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產品市場有多大,整個圈子就有多黑。
「是不是有跟白因子要錢,要不到才來PO文?」
「你們只寫這家廠商,是不是收別的廠商的錢?」
從昨天晚上發文之後,就開始陸續有這些留言在攻擊抹黑。(剛還有人說我們講這兩個留言是造假...想查證的人,直接到上一篇文章底下看就會找到這兩個留言了好嗎?)這類完全無理的抹黑也就算了,甚至還有人傳了別家廠商的疑似檢驗有問題的結果照片,要我去踢爆。
我們跟他說,這樣的證據不足,暫時還沒辦法,請他先打電話去檢驗單位做個初步詢問。不然要是同業互相抹黑,我們隨便起舞去亂寫,不就糟糕了嗎?結果這人居然給了我們這樣的回應:
「我以為可以靠你們分享正確資訊,去告訴大家不肖廠商。好像沒辦法。你們不是一群專業人士嗎?如果你們有專業醫療背景,怎麼會連簡單的報告都無法分辨?」
「我以為你們會是我們的正義化身!付訂閱集資計畫是要幹嘛用的?不就是給你們作檢驗跟判斷的嗎?虧我還有訂閱!」
看完我們真的很生氣。我們想在這邊回應一下這位朋友:
團隊醫師做這個工作一毛錢薪水都沒有拿,每個月還要自己貼十幾萬讓這個計劃可以繼續下去。我們說這位朋友提供的資料不足,請他稍做查詢,居然還要被質疑了我們團隊的「專業程度」...
我們並不知道這位朋友是不是真的有訂閱,但大家知道踢爆一個產品、查證與檢驗的費用有多高嗎?我們之前送驗的 19 項防曬產品,光是檢驗費用加上採購費用,就接近 20 萬元了!
我們會去查什麼產品?主要就是「特別誇大」、「影響的人數多」、「對社會或環境有嚴重潛在危害的」為主,如果「每一個產品」只要有人提了,我們都要去查,說真的,我們沒有三頭六臂真的辦不到,還是這位朋友要一個月提供我們幾百萬讓我們去養人、去 run 實驗室?
寫這種文章的風險有多高大概是這位朋友無法想像的,今天網友特別就來訊警告,白因子這家廠商去年在中國被踢爆過一次,還在上海告了踢爆的人。我們做這些有什麼好處?我們要承擔的風險跟壓力有多大知道嗎?
--
消毒產品的市場商機真的太大了,爸媽為了小孩的健康,一罐幾百、上千的產品都花得下去,許多業者就是看準這種心理,開始亂廣告、亂行銷、亂講話,把自己產品講得多好、多無毒、多乾淨、可以吃又環保,然後把爸媽的辛苦錢拿到自己口袋裡。
這種事情,我們是真的看不下去啦。你要好好做產品,賣貴一點我們都沒意見。靠著唬爛的方式去賣錢,這樣除了你自己賺錢以外,對消費者,對整個社會,會造成什麼負面影響你知道嗎?
今天真的是氣到,跟我們的化學博士說,這些廠商要是真的這麼扯,哪天我們真的火大了,就直接做一款安全、有效、CP 值超高,而且絕對不唬爛的產品跟他們拼了!保證效果一樣好,而且價錢不到誇大廠商的五分之一。但這種產品要是推出來,大概很多人會覺得「太便宜了應該沒效吧」...
