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妹妹的時候,我欣喜若狂。有愛家的工程師、兩個體健的兒子、有房子有車子,再得到一個女兒,我認為自己的人生已經圓滿,原來一切才剛開始。
四個月的時候發現她全面性遲緩、全身肌肉張力不足,我們跑遍了基隆、台北各大醫院想找出原因和解決的方法,十個月,開始了漫漫長路的早療,直到她上國小,復健沒有停過。
2歲做第一次發展評估,治療師建議我們讓孩子去上幼稚園,被拒絕好多次,園長不是要我們把孩子送特教,就是要我們讓孩子大一點再上學,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孩子被拒絕,讓媽媽這樣的慌張和無助。
2歲的時候說話沒有人聽得懂,領了中度語言障礙手冊。每個禮拜到台北長庚去上語言治療課四年,專業的治療師發現她有重度的遠視和中耳積水,戴上了厚厚的遠視眼鏡、每年寒假開刀做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原來一個孩子要看清楚、要聽清楚,竟然不是理所當然。
到台大照了腦部斷層,發現她的腦部灰質過少,醫生宣告她一輩子是學習障礙。我才知道,原來不管怎樣努力,都沒辦法對抗上天給她的特別,我無法改變她腦部的結構。
4歲的時候因為肌肉張力不足,只能走3步就跌倒,沒辦法跑跳,領了中度肢體障礙手冊。帶她每個禮拜到台北去上體操課訓練肌耐力和協調,7歲的時候參加了全國的體操比賽,雖然成績是全場的最後一名,但是她完成所有的動作,那一刻我淚流不止,我只希望她能夠走穩一點、走遠一點,沒想到教練給這個沒有分數的孩子一個上台的機會。
6歲的時候做了上國小前的智力測驗,這個孩子不會仿寫、看不懂任何字、連名字都不會寫,做測驗時完全看不懂題目,拿到了中度智能障礙手冊。
七年不間斷的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開刀、復健、體操....幾乎塞滿我的生活,每天下班追趕著上治療課的時間。上國小時她走路跑跳都沒有問題、可以正常溝通,除了偶爾尿褲子,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很不錯,我想,除了無法識字寫字,其他的能力應該都足以應付國小的課程。
入學三個月,才發現她沒有上過體育課,因為有中度手冊,老師以為她體弱又肢障,沒有觀察到她的行動自如可以跑跳翻跟斗,每次上體育課就只能坐在旁邊,不會被球打到的角落。那時我才發現,原來我整整七年早療的努力,抵不過一張身心障礙手冊,被剝奪受教權,不需要詢問和溝通,竟然是這樣粗暴。
我不是沒有努力,而是用盡所有氣力,只想讓這個孩子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一下子我所有的努力崩解,撐了七年的韌性秒速斷裂,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而努力,陷入嚴重的憂鬱,好多次都很想帶她離開人世,如果我們都離開,是不是就不需要這麼辛苦、不需要接受歧視和剝奪?
沒有親身走過這個歷程,沒辦法體會一個特殊孩子要好好在教室上課前,需要多少努力,沒辦法想像原來只是沒辦法跟其他孩子一起上課,就可以讓一個媽媽痛苦萬分,當力氣用盡時想要走上絕路。
我從一個所有評鑑都特優的組長,成了一個特殊孩子的媽媽,嘗盡人情冷暖。從那時開始我封閉自己,把所有時間留給孩子和家人,不再參加任何的聚會和出遊,每天早上7:30踏進教室後,除了上廁所以外,直到下班,沒有離開過教室。
每一次只要有狀況發生,就會有人批評我的人際關係差,其實我是沒有人際關係,弄不懂哪一次是真心?分不清對著我套話的人,背後議論什麼。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公事幾乎跟任何人沒有互動。
聽過我的聲音就能知道,極其沙啞低沉,在妹妹入學前,我從來沒有演講過,但是我很想讓更多老師知道特殊的孩子要經歷很多的辛苦才能來到我們的面前,也想提醒更多的老師去注意孩子的狀況、尊重孩子的受教權。
我想的是能不能不需要跟我一樣生一個特別的孩子來親身經歷,就能讓更多人設身處地的了解孩子們的需要和辛苦?
