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多年,記憶果然無法像風。女兒所受到的傷害,至今依然沒辦法完全癒合;常常在路上走著、走著,就驚嚇地錯覺當年施暴者仍如影隨形。
霸凌絕非只是單純的孩子欺負孩子的問題,它的成因,彼此牽絆,家庭的、學校的、社會的,千絲萬縷,不容易釐清。
據我的觀察,這些加害者多半是失歡的孩童。所謂「失歡」,或是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或是家長無暇管教、關愛的小孩;當然也有低成就的學生,因為在課業上無法得到肯定,就另謀出路,在拳腳上下工夫;也有些是由被霸凌者轉為加害人的。
摘錄自《#接住受苦的靈魂》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我一向關注霸凌議題,也常在版面上分享相關文章。不管是案例,還是如何應對,大致上都重複提了幾次。
但看廖老師這本書,看到母女都面對了霸凌,包括關係霸凌、言語霸凌、肢體霸凌,我感覺非常心痛。
被霸凌的經驗,可以是一輩子的痛,甚至可以嚴重到成為創傷。我跟家長與孩子一起面對的時候,常常一起進入無力、無奈的狀態。但這並不是簡單的事,常常我們也沒足夠的時間,把暗潮洶湧的情緒談清楚。
像是我遇到有孩子,遇到霸凌事件,內在會有一股對父母的氣惱。這是在互動比較深入之後,才討論到的情緒。在澄清之後,這股怒氣的緣由,類似「為什麼父母沒有好好保護我?!」
我再強調一次,我不認為面對創傷,是大多數人做得到的事。所以我很謝謝廖老師的努力,也心疼廖老師女兒的遭遇,光是用文字把這件事寫出來,都不是容易的事。
我喜歡周志建心理師在新書中的一句話,想給各位朋友參考,摘錄於此:
「童年的創傷沒有過,你的日子就不會好過。」
祝願您,能試著在有能量的時候,面對過去;沒能量的時候,現在的日子過得去就行,專注當下即可!
... ... ... ... ... ... ... ... ... ... ... ... ... ... ...
如果記憶像風
【文/ 廖玉蕙】
我的女兒上國中,除了學校課業不甚理想外,她開朗、乖巧、體貼且善解人意,我們雖然偶爾在思及「優勝劣敗」的慘烈升學殺伐時,略微有些擔心外,整體而言,我們對她相當滿意,尤其在聽到許多同輩談及他們的女兒如何成天如刺蝟般地和父母唱反調、鬧彆扭時,外子和我都不禁暗自慶幸。
去年暑假,考高中的兒子從學校領回了聯考成績單,母子倆正拿著報紙上登載的分數統計表,緊張地核算著可能考上的學校,女兒從學校的暑假輔導課放學,朝我們說:
「事情爆發了!」
女兒每天放學總是一放下書包便跟前跟後的和我報告學校見聞,相干的,不相干的。這時候,大夥兒可沒心情聽這些,我說:
「別吵!先自己去吃飯,我們正在找哥哥的學校。」
飯後,核算的工作終告一個段落,長久以來,因為家有考生的緊繃情緒,總算得到釋放,我在書房裡和兒子談著新學校的種種,女兒又進來了,神色詭異地說:
「事情爆發了!老師要你去訓導處一趟。」
才剛放鬆下來的心情,在聽清楚這句話後,又緊張了起來。在印象中,要求家長到訓導處,絕非好事,我差點兒從椅子上跳起來,問:
「什麼事爆發了?為什麼要去訓導處?」
女兒被我這急慌慌的表情給嚇著了,她小聲地說:
「我在學校被同學打了,那位打人的同學另外還打了別人,別人的家長告到學校去……反正,我們老師說請你到訓導處去一趟。你去了,就知道了啦!」
這下子,更讓我吃驚了!一向彬彬有禮且文弱的女兒,怎麼會捲入打架事件?又是什麼時候的事,怎麼從來沒聽她提起?我們怎麼也沒發現?
