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快要一年來~
我深深覺得安安.香香很不同,
記得安安小時後完全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
勇猛往前,
也沒有認人.認環境的問題。
香香就很明顯,
3個多月開始,
明顯會認人.認環境,
學站.學爬時,自己都很小心翼翼的,
很少去撞到或跌到,
明顯感覺比較沒有安全感!
出門的時候,
突然哭鬧的情況偶爾有,
有時候安撫不了,
必須要給她熟悉的東西(比如娃娃.安撫巾等等),
要加上抱著哄,
有時我想說都因為是女生,
所以對環境比較敏感,
也容易情緒化吧!
(不過黏人、愛撒嬌是真的蠻可愛的XD)
我想...
胎教真是有很大的影響!
除了個性外,
大家有想過怎麼排除寶寶的不安嗎?
有想過寶寶不安,其實是有壓力的嗎?
所以無論安安或香香,
在日常相處時,
我都會給他們一些小按摩,
寶寶舒服了,情緒自然也比較穩定,
你們有嘗試過嗎??
「一個月寶寶會認人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一個月寶寶會認人嗎 在 Chiao Facebook
- 關於一個月寶寶會認人嗎 在 林叨囝仔 The Lins' Kids Facebook
- 關於一個月寶寶會認人嗎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一個月寶寶會認人嗎 在 [寶寶] 滿月寶寶會認人? -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一個月寶寶會認人嗎 在 快三個月大的寶寶認人- 親子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一個月寶寶會認人嗎 在 當你家寶寶出現這5種表現時,恭喜你,寶寶已經認識媽媽了! 的評價
- 關於一個月寶寶會認人嗎 在 孩子怕生認人怎麼辦?大師教你兩招緩解 【e-BABY ... - YouTube 的評價
一個月寶寶會認人嗎 在 林叨囝仔 The Lins' Kids Facebook 八卦
【小五粉圓妹四個月快樂】
從小五呱呱落地的那天起,到現在已經4個月了。#不是才剛生產嗎?
從陌生到彼此有些默契,四個月似乎又進入另一個階段,開始會流口水、會認人,需要母奶以外的食物 #今天嚐了第一口果泥,也代表著距離孩子不需要我的時候又更近了一點。#珍惜現在還能佔有她🤣
雖然沒想過這麼多孩子該怎麼照顧,而忙碌的生活也讓我沒時間去擔心,但說實在,小五妹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寶寶,雖然在我們生活最辛苦、還正逢新冠肺炎這樣動盪的時期出生,但是堅強、勇敢地在長大。
小五悠亞也成為我們在憂患中的安慰,靜靜地看著她,似乎這個世界都平靜了下來。
謝謝妳來當我們的家人,希望妳健康平安長大,我們都好愛妳❤️
#產後落髮拜託快點結束🔚
#這四個月居然也產出了40篇部落格🤪
一個月寶寶會認人嗎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好文推薦》《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新冠疫情將改變我們的死亡觀嗎?恰好相反!—原載Guardian
* 眼下的大流行病是否會改變人類對待死亡的態度?大概不會。情況恰恰相反,新冠可能只會讓我們為保護人類生命而加倍用功。對新冠的最主流文化反應並非聽天由命,而是某種憤怒與希望的混合體。
* 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人類在死亡面前只能乖乖就範。一直到現代晚期,多數宗教和意識形態不僅視死亡為我們無可逃避的命運,也視其為人一生意義的主要來源。關乎人類生存的許多最重要的事件,發生在你呼出最後一口氣之後。唯有此時,你才學到生命的真實奧秘;唯有此時,你才獲得了永恆的拯救,或蒙受恆久的詛咒。在一個沒有死亡的世界——也就沒有天堂、地獄或輪迴——諸如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之類的宗教將毫無意義。
在歷史上絕大部分時候,人類中最優秀的頭腦都致力於賦予死亡以意義,而無意戰勝它。
《吉加美士史詩》、俄爾甫斯和歐律狄刻的神話、聖經、《古蘭經》《吠陀經》以及其它各種數不清的聖書和寓言,無不耐心地向沮喪的人類解釋,稱我們的死乃是神的意旨,或是源自宇宙或大自然母親,我們最好懷著謙卑和感恩之心來領受這一規定。或許某一天,神會以某種宏大且形而上的姿態廢黜死亡,如基督的再臨。
但謀劃這等大災變,顯然超出了僅有血肉之軀的人類的能力範圍。
此後科學革命來臨。
