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青年心聲 實現世代正義】
青年本是社會資產,學運反映世代焦慮
在我就職六周年的今天,來到進步快速、校譽日隆的中國醫藥大學,和青年朋友分享我的看法,深感榮幸。
這幾個月來,我不斷與青年朋友對話。不少年輕人告訴我,有些同學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剛進入職場的青年,也煩惱薪資成長跟不上物價、有年輕人因為買不起房子而不敢結婚、也有年輕夫妻擔心養不起孩子而不敢生育。
我必須誠實的說,臺灣不少的年輕人是焦慮的。我一直在想,這樣的焦慮反映的是什麼樣的問題?青年焦慮所凸顯的是結構性問題,以及世代交替的陣痛,執政團隊並沒有忽視,但我們顯然做得不夠好,我們有責任,我們要改進。面對青年的焦慮,我要提出五項回應:
一、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
二、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
三、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青年住得起臺灣;
四、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臺灣邁向全世界;
五、全面鼓勵青年關心國是,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
第一、我們要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
近20年來,在「廣設大學」的政策下,每年大專校院以上的畢業生人數從民國81年的17萬暴增到101年的33萬,翻了快一倍,以致供過於求,但企業需要的技職人才卻嚴重短缺,造成年輕人失業率無法有效降低、薪資也無法成長。
面對這樣的現象,政府做了什麼?我們除了加速產業結構轉型,也要加強產學合作、提升學生對產業和市場的了解,增進學生專業知識與實作技能,才能使學生畢業後為企業所重用。
政府各個部會,又各自做了什麼?教育部所做的,是積極推動大專校院學生校外實習課程,以增進實務學習經驗。102學年度已有約5萬名學生參與校外實習,預計至108學年度將有約9萬名學生畢業前具有校外實習經驗,提升就業競爭力。
勞動部所推動的「雙軌訓練旗艦計畫」,給予15至29歲以下的國中、高中(職)、二專及五專畢業生2年到4年的訓練,培訓符合企業需求的優質專業技術人力,每年有5千到7千個學生接受培訓。
去年底推動的「明師高徒計畫」,是勞動部新的構想,讓經驗豐富的師傅帶領青年學習技能、為求職做準備。
各位可能會覺得,這不過是政府推出的一些計畫而已,真的有用嗎?我舉個我親眼所見的例子跟大家分享。有一位24歲原住民青年馬浩然,因為肢障的關係,高職畢業後,就業一直不順利。後來參加了「明師高徒計畫」,跟著屏東縣來義鄉有名的雕刻師塗南峰學習木雕技術有成,為創業鋪路。從去年10月到現在,政府已經幫助了250多位「馬浩然們」學水電、學木工、學鈑金等,增加就業競爭力。
勞動部還有一項「青年就業讚」計畫,針對初次求職或半年內連續失業的青年,政府提供兩年12萬元的職業訓練補助。目前完成資格認定可以參加訓練的有28,802人,已就業19,210人,其中參訓後就業的有5,105人。西方人說「天助自助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我們要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
臺灣擁有大量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與新創團隊。臺灣青年很爭氣,政府也必須努力,力挺我們的年輕人。經濟部這些年輔導了許多新穎的動漫和Apps。很多七年級生,憑著創意與創新精神,加上政府從旁協助,開創了一片天。
各位也許要問,這樣的做法成效在哪?各位年輕朋友都常用LINE通訊,一定聽過一個勵志的創業故事。前年有三位清大畢業生,創辦了「走著瞧(Gogolook)」公司,發展出一款叫做「WhosCall 」的軟體,最近被LINE的韓國母公司NAVER收購,收購金額達到新臺幣5.29億元,是公司一年半前成立時資本額(500萬元)的100倍以上。這是政府輔導與投資有創意年輕人的最佳實例,也讓我們對這項政策更有信心。青年朋友的夢想遠大,政府要以有效的政策,建立一個青年可以發揮創意與理想的環境,讓青年放手去闖蕩。