但也只是說說而已啦 ... 做這件事情就已經夠賠錢了,再做其他賠錢的工作實在撐不下去。
--
最後要再幫大家整理一下重點:
1. 次氯酸這類成分,是有殺菌以及抑制病毒作用的。這是這類產品可以宣稱有效的原因。
2. 白因子這家廠商(後來發現不只這家這樣講)的問題是,明明會有其他物質,但卻宣稱作用後只會產生水。即使殘留的成分風險不大,也不能直接說自己「無毒」、「無殘留」,因為那與事實不符。能做到這樣的真的也不是只有你家。
3. 這產品申請的時候,是不宜直接噴在皮膚上或粘膜上消毒,但可用在皮膚以外的地方消毒。如果是小朋友會拿來啃的東西(餐具、玩具),使用這類產品後,最後再用水清洗一次會比較安心。
4. 弱酸性次氯酸不是專利成份,要不要花這麼高的價錢去買,就見仁見智。pH 5-6 有較佳的次氯酸的平衡濃度,也不是什麼只有他知道的知識。
5. 市場上不是只有這家用的是弱酸性次氯酸,有很多選擇。但遺憾的是,不只是白因子,許多使用同類成分的廠商都走很接近的路線,不是賣很貴,就是賣很貴又用這種「無毒不殘留」、「還原只剩下水」的話術欺騙民眾。這對民眾來說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6. 市售消毒、抗菌噴霧,若瓶身沒有明確標示肌膚使用,產品未明確標示可噴灑於人體皮膚上。不論部落客怎麼寫,業配者怎麼說,都不建議使用於肌膚。因為次氯酸在台灣大多是屬於一般商品、非環境列管用藥,於法不可宣稱使用在肌膚。而市售有些通過法規,可以使用在肌膚的次氯酸,雖符合上市的規範。但也須原廠提供相關安全佐證跟報告來證實了。
--
接下來我們會逐步完整說明市面上的各種消毒、清潔產品的話術與迷思破解,嚴重一點的廠商,我們會公開告訴大家他們是怎麼唬爛的。
總之,做這件事情兩年多了,真的很累很孤單,常常在夜深人靜還在看文獻的時候,在懷疑自己到底為什麼要這樣被人糟蹋。對於講出實話的人,要接受各種的抹黑與攻擊,但唬爛的人反而可以大賺錢,難怪這社會沒人要揭弊,卻充滿各種騙術跟話術。
這陣子一定會有超多臉書的檢舉跟抹黑,就要靠各位朋友一起幫忙,多分享、多支持,或者行有餘力的話,一起加入我們的訂閱計劃了。
--
一天不到 5 元,支持我們繼續做更多廠商監督!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it.ly/2Kg5UNC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40的網紅土土藥師totofunmac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漱口水 #口腔清潔 一個完整的口腔清潔,除了刷牙、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最後若能搭配漱口水更能發揮最佳效果。 但很少人知道漱口水也屬於藥品,我國衛福部規範下含有酒精成分且宣稱有消毒殺菌等功能成分之抗菌商品,其實會被食藥署認定是屬藥品的範圍。 ✅成藥型漱口水 含有用以口腔內殺菌消毒之成分,濃度介於 ...
一般商品宣稱抗菌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八卦
希望這是次氯酸水系列的最後一篇。
如果你很不愛洗手,搶什麼消毒水都是白搭,好嗎?
#用肥皂勤洗手才是王道
原文在此:
https://www.medpartner.club/white-factor-disinfection-false-advertising-myth/
文章說明:本文來源【美的好朋友】,雖然60和他的葉黃素充滿了爭議,但不以人廢言,這篇文章還是寫的很有參考價值的科普文。
幫忙導讀一下:
1.本文講白因子,不過不管白因子/水神(旺旺中資產品)/或是其他以次氯酸水為主成分的消毒溶液,都適用。
2. 我們直接看看美國 FDA 怎麼說,這份公告是指,有效氯濃度在 60 ppm 以下的次氯酸水溶液,可與新鮮蔬菜水果接觸。但是在以此溶液浸泡過的蔬果,需要再用清水洗淨才可使用。但我們發現,在各種業配的部落客文章中,甚至有許多荒謬的討論與文章指出白因子可以飲用,這真的是很嚴重的錯誤啊!不要隨便因為收了錢就把這種東西往嘴裡噴好嗎!!!
