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文章不直接回應文言與白話的論戰,只是有一些感想需要抒發。
--
風向已經很明確了,至少在我的同溫層(一個充滿高度思辨能力的文化精英同溫層)(我不是說我是文化精英,我只是誤闖森林的小白兔),反對文言文的人佔了大多數,而且每個人都講得頭頭是道、有理有據,連我都開始覺得國文老師(包含我在內)是強迫學生吃屎的罪人了呢。
也許有很多擁護文言文的人,確實是「大中國主義者」,他們堅持要「傳承偉大的中華文化」,但至少我不是這種類型的人。要認真說的話,我其實還是個支持台灣獨立的小鬥士呢。
為什麼要學文言文?當然是為了讀懂「經典」。在這個人人眼中只有「實用」與「利益」的時代,要說服大家接受「經典」的價值,實在是太困難、太不合時宜了。
(我的意思不是文言文都是經典,而是大部分的經典都是用文言文寫成的;不學文言文,根本就不可能讀得懂古代的經典。)
在種種反對的聲浪中,最令感到我煩躁、不耐的,就是把「讀經典」視為一種灌輸學生特定價值觀的說法。
「經典」有沒有傳達某種特定的價值觀?有。
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價值觀,它必然會帶著時代的印記,所以你批判「經典」是守舊的、落伍的,不能適應現代社會,或者說它是某種特定的意識形態,這些理由我通通都可以接受。
但一篇文章會被視為經典,引起後代無數文人跟它進行對話,絕不是沒有原因的。它會引起這麼多文人的迴響,就在於它觸及了某種普遍的人性感受──你可以把國文課本中那些「貶謫文學」都視為古代讀書人懷才不遇的靠腰語錄,但這些文章之所以會成為「經典」,就在於它們大多都觸及了「認識自己」這個人生中永恆的大哉問,而這些作者是用他們的生命,提出了各具風格的解答。
為什麼國文課本中都是失敗者的牢騷?我們為什麼不選一些成功者的文章?我們為什麼不教學生讀巴菲特傳記?
因為「成功」容易讓人迷失自我,讓人以為只要成為一個世俗價值觀中所謂「成功」的人,努力達到這個目標,他的人生任務就完成了、圓滿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相反,人通常都是在失敗的時候,陷入自我認同的混亂狀態,他才會重新思考人我關係,重新界定他自己是誰。這個才是真正超越時空、超越階級貧富,每個人的一生都必須探究的課題。而這些問題早就被古代的哲人們討論到快爛掉了,既然有這麼方便的工具,那我們為什麼不參考一下他們的想法或做法呢?
(你可以說,這只不過是我個人的價值信念,我幹嘛要強迫每個學生都去認識自己呢?我就是不想認識自己,難道不行嗎?如果你要這麼質問我,我其實也無言以對。)
好啦,我就是在發牢騷而已,不必在下面跟我論辯了。
--
然後我覺得大家這麼討厭國文課,應該有大半的原因,其實跟國文科的「配套」有關。比如課文的賞析,真的都是在讚頌這篇文章寫得多好多棒,作者多偉大多有智慧,然後選擇題考題又出得很爛,根本在荼毒學生的腦袋。(比如考李白〈將進酒〉中的「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愁」是懷才不遇還是感歎時光短暫之類的爛題目。)
其實大部分的學生並不覺得國文課很廢,也不會厭惡文言文,他們只是覺得考試很廢罷了。
--
好啦,說到最後,我覺得把文言文砍一砍也好,降低比例也可以,砍光了也無所謂。反正又不會因為學校不教,這些東西的價值就消失,搞不好脫離了升學主義的魔爪,到時候還會重新發現經典的價值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2的網紅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新消息 - 現在開放𝟸𝟶𝟸𝟶女超人自願者 🙋🏻♀️ 超級無敵興奮發表「𝐆𝐔𝐓𝟗𝟎天療癒腸胃道|平衡荷爾蒙」華人女性必修課2.0。在我正式發佈前,我只開放10位華人女性 ➡️ 加入高效工作生活表現支持圈(妳會享有本次最大折扣) ☑️ GUT90天 會讓妳在90天中得...