在科學家看來,死亡不是什麼神聖意旨——它完全是個科學技術問題。人類死亡不是因為上帝要人死,而是因為某些技術性不足——心臟停止泵血、癌症毀掉了肝臟、病毒在肺部複製……為這些技術問題負責的又是什麼?其它的技術問題。心臟之所以停止,因為心肌供氧不足;癌細胞之所以擴散,是因為某些隨機的基因突變;病毒之所以進到我的肺部,因為公共汽車上有人打噴嚏。
這一切都不涉及任何形而上的宗教或是生命哲學成分。
此外,科學相信每個技術性問題一定有解決方案。我們不需要等待基督再臨克服死亡,靠一群實驗室的科學家就行了。
傳統上死亡是身著黑袍的牧師與神學家的專利,如今負責的則是穿白衣服的普通人。如果心臟一時不跳了,我們可以打強心針加以刺激,甚至移植一個新的心臟;如果癌細胞肆虐,我們可以靠放療化療免疫治療將之殺死;如果病毒在肺部擴散,我們可以用某些新藥予以抑制。
確實,眼下我們還無法解決所有的健康技術問題,但我們正在努力。人類中最優秀的頭腦不再為死亡的意義而殫精竭慮,我們更忙於延長生命。研究導致疾病和老年的微生物學、生理學和基因系統,以及開發新藥和革命性治療手段。
在延長生命的鬥爭中,人類取得了重大成功。
過去兩個世紀以來,全世界的人均壽命預期從不足40歲到72歲的飛躍,在某些發達國家更超過80歲。兒童逃離死神之手,尤其成功。
直到20世紀,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兒童會在成年前夭折,痢疾、麻疹和天花等兒童疾病,對年少者而言乃是家常便飯。
在17世紀的英格蘭,每千名新生兒中約有150人活不過一歲,能活到15歲的僅有700人。如今,英國寶寶每千人活不過一歲的只有5人,能順利慶祝15歲生日的有993人。全球兒童死亡率已跌至不足5%。
人類捍衛和延長生命的努力如此成功,以至於我們的世界觀也發生了巨變。傳統宗教認為來生是意義的主要來源,18世紀以降的諸如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女性主義等對來生則全無興趣。那些共產主義者、資本主義者和女性主義者,他們認為死後究竟會發生些什麼?在馬克思、亞當·史密斯或波娃的著作尋求,找不到答案。
現代意識形態,仍賦予死亡以核心地位的唯有民族主義。民族主義更具詩意與決絕性的那一面做出承諾,為國捐軀的人將永遠活在集體記憶中。
但這個承諾過於含混,許多民族主義者都難以釐清其內涵。你如何能真正「活在」記憶中?如果你已死,你如何知道人們有沒有記住你?伍迪·艾倫曾被人問起,他是否願意永遠活在影迷心中,艾倫答道:「我寧可活在自己的小房間。」
甚至於許多傳統宗教都改變了重點——它們不再突出來生上天堂之類的元素,轉而強調它們在此生能為你做些什麼。
眼下的大流行病是否會改變人類對待死亡的態度?
大概不會。情況恰恰相反,新冠可能只會讓我們為保護人類生命而加倍用功。對新冠的最主流文化反應並非聽天由命,而是某種憤怒與希望的混合體。
當流行病在諸如中世紀歐洲這樣的前現代社會爆發,人們當然是珍惜自己性命的,並且會為愛人之死倍感沮喪,但當時主流的文化反應是聽天由命。心理學家可能會稱其為「習慣性無助」。人們告訴自己這是上帝的意志——或者是對人類諸原罪的神聖報復。「上帝知道一切。我們這些惡人是罪有應得。你將會看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要憂愁,好人自會在天堂里有好報。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尋醫問藥上。這場疾病乃是上帝降罰於我們,那些認為人類可以憑自身才能戰勝流行病的人,不過又在自己的諸多罪狀之上,再添了一宗自大之罪。我們之輩豈能阻撓上帝的安排?」
而如今人們的態度處於另一個極端。
每當有災禍奪走許多人的性命——火車事故、高樓火災甚至於颶風——我們都傾向於認為這是一場可防範的人為失誤,而非神聖的懲罰或無可逃避的自然災害。如果火車公司沒有削減安全預算,如果市政府施行了更可靠的防火規範,如果政府投放救災物資的速度能更快一點,那這些人的生命就可以被挽救了。在21世紀,大規模死亡自動成為了法律訴訟和調查的理由。
我們對待瘟疫的態度亦復如是。
儘管有一些宗教佈道者會把艾滋病視作上帝對同性戀人群的懲罰,現代社會把它當瘋言瘋語。如今,我們一般認為,艾滋病、伊博拉病毒、及新冠病毒流行的傳播源於一連串系統性失敗。我們假定人類有必要的知識和工具來遏制這類瘟疫,如果傳染病失控了,那是因為人類無能,而不是神的憤怒。
新冠疫情也當然不例外。這場危機還遠遠沒有結束,但譴責遊戲卻已然展開。
各國開始相互指責,有競爭關係的政客之間也相互敷衍塞責——責任就好比是一枚保險已被拉開的手榴彈。
憤怒之外,也有殷切的希望。
我們的英雄不是安葬死者以及讓災難變得合理的牧師,我們的英雄是救難的醫師護士,而我們的超級英雄則是實驗室裡的科學家。正如影迷明白蜘蛛俠和神奇女俠終將打敗壞人並拯救世界,我們也十分確信只消幾個月或者一年,實驗室的偉大人們將能拿出有效的新冠治療手段甚至於疫苗。屆時我們就能向可惡的新冠病毒證明,誰才是這顆星球上的頭等生物!
