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也不一定是媽媽的本能
最近認識了一個小女孩,有一段我很喜歡的對話。
她很乖,媽媽在聽講,她在做黏土。她告訴我,她做了一個小獅王,她最近看了獅子王電影,是真的,真的獅子……
然後我們聊義大利麵,聊她不吃茄子,但喜歡吃蔬菜,以前不敢吃梗,會有苦味,現在敢吃了……
她說,她上學會想媽媽,想媽媽的時候會想哭……
我好喜歡她,好喜歡好喜歡她。
可是她的媽媽很辛苦,一個人帶兩個孩子。一個雖然可以自己玩,但另一個得要抱在身上。我看到媽媽的講義上,滿滿的筆記,那是很努力的字跡,不管是學習或者帶孩子,她都很用心用力。
我有時候想,男生到底懂不懂這些,男生到底知不知道,這是什麼樣的生活?!
這不只是一句辛苦,就可以形容。有時候,那是煩躁到想要嘶吼,又沒了力氣;那是煩躁到想要抓破頭皮,想要一覺不醒……
那不光光是體力的問題,還有心力被耗盡了,靈魂乾癟貧乏,每天在想,什麼時候這種日子能夠結束。媽媽不一定是可憐模樣,有些媽媽是超級堅強,可是不是所有的媽媽都這樣。
每個媽媽,生命一剛開始都是小女孩,也許不喜歡吃蔬菜梗,也許喜歡吃義大利麵,是一副討人喜歡的模樣。可是,當了媽媽,不知道該怎麼講,有些好像衝了過去,能量滿滿,有些則卡在某個地方,載浮載沉……
我好喜歡這個小女孩,我希望她長大,可以自由地選擇要不要當媽媽。我希望她知道,就算要當媽媽,也可以正正當當不幸福,可以大大方方說,帶孩子也不一定是媽媽的本能,別理所當然都讓媽媽一肩扛……
摘文是一段有些哀傷的故事,趁著這個機會,我想讓它再浮上檯面。想要讓大家知道,這樣的媽媽不一定少,如果可以,傾聽、接納就好!
*******************************
那縈繞不去的酸臭味
【文/洪仲清】
這是一個改編過故事,關於一個剛生了寶寶的媽媽。
去年才生了哥哥,隔了一年多,妹妹來報到,湊成了一個「好」。大家恭喜連連,她也在人前歡笑,熱烈回應,她覺得這是禮貌。
但是只有她自己一個人,跟兩個孩子在家裡的時候,別人眼中的那個幸福媽咪,好像完全不見蹤影。
她不會因為喜歡孩子,就喜歡上那些屎尿帶來的酸臭味—那是昨天沒倒的垃圾,她知道,正在角落隱隱發臭著。也不是倒了垃圾就好,因為舊的去了,新的就來了,沒有結束的時候,每天這樣重複著。
她不是不想倒,而是那時孩子剛好在鬧。她先生也在忍,她看得出他的眼神。
關於先生的眼神,她知道是過度敏感了。她先生本來就不是多話的人,溫溫文文的,一副謙謙君子的樣子。所以她只能看他的眼神、動作,判斷他的心情,他一聲「嘖」,就能讓她心情很不好,像火山要爆發。
她在跟孩子玩的時候,她都堆滿微笑。她知道只有藉這個時候,才能接近幸福媽咪的樣貌。有時候她在想,她是不是有點故意要自己笑,因為一邊跟孩子玩,一邊想到水槽裡的碗盤還沒洗,窗簾下面那一堆毛還沒清,心裡其實很煩躁……
她真的不知道,她先生會不會覺得她過得很爽?她好想知道答案,可是也知道這是自尋煩惱啊!得到答案又怎麼樣呢?情緒還是繼續長出來啊。
跟孩子玩,也是做家事,這是她的體會。如果沒有當媽媽,她不會知道。
孩子就是需要陪伴,玩是一種陪伴的方式,那是給一種心理的養分。她忙不完的事情還有很多好不好,可是她知道不理孩子,等孩子哭鬧時,一樣要放下手邊工作,去安撫照顧孩子。
不知道先生能不能理解她,因為如果是生孩子以前,她自己也不能理解!那個開開心心的樣子,可能只是強顏歡笑。
對啊,就是這麼希望被同理,可是又得不到。或者說,根本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理解,她想要的,是完全沒有煩惱,煩惱通通消失。所以誰的理解,都不是重點,她是有這樣的自覺。