「一生必讀經典」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一生必讀經典 在 厭世哲學家 Facebook
- 關於一生必讀經典 在 許景泰-Jerry粉絲團 Facebook
- 關於一生必讀經典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一生必讀經典 在 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 Youtube
- 關於一生必讀經典 在 一生必讀經典-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一生必讀經典 在 一生必讀經典-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一生必讀經典 在 【好書推薦】一生必讀60本書,你讀過幾本? - KK閱讀 的評價
- 關於一生必讀經典 在 一生必讀經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一生必讀經典 在 一生必讀經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一生必讀經典 在 這8本世界名著,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一生必讀經典 在 也沒有資金,一手爛牌的我怎麼可能成功致富? - YouTube 的評價
一生必讀經典 在 許景泰-Jerry粉絲團 Facebook 八卦
《你一定要「閱讀」?閱讀,對你人生至關重要!》
去年的今天,我們號召了一個線上讀書會,超乎想像的,超過2,800的職場人士加入,今年此刻,我們全新一季的「商戰名人讀書會」開始報名!從個人成長、到社交談資,再進一步到達職涯成就,一年讀完100本書,保證你一定會看見改變!你可以馬上加入,全台最大的線上讀書會:http://bit.ly/2I2Hscm
這是一場「閱讀革命」,不能沒有你....因為,養成閱讀習慣,將讓你成為更好的人,一位受歡迎有思想的人!
【為什麼99%的人,沒有閱讀習慣?】
離開學校十多年後,一次同學聚會,我才發現我是個異類。因為,同學當中,有閱讀習慣的人,少的可憐。沒時間(閱讀,重要排序在很多事後面的後面?)、沒動機(沒有考試?沒有強烈的目的)是聽到最主要的理由!後來,一位長年待在外商企業的朋友跟我說,下班之後的同事,有固定學習者甚少,「定期閱讀」養成就更別說會有了!
前陣子,我跟一位資深出版業交流,他更明白的跟我說,台灣的讀者很大一群是帶著清楚「目的」去閱讀的,因此若「目的性」非關緊急重要,那麼這讀者也很難培養成閱讀習慣。試著想想,你有閱讀習慣嗎?什麼阻礙你閱讀了?你是不是也覺得沒有閱讀,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真是如此,建議你要看完此文。
【閱讀跟有沒有吃飯一樣重要,真的嗎?】
閱讀是一種精神食糧!沒有習慣閱讀者,知識也就愈貧乏,久而久之,你就會活在自己的「認知框架」,自己不知道,別人也不會告訴你,你就構築了一個舒適的同溫層,從此你只是反覆在做原本你懂的事,你的進步早已停滯。以上這段話,是我的體會。當然,你可以不相信,「閱讀」帶來的價值,真值得你花一定的時間固定投資?!但你應該得信,股神巴菲特說的,當他在醒著的時候有一半時間都在看書;而他把剩下的時間大部分用來跟一些非常有才華的人進行一對一交談。
巴菲特甚至表明:「我什麼都讀,企業年報、傳記、歷史書,每天還會讀5份報紙。讀書非常重要,讀書讓我致富。」先不論讀書是否會讓你致富,巴菲特所說,「閱讀」對每一個人一生中的學習、思想不斷更新至關重要者。同樣支持此論點者,包括你我熟知的諸多商業巨擘,如:蘋果的賈伯斯、軟銀的孫正義、阿里巴巴馬雲、華為的任正非、台積電的張忠謀...等,皆曾發文闡述,「讀書」是他們如日常如吃飯一樣,必要而且必須。
五年前,35歲的我也開始培養「定時閱讀」,忙的時候,也會撥個十分鐘都好;旅行時,背包裏一定要有本書,手機裡也有很多電子書,隨時可看。出社會之後,當我越是讀書,越會覺得自己無知。現在我一年至少讀50本書,讀書時間越長,越覺得有很多事,舉凡:社交、活動、娛樂...等,都沒有比「閱讀」更重要的。如果說「閱讀」跟吃飯一樣重要,那是因為,人的思維若不時時更新,閱讀經典,建構思考模型,那麼腦中的思想肯定長期非常貧窮。
【啟動你的閱讀?將開啟無限可能】