「是前一陣子,你到南京去開會的時候。有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在和式房間看書,爸爸看到我的腳上烏青好幾塊,問我怎麼搞的,我騙他說跌倒的,其實就是被同學打的,我怕他擔心,沒敢說。」
「同學為什麼要打你呢?你做了什麼事?」
「我也不知道!」
怎麼讓人給打了,還不知道原因。事有蹊蹺,當天傍晚,我在電話中和導師溝通,更震驚地發現,毆打不止一回,女兒共被打了四次。據導師說,這是群毆事件,領導者有三位,三位都是家庭有問題的女孩子。其中一位經常扮演唆使角色的R,與外婆同住,外婆當天被請到訓導處時,還拍案怒斥訓導人員誣衊她的孫女。遭受不同程度威脅或毆打的女孩有數位,其中,以我的女兒最慘,十天之內,被痛打四回,導師希望我到訓導處備案,以利訓導作業。放下電話,我覺得自己的手微微發抖,我不知道,一向聒噪且和我無話不說的女兒,在我遠遊回來多日中,怎能忍住這麼殘酷悲痛的事件而不透露半點風聲。我因之確信她一定遭遇到極大的壓力,果然不出所料,在外子和我款款導引下,她痛哭失聲,說:
「K威脅我,如果我敢向老師和爸媽告狀,她會從高樓上把我推下去,讓我死得很難看!」
我聽了,毛骨悚然。女兒接著補充說:
「何況,我也怕爸、媽擔心。」
我止不住一陣心酸。平日見她溫順、講理,不容易和別人起衝突,也忽略了和她溝通類似的校園暴力的應變方法,總以為這事不會臨到她頭上,沒想到溫和的小孩,反倒成了暴力者覬覦的目標。而最讓人傷心的,莫過於沒讓小孩子對父母有足夠的信任。
和外子商量過後,我們決定暫緩去訓導處備案,因為,除了增加彼此的仇視外,我們不太相信,對整個事件會有任何幫助,我們決定自力救濟。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我們都不認為十三、四歲的孩子會真的壞到哪裡去,多半是一時糊塗。尤其是知道這些孩子全是出自問題家庭,想來也是因為缺乏關愛所致,亦不免讓人思之心疼。於是,我想法子找到了主事的三位學生中的兩位T、R學生的電話號碼,K同學並非女兒的同班同學,據云居無定所,且早在警局及感化院多次出入。
當我在電話中客氣地說明是同學家長後,接電話的R的外婆,隨即開始破口大罵訓導人員的無的放矢,任意誣衊,足足講了數分鐘,言詞之中充滿了敵意。我靜靜聆聽了許久後,才誠懇地告訴她,我並非前來指責她的孫女,只是想了解一下狀況,外婆猶豫了一會兒,大聲喝斥她的孫女說:
「人家的家長找到家裡來了啦!」
電話那頭傳來了模糊的聲音,似乎是女孩不肯接電話,外婆粗暴地說:
「沒關係啦!人家的媽媽很客氣的啦!」
小女孩自始至終否認曾動手打人,我原也無意強逼她認錯,只是讓她知道,家長已注意及此事,即使未親自參與毆鬥,每次都在一旁搖旗吶喊也是不該。
第二位的T在電話中振振有辭的說:
「她活該。為什麼她功課不好,我功課也不好,可是,老師每次看到她都笑咪咪的,看到我卻板著臉孔,我就不服氣。」
如此的邏輯,著實教人啼笑皆非。我委婉的開導她:
「你如果看我女兒不順眼,可以不跟她一起玩;如果我女兒有任何不對的地方,你可以直接告訴她改進,或者告訴老師或我。不管如何,動手打人都不好,阿姨聽說了女兒挨打好心疼,換作是你挨揍,你爸媽是不是也很捨不得的呀!」
T倔強地回說:
「才不哪!我爸才不會心痛,我爸說,犯錯就該被狠揍一頓。」
後來,我才知道,T在家動輒挨打,她爸打起她來,毫不留情。
當我在和兩位女孩以電話溝通時,女兒一旁緊張地屏息聆聽,不時地遞過小紙條提醒我:
「拜託!不要激怒她們,要不然我會很慘。」
我掛下電話,無言以對。
兩位女孩都接受了我的重託,答應我以後不但不再打女兒,而且還要善盡保護的責任。我相信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是會信守承諾的,她們有她們的江湖道義,何況,確實也沒有什麼嫌隙。
事隔多日的一個中午,女兒形色倉惶的跑回家來,說是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K,在逃學多日後,穿著便服在校門口出現,並揚言要再度修理女兒,幸賴T通風報信並掩護由校園後門逃出,才倖免於難。看著女兒因過度緊張而似乎縮小了一圈的臉,我不禁氣憤填膺。這是什麼世界,學校如果不能保護學生的安全,還談什麼傳道、授業、解惑!
