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跟家人去山上
很誠心的在拜土地公的同時
感覺有東西貼著我手臂
我不以為意,過三秒後整個人跳起來!
後方是一個伯伯在拜拜,身高較矮
他的香是嘟在我的手臂上面拜
隱約還看的出是幾炷香..
雖然刺痛的大叫,現場都嚇到
但看到伯伯笑著說不好意思不是故意的
我也就說著沒事沒事的離開現場了
有人說燒到代表土地公收到(台語)
有人說伯伯是土地公化身(不可能)
買兩粒送兩粒
不影響啦一樣朝氣十足
明天上片一起來支持哦~
一炷香意思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這段影片是民歌手包美聖於1980年演唱的《那一盆火》之MV,詞曲作者為侯德健,若將此歌與侯德健於1978年創作的《龍的傳人》比較,會發現兩者的旋律與節奏極為神似。
MV前半段在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與環河南路口的黃氏大宗祠(江夏種德堂)拍攝,而後半段的拍攝地點則是廣州街與西園路口的艋舺龍山寺;龍山寺裡的景物與今時比較相去不大,最大的差異是現在的艋舺龍山寺已經不能燒紙錢了,而且從2017年6月開始,為了環保與人們的健康,實施減香(信眾全程只需持一炷香參拜),只開放一個香爐供信眾使用。
1958年出生於台中,天秤座的包美聖,於1977年就讀台大歷史系時,參加新格唱片舉辦的第一屆「金韻獎」歌唱比賽,獲得優勝並獲新格唱片簽約推出個人專輯,當時年僅19歲的包美聖以精靈似的清亮音色且富童趣的獨特嗓音見長,深受聽眾的喜愛,因其歌聲辨識度極高,而成為眾多民歌手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包美聖於大學畢業後沒多久便與學長陳安斌結婚,並一同赴美深造,從此遠離歌壇,沒有再推出新的音樂作品。
包美聖在1978至1981短短三年多裡,一共出了四張個人專輯,包括1978年的《包美聖之歌》、1979年的《長空下的獨白》、1980年的《那一盆火》,以及1981年的《樵歌》。
1978年7月發行的《包美聖之歌》以清新的創作歌謠建構專輯基本調性。侯德健所寫的《捉泥鰍》,在當年極為走紅,不管大人或是小孩都能哼唱兩句。創作大將邱晨在這張專輯裡發表了《看我聽我》及《你在日落深處等我》兩首歌曲,是包美聖廣為人知的成名曲。古典詩詞的重新創作是民歌時期的一種常見曲風類型,而這張專輯裡就有三首這類型的歌曲,包括源自白雲遺音、由華麗絲譜曲的《喜只喜的今宵夜》,引自宋詞的陸游《釵頭鳳》,以及由郭芝苑譜曲的張繼七言絕句《楓橋夜泊》,這三首歌曲均將往日難以親近的艱澀詩句,重新以民謠披上一層平民的新綠外衣。《你來》透過大幅度轉調的方式,描繪濃郁的懷鄉之情,令人印象深刻。而《成長(悟於19)》則是包美聖就讀台大時,寫給同學有關青春記事的小品,這首曲子也是她個人第一次發表的創作。
《包美聖之歌》專輯裡的一段歌者簡介:
包美聖,她是台大歷史系四年級的學生,純真而又充滿耐人咀嚼的深度,平時她除了彈得一手好吉它及鋼琴之外,譜曲、填詞更是她的另一項才情。基於她那愈掘愈深的音樂才華,我們決定出這張唱片,獻給所有愛好校園音樂的朋友!
在這張唱片的12首歌中,我們能體會到一個女孩在成長歲月中的種種心路歷程…
從《捉泥鰍》、《悟於19》、《風箏》到《你在日落深處等我》,包美聖唱的不再是零星的感觸,而是在成長的歷程中,你我都曾有過成串的回憶與憧憬。
藉著歌聲的流曳,在淡淡的旋律之中,期盼您來共享那片難以忘懷的日子!
