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粵菜新氣象 Part 3
#世貿名人坊
世貿名人坊是名人坊在台灣的第六間店,由「隱世廚神」鄭錦富在香港創辦的名人坊,在「漢來美食」的手上開展成為連鎖品牌,廚神本人可越來越出世了。
鄭錦富主廚,人稱富哥,原是香港富豪林百欣(林建岳之父)的私人家廚,因應林家刁鑽品味與社交而練就高超廚藝,2007年林百欣過世,富哥就在香港中環九如坊蘭桂坊酒店創辦「名人坊」,2011年至2016年獲得米其林二星,目前有一星肯定。與台灣結緣則是2012年應「漢來大飯店」之邀到高雄舉辦餐酒會,關係企業「漢來美食」後來進一步與富哥談成品牌授權,2015年在漢來大飯店開出第一間名人坊台灣分店,2017年12月後陸續進駐台南、台中、台北,世貿名人坊是台北第三間店。
五年開六間店,漢來美食行銷企劃部副協理王雅綺說是「無心插柳」,進駐百貨商場都是應邀接受合適機會。這次接手世貿聯誼社,對方敲門敲得急,漢來美食也迅速拍板,確實卡進一個台北高端粵菜的絕佳位置。不僅許多世貿優秀的服務人員留任,原本受歡迎的燒臘團隊也續留,招牌的烤鴨、燒味不會缺席。
疫情前,富哥每個月會來台灣巡店,老客人得知富哥來台的風聲也會特地見他一面。疫情後,沒辦法來得這麼勤了,他仍專程跋涉,為了世貿名人坊,八月初抵台隔離二週,出關一週,回香港再隔離二週,顯見他十分看重台灣的事業。漢來美食也不辱重命,透過品管維持富哥招牌,漢來美食中餐品牌長羅嶸坐鎮研發,富哥2015年從香港帶來四位徒弟,現仍有三位留任,大弟子張華健等同富哥分身,陪同漢來美食開疆闢土。
#結合世貿舊菜與富哥名菜
目前各家分店都有「富哥十大名菜」,其中菜色則依分店特性有些差異,世貿店定位高檔,也就增添雞汁紅燒官燕、吉品鮑扣花菇等偏名貴的菜色;燕窩釀鳳翼、豉椒炒肚尖、脆皮炸子雞、招牌琵琶豆腐、富哥招牌炒飯等等富哥正字標記,則是各分店一致,且透過SOP控管。研發團隊若有些時令新菜的想法,也會與富哥討論,他首肯便放進菜單。
世貿名人坊特別保留三成的世貿舊菜色,這天午餐打頭陣的「麻辣鴨血大腸」是其一,香濃惹味滿室蒸騰;「香檸脆皮叉燒」也好,依口感判斷應是里肌,油脂較少卻不乾柴,質地仍細,脆皮則是一層炙過的糖衣,一咬會發出聲音的脆,與去皮細薄檸檬片同食,清亮開胃。
「名人小排骨」結合咕咾肉與糖醋排骨的做法,小排骨的麵衣均勻薄透,乾炸得當,裹上鎮江醋的醬汁後,依舊爽脆不膩,鎮江醋的深沉與勁道顯得脫俗。
招牌烤鴨真的還在,光潔平滑的鴨身訴說著美味,謝謝燒臘主廚陳鴻雨親自上陣,皮與肉分開片下,再與荷葉餅、甜麵醬、大蔥一起品嚐,烤鴨之脆、油、甜、腴都有了,經典不敗。
每次來名人坊,必點「燕窩釀鳳翼」與「豉椒炒肚尖」。鳳翼就是雞翅,二節翅去除前段骨頭,填入以雞高湯煨過的燕窩,淋上麥芽糖水、吊乾,油炸至表面呈焦糖色澤。這天的釀鳳翼,夠飽滿圓鼓,持刀一切,燕窩軟綿綿現身,入口熱燙,條條絲絲完整,鮮美溫柔黏唇,和香脆的雞翼完美合奏。