我撥電話到學校訓導處,訓導主任倒很積極,他說:「我剛才在校門口看到K,我再下去找找,找到人後,再回你電話。」
過了不到十分鐘,電話來了。我要求和K說話。我按捺住胸中怒火,K怯生生地叫「蔡媽媽」,我心腸立刻又軟了下來。這回,我不再問她為什麼要打人了,我慢慢了解到這些頭角崢嶸的苦悶小孩打人是不需要有什麼理由的,瞄一眼或碰一下都可以構成導火線。我問她:
「聽說,你一直沒到學校上課,大夥兒都到校,你一個人在外面閒逛,心裡不會慌慌的嗎?」
女孩兒低聲說:
「有時候會。」
「為什麼不到學校和同學一起玩、一起讀書呢?」
「我不喜歡上課。」
「那你喜歡什麼呢?……喜歡看小說嗎?」
「喜歡。」
我誠懇地和她說:
「阿姨家有很多散文、小說的,有空和我女兒一起來家裡玩,不要四處閒逛,有時候會碰到壞人的。」
女孩子乖乖地說了聲「謝謝」,我沉吟了一會兒,終究沒提打人的事。嘆了口氣,掛了電話,眼淚流了一臉。是什麼樣的環境把孩子逼得四處為家?是什麼樣的父母,忍心讓孩子流落街頭?我回頭遵照訓導主任的指示,叮嚀女兒:
「以後再有類似狀況,就跑到訓導處去,知道嗎?」
女兒委屈地說:
「你以為我不想這樣做嗎?她們圍堵我,我根本去不了。」
過了幾天,兒子從母校的操場打球回來,邊擦汗邊告訴我:
「今天在學校打球時,身後有人高喊K的名字,我回頭看,遜斃了!又瘦又小,妹妹太沒用了,是我就跟她拚了。」
女兒不服氣地反駁說:
「你別看她瘦小,那雙眼睛瞪起人來,教人不寒而慄,好像要把人吃掉一樣,嚇死人哪!」
事情總算解決了,因為據女兒說,從那以後,再沒人找過她麻煩,我們都鬆了口氣,慶幸漫天陰霾全開。
今年年初,時報舉辦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一連兩天,我在誠品藝文空間參與盛會。那夜,回到家,外子面露憂色說:
「很奇怪哦!女兒這個星期假日,成天埋首寫東西,畫著細細的格子,密密麻麻的,不知寫些什麼,不讓我看。」
夜深了,孩子快上床,我進到女兒房裡和她溝通,我問她是不是有什麼事要和我說,她起先說沒有,我說:
「我們不是說好了,我們之間沒有祕密嗎?」
女兒從書包裡掏出那些紙張,大約有五、六張之多,前後兩面都寫得滿滿的,全是她作的噩夢和那回被打的經過,像是在警察局錄口供似的,我看了不禁淚如雨下,差點兒崩潰。原先以為不過是小孩之間的情緒性發洩,沒想到是如此血淋淋的校園暴力。
……
女兒細細的小字寫著:
第一次:那一天是星期五,十五班的K跑來,叫我放學後在校門口等她。下課後,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在門口等我,還噴了香水。她把我騙到隔壁興隆國宅二樓,我才放下書包,一轉身,她就變了一個臉,凶狠地問我一個我聽不懂的問題,我還來不及回答,她就打了我好幾個耳光,我愣了一下,她打我?我真是不敢相信?我和她無怨無仇,她為什麼打我?我跟她扭打在一起,她拉我的頭髮,我扯她衣服,她抓住我的頭髮把我丟出去,我整個跪到地下,也就是所謂的「一敗塗地」,她把我從地上拉起來恐嚇我「你要是敢講出來,我就把你從樓上推下去」,我怕得要命,因為氣喘病發,正喘著氣,突然從圍觀的人群中跑出來一個年約二十左右的女人對我吼:「你還喘!喘死啊!」說完,又給我一個耳光,我整個人又跪到地上去。我因為害怕,什麼都聽她的。出了國宅,我真的忍不住哭了!我哭的原因是因為我好膽小,而且我不甘心啊!我竟然就這樣傻傻地被她打!她還說我說話很屌,屌是什麼意思啊?我從來沒有這樣屈辱過,連爸媽都從來沒有打過我啊!她憑什麼打我?我恨死她了,我生平沒恨過什麼人,我發誓與她勢不兩立。
第二次:暑期輔導中午,K突然從校外跑來(她沒有參加輔導),約我去國宅十二樓talk talk,我很膽小,不敢反抗,只好乖乖地跟她去,一到十二樓,她就說:「上次你扯我衣服,害我整個曝光,你今天是要裸奔回去?還是被我打?」她看起來很生氣的樣子,我考慮了一下,就選擇挨打。她打人很奇特,不只是打臉,連後腦勺一起打,我被她打得臉熱辣辣的,腫得像豬頭皮似的,我實在痛得受不了了,請她等一下。我用手往牙齒一摸,手上都是血!她凶狠地說:「今天饒了你,算你走狗運!」走的時候,又恐嚇我不准講,要不然會死得很難看……