我用特殊孩子媽媽的角色分享前半段:「我們都設身處地想想,如果班上那個特殊的孩子是我們自己的孩子,會不會想出更多的辦法來幫助他呢?用更多的方法來讓他融入課程?在孩子孤單的時候,替他身邊找個朋友?」
每個父母都期許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我只期待在我有生之年,妹妹能看得懂我寫給她的情書,有些家長只希望孩子能好好呼吸、好好走路,可是很多時候,沒有機會選擇。
我用在高年級20幾年的教學經驗分享後半段,想要提供老師們一些班級經營和帶特殊生的方法,希望能和老師們一起想想辦法來幫助這些無助的孩子和家長。我們在對待孩子的時候,都能緩一下,不要因為一時的氣憤不小心傷了孩子,我也希望在校園中遇到任意對待孩子的老師,我們都能鼓起勇氣去維護孩子的權益。
在學校的每一場結束前,我都鞠躬拜託現場的老師,我也想要懇求線上所有的老師:「如果在您的教學生涯中遇到我家妹妹,遇到跟她一樣慢的孩子,能不能拜託您們,都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在他們困難的時候替他們想想辦法,好不好?謝謝您們。」
我不能改變她的障礙,但是我努力改變對待這些孩子的方式和求學的環境。
曾經有很多怨懟,現在我感謝上天給我一個善良單純的孩子,12年,讓我得到很多寶貴的經歷、了解很多孩子和家長的需要和困難,接受特教服務,才知道資源班老師的辛苦和資源的不足。慶幸自己有這麼多的能力和資源可以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也慶幸當年在最痛苦的時候沒有往下跳下去,才能看到妹妹現在這麼多的進步和美好。
Photo by 電競說書人Vocal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Yu Yo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雨揚有約直播】農曆五月12生肖運勢分析!分享並留言【國家+生肖】~享好運 13:20 步步高升事業旺(龍羊豬) 22:33 貴人雲集桃花旺(兔蛇雞) 36:24 努力加油好運到(鼠馬猴) 50:45 財如泉湧財運旺(牛虎狗) ※干支為壬午月,十神為食神/正官 這一個月擁有許多努力和賺錢的機會,不...
一歲半發展評估 在 Facebook 八卦
妹妹2歲的時候,因為肌耐力不足的關係,所有的發展都遲緩,行動力差、說話模糊聽不懂、各項能力都很差。第一次發展評估時,治療師建議我們讓她去幼稚園,說有孩子互動學習會很有幫助。
問了好多幼稚園都不願意收這個有中度手冊的孩子,最後找到一個幼稚園願意收,我們是感激涕零,就連幼稚園結束經營,我們也跟著園長到新的園址。為了送她去新的幼稚園,我每天得開車翻一個山頭,早上要提早半個多小時出門。
那山路除了幾位少數晨走運動的人以外,幾乎沒有人車會經過,我每天就開著這條山路,有時看著沿路的山和樹聽歌,有時心情不好,就打開車窗吹風、沿著山路哭著也不會有人看到。我很愛開車就是這樣,沒有人會看到我的脆弱。
有一天在去幼稚園的山路上,竟然看到一對老夫婦倒臥在路邊,嚇我一大跳,我趕緊下車去查看,原來是老伯伯騎車載太太,經過一個地上都是砂石的轉彎處不慎滑倒了。我趕緊看看他們的狀況,打電話叫救護車,也問問老夫婦家人的電話,跟他們的兒子連絡上以後,我陪著他們等到救護車到,才帶妹妹去上學,我也趕緊去上班。
後來到醫院去探視他們,看到他們動了手術,整個病房裡親友圍繞陪伴,我就放心了,久了就忘了這件事。
幾年後,我們學校裡有一個單親媽媽帶著阿嬤和孩子生活。因為負擔重,媽媽每天早出晚歸兼了好幾份工作。有一天媽媽昏倒,在加護病房昏迷了一段時間後,30幾歲年輕貌美的她就這樣走了,留下她年幼的孩子和老媽媽。
老媽媽想把女兒帶回故鄉安葬,沒有積蓄根本無力處理女兒的後事。那時我發了一篇「美人媽媽走了」的心情文,當天就收到一個訊息,幾年前在山路上遇到的那對老夫婦的媳婦跟我聯絡,說她們想捐5萬元來幫助阿嬤,讓我超感動的,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幾年前種下的善緣回頭來伸出援手。
那一次我回訊息回了整整三天,好多人都捐了錢來幫助這對祖孫。阿嬤得到善款幫美人媽媽辦了後事,剩下的錢支撐祖孫倆過了這幾年的生活。直到現在,孩子都畢業好幾年了,輔導老師持續的關懷行動不便的阿嬤,定期送物資到家裡去、送鞋子衣服給孩子,上次還拍了孩子試穿鞋子的照片給我。
昨天日本捐了上百萬的疫苗,看到日本網友寫著「疫苗費用?十年前就收到了喔!」那時的捐款集結全台灣很多很多人的愛,是台灣和日本人民之間真誠的羈絆。十年前種下的善緣,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回頭來伸出援手,看到滿載疫苗的飛機在滂沱大雨中安全抵達,讓我感動到落淚。
風雨困頓之中,才能見到真情。
我始終相信所有的事情都有因果,報應不一定在當下,很多事情的發生當下想不透,過了幾年回頭看才能了解,付出的累積的善緣總有一天會回到自己的身上,什麼時候回來、用什麼方式回來,老天自有安排。
一歲半發展評估 在 口罩男 Facebook 八卦
兩個多月以前,兒子學校的老師察覺他似乎比同年齡的同學,疑似發展的比較緩慢,建議我們可以去醫院先做個評估。
其實剛聽到這個訊息內心有點無法接受,我覺得自己的兒子很正常阿!! 可能就是說話小聲了點,然後慢了點,比較無法表達出完整的一個句子而已阿,他…他就比較文靜嘛。我心裡可以找出十幾種理由替他辯護,但萬一真的有呢?