今年三月,行政院端出三年期、總共170億元經費的「青年圓夢計畫」。這個計畫,希望藉由不同的工具,幫助想要就業和想要創業兩種目標不同的青年,在職涯的道路上,都能開創自己的前程,預計三年內將催生2千400多家青創公司,協助15萬青年就業。這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政府在協助青年創業及就業上,力道最大的一項政策。
幾天前,我在總統府和幾位青年「社會企業家」分享他們創業的經驗,這些年輕人讓我打從心底感到既佩服、又驕傲。
我跟大家分享幾個例子。「四方報」這家媒體,各位有聽過嗎?許多新移民朋友一定看過。35歲的林周熙先生,民國95年開始協助創辦「四方報」,現在擔任主編。今天他也來到現場,我們請他和大家揮揮手好嗎?四方報以越南文、泰國文、印尼文、菲律賓文、柬埔寨文等五種語文發行,不僅為來臺的新移民提供母國消息與生活資訊、紓解鄉愁,更長期作為弱勢發聲的平臺,促進不同語言文化的族群相互了解、融合,可說是功不可沒。
另外一個以商業模式貢獻於社會公益的例子,是「2021社會企業」的蔡松諭先生,他的個人故事,很讓人感動,也讓人心疼。五年前八八水災時,出身小林村的蔡松諭失去了所有的至親好友、面臨人生最殘酷的打擊。他回到故鄉,毅然地決定要為家鄉做點事。在他的奔走下,從暫時居住在組合屋、到「日光小林」永久社區的完工,從號召村民製作手工鳳梨酥、香皂,到創立老梅膏、老梅餅等特色品牌,他的努力不僅讓鄉親走出悲痛,更讓他們在經濟上能夠自立。他更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創業,希望讓其他懷抱理想的年輕人,也能獲得外界的協助。
這些年輕人改變了世界嗎?我認為他們不只改變了自己的世界,也改變了我們。這些青年朋友從「善念」出發,展現創新思維,在實踐理想的同時也能填飽肚子,這個理念完全符合當前年輕世代重視自我實現的特質。因此,政府要做各位的資源,政府要做各位的後盾,行政院即將提出「社會企業行動計畫」,從法規鬆綁,加大輔導資源及人才培育,建立經驗分享平臺等方面著手,支持大家放手去做!
第三、我們要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青年住得起臺灣
過去兩年,政府特別重視居住正義。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制度實施以來,到現在已受理申報並公開85萬6千筆交易資料,有3,329萬人次上網查閱。這使消費者在購屋前,獲得正確的參考資訊,以抑制投機客炒房,這是邁向居住正義重要的一大步。
在居住正義的議題上,哪些人是政府必須優先照顧的?三種人:第一、青年學生;第二、初入社會者;第三、弱勢民眾。我們的租金補貼政策,讓這三種對象每月每戶獲得最高4千元房租補助,目前已有3萬3千多個家庭受惠。
無法獲得租金補貼的弱勢民眾怎麼辦?政府也在大臺北地區推動社會住宅,採用「只租不賣」的方式,用合理租金幫助青年租屋,目前已經完成7千多戶、兩年內會興建完工的社會住宅還有2千戶,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閉幕後,選手村將提供1,800戶作為社會住宅出租。這些加起來,總共將超過1萬戶。
那麼就業一段時間後卻仍然買不起房子的小資族,又怎麼辦?政府正在興建將近1萬戶合宜住宅,包括機場捷運A7站、板橋浮洲的合宜住宅,都以市價7折出售。未來世大運選手村也將提供1,192戶以低於市價的水準,幫助青年買房子。
此外,我的政見「青年安心成家方案」推動的4年(98年~101年)期間,有6萬6千多個青年家庭實質獲得買房的零利率貸款,政府也持續請公股銀行辦理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目前已有近14萬戶受惠,真正減輕青年房貸負擔。
第四、我們要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臺灣邁向全世界
美國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四月底發表世界各國的「痛苦指數」,中華民國在全球90個受評比的國家中排名第三低,反過來說,也就是最不痛苦國家的第三名,比英、美、星、韓、港等國家地區表現都要出色。然而,不少青年朋友擔憂工作不好找、薪水不夠高,青年朋友們的擔心也是事實,政府當然要全力來解決。
我們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做了什麼?從民國100年到今年7月,我們連續4年調漲基本工資,月薪比6年前增加1,993元,漲幅超過11%;時薪調漲兩次,從每小時95元調到115元,漲幅更超過兩成;6年來,我們也努力增加了62萬人就業。今年三月份的失業率已降到4.03%,距離我上任時的3.9 %,只差0.13個百分點。