不是說她先生是壞人,先生已經很好了,有苦往肚裡吞的那種,主動照顧孩子,家事也會做,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但是他不是那麼甘願,這是事實,他的個性是只要情緒不好,就默默地做,不說話。這種「殭屍型的互動」,完全罩不住孩子,她還是要接手過來處理,很難休息。
有一次,她突然一陣餓,很餓,才發現從早上起床就忘了吃飯,整付心思都在忙小孩。又有一次,她要出門發現找不到鑰匙,找了老半天都找不到,不敢出門。後來是先生回來幫她找,最後發現在垃圾桶,還好沒打包拿去丟。她先生難得笑得很開心,問她怎麼了,她不想解釋,她不想說是因為事情太多、腦汁都被榨乾了,因此做了蠢事,說出來會傷了自尊。
可是,她其實每一件事都想說,包括身材臃腫,一整天把頭髮盤起來,穿著寬鬆的睡衣像瘋子。還有包含覺得孩子好吵,他為什麼這麼晚回來,為什麼一天悶在家,變得很渴望跟人說話,可是他就是個大木頭,跟他說根本沒有用……
如果每一件事情都說,會非常囉嗦,那就是黃臉婆。聽起來都會是抱怨,無止盡的負面情緒,她懂,她以前最不想要聽這種人說話。可是,她正處在這種局面裡,她明白了,因為每日家務沒有結束的時候,心永遠懸在那裡,好多好多好多好多事等著在那裡,浴室的黴菌看了就礙眼,一直很想刷,它們像是在瞪著她、在笑她,「你能拿我怎麼樣……」
有一次她媽媽來,於是她想盡情的跟媽媽訴苦,一件一件說,還沒講到一半,她媽媽開始說,「你這樣算什麼,我以前生四個……」意思就是,她怎麼抗壓性這麼弱。這下子,只好把嘴巴閉上了,因為說越多就證明她抗壓性越弱。
她媽媽要的是她這個做女兒的給媽媽的肯定,這她也有想過。可是,那時的她給不出來,完全沒有能量能付出。也沒有力氣回應媽媽,表示那時媽媽生活在鄉下,旁邊還有其他親戚幫忙照看,街坊鄰居來作客還會幫忙看小孩,而她常常要獨自一個人忙兩個小孩。
有一天,她真的受不了,孩子生病,她也虛弱無力,可是她好想出去透透氣。所以她穿了外出衣,套上牛仔褲,然後繼續把屎把尿,一個人用想像的力量撐下去。
已經不知道多久,她有意識地躲避鏡子裡的自己,那個樣子她看不下去。她是放棄自己了,那個曾經建立的「自我」和那縈繞不去的酸臭味,在一起飛散瀰漫……
.
以上文字取自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免費宜蘭靜思書軒心靈講座_從心出發,讓愛更靠近【9/8(日)下午2點到4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74227346605318/
桃園免費電影賞析講座_一個巨星的誕生、壁花男孩【9/15、9/29】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70578786792518/
台中公益講座_愛是一生的功課【靜思書軒台中靜思堂店,9/28(六)下午2點到4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7192190309422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萬的網紅羅時豐D.L 不務正Y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發💩圖強!實用系 🗽勵志名言】 1.為了生活,我必須輸不起! 2.社會在走,基本行情要有))檳榔多粒,至少要有21粒! 3.以前的我一直以為,認真讀書才會贏在起跑點... 🏰後來才發現...有錢人 都生在終點...... 4.能者多勞That’s NO NO. 「領一樣的薪水,卻做的比較多?!...
