於探討了人性在面對「仇恨」時,所衍生出的不同反應。「仇恨只能衍生更多仇恨」,學會「放下」才是根本之道,但重點就在於「誰先放下」。這背後又衍生出忍耐吞恨,或是不甘心的心情,是讓我們人格更加善良的重要關鍵。不論是選擇繼續報仇,還是放下,我相信都是需要學習,需要在真正面對挑戰時,判斷過、思考過,才能個真正了解認識。在《意外》中的劇本,就是希望人們可以透過這樣一連串的事件,反思自己是否也能有這樣的智慧去化解糾紛。
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電影,縱使沒有驚心動魄的場面,但有非常具有張力的戲劇成分,值得細細品味,欣賞這群演員們互相產生的化學變化,有趣又值得深思。
.
P.S. 這部電影的中文片名真的很難翻譯...
直翻感覺有點蠢,翻成意外好像又搔不到癢處
我來取應該會取《地方媽媽的廣告刊登中》
或是《地方媽媽在你背後很火》
或是《想為女兒出口氣的地方媽媽與讓所有鎮民都頭痛的三塊廣告牌》
嗯...好吧,還是叫《意外》吧...
.
XXY的推薦指數:★★★★★五顆星為滿分
我給,★★★★☆ 4.5顆星!
.
***************************************
幕迷影評文章:
http://www.movier.tw/post.php?SID=136855
***************************************
.
#意外
#ThreeBillboardsOutsideEbbingMissouri
#密蘇里艾比鎮外的三塊廣告牌
#廣告牌殺人事件
#2018年2月9日 上映
#福斯
「三塊廣告牌 影評」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三塊廣告牌 影評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 關於三塊廣告牌 影評 在 康妮可電影影評 connicole Facebook
- 關於三塊廣告牌 影評 在 [好雷] 《意外》:三塊廣告板、兩股憤怒-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三塊廣告牌 影評 在 這麼好的電影,我推薦晚了! 《三塊廣告牌》一部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三塊廣告牌 影評 在 Re: [請益] 血觀音Marco - 看板movi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三塊廣告牌 影評 在 三塊廣告牌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三塊廣告牌 影評 在 《三塊廣告牌》:暴力與愛交織的真實世界 - PTT新聞 的評價
三塊廣告牌 影評 在 康妮可電影影評 connicole Facebook 八卦
🦄
《意外》:很多人很意外《意外》沒得獎,但我沒有很意外
-
《意外》在今年的奧斯卡入圍了六項大獎,Frances McDormand和Sam Rockwell更是一舉拿下兩個個人獎項。雖然很多人很訝異《意外》沒有拿下最佳影片,但我必須很誠實地說:不意外。別誤會我,我並沒有不喜歡這部電影,只是電影裡面的某些部分讓我不是很滿意,才覺得它有點過譽。
-
(以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所謂「正義」
《意外》的故事發生在安琪拉・海耶斯遭到姦殺後,執法部門無法逮捕兇手也無心繼續偵查此案。案子毫無進展,安琪拉的媽媽蜜兒芮德忍無可忍,直接租下冷清快速道路上的三塊廣告看板,並登上「遭到姦殺」、「卻沒抓到犯人?」、「怎麼會這樣,威洛比警長?」三個標語。