出版於1981年的《樵歌》,是包美聖赴美深造前的最後一張唱片、也是其所有出版過唱片中,製作最為成熟的一張;此張專輯的詞曲作者,均為一時之選。專輯同名歌曲是擅長書寫中國風味歌曲的靳鐵章之力作,靳鐵章寫給黃大城唱的《漁唱》是其對於寄情天地神往之情的首部曲,而《樵歌》則是其對於隱士生活熱切渴望的再次抒發,至於兩者間的對話,則總結於天水樂集所出版《李建復專輯》中的《漁樵問答》一曲。
賴西安和戴志行所寫的《竹姿》,透過磅礴的絃樂前導與合聲氣勢,以及管鐘的鋪陳,勾勒出贈別離鄉遊子的殷切叮嚀。而作家小野的弟弟-近人的詞作,則多樣化的描述了彼時大學學子的生活感懷:包括遙想母愛的《媽媽的信》、描寫畢業情懷的《又是六月》、服役時於營區的信筆隨想《捕蝶》,以及負笈離鄉的心情寫照《陽關迭》等作品。
除了上述歌曲,洪光達、馬兆駿這對組合的抒情曲《如果沒有》,亦是專輯中的重要作品。而民歌手李建復、鍾麗莉與黃韻玲,也都在這張專輯裡發表了作品,特別是黃韻玲的《第二個夢》:以兩段式的轉調,盤旋出對夢中國度的嚮往,是頗富巧思的曲式安排。而專輯裡最值得一提的,是包美聖自己創作的一首爵士曲風《給小女生》。另外,由蘇來為胡適的詞譜曲的《秘魔崖月夜》亦是另一佳作。
當時新格旗下的民歌手,如譚荃中、吳明華、蘇來、王新蓮、楊芳儀等,也在這張唱片裡支援合聲,此為民歌時代唱片裡常見的作法:彼此支援協助,共同完成音樂的理想;特別是《竹姿》一曲的合聲表現,可仔細的聆聽。
關於包美聖:
從小在台中長大,包美聖是家裡最小的么女,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都很疼她。父親本在航空公司工作,已退休;母親是小學教員。包美聖在唸書的時候,一放假就往家裡跑,哪怕是再短的假期。高中畢業,聯考考完之後,有個漫長的假期,包美聖喜歡吃綠豆湯。怕燒乾了它,又不想盯著爐子看,於是順手拿起了哥哥的吉他,自己隨便的摸索著,加上哥哥同學的指點,就那麼自得其樂的度過了暑假。
那時候唱歌也沒什麼選擇,以歌本上找得到的美國民謠為主,包媽媽回憶,包美聖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躺在床上聽她教唱《綠島小夜曲》,這個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包美聖剛學會吉他的時候,常在廚房樓梯口彈吉他,跟母親一起大唱《梅花》,真是一幅天倫樂。
在快過完19歲的1977年4、5月間,包美聖完成了她第一首創作曲《悟於十九》,這首曲子後來改名《成長》,收錄在她的第一張唱片中。
雖然參加金韻獎使她變得有名,也灌了唱片,但包美聖並不打算從此走上唱歌的路,她認為自己能用一種課餘的態度,來面對唱歌是很幸運的,家裡全讓她自己做主,只希望她不要公開去餐廳演唱。包美聖只是個愛唱歌的女孩,不為名不為利,他相信只有這樣,唱歌才不會構成負擔。
有一次,學校辦時事分析的演講,去的同學很少;第二次在同一地點有演唱會,人山人海。包美聖因此很是感慨。有那麼多人喜歡聽中文歌是好的,但是現在的大學生是不是也該多關心世局一些呢?
個性比較好靜的包美聖,在學生時代喜歡看電影、郊遊,也喜歡到山上走走(可不是辛辛苦苦地去爬山)。她最怕在人多的地方逛街,那簡直是找罪受。她也喜歡跟好朋友一起談天、唱歌。因為金韻獎讓她成了名人,令她常常得參加音樂會的演出,在取捨方面無法隨心所欲,有時並不很想去的也得去,有時為了怕嗓子不好而不敢吃辣椒;雖然都是小事,也都是困擾。有的人可以一邊做事一邊聽音樂,但是包美聖每次聽音樂都十分專注,她喜歡抒情的曲子,對於楊弦非常佩服,也欣賞他早期的作品。
在灌第一張唱片時,包美聖完全沒有經驗,要她唱什麼就唱什麼。這次第二張,她可以自己拿了些主意,因為到底經過了那麼些日子,她也長大了一些,更知道怎樣愛惜自己的羽毛了。她選歌的原則一是好聽、二是動人,一首歌詞固然重要,旋律也仍然要緊,她絕不會因為光是詞好就接受,因為沒有好曲子,光有好詞,那詞的好就表現不出來了。
包美聖和《捉泥鰍》的作者侯德健,小時候是住在同一個村子裡長大的,有一次演唱會上,兩人先後都唱了這首《捉泥鰍》,味道很不同,一個真是大哥哥的樣子,一個是央求大哥哥帶著去捉泥鰍的小妹妹,很有意思。
包美聖唱歌只因為自己喜歡唱歌,她最不喜歡被人利用,不相干的活動她是不去參加的,她認為:「唱歌是很單純的事,絕不要把它弄複雜了。」這種態度也許是對的。本來嘛,能讓自己快樂,又能讓別人快樂不就夠了?