第三次:這一次本來是要找班上另一位同學的麻煩的,那位同學跑了,所以就找我。她們又問我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問一句,揍我一下,這一次真的很慘,T、K二人連打帶踢地弄得我全身是傷,膝蓋上一大塊青腳印,久久不消。這次,嘴巴又流了好多血,啊!我真是沒用啊……
第四次:這次是在參觀資訊大樓時,T把我堵到廁所裡,又是拳打腳踢……
K:我到底是哪裡讓你看不順眼,為什麼一定要動手打人呢?這樣你又有什麼好呢?這樣打人是要被……
有一天我夢到我當上了警察,我們組長要我去興隆國宅抓兩名通緝犯,一是K,一是T,我到興隆國宅時,果然看到她們又在打人,我立刻上前制止,趁機從背後將K的雙手反扣,交給同事帶回局裡;再轉身冷冷地朝T說:「我這一次放你走,希望你改過,別讓我再抓到,不要讓我失望。」她問我:「你到底是誰?」我把證件拿給她看,她嚇了一跳,馬上向我下跪……
前兩天我又夢到K,她完全失去了凶狠的眼神,變得脆弱不堪,我勸她:「回家去吧!再不回家,妳媽要得相思病了!」K問我是誰?我告訴她,我就是以前被她打三次的人,我勸她改過向善,並幫她找回了媽媽,她高興地流下了眼淚……
…………
……
我一邊看,一邊流淚,這才知道,我們的一念之仁是如何虧待了善良的女兒。那樣的暴行對她造成的傷害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而那些施暴的孩子的行徑,著實可用「可恨」或「可惡」來形容。我必須慚愧的承認,如果我早知道那些孩子是如此殘忍地對待我的女兒,我是絕不會那樣委曲求全地去和行凶者打交道的,我也深信,沒有任何一個母親會加以容忍的,我是多麼對不起女兒呀!
可是,事隔半年,為什麼會突然又舊事重提呢?
「不是答應過媽媽,把這件事徹底忘掉嗎?」
「最近考試,老師重新排位置,那兩位曾經打我的T、R同學,一位坐我左邊,一位坐我前面,我覺得好害怕!雖然她們已經不再打我了,可是,我想到以前的事,就忍不住發抖……」
我摟著女兒,心裡好痛好痛,我安慰她:
「讓我去和老師商量,請老師掉換一下位置好嗎?」
女兒全身肌肉緊縮,緊張地說:
「不要!到時候她們萬一知道了,我又倒楣了。我答應你不再害怕就是了!」
外子和我徹夜未眠,不知如何是好,女兒柔弱,無法保護自己,強硬的手段,恐怕只會給她帶來更大的傷害,我們第一次認真地考慮到轉學問題。一連幾天,我打電話問了幾間私立教會學校,全說轉學得經過學科考試,篩選十分嚴格。想到女兒不甚理想的學科成績,只好怏怏然打退堂鼓,上帝原來也要檢選智慧高的子民,全不理會柔弱善良的百姓。我在從學校回家的高速公路上,望著前面筆直坦蕩的公路,覺得前途茫茫,一時之間,悲不自勝,竟至涕泗滂沱。
正當我們幾乎是心力交瘁時,女兒回來高興地報告:
「老師說,下禮拜又要重新排位置,媽媽不要再擔心了……媽媽,真是對不起。」
那夜,我終於背著女兒和導師聯絡,請她在重換位置時,注意一下,是不是能盡量避免讓她們坐在一塊兒。老師知道情況後連聲抱歉,並答應儘快改進,臨掛電話前,導師說:「你那女兒實在可愛,她一點也不記仇,上次班際拔河比賽,她拚命為T加油,我一旁看著她喉嚨都喊啞了,臉紅嘟嘟的……我有時候上了一天課,好辛苦,偶爾上課時,朝她的方向望過去,她總不忘給我一個甜甜的笑容。蔡太太,你也是當老師的,應該會知道,那種窩心的感覺,當老師的快樂不就是這樣嗎?真是讓人心疼的孩子!」
第二天傍晚,孩子放學回來,我聽從導師的建議,和女兒一起到七樓陽台上把她寫的那些密密麻麻的紙條全燒光,希望這些不愉快的記憶隨著燒光的紙片兒灰飛煙滅。
紙片兒終於燒成灰燼!我轉過身拿掃把想清掃灰燼時,突然一陣風吹過來,把紙灰一股腦兒全吹上了天空,女兒惘然望著蒼天,幽幽地說:
「如果記憶像風就好了。」
記憶真的會像風嗎?