去年的6月13日,我覺得「閱讀」真的對職場人士太重要了!可惜,我周遭的朋友、臉友,很難堅持培養好的閱讀習慣。於是我與憲哥、貴婦奈奈發起了一個線上讀書會,我們用影音說書的方式,一本書濃縮18分鐘精華,以『一年讀完100本書』希望號召朋友們一起訂閱/展開行動。走過了一年365天,這個線上讀書會,遠遠超乎我的預期,超過2,800人線上訂閱,而且我們每週都收到許多來信、來訊的會員心得反饋。不過必須要誠實的說,要讓每個人一年讀完100本書,連我都做不到,但我很清楚,重點不是聽/看了多少本書,而是每一位訂閱者在這個過程中,是否真的開啟了他們閱讀之旅?開始培養了閱讀習慣?或是,因為看完某一本影音書,打破了他原本舊有思維框架,開啟了新的認知!我想,這才是最關鍵、重要的事。
我印象很深,有一位線上訂閱「商戰讀書會」的牙醫師遇見我,跑來跟我說,我們的線上影音說書中,不止幫他篩選了好書,聽完我們影音說書,如果覺得這本書值得深入閱讀,他會馬上買回來看,一年來他時間再忙,也培養了每週閱讀一本書的習慣。同樣是訂閱「商戰讀書會」的一位新竹工程師,他寫了封長信,跟我們反饋他的所得與看見。他說,回家開車時他會打開我們的影音說書,聽完一本18分鐘的說書,常常一本好書甚至會聽個3~4次不誇張,他覺得從一本書中學以致用,又有人幫他精煉書中精華內容、主要觀點,對他工作、生活都有很多啟發。
【行動吧!加入新一季的閱讀革命!】
我想誠摯的邀請你,加入我們新一季的閱讀革命:一年讀完100本書!你無需100本都讀,你只需挑選你有興趣的書籍,開始培養閱讀習慣,從看/聽一本影音說書開始!
我明白,職場上班族的時間精力有限,你該如何鎖定好書、精準閱讀,是現代追求知識提升的共同難題!我們就是要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人,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幫助你培養「閱讀習慣」、建構你更多有價值的「思維模型」,快速提升你知識的內涵,並融會於日常生活。
從個人成長、到社交談資,再進一步到達職涯成就,一年讀完100本書,保證你一定會看見改變!
【商戰名人讀書會】現在就是加入最好時機(馬上訂閱):http://bit.ly/2I2Hscm
一生必讀經典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好文推薦》《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新冠疫情將改變我們的死亡觀嗎?恰好相反!—原載Guardian
* 眼下的大流行病是否會改變人類對待死亡的態度?大概不會。情況恰恰相反,新冠可能只會讓我們為保護人類生命而加倍用功。對新冠的最主流文化反應並非聽天由命,而是某種憤怒與希望的混合體。
* 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人類在死亡面前只能乖乖就範。一直到現代晚期,多數宗教和意識形態不僅視死亡為我們無可逃避的命運,也視其為人一生意義的主要來源。關乎人類生存的許多最重要的事件,發生在你呼出最後一口氣之後。唯有此時,你才學到生命的真實奧秘;唯有此時,你才獲得了永恆的拯救,或蒙受恆久的詛咒。在一個沒有死亡的世界——也就沒有天堂、地獄或輪迴——諸如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之類的宗教將毫無意義。
在歷史上絕大部分時候,人類中最優秀的頭腦都致力於賦予死亡以意義,而無意戰勝它。
《吉加美士史詩》、俄爾甫斯和歐律狄刻的神話、聖經、《古蘭經》《吠陀經》以及其它各種數不清的聖書和寓言,無不耐心地向沮喪的人類解釋,稱我們的死乃是神的意旨,或是源自宇宙或大自然母親,我們最好懷著謙卑和感恩之心來領受這一規定。或許某一天,神會以某種宏大且形而上的姿態廢黜死亡,如基督的再臨。
但謀劃這等大災變,顯然超出了僅有血肉之軀的人類的能力範圍。
此後科學革命來臨。
在科學家看來,死亡不是什麼神聖意旨——它完全是個科學技術問題。人類死亡不是因為上帝要人死,而是因為某些技術性不足——心臟停止泵血、癌症毀掉了肝臟、病毒在肺部複製……為這些技術問題負責的又是什麼?其它的技術問題。心臟之所以停止,因為心肌供氧不足;癌細胞之所以擴散,是因為某些隨機的基因突變;病毒之所以進到我的肺部,因為公共汽車上有人打噴嚏。
這一切都不涉及任何形而上的宗教或是生命哲學成分。
此外,科學相信每個技術性問題一定有解決方案。我們不需要等待基督再臨克服死亡,靠一群實驗室的科學家就行了。