明明知道了,還逃避的帶著小孩錯過最黃金的三~六歲治療期,我想我會無法原諒自己。
好啦,反正是〝疑似嘛〞就先來預約評估確認一下好了。
沒有預約還不知道,一上網預約才發現,竟然要排到一個多月後了。在快到評估時間的前幾天,醫院傳來簡訊告知,當天只是先由復健科跟兒科醫生看診,不會作任何評估動作,看完才會另外約評估時間。
那天下著大雨,提早開車出門去醫院,當天復健科醫生有請兒子畫看看圓形跟十字,發現十字他不太會畫,圓形到是畫的挺不錯,只是一直無法畫大。
之後換成兒科醫生,兒科醫生那邊問了幾個問題,就請我們回去等通知,護士小姐解釋說 ,會安排語言、職能、心理評估,但因為預約的小朋友很多,可能每一項都要等待一個月後,心理最久,可能要明年了,而這三個評估結束後才會出一個正式的評估報告這樣,聽完了講解,我就帶著兒子回學校去了。
就這樣約過了一星期左右,接到醫院的電話說,要跟我預約職能跟語言評估,這出乎我意料的快,就在下星期,我馬上一口答應。
到了約定的時間,先到兒童職能去找老師評估,看著兒子坐在老師的面前,老師開始組合簡單的積木請他模仿看看,但兒子不買單,只想做自己的,老師再請他將大積木串起來,他到是挺彭場的,也有叫他畫圈圈、畫十字、甚至在一條黑色粗線上重複畫過去,看他是否會穩定的畫在上面還是會畫出線外,有些部分兒子進行的不是很順利,我在旁邊邊看邊緊張。
職能老師評估完之後,覺得確實比較緩慢,正常來說三歲半的小孩應該不會這樣,評估起來的分數表現只有三十個月的年齡,也就是兩歲半的樣子,整整慢了一年。
接著又到了語言老師那邊做評估,看著兒子小小的背影坐在老師旁邊,沒有休息的又開始回答老師的問題,心理莫名的心疼。
老師的問題從最簡單的認水果、物體,到慢慢艱深的會說一小段故事,並請我兒子回答故事裡面的某些狀況或腳色,連我在旁邊聽,說真的,要是一不專心的話,還會搞不太懂呢。
大約半小時的語言評估,老師是說:「兒子狀況在及格邊緣,藉由上課跟其他刺激、互動、學習來進行改善,還順道問我說:「他講話都這麼小聲嗎?」我回說:「嗯。」
「那他剛剛表現跟回答跟在家說話狀況有一樣嗎?」
「一樣說,也是這種說話方式。」我說
「那他有大叫過嗎? 」
「跟姐姐玩得比較激動跟刺激追跑遊戲時才會。 」我解釋
老師才說:「好,那我們來安排早療的時間好了。」
我問說:「那心理評估的部分呢?」
老師說:「我們可以先從語言跟職能先治療,不要浪費等待的時間。 一星期安排一天,語言三十分、職能三十分,大約一小時這樣。」
詳談之後才知道,男童發展遲緩是女童的兩倍,而現在政府也有相關補助,等到心理評估結束有了綜合報告書之後,也可以去區公所申請補助,類似交通費那種一次兩百,一個月最多可以申請兩千元,低收入戶可以多一點。
會寫這篇文章出來,除了感謝學校老師的細心發現之外,也想提醒其他家長朋友們,要多觀察自己小朋友的成長狀況,有疑慮或擔憂就去尋求評估,不要自己判斷認為只要長大一點就會改善,三~六歲是黃金期,家長們還是要多多留意喔。
口罩嫂 曾樂兒
一歲半發展評估 在 Yu Young Youtube 的評價
【雨揚有約直播】農曆五月12生肖運勢分析!分享並留言【國家+生肖】~享好運
13:20 步步高升事業旺(龍羊豬)
22:33 貴人雲集桃花旺(兔蛇雞)
36:24 努力加油好運到(鼠馬猴)
50:45 財如泉湧財運旺(牛虎狗)
※干支為壬午月,十神為食神/正官
這一個月擁有許多努力和賺錢的機會,不過一定要用對方法,並且「呼朋喚友」地一起合作有機會翻轉人生!!! 2020庚子金鼠年是財富重新分配之年!!請審慎的努力打拼機會就是你的成功就不遠~
◎壬午月的壬為陽水,午是陽火,水剋火為財,所以可以把握良機,創造財富。
◎夏天(巳午未)這三個月,就是火/土旺,最旺的時間就是農曆5月,再配合庚子年的五行(金/水)來看,此時是氣場變化極大的時期。
◎大環境的變數雖多,但也是拚出頭的好時機,只要謹慎評估之後,可以大膽開拓,也適合創業。
◎十神有食神,表示可擁有財祿、福氣,適合積極向外發展,也有利於累積正財。