肚尖,是豬肚上連結幽門的部位,富哥只取最嫩的部分,僅佔一塊豬肚的百分之三點七,去除筋膜與肥油,四塊豬肚才能炒成一盤。這天的豉椒炒肚尖,材料融合一體,肚尖與青椒、紅椒、黃椒熟度匹配,口感相稱,豆豉的鹹香也均勻優雅。
「煎封鯧魚片」是新菜,富哥抵台後通過的菜色,選用將近兩公斤重的大白鯧,背部切片,拍上太白粉先煎再炸,展現粵菜「乾身」的香口,再與蔥和醬油爆炒,簡簡單單卻鹹香有味,正是素材本身的魅力。
「翡翠鮮蝦餃」、「經典編織酥」則是吸睛點心,後者以細條狀的酥皮編織成手提包的造型,包藏鴨肝與波特菇的餡料,瞄準大眾口味與心理。
#跟著富哥進廚房
富哥本人翩然而至。我遞上名片,他眼皮一抬,「高小姐我們幾年前見過!」隨即拿出手機點點點,「妳看我有妳的電話」,接著按下通話鍵,以茲證明。他的好記性,完全出自他待客如尊,非常重視客人與自己的相逢。於是,當我詢問能否為他在廚房拍張照,他馬上回覆:「那我炒一盤米粉給妳好不好啊?」
「富哥炒米粉」也是富哥的一道招牌菜,必須使用廣東河源生產的「河源米粉」,偏向米線或冬粉那樣細圓、稍帶捲曲的形狀,和台灣米粉不同,作為炒米粉特別爽滑且不爛。
「炒東西,火不能太厲害。」將近三分鐘的炒米粉過程中,富哥要加調味料、食材時,都是把鍋子移開火源,動作有序不急躁,不若快炒店那樣急驚風。熱鍋,舀入大量的油滑一下就倒出,就有不沾效果了,先炒散一顆雞蛋,後投入事先用熱水燙開的米粉,拌炒均勻後加鹽、老抽,甩幾下鍋讓調味融入,再加進鮑魚絲、洋蔥、蟹肉、蔥花,滑動所有材料使其在鍋底煎片刻,才甩鍋拌炒,最後放入銀芽,此刻富哥放下原本使用的湯勺,拿起平面鍋鏟,沾一沾油,而後猛烈激炒五秒,彷彿要激發出鑊氣那般,隨後起鍋。
剛炒好的米粉,香氣隨同熱力裊升,不過是簡單的鹹味與溫和的醬香,卻因直火加乘放大了。整體質地乾鬆爽口,米粉滑彈,和銀芽與鮑魚絲融為一體,又是發揮素材魅力的一品。
富哥年近七十,說他退不了休,歲月在他身上似乎也起不了作用。名人坊在香港的討論程度不若台灣,台灣分店也確實茁壯成大規模,對於台灣的中菜風景,一定會產生影響。
一品香燒臘菜單 在 Facebook 八卦
這一間好吃的 #粵菜餐廳,合菜外帶超級經濟實惠。下班假日輕鬆外帶,不用下廚,份量約2~3人。
7/3~7/9菜色如下:(週週換菜單)
👱經典合菜$500 (7/10將取消500元合菜)
廣式燒臘一品/魚香一品豬手/糖醋蕃茄炒煎蛋/日式油醋果蔬沙拉/精緻特色煲湯
👧升級合菜$650
廣式燒臘一品/魚香一品豬手/港式特製點心/彩蔬奶油嫩雞丁/鮮蝦燴豆腐/一品特色煲湯
👩豪華合菜$850
廣式招牌燒臘双拼/魚香一品豬手/蒜子蠔油鲜魚/港式特製點心/鮮蝦燴豆腐/金沙中卷/一品特色煲湯
💼山珍海味$1100
廣式招牌燒臘双拼/魚香一品豬手/蒜子蠔油鲜魚/港點特製双味/彩蔬奶油嫩雞丁/金沙中卷/蔥爆牛肉/每日特色煲湯
7/5起餐盒一律95折(至疫情結束)
☎️07-777-7696
一品香燒臘菜單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八卦
一張懷舊菜單(原文刊登於《信報》專欄)
