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owback
從事地產的女性朋友問過我,「不如一齊去京都好唔好?」我說,台北更好,clubbing 好,夜市好,還可以住 W 呢。(那時候台北未有 Mandarin)
任職高檔品牌的女性朋友問過我,「不如一齊去京都好唔好?」我說,Perth 更好,Swan River很美,又可以抱抱樹熊,那裏的 Nobu 比香港的 Nobu 更有創意。
貴為大律師的女性朋友問過我,「不如一齊去京都好唔好?」我說,Budapest更好,多瑙河充滿詩意,Heroes’ Square 雄偉壯麗,布達拉宮撼動你的心靈。「葉生,布達拉宮唔喺 Budapest。」Budapest 唔係布達佩斯咩?「Budapest 係布達佩斯,不過布達拉宮唔喺布達佩斯。」竟然咁 tricky。
很多朋友也提議過去京都,葉某一推再推。你問我,乜京都咁唔掂咩?
剛好相反。
對我來說,京都是全世界最 magical 的地方。
你的心目中,應該也有個 magical 的地方吧。
所謂 magical,就是別人一提起這個地方,就會立刻把你帶到你的記憶某處,讓你興奮地、又沉重地,想起那個城市的名勝景點、大街小巷,無論是吃過的、住過的、觸摸過的、呼吸過的,也會像一格格發黃了的 Polaroid 照片一樣,在你腦海裏清晰又模糊地略過。
只去過一次京都,就是跟她去的一次。除非能夠再跟她去一次,否則我的人生應該不會再有另一章京都故事。其他人去京都的清水寺,肯定像我一樣,如果天下起雨來,會黯然的歎息:「How unfortunate,難得嚟到,竟然落雨。」一生起碼去過五次京都的她說:「土豪先生,呢度落雨仲靚,天公幫你造美,都唔識感恩。」
她沒有騙你,感恩兩個字從那雙明眸透視出來。看著她雪白的皮膚,平坦的胸部,短短的小馬尾,小小的斜孭袋,軍藍色的冷衫,你會很想從後擁著她,跟她一起從清水寺遙望這優美的雨景,聽著清脆的雨聲。
也在第二天跟她去了另一寺院,我忘了寺的名字,只記得她叫我不要忙著拍照,因為來到這裏要誠心參拜。見她雙手合十,眼睛緊閉,嘴角卻微微揚起,一定是貪心的許了很多個願望。我沒有聽她的,趁她參拜的時候,拿出相機偷拍了幾張,不過是拍下她的 side profile。
其後,沒有刻意安排什麼節目,只是在這個古城隨意的走走逛逛。
有她在旁,就算只是經過簡單的平民瓦簷,也覺樂趣。
當然,我們也吃過很多、很多、很多餐懷石料理。
原本我是在 Kitcho 訂了位置的。
「你訂咗邊間 Kitcho?」她問。
「乜有好多間咩?」我反問。
再查一查,我訂的是 Kitcho Arashiyama,公認是京都最好的懷石料理。
「土豪先生,Kitcho Arashiyama 唔係最好,係最貴。」她沒好氣的說。「不如帶你試吓 Hana Kitcho 好唔好?」
如實說,好吃嗎?不懂欣賞懷石料理,味太淡,但酒是好好好好好喝。整頓飯的 service 一流,但不要拿我來作準,因為餐廳內差不多每位職員都記得她,跟她有說有笑。
既然又有懷石料理,又已沿路一起走過半里長街,又怎會少得當天旅館的門牌?
旅行之前,跟她說,我準備預訂京都首屈一指的 Ritz Carlton,怎料給她笑到翻天。
「土豪先生,如果你訂到俵屋嘅話,不如我先考慮同唔同你去呢個trip,好嗎?」
就是因為這家叫俵屋的旅館,我要足足多等兩個月才能成行。五千幾蚊一晚住間旅館,係per head喎,有乜咁巴之閉?
