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顆植牙咬合失敗 9旬老翁咬得滿口血
花費數百萬元做全口植牙,小心落得滿口流血,甚至無法進食。一名92歲老翁,花費200萬元進行全口植牙,因之前在南部做全口植牙後,無法飲食,一吃東西就咬得滿口血,飲食痛苦萬分,不得已北上找尋專科牙醫師挽救。經過專科牙醫師診斷分析發現,患者因為之前全口植牙手術咬合重建位置未對正,以致會咬到自己的肉,一咬便流血,嚴重影響正常飲食。
如果要避免產生類似咬合重建後遺症,最好在植牙前先將咬合重建設計完善,再進行植牙。ICOI國際口腔植體醫學會專科醫師呂睿庭表示,像這一位老先生嚴重咬合不正情況,儘管想再重做膺復假牙重建,但原先植體位置不恰當,即使後面接手處理咬合的牙醫師要作到好的咬合,卻會因為施力點不對而引發骨床破壞,進而會導致植體失敗,形成兩難的局面。所以無論是植一顆或多顆牙,都要以咬合重建為基礎作規劃設計。
一般所謂的全口重建協同醫療的觀念,即包括牙周病專科醫師、根管治療專科醫師、矯正專科醫師、假牙專科醫師、牙科技師,加上病人自己,組成團隊協同治療,對於病人有較佳利益考量,能照顧整個顳顎關節、齒列、牙周的健康,同時兼具功能與美觀。不過這是理想情況,必需每個環節的醫師技術都很強,而且要彼此配合默契需頗高;因植牙在技術上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植牙醫師只管骨床與植體部分而不須兼顧咬合設計,則後續接手的膺復科醫師是要作好良善的咬合重建困難度會增加很高,甚至有可能無法做好良好的咬合重建,此時問題便產生。或者,也可直接找全方位的全口重建的植牙專科牙醫師作溝通評估處理,便可避免不可預期的狀況出現。
植牙前一定要找專科醫師討論咬合重建,呂睿庭表示,咬合重建是口腔修復的重要根基,包括頜位的改正、適當地恢復垂直距離,重建正常的咬合關係等。目前新的植牙技術可以做到先做美感塑型咬合重建,再做植牙,亦即於術前依患者牙床骨、牙齦、齒型做三合一統籌規劃,再進行植牙手術,使美感、咬合、功能均規劃完善,惟獨此種設計方式須給醫師術前醫療設計時間較長,費用也較一般植牙高1-2成。
手術前除了拍攝電腦斷層事先判斷植體位置,最好搭配監看導航系統,可完全避免植牙位置角度有偏差,並運用雷射手術處理,讓傷口小不會疼痛。術後不會腫痛,也無感染問題。牙醫師林筱恩提醒,植牙病患在選擇牙醫診所時,除了要挑選有專業植牙執照醫師、優良機械配備,以及服務完善的診所外,最好也要選舉有植牙術中監看系統服務的診所,才能確保植牙手術安全性與效果。
以上來源由禾睿牙醫美齒再造醫學提供
資料出處:http://www.models-smile.com/main.php
#植牙 #禾睿牙醫 #呂睿庭醫師 #北投牙醫 #植牙權威 #無痛植牙 #舒眠植牙 #植牙手術 #人工植牙 #台北植牙 #植牙專科 #微創植牙
顳頜關節症 在 物理治療師 胡逸惟 Kiwi Hu Facebook 八卦
下巴卡住、咬合疼痛、半側偏頭痛?
『物理治療師的顳頜關節失能指南』
什麼是顳頜關節失能症?
感覺如何?
它如何診斷?
物理治療師如何提供幫助?
這種情況可以預防嗎?
我需要什麼樣的物理治療師?
顳頜關節紊亂或功能障礙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or dysfunction(TMD)是限制頜骨自然功能的常見疾病,例如張開嘴和咀嚼。它有時被錯誤地簡稱為“TMJ”,它代表關節本身的名稱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D影響女性多於男性,最常見於20至40歲。它的原因包括姿勢不佳,慢性下頜咬緊,牙齒排列不良,骨折或關節卡住等情況,下頜周圍的肌肉會痙攣並減少口腔的張開。物理治療師能幫助TMD患者緩解疼痛,恢復正常的下巴運動,並減少下巴的日常壓力。
什麼是顳頜關節失能?