這些數字反映的是人民的基本生活,政府不能只做這些。我們必須診斷出臺灣之所以無法大幅調高薪資的真正關鍵所在。我認為,關鍵在現有產業結構下,能獲利的空間已經有限。面對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浪潮,我們如果不迎頭面對挑戰,就只能等著被吞沒。
我國在迎向自由貿易的過程中,始終優先考慮臺灣人民的就業機會與產業利益,但不能因此故步自封。因為從400年臺灣發展歷史來看,「開放必然興旺,閉鎖一定萎縮」。愈是面對經濟發展的衝擊,愈要解開保護主義的鎖鏈,因為「保護主義不能保護任何人」,唯有讓臺灣成為世界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才能確保臺灣的經濟安全。
然而,在經濟自由開放的過程中,臺灣社會總是針對同一個問題進行爭論:「我們要如何面對中國大陸?」這一次的學運,反映的正是部分年輕人對兩岸關係的疑慮。然而,我們必須了解,中國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韓國、日本、新加坡及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我們不可能視若無睹或置之不理。政府要做的,是追求機會極大化與風險極小化。我們六年來的兩岸政策,一直都在做這種權衡與拿捏的工作。
其中,兩岸服貿協議是就是最近各界最關心的議題。針對這個爭議,其實多數臺灣人認為服貿對臺灣經濟有利。去年6月25日立法院朝野黨團即已達成服貿協議逐條審查、逐條表決的決議;根據民調顯示,多數國人都贊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儘速完成立法,同時進行服貿協議逐條審查。
在此我要呼籲朝野立委能體察民意,請王院長出面協調朝野黨團,讓「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儘早完成立法,用周延的監督審查,讓未來所有對臺灣人民有利的兩岸協議更透明。在野黨也不應該違反「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精神,動不動就霸占主席臺、癱瘓議事,讓立法院空轉內耗,這樣下去只會拖垮臺灣。我們大家應該通力合作,讓「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儘速通過,才能讓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跨出一大步、讓臺灣真正成為自由貿易島,這才是真正愛臺灣。
第五、我們要全面鼓勵青年關心國是,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
以往有人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對於社會冷漠。真的嗎?這樣的評價正確嗎?最近我們看到青年對服貿、對核四等議題的高度關注,可見年輕人一點都不冷漠。我要肯定青年關心公共事務的熱情,但也要再次提醒,任何訴求或意見的表達,都必須要有法治作基礎,否則就會傷害到民主。多數國人絕不會認同破壞憲政法治的違法行為。
如果政府容許任何人以霸占政府機關為手段,要求國家社會一定要接受他們的訴求,那麼一定有人群起效尤,霸占國會、攻占官署,要脅政府,那臺灣的民主政治要如何運作呢?臺灣的前途,不能用這種不民主、不和平、不理性方式來決定!
有些青年朋友確實有想法、有行動力、也有改變社會的巨大能量。我認為,唯有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機制,讓年輕人進入體制內,被看到、被重視,讓政府的政策有年輕人的參與,才能有效拉近政府與青年的距離。
這一段時間,我不斷思考,要如何具體推動這樣的改變?改變要一步一步來,讓我們從第一步開始。我要在此宣布,我已經請行政院江院長研究,在行政院成立「青年顧問團」,邀請對青年議題有專業、有想法,並且具有改革熱忱的人擔任顧問。青年顧問團的成員,將以35歲以下的青年為主,其他則是長期關注青年議題的專家學者或民間團體代表。我希望這樣的組織,不只可以針對青年人最切身的問題提出政策建議,包括教育、居住、求職、創業、結婚生育、國際交流、志工服務等等,而且也能對其他重要公共政策的形成,提供年輕人的觀點。
如果青年顧問團運作順利,下一步是什麼?將來這個制度可以進一步推廣到相關部會,讓更多青年代表得以實地觀察政府的施政,並且在部會政策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諮商建言的功能。
各位青年朋友,一起來改變臺灣吧!一起來創造未來吧!我們期望,青年顧問團的成立,能夠激發更多年輕人與政府的廣泛對話,提出各種政策構想。政府的施政要更有創意、政府的施政要更有活力,政府的施政要更符合公平正義。這些,都需要你的參與!