「一生懸麵黃」的推薦目錄:
一生懸麵黃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Netherlands On Line 11/3
* 歐洲的城市化率已達到74%。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發佈的全球人口數據顯示,2018年荷蘭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05.9人。人口密度如此之大的國家,是如何進行城市管理,讓城市的街區成為滿足民眾各式需求的「快樂街」的呢?
有限的城市空間,騎車的朋友們一定受過這種「委屈」:自行車車道比平常車道窄很多,而且吸旁邊的車子尾排氣。
2014年的歐洲可持續主題周上,一群拉脫維亞的青年舉行富有創意的街頭抗議,打響自行車城市道路的爭奪「反擊戰」。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街道上,這群青年扛著全比例汽車骨架騎上車道,展示了汽車佔用的空間遠比單獨的一輛自行車所佔的空間要大得多。
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素有歐洲"自行車之都"的稱號。數據顯示,阿姆斯特丹的居民自行車使用率過去20年內提高40%,全市人每天騎行合計約200萬公里。市中心68%的出行方式是騎車,但僅有11%的交通基礎設施空間分配給自行車。
相反汽車佔據的基礎設施空間卻是自行車的4倍。2016年,荷蘭人開創性地設立了全球首個"自行車市長"一職,試圖解決日益嚴峻的自行車擁堵與停車難問題。
荷蘭努力吸納孩子們對城市建設的意見,今年7月,荷蘭阿姆斯特丹選了10歲的阿米·塔赫里(Armin Taheri)作為新上任的「初級自行車市長」。這位「小市長」很有想法,他希望打造一個更適合兒童騎車的城市——為智能化的自行車道增添一些創意元素。
此前在NEMO科學中心舉辦的一場關於自行車展覽的開幕式上,50名參賽選手受邀,根據自己的想法創造模型。塔赫里作為參賽者之一,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表示,「自行車道上有傳感器,如果有人在騎車,可以自動播放音樂,夜晚就點亮燈。這樣也許會讓人們更願意騎自行車,也能在騎車的過程中更有趣和安全。」這個提議最終讓塔赫里獲勝,阿姆斯特丹監督交通事務的市議員迪克斯瑪(Sharon Dijksma)宣佈將努力把這個計劃變為現實。9歲的前「市長」洛塔·克羅克授予了塔赫里一個由改裝過的自行車鏈製成的市長制服領子。
比賽亞軍得主麗茲(Lizzy Stroo)和亞當(Adam Belbah)的想法也得到了肯定,麗茲想要開闢特殊的自行車路線來教孩子們安全地騎車,亞當則主張建立一個以自行車為基礎的兒童遊樂園。
除了改善自行車道以外,荷蘭人還為自行車打造遮風避雨的港灣。
曾經荷蘭東北部城市格羅寧根的中央車站前面停滿了自行車,不僅不方便行人進出,事實上,也不方便自行車的存取。
2007年,為了解決格羅寧根的自行車「停車難」,不同於修建單獨的停車樓或停車廣場,設計師採取把停車場放在下沈的空間里,在上面覆蓋一個廣場,以達到解決停車問題和改造火車站廣場的雙重目的。格羅寧根車站的這一自行車停車庫是最早的大型自行車停車庫之一,也是荷蘭最大的自行車停車庫。當年停車庫開放時,可容納4000多輛自行車,加上其它停放空間,可以容納約6000輛自行車。
隨著火車、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旅客的數量繼續快速地增長,幾乎有一半的乘客是騎自行車來到火車站的。就在今年,烏特勒支中央火車站開放了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存放處,這個存車處有12500個自行車停放位,現在,乘客們可以將他們的自行車停放在荷蘭最大的火車站的站台附近。