從白宮到華爾街再到義大利的陽台,每個人嘴邊都掛著同一個問題:「疫苗什麼時候就緒?」
這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而非有無。
等疫苗真正到位且流行病結束,人類在這場大流行疾病吸取的最主要教訓會是什麼呢?
最有可能的一點是我們需要在保護人類生命方面,進一步加大投資。我們需要更多的醫院、醫生和護士。我們需要準備更多的呼吸機、防護衣和試劑盒。我們需要在未知病原體的研究和新型療法的開發上投入更多資金。
我們不應再被打個猝不及防。
有人可能會說,這些教訓走偏了,危機應當教會我們謙卑,我們不應對自己對抗自然之力的能耐太過自信。這些反對者當中有不少還沒走出中世紀思維,他們一方面宣揚謙卑,另一方面卻百分百堅信自己已經知道一切正確答案。
某些固執的人難以自圓其說——某牧師負責川普內閣每周的讀經活動,他甚至主張這次的流行病也是上帝在懲罰同性戀者。
但大部分傳統的衛道士,如今更加信任科學而非古老經典。
天主教會指示信徒遠離教堂。以色列關閉了各大猶太教堂。伊朗規勸人們不要前往清真寺。所有的宗教都暫停了公共祈禱儀式。這一切都是因為科學家在估算後,建議關閉這些神聖的場所。
當然,不是任何警告我們人類已陷入自負的人都夢想回到中世紀。甚至於科學家也會同意,我們應當抱持更加現實的預期,不要盲目相信醫生可以幫我們擋下一切威脅生命的禍害。
作為一個整體的人類雖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大,但個人仍需面對其自身的脆弱性。或許再過一至兩個世紀,科學就能無限延長人的生命,但目前而言仍無法實現。除了少數億萬富翁的寶寶,我們所有人如今仍會在某天死去,仍會失去摯愛之人。我們必須承認人生苦短。
許多個世紀以來,人們把宗教當成一種防範機制,相信自己將在來世得到永生。如今的人,視科學為另一種防範機制,相信醫生應該會拯救他們,自己永遠能安居於住所。對此我們需要維持一種均衡。我們既要相信科學應對流行病的能力,也要肩負起直面個體必死性及人生無常性的重擔。
眼下的危機可能確實會讓許多個體對人類生命及成就的短暫本質,有更強的體悟。但作為一個整體的現代文明,卻更可能朝著相反的方向用力,它體認到脆弱性之後的反應,將是構築更堅實的防線。我不覺得眼下的危機結束後,哲學院系的預算能有什麼顯著提升,但我敢說醫學院和健保體系的預算,一定會大漲一波。
這可能就是人之為人,所期待的最好結果。政府無論如何都不擅長哲學,那不是它們的領域。政府的重點理應是構築更優越的公衛體系,推動哲學思考屬於個體的抉擇。
醫生無法替我們洞悉存在的奧秘,但他們能為我們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對付這些難題。
如何利用好這部分時間,最終取決於我們。
本文原載於《衛報》,原標題為「Yuval Noah Harari: 'Will coronavirus change our attitudes to death? Quite the opposite'」。
一個月寶寶會認人嗎 在 快三個月大的寶寶認人- 親子板 - Dcard 的八卦
勿上臉書感謝,我生完孩子後過了40天後就回去工作了,平常白天上班時間寶寶給婆婆帶,婆婆擔心我顧半夜睡不好,上班騎車會危險(因為離公司要騎車20分鐘), ... ... <看更多>
一個月寶寶會認人嗎 在 當你家寶寶出現這5種表現時,恭喜你,寶寶已經認識媽媽了! 的八卦
常聽醫生說:「一個月寶寶可以根據奶味識人,三個月能認母親」。寶寶會認人的能力不是生下來就有的,在3個月前他們沒有辨別人的面孔的能力,也分不清 ... ... <看更多>
一個月寶寶會認人嗎 在 [寶寶] 滿月寶寶會認人? -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大家好~我的寶寶目前1M,從出院到現在一直都是跟著我婆婆睡,只有四天是我自己帶。
白天婆婆做家事或是休息寶寶就會換我接手,但從昨天開始,只要喝完奶要哄睡都沒辦法
,一直大哭,但是換我婆婆抱,過不到一分鐘,馬上安靜下來。雖然之後上班也會是我婆
婆帶,只是這麼快就會認人了我承認有點失落TAT
如果多跟寶寶說話會比較好嗎?各位媽媽都跟寶寶說什麼呢?
像這樣會認人了,寶寶還適合帶出門過夜嗎?我娘家媽媽一直好想看小孩,但是現在這個
情況,我實在沒把握帶的好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2.15.1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79746894.A.202.html
※ 編輯: ivy102178 (118.232.15.182), 11/22/2016 07:54:28
像我小姑抱小孩好像就有差,她169cm,49kg,超瘦的,弟弟給他抱一下就哇哇叫,我們
都笑說那是藤椅XD
換她老公抱就不會,因為肚子很大,靠著軟軟的很舒服:D
※ 編輯: ivy102178 (118.232.15.182), 11/22/2016 08:39: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