……
注記:記憶終究沒有能夠像風
校園霸凌現象,終於在事態日益嚴重及媒體持續的追蹤報導後,引起教育部及監察院的注意。其實,所謂的霸凌事件由來久矣,學校束手、家長絕望,許多的受害者籠罩在受害的陰影下度日,早已不是新聞,卻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十六年前,女兒甫上國一時,我就用這篇〈如果記憶像風〉的文章,敘寫女兒在學校被霸凌的經過,飽嘗拳打腳踢滋味的女兒期望那些可怕的記憶能像風一樣消逝無蹤。當時,在暗夜中,我含著眼淚,用著顫抖的手,一字一句寫下被害經過及我們當時的處置方式,內心淌血,感覺孤立無援。多麼希望那些文字能引起教育單位的注意,後來證明只是徒然。身為教育工作者,從來沒有一刻像當時那般感到挫敗、束手。連女兒都保護不了的人,還談什麼教育別人的孩子!我甚至因此有些自暴自棄。
事隔多年,記憶果然無法像風。女兒所受到的傷害,至今依然沒辦法完全癒合;常常在路上走著、走著,就驚嚇地錯覺當年施暴者仍如影隨形。想到一向以為最安全的校園,竟然淪為暴力相向的場域,就讓人感到惶惑不安。據報載,全國校長協會呼籲,教育部應修正「學生輔導管教辦法」,賦予學校教師合法、合理管教權,並與內政部等單位協調,將家長的相關責任納入,政府、學校、家庭一起合作,才能將霸凌趕出校園。聽到這樣的消息,真是讓人沮喪!校長想到的居然只是擴充所謂的「管教權」。暗示大眾只要老師擁有「合法、合理」的管教權,就能將這些霸凌的學生制服;甚至有人建議將霸凌的學生隔離、轉學,這真是愚蠢又可怕的想法!什麼叫「合法、合理的管教權」?這是體罰復辟的意思嗎?是發給每位老師一把槍作為威嚇之用嗎?還是誰不乖就將他逐出校園?逐出之後呢?施暴學生轉移陣地,未來不還是社會的問題嗎!
霸凌絕非只是單純的孩子欺負孩子的問題,它的成因,彼此牽絆,家庭的、學校的、社會的,千絲萬縷,不容易釐清。據我的觀察,這些加害者多半是失歡的孩童。所謂「失歡」,或是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或是家長無暇管教、關愛的小孩;當然也有低成就的學生,因為在課業上無法得到肯定,就另謀出路,在拳腳上下工夫;也有些是由被霸凌者轉為加害人的。這些學生的行為固然可恨,但孰令致之?才是值得我們大人好好思考的。
社會沒有提供祥和的氣氛,大人沒有做出良好的榜樣,動輒洗門風、動私刑;媒體新聞為追逐視聽、閱報率,著意追逐腥羶色;電影及書本的分級制度沒能徹底執行,讓仍在是非邊緣猶疑的年輕人,輕易接觸血腥暴力作品,錯認糾眾結黨的行兇者為英雄;而我們的某些不肖的民意代表為求取選票,常常罔顧是非曲直,任意關說,干涉公權力的行使,間接姑息養奸;另外,那些學子們所崇拜的所謂綜藝偶像,不時在節目中用言語羞辱弱勢來賓,又何嘗不是另類霸凌?……在這樣的氛圍下,學校不言「教」,卻逕自要求擴充「管」!讓「管教權」凌駕教育最終極的目標—讓學生得到應有的溫暖指導及智育之外的德、體、群育的肯定,我以為這樣的威權思考,只會讓問題雪上加霜。
不可否認的,許多家長不盡成熟,難以依賴;經過專業訓練的老師被寄予厚望,也是自然的事,理應率先釋出善意,補家庭教育之不足。老師若能將眼光從優秀、出色的學生身上挪出些許給那些在家庭中失歡、在課業裡受挫的孩子,也許才是上策。我這不是唱高調,因為唯有這些孩子的心靈得到溫慰,學校沒有放棄他們,才能保護校園內其他的學生。而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受到多方肯定,也有正確的人生觀,甚至不乏溫暖的家庭支援;老師的調教,充其量讓他們在考試時,從第二志願躍入第一志願的學校,一、兩個志願之差,在人生行道上影響甚微;重要的是,搶救那些正在歧路上踟躕、徘徊的靈魂。他們一失足,就成可怕的未爆彈;一得到救贖,可能成為社會的中堅。唯有老師發揮愛心、耐心,並加強輔導技巧的訓練培養,從根本的關愛做起,才是可行之道。
《如果記憶像風》在成書後的十四年重新出版,我的女兒業已離開校園,進入社會。然而,記憶終究沒有能夠像風,陰影依然纏繞。我多麼希望這次八德國中所暴露的駭人聽聞的霸凌行為,除了引起廣泛追蹤報導與社會關注外,教育當局也能體察事件的嚴重性,想方設法提出嶄新的策略,讓學校教育有效地彌補家庭教育之不足,讓失歡的孩子因為學校的關懷與肯定,心靈得到適度的撫慰,因之變得心平氣和,霸凌行為得以從此在校園裡絕跡,則學生幸甚也。
.
