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的時候,第一次看到有人用水墨這樣的風格畫漫畫,更重要的是,那是刺客列傳的「荊軻刺秦王」。
那個年紀的那個年代,還沒有七龍珠,大家都還在傳閱小叮噹(現在他叫多啦A夢)。偶爾會看看好笑的烏龍院,還有國語日報的小亨利或淘氣阿丹。
那時以為漫畫都是好笑而已,或是些無傷大雅的小故事。結果看完鄭問老師的「荊軻刺秦王」,對一個國小三年級的小朋友來說,突然這世界好像開啟了另外一扇大門一般。
除了充滿藝術感的畫風,那是一個悲劇的故事。也是那時侯才開始知道,原來一個故事可以這樣說,漫畫也不一定非要讓人開懷大笑。也是那個時候才知道什麼叫做「圖窮匕見」,然後也才知道悲劇的美是如此壯烈。
那個年代的確有太多熱情且才氣縱橫的漫畫家們,帶我們用不同的美學和視野,領略了他們腦中那精彩無比目眩神迷的漫畫世界。鄭問老師的作品絕對是這其中重要的角色之一,所影響的不只是那個年代閱讀他作品的年輕人,甚至影響了許多其他國家的新銳漫畫家。
鄭問 × 五月天/阿信 × 故宮
在鄭問展確認時,我就希望這是我心目中有史以來最盛大的展覽,一定要辦的比所有國外展覽盛大。 這才是我該為台灣為鄭老師做的。
但更前所未有,台灣所有國外一級展覽來台都沒有的致敬!! 第一次有主題曲的畫展!!! 有沒有這樣奢華…… 五月天的阿信作曲!! 阿信還說要他搬東西協助鄭問展都沒問題,以前覺得阿信他很厲害,現在簡直覺得他很偉大。
阿信還與他的御用導演陳奕仁合作一支鄭問展的宣傳影片。我看了以後全身起雞皮疙瘩,超屌的!
而且是完全義務支持。兩代藝術家的跨時空合作。今晚公開!!
另外在鄭問故宮大展開展後,再安排一場阿信專場,動員他藝文界的朋友一起看展,再做成一支觀展宣傳影片。
這些都是阿信主動提議。一切只為了運用自己的能量宣傳鄭問展。 真的全身都熱了,什麼叫熱血! 除了文化部全力協助,連民眾都盡自己一份力協助宣傳海報。沿路多少貴人主動幫忙。
另外霹靂布袋戲將在六月十五日鄭問故宮展開幕典禮演出鄭問所繪製過的大霹靂角色。這是霹靂布袋戲在十年後第一次戶外野台演出,向鄭問致敬,是所有國外所有展覽來台灣也從未有的尊榮與感動。
但鄭問值得。 台灣值得
鄭問×阿信×故宮×霹靂
空前絕後!!台灣史上最強大文化一次集合!!
鄭問故宮大展 策展人 鍾孟舜敬上
照片提供: 相信音樂
(阿信與陳奕仁)
主辦單位:文化部
協辦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中華文化總會
展覽期間 6/16---9/17
地點:故宮博物院特展廳
-----------------------------------------------------------------------
優惠票最後倒數--分享購票資訊換取鄭問故宮展典藏卡!!
https://www.facebook.com/chenuen2018/posts/147807132558129
鄭問展十大看點 第一篇-透視
https://www.facebook.com/chenuen2018/videos/172165060122336/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真電玩宅速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作《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是改編自吾峠呼世晴原作的遊戲,原作單行本累積發行冊數更是超過了4000萬本,之後推出的電影版票房也是打破紀錄超越了穩居第一的神隱少女,可說是劃時代的超人氣動漫作品。 而這次改編遊戲將是由曾打造《火影忍者 終極風暴》、《七龍珠Z 卡卡洛特》等等動漫作品的CyberCon...
七龍珠 漫畫 集 數 在 洪孟楷 Facebook 八卦
年假進入尾聲,來點輕鬆的。
有人跟孟楷一樣喜歡「七龍珠」、「幽遊白書」和「海賊王」嗎?
國小的我,正在七龍珠跟幽遊白書的尾聲,那時候每個禮拜的連載,都忍不住期待下一回。長大後經典的漫畫收集起來,一方面是舒壓,想到就翻一下;一方面也是想未來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讓我的小孩能夠來看,能夠有精彩經典的漫畫看,是幸福的。
金庸小說,經典影片,都是我的收藏,能夠經歷數十年還被大家喜歡,一定有他的道理,好故事永遠都不寂寞,不會因為時間而退流行,這就是經典。「刺激1995」、「教父」、「星際大戰」,有人也跟我一樣喜歡這些影片嗎?