設立廣告牌不只是為了讓安琪拉的案子得到應得的關注,也是蜜兒芮德讓大家知道她拒絕再默不吭聲了。蜜兒芮德的動機看似合情合理,但隨著故事的發展,何謂「正義」變成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故事過了一半,警方為了整垮蜜兒芮德,除了將她的同事狄妮斯逮捕、狄克生警員把廣告商威畢丟出窗外,三塊廣告牌也因人為縱火而毀損。一氣之下,蜜兒芮德選擇在夜深人靜時燒了警局來表現她的憤怒。這個行為使我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是可以自行尋求正義的嗎?當她的怒火指向警方而非強姦犯時,她的舉動應該被定義為「尋仇」而不是「為被謀殺的女兒伸張正義」。
私刑正義(Vigilante Justice)可以因為政府和執法單位效率和政績不佳而被合理化,但行俠仗義者(vigilante)並不會因為政府和警方沒有作為而拿他們開刀,反而是會直接去追緝兇手。他們處罰罪犯的確觸法,但這些舉動被視為正當是因為他們並不單純為自己,而是為了滿足整體社會的期待。想想夜魔俠和蝙蝠俠,我不覺得蜜兒芮德可以跟前面兩位歸在同一個名單上。(就這個部分歡迎大家留言跟我分享你們的想法,因為vigilante的概念幾乎可以再寫另外一篇文章XD)
-
➡️狄克生的轉變
在講到狄克生警員之前,先說說密蘇里州這個地方吧。密蘇里州曾在2014年發生麥可・布朗槍殺案。在沒有攜帶武器的狀態下,非裔少年麥可・布朗遭到白人警官威爾遜射殺。這起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彈,當地也舉行抗爭,要求政府介入調查。雖然《意外》裡的小鎮是導演虛構的,但考慮到歷史背景,密蘇里州毫無疑問地和警方暴力和種族歧視有強烈關聯。
《意外》裡的狄克生是艾比鎮上的一個警員,觀眾們很容易就能看出他歧視有色人種。針對他的行為,應該多數人都會覺得:天呀,怎麼能自我膨脹成這種程度?狄克生非常仰慕威洛比警長,而他的死讓狄克生覺醒,並決定要成為更有用的人。他在警局大火中保護了安琪拉的檔案、向廣告商威畢道歉、打了酒吧裡的軍人以取得DNA樣本,他甚至試著找出到底是誰殺了安琪拉。尤其在蜜兒芮德親眼見到狄克生奮不顧身地衝出火場,觀眾也隨之對狄克生改觀。
但我認為,觀眾不應該這麼輕易的淡忘狄克生過去的行為。他不僅對蜜兒芮德(女人)很糟、嘲笑詹姆斯(侏儒),更不用說他看到接任威洛比的新任警長(黑人)時那副模樣。就密蘇里州的背景而言,我覺得狄克生的故事線應該要處理地更細膩。但換句話說,也許這正是在諷刺人們往往是多麽的健忘和容易原諒別人。
➡️憤怒
我很喜歡Frances McDormand在電影裡面對憤怒的呈現,最佳女主角實至名歸(我絕對不會說我從頭到尾都支持莎莉 我醜哭)。整部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蜜兒芮德回憶自己和女兒最後爭吵的那幕。安琪拉說:「我希望我在路上被強姦!」而蜜兒芮德的回應則是:「那我也希望妳在路上被強姦!」與其說是一語成讖,不如說蜜兒芮德沒辦法接受自己和女兒說的話是如此的任性。她的憤怒不僅是針對警方的無能,也內化成為自己去挑戰執法單位和為女兒的死找出真相的力量。蜜兒芮德不單單是個酷媽,Frances的演技為這個角色帶來了層次,呈現出一個母親在捍衛孩子時的各種面貌。
-
如果在現實社會裡,大家以自己的方式尋求正義,成功的機率是多少?「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是不是有可能因此成為常態?除此之外,在電影裡面,我們能夠很容易的讓自己的情緒隨著角色起伏,可是回到現實生活之中,我們是否也能夠如此輕易地放下?