◎十神還有正官,表示官運興旺,有升遷機會,能量強大,但要腳踏實地,不可投機。
※從吉凶神煞來看:
壬午月 吉凶參半星:月空 凶星:大耗 災煞 歲破 囚獄 闌干
◎這個月有利賺錢,但因為有大耗星,要謹慎規劃財務,以免財進財出。
◎災煞星出現,就表示大環境還是很可能有災病疾厄的事,不可以掉以輕心,在家可以掛五帝錢來化煞,隨身記得配戴化煞開運飾品(深色水晶/黑曜石/茶晶等),逢凶化吉。
◎每個人的福德資糧,如同無形存款,這個月有歲破星出現,就是考驗我們有多少福報存款。所以要多行善積德,多作煙供供燈化解違緣障礙,化險為夷。
【🇹🇼台灣限定】
【今日限定】歡慶618年中購物慶典🎊
https://bit.ly/2YLKA6Q
【最後倒數】端午除障法會🙏
年中唯一!轉運旺運的好時機!
https://bit.ly/2YJ4BuY
──────
【新馬限定】興旺發618★一起發發發!
https://shop-my.yohofate.com/
【新馬限定】端午除穢★年中轉運!
https://bit.ly/37JuVsP

一歲半發展評估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都知道在上一個世紀,由於經濟發展和更多的市場開放,世界上產業多以研發跟製造業為主,很多世界的原物料產地、加工廠房,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甚至於是24小時不間斷的生產線,才能夠支撐全世界訂單的需求,這也衍生出從工業革命之後,一直到20世紀的結束,人們始終會相信一件事,叫做「工作時間越長,就賺得越多」這樣的職場觀念。
但是到了21世紀,關於工作時間跟效率的最新研究告訴我們喔,如果你每個禮拜,已經工作超過50個小時以上;要是再把工作的時間拉長,這不旦會讓你的工作效率下降,甚至於可能連你平常的水準都達不到。
再加上喔,科技發展到現在,越來越多的AI機器人、大數據的應用,都能夠取代重複性、機械化的工作,單純的勞動力已經越來越沒有價值了!
還有很多外商公司的政策它更明顯,它直接的把某一些低效能的行政人員,去外包給人力派遣公司。
這樣子它就能夠省下勞健保、年假、退休金…,這些原本要給正職員工的福利;因此喔在未來,容易被取代的人力只有死路一條。
當你聽到這裡,假如你很擔心自己即將要失去工作,我很強烈的建議你,好好的把我今天的視頻看完,因為我會提供解方。
如果現在的你,能夠感覺到自己是職場上,即將要被淘汰的人力;那麼我要先恭禧你,這代表你有一個起碼的自覺。那就先別太緊張,我很確定你還是有救的!
接下來呢,你只要學會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叫做「重新思考工作流程」,那就可以增加自己的職場價值。
那到底什麼是「重新思考工作流程」呢?它主要的關鍵有二個。
第一個,請你先學會觀察,好好找出同事、老闆他們的痛點,也就喔讓他們最感覺到「痛苦」的事情。
在行銷的領域裡,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叫做:「賣阿斯匹林,會比賣維他命來得更容易!」。
這其實就在說明,當一個人身體健康的時候,你給他維他命,幫他補充營養;可是他沒有立即的迫切感,所以不一定會接受你的好意。
但是當他的身體有疼痛的時候,你給他阿斯匹林,馬上的幫他止痛,他在感受上就會有立即的感知跟需要,他就會馬上接受,而且還會很感謝你。
所以打個比方來說,有很多公司它為了討好客戶、拉攏客戶的關係,逢年過節都會送禮;花很多錢去買禮物,讓客戶記得他們自己的存在。
但是事實上,客戶在收到禮物的時候,當然很高興,覺得多一份免錢的粽子,或柚子可以吃,那也很好啊!
可是吃完之後,回到最本質的合作關係,你覺得客戶當他不滿意的時候,他就會因為這樣不挑剔嗎?他還是一樣桃剔!下一次簽約的砍價,還是一樣不手軟,他不會因為吃了你的柚子跟粽子之後,毛邊就變少了啊!