1977年,她以自己的原創歌曲《成長(悟於十九)》參賽,獲得第一屆金韻獎創作組優勝獎(當時的冠軍是陳明韶)。那一年她十九歲,就讀於台大歷史系。之後,在金韻獎紀念合輯中以一首《小茉莉》為歌迷熟知,又因創作才華而引人注目。打鐵趁熱,新格唱片於1978年為她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包美聖之歌》,裡面收錄了多首個人原創曲,以及侯德健與邱晨的處女作。為《捉泥鰍》錄音時,她忍不住哭了,不是因為被這首歌感動,而是因為太像兒歌,讓她感覺很沒面子;在製作人的軟硬兼施下,她成為該曲的首唱,意想不到地廣受歡迎。兒時,她和《捉泥鰍》的創作者侯德健住同一個村子,上同一間幼稚園,但並不熟悉,沒想到長大後卻因民歌而再次結緣。
包美聖與其他民歌手一起因民歌而留下青春歲月中單純美好的感動。其間,喜歡集郵的她與學長(台大集郵社社長)陳安斌相戀,兩人在1980年包美聖大學畢業後不久便結婚,隨後一起前往美國加州深造。在離開歌壇前,包美聖共出了四張專輯,不到一年就是一張,屬於相當高產的民歌手。當時她的先生在美國攻讀工程博士學位,她就在旅行社打工。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直接影響到夫婦二人的證券投資,但這次失敗的經驗,卻讓陳安斌興起「以電腦代替人腦進行理財決策」的研究課題。1991年,夫婦倆回到台灣,定居新竹,經過幾年的研究,幾經艱辛獲得投資,最終成立寶基資訊公司。創業初期,掛名總顧問的陳安斌事事親為,擔任總經理的她也從基本行政事務做起,如今,「寶基資訊」在台灣高科技領域擁有非常好的口碑,吸引不少國外著名高科技公司參股,賺取了億計的豐厚利潤。現在的她仍在公司擔任顧問,二子一女也都長大成人,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在「民歌三十」系列紀念活動中,淡出歌壇後將近25年,未曾以歌手身份公開露面的包美聖,於2004年答應重回舞台,在「好民歌」演唱會上與大家重逢,最讓她高興的是見到了二十多年沒見面的陳明韶。憶起當年,她說:「以前我們唱歌,不必化妝,也沒打歌服,大家聚在一起跟同學會一樣,對我來說,那就像是學生的活動,所以我從不覺得自己加入過歌壇,也沒有所謂的退出。」
包美聖的自述:
對我來說,以前對於民歌的投入可以說是「無心插柳」,並沒有特別去耕耘。
當時的「民歌」幾乎沒有一點商業氣息,印象中大家都很單純,當然,也有人很響往歌手生涯。而我是很隨性的,跟整個民歌界的人也不是很熟絡。那時我在台大唸書,唱歌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活動,常常是到各個校園演唱,唱完我就趕快回學校,因為我是還要約會的。另一方面,我並不喜歡那種錄音、錄影的生活,時間很難控制,常常弄到很晚。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大家錄影錄到清晨,然後一起去永和豆漿,接著王夢麟說要送我回宿舍,他騎著重型鐵車在還沒拓寬的新生南路上,簡直在飆車,我覺得有趣,又覺得很擔心。萬一出了事,清晨一對男女,人家不知道會說些什麼……
當時唱過的歌中印象最深的是《小茉莉》、《那一盆火》,都是唱片公司拿給我唱的。從現在倒回去看,我覺得唱《小茉莉》時是我聲音最乾淨的時候,給我簡單、純潔的一點懷念。還有一首《捉泥鰍》,也不知為什麼大家就是覺得很清新,出乎意料的紅了。