春節即將尾聲,今晚,就用部經典好片來收拾心情,準備開工吧❤️
10年拚立委》七龍珠漫畫、金庸小說…準立委洪孟楷這樣收藏「童年回憶」
https://www.storm.mg/amparticle/2208416
七龍珠 漫畫 集 數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八卦
我的同溫層,都不太喜歡台北市政府副發言人「學姊」 黃瀞瑩 (Huang Ching Yin) 在《年代向錢看》節目中的言論。
https://youtu.be/lfTJcxJOdIQ?t=2490
她說:
「先說一下,作為一個有投票權的台北市市民好了,其實我們剛剛討論了這麼久下來,我實在是不知道統一跟獨立每兩年都在台灣會出現一次,到底在吵什麼? 」
「#因為統獨就是一個假議題,我不會因為今天投票而決定了我接下來馬上台灣會獨立,還是馬上台灣會被統一。」
部分逐字稿(建議看影片比較有脈絡):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3621573.A.BF4.html
接著她則是試著強調「民生經濟」議題才是市民比較關注的,像是想要結婚、買車、買房等等...以她自己為例。
有人截了 Youtube 的圖加以傳播,引發了同溫層中更多人的反應,例如:
蒂瑪小姐咖啡館 用故事的方式,提供了兩種視角的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DemocracydeCafe/photos/a.855887777778842/2446011382099799/?type=3&theater
沃草 Watchout 用漫畫,透過「雞排」與「胖瘦」的比喻來反對「統獨是假議題」的說法,認為「統獨可能是台灣最重要的議題了」: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out.tw/photos/a.281626061995614/1220267524798125/?type=3&permPage=1
太陽花運動的領袖 林飛帆 則提出他認為更該問的問題:「台灣作為一個獨立的民主國家是否正在面對中國的併吞(統一)威脅?」
https://www.facebook.com/linfeifan.tw/posts/10214391380087289
其他我看到的意見,我覺得差異不大,大家有興趣就自己搜尋吧。
黃副發言人剛剛也在自己的臉書上,解釋了節目中的發言,不過差異很小: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651762038172733&set=a.188222197860075&type=3&theater
嗯,其實可以談的很多,包括為什麼黃副發言人會上這個節目,柯文哲市長打算在總統選舉中扮演什麼角色...但我想那都不是我目前能夠討論的。
所以就來 #聊統獨吧!XD
我從小在眷村的深藍家庭長大,第一場上街頭遊行就是被老爸帶去台北參加新黨辦的「我是中國人」大遊行,小時候的我聽多了「台獨比梅毒更可怕」這種說法。
長大之後,「民智漸開」,接觸到了更多立場,並且很幸運地也能理解這些立場形成的根源,自己對於統獨議題的思考層次也豐富了許多。
除了我的家人、一些親戚以外,我大學之後認識的朋友,應該九成以上都在獨派光譜上的某一點。
在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時期,我都參與了很多抗議活動,也都曾有機會幫政府部門做事、在兩方的高層面前演講。
然而可能更重要的是,我超愛看漫畫的。我總是會情不自禁地在漫畫中找到類似台灣人處境的故事。例如《七龍珠》、《潮與虎》、《沈默的艦隊》、《魔奇少年》、《進擊的巨人》等等。
因為這樣的背景,現在的我認為,「統獨」對台灣人來說 #不是假議題,而是一個層次繁複的 #厚議題,乘載很多不同的 #歷史記憶、#文化認同、#經濟需求、#政治利益、#國際現實......而且每個人對這些層次的排序、要求都不一樣。
就像 二師兄 架構出的宇宙中,連肉圓是大是小、該用蒸的還是炸的,都可以戰了。真實世界中,要有共識也是何嘗容易。
https://www.facebook.com/TigerblueStory/posts/410641089509625
我認為,台灣是有厚度的。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情感、我們的政治、我們的國際關係......都是有厚度的。而統獨則是這許許多多的集合體,厚到一個不行。
所以我猜,我那許多覺得「統獨是假議題」的朋友,其實真的想表達的是:「統獨本是一個 #厚議題,但卻被操作成一個 #薄議題」。
意思就是,層次那麼多、那麼厚的議題,為什麼每次 #到了選舉,討論熱度一高、各方來的緊張感一提升,就被壓得薄薄的呢?為什麼該細嚼慢嚥的,卻得狼吞虎嚥?