以上文字摘錄自
《#接住受苦的靈魂》
親愛的,我知道你的痛!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876
限量簽名版: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0097
張老師文化讀家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ppc.com.tw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一字門把修理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八卦
【美麗島-高雄人難忘的日子】
40年過去了
如今孩子口中的美麗島
是高雄的地標
一個很美的捷運站
被稱為「美麗島事件」的反政府運動
在1979年12月10日爆發
這場警民對峙暴力事件
讓熟悉的圓環和馬路成了戰場
對高雄人而言
是一個記憶深刻的日子
紛擾過去,父母叔伯熱議描繪
這一年你幾歲呢?
對這鮮明的畫面有印象嗎?
圖說:「美麗島」雜誌高雄服務處門前昨天仍然聚集了一兩百人,議論紛紛。
報別:聯合報
日期:1979/12/11
#歷史的傷口 #美麗島雜誌社
#大港埔圓環 #新興分局
#還有高雄人記得的臺灣時報也在這裡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79-12-12/聯合報/03版/】
目擊高雄事件‧騷亂八個小時
激烈分子逞兇‧一八三人受傷
【本報綜合報導】本月十日晚間,高雄市發生了一次一百八十三人受傷的騷亂事件。在這次事件中,美麗島雜誌社從頭到尾,一直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
本報記者當晚曾到現場採訪,目擊騷亂的情況,看到維持秩序的憲警盡了最大的忍耐力處理這次事件,昨日又訪問了若干治安人員及群眾中看熱鬧的市民,了解其中許多細節。綜合全部過程,大體是這樣的:
美麗島雜誌社的工作人員黃信介、姚嘉文、施明德、周平德、呂秀蓮、陳菊、張春男等人,早在一個月前,即以舉辦人權大會為名,向高雄市政府有關單位申請於十二月十日在高雄市扶輪公園集會,有關單位鑑於美麗島雜誌社宣稱將有三萬人與會,會後還要遊行市區,規模太大,秩序不易控制,且雜誌社舉辦是項集會,理由欠充分,即未予核准。
但美麗島雜誌社仍然進行人權大會的籌備工作,治安單位經商討對策,決定派大批憲警維持秩序,防止混亂造成地方的不安。
十日下午五時,扶輪公園四週的民生二路、中山一路、五福三路、中華三路及小巷,已有憲警實施交通管制,禁止車輛進入,但並未限制徒步民眾進入扶輪公園。扶輪公園旁邊的體育館及高雄市警局,則有憲警集中待命。
至六時許,中山一路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前有五、六百人聚集,雜誌社的工作人員在宣傳車上高聲攻擊治安單位,並聲稱兩名美麗島工作人員九日晚,被警察「狠狠修理成重傷」,強調儘管集會未經核准,晚上七時的人權大會仍然照常舉行。
人權大會尚未正式舉行時,美麗島雜誌社的領導人物黃信介於六時五分,坐自強號電聯車到達高雄火車站,南區警備司令部司令常中將已在月台等候,兩人在高雄火車站貴賓室交談約廿分鐘。常司令以南部治安首長的身分,希望勢必舉行的人權大會要有理性,地點在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門前,但不得在會後持火把、木棍或化學藥品遊行,或有滋擾事件發生。常司令並說,只要參加大會的人不鬧事,治安人員除了維持交通秩序,將不予干涉。
