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情裡,時常焦慮不安、懷疑對方嗎?】
邀請你做個 #心理測驗,
看看在感情中,你是「追兵」屬性 or「逃犯」屬性?
★以下A與B的敘述,哪段比較像你?
A:「每次吵架都是我在講,他好像都沒感覺,我不管多難過多生氣,他就像個木頭。有時候他是會道歉啦,但看起來一點都不真心,只是想哄哄我而已!」
B:「我常常覺得莫名其妙,好像突然就被他責怪,我說什麼做什麼都不對,所以我就道歉啊!啊道歉了他又說我敷衍,那到底要我怎樣?」
#如果A比較像你,你可能偏向是感情中的「追兵」。
你較能體會自己的情緒,而且希望對方看見、尊重或疼惜自己,但對方的逃避讓你陷入焦慮,害怕如果不追問這段感情就會斷掉了;可是你也發現,越是窮追猛打,他越是逃之夭夭,夜深人靜時,你也很討厭這凶神惡煞的自己,因此感到萬般委屈。
#如果B比較像你,你可能偏向是感情中的「逃犯」。
一旦發生爭吵,你常常會有「當機」的感覺,不知道現在對方怎麼了,或你也不太清楚自己內在怎麼了,只覺得被他責備、數落,因此你試著道歉或是生氣離場,但這都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一樣的衝突會不斷地重複上演,讓你感到萬般無力。
-----------------------------------------
我們會成為「追兵」或「逃犯」,很大的因素源於原生家庭,從小深植心中的那些,要不被愛了、要被拋棄了的恐懼感,自然也會帶到現在這段關係裡。
所以,當我們偵測到「愛情警鈴」大響的時候,兩個人都因恐慌、害怕而產生各自的習慣性反應:#一個追問苛責,#一個逃避麻木。
《#與焦慮和解2》這本書中,作者用 #依附理論 精闢解析,當我們越清楚自己與伴侶的備戰模式,我們就有機會停下來,用一個不同以往的交流方式,打破前述的惡性循環,開啟全新的互動關係。
無論你是「追兵」(#焦慮型依附)或「逃犯」(#逃避型依附),書裡都有實用的心法、句型,讓大家搞懂焦慮,甚至好好運用焦慮,讓你能更輕鬆自在地開展愛情、事業與人生~
-----------------------------------------
#抽書三步驟👉🏻👉🏻👉🏻
1. 按讚粉絲頁與本文
2. 留言「我是___(填入「追兵」或「逃犯」),我要與焦慮和解!」
3. 公開分享本文
★6/2(二)7pm截止,9pm抽出兩位人品爆發昕粉於本文留言中😊
高寶書版
-----------------------------------------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四刷熱讀中📣
博客來|https://reurl.cc/4gkbq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禮儀,成就不凡的人(Manners maketh man),幫黃暐瀚說說話 蘋果日報的報導是這樣說的:【黃暐瀚母親因理髮師方兆杰酒駕枉死,他第一個聯繫的,是現任台中第六警分局副分局長、高中同窗好友蔡期望。蔡期望告訴《蘋果新聞網》:「他(指黃暐瀚)從頭到尾沒有責怪任何人、沒有仇恨式或情緒性責罵。...