荷蘭基礎設施、公共工程及水管理國務秘書範豐霍芬(Stientje van Veldhoven)說:「這個自行車存放處的規模,顯示有很多人——特別是上班一族——已經發現了自行車是對抗道路繁忙的秘密武器。」她表示在未來荷蘭將會繼續投資,讓騎自行車變得更加便利和安全。
* 每年10月下旬在荷蘭埃因霍溫舉辦的荷蘭設計周(Dutch Design Week,簡稱DDW)是歐洲北部最大的設計盛會。今年的展期為10月19日至27日,400多場展覽、講座、討論會、頒獎禮、音樂會、發佈會……如火如荼地召開,2600多名設計師參展,展館遍布埃因霍溫全市近120個地點,共接待超過35萬來自全球的參觀者。
在設計周核心展區之一的鍋爐房廣場(Ketelhuisplein)上,矗立著一座美輪美奐的圓形建築——生長中的館(The Growing Pavilion),該館完全由被譽為「未來的混凝土」的生物基材料建成。展館地板的材料為香蒲,天花板為棉花,外牆則為菌絲體。設計師通過刻意延長菌絲體的成熟週期來獲得特殊的紋理效果,一種具有生物有機體肌膚特色的質感與色澤,帶來震撼人心的感官體驗:它是活著的!
生長中的館是循環與生物基建築大使館的一部分。該大使館以鍋爐房廣場為中心,延續去年循環大使館的使命,關注如何推動建築業從化石基經濟向生物基經濟邁進。
荷蘭設計周上,Atelier NL設計的長凳所用的材料全部取自今年六月暴風雨襲擊埃因霍溫時被摧毀的樹木。設計師將這些樹縱向劈開製成長木板,疊起時用小木栓隔出一定空間助其乾燥。每條木板的末端都印有編號,有心的參觀者可以據此查詢,瞭解更多有關該樹生前的信息,如樹種及其原先栽種的地方。
毗鄰生長中的館的是一個巨大的木結構露天平台——生物大本營(Biobasecamp)。平台的地板由模塊化的正交膠合木建造而成,拆除後可再次使用,支撐柱則是因老化而被淘汰的高速公路行道楊樹的樹幹。
生物大本營的設計者Marco Vermeulen是木建築的積極倡導者,甚至提出荷蘭的住房短缺問題可以通過建造木房子解決。荷蘭有14萬公頃的可砍伐林,每年所提供的木材足夠建造2.2萬棟房屋——由此推算,有望在45年內完全不依賴鋼筋水泥徹底解決住房短缺問題。
用木材取代混凝土是全球建築業的新趨勢,可以大幅度降低施工過程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排放。不僅如此,木材經濟價值的提升鼓勵人們植樹造林,進而改善環境。這種良性循環模式並不只是夢想:離埃因霍溫不遠的布拉班特楊樹林景觀就是為給木屐和火柴工廠提供原料而形成的。
本屆荷蘭藝術周的主題是:此時不做,更待何時?(If not now, then when?)明顯接續去年的主題:我們不做,更待誰做?(If not us, then who?)。在設計周上,設計師們擔負起了喚醒社會關注,帶動政府、企業、民眾參與,推進循環商業模式的責任,他們以旁觀者的角度審視我們的社會,率先發現社會中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而以設計本身引導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認識循環經濟的重要性。
*荷蘭最大的電商平台Bol.com10/30單獨開設了一個可持續商品的頁面,消費者可以買到多達6500種的可持續商品。
Bol.com的總經理Huub Vermeulen在接受採訪時就為公司定了個「小目標」:要在2025年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且是要保證從商品到倉庫、再到送至消費者手中,這一整套流程都要實現零排放。
總經理Huub說,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Bol.com努力的第一步是要為快遞包裹「瘦身」,以便每次可以運輸更多快遞。通過用再生塑料袋代替紙箱子來縮小包裹、減輕體積。而且,Bol.com還在與PostNL(荷蘭皇家郵政公司)開展合作,正在進行用電動車來送貨的測試。
Bol.com為自己設定的這個目標無疑是一項不小的挑戰,但作為荷蘭線上購物的巨頭公司,不論是零排放還是可持續商店,皆為此行業展現示範作用!