傳統上死亡是身著黑袍的牧師與神學家的專利,如今負責的則是穿白衣服的普通人。如果心臟一時不跳了,我們可以打強心針加以刺激,甚至移植一個新的心臟;如果癌細胞肆虐,我們可以靠放療化療免疫治療將之殺死;如果病毒在肺部擴散,我們可以用某些新藥予以抑制。
確實,眼下我們還無法解決所有的健康技術問題,但我們正在努力。人類中最優秀的頭腦不再為死亡的意義而殫精竭慮,我們更忙於延長生命。研究導致疾病和老年的微生物學、生理學和基因系統,以及開發新藥和革命性治療手段。
在延長生命的鬥爭中,人類取得了重大成功。
過去兩個世紀以來,全世界的人均壽命預期從不足40歲到72歲的飛躍,在某些發達國家更超過80歲。兒童逃離死神之手,尤其成功。
直到20世紀,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兒童會在成年前夭折,痢疾、麻疹和天花等兒童疾病,對年少者而言乃是家常便飯。
在17世紀的英格蘭,每千名新生兒中約有150人活不過一歲,能活到15歲的僅有700人。如今,英國寶寶每千人活不過一歲的只有5人,能順利慶祝15歲生日的有993人。全球兒童死亡率已跌至不足5%。
人類捍衛和延長生命的努力如此成功,以至於我們的世界觀也發生了巨變。傳統宗教認為來生是意義的主要來源,18世紀以降的諸如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女性主義等對來生則全無興趣。那些共產主義者、資本主義者和女性主義者,他們認為死後究竟會發生些什麼?在馬克思、亞當·史密斯或波娃的著作尋求,找不到答案。
現代意識形態,仍賦予死亡以核心地位的唯有民族主義。民族主義更具詩意與決絕性的那一面做出承諾,為國捐軀的人將永遠活在集體記憶中。
但這個承諾過於含混,許多民族主義者都難以釐清其內涵。你如何能真正「活在」記憶中?如果你已死,你如何知道人們有沒有記住你?伍迪·艾倫曾被人問起,他是否願意永遠活在影迷心中,艾倫答道:「我寧可活在自己的小房間。」
甚至於許多傳統宗教都改變了重點——它們不再突出來生上天堂之類的元素,轉而強調它們在此生能為你做些什麼。
眼下的大流行病是否會改變人類對待死亡的態度?
大概不會。情況恰恰相反,新冠可能只會讓我們為保護人類生命而加倍用功。對新冠的最主流文化反應並非聽天由命,而是某種憤怒與希望的混合體。
當流行病在諸如中世紀歐洲這樣的前現代社會爆發,人們當然是珍惜自己性命的,並且會為愛人之死倍感沮喪,但當時主流的文化反應是聽天由命。心理學家可能會稱其為「習慣性無助」。人們告訴自己這是上帝的意志——或者是對人類諸原罪的神聖報復。「上帝知道一切。我們這些惡人是罪有應得。你將會看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要憂愁,好人自會在天堂里有好報。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尋醫問藥上。這場疾病乃是上帝降罰於我們,那些認為人類可以憑自身才能戰勝流行病的人,不過又在自己的諸多罪狀之上,再添了一宗自大之罪。我們之輩豈能阻撓上帝的安排?」
而如今人們的態度處於另一個極端。
每當有災禍奪走許多人的性命——火車事故、高樓火災甚至於颶風——我們都傾向於認為這是一場可防範的人為失誤,而非神聖的懲罰或無可逃避的自然災害。如果火車公司沒有削減安全預算,如果市政府施行了更可靠的防火規範,如果政府投放救災物資的速度能更快一點,那這些人的生命就可以被挽救了。在21世紀,大規模死亡自動成為了法律訴訟和調查的理由。
我們對待瘟疫的態度亦復如是。
儘管有一些宗教佈道者會把艾滋病視作上帝對同性戀人群的懲罰,現代社會把它當瘋言瘋語。如今,我們一般認為,艾滋病、伊博拉病毒、及新冠病毒流行的傳播源於一連串系統性失敗。我們假定人類有必要的知識和工具來遏制這類瘟疫,如果傳染病失控了,那是因為人類無能,而不是神的憤怒。
新冠疫情也當然不例外。這場危機還遠遠沒有結束,但譴責遊戲卻已然展開。
各國開始相互指責,有競爭關係的政客之間也相互敷衍塞責——責任就好比是一枚保險已被拉開的手榴彈。
憤怒之外,也有殷切的希望。
我們的英雄不是安葬死者以及讓災難變得合理的牧師,我們的英雄是救難的醫師護士,而我們的超級英雄則是實驗室裡的科學家。正如影迷明白蜘蛛俠和神奇女俠終將打敗壞人並拯救世界,我們也十分確信只消幾個月或者一年,實驗室的偉大人們將能拿出有效的新冠治療手段甚至於疫苗。屆時我們就能向可惡的新冠病毒證明,誰才是這顆星球上的頭等生物!