那時在大學裡面,同寢室的好友向我分享了一個交友的經驗,剛好雙方的人我都認識,我就抱著「我唱給你聽,再唱給他聽」的心情,寫了《成長(悟於十九)》這首歌,「告訴你們問題其實沒有這麼嚴重」,而其實就是一個醒悟的感覺。
同時,《成長(悟於十九)》這首歌,也記錄著我19歲加入了民歌的行列。成為民歌手的一員,我只短暫佇足了三年多就離開了台灣。短短三年裡,與其他的歌手們快樂、隨性、自在地唱遍了各大專院校,沒有包裝,以自然的面貌、年輕的我們,或唱或譜,留下了許許多多生命中甜蜜而豐富的感動。
離開時,我小心翼翼地把民歌手短暫卻深刻的回憶,放在我心中一個甜蜜的位置,熱切地迎向生命中為人妻、為人母、在異鄉的新角色,遙遙欣賞著後繼許許多多才華洋溢的歌手們更熱情、更專業地投入民歌的行列,也藉著一首又一首的好歌稍解思鄉之情。回台後,偶或聽見尋找我的聲音,我雖然沒有回應,但是內心是感動的,畢竟,能被人放在美好的回憶中,是一種幸福。
《那一盆火》
詞曲:侯德建
唱:包美聖
大年夜的歌聲在遠遠地唱 冷冷的北風緊緊地吹
我總是癡癡地看著那 輕輕的紙灰慢慢地飛
曾經是爺爺點著的火 曾經是爹爹交給了我
分不清究竟為什麼 愛上這熊熊的一盆火
熊熊的香火在狠狠地燒 層層的紙錢金黃地敲
敲響了我的相思調 甜甜遠遠的相思調
別問我唱的什麼調 其實你心裡全知道
敲敲胸中鏽了的弦 輕輕地唱你的相思調
一炷香意思 在 露易絲夢遊仙境 Facebook 八卦
到府保母真的很難找,現在這個從阿心八個多月到現在將近兩年半了,這段時間相處真的很愉快,在她之前我換了三個,我特別去挖了我之前自己紀錄保母抱怨文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前面三個保母都是阿心兩個月大的時候請的。
#第一個保母
新保姆今天來了,根本沒什麼經驗!今天第一次餵奶就全吐光,等等還要洗一次澡給她看、教她,這個人工作態度很好但是剛考過保母執照,所以有點缺乏信心跟經驗!(做了兩天)
#第二個保母
第二個保母來了,因為是個老手,處處展現了自信沒錯,但談價錢的時候各種市儈;不過這也沒關係,因為也還沒超過我們的預算。
但是今天第一次上班,香水噴到距離五公尺都聞的到,女兒白天很少哭,被她一抱奶都不喝只想爆哭,我簡直傻眼啊!所以剛剛也是我把奶餵完,我抱一下就睡著了。
是說有十年育嬰經驗的人,真的不知道嬰兒對香水很敏感嗎?還是她只是一個皮,想要賭賭看?
隔天把十多年偷懶經驗的香水阿姨辭退了。(會說很愛偷懶大概是一整天沒看過她抱過我女兒幾次,更不用說拍嗝。)
我覺得我請了這個保姆壓力更大,我自己帶的話還可以再回籠睡一下,今天早上10點突襲的時候,發現她疑似讓我女兒躺在床上喝奶。沒錯!就是我女兒躺在床上,她一隻手拿著奶瓶伸手進床裡。這讓我想到她第一天來的時候問我,是不是都抱著餵奶?我當時還疑惑了一下,這麼小的嬰兒還有別款餵奶方式喔喔喔?這下我好像明白了什麼,但也沒真的看到奶嘴頭還在我女兒嘴裡的瞬間,所以也不好發作什麼,但跟我媽討論之後還是決定辭掉她。
(別人家的嬰兒我不清楚怎麼樣,但因為我女兒胃淺時常吐,抱著餵反應快點才不會中耳炎)
另外還有她很皮的地方就是,我們談好是一到六上班,但她星期六蠻多外務,每個星期四也要提前兩個小時先走!她就笑笑地說不會扣錢吧,溫骯總是一個善良過人的狀態,說沒多少錢不會扣啦!