所以那麼請你想想看喔,你錢花了、腿也跑斷了,客戶的抱怨有變少嗎?這樣的結果,你真的有把錢花在刀口上嗎?
倒不如啊,你把送禮的錢跟資源省下來,拿來改善內部的工作品質,增加人力或購買設備;讓客戶的產品或體驗變好,解決他們真正在乎的問題,而不是花力氣在搞關係這種抽象,又不容易兌現的事情上。
對於「搞關係」這件事情,你永遠要先把「真正的問題」處理好,送禮它才會加分。
更何況喔,如果你的客戶只吃送禮這一套,那麼隨便一個送更大禮物的人,就可以取代掉你,那你到底在瞎忙什麼?你確定要這個客戶嗎?
再來第二個重點,就是要會問自己「笨問題」。
相信大家喔行走江湖這麼久,一定都懂得到了一個新公司,或新單位任職的時候,先順從新的組識的規矩,這是基本的禮貌,這樣子也才能夠幫助你,更快的融入組識。
只是人啊~也是一種受制於先前的經驗,就很容易陷入「功能固著」的動物。
因此呢,當你對組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後,如果沒有適時的思考一些本質面的問題;你就會很容易的把很多不合理、或者是沒有幫助的做事方法,照單全收的成為你的工作習慣。
然而所謂的「笨問題」,其實就是「回到本質」的問題。
打個比方喔,假設每個星期一你們都有早會,老闆通常有很多話要說。但如果早會開不完,中午放大家吃過飯之後,就要延長加賽,常常會阻礙到下午的工作。
然而像這種沒有效率,又會製造更多問題的事,它很明顯的就是需要改善的,那麼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問自己:「中午一定要放飯,大家才能夠回來開會嗎?」;或者是:「大家一定要坐著,才能開會嗎?」
到這裡你或許聽出來了,當你開始會問自己「笨問題」的時候,有些解決方案,比如說:「中午可以叫外送,儘快的把會議開完」;或者是:「我們站著開會,藉此提高效率」這些類似的解決方案,就會自然而然的跑出來。
說到這裡啊,我必須要提醒一件事喔,每個人在職場的角色、位子、關係都不一樣。這些例子我只是舉例而已,幫助你理解;並不是要你一比一的,去搬回你的職場應用。
我想強調的是喔,要是你能有意識的問自己:「一定要怎樣,才能夠怎麼樣嗎?」這樣的「笨問題」,那麼就能夠幫助你,去看到改善工作流程的機會點。
那以上這兩個思考「工作流程」的關鍵,第一個「找出痛點」、第二個「問自己笨問題」。
其實呼應了阿基米德的名言,他說啊:「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支夠長的槓桿,我就能夠撐起地球」。
我邀請你想一想,假如在平常的工作流程裡,搬一塊大石頭需要五個大男人;但是因為你懂得「重新思考工作流程」,於是找到適當的槓桿跟支點。
結果只要兩個人,就可以事半功倍的搬起大石頭,那同事跟老闆會不會自然的更重視你?
當你善用這兩個實用的技巧,重新思考了工作流程,找到你的槓桿跟支點之後;回到你的實務工作裡,再利用四個檢核點,就能夠更具體的確認新的工作流程,是否值得執行。
這四個檢核點分別是什麼呢?
第一個「減少沒價值、不必要的步驟」、第二個「聚焦在高價值的事務上」、
第三個「任何新流程,必須要能夠增進結果的『品質』」、第四個「任何新流程,要能夠創造『迅速、省錢』的效應」。
只要你想出來的新工作流程,能夠符合這上面說的「四個檢核點」;哪怕只有符合其中的一項,就能展現出令人驚艷的工作表現。
更簡單的說,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就是以下三點的結合;分別是「為他人帶來助益」、「品質」還有「效率」,這三個的全面提升。
假如你要問我,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什麼樣的人是最搶手的人才,永遠不怕被職場淘汰?
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你,那就是能夠「重新設計工作流程」這樣的人!
因為能夠重新設計工作的人,他們最被職場需要的核心價值,就是他們懂得做對的事,並且精準的把事情做對!
同時呢,也意味著這樣的人,擁有更廣、更高的格局,才能夠看見表面事物下,那個更大的脈絡。
聽到這裡喔,如果你心裡產生一種,覺得喔自己都已經3、40歲,很多事情都已經習慣、固定了,都已經定型了;那到底要怎麼樣保持思考、與時俱進,又能夠專注在工作上,把事情做好?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跟問題的話,那我會很建議你,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歡迎你來參與。
在【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程裡,你會學會怎麼樣在不同的生涯階段裡,去創造出必要、而且能夠為下個階段加分的「結果」。
直指核心的把你的精力,集中在最能夠兌現價值的事務上,我會讓你在這一門課裡,學到的不只是聚焦,而且是更精準的「再聚焦」;讓你的努力換來豐收,而不是失望與挫折。
相信你的人生走到目前這個階段,一定會有一個體會,那就是在人生,或者是工作裡,你光有「更努力」的自我要求,其實是遠遠不夠的。
假如你還不意識自己,處在一個叫做「多勞者未必多得」的時代裡,那你最後得到的,可能只有「過勞」啊!