* 「霧霾餐具(Smogware)」,是荷蘭獨立建築師Iris de Kievith和設計師Annemarie Piscaer一起製造的「黑色幽默」,由粉塵顆粒物煉製而成。顆粒物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和液體顆粒,如煤煙、煙塵、粉塵等。
據AQLI報告稱,從全球來看,1998年至2016年間全球顆粒物污染加重,導致人均預期壽命減少約 9個月。
設計師表示,這樣的漆黑色餐具需要一位鹿特丹市民在85年內所呼吸的顆粒物才能製成。這85年內吸入的霧霾搖身一變,成了餐具,你可以吃得下餐盤內的食物嗎?
十月十八日北京國際設計週期間,荷蘭駐中國大使館舉辦了以「your case, my case」為主題的七場跨文化設計工作坊。有一場工作坊的主題便是:霧霾餐具。
Iris 和Annemarie説:Servies在荷蘭語中是餐具的意思,Vies在荷蘭語中是灰塵的意思,這是她們之所以把項目命名為Servies的緣由——由灰塵變成的餐具。同時由於與科學家、政策制定者、居民的合作,Servies也是一個重要的跨學科項目。
兩位荷蘭設計師首先介紹了她們行李箱內的物品:Smogware刮片(用於刮灰塵、收集灰塵),顯眼的明黃色工作服,以及口罩、抹布、黃手套。
灰塵特別薄的時候,還可以用肥皂水收集,工作人員需帶上手套洗抹布,等到肥皂水乾燥後再把灰塵收集起來。
等到收集的工序全部完成後,再把顆粒物倒入試管。
她們帶來的霧霾餐具陶片樣品,一片又一片,陶片的顏色越來越深。
越淺的顏色,顆粒物的量越少,所需用的製作時間越短;越深的顏色,顆粒物的量越多,所需用的時間越長。」所以,用85年內呼吸的顆粒物所製成的陶片,自然是接近於純黑色。
Annemarie觸摸陶片。從上而下,指肚的觸感由粗糙變得越來越順滑。使用者這才會切身體會到:10年、20年、25年……85年,每個陶片代表著同樣的時間長度;而即便是同樣的時間長度,要由灰塵(顆粒物)煉製出一個個霧霾餐具成品,正是我們一生呼吸的縮影。
目前荷蘭鹿特丹市民10年可吸入大約1克顆粒物(灰塵)。產生1克顆粒物的污染,鹿特丹市民只需要——吃5個雞蛋或4頓肉食,3個月內,每天吃一份奶酪,又或是5天連續開汽車(平均每天10公里),在火爐燃木20分鐘。Iris說到,如果鹿特丹沒有顆粒物,市民的平均壽命將能多14個月。
Annemarie在談到項目初衷時說到,做這個作品的部分緣由是為了孩子;讓下一代生活在更美好的環境。「Everything has a value, even dust. From dust to dust.」每一件事都自己的意義,哪怕是一粒微塵,哪怕是一粒微塵。
* 荷蘭推出食物「魔盒」,對浪費說NO!