-
最後,感謝所有猜中🦄編在寫《意外》的追蹤者們,我自己覺得我很荒謬因為第三個提示根本是亂拼湊表情符號的。大家真的很厲害,請受我崇拜!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妳對這部電影的看法~
Photo Credit: IMDB
#康妮可影視 #connicole #filmreview #影評 #threebillboardsoutsideebbingmissouri #意外 #奧斯卡 #Oscars #觀影心得
三塊廣告牌 影評 在 這麼好的電影,我推薦晚了! 《三塊廣告牌》一部 ... - YouTube 的八卦

《 三塊廣告牌 》一部引人深思的高分犯罪片. 冷君聊大片. ... <看更多>
三塊廣告牌 影評 在 Re: [請益] 血觀音Marco - 看板movie - PTT網頁版 的八卦
除了棠家三女人的演技亮眼,大久保也很使人驚喜。 大久保問棠真時的威厲眼神。 ... 上一篇文章【影評】《意外》三塊廣告牌的啟示,劇情意外才會讓人成長. ... <看更多>
三塊廣告牌 影評 在 [好雷] 《意外》:三塊廣告板、兩股憤怒- 看板movie 的八卦
原文連結:
https://artreborn.pixnet.net/blog/post/118181001
《意外》(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2017)的導演馬丁麥克唐納(Ma
rtin McDonagh)是英國倫敦出生的愛爾蘭導演,以舞台劇劇作家起家時已露鋒芒,在2008
年推出的首部長片《殺手沒有假期》絕對是我笑得最開心的電影之一,時而冷調、時而浮
而誇的黑色幽默,極對個人的笑點口味,相形之下,《瘋狗綁票令》雖是進電影院看,倒
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這次自編自導的新作維持一貫的幽默,但相較於前兩部作品更有餘
韻,一舉入圍七項奧斯卡獎,演員群表現精彩絕倫,角逐影后、兩位男演員雙雙入圍最佳
男配角。
" All this anger it just begets greater anger. "(憤怒只會招致更大的憤怒),電影
當中有著兩股憤怒在互相對峙,一個憤怒,是女兒遭到性侵殺害的母親蜜兒芮德(法蘭西
絲麥朵曼 Frances McDormand),另一個憤怒,則是別人說句娘泡就會以歧視之名逮捕對
方的警探狄克森(山姆洛克威爾 Sam Rockwell)。前者憤怒的對象是所有的男人,男人應
該生下來就該抽血、做Dna資料庫,當然她最憤怒的對象還是女兒遭遇不測那天、對女兒
說出一語成讖氣話的自己;後這憤怒的對象是不同種族、是標籤,甚至是不順己意的民眾
,內心深處他憤怒的是沒辦法帶給母親和自己快樂的自我,他快樂缺乏的根源來自於「無
法成為理想中的警探」。
失去女兒的憤怒媽媽,在號稱「只有笨蛋和迷路的人」會經過的地方租了三塊廣告板,向
負責案件的頭、也是當地備受民眾尊崇的警長威廉威洛比(伍迪哈里遜 Woody Harrelson
)來質疑他辦案不力、女兒的案件被就此冷落,威洛比就像是兩股憤怒力量當中的潤滑劑
,然而身為癌末病患的他,選擇自盡前留給愛人、憤怒的媽媽、憤怒的警察各一封信。
他告訴愛人:他知道愛人會陪他走過人生最後一段路,但終究會越來越衰弱的他不忍看見
愛人眼中的日益擔憂。
他告訴憤怒的媽媽:他想破案,但有些案子一時半刻就是破不了,有些大案子,最終破案
的原因是幾年後有個在酒吧吹噓的惡棍說溜了嘴。另外,他要她曉得自己的死和她無關,
為了證明這點,代付5000塊美金廣告板租金的藏鏡人身分就是他。
他告訴憤怒的警探,他有成為好警官的特質,即使這點從來沒讓狄克森知道,他了解在父
親走後和母親同住的辛苦,不要讓憤怒掩蓋內心的正直,要保持冷靜、內心有愛。
憤怒不會就此消失無蹤,但憤怒可以被感化,將這麼強大的力量去做轉移,放在別的重心
上,而且愛是存在的,警長就證明了這一點。警長很清楚,憤怒的媽媽、警探都感到自己
是被留下來的人(巧合的是,飾演女主角兒子的Lucas Hedges在《海邊的曼徹斯特》也是
演這樣的角色),他對這樣的「被拋棄感」並不陌生,他自己是即將被「生命」給拋棄的
人,所以他選擇在死後留下「愛」,給這些未死卻如同死去的人重新找回生命力,生命的
意義也許不會就此找到,但沒關係,至少他們都重新找回了生命的動能和熱情。Woody Ha
rrelson飾演的警長在片中戲分不算太多,但他確實是全片最舉足輕重的角色,沒有他這
角色,整個劇本也無法成立。
P.S 紀錄一下電影中對話金句:
「嘿!蠢豬!」「什麼?」同事:「她叫你蠢豬你幹嘛答腔!」
「我很抱歉,威畢。」「抱歉什麼?」「把你丟出窗外。」
「我大可以不必幫妳扶梯子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82.16.7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19011991.A.410.html
定了)
※ 編輯: artreborn (115.82.16.78), 02/19/2018 12:58:30
※ 編輯: artreborn (36.225.23.192), 02/19/2018 15:44:08
※ 編輯: artreborn (115.82.16.78), 02/19/2018 22:05:33
※ 編輯: artreborn (101.9.130.39), 02/21/2018 20:53: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