所以我認為更該問的問題是:
為何我們不正視「統獨是個厚議題」?
關於「統獨」的討論為什麼品質那麼低?那麼淺薄?
為什麼都是政治人物跟媒體在主導、壓扁議題,而不是多元的公民?
為什麼其實我們真正想說的是「統獨是個厚議題」,但卻只能說出「統獨是個假議題」這種比較容易引起衝突的話?
我認為身為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柯文哲)的副發言人,直接說「統獨是假議題」的確不太好,但真正可惜的是,為了創造差異、以及趕緊轉移話題到訪美心得,錯失了機會,沒能把「統獨是個厚議題,不該在政論節目上廉價地、速食化的討論」這件事說清楚。當然,前提是如果黃副發言人是這樣想的。
如果我們正視統獨是個厚議題,我建議還是避免把這個問題當成「你喜歡吃荷包蛋還是水煮蛋」這樣低層次的問題來對待,就算看到自己不認同的表態,也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還沒看到其他層次。
當然,我有很多朋友認為,民眾可以有多元意見,可以改來改去,但政治人物、特別是要領導台灣的政治人物,怎麼能夠語焉不詳、打馬虎眼?例如我不認識但時常拜讀高見的 石明謹 這篇:
https://www.facebook.com/tpcmax/posts/10156957251353260
我也同意這樣的看法。但我認為,這樣還是太薄太薄了。如果需要政治人物表態,我希望能夠以很多面向、很厚的方式來呈現。這或許得還是靠願意把議題做好做厚的媒體朋友,像是 報導者 The Reporter 、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與 天下雜誌 等來協助了。
---------
我想統獨(不管是結果還是過程),都會對民生經濟有很大的影響。反過來,民生經濟也會深刻影響人民統獨立場跟未來的想像。
我其實可以理解台灣絕大多數人(從上次的投票結果來看),想要政府跟政治人物好好「拼經濟」,讓人民賺大錢的想望。我稱之為「過冬思維」。
就像是 1993 年的電影《我們要活著回去》。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3%8F%E6%8B%89%E5%9C%AD%E7%A9%BA%E8%BB%8D571%E8%99%9F%E7%8F%AD%E6%A9%9F%E7%A9%BA%E9%9B%A3
講白一點,很多台灣人覺得「我們在挨寒受凍,任何人都不准浪費糧食,有什麼的就吃什麼,馬上就吃!違反者就要被丟出去,不然就讓某些人早點死,分了他的肉」。
這或許有點極端,但這樣的「過冬思維」的確是將近 20 年來,大多數台灣人漸漸養成的,如今已成為預設狀態。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有人認為台灣對美軍購跟國防預算是當凱子買扁鑽,以及認為離岸風電是賠錢貨、而阻擋離岸風電廠商會幫人民省錢。或是包括我在內的部分人曾經批評過前瞻計畫跟「亞洲矽谷」政策。
當過冬思維成為預設,我們就會認為台灣政府該把錢省著用、用在刀口上,不要做我們看不懂或不習慣的事情。不要浪費時間討論一些形而上的議題。(例如有人刻意把統獨這個厚議題薄化,認為是形而上的議題)
在過冬思維的影響下,如果我們對議題了解不夠深(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這樣),我們就會找個看起來好像講得有道理的人去依附、或是某個很有自信找到跟提供食物來源的領導者去信仰,然後感覺自己也懂了,領袖會帶著我們過冬。
我不是要藐視這種思維,我認為這是很本能直覺的反應,我自己也有這種思維,也得時常自我警惕。
每個人的「經濟體感溫度」不同,就像有種冷叫做「媽媽覺得你冷」,但還有一種冷叫做「台灣景氣不好」或「台灣沒那個條件」。這些或許都很主觀的,但也都呈現一部分事實。
我覺得,我,以及我的同溫層,最好別再貶低人民對經濟民生的想望跟在意了、也不要忍不住貶低一直喊著「經濟100分、政治0分」或是「統獨只是假議題」的政治人物(我承認我也常常忍不住)。
或許他們忽視了統獨的重大影響,但把統獨厚議題薄型化,大家都有份。就一起承擔吧。
不管什麼議題,在訊息爆炸、認知負荷越來越重的情況下,為了能夠佔據心智,都會傾向於簡單粗暴、二元對立化,政治人物也時常為了各種目的,加劇這樣的情形。就像我上一則文章,其實只是要指出媒體在查證跟引用資訊上該更嚴謹,還是會有人以為我是要說生育率/出生率低是假的,不重要(不,很重要)。我想這的確是難以跳脫的思考陷阱。
最後的最後,我想黃副發言人說的也沒錯,因為兩年一次的選舉,統獨已經是一個工具性議題,包括我在內的一些選民來說,很難不覺得被「情緒勒索」。