到步一刻,真相大白。
旅館的門口平庸得出奇。
但我的右腳還未踏出車門,已經有位老伯伯忙著要替我們把行李拖進旅館內。當然不想讓老人家為我們幹這些粗活,但老伯伯用誠懇的眼神向我們說,他堅持,因為他很樂意這樣做。走到前台,還不用我報上名來,已經有人向我恭敬的說了聲「Mr. Yip」。
很快,一位身穿和服卻眉目含威的徐娘,引領我們到房間。
原先以為旅館裏面,也會像它的外在一樣樸素,誰不知一進去,才知道自己大意了,竟然忘記「簡約」和「樸素」的一線之差。「樸素」是廉價的,「簡約」是要精心打造的。
五千蚊一晚,現在明白了。
一個類似客廳的空間,一個睡房。
一張甚有古董味的木枱,兩張相比之下較有現代感的木凳。
一個倘大的浴室,陳設著典型的日本式木製浴缸。
有電話和電視,但它們沒有顯得太過格格不入,只是靜悄悄地躲在某處,避免打擾著閣下的寧靜。
客廳和房間均有一扇趟門,門後是一個私人花園。綠油油的草地、茂密的小樹灌木、不規則的小石春和大石頭。
和服徐娘介紹完房間之後,悄悄關門離開。想不到這位彷彿從古代穿越到廿一世紀的日本女子,竟然說得一口如此流利的英語。從和服女子身上,體現了俵屋精神:保留一貫的京宿傳統,又巧妙配合 modern conveniences;儘管有著三百年的歷史,仍然毫不費力就跟得上時代步伐。
什麼是京宿傳統?就好像我們晚上外出,當我在俵屋的門庭位置穿鞋的時候,實在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我的布鞋明明在機場等候的士的時候,不小心沾了一點污蹟,但我再看見這雙鞋子的時候,污蹟竟然不見了,整雙鞋子像全新一樣,原來是他們替我清潔好。這就是京宿之最的待客之道:小心的看,用心的聽,細心的做,從不在你面前大搖大擺地邀功,只是默默在你的不遠處看守著。
最後一晚,開著趟門,坐在花園前面,坐在一桶冰塊旁邊,喝了很多旅館為我們準備的梅酒。
倚著我的她問,你而家有幾鍾意 Kyoto?那時候,喝得太多,思想遲緩,想不出說什麼。
現在懂得回答了。
好鍾意,鍾意到嘅地步係,如果以後有人提議和我去京都,我會跟她坦白說:I don’t think you’re good enough for Kyoto。
#攻關
IG= marcusyip5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電繪狂 Pin2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室內空間的第三點跟空間比例要多注意! 電繪教學與示範,此為社團內部訓練課程。(測試複習用) 主講者:配鏡 立刻訂閱電繪狂頻道~ https://bit.ly/2P4Rsa7 掌握最新的《電繪教學》和《創作資源》 可以的話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你寶貴的想法 你的一點肯定是我們持續創作的動力!! ...
「一點透視房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一點透視房間 在 葉朗程 Facebook
- 關於一點透視房間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 關於一點透視房間 在 Facebook
- 關於一點透視房間 在 電繪狂 Pin2D Youtube
- 關於一點透視房間 在 室內設計手繪透視圖(一點透視)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一點透視房間 在 復興設計/室內設計/一點透視圖技法解析/即將開課! 的評價
- 關於一點透視房間 在 一點透視圖教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一點透視房間 在 一點透視圖教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一點透視房間 在 透視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說愛你-2021年11月 - 愛情 ... 的評價
- 關於一點透視房間 在 透視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說愛你-2021年11月 - 愛情 ... 的評價
- 關於一點透視房間 在 透視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一點透視房間 在 透視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一點透視房間 在 兩點透視步驟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一點透視房間 在 兩點透視步驟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一點透視房間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八卦
《從臺灣回去以後,我居然要教媽媽做人?》
#媽你小聲一點#
我們家在珠海的郊區,地廣人稀,人們說話的時候,有點像中間隔了一座山,音量也是足夠傳十萬八千里的。
平日在家,我時不時會被媽媽的嗓門嚇到。媽媽愛從一樓大喊在二樓房間裏的我的三個字大名。「媽咪!拜託你可以小聲一點,我聽得見,人家臺灣人說話可沒這麼大聲的。」
家中的小姪子兩歲了,說話可謂是中氣十足,我開玩笑說:「你這樣的分貝喔,在臺灣要算噪音污染。」
逛街走在路上,當有人在公共場合吸煙,我會忍不住吐槽:「真沒公德心,臺灣人就很少在路上吸煙。」
跟媽媽去吃飯時,我說我們把垃圾稍微收一下,「臺灣人會自己清理廚餘。」
#未來的旅行#
陸生親屬可以辦理探親簽證,時長為一個月,這是尚未開通自由行的珠海居民所羨慕的。我跟家裡人承諾,在我讀書的四年中,要帶大家在臺灣深度旅行一次。但在此之前,我必須要讓家人們「做好準備」,例如改改大嗓門。
哪怕我提醒多次,媽媽說話還是很大聲,我真的受不了了。我都講了這麼多次了!為什麼還是這樣「粗魯」呢,哎呀請你小聲一點啦!你這樣去到臺灣怎麼辦!人家都要轉頭來看你!