顳頜關節失能(TMD)是限制頜骨自然功能的常見病症,例如張開嘴和咀嚼,並且會引起疼痛。顳頜關節(TMJ)是一種鉸鏈關節,它將你的下巴連接到你耳朵前面的頭骨上。 TMJ引導下巴運動,並允許你打開和關閉你的嘴,並從一邊移動到另一邊來說話,打哈欠或咀嚼。 TMD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 姿勢不好的習慣。
TMD之所以如此常見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我們很多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坐在辦公桌前,且經常在工作的時候頭腦太向前。還有很多其他種類的不良姿勢,例如 通勤坐車上時間較長,或久站工作,站三七步負重壓在同一個髖關節上 - 都可能使頭部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並導致下巴問題。 “頭部位置”會給TMJ的肌肉,軟骨和韌帶造成壓力。下巴被迫“休息”在打開的位置,形成咀嚼肌肉過度使用。
2. 牙關緊閉(磨牙)。許多人睡覺時在夜間咬緊顎,通常是因為壓力。一些人在一天中也咬緊牙關,特別是在處理緊張情況時。這對TMJ及其周圍的肌肉造成了壓力。
3. 牙齒排列問題(“錯牙合”)。如果你的牙齒位置異常,咀嚼時每天進行下頜運動時會給TMJ帶來更大的壓力。
4. 骨頭斷裂。在涉及面部或頭部的創傷性事故中,可能導致下頜骨骨折並導致TMD。即使骨折完全癒合,顳下頜關節僵硬和疼痛可能仍然存在。
5. 手術。在對臉部和下巴進行某些手術之後,可能會導致喪失TMJ的活動度和功能。
6. Trismus(“lockjaw”)。這種情況 - 下頜肌肉痙攣和下頜不能完全打開 - 可能是TMD的原因和症狀。其他原因包括下頜骨創傷,破傷風以及面部和頸部的放射治療。
7. 位於TMJ的球和窩之間的盤或軟組織墊的位移,其導致顎的突然爆裂或咔嗒聲以及經常疼痛。
8. 顳頜關節炎。
感覺如何?
TMD的症狀可以是暫時的或持續多年。下巴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
TMD可能會導致頜骨鎖定或卡在某個位置。您可能會遇到頭痛,咀嚼某些食物時感到疼痛,或者難以完全張開嘴巴。
TMD症狀包括:
下巴疼痛
下巴疲勞
難以張嘴咬食物或說話
嘴巴開、合時聽到聲響
頭暈
頭痛
頸部疼痛
下巴卡住
它如何診斷?
為了確定你的症狀的原因,物理治療師會:
檢查您的病史,並討論任何以前的手術,骨折或其他頭部,頸部或下巴受傷。
要求描述你的疼痛,包括頭痛,並觀察頸部和TMJ的任何疼痛模式。
對您的下巴和脖子進行體檢,包括該地區的軟組織和肌肉。
治療師會評估你的姿勢,並觀察您的頸椎 - 位於頸部的脊柱上部移動的方式。檢查TMJ,看看它的功能如何以及下巴運動是否有任何異常。
如果在檢查之後,您的物理治療師懷疑您的疼痛是牙齒位置(“對齊”)的結果,治療師會將您轉介給您的牙醫作進一步檢查。
物理治療師如何提供幫助?
物理治療可以幫助你恢復下巴的自然運動並減少你的疼痛。根據您的情況,治療師將選擇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你的治療可能包括:
1. 姿勢教育。如果你的頭部坐在增加的前傾位置,則對下巴下面的肌肉施加更大的壓力,導致下顎拉回,並且即使在休息時嘴也處於打開位置,從而增加了TMJ上的壓力。您也可能會過度使用下顎肌肉,迫使下巴關閉,以免您的嘴巴一直處於打開狀態。你的物理治療師會教你注意你的姿勢,這樣當你坐著和走路時,你可以改善你的下巴,頭部,頸部,胸骨和肩胛骨的靜止位置。
2. 改善下顎運動。物理治療師使用熟練的技術(徒手治療)輕輕地增加運動並緩解組織和關節的疼痛。會使用徒手療法來拉伸頜骨,以恢復正常關節和肌肉的柔韌性,或者破壞疤痕組織(“粘連”),有時會在持續傷害時發生。