理性溝通才能面對問題,才能勇敢圓夢
青年是臺灣的希望,青年是臺灣的未來,支持年輕人,就是支持臺灣的希望,就是支持臺灣的未來。我一定會持續傾聽青年的心聲與夢想,擴大青年的政治參與,凝聚進步與改革的共識。
我們需要的參與,是腳踏實地的實踐。嚴長壽先生最近就說,臺灣不缺批評,也不缺看到問題的人,真正缺的是願意捲起袖子實做的人。各位青年朋友,今天我就職滿六周年。對於未來的兩年,我沒有私心,只有誠心。希望大家可以和我一起捲起袖子,打造更公平、更正義、更美好的臺灣。我再次強調,政府會竭盡所能做到前面所講的五項工作:
一、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
二、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
三、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青年住得起臺灣;
四、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臺灣邁向全世界;
五、全面鼓勵青年關心國是,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
以上就是我在就職六周年要跟大家分享的心得。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一個更美好的臺灣。
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60的網紅吳志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經典品牌 新靈魂 品牌可以經過一個世紀,到底它本身要具備哪些特質和特色,面對多變的外在,是否曾面臨保留原汁原味或是創新口味。節目邀請到一位七年級生為百年醬油老店帶來新思維,讓醬油在生活中不只是調味,還可以展現生活品味。歡迎雲林大同醬油第五代 曾士豐先生 與大家聊聊如何百年醬油變成醬油界的精品。...
七年級生特質 在 DJ JoJo桑 Facebook 八卦
「生命就是,在不斷地挫折當中堆積而成的人生。」
欸,親愛的七年級生。
曾經,在還是電台工讀生的身分,我一個人。
一個人去洗頭,一個人買午餐,一個人回家,一個人用10分鐘吃完一頓飯,一個人看著電視...這字裡行間盡是無奈。
但是令人出乎意料的,我用接下來的態度面對我的挫折......
一個人出門前喝杯水,一個人吞下,一個人默默的開口,對自己說:「加油...」
原來夢想,真的會萌生出一種自以為是的傻勁。
「我是在打仗,打我人生的仗,買我人生的帳單,紀錄歷史課本上不會出現的歷史。」把這句寫在無名小站的那年,我21歲。當時續航力真他媽的強。
而有趣的是,家人其實不會管你這種追逐夢想的快感,只會管你身體好不好。
「妳為什麼要為了這點小錢把自己搞的那麼累?」
「幹麻要做入不敷出的事情呢?」
「妳這樣上班上課,讓自己身體不好,爲什麼要這樣對自己呢?」
十年前,我媽對我說了這番話,
十年後,我媽台詞依舊沒有變。
「儘管逆著風,也要像風箏一樣。因為在夢想到達以前,天空,就是風箏的家。」
欸,親愛的七年級生,還記得十年前,有雜誌評價著草莓族時代來了,七年級大軍進入職場了,還特別做專欄分析草莓族特質。當時的你也許跟我一樣,看著這類型的報導,內心總是有著不服氣,然而當時的我們不是只有把不服氣寫在自己的PCHOME個人小新聞台、無名小站、蕃薯藤⋯等部落格裡,我們在網路靠北邊走的同時,也試著用生命去證明自己沒有別人評價的那麼糟。