終於,媽媽也受不了了,說:「大不了我不去了!去臺灣這麼麻煩,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都不敢去了!」聽到媽媽這麼說,我才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多討人厭。
#臺灣教會我的包容我全忘了#
我一直標榜在臺灣學會包容和體恤,我卻連自己的家人都無法同理對待,一回來便自詡「文明人」自居,認為自己見多識廣,知書達禮,頭上籠罩光環。實際上是自以為是,自視清高,本末倒置,我那對人評頭論足指指點點的模樣,是連對人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的。
老師讓我們去看到一個人背後的社會脈絡,從現象透視本質,我這邊說好,那邊卻把學到的全部寫在試卷上還給老師了。
臺灣和珠海的城市發展歷史根本不一樣,臺灣人和珠海人的生命經歷也不一樣,時間、空間、際遇、因果都不一樣,我卻用同樣一套標準來「定義」和「要求」,根本是不解風情,煞風景!
#大陸餐廳像炸鍋#
老師曾去中國大陸,跟朋友們坐在同一桌吃飯,那一桌只有老師來自臺灣,大家都很歡迎她來做客。老師形容當時的場景:「我以為自己在一口炸鍋裡頭!」因為,「連跟坐在對面的人說話,都聽不見,一定要用吼的!」
大陸朋友跟她說話的時候,輕聲細語,小心翼翼,但是轉頭跟自己人說話的時候,立刻又「哇啦哇啦」手舞足蹈起來⋯聽老師敘述這一切,我笑得不行,實在太有畫面感了!
#捷運遇到大陸客#
有一次搭乘臺北捷運,遇到了五個大陸觀光客,三個家長,兩個小朋友。一位媽媽在我身邊坐下,頓時,我身邊仿佛點燃了一串炮仗!那位媽媽跟坐在對面的兩個孩子說:「給我小聲點!從現在開始!不許說話!看看你們誰堅持得久!」媽媽啊,你自己的聲音就有夠大的⋯
兩個孩子裝模作樣坐好,挺胸,雙手放膝蓋,眼珠子卻咕嚕咕嚕轉,下一秒就要忍不住破功...當下我如坐針氈,不是因為自己耳膜痛視野花,而是我擔心周圍的臺灣人會因此留下不好的印象。
後來我跟老師聊過這件事,我說老師啊,好奇怪,如果在大陸看到這個場景,我會覺得這樣的親子互動很可愛,因為我瞭解大陸,我瞭解大陸人,她們都是善意的,那位媽媽是真的想要讓小朋友乖乖保持安靜,而兩個小朋友長得水靈,頑皮得來讓人忍俊不禁。
可是在臺灣,
我就怎麼也笑不出來。
#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看起來很不堪#
我問老師感受如何,老師說:「沒有一個人會希望自己看起來不堪。」每一個人,都會希望自己越來越好。有時候她在想,如果她經歷了和中國大陸一樣的歷史傷痕,文革、教育停滯十多年、文化斷層,傳統文化遭到史無前例的破壞,她會是什麼樣子。老師說:「要多一份理解。」因為瞭解,所以包容。
當知道了背後的故事,自然會擁有另一種的態度和看法。只有無知和狹隘者,才會以「文明」取笑他人。
老師說她對中國大陸充滿信心,就拿她兩次去北京的經驗來看,第一次去的時候天灰濛濛的,第二次去已經有很清爽的藍天了!城市的發展更是讓人驚豔。「中國大陸有十四億人口,如果這十四億人口能夠變好,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會帶來非常巨大的正面影響!」但老師也說,這需要循序漸進,終有一日,會大不一樣的。何況,我們已經在慢慢證明這一點了。
但話說回來,大陸也有自己的講話方式啦,這樣「劈裡啪啦」的表達方式,也是某一地區地方文化的體現。例如東北人豪邁,西北人直爽,北京人愛耍貧嘴,這都是大陸北方人的不拘小節,而南方,江南的吳儂軟語,廣東的溫柔賢慧,四川的潑辣俏皮,同樣特點鮮明。若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些都很可愛啊。
#曾經的脈絡#
