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僅5個二十年而己⋯⋯
第一個二十年,求學為主;
第二個二十年,事業為主;
第三個二十年,是人生最為忙碌而艱難的時期,公司、家庭、老人、子女、社會、工作,無不需要兼顧。
唯有第四個二十年才是無憂無慮,無牽無絆,享受人生的黃金時代。
享受人生的三大條件為金錢、時間與健康。
對大多數人而言,第一個二十年缺乏的是金錢,第二、第三個二十年缺少的是時間,第五個二十年則健康成問題。
惟獨第四個二十年中三大條件齊備,是享受人生的最好窗口期,但僅短短的二十年左右,稍縱即逝,只有抓緊。
然而,在這個年齡段的人,並非都能享受人生,還有不少人過得很不如意,這是缺少了另一重要條件:良好的心態。
他們中有的懷念著過去的權位,有的習慣了長期的勞累,有的忙碌著當前的瑣事,有的憂慮於未來的日子——總而言之,心態放不開,不會享受眼前的黃金階段:沒權了還想去攬權,退休了再要去返聘,沒事的還要去找事,杞人還可去憂天。前述三大條件是受客觀限制的,而心態則是主觀控制的。沒人可幫你,惟有自己調整。
60一80歲,是人生第四個二十年,也是人生百年中唯一的黃金時代,是任何年齡段無可比擬的。
你想想,20來歲的小青年,他能品出龍井與毛尖的區別嗎?他能咂出茅台與二鍋頭的區別嗎?他能嘗出川菜與湘菜的區別嗎?他能聽出京胡與二胡的區別嗎?
60歲以後,再也用不著頭懸樑椎刺骨,熬紅雙眼,只為通過高考那座獨木橋;再也不用似伍子胥一夜愁白頭,只為那可憐可悲的晉升晉級;再也不用為伊消得人憔悴;再也不用懷抱冰火,心中煎熬;再也不怕利與義的衝突,靈與肉的相搏。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60歲以後,我喜歡:一杯龍井在握,獨坐黃昏後。屋簷下,聽晚歸的雀鳥,輕言細語,結伴歸巢,啁啁啾啾,呢呢喃喃,那份溫馨和從容,讓人羨慕、嫉妒、愛。
60歲以後,我喜歡:漫步在林下泉邊,聽颯颯秋風,聽淙淙泉水,聽陣陣松濤,合奏著生命交響曲。潔淨空靈中演譯著大自然的雄渾力量,把生命的頑強在天地間漫延。
60歲以後,我喜歡:散步在荷塘邊田埂上。深秋的田野,空曠無人,土地沒有了莊稼的覆蓋,還原於原始的粗曠、坦蕩,似一幅油畫,令人遐思。荷塘中,枯瘦的荷梗,聳立在一泓秋水裡,枯黑的荷葉,靜靜地躺在水面,幾只雀鳥跳躍在水面上、荷梗間,啾啾覓食。好一幅八大山人的水墨丹青《墨荷圖》,畫筆瘦勁簡淡。
60歲以後,我喜歡:夕陽西下時,獨立大江邊。看大江東去,千帆過盡。一種絢爛過後的恬靜、一種安然、一種溫暖油然而生。蕓蕓眾生,或富貴,或貧窮。每個人生命裡都有屬於自己的巔峰,最終都會在60歲以後跌落、歸零。
60歲以後,我喜歡:夕陽中把盞漸醉的意境。凝眸飛瀉流丹的晚霞,呼吸著隨風而至的甜甜的桂香。一杯老酒獨酌、淺嘗、深醉,把盞人生,品味生命。杯中乾坤只是一份簡單,一份糊塗。管它明天、後天,隨喜、隨嘆且隨緣。
人生的第四個二十年是這麼愜意,這麼隨性,你能說它不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嗎?當然,這黃金時代必須建立在生活自理的基礎上。
其實,我們從搖籃到墳墓也不過是一條道路而已,當我們壽終正寢之前,是一直行走在這條路上的。途中自然有許多辛勞,許多坎坷,然而歷盡辛苦方知甜,跨越梗阻達坦途。
何妨,一路的風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極有情趣的,是值得我們跋涉在這條路上細細鑒賞的;何況,除了這條道,我們也沒有別的路徑可走,沒有其他目標可選。
只是一路上有許多同路的親人、朋友走得似乎著急了些,使我們還在行走的人或多或少有些傷感和不捨。
不過,快也罷,慢也罷,我們終歸是要走完這條路的。最怕的是,走著走著走不動了,長期臥病在床,連累家人,連累子孫,連累朋友,連醫護人員也跟著受累。
自已的人格、尊嚴也含羞而棄。這是老年人最大的問題。其實,老了,該捨就捨,包括生命。
60歲以後,我且行且珍惜,珍惜我愛的和愛我的親人、朋友,珍惜黃金時代的二十年,充分享受這金光閃爍的7000多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n Lam 林二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祝天下間各位母親「母親節快樂!」 母親,係我地嘅根;外婆,係我地同我地母親嘅根。 趁哩個母親節,將哩首由我哥哥作曲,周耀輝填詞嘅《搖到外婆橋》。 為大家送上我和香港中樂團合作的演出《最難唱的情歌》音樂會選段:《搖到外婆橋》。 《搖到外婆橋》 遙遙路 百萬條 過路孩童在蹦跳 願桂花綻開一起跳 ...