從白宮到華爾街再到義大利的陽台,每個人嘴邊都掛著同一個問題:「疫苗什麼時候就緒?」
這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而非有無。
等疫苗真正到位且流行病結束,人類在這場大流行疾病吸取的最主要教訓會是什麼呢?
最有可能的一點是我們需要在保護人類生命方面,進一步加大投資。我們需要更多的醫院、醫生和護士。我們需要準備更多的呼吸機、防護衣和試劑盒。我們需要在未知病原體的研究和新型療法的開發上投入更多資金。
我們不應再被打個猝不及防。
有人可能會說,這些教訓走偏了,危機應當教會我們謙卑,我們不應對自己對抗自然之力的能耐太過自信。這些反對者當中有不少還沒走出中世紀思維,他們一方面宣揚謙卑,另一方面卻百分百堅信自己已經知道一切正確答案。
某些固執的人難以自圓其說——某牧師負責川普內閣每周的讀經活動,他甚至主張這次的流行病也是上帝在懲罰同性戀者。
但大部分傳統的衛道士,如今更加信任科學而非古老經典。
天主教會指示信徒遠離教堂。以色列關閉了各大猶太教堂。伊朗規勸人們不要前往清真寺。所有的宗教都暫停了公共祈禱儀式。這一切都是因為科學家在估算後,建議關閉這些神聖的場所。
當然,不是任何警告我們人類已陷入自負的人都夢想回到中世紀。甚至於科學家也會同意,我們應當抱持更加現實的預期,不要盲目相信醫生可以幫我們擋下一切威脅生命的禍害。
作為一個整體的人類雖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大,但個人仍需面對其自身的脆弱性。或許再過一至兩個世紀,科學就能無限延長人的生命,但目前而言仍無法實現。除了少數億萬富翁的寶寶,我們所有人如今仍會在某天死去,仍會失去摯愛之人。我們必須承認人生苦短。
許多個世紀以來,人們把宗教當成一種防範機制,相信自己將在來世得到永生。如今的人,視科學為另一種防範機制,相信醫生應該會拯救他們,自己永遠能安居於住所。對此我們需要維持一種均衡。我們既要相信科學應對流行病的能力,也要肩負起直面個體必死性及人生無常性的重擔。
眼下的危機可能確實會讓許多個體對人類生命及成就的短暫本質,有更強的體悟。但作為一個整體的現代文明,卻更可能朝著相反的方向用力,它體認到脆弱性之後的反應,將是構築更堅實的防線。我不覺得眼下的危機結束後,哲學院系的預算能有什麼顯著提升,但我敢說醫學院和健保體系的預算,一定會大漲一波。
這可能就是人之為人,所期待的最好結果。政府無論如何都不擅長哲學,那不是它們的領域。政府的重點理應是構築更優越的公衛體系,推動哲學思考屬於個體的抉擇。
醫生無法替我們洞悉存在的奧秘,但他們能為我們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對付這些難題。
如何利用好這部分時間,最終取決於我們。
本文原載於《衛報》,原標題為「Yuval Noah Harari: 'Will coronavirus change our attitudes to death? Quite the opposite'」。
一生必讀經典 在 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 Youtube 的評價
🚨最新消息 - 現在開放𝟸𝟶𝟸𝟶女超人自願者 🙋🏻♀️
超級無敵興奮發表「𝐆𝐔𝐓𝟗𝟎天療癒腸胃道|平衡荷爾蒙」華人女性必修課2.0。在我正式發佈前,我只開放10位華人女性 ➡️ 加入高效工作生活表現支持圈(妳會享有本次最大折扣)
☑️ GUT90天 會讓妳在90天中得到「所有妳需要的『減脂減重增肌、療癒身心靈、反轉發炎過敏腸道』終極高效習慣養成解方」。去除小腹婆、掰掰情緒壓力、健康自信由內而外閃耀!