物理治療師會教您特殊的“低負荷”運動,不會對TMJ施加很大的壓力,但可以加強下巴的肌肉並恢復更自然,無痛的狀態下運動。
3. 特殊疼痛治療。如果您的疼痛很嚴重,您的物理治療師可能會提供舒緩式治療,如電刺激或超音波以減輕疼痛。
4. 轉診給牙醫。如果您的TMD是由牙齒對齊問題引起的,您的物理治療師可以將您轉介給專門從事TMD的牙醫,他可以使用特殊的器械矯正對位,比如可以放鬆TMJ的自然休息位置的“咬合保護裝置”緩解疼痛,改善下顎功能。
顳頜關節症 在 煲湯媽咪 Facebook 八卦
即使每天認真刷牙、飯後仔細漱口,牙齒也可能被一些不起眼的習慣損傷。英國《每日郵報》邀請多位牙科專家列出“最讓你意想不到的毀牙習慣”,看看你是否中招。
1.喝水太熱:英國艾塞克斯郡牙科專家史蒂芬•皮特博士表示,由於溫度急速變化,冷天喝熱茶等熱飲取暖時,容易導致牙齒表面產生肉眼可見的細小裂縫。裂紋一旦變深,必然傷及牙質,導致牙齒過敏,嚴重時會損害牙髓或牙神經,引起感染或膿腫。
2.說話太多:英國肯特郡BMI醫院口腔外科專家盧克•卡斯卡里尼博士表示,經常說話容易導致下巴磨損和撕裂,甚至會造成顳下頜關節炎,損害牙齒健康。
3.飯後立刻刷牙:倫敦牙科專家菲爾•施特墨博士表示,吃飯時產生的酸和糖會暫時削弱牙釉質的保護作用。飯後立即刷牙更容易破壞牙釉質。建議飯後至少等半個小時再刷牙,同時要避免使勁漱口,以免削弱含氟牙膏對牙齒的保護功效。
4.運動過量:德國海德堡大學醫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長時間運動容易導致唾液減少,唾液鹼性升高,導致牙菌斑的細菌激素增多,增加牙病危險。
5.游泳時張著嘴:英國牙醫協會專家黛米恩•沃姆斯利教授表示,游泳池中的氯可能會導致牙齒侵蝕,牙齒表面硬組織損失,使牙齒變色和敏感。游完泳,最好刷個牙或者漱漱口。
6.補牙後坐飛機:盧克•卡斯卡里尼博士表示,補牙後坐飛機可能會導致牙痛。原因是高度變化會導致牙齒填充材料中產生微小的氣囊,由於氣壓變化的緣故引起牙痛。通常牙痛會在飛機著陸後幾小時消失。如果疼痛依然存在,應看牙醫。登山或滑雪時也可能會出現同樣的情況。
7.把牙當成剪刀用:倫敦國王學院口腔外科教授塔拉•蘭頓博士表示,用牙齒取代剪刀咬線頭、撕開包裝或者啃指甲等,都非常容易傷及門牙。
8.含著藥片:為了達到鎮痛效果,很多人會將阿司匹林碾碎或者直接咬在疼痛的牙齒上。然而,卡斯卡里尼博士表示,這種鎮痛法容易燒壞口腔敏感的軟組織。建議吞服阿司匹林,也能緩解牙痛。
9.懷孕時不注意口腔衛生:赫特福德郡牙科專家傑若米•希爾博士表示,服用黃體素等避孕藥或懷孕都會導致雌性激素水平升高,使牙齦組織對牙菌斑等局部刺激物反應增強,導致或加重牙齦炎,容易發生牙出血。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使口腔炎症最小化。
10.服抗組胺藥:英國肯特郡藥劑師斯蒂芬•佛斯特表示,抗組胺藥物可能會影響舌頭和口腔等部位,進而影響唾液分泌,導致口乾。
顳頜關節症 在 帶你認識「顳顎關節」之症狀 的相關結果
顳顎關節是下巴關節處及咀嚼肌發生疼痛與功能異常的病症,若有張口與咀嚼時感到困難疼痛、痠痛、發音障礙、開閉口有聲響、張口偏斜現象等症狀出現,請儘速就醫,以免病情 ... ... <看更多>
顳頜關節症 在 顳顎關節痛怎麼辦?嘴巴張開會痛 - 早安健康 的相關結果
根據日本網站「顎関節症ナビ」,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使咀嚼肌、顳顎關節感到緊繃與疲勞,而嚴重的牙齒咬合不正,也容易導致咀嚼肌的肌力不平均,使肌肉的 ... ... <看更多>
顳頜關節症 在 症候群認識顳顎關節 - 國泰醫院 的相關結果
顳顎關節症候群可說是文明病之一,常見於工作壓力大. 且生活緊張的現在社會。可以定義為咀嚼系統的功能異. 常,包含了咀嚼肌肉的異常、顳顎關節的發炎及退化以.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