瓦格寧根大學的相關研究表明:在荷蘭生產的食物中約有三分之一都被丟進了垃圾桶,荷蘭每天浪費的食物能達到500萬公斤,平均每個消費者每年會扔掉41公斤的食物。
荷蘭人已經發起了數百項反對食物浪費的倡議,其中有一個創意的做法是反浪費的 「魔盒(Magic Box)」項目,麵包店、飯店、超市等等都可以將沒有賣出但仍可以食用的商品放進「魔盒」,目前荷蘭有2500個「魔盒」提取點。消費者可以通過應用程序來尋找附近有哪些餐館、超市在出售「魔盒」,然後以食品原價的三分之一購買一頓美餐。
據調查, 35%的人表示註冊「魔盒」的原因是對食物浪費的現狀感到擔憂。大約25%的人表示這種「盲買」能帶來驚喜,你永遠不知道今天會買到裝著什麼食物的「魔盒」,是不是都治好了選擇困難症~還有20%的荷蘭人是被優惠的價格吸引而來。
「魔盒」應用上架以來,已經幫助荷蘭人節省下了約120萬頓飯的食物量,為消費者樹立意識、對食物浪費說「NO!」
一生懸麵黃 在 葉朗程 Facebook 八卦
《情陷夜中環 - 煮題》
留住你一晚是運氣,留住你一世是學問,談戀愛如是,開餐廳亦如是。
曾經有個朋友的餐廳快將開業,嚷著要我去幫襯。
餐廳開業前不久的一個晚上,跟這個朋友在另一家餐廳吃飯,飯後甜點是糯米糍。
「好食喎,」他說,「係咩味呢?」
是開玩笑還是說真的,如此明顯的菠蘿香味也嚐不出來?
「黃黃哋色,係咪芒果,」原來他真的嚐不出來。連芒果和鳳梨都分不出來的食癡 (白癡個癡) 開餐廳,有人願意開盤的話,一定賭佢一年內執笠。
好彩冇賭,結果十二個半月後才結業。
沒有人說「識食」是一位餐廳老闆必須擁有的條件,但 common sense 真是萬萬不能缺少。
雄心壯志是應該有的,卻不能被雄心壯志矇住了視線,餐飲戰場上滿佈的屍骸是對任何一位準餐廳老闆的警惕;扣埋人工唔使蝕已經好叻,有幾多人投資了七位數字做飲食,最後二十萬賣得番出去已經開心到笑淚縱橫。
有位居於香港的台灣富豪是一家高檔飲食集團的主要股東之一,他曾經說,餐廳要做得住,先要做對市場,而要做對市場,便要做對主題。
來自什麼什麼國家的米芝蓮級大廚或品牌是主題,拉麵牛腩麵車仔麵冰室茶餐廳珍珠奶茶等等等等又是主題。
做哪個主題才好?富豪說,「做自己人生的主題。」
受教了。
有些餐廳老闆的人生主題,叫「重生」。
瑪利曼中學出產過很多女神,廚神卻沒有幾個,這位叫 Tiffany 的女生可能是唯一一人。
灣仔的 Jean May 在疫情下誕生,賣的是講心多過講金的 casual dining,但端上餐枱的菜色是馬會 Derby Room 都被比下去的星級水準;想在 Jean May 訂枱食飯,最快要等到今年九月。
很多傳媒都報導過,主廚 Tiffany 曾經在投資銀行高薪厚職,但就是因為腦內生了一個血管瘤,所以醒覺到不能一生做不喜歡的事,於是毅然轉行做廚師。
坐在距離廚房最近的位置,可以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望著這位 Tiffany 全情投入工作。看著她笑著慢煮鴨胸的樣子,不由妒忌起來——上天給予一個人最大的禮物,或許就是一個令你醒又唔會令你死的血管瘤了。
又有些餐廳老闆的人生主題,叫「自虐」。
富二代搞餐廳應該怎樣搞的?應該像某家小姐那樣,在什麼地方代理一個牛肉麵回來,在銅鑼灣租個靚位,在朋友圈中碌盡人情卡叫人過來光顧拍照,然後便沒有然後,好好好得閒嗰陣先落去兜個圈浦下頭。
同樣是在銅鑼灣的一家餐廳,這位富二代擺出的是另一種姿態。
有次跟朋友求其在銅鑼灣選了一個叫 Moo Moo+ 的地方喝酒,坐底不久,「呯」的一聲,有客人不小心摔跌了玻璃杯,一地碎片。有個 waiter 拿起了掃把準備收拾之際,一位身穿白恤衫的男生對那位 waiter 說:「你去落單,等我執。」