「一條 橋 二胡」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一條 橋 二胡 在 Andy家族 Facebook
- 關於一條 橋 二胡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 關於一條 橋 二胡 在 Andy家族 Facebook
- 關於一條 橋 二胡 在 Eman Lam 林二汶 Youtube
- 關於一條 橋 二胡 在 一條橋【二胡演奏】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一條 橋 二胡 在 一条桥------ 音樂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一條 橋 二胡 在 20首二胡伴奏懷舊老歌曲(一)| Relaxing Chinese Erhu Music 的評價
- 關於一條 橋 二胡 在 一条桥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一條 橋 二胡 在 難忘的鳳凰橋二胡演奏國台語老歌邱垂秀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一條 橋 二胡 在 一条桥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一條 橋 二胡 在 二胡老歌的在哪裡,YOUTUBE、FACEBOOK、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一條 橋 二胡 在 二胡老歌的在哪裡,YOUTUBE、FACEBOOK、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一條 橋 二胡 在 二胡老歌的在哪裡,YOUTUBE、FACEBOOK、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一條 橋 二胡 在 續國史大系: 後鑑. 第7巻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一條 橋 二胡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八卦
對於年輕人而言,最好的老師就是閱讀。年輕人的閱讀應該分為幾種類型。一是精讀;一是泛讀。人類的閱讀物浩如煙海,就算從剛具備閱讀能力開始一直到白髮蒼蒼,也讀不到其中的萬分之一,在這種情況下把閱讀分為精讀和泛讀就非常重要。對那些已經被確認為經典的讀物,我們應該認真讀;對於現在的網絡作品,一目十行地瀏覽一下,大概知道在講什麼就可以了。
有了精讀和泛讀的基礎,要想進行小說創作的話就從模仿開始。當然模仿對一個成熟作家來講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對初學寫作的人來說,模仿不是恥辱,而是捷徑。魯迅早期的作品也都有模仿的痕跡,他的《狂人日記》就是模仿果戈里,但這並不妨礙魯迅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慢慢他就超越了模仿階段,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風。
模仿是培養我們語感的最重要的方法。一個人的語言風格是跟個人對語言的感受相關的。初中階段對培養一個人的語感至關重要。如果在初中階段沒有培養起一個人對語言的感受,那麼後來的努力可能會事倍功半。掌握了一種很好的語感,就好像一個從事音樂的人很好地掌握了一種樂感一樣。
當時在農村有一些二胡演奏者,他們並不懂樂譜,但他們照樣可以拉起琴來演奏一曲委婉動聽的樂曲。這種感覺我是親身經歷過的。當我十幾歲的時候,我爹說你什麼本事都沒有,家裡有二胡,你練練二胡吧。