你就是有能力築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於是你的青春轟轟烈烈去愛敢愛敢恨我不枉此生。
五月是噴錢的日子,有萬萬稅,阿啾自己也遇到了機車要進廠保養維修的日子。
修車四千多,有能力自己付修車錢,換了黑油,後視鏡被擦的亮亮的,我清楚地看了自己的臉龐,眉心之間皺皺的。
到某一天,你看著雜誌:「八年級大軍進入職場了⋯」
時間不斷地推著我們一直往前走,感嘆時間流逝太快永遠都不夠。再怎麼樣覺得付出好累,你卻也得承認你在賣命的過程中認識了許多好友,讓自己累得有依靠。
方宥心 Yo Sing Fun就是其中一位。
我從沒想到那個小時候我超愛的21世紀新人歌唱排行榜裡比賽的那位方婉真,竟然會有一天活生生的可以面對面聊觀點聊生活。
她最近的電視作品是民視的《外鄉女》,前段時間她錄了一首歌〈飛呀飛〉,傳給我要我聽聽。
我眉心皺皺的那天,對自己茫然迷惘的那天,聽了這首她唱的歌,哭了。
我知道她很喜歡很喜歡很喜歡唱歌,她某一刻的人生曾陷入無比低潮,那一段身心靈都不OK的日子,她義無反顧去金山海邊打工,直到遇見了一個貴人帶她參加超級星光大道,然而星光四班冠軍卻遇上當時經紀公司改組,沒有了發片的機會,她好想發片有音樂代表作品。
她大可以因為沒發片機會的當下就放棄,然而我們都沒有要對自己的人生或喜愛的事物放棄的意思,所以總是會很拚。
於是她轉戰戲劇發展,不管是《飯糰之家》的黃佳燕、《在河左岸》的徐兮兮、《光合一加一》的碧英、《阿不拉的三個女人》的阿鳥,《外鄉女》的美娟,還是在八大綜合台與蕭煌奇老師主持的歌唱節目《最美的歌》,你總是能夠看見她依舊不斷在練功。
「我是在打仗,打我人生的仗,買我人生的帳單,紀錄歷史課本上不會出現的歷史。」
欸,親愛的,我跟宥心跟你一樣,都是七年級生,我們的小時候一起經歷的或許相似很多,就是因為沒有要對自己放棄的意思,所以我們很拼命,你覺得你的世界就是只有你自己,直到見的人多了,視野變寬廣了,逐漸感到自己的渺小,你學會了謙卑與感恩。
我們當時都不知道選擇的路有多難走,只知道那股自以為是的傻勁帶我們流浪在外鄉,但就像是阿啾曾經在節目中說的:「我們的家人放我們飛翔,當你飛出去了,記得,飛出去不只是為了看看世界有多大,而是把世界中獲得的養份,帶回家回饋家鄉。在異鄉賣命也是回饋家鄉的一種方式,因為我們讓準備回家鄉的人感受到一份安定,我們也要願意相信,也有人跟我們一樣在照顧著我們的家鄉。」
眼對眼,手握手,在生活中遇見。
方宥心的〈飛呀飛〉,睡前用這首歌陪陪你。
「挫折,是旅程中的另一種風景。」
親愛的七年級生,我們長大了,用自己想要的方式飛翔吧。
〈飛啊飛〉歌曲連結:
https://youtu.be/nQ8JzlMOq14
七年級生特質 在 重點就在括號裡 Facebook 八卦
「無力選擇的人生,一如日本的寬鬆世代、一如台灣的七年級生,人生走到了這一途,只能聽著上一輩的人說著「因為我們在錢跟時間上有優勢,所以才能把到好老婆」,我們點頭如搗蒜,是啊是啊,他們有優勢,而我們有什麼?」
「現實沒有銀鞋,但是我們有,生為寬鬆世代的價值與認可。」
我是七年級生,也是宮藤官九郎筆下的「寬鬆世代」的其中一員(如果你認為「九年一貫」的教改是同類型的變化),但我只想問所有人一句話:
老人們不認同年輕人們的價值,這是我們的悲哀,還是社會的悲哀?