高大靚仔不在話下,還要渾身書卷氣,掃起地來竟然技巧純熟。「嘩,」我的朋友覺得這位年輕人面熟,「條友做兼職做到嚟呢度?我喺觀塘個 food hall 食晏成日見到佢㗎。」
之後才發現,原來觀塘的 food hall 和銅鑼灣這家餐廳都是他開的店;再經查證,這位叫 Wilson 的,其家族是某位行家的大客,身家數以十億計。
係咪癲咗,富二代喺餐廳掃玻璃碎。
滿身銅臭的我,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巴結富二代的機會。「你咁有米,攞間 franchise 返嚟做仲好玩啦。」
他笑得很迷人,語氣卻非常認真:「香港人應該做番香港人嘅 brand 嘛,有一日外國人問番香港人攞個 franchise 嚟做,你話幾威。」
還有些餐廳老闆的人生主題,叫「唯美」。
為同事慶生,餐廳我都選好了,壽星女卻問大家:「你哋介唔介意去旺角?」MK 是香港的一部份,當然願意到極點。
去到餐廳,打扮得一身仙氣的壽星女坐立不安似的;舉頭的時候左望右望,低頭的時候那濃濃的睫毛則在微微閃跳,明顯在等待什麼。
其實餐廳在太子,但看得出老闆還是竭力地希望擠出一些 MK 的味道,但 MK 得來又有點王家衛的 2046,牆上懸著的霓虹燈字體好像在某個失落的時空似曾相識;每一寸空間都有玩味,每一個細節都想吸睛,老闆應該是個唯美主義者。
餐廳的名字是張國榮的一首歌名——「芳華絕代」。
「喂,生日快樂。」突然有位長得像中田英壽的男生在壽星女的肩膊上拍了一下,她緊張的門牙幾乎把沙嗲的竹籤都要切斷了。
原來他就是芳華絕代的老闆,原來他就是那位唯美主義者,原來他就是她一直在等的人。
他叫 Norman。
還有更多「原來」。
原來 Norman 是港大畢業的 architect,原來餐廳由他負責設計。
原來同事與 Norman 在港大認識,原來同事一直暗戀他 (這個是我猜的)。
「係呀,我哋嗰陣好有緣,」Norman 回憶著,「大家唔同 faculty,但我成日都見到佢。」
「你成日見到佢,」我看透世事了,「咪即係佢成日吊住你尾囉。」
話音剛落,壽星女在枱底狠狠的踩了我一腳,眼神仍然帶著仙氣。
然後,有另一股仙氣突然飄了過來,有對白滑的玉手繞在 Norman 的肩膊上。同事看到這個女的,極度不自然的 hi 了一句;這一句 hi,像一壺滾水倒進冰桶內,響起了噼哩啪啦的碎裂之聲,應該是心碎的回音。
故事最後的「原來」,是原來 Norman 有女朋友。
自虐、重生、唯美,其實是人生一步一步的必經階段,希望最終可以做到芳華絕代。
所謂「芳華絕代」,就如黃偉文寫的歌詞一樣。
「顛倒眾生,吹灰不費,」人只要有自己的主題,就算再微不足道,都可以「艷與天齊」。
一生懸麵黃 在 羅時豐D.L 不務正YA Youtube 的評價
【!發💩圖強!實用系 🗽勵志名言】
1.為了生活,我必須輸不起!
2.社會在走,基本行情要有))檳榔多粒,至少要有21粒!
3.以前的我一直以為,認真讀書才會贏在起跑點...
🏰後來才發現...有錢人 都生在終點......
4.能者多勞That’s NO NO.
「領一樣的薪水,卻做的比較多?!」台灣=能者過勞😱
5.吃虧就是佔便宜→來人呀!給本宮掌成香腸嘴!💋
6.唯一認真🎤『(爸爸)媽媽說我們不務正YA/您不懂/我們沒有甚麼對物質的追求/但我們幸運找到生活中的熱情/這比上學去念書還要重要得多了』-Leo王〈羊肉〉
TOP 實用系精華🏆其實有時候,看勵志的名言是))為了寫作文.........