而且就算你賺到錢,還不見得有命花,這會是你要的嗎?
因此啊,從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如果你能夠在現有的工作崗位上,用更少的時間,完成一樣的工作;甚至還幫助你的同事、老闆,解決長久以來困擾工作流程,的這方面的問題。
那麼這樣子一來,不止凸顯你的效率,更能夠彰顯你的思考能力,這才是貨真價實,無人可取代的價值。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對你產生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這一段內容,最後跟你分享的【過好人生學】。
這一門線上課程,集合了我過去所有這麼多年來,累積的個案教練的經驗;因為所有到我面前的人,不管他剛開始會來找我協助的原因是什麼,幾乎到最後都會談到一個核心的議題,叫做「生涯」。
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過一個更好的人生,所以不管你幾歲、你現在在哪個階段、你要的是世俗的成就,還是內在的平靜。
我相信【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可以幫助你過出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歡迎你的加入,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凱宇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一歲半發展評估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在一年的中間,許多學生畢業的季節,來跟大家來聊一聊「生涯」跟「職場」,似乎是很應景的話題。
但你放心喔,我要跟你聊的不是如何找工作、面試,這一類比較技術性的問題;而是在這個動盪、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我們要怎麼樣「安身立命」?
所以呢,我們企劃了三集「過好人生」的專題,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駕馭那未知的未來?我想不管你是剛畢業的菜鳥,或是已經在江湖上走跳的老手,都會覺得很有幫助。
而在「過好人生」系列的第一集,我要開門見山的,來幫你破解一個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喔:「不管你現在幾歲,有工作還是沒有工作、薪水高還是薪水低?你對未來都會有一種淡淡的焦慮,不確定是否繼續往下走,是對的選擇嗎?」
你是不是也感受到,那些過去覺得顛撲不破的保證,全部都一點一滴的在瓦解中呢?
你的焦慮並非空穴來風,在我分享「如何面對這些焦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客觀的數據。
首先喔,根據「行政院國發會」最新出爐的一個報告裡,它載明喔,在不遠的未來,大概就是民國150年,我們台灣的人口會比今天少了679萬,只剩下1660萬,回到民國65年的狀態。
這意思是說,我們現在剛好站在一個分界點,接下來每往前走一步,我們的人口數據就會往後退一格;但是不同的是,這次的1660萬的人口結構,會跟以前很不一樣。
首先呢,65歲以上的人口,會從當年的60萬膨脹到730萬,是當年的12倍;但是出生的人口,卻從42.5萬降低到5.6萬,比當年的七分之一還要弱。
聽到這些數字可能沒有感覺,我直接講白話文;現在全台灣有2600多所小學,如果都沒有關門,每間學校就平均只會有25個學生。
你想想看,這樣的狀況底下,有多少教育人員要被淘汰?而周邊有多少的產業會跟著萎縮?
好!就算你不從事教職,也不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每年能繳稅的人,只剩下810萬人,是現在1730萬納稅人口的一半。
但是卻要支應730萬人的退休年金、長照費用和醫療支出;從現在5到6個人,養一個退休人口,到1比1的cover,我們只有40年的時間。
如果講到這裡,你還是沒有感覺,我就直接告訴你,只要你現在小於58歲,你有很大的可能會領不到勞保,甚至於呢,你要繼續工作到75到80歲都是正常的。
當然你也可以說喔,晚點退休沒什麼不好,反正壽命那麼長,繼續工作當練身體。那我再告訴你一些產業的實況,你可以想一想。
所謂的「工作」,你那種覺得想要做一輩子的,它會不會存在?就算你想做,還有公司會要你嗎?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喔,大家都知道台灣過去一直以來是機車王國,隨便走在馬路上,你都能夠看到不管是綠牌、白牌、黃牌、紅牌…這種各式的機車,滿街趴趴走。
而這樣子高密度的機車使用,就造就了上個世紀的八零年代,台灣機車行隨便開,隨便賺錢。不過同樣的情況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開始了有重大的轉變。
由於電動機車的技術愈來愈成熟,無論是更時尚的外型,更便利的充電站、加上環保政策的助攻、實際價格的補貼跟補助;它都相較於傳統機車有更好的吸引力對於消費者,它帶動了近年來電動機車的換車潮。
而電動機車就像3C產品一樣,在維修的時候,不管是哪裡出問題,只要把整台電動車接上電腦,就能夠很快的診斷出故障的位置,直接換掉零件。
不再需要那種傳統機車行,老師傅的維修經驗,而且維修價格更透明、更低。在這樣的風潮底下喔,傳統機車行如果不轉型,你想想看生意還能維持幾年?你可以自己想一下。
如果你覺得機車行是「黑手」,是屬於「藍領」的產業,跟身為「白領」的你無關,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我接下來要說的例子。
「大數據」的運用,在這幾年來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你可曾想過所有使用習慣、生活方式、健康數據,都會透過電子化的大數據被記錄之後,所有的產業都能夠針這些數據,去鎖定他要的族群,去設計出更受歡迎的產品。
你想想看,假設你這輩子會得到什麼病,都可以透過「大數據」推算出來;汽、機車全部自動駕駛,大幅降低車禍的機率,你還需要現在包山包海的醫療保險、意外保險嗎?