我無力反駁,也無言以對。
《寬鬆世代又怎樣》第四集,孩子們在家長日選擇演「綠野仙蹤」這齣戲送走佐倉老師,佐倉老師最後化身成仙女,告訴桃樂絲「妳只要敲三下銀鞋,就能回家哦」。
歷經千辛萬苦的桃樂絲,最終只要敲三下銀鞋就能擁有一個Hapy Ending,但經歷社會險惡的「寬鬆世代」們,沒有仙女沒有敲銀鞋,只有殘酷現實化作的「魔女」,舞爪張牙著。
妹妹告訴馬里布,「找工作、上班、結婚、生子,這樣的人生我卻連起跑線都沒站上去,我這麼努力卻連工作的權力都得不到,你不覺得這樣的社會很奇怪嗎?不讓我工作是不是代表著不讓我生存?有什麼了不起啊!參加實習、聽說明會、拜訪前輩,結果到頭來早就內定好了,然後還要問這在社會上行不行的通、有沒有價值,那不是完全不一樣的問題嗎?」。
社會的階級、社會的內定,到頭來早就決定了。
那些自稱「我跟那些怪獸家長不一樣唷」、但不折不扣就是怪獸家長說著,「為什麼要讓我的小孩演鐵皮人?他明明就長的圓滾滾地很可愛啊」、「為什麼我的孩子要演魔女呢?她明明就應該演妖精啊」,老師們困擾著,每個人的特質天生就不同,當然也有長的不可愛、胖胖的孩子,「那為什麼就非得決定他要演什麼呢?」。
孩子們的起步,一切從「內定」開始,他們無力選擇自己未來想走的路,只能任憑媽媽一昧地寵愛,不想讓孩子接下最糟的「階級」,這樣的人生,只要能站上起跑線,就一定會贏到最後嗎?
馬里布痛斥囂張的後輩,「喂!世界不是繞著你打轉的!」,但事實上,世界就是繞著有優勢、有內定、有階級的人們打轉的。
無力選擇的人生,一如日本的寬鬆世代、一如台灣的七年級生,人生走到了這一途,只能聽著上一輩的人說著「因為我們在錢跟時間上有優勢,所以才能把到好老婆」,我們點頭如搗蒜,是啊是啊,他們有優勢,而我們有什麼?
山路演了那個沒有人想演的魔女角色,塗著綠臉在所有人面前誇張的搞笑,他被潑水時,那些怪獸家長、訓導老師都笑了。坂間看著後輩、認可了他,把他帶到那個跟他無關、卻是「替他而死」的跳軌上班族的家裡,後輩盯著他的照片,難過了起來。
無論是被人欺騙感情(宮藤官九郎的標誌下流笑哏「處男處女玩笑」)、還是必須抱著被鄙視般態度說著「絕對不可以讓別人知道我們在交往!」,最終,他們始終站在自已的位置上只求一件事,被別人認可、或認可別人。
我想那最後換來的,是妹妹的那句話,「還不如在Girls Bar裡露胸部,更帥氣、更有價值、更有活著的感覺」。
現實沒有銀鞋,但是我們有,生為寬鬆世代的價值與認可。
七年級生特質 在 吳志揚 Youtube 的評價
經典品牌 新靈魂
品牌可以經過一個世紀,到底它本身要具備哪些特質和特色,面對多變的外在,是否曾面臨保留原汁原味或是創新口味。節目邀請到一位七年級生為百年醬油老店帶來新思維,讓醬油在生活中不只是調味,還可以展現生活品味。歡迎雲林大同醬油第五代 曾士豐先生
與大家聊聊如何百年醬油變成醬油界的精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CFURGaxe_o/hqdefault.jpg)
七年級生特質 在 「7年級生」邁入40歲了在幹嘛?昔遭酸草莓族被 ...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7年級生 」邁入40歲了在幹嘛?昔遭酸草莓族被形容為"最慘世代" 網曝真相:都是"5年級生"的奴隸|記者謝抒珉林煜哲|【台灣要聞。先知道】20210224|三立 ... ... <看更多>
七年級生特質 在 [問卦] 為什麼八年級生反而過得比七年級生好? -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