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措施每天都要按疫情調整, 但有時真要親上火線才能更了解實情…
有一天先生很晚回家,進門就直嚷嚷說戴N95口罩還是會喘,問他戴N95幹嘛, 他說剛去各醫院的ICU和病房巡了一遍,看到一些現象, 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改善方案, 像病人出院標準要放寬,和一人一室規定要修改等等,他一直說防疫不要只坐著開會, 實際跑一趟前線,更可以知道要改進的地方。
很同意學者說的 , 病毒進入社區後就回不去了,特別是這種病毒很多是輕症感染、甚至是無症狀的,加上有症狀前就有傳染力,這波走了, 還會再有下一波,先生說是可以讓北市疫情不再大規模擴大, 但台灣是一日生活圈,若各地接連爆出疫情,相繼封鎖下去, 人命和經濟都減損驚人,人民到最後不是染疫, 就是等到有疫苗可打的那一刻。
據說七月底有二期試驗的國產疫苗可以打了,總統的國安團隊說總統要打這個,除保護總統健康外, 還有宣揚台灣生技產業、做全民領頭羊的功能。
總統要打什麼疫苗,議員說是國安議題,言下之意是總統可以選,醫護和平凡百姓沒得選,不過本來人命就有貴賤不同,議員都不能過問了,更不容許一般平民百姓說嘴,有一次在臉書上問說「總統打了沒」,酸民罵到現在還不罷休,說總統要打國產疫苗, 妳不知道嗎?只是挨罵歸挨罵,心裡還是有些疑問,憋好久了, 不吐不快…
第一 國產疫苗要到七月底(還是八月)耶? 以台灣目前的狀況,可以等這麼久嗎?
第二 疫苗只有二期試驗的結果,說打了會有高效價的中和抗體,但這些抗體的efficiency 呢?這些抗體真的會抗新冠病毒嗎?你給我打什麼病毒的spike protein 抗原,只要我不是免疫不全,當然會產生大量的中和抗體,只是這些高titer的中和抗體, 真的能有效對付病毒嗎?
沒第三期實驗,萬一是沒效抗體, 哪天真的病毒進來了,除無法殺死病毒外,抗體和抗原(病毒)結合成「抗原、抗體複合體」在人體內亂竄,大家有想過會引發什麼後果嗎?
現在社區大爆發了,此時再去申請三期試驗,除緩不濟急外,人體試驗委員會大概也不會准了, 因為在疫情嚴峻之下,做這種雙盲實驗,大家會良心不安,可能害命,且極度不人道。
台灣若大規模打做到二期的疫苗, 台灣就變成一個最大的二期加三期的人體實驗場(只是實驗組和對照組非 random的選擇) , 我沒有要唱衰國產疫苗的意思,搞不好試驗下去會變成全球最有效的疫苗也說不定, 只是人命關天,建請執政高層慎之再慎之, 沒了健康, 股票漲再多也無福消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北市「2人一室」內幕曝光 柯P那一夜戴N95邊喘邊巡ICU 2021/05/27 09:17 東森新聞責任編輯 陳珊珊字級: 字 字   近期本土疫情嚴峻,12天以來已經累計超過4000例確診,其中雙北市案例最多,成為重災區,讓外界憂心醫療量能是否能夠負荷。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
一人一室規定 在 自由時報 Facebook 八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天出,同意雙北市能彈性調整「一人一室」規定,且需長期住院的洗腎病患也不受限此規定。
#一人一室 #陳宗彥 #雙北 #專責病房
一人一室規定 在 風傳媒 Facebook 八卦
林士峰質疑,中央公布的床位一看就是假數字,否則為何雙北市長急著要求這2件事...
---------------------------------
㊙LINE好友獨家全新服務
http://bit.ly/3bTyVIZ
🌊加入﹝風傳媒Telegram﹞,獨家內幕搶先看
http://bit.ly/2Ta3nWR
♞國際政經強強聯手,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給您最權威的中英日全球新聞!https://bit.ly/2tehBg1
🔥下載﹝風傳媒APP﹞,更多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2P4VOzg
📣有意見不吐不快?這裡讓你講的痛快
http://bit.ly/35ax7XY
#醫療 #雙北 #柯文哲 #武漢肺炎 #指揮中心 #新冠肺炎 #林士峰 #病床數
一人一室規定 在 hulan Youtube 的評價

北市「2人一室」內幕曝光 柯P那一夜戴N95邊喘邊巡ICU
2021/05/27 09:17 東森新聞責任編輯 陳珊珊字級: 字 字


近期本土疫情嚴峻,12天以來已經累計超過4000例確診,其中雙北市案例最多,成為重災區,讓外界憂心醫療量能是否能夠負荷。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建議指揮中心放寬專責病房「一人一室」改為「兩人一室」,後來建議獲得採納,而柯文哲夫人陳珮琪如今也曝光柯文哲做出這個決定的幕後故事。
☀郭董抗疫!蛾眼科技防護面罩 賣到斷貨
針對近期的疫情狀況,陳珮琪昨(26)日在臉書表示,很同意學者說的,病毒進入社區後就回不去了,特別是這種病毒很多是輕症感染、甚至是無症狀的,加上有症狀前就有傳染力,這波走了還會再有下一波;陳珮琪提到,柯文哲說是可以讓北市疫情不再大規模擴大,但台灣是一日生活圈,若各地接連爆出疫情,相繼封鎖下去,人命和經濟都減損驚人,人民到最後不是染疫,就是等到有疫苗可打的那一刻。
▼陳珮琪分享柯文哲做出「兩人一室」決定的幕後關鍵。(圖/翻攝自陳珮琪臉書)




北市的醫療量能也引發外界關注,「防疫措施每天都要按疫情調整,但有時真要親上火線才能更了解實情…」陳珮琪也透露,當天柯文哲很晚回家,一進門就直嚷嚷說戴N95口罩還是會喘,經過詢問後,對方說剛去各醫院的ICU和病房巡了一遍,看到一些現象,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改善方案,像是病人出院標準要放寬,以及一人一室規定要修改等等,「他一直說防疫不要只坐著開會,實際跑一趟前線,更可以知道要改進的地方。」
柯文哲市長今
(23)日晚間赴北醫附醫、萬芳、馬偕、台大四家醫院,視察快篩站設置狀況,影片中陪同者為北醫附醫/醫務副院長 魏柏立。
四家醫院整備速度快,市長相當肯定,也感謝所有醫務人員辛勞,並期許20個快篩點加入,能使北市府更快掌握感染源、阻斷病毒傳播風險;使北市府更快的察覺趨勢變化,精準防疫。
柯市長並提醒民眾,有症狀才來篩檢。先經過醫生判斷,需要做PCR者,才會同步快篩後,請將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也避免過度耗費醫療量能。
視察時間:2100-2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