還是保險公司其實只要針對你所需要、買得起又適合的保單,直接推播到你的手機裡,方便你完成購買這樣就好啦。那麼這個時候,眼下全台灣21萬的保險從業人員,又該何去何從呢?
我們都知道打敗計程車的,不是另外一家更大的計程車行,而是叫車軟體Uber、滴滴打車;而打敗出版業的,不是哪一個強大的作者或者是書商,而是沒出過任何一本實體書的「臉書」啊。
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讓口香糖的銷售量急劇下滑的,不是另一外款零食,而是「社交軟體」。因為當人不用直接互動的時候,口氣清新的需求,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在未來,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敵人會在哪裡?也不知道你的公司還能活多久?就算它現在看起來很大。更何況喔,在台灣的大企業是相對少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
而中小企業只有七年的平均壽命,它關店的比率非常非常的高;以每個人平均45年的工作時期,你至少要換7到8次的工作,這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談到這邊,你是不是覺得心中那種隱隱約約的不安,其實是很合理的。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焦慮,我還比較擔心你勒!
那麼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該怎麼思考?首先,你要知道的是喔,如果你的想法還停留在,找到一個工作安分守己的做下去,只要穩定就好;那恭喜你,你註定被淘汰。
為什麼呢?其實我們有很多人的生涯概念,是來自於20世紀,但卻要應付急劇成長的21世紀。不知道你還有沒有印象,在上個世紀,我們對生涯規畫的理解都很單純,而且單純得很絕對!
就像是讀了醫學院就當醫生,讀了師範學院就當老師,要是你不想讀書就當工人,這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概念。
但你有沒有發現喔,在我們渡過了千禧年,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這種精確分工、結果確定的事情,其實早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三到五年之間,就會有不同的熱門新工作誕生。
特別是近幾年來,最熱門的工作像是YOUTUBER、網路小編、電競選手、居家整理師…這些等等的,都已經不是各大專院校裡,找得到相關的科系的新工作、新職業啊!
而這樣子的「實際產業」,跟「學術」之間的斷層,也老早讓生涯的議題,脫離了「精確分工、確定結果」這樣的途徑。
而更弔詭的是,有一個關於「知識更新速度」的統計數據顯示,現在的大學生,進學校第一年所學的知識,在他升大二的同時,去年所學的就已經過時,形同作廢啊!
這更說明了,要現在的學生從學校畢業之後,帶著所學的專業,去找到一個長期穩定、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那幾乎已經是「神話」了!
再加上喔,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工業革命以來,人口和科技發展最快速,而且達到高峰的階段。現代的人一天的資訊量,已經是18世紀的平凡人一輩子的資訊量。
也就是說喔,雖然我們懂得比二百年前的人,還要多很多;但尷尬的是,我們大部份的思考方式,卻沒有進步多少,還停留在工業時代那種「找個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這樣的思考框架裡。
在這裡我邀請你想一想喔,要是你的思想沒有適時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一起前進,你又偏偏生活在變動這麼快速,對於「未來」是前不著村、又後不著店的狀況裡,那麼怎麼樣會讓人不焦慮呢?