3. 台灣衛福部頒佈之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十七條,次氯酸為「用於食品之主要消毒成分」,但是清楚標明,#使用後須再經飲用水充分清洗、#殺菁、#加熱或其他適當處理,以使最終食品之殘留濃度符合規定(總有效氯 1 ppm 以下)。
4. 許多部落客以及使用者的心得分享都會教導大家把白因子噴在手上消毒,但是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資訊,含微量次氯酸之產品,#若沒有藥品許可證,表示其皮膚消毒殺菌之療效及安全性並未經確認,那就 #只屬於環境消毒產品。雖然這微量的次氯酸應該不會造成皮膚刺激,它還是 #無法取代正確的洗手以預防疾病的發生與傳染。
5.次氯酸是有殺菌以及抑制病毒作用的。所以這產品可以宣稱有效。
廠商的問題是,明明會有其他物質,但卻宣稱作用後只會產生水。
6.白因子的這項產品依法不能噴在皮膚上,但可用在皮膚以外的地方消毒。
如果是小朋友會拿來啃的東西(餐具、玩具),#使用這類產品後最後再用水清洗一次。
7. 弱酸性次氯酸不是專利成份,要不要花這麼高的價錢去買,就見仁見智。市場上不是只有這家用的是弱酸性次氯酸,有很多選擇。但遺憾的是,不只是白因子,許多使用同類成分的廠商都走很接近的路線,不是賣很貴,就是賣很貴又用這種「無毒不殘留」、「還原只剩下水」的話術欺騙民眾。這對民眾來說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8.市售消毒、抗菌噴霧,若瓶身沒有明確標示肌膚使用,產品未明確標示可噴灑於人體皮膚上。不論部落客怎麼寫,業配者怎麼說,都不建議使用於肌膚。因為次氯酸在台灣大多是屬於一般商品、非環境列管用藥,於法不可宣稱使用在肌膚。而市售有些通過法規,可以使用在肌膚的次氯酸,雖符合上市的規範。但也須原廠提供相關安全佐證跟報告來證實了。
一般商品宣稱抗菌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淨淨-守護這一家 消毒液不當使用弘光科技大學檢驗報告,事件完整說明。
昨天發完 #白因子 的文章後,不少朋友對其他廠商的消毒產品提出疑問。仔細一看,超多廠商都是濫用宣稱,把其他的檢驗結果張冠李戴,反正目的就是讓民眾看了覺得產品很厲害,然後願意用很貴的錢買單。
昨天淨淨消毒液發了聲明道歉,承認自己用 #食品級原料 的說法是有問題的,這點我們給予肯定。
但是在淨淨的官方網站上,持續使用了兩份「弘光科技大學」的檢驗報告,上面說是由弘光的檢驗,證明了淨淨消毒液產品,可以 #有效抑制諾羅病毒 以及 #有效抑制腸病毒 。看了檢驗報告的原始檔,我們覺得很怪,因此直接致電弘光科技大學實驗室。
實驗室的人員回覆我們,當初廠商要送這個檢驗,實驗室就有再三跟他強調「這個檢驗方式不是最標準的做法,不宜用來作為產品有效性與合法性的宣稱」。
很遺憾的,這家廠商還是就這樣宣稱了。對於這些廠商而言,一份「看起來像是有效」但實際上還不能證明什麼的報告,只要能夠包裝成讓消費者「覺得有效」,願意買單,就滿足他們的目的了。
我們衷心建議,淨淨消毒液可以撤下相關的檢驗結果,不要將這些檢驗報告以不科學的方式濫做解讀。如果有很多像你們這樣的廠商,那以後民眾大概連看到檢驗報告都不敢相信了,這個社會到底要變得多麽無法互相信任?
另外也要呼籲淨淨,請和你們合作的部落客、網紅好好溝通,不要再提到什麼食品級,不要再把產品隨便噴到皮膚和粘膜,不要讓民眾覺得這個可以喝沒問題。
類似這樣的做法,還不止淨淨這一家。目前我們看到的還有很多家!請廠商立刻停止這樣的行為,好好改正,並給消費者合理的補償。否則我們將會以 1-2 週一家廠商的速度,逐步把這些亂宣稱、亂解釋報告的廠商的做法完整寫出來。(抱歉,市面上廠商真的太多,要一次全部把各家亂講的整理完真的沒辦法,只能透過警告,希望他們可以趕快自己改進了。)
我們相信,不亂講、不唬爛的做法,絕對還是可以賣產品的。如果這些廠商真的 #不唬爛就不會賣 ,那我們也只能把事實公開,給消費者自行評斷了。
最後怕大家沒抓到次氯酸相關清潔產品的重點,再整理一次如下:
--
1. 次氯酸這類成分,是有殺菌以及抑制病毒作用的。這是這類產品可以宣稱有效的原因。但實際有沒有效,個別產品如果可以提出證明會最好。但如果沒有提出證明,至少也不要拿一個不應該這樣宣稱的檢驗結果出來說。
2. 白因子跟淨淨這些廠商(後來發現不只這家這樣講)的問題是,明明會有其他物質,但卻宣稱作用後只會產生水。即使殘留的成分風險不大,也不能直接說自己「無毒」、「無殘留」,因為那與事實不符。能做到這樣的真的也不是只有你家。
3. 這產品申請的時候,是不宜直接噴在皮膚上或粘膜上消毒,但可用在皮膚以外的地方消毒。如果是小朋友會拿來啃的東西(餐具、玩具),使用這類產品後,最後再用水清洗一次會比較安心。