看臺灣,也不能只看到臺灣都市現有的城市化進程和臺灣人的氣質風度,而要看到她曾經經歷過怎樣的歷史,又發生了怎麼樣的蛻變。我來臺灣之前,2016年,就有人說中國大陸就像九十年代的臺灣,經濟騰飛,文化交融薈萃,人們視野開闊,吸收很快,學習很快,成長很快。
回到開頭講的,我的媽媽。
其實,媽媽不應該跟臺灣人比,
而應該跟從前的媽媽比。
媽媽的雙親早逝,只讀到小學畢業,她柔弱的雙肩就要扛起整個家,出來打工補貼家用。九十年代,她二十歲不到,從湖南農村來到珠海小漁村,她說那時候啊,連飯都吃不飽,更何況奢望一個遮風擋雨的天花板。
媽媽被廣東本地人欺負,在陌生的環境裡像傻瓜,什麼都聽不懂,因為有外地腔,公共場合連話都不敢說,會被人嘲笑,被人排擠,完全是一隻受傷的兔子。媽媽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努力打拼生活。
鬥轉星移。現在的珠海,不是臺灣和香港男人的「享樂天堂」,不是小漁村了。現在的媽媽,能說一口在廣東暢行無阻的標準粵語,憑藉辛勤勞作,撐起家庭的大雨傘,不再畏手畏腳,人變得自信開朗,落落大方。媽媽待人有禮,上公車會讓座,不亂扔垃圾(我小的時候是看過媽媽亂扔的⋯),對服務生說話也從不大呼小叫。
#我一定要帶媽媽來臺灣#
我們家枝繁葉茂,整個家族十幾人口,當我帶他們同時走在臺灣的街上,那簡直就是帶了一支陣頭隊伍,敲鑼打鼓,雞飛狗跳,跟廟會似的,一定會惹行人注目。
但是我看到媽媽,看到她一直以來的「變化」,我會非常希望帶她和其他家人來臺灣看看,看看這座讓我成長的小島。
臺灣,或者說其他類型的「文明」,所存在的意義不就是讓人有所借鑒嗎?我希望臺灣的溫柔和敦厚,可以感染到家人們。
#滿懷希望,不做文明暴發戶#
媽媽在進步,珠海在進步,中國大陸也是在進步的。我不該以臺灣之名對大陸嗤之以鼻,不然我跟暴發戶有什麼區別,他們是「資本暴發戶」,我是「文明暴發戶」。
來臺灣讀書和生活,在這裏見到臺灣的優點,只會讓我堅定,同時對自己的來處滿懷信心,充滿希望。我相信在雙方的彼此借鏡之下,歷史會穩步前進,我們的未來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2019.07.13明媚午後
一點透視房間 在 Facebook 八卦
聊減法哲學
最近同溫層也漸漸擁抱極簡。
極簡其實是一種生活哲學,也是某種人生觀的實踐。
每個人面對的課題不同,目標不同,實踐方式自然也有所不同。
箇中冷暖,如人飲水。
然而共同點一定是:只要渡過瓶頸,必能海闊天空。
你會感覺生活變得輕鬆、愉快、有效率,家裡變得讓人更心動、更紓壓。
減法生活於我來說是持續深化的進行式,分享我持續領悟的減法哲學。
===
【留白的美學,有助自我察覺。】
藝術裡有所謂「留白的美學」,建築空間亦然。
適當的留白,才看得出來比例是否平衡?是否具有美感?
日式庭院之美,在乾景、留白與禪味。少了留白,庭院變得索然無味。
當身處在擁擠的空間,視覺感官容易麻木,即使心理壓力逐漸增加,也難以正視。麻木會引發連鎖效應,我們無法得知接下來還會對什麼麻木?
都市裡的擁擠建築叢林會加劇麻木的傾向,快速推出的商品讓人眼花撩亂,五光十色的霓虹燈讓人漸漸失去對美的敏感度。安藤忠雄擅長在都市裡設計「逃城」式的住宅,就是為了被都市喧囂追到喘不過氣的人們打造一處能夠呼吸的所在。
我們不一定都住得起安藤忠雄設計的房子,但「為空間留白」這一點,每個人都做得到。
===
【我的家就是美術館。我的家就是飯店。】
為什麼美術館這麼吸引人?
如果美術館的作品陳列擁擠不堪,還會吸引人嗎?
為什麼飯店這麼受歡迎?
如果飯店房間堆滿雜物,床上只剩下人字形空間可以躺下來,還會受歡迎嗎?
我們熱愛在漂亮的空間打卡,穿梭在美麗景點。
那麼,
我們何不把自己家裡的公共空間當作美術館來營造?
何不以飯店的高標來佈置自己的房間呢?
空間的質感不在昂貴的傢俱與飾品,而在適度留白與畫龍點睛。
===
【物品不只是物品,它承載了意義與意念。】
為什麼從減物開始呢?