一場鏞記團年飯,講明是懷舊菜單——說到做經典粵菜,鏞記向來是中流砥柱,但我已多年沒吃過鏞記的菜,平常去買買臘腸膶腸、下午茶去吃碗雲吞麵,倒是有的。許多朋友來香港旅行,都會問我雲吞麵吃哪一家好?我會說鏞記,麵質好、湯底清香餘韻略帶回甘、散尾雲吞包得骨子如金魚,還可以請師傅落少少鵝油提香,就是一碗絕佳好麵,只是這麵的光芒,多年來都被燒鵝的鋒頭掩蓋了。
所以,對這張懷舊菜單,多少懷著期待。到了現場,一看,嗯,很有誠意。頭盤是吊燒鵝掌紮、椒鹽海參扣、白玉披龍衣(即是薑蔥豬肚尖鯇魚皮)。海參扣即係海參的腸,一般棄之不用,相信全城只有在鏞記吃得到;而在巴塞隆納名店Disfrutar,他們也是人棄我取,用來當作「麵條」用,吃得很有驚喜。鵝掌紮是功夫之作,去了骨的鵝掌(已經難度甚高,要去骨而保持完整不穿),包住切丁的鵝肝、叉燒、臘腸等,然後放進爐裡吊燒,火候控制亦要講究,才能燒出香味,裡頭的材料又保持油潤度而不老。吃這一道的時候,心裡不禁升起一絲感慨,常在IG上看諸位美食達人愛吹捧法式功夫菜pigeon pithivier,那就是把鴿胸肉和其他材料如鵝肝、菠菜包在麵糰裡然後拿去烤,成品就是一個酥皮派,橫切面會看到所有餡料層次分明非常漂亮,讓人驚嘆其功夫,但其實這異曲同工的粵式鵝掌紮一點也不輸蝕啊!
菜單上沒有燒鵝,卻來了雛鵝一品窩,鵝肉、鵝紅、鵝肝、鵝腸、鵝腎、鵝掌共治一窩,不同部位的熟度(doneness)都煮得恰到好處,鵝肉細嫩、鵝紅軟滑、鵝肝入口即化、鵝腸及鵝腎脆口⋯⋯素材處理的先后次序及烹煮時間掌握得真好!湯汁清甜富肉香,最有觸覺的是煲底墊滿了豆卜,吸飽了精華⋯⋯⋯那美味,不難想像吧?
高潮迭起的禮雲子蒸蛋白,如友人所形容,看似家常,味道的內涵卻是風起雲湧!禮雲子,就是蟛蜞卵,其味甘香馥鬱、腴美馨逸,配上蒸得吹彈可破的蛋白,滋味非凡。本來已點了白飯來撈,還是覺得不過癮,顧不得失禮,索性把剩下的整盤拿過來,把白飯直接倒進去撈,痛快淋漓!你說禮雲子本來就好吃呀,當然不是,還是要看處理的功夫。吃過菲律賓女廚神Margarita Fores分享的,她說是當地最頂級的貨色,是罐裝即食的禮雲子,酸度高以壓腥(朋友點出這是東南亞調味手法),但還是會帶一絲腥味。鏞記就把禮雲子處理得功夫到家,裡頭的調味元素細膩,把食材的優點發揮到最高點。
古法花錦鱔,鱔肉鮮甜肥美無比,彈牙得如裝了彈弓,陳皮非一般醇美無形中為食味加分不少——不禁問起老闆甘生,他們用的是幾多年的陳皮?甘生說他們是新會人,所以額外重視陳皮的素質,於是開始分享約三十五年前便開始到新會果園揀「向南果」來自家曬陳皮、由源頭開始控制品質的故事。
菜式無一不精彩,作為「單尾」的邪惡之物鵝肝腸花卷更是讓收結推上另一波高潮。鏞記的鵝肝腸平時我也愛買,豐腴芳馥、酒香縷縷⋯⋯ 這鵝肝腸用來做花卷,就是頂級美味的花卷了。叫人心滿意足的一頓,上乘的食材,老老實實的巧手功夫,從來是這樣,成就經典。希望,經典能傳承!
圖解:
懷舊鵝掌紮,從賣相就能瞥見其中的功夫細巧,才能成型美觀,大器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