剛開始拉的時候,只有“吱吱”的聲音,這種聲音一直持續了兩三個月,後來發現我己經能夠演奏出《東方紅》了,我的手、耳朵和《東方紅》的旋律建立起一種聯繫,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民間藝術家雖然不識樂譜卻仍然可以拉出自己心中的旋律的原因。
我的創作也分為幾個階段。上個世紀 70 年代末期,我在部隊裡開始學習創作,一開始也是模仿,而且模仿得很拙劣。到了上個世紀 80 年代初期開始發表作品,這時還停留在模仿階段,比如《春夜雨霏霏》,這是模仿了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模仿,但他們還是發表了,因為裡面己經出現了自己的東西。第一,裡面表現的都是中國內容;第二,語言有自己的特色。
真正擺脫模仿狀態形成自己文風是在 1984 年我到解放軍藝術學院之後。我想我的成名小說應該是《透明的紅蘿蔔》這部作品。這部小說所描寫的內容跟我的經驗有很大的關係。
我曾經在一個橋樑工地上為一個鐵匠師傅做過小工,所以我對打鐵非常熟悉。當我描寫深更半夜,在一個秋風蕭瑟的橋洞裡邊,一個鐵匠爐邊,一個赤著上身,只穿一條短褲的孩子,拉著風箱,看著熊熊燃燒的爐火的時候,我們能想像那種很奇妙的感受。
所以,一個成熟作家最重要的標誌就是形成自己的文風,只有他的風格在豐富語言上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他已經超出了一個小說家或小說匠的階段,可以說得上是一個文學家。文學家與小說家是有區別的,小說家成群結隊,文學家寥寥無幾。在艱苦的歲月裡面,儘管前途渺茫,我們還是要努力奮鬥。 (莫言)
一條 橋 二胡 在 Andy家族 Facebook 八卦
人生百年,僅5個二十年而己
第一個二十年,求學為主;
第二個二十年,事業為主;
第三個二十年,是人生最為忙碌而艱難的時期,公司、家庭、老人、子女、社會、工作,無不需要兼顧。
唯有第四個二十年才是無憂無慮,無牽無絆,享受人生的黃金時代。
享受人生的三大條件為金錢、時間與健康。
對大多數人而言,第一個二十年缺乏的是金錢,第二、第三個二十年缺少的是時間,第五個二十年則健康成問題。
惟獨第四個二十年中三大條件齊備,是享受人生的最好窗口期,但僅短短的二十年左右,稍縱即逝,只有抓緊。
然而,在這個年齡段的人,並非都能享受人生,還有不少人過得很不如意,這是缺少了另一重要條件:良好的心態。
他們中有的懷念著過去的權位,有的習慣了長期的勞累,有的忙碌著當前的瑣事,有的憂慮於未來的日子——總而言之,心態放不開,不會享受眼前的黃金階段:沒權了還想去攬權,退休了再要去返聘,沒事的還要去找事,杞人還可去憂天。前述三大條件是受客觀限制的,而心態則是主觀控制的。沒人可幫你,惟有自己調整。
60一80歲,是人生第四個二十年,也是人生百年中唯一的黃金時代,是任何年齡段無可比擬的。
你想想,20來歲的小青年,他能品出龍井與毛尖的區別嗎?他能咂出茅台與二鍋頭的區別嗎?他能嘗出川菜與湘菜的區別嗎?他能聽出京胡與二胡的區別嗎?
60歲以後,再也用不著頭懸樑椎刺骨,熬紅雙眼,只為通過高考那座獨木橋;再也不用似伍子胥一夜愁白頭,只為那可憐可悲的晉升晉級;再也不用為伊消得人憔悴;再也不用懷抱冰火,心中煎熬;再也不怕利與義的衝突,靈與肉的相搏。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60歲以後,我喜歡:一杯龍井在握,獨坐黃昏後。屋簷下,聽晚歸的雀鳥,輕言細語,結伴歸巢,啁啁啾啾,呢呢喃喃,那份溫馨和從容,讓人羨慕、嫉妒、愛。
60歲以後,我喜歡:漫步在林下泉邊,聽颯颯秋風,聽淙淙泉水,聽陣陣松濤,合奏著生命交響曲。潔淨空靈中演譯著大自然的雄渾力量,把生命的頑強在天地間漫延。
60歲以後,我喜歡:散步在荷塘邊田埂上。深秋的田野,空曠無人,土地沒有了莊稼的覆蓋,還原於原始的粗曠、坦蕩,似一幅油畫,令人遐思。荷塘中,枯瘦的荷梗,聳立在一泓秋水裡,枯黑的荷葉,靜靜地躺在水面,幾只雀鳥跳躍在水面上、荷梗間,啾啾覓食。好一幅八大山人的水墨丹青《墨荷圖》,畫筆瘦勁簡淡。