說了不會扣以後發現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六都不會來,昨天還先請了下星期二的假,說她再退當天的費用給我們!其實這麼會算,怎麼不精算清楚一點。
應該只有我媽的女王氣場可以壓住她了,明白的跟她說了哪裡不適任之後,香水阿姨說她有察覺到我們不喜歡之類之類,就說但是要讓她做一個月,不能這樣臨時跟她說,要讓她找到下個工作之類之類!我媽就說照著協會的規定走,她還想賴皮說要做到下星期,我媽扮黑臉不是開玩笑的,所以她只能悻悻然地說我們很不夠意思。她一共做了4天,我們日薪算她2000!希望她把其他的薪資退回來,不然就要找協會出面了。
當然還有其他比較細小的不滿意啦,像是動作粗魯沒有好好支撐脖子,或是我請她把奶嘴拿去消毒,她跟我說她用開水沖過!我一摸開水是個常溫的狀態我也是醉了,哈摟,我們會買消毒鍋就是因為常溫開水不能消毒喔喔喔喔!(至少也用個沸水嘛!)
#第三個保母
這個做了比較久,因為換到第三個實在也累了!為什麼到府保姆總是讓人不滿意呢?送出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搞不好小孩子也可以平安的長大啦!
說到這個第三個保姆就呈現一個堪用的狀態,雖然小錯不斷,但好像也能吞下去!她的身分很特別,是個藝術家;所以偶而會去參展什麼的,哇say電話超多整個比我還忙,然後偶而請假換班這也可以接受!
但我本來就不愛跟反應慢的人共事了,但是對於這個凡事都要教十次的保姆,我覺得我的EQ最近變很高,粉絲團蝦咪私訊都無法惹毛我了,本來以為是因為有了孩子整個變得慈眉善目了!後來發現應該是這個保姆是上帝派來幫助我修行的。
一開始不知道她的腦容量有限,第一天上班就出包了!我交代說洗澡可以用月亮澡盆或是折疊澡盆,隨保姆習慣愛用哪個就用哪個,第一天洗澡洗到一半我想說關心一下什麼狀態好了,我一看差點漏尿;我女兒躺在念念平常泡澡的盆子裡洗澡!我交代了兩個options,保姆偏偏捨近求遠拿了念念泡澡的盆子給她洗澡,念念有皮膚病才泡澡的欸,只能說我女兒的免疫力不是蓋的,當時不到三個月大也沒生病,當時我以為是我沒說清楚,所以這件事也沒有追究!
接下來就是每天保姆回家前都會說:「不好意思林小姐,今天......」,我也算是習以為常了。
還有幾次比較扯的就是,泡個120ml的奶加上米精,我們正常人泡起來大概快要140ml,她這位太太居然可以泡到160ml!要不是我對她也真的不信任撇了一眼,我女兒可能就默默喝稀釋的奶,然後默默便祕找不到原因。
然後每天衣服用洗衣機也沒關係,但是吃副食品有沾到的地方至少可以先搓搓吧,衣服跟口水巾上洗完都還有變硬的食物。
然後都來了快五個月了,還是跟我女兒很不熟,時常把她搞到大哭大鬧。
剛剛中午我女兒因為想睡覺,吃得比較慢!我就讓她爸先把她拍睡,要睡不睡的時候最好餵了!然後快睡著的時候,保姆就說她要接手,然後他就順勢把我女兒拍睡,兩個就躺在那邊睡覺了!直到過了一個半小時後我才發現奶都沒有喝,她說她以為我們就是要讓我女兒睡覺,我真的覺得很好笑耶,不然我那個奶是泡來要拜拜嗎?那我怎麼沒順便點個三炷香!來了那麼久還是不熟我女兒的習性真的很不知道該怎麼說,我大概從她來的第一天就分享過厭食嬰兒餵食法了。
然後她其實要做的事情很少,就是陪我女兒、餵她喝奶,我女兒不喝的時候我餵!我女兒不睡的時候我拍!用洗衣機洗我女兒的衣服、洗奶瓶、幫我女兒洗澡!不用弄副食品、不用整理嬰兒房,常常到了保姆要回家的時間,結果我女兒還沒洗澡,沒什麼事情也會忘記做真的扯。
但是她絕對不會忘記12點準時吃午餐(她吃飽才輪到我女兒吃)跟午睡喔!
然後她還跟我家打掃的阿芬姊說,她覺得很累不是很想做!!!結果這位還是自己離職的喔!
反正經過以上幾位我才遇到現在的保母,個性很活潑又反應快,遇到她之前我還想說我一定是個苛刻的僱主,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沒遇到對的人。
以上四位保母都有保母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