如果你不想要繼續焦慮下去,那麼關於未來生涯的因應策略,就是你最急迫、最需要學習的部份。
但是在開始學習之前,我來說個故事,讓你對於這樣的學習,先有個正確的理解。IBM大型電腦之父「佛瑞德・布魯克斯」。
他在1986年的都柏林IFIP的研討會上,曾經發表過一個關於軟體工程的經典論文。論文名稱叫做《沒有銀彈》,之所以把論文的名稱取得這麼特別,是因為佛瑞德使用了一個隱喻。
在歐美的傳統故事裡,傳說喔可以用銀製的子彈,就可以殺死吸血鬼、狼人或者是任何怪獸;所以呢「銀製的子彈」就會被引申成「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而佛瑞德把論文取名成「沒有銀彈」,就是在強調軟體複雜的本質,並沒有任何一個技術或方法,可以像是殺死狼人的「必殺技」,並沒有那種一招斃命,一用就靈的這種途徑。
而事實上,像軟體工程這樣的挑戰,就跟現代人的生涯規劃是同樣的複雜。過去所有行業的權威,和牢不可破的真理,都在此刻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的「保證」可言。
因此呢,我們未來將面對的問題、還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資源跟方法,都會是「史無前例」的,都必須由我們自己親手去開創。
而真正「解決問題」的高手,就像佛瑞德這樣的人,他們老早就參透了「一勞永逸」的方法其實根本不存在。
可以追求的是鍛練自己的「思考能力」,把自己打造成為能夠「靈活應變」,去適應各種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持續升級的系統。
如果你還是聽不懂,非得要一個答案,那我只能說,現代生涯唯一的不變的,是「一直在變」啊!唯一的解答就是「沒有絕對」!
而你的腦袋裡那些一成不變、不動如山,企圖想要找一個工作、一個專業,就做一輩子的「舊思維」;如果再不移除,那就會像是當大家都在用智慧型手機的時候,你還堅持使用「call機」,這是一件很荒謬的事喔!
更可怕的是,這些過時的思想如果不即時更新,當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之後,它會變成一種毒素,變成一種「思想的遺毒」。
不知不覺會腐化你的心靈,讓你對生命感覺到絕望,成為自我發展的最大阻礙,這會是你要的嗎?你可以想一下。
所以在下一集的節目裡,我會一一說明,這些「思想遺毒」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及它是在什麼時候,植入你的腦袋裡?
面對「思想」這種無形的對手,你必須先認出它、標定它;才能進一步的打敗它、超越它。
要是你希望自己能夠與時俱進,不讓未知的新科技,消滅你熟悉的工作跟生活方式,那你就一定要鎖定我們的頻道。
除此之外呢,如果你想要更精確的,認出在自己的人生裡,無論是面對工作,還是自我發展的迷思或現象。
並且透過學習掌握具體的方法、找到明確的自我定位,有效的去適應這多變的未來,那麼千萬不要錯過,我們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
如果你曾經在生命的任何時刻當中,問過自己:「這輩子,只能這樣嗎?」那這門課就是為你所準備的!【過好人生學】會陪伴你過出自己想要的好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跟你分享的【過好人生學】,期待你的加入;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讓我們一起邁向一個更好的人生,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一歲半發展評估 在 1.5歲寶寶的發展指標| 如何透過遊戲引導寶寶健全發展 - YouTube 的八卦

滿 一歲半 的寶寶應該會做哪些事呢?孩子若沒達到哪些指標家長需要諮詢醫生?本集Sunny老師跟大家分享寶寶1.5歲的 發展 指標和6個可以幫助寶寶達標的活動 ... ... <看更多>
一歲半發展評估 在 發展檢核-一歲半 的八卦

一歲 三個月發展評估. EarlyIntervene Taipei•14K views · 2:04 · Go to channel. 【精華】兩歲只會講單字?孩子語言遲緩可以這樣做!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 ... <看更多>
一歲半發展評估 在 看板BabyMother - [寶寶] 一歲半的發展(男寶)?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我家弟第1Y6M快7M
星期一去打針順便問一問小朋友發展情況
其中兩項他表現不好 醫生就說他發展比較慢要多注意
1.有4塊正方型木頭 要弟弟疊在一起 他只疊一塊
平常在家也有類似的玩具 我教過他疊或是幫他疊起來但是他只喜歡推倒
2.一支畫筆要他在紙上畫東西 但是弟弟不太會拿
只喜歡拿來敲敲敲
醫生要我們回去多"訓練"了
跟隔壁一位媽媽聊天 她說她的小男孩也還不太會
連講話也只是跟我們家一樣 不會講但聽得懂指令
我這幾個星期真的很努力教
還是不肯開口說 有點氣餒
(心想: 男生比較慢嗎)
好奇想知道各位家長這階段的小孩都很會了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31.179.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70797503.A.31B.html
好多人回應阿
都謝謝啦 我會參考的
其實我用引導的方式讓他堆積木 他會乖乖的疊上去
叫他自己做就只會搗亂 反而他會疊鞋盒.汽水....
然後拿畫筆的測試 我想是因為他沒拿過(家裡沒買)
看來我要去購入一組畫畫用具了
說話的部分 弟弟想看什麼想吃什麼會指指指 或是說外星語
平常我自己帶 先生下班晚 加上他只會出一張嘴不會陪小孩玩的
像那天打預防針他也有去 回家路上就怪我沒教好
真覺得自己生自己教好了
※ 編輯: bubblen (180.131.179.8), 08/10/2016 14:15: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