黃信介也向常司令保證負責到底,只要人權大會能夠舉行,決不會遊行或滋事,黃信介與常司令即訂下「君子協定」。兩人握手後,常司令以座車將黃信介送到美麗島雜誌社服務處,並送黃信介下車,當時是六時卅分。但常司令在服務處前發現人群中有人阻擋,且舉火把高呼口號,認為情況不對,即趕回設在高市警局的指揮中心與軍憲警單位主管研商對策。
六時五十分,搭乘宣傳車的美麗島雜誌社工作人員,沿中山一路前往大港埔圓環,後面有千餘看熱鬧的民眾尾隨。宣傳車駛入圓環,人群越聚越多,大批憲警馳往封鎖中山一路,中正四路、南台路時,民眾已聚集有二、三千人,大批憲警及鎮暴車也趕到。
七時正:在宣傳車上的數名年輕人開始演說、唱歌,並呼喊口號,表示要「打倒特務統治」、「爭取人權」、「反對國民黨專政」,但群眾的反應冷淡。稍後,黃信介與姚嘉文等先後登上宣傳車講話,高喊要警政署長孔令晟、高市警局長李惟喬及鼓山分局長宋國璋下台,宣傳車四週的人群,亦有少數人附和
八時十分,姚嘉文、施明德及另兩名徐姓及何姓男子,身披寫有姓名的紅布條,走進在大圓環邊的新興分局中山路派出所,表示要與治安單位的首長談判,由南區警備司令部張副司令,市警局督察長黃其昆,新興分局長陳茂林出面洽談。
施明德表示人權大會正在舉行,要四週的治安部隊撤離;姚嘉文則不停的指責治安人員妨礙他們集會,堅持要集會到十一時卅分,「警告」治安單位如不撤退,可能會發生事故。張副司令等在請示上級後,表示將不阻止集會,希望地點改到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前,時間儘量縮短。
在談判時,張副司令認為黃信介曾答應不鬧事,且保證集會地點在美麗島雜誌社前,希望能遵守諾言,但姚嘉文說,黃信介說的話不能算數,表示在高雄舉行的人權大會由他與施明德主持,他兩說的話才算數。
由於雙方的意見距離太大,八時四十分談判破裂,施明德與姚嘉文等四人離開派出所。姚等在中山派出所談判時,中山路派出所門外聚集不少民眾,中正四路方面群眾更多,群眾們的情緒,在不斷言語刺激下,已不若先前的穩定。施明德等回到宣傳車不到五分鐘,四、五十名男子點燃火把,另有數十人手持鐵條及四尺多長的方形木棍,開始往中正四路前進,三輛宣傳車尾隨,要民眾跟著遊行。
在中正四路與南台路口執勤的一隊憲兵,一字排開,以警棍抵擋,沒想到,前導的百餘人,以火把攻擊憲兵,持木棍及鐵條的暴徒則見到憲兵就打,而憲兵人員在執勤前奉令「被打不還手、被罵不還口」,忍住創痛全力抵擋,但被出手兇狠的暴徒攻擊及人潮衝散,有數十人受傷,高雄憲兵指揮官薄玉山及連長吳欽裕也被打傷。
遊行隊伍沿中正四路前進轉入瑞源路,再左轉到大同二路,沿途高喊反對政府的口號,跟著看熱鬧的民眾增加,遊行隊伍經過之處,商店住戶均關上大門,不准小孩外出,有些好奇市民從樓上打開窗戶觀看遊行。
九時許,當遊行隊伍到達美麗島雜誌社服務處斜對面的大益飯店時,廿多名保一總隊的鎮暴警察並未阻擋,但在宣傳車附近的一批大漢,高喊打死警察,在宣傳車上的美麗島雜誌社工作人員,有的高叫:「大家冷靜」,但擴音器內也傳出喊打之聲,數十名暴徒猛力擲出石頭及磚塊,然後舉棍看到保警就打,保警以盾牌抵擋,節節後退,退到大益飯店旁邊停車場圍牆,許多盾牌被打得凹凸不平,而都份暴徒卻從停車場後面繞過,自背後襲擊保警,未還手的廿多名保警被打倒的倒,傷的傷。
此時,宣傳車上發出聲音,用挑撥省籍的手段,企圖分化保警離開現場,由於保警堅守崗位,無人離開,後來有幾名年紀較大的保警,被打得滾在地上,臉部也被火把灼傷,暴徒攻擊大約五分鐘才罷手。
接近九時人群中又有人要用滿裝汽油的瓶子以火把點燃進攻保警,幸好汽油瓶被雜在人群的治安人員奪下,暴徒又企圖翻倒鎮暴車,但未得逞。治安人員與鎮暴車從中山一路與大同二路口退守五十公尺,防止暴徒襲擊新興分局,增援的治安部隊在美麗島雜誌社服務處前的中山一路另一端部署,大同二路的治安部隊則撤退,這時前往美麗島雜誌社的交通已告恢復。