60歲以後,我喜歡:夕陽西下時,獨立大江邊。看大江東去,千帆過盡。一種絢爛過後的恬靜、一種安然、一種溫暖油然而生。蕓蕓眾生,或富貴,或貧窮。每個人生命裡都有屬於自己的巔峰,最終都會在60歲以後跌落、歸零。
60歲以後,我喜歡:夕陽中把盞漸醉的意境。凝眸飛瀉流丹的晚霞,呼吸著隨風而至的甜甜的桂香。一杯老酒獨酌、淺嘗、深醉,把盞人生,品味生命。杯中乾坤只是一份簡單,一份糊塗。管它明天、後天,隨喜、隨嘆且隨緣。
人生的第四個二十年是這麼愜意,這麼隨性,你能說它不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嗎?當然,這黃金時代必須建立在生活自理的基礎上。
其實,我們從搖籃到墳墓也不過是一條道路而已,當我們壽終正寢之前,是一直行走在這條路上的。途中自然有許多辛勞,許多坎坷,然而歷盡辛苦方知甜,跨越梗阻達坦途。
何妨,一路的風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極有情趣的,是值得我們跋涉在這條路上細細鑒賞的;何況,除了這條道,我們也沒有別的路徑可走,沒有其他目標可選。
只是一路上有許多同路的親人、朋友走得似乎著急了些,使我們還在行走的人或多或少有些傷感和不捨。
不過,快也罷,慢也罷,我們終歸是要走完這條路的。最怕的是,走著走著走不動了,長期臥病在床,連累家人,連累子孫,連累朋友,連醫護人員也跟著受累。
自已的人格、尊嚴也含羞而棄。這是老年人最大的問題。其實,老了,該捨就捨,包括生命。
60歲以後,我且行且珍惜,珍惜我愛的和愛我的親人、朋友,珍惜黃金時代的二十年,充分享受這金光閃爍的7000多天。
一條 橋 二胡 在 Eman Lam 林二汶 Youtube 的評價
祝天下間各位母親「母親節快樂!」
母親,係我地嘅根;外婆,係我地同我地母親嘅根。
趁哩個母親節,將哩首由我哥哥作曲,周耀輝填詞嘅《搖到外婆橋》。
為大家送上我和香港中樂團合作的演出《最難唱的情歌》音樂會選段:《搖到外婆橋》。
《搖到外婆橋》
遙遙路 百萬條
過路孩童在蹦跳
願桂花綻開一起跳
沒意思 有天真 總有老樹苗
慢慢種 自己方法自己挑
遙遙路 百萬條
過路螳螂在呼叫
問哪位煞車一起叫
沒嘆息 有唏噓 總有老童謠
靜靜哼 或者想笑就會笑
大雪飛 都可以追候鳥
長夜暗 都可以等破曉
無常地 有大橋 兩岸紅塵任意飄
未知幾多兜轉方知我微小
遙遙路 百萬條
要學如何渡一秒
學最終放開爭分秒
沒結果 有思憶 總有老樹苗
慢慢種 忙碌都市樂趣少
力氣衰 請即刻翻舊照
年月重 祝一生不折腰
無常地 有大橋 兩岸紅塵任意飄
未知幾多兜轉方知我微小
遙遙路 百萬條
愛恨情仇亦需要
但記得錯失不緊要
沒昨天 有今天 總有老童謠
靜靜哼 或者想喊亦會笑
搖啊搖 搖啊搖 搖到外婆橋
Credits:
唱:林二汶
曲:林一峰
詞:周耀輝
編:伍卓賢
演出音樂顧問:于逸堯@人山人海
指揮:周煕杰
小組演奏:
二胡:張重雪
中音笙:陸儀
敲擊:陸健斌
揚琴:李孟學
大阮:劉心琳
中阮:崔燦
革胡:董曉露
鳴謝:香港中樂團

一條 橋 二胡 在 一条桥------ 音樂 - YouTube 的八卦

一條橋 【二胡演奏】 ... 下对口》《情人桥》《偷偷摸摸》《爱情》《一条桥》《摇船曲》怀念老歌-恰恰 ... 胡錦丨情人橋丨潘秀瓊真我風采半世紀演唱會. ... <看更多>
一條 橋 二胡 在 20首二胡伴奏懷舊老歌曲(一)| Relaxing Chinese Erhu Music 的八卦

20首二胡伴奏懷舊老歌曲(一)| Relaxing Chinese Erhu Music100%無廣告,讓大家盡情的聽個夠00:00:00 一條橋00:03:52 一顆紅蛋00:07:02 五月的 ... ... <看更多>
一條 橋 二胡 在 一條橋【二胡演奏】 - YouTube 的八卦
中國音樂超酷的中國古典音樂(琵琶、琵琶、竹笛、二胡) 純中國風格音樂的獨特組合安靜,放鬆的工作音樂,輕鬆緩解壓力古典音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