一個追問苛責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禮儀,成就不凡的人(Manners maketh man),幫黃暐瀚說說話
蘋果日報的報導是這樣說的:【黃暐瀚母親因理髮師方兆杰酒駕枉死,他第一個聯繫的,是現任台中第六警分局副分局長、高中同窗好友蔡期望。蔡期望告訴《蘋果新聞網》:「他(指黃暐瀚)從頭到尾沒有責怪任何人、沒有仇恨式或情緒性責罵。」不斷強調不希望因為他知名媒體人身份影響檢察官偵辦或法官量刑。】
今天我要幫黃暐瀚講講話,因為自制的他即使是遭遇喪母之痛,即使是遭遇酒駕犯罪者對家庭強加的橫禍,他都不會,也不便表達他真正的情緒,我會臭幹,我可能還會懸賞要拿對方的命;但他不會,因為這不是他的性格。
不然,暐瀚是我的好朋友(等等這跟吳董說完之後要開殺是不一樣的啦),我來幫他講清楚,讓各位不要誤會他是冷血無情,或是對至親過世不願意表達真性情,不對,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有看過金牌特務這部片的話,裡面有兩句話經常被人引用。西裝是當代紳士的盔甲(The suit is the modern gentleman's armour)。禮儀,成就不凡的人(Manners maketh man)。
黃暐瀚家教很好,因為他已經過世的父母教得好,你如果沒有注意到,他平常上節目都會穿著西裝,即使下了節目也最多脫掉外套拿掉領帶,還是穿著襯衫,真不知道夏天到底要怎麼過啦!他的這種標準跟每天都穿著TSHIRT跑來跑去的我,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因為這是他的人格。
【禮儀,成就不凡】這句話嚴格來說並不是Manners maketh man的正確翻譯。這句話的正確翻譯是:行住坐臥,行為舉止,決定了你的人格。人格沒有凡與不凡,人格是每個人選擇要成為的樣子。(媽的有一次因為多文發布到暐瀚的粉絲團,內文用了北七兩個字我還被他罵)
我們的工作是評論者,評論者的行為分際很簡單,分析但不介入,評論但不操弄。不是每個評論者都有這個標準,但黃暐瀚選擇了這個規範。同一篇報導中寫著【黃暐瀚在趕回台中後,依然不斷告訴他,不希望自己的媒體人身份影響檢警偵辦,更不願因為自己的身份,讓肇事者加重處分或是受更大的譴責。】
我們經常抨擊、批評的特權是種很容易上癮的東西。很多人會特別給你尊重,給你不同的待遇,往往不是因為你的人格或是德行令人尊重,而是一般人敬畏你的媒體公器,你的公眾影響力。你的一言一行很可能就會讓對方被肉搜,被公審,而這就是不當利用媒體公器處理自己的涉己事務。特權很容易上癮,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但,暐瀚選擇不要,我還不一定能夠做到咧。你可能沒辦法想像,有段時間我連計程車都不太敢搭,不是怕被打,而是太常有人打折或不收我錢,讓我覺得很困擾,因為這樣等於是佔弱勢者的便宜啊!每次都要一番推託還可能會遲到,索性就走路坐捷運!
但我們對真正弱勢的受害者家屬會更寬容,我們會幫他們,甚至鼓勵他們多開口。因為他們遭逢人生至痛,可能一生只有這一次上媒體一吐怨氣,對他們來說,這是犧牲了身邊人的性命或是權益才換來的機會,沒有人會苛責他們。甚至有些受害者家屬挺身而出,進而改變了社會。
也沒有人會苛責暐瀚站出來要求大家公審這犯罪者一家,徹底肉搜他,請求當庭羈押,立刻重判。但他選擇不要,因為這只是個案,不能改變整個社會的偏斜和不公不義。因為當你濫用特權時,你也加入了不公不義的那個圈子。【這次已經成為社會事件,黃暐瀚不願意上節目、不希望自己談論這件事,所以完全推辭所有節目全心投入在母親的後事。】、【蔡期望接受《蘋果》電話訪問最後強調,黃暐瀚知道自己的言行可能影響社會大眾的看法,所以很節制發言,記者追問他,難道不會為黃擔心?為他的堅強感到不捨?電話那端數度沈默,最後蔡期望用濃重的鼻音說著「一定會不捨啊,大概就這樣好嗎?」】
要改變,就從減少這樣悲劇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機會開始。
能夠開口的人,要為了那些不能發聲的人大聲說話,擁有能力的人,要為那些沒有選擇的人挺身而出。
這是黃暐瀚的選擇,這是他說不出口的話。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