九時五分,集在美麗島雜誌社服務處前的人越來越多,有五六千人,絕大多數站在遠處看熱鬧,美麗島工作人員稍後開始演說,並高唱「咱耍出頭天」歌曲,又說又唱到十時廿分,並有人鼓動攻擊治安部隊,並動手推倒一輛小型鎮暴車,這次,治安部隊沒有退讓,以盾牌抵擋前進,約卅名治安人員將鎮暴車扶正,指揮中心下令鎮暴車在中山一路施放催淚瓦斯,亙斯隨風飄向人群,群眾爭相走避,美麗島雜誌社工作人員退到辦事處內,但亙斯停止施放時,又有數十名暴徒投擲酒瓶,石頭、火把。
十一時卅分,鎮暴車出動衝到中山一路美麗島雜誌社前,再駛入大同二路,沿途施放大量催淚瓦斯,不少人流淚,群眾被衝散。
至深夜十二時,美麗島雜誌社前只有三、四百人,在新興分局附近則有一、二千人,但美麗島雜誌社的工作人員都已不知去向,群眾都是看熱鬧的,直到十一日清晨二時卅分,人群才全部離去,治安人員陸續撤回,留在地上的卻是無數磚塊、玻璃瓶,及斑斑血跡。
一字門把修理 在 妞媽分享愛 Facebook 八卦
(早上幫三隻複習功課)
妞爸:你們專心把要訂正的評量,要複習的功課弄一弄,下午帶你們去看 #彼得兔
三隻:Yeah.....好
(過程中)
妞媽:大妞,你專心一點,趕快訂正(鐵面無私臉👩🏫
大妞:(繼續東摸西摸,有一字沒一字)
妞媽:我先去上廁所,你們自己趕快寫,不可以聊天
恩哥:媽咪,大妞弄我的毯子,她拿魔鬼氈把毯子勾出一些線
妞媽:大妞,你怎麼可以這樣呢?
大妞:我不是故意的,我在跟他玩
妞媽:但是你早上就因為自己的毯子被魔鬼氈黏到,有點脫線,就一直叫我幫你修理,你一定知道魔鬼氈會把毯子勾起來
妞爸:你這是什麼心態,自己的弄壞了,也要把別人的東西給弄壞,怎麼可以這樣?你很聰明,我相信你一定知道魔鬼氈會把哥哥毯子用壞,對不對?
大妞:對(氣沖沖的臉+眼神)
妞爸:你注意一下你的態度喔!評量大家都寫的差不多了,你還有一半,我看~你下午也不用去看電影了,媽媽帶小妞和哥哥去就好
大妞:不要~我也要去😡
妞爸:你這態度我沒把你教好,以後問題會更大,社會上不會有人容忍你😤
大妞:(一臉怒氣)
(準備去看電影)
妞媽:(正在化妝)
妞爸:(湊到耳邊說)腦婆,你覺得要讓大妞去看電影嗎?
妞媽:不要啊!(解釋:爸爸每次說要處罰不給吃飯,都還是給吃,每次說不要聽話就不要出門,但都還是一起帶出門)這次一定要『說到做到』給她一個真正的處罰
妞爸:好吧!😆
於是乎
爸爸帶一隻在家裡寫評量
吃水餃而後搭配外送鹹酥雞(真的是一個很放肆的男人😜
媽媽就帶著二隻去看電影彼得兔🎬
#當父母可以陪伴你們一起笑
#也可以陪你們一起哭鬧
#但該堅持的還是要堅持
#因為態度沒教好是影響一輩子的事
(工商時間)
#喜舖輕量包 #母女包 #堡貝王 #娃堡鞋
一字門把修理 在 一字門把修理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一字門把修理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一字門把修理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一字門把修理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焦點新聞 ... ... <看更多>
一字門把修理 在 DIY 治水平門鎖不舉~ 彈簧更換 - Mobile01 的八卦
症狀不堅挺下垂45度工具小一字起、十字起、鉤子、潤滑黃油水平門把彈簧找到邊緣凹槽,用一字插入輕輕扳開轉開2個十字螺絲先拉出內邊,接著另一邊檢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