4. 弱酸性次氯酸不是專利成份,要不要花這麼高的價錢去買,就見仁見智。pH 5-6 有較佳的次氯酸的平衡濃度,也不是什麼只有他知道的知識。
5. 市場上不是只有這家用的是弱酸性次氯酸,有很多選擇。但遺憾的是,不只是白因子,許多使用同類成分的廠商都走很接近的路線,不是賣很貴,就是賣很貴又用這種「無毒不殘留」、「還原只剩下水」的話術欺騙民眾。這對民眾來說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6. 市售消毒、抗菌噴霧,若瓶身沒有明確標示肌膚使用,產品未明確標示可噴灑於人體皮膚上。不論部落客怎麼寫,業配者怎麼說,都不建議使用於肌膚。因為次氯酸在台灣大多是屬於一般商品、非環境列管用藥,於法不可宣稱使用在肌膚。而市售有些通過法規,可以使用在肌膚的次氯酸,雖符合上市的規範。但也須原廠提供相關安全佐證跟報告來證實了。
--
市面上除了次氯酸,還有許多其他類型的消毒、清潔產品。每種產品當初設計,都有存在的目的,但也都各自有優點和缺點。廠商真的不能什麼優點都講、甚至沒有的優點也講,但缺點通通都不說。這樣市場是沒辦法產生有意義的競爭的。
也要請各位朋友睜大眼睛,不要排斥學習知識,將來踩到雷的機會就會很低了啊~
--
□ 完整了解次氯酸是什麼
https://www.medpartner.club/white-factor-disinfection-fals…/
--
一天不到 5 元,支持我們繼續做更多廠商監督!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it.ly/2Kg5UNC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一般商品宣稱抗菌 在 土土藥師totofunmacy Youtube 的評價
#漱口水 #口腔清潔
一個完整的口腔清潔,除了刷牙、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最後若能搭配漱口水更能發揮最佳效果。
但很少人知道漱口水也屬於藥品,我國衛福部規範下含有酒精成分且宣稱有消毒殺菌等功能成分之抗菌商品,其實會被食藥署認定是屬藥品的範圍。
✅成藥型漱口水
含有用以口腔內殺菌消毒之成分,濃度介於 0.1%~0.2% 氯己定 ( Chlorohexidine Gluconate) 或 0.045% ~ 0.1% 氯化十六烷基吡啶 ( Cetylpyridinium Chloride)。
✅一般型漱口水
雖然為一般型清潔用口腔漱口水,但成分中也可能含有 Chlorohexidine Gluconate 或 Cetylpyridinium Chloride,只不過濃度尚未達到衛福部的藥物規範。
其他常見的成分:
◾酒精,藉由高濃度酒精達抑制細菌功能,但部分人可能會因酒精破壞口腔及舌頭黏膜造成不適。
◾氟化物,預防蛀牙並降低牙齒敏感。
◾精油,通常標示為草本性質、植物萃取精油製成等,但仍要注意標示與製造廠是否合乎規範。
既然屬含藥產品,建議要在醫師或藥師指示後使用,購買時也要留意標示上有無「衛部成製第xxxxx號」。
ᅳ
非業配純分享,歡迎大家【幽默看影片,簡單學健康】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wpz26x
▫會做影片的藥師
▫正職人資部的訓練講師
▫每月更新一次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facebook.com/totofunmacy
🟣Instagram土土在幹嘛♥️ https://www.instagram.com/totofunmacy_i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R2Hd7UNsGU/hqdefault.jpg)
一般商品宣稱抗菌 在 是否可以宣稱抗菌、殺菌、消毒等詞句?而不同劑型如噴液 的相關結果
消毒、抑菌、殺菌為醫療效能用語,一般商品、化妝品、食品都不可以做此宣稱,但若有申請環境用藥許可證,則可以宣稱。一般商品、化妝品若宣稱「抗菌 ... ... <看更多>
一般商品宣稱抗菌 在 抗菌清潔類產品管理 的相關結果
而在我國市面上宣稱含有殺菌功效之「藥皂」、「潔手液」、「乾洗手液」等產品,係屬於藥品管理,其安全、有效及品質應符合藥事法之相關規定。此外,市面上常見的「抗菌洗手 ... ... <看更多>
一般商品宣稱抗菌 在 消毒、防疫、抗菌產品的管理規範& 宣稱注意事項 - 台美檢驗 的相關結果
抗菌 產品另一個問題,是新型態商品的管理,抗菌產品推陳出新,例如添加天然精油防蚊 ... 市售常見宣稱抗菌的產品,可分為一般品、化粧品、醫療器材、藥品,這四大類別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