如果統獨表態對選舉來說那麼重要,我想我會把我的一票投給願意正視「統獨是個厚議題」,並且認真把自己對於這個議題的方方面面想法都表述出來,接受挑戰,願意修改立場的政治人物/候選人。
有明確的立場,還是比較帥氣啊。
-----
自我揭露:我的統獨觀
https://www.facebook.com/noodleswithturtle/posts/552072198621484
七龍珠 漫畫 集 數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評價
本作《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是改編自吾峠呼世晴原作的遊戲,原作單行本累積發行冊數更是超過了4000萬本,之後推出的電影版票房也是打破紀錄超越了穩居第一的神隱少女,可說是劃時代的超人氣動漫作品。
而這次改編遊戲將是由曾打造《火影忍者 終極風暴》、《七龍珠Z 卡卡洛特》等等動漫作品的CyberConnect2擔綱製作,遊戲風格將是團隊擅長的對戰動作遊戲,而且不僅收錄了動畫版故事的單人模式,還有能夠操作動畫登場角色進行戰鬥的對戰模式,最多可進行二對二的線上或是離線對戰。不過從收錄動畫版這樣看來,漫畫後半還沒動畫化的角色們,不會登場的機率就滿高的了,遊戲將會在今年內於PS5、PS4、Xbox Series X|S、Xbox One、Steam平台推出,大家期待哪些角色登場呢,可以在下方留言討論喔。
© 吾峠呼世晴/集英社・アニプレックス・ufotable ©「鬼滅の刃 ヒノカミ血風譚」製作委員会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zhyyAGlsxc/hqdefault.jpg)
七龍珠 漫畫 集 數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評價
六七年級的玩家們,相信Jump系列雜誌,一定都陪大家度過了難熬的學生時期,尤其出
版了一系列令人回味無窮的神作,而現在,萬代南夢宮為了紀念集英社旗下兩本 JUMP
系列雜誌創刊數十周年,製作了 PS3/ PS Vita 動作遊戲《J群星 勝利對決》,也在日
前釋出首波預告影片。
《J群星 勝利對決》是為了紀念集英社漫畫週刊「週刊少年 JUMP」創刊 45 周年與漫畫
兼遊戲雜誌「V JUMP」創刊 20 周年所製作的明星大亂鬥型動作遊戲。遊戲中玩家將能
操作眾多超人氣漫畫登場角色。目前已公布的角色有《七龍珠》裡的悟空、還沒成為海
賊王的魯夫、找不到佐助的鳴人和《美食獵人》中吃不胖的特瑞科,玩家們將透過戰鬥
來決定站上遊戲平台後,誰才是最強的角色。
(C)萬代南夢宮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最hot攻略:http://www.gamedb.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YHZH0GOnts/hqdefault.jpg)
七龍珠 漫畫 集 數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評價
講到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漫畫,絕對不能漏掉 鳥山明 所創作的【七龍珠】,這部累積狂賣超過四億本的漫畫,不但是金氏紀錄的漫畫冠軍,推出過的對應遊戲更多到數不清。萬代南夢宮日前公佈的這款《七龍珠 觸碰戰鬥》,已推出Andorid版本,讓玩家能以觸控的方式玩遊戲,輕輕鬆鬆發出龜派氣功。遊戲會收錄原作漫畫中的經典橋段,以孫悟空為首的漫畫英雄,盡情展開戰鬥,玩家只需觸碰對手就能用超絕動作來攻擊,好好運用觸碰功能,用超必殺技轟向對手,可是爽度百分百。本作也可以利用藍牙連線功能,跟身旁的朋友連線對戰,玩起來更過癮喔!!
(C) NBGI (C) 鳥山明/集英社/富士TV/東映ANIMATE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最hot攻略:http://www.gamedb.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l61bcP4aQ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07y4uUv3jryXbPnHLGEhINyw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