因為物我對話是自我對話的開始,也是自我察覺的練習。
藉由與物品的對話,可以透視藏在它背後的「我」,包括我的焦慮、我的追尋、我的期待、我的目標、甚至是我的想像。
因此,物品絕對不是清空歸零就好。
看清楚藏在物品後面的是什麼?再來決定去留。
「能解決的事,不必去擔心;
不能解決的事,擔心也沒用。」
於是減去的不是物品,而是曾經的擔憂與執念。
留下的不是雜物,而是興趣與心動的進行式。
===
【為空間拍照留念】
每位空間設計師或建築師設計的作品完工以後,一定都會拍照記錄下來。
若請你為自己生活的空間拍張照,是否能留下讓自己心動的照片呢?
拍照檢視,是讓自己抽身成旁觀者的方法之一。
旁觀者清。
如果空間裡都是心動的物品,那就拍照下來欣賞,從中感受到空間之美。反之,如果拍下來不大滿意,那麼就能持續尋找改善方案。
===
【一目瞭然的收納】
櫃子裡、儲藏室裡的收納,最好一目瞭然。
容易看見家裡還儲放多少備品,就不會發生重複購買的行為。
如果東西實在太多,在決定添購收納容器之前,最好先釐清到底有哪些東西值得留下來?也許斷捨離過後,發現物品大減,根本不需再購買收納箱。
===
【收納術、暫存空間、告別的方法】
為物品定位、圖文標示、物歸原位、收納技巧都只是讓空間有序的手段。它們和要不要實施減法生活並沒有相關性。
減法生活蘊含宗教、哲學的意涵。
是茶道世界裡的「一期一會」。
是佛家世界裡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是文學世界裡的「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斷然告別對念舊的人而言,是非常艱難的決定。
在決定告別前,設定暫存空間,給物我彼此六個月至一年的緩衝時間,如果都沒有想起也沒派上用場,就能放手說再見。
臨別前還是依依不捨?
不妨拍照留念吧!
珍藏的記憶不必然要靠物品提示,拍照同樣具有提示作用。
若引發思緒奔騰,趁勢用文字整理記錄下來,梳理清楚,更有意義。
===
【尊重家人的領地】
減法哲學是我的人生觀,我的選擇,但不是其他家人的。
我持續自我提醒:勿以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他人身上。
孩子上學後就會開始發展出自己的新生活圈、社交關係、審美觀、新的喜好與興趣。
秉持著互相欣賞、互相尊重的精神,讓孩子擁有獨立的房間,並全權交給孩子打理。
孩子從自己生活的空間經營與佈置開始,可以練習很多生活技能與佈置美感,她們得到了信任與尊重,才能學會欣賞自己並尊重他人。
如果孩子把房間搞得很亂呢?
我仍然只會固守自己的空間,讓空間散發吸引人的有序之美。
在書架上的建築空間書籍、收納書籍、減法哲學書籍,隨時歡迎孩子閱讀。
「佛度有緣人。」
===
圖一為我的工作區與親子閱讀角。
圖二為我的洗衣間與備品儲藏室。過去我曾購買許多收納箱放在儲藏室,後來徒增搬家困擾。現在我採取的收納策略是:盡量不使用收納箱,備品減少至不用收納箱也能整理好。
圖三是小雨的房間,照片經她同意分享。
圖四是小風的房間,照片經她同意分享。
小雨小風房內牆上的畫作都是她們自己最喜歡、最滿意的作品。
我工作區域的油畫則是小雨和我共同的作品。(然後我們家沒有客廳和電視,您發現了嗎?)
一點透視房間 在 電繪狂 Pin2D Youtube 的評價
室內空間的第三點跟空間比例要多注意!
電繪教學與示範,此為社團內部訓練課程。(測試複習用)
主講者:配鏡
立刻訂閱電繪狂頻道~ https://bit.ly/2P4Rsa7
掌握最新的《電繪教學》和《創作資源》
可以的話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你寶貴的想法
你的一點肯定是我們持續創作的動力!!
了解更多:https://pin2d.com/
歡迎來到”電繪狂”官方頻道
◆Facebook:https://bit.ly/2VzAvXT
◆Bilibili:https://bit.ly/2YUWIlg
◆plurk:https://bit.ly/2G54qkk
◆twitter:https://bit.ly/2UlKAKU
◆weibo:https://bit.ly/2D7eUit
◆抖音:https://bit.ly/3bckPkI
◆快手:https://bit.ly/2UdSzsv
〔禁止轉載,請支持原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ws1ttcxLIA/hqdefault.jpg)
一點透視房間 在 一點透視圖教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房間 的俯視圖. 按照題目已提. 供的房間俯視. 圖、兩件傢具. 的等角投影圖. 等資料,繪畫. 房間的一點透. 視圖。 教學? | 教學?室內設計透視圖畫法@ ... ... <看更多>
一點透視房間 在 室內設計手繪透視圖(一點透視)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