我的女客戶用這全方位療癒系統:成功減脂增肌,達成她們的夢想目標 ➡️ 是因為我把多年來的經驗完整成療癒身心靈終極解方。女超人客戶們也分享擁有更棒的消化道、感受身體輕盈自在、心理上更活力自信、工作生活更加高效、習慣養成不再是痛點,更是精通心態致勝/潛意識,體驗生命蛻變在呼吸之間。
我自己更是透過GUT90天成功反轉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與紅斑性狼瘡(蝴蝶病),30的我比20還美麗由內而外 🦋
🙋🏻♀️ 這一輪是採先報名,先入選的方式。一旦額滿就不再接受報名。因此,如果妳想要,請立刻私訊我!⚡️
✔️在課程中,妳會擁有我…指導妳「成為妳的最佳教練」:妳會讓是妳的身體類型、什麼食物是妳的閨蜜、如何用妳獨特荷爾蒙和身心能量減掉頑固脂肪、永遠脫離腸道和肌膚困擾、釋放壓力好睡、迎接活力滿滿能量的新生命!
𝐆𝐔𝐓𝟗𝟎天必修課𝟐.𝟎包括一對一教練每週視訊、女超人社群支持、5步驟系統化教練課程(影片、作業、高效遊戲、驚喜)、妳這一生中需要的健康蛻變工具
如果妳準備好終止惡性循環、充滿意志力/動力、療癒腸道、減脂減壓好睡、重回自信與真正了解妳獨特的身體荷爾蒙運作如何影響心理,也準備好把這90天所學繼續運用在一生中,這計畫完全是妳夢寐以求的!
👇🏻如果妳想要預留名額?在下方留言「2020」,我會私訊妳下一步!
⚡️妳會在GUT90天必修課2.0中學到的一些例子⚡️
1️. 心態致勝/潛意識 - 戒斷所有壞習慣、設定簡單環境:深入檢視妳目前運動營養睡眠、愛自己模式,放入新的習慣,去除阻礙因素
2️. 願景與目標/預演未來 - 健康、高效工作、生活、家庭目標全得意:妳要知道方向,才能有效率地抵達
3️. 療癒金字塔 - 睡美容覺、釋放壓力、荷爾蒙平衡飲食、聰明功能性訓練:訂定妳的優先順序,享受美食,快樂運動/動起來。妳「為什麼」要做、什麼在妳身上是最佳永續策略、不再忙碌接收網路上各種錯誤訊息
4️. 習慣養成、行為改變科學:每天進步𝟏%、慶祝每一個小勝利,妳學會傾聽身體聲音、連結身心 ; 妳學會最大化時間分配(也就是能量分配)妳會擁有夢寐以求的每日致勝習慣
5️. 女超人支持圈:人類生物本能不喜歡改變,這次,妳不需要孤獨面對。在這裡,我給予妳𝟗𝟎天𝟏𝟐週3個月的支持、每週視訊追蹤進度、共度妳的成長痛😛讓蛻變在90天後持續發酵
^^ 以上只是冰山的一小角….
我很自信地宣布 - GUT90天必修課2.0是妳遇過唯一全方位的女性健康線上課程,從根源「高效」解決妳長久困擾!
如果妳想要加入, 👇🏻留言「𝟐𝟎𝟐𝟎」,我會告訴妳如何開始✨
超能力夢想學校 Gift x Super Power School
Episode 56
January 19, 2020
★ Episode details: https://share.transistor.fm/s/9446514e
★ Additional episodes: https://lolalinocean.com
一生必讀經典 在 一生必讀經典-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八卦
一生必讀經典 在-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提供一生必讀的、一生必讀的英文小說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一生必讀經典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一生必讀經典 在 【好書推薦】一生必讀60本書,你讀過幾本? - KK閱讀 的八卦
1、西方寓言的始祖 《伊索寓言》伊索 · 2、中國先秦時期的百科全書 《詩經》孔子 · 3、兵家韜略之首 《孫子兵法》孫武 · 4、垂範千古的儒家經典 《論語》孔子及其弟子 · 5、 ... ... <看更多>
一生必讀經典 在 一生必讀經典-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八卦
一生必讀經典 在-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提供一生必讀的、一生必讀的英文小說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一生必讀經典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