00:00 精華Teaser榨汁機🍹
02:03 饒舌界效果后「MC捐嗎」?!
08:58 ⚠畢業生勿入:含淚跳恰恰...
10:49 萬眾矚目☠口水大魔王☠
13:24 再見了~嶺東高中
14:51 從各個角度探索「屁眼の奧義」
17:11 台中市南屯區某校園:一大票閒人
17:51 「民歌經典」涼亭下的長輩清談~
24:07 下集預告📢突襲特輯全揭露!
#羅時豐 #不務正YA #台中
#南屯區 #嶺東高中 #嶺東科大
#哇系社會大學CEO #一生懸命
#騎上BWS #今天的我沒有極限!
🐄LOVE & PEACE🐄
本集影片於四月底,疫情緩和時期拍攝完成。
過程依照防疫守則,工作人員全程配戴口罩,
開錄前,牛團隊全體確實消毒且體溫正常。
-------------------大牛重要公告------------------------
記得【每週五,晚上21:00首播】準時更新!!
「按讚👍訂閱🔨分享給親朋好友~」讚!!!
記得開小鈴鐺🔔,哞~~
-------------------各平台資訊------------------------
【DL.不務正YA】頻道 ►https://reurl.cc/q8jrlq
【DL.不務正YA】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dllivevil/
【羅時豐牛棚】FB粉絲團 ►https://reurl.cc/pDEd6b
【Instagram】 ►https://reurl.cc/D11Mg6
-------------------合作請洽------------------------
E-mail : livevil2019@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EyWm2VWR3I/hqdefault.jpg)
一生懸麵黃 在 我是老爸,我不要當爸! Youtube 的評價
沒吃過燦爛?沒關係!去吃笑居也可以~這絕對是來新店要朝聖的店家之一啦!
燦爛
地圖連結https://goo.gl/maps/SECuxKLVJS62
我是老爸,從小就在麵包店長大,
勇於冒險,八年前開始創業,幾年前不小心拿了全國糕餅冠軍!
我想要環遊世界拍影片,但我老婆說,訂閱要破十萬,才能讓我去!
所以....訂閱讓老爸完成我的夢想吧!
因為 只有喜歡的店家~ 才會用心做成影片推薦!
所以 第一次吃的店家~ 常常拍了一半就不拍了!
強調 我不收費拍食記~ 不用特別私訊我~感謝!
老爸個人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addyiam/
老爸個人ig
https://www.instagram.com/daddy.iam/
老爸的手工甜點Youtube
https://goo.gl/9k5oGM
老爸的手工甜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eggpapaNO1/
每週二與四中午12點!準時直播。
食來運轉快餐店 老莊牛肉麵 阿輝現炒黃牛肉 姑媽早餐店 老蔣的家鄉味 阿蘭姐薑母鴨 天津衛小米食堂 勇伯米粉湯 山東餃子館 好旺記港式茶餐廳 南川麵館 老媽北方麵食館 笑居樂食居酒屋 首爾大叔 韓笑味韓式餐廳
雲南婆婆滇緬小吃 泰式小吃店 光明街油飯
聖巴黎焦糖滷味 雲南傣族小吃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1I5uraKBYI/hqdefault.jpg)
一生懸麵黃 在 20221018O 加湯變加水?港男黃店「一生懸麵」中伏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一生懸麵 # 黃 店#日本============主持: 義德臺仰, 許留山【正向 ... ... <看更多>
一生懸麵黃 在 黃店日記3 - 一生懸麵 ♀️ - 港澳日常板 - Dcard 的八卦
Hello又係我上黎寫下黃店日記,今日呢間係九龍灣得寶商場既黃店一生懸麵️,自從返黎香港都無食過拉麵,好掛住台北勝王既拉麵,前日就同男朋友去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