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豆也許是台灣最被討厭的食材。
近年來,全台各地反三色豆思潮逐漸崛起,三色豆引發的民怨日益擴大。
網路上不斷有人主張政府應該聲請大法官釋憲,將三色豆列為違禁品,人民有不在便當裡面看見三色豆的權利。
我的朋友時辰,是個胃口很好的人,自稱絕不挑食,卻從來不吃三色豆。
「不吃三色豆能算不挑食嗎?」我問。
「三色豆能算食物嗎?」時辰反問我:「你會吃飼料嗎?」
其實我覺得鐵板麵加三色豆還滿好吃的,但是我不敢承認。
從高中開始,只要便當裡面出現三色豆,時辰就會爆氣。
還有一次,他在學校附近的麵店吃到包著三色豆的水餃,氣到直接把老闆叫出來飆。
「是誰在水餃裡包三色豆的啦!出來決鬥啦幹!沒有被水餃質詢過是不是啦?蝦!?」
如果他在炒飯裡面發現三色豆,甚至會當著老闆的面,一顆一顆挑出來丟到地上用鞋底輾爆,可以說是反三色豆團體當中的激進派。
他曾經問我:「你知道三色豆和紅綠燈有什麼共通點嗎?」
我回答:「都是紅黃綠三種顏色嗎?」
「錯!」時辰大叫:「是都不能吃!不!能!吃!」
「我以後一定要成立一個國際反三色豆組織!把全世界的三色豆趕盡殺絕!」
然而,即使喜歡三色豆的人少之又少,料理中出現三色豆的頻率卻高得離奇。
不喜歡香菜的人還能在點餐的時候超前部署,交待老闆不要放香菜。三色豆卻可能出現在任何你想像得到或想像不到的地方。
炒飯、蒸蛋、鐵板麵、蛋餅、咖哩飯、披薩裡都可能出現它的蹤影,簡直防不勝防,避無可避。
也就是說,想在台灣生活,不吃三色豆是不行的。
為了幫助時辰適應這個世界,我決定帶他到我家附近一間自助餐店用餐。
那間自助餐的老闆很愛吃三色豆,不僅一直吃,他也樂於在各式各樣的料理中加入三色豆。
三色豆炒飯、三色豆炒蛋、三色豆炒蝦仁、三色豆炒肉片、三色豆炒火腿、三色豆炒三色豆,店裡幾乎每道菜都有三色豆。
就連結帳的時候,都能看見老闆一邊嗑整碗的三色豆一邊找零,完全就是三色豆成癮患者。
「為什麼要這樣折磨自己?」時辰看著老闆大口大口吞嚥著三色豆的畫面頻頻作嘔。
老闆笑了笑,問道:「年輕人,你也討厭三色豆嗎?」
「廢話。」時辰說。
「這樣啊。」老闆搔搔頭,然後將那碗吃到一半的三色豆倒扣在時辰的餐盤上,說道:「這邊請你吃。」
時辰手臂青筋浮動,眼看就要發難。
老闆突然悠悠開口:「你知道三色豆為什麼存在嗎?」
「早期,在蔬菜不易生長的寒冷地區,人們只能仰賴冷凍保存的三色蔬菜補充所需的養分。」
「三色豆保存容易、色彩鮮豔、價格便宜,在那個時代,世界上有許多人會因為它的存在感到高興。」
「它伴隨人類度過了寒冷的嚴冬、荒蕪的旱季。等到了人類糧食充足的時候,卻不再喜歡三色豆了。」
「狡兔死,走狗烹;三色豆,沒人懂。三色豆為人類做了這麼多,有人想過三色豆的感受嗎?」
老闆深深嘆了口氣。
「所以你才一直吃三色豆嗎?」我好奇地問。
老闆沒有回答,話鋒一轉說道:「高中的時候,我很喜歡補習班上的一位女同學,她每天都會帶便當到補習班吃。」
「有一次,她發現便當裡面出現一隻死蟑螂,發出好大聲的尖叫。」
「我於是餓著肚子,默默把自己的晚餐放在她桌上。」
時辰打岔,問:「你的晚餐是什麼?」
「三色豆炒飯。」老闆豎起拇指
「結果呢?」我問。
「她將炒飯倒進廚餘桶,然後把便當吃得乾乾淨淨。」老闆心痛地說。
「這麼誇張?」我咋舌。
老闆接著又說:「大學的時候,我喜歡上了同系的學姊。那年情人節,我就送了一份三色豆巧克力給她。」
「三色豆巧克力又是什麼鬼?」時辰撇嘴。
「不就是M&M's嗎?」我問。
老闆搖搖頭:「是我手工在三色蔬菜上淋巧克力醬做成的巧克力球。」
「你是惡魔嗎?」時辰說。
「學姊隔天就跟我說,她無法信任一個喜歡三色豆的人。」老闆苦笑。
「到底為什麼堅持一定要三色豆?」我問。
「因為我很不甘心啊。」老闆低下頭:「難道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人喜歡吃三色豆了嗎?」
他身影透出了深深的無奈。
「不覺得三色豆跟肥宅很像嗎?」老闆看向我。
「看我幹嘛?」我皺眉。
「廉價、乏味、不受人待見,不被任何人接受,不被任何人喜歡……」
「但是你知道嗎?正如同肥宅不是自願出生在這個世上,三色豆也不是自願出現在便當盒裡面的啊!」老闆大叫。
「既然如此,就由我來喜歡三色豆吧!就讓我成為三色豆最後的依靠吧!」
「年輕人!」老闆用力抓住我的肩膀,聲音微微顫抖。
「你說,我還能遇見嗎……喜歡三色豆的人啊……」
不知怎麼地,看著老闆熾熱的眼神,我竟被這份真摯的熱情所感動。
這個男人是真心愛著三色豆。
我突然間能夠理解他的哀愁。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是沒人喜歡三色豆。
環肥燕瘦,各有所好,但是沒人喜歡三色豆。
無糖飲料,嘔嘔嘔嘔,但是沒人喜歡三色豆。
三色豆到底做錯了什麼?
「一、一定會的!」我開口說話時,才發現自己已經哽咽。
「只要老闆繼續尋找,總有一天,一定會遇見喜歡吃三色豆的人!」
我吸了吸鼻子,強忍著淚意笑道:「就從老闆開始……不,就從我們開始喜歡吃三色豆吧!」
我毅然決然抓緊餐盤,用力說道:「老闆,推薦給我一道你最喜歡的三色豆料理吧!」
「啊不是。」
老闆一愣,抓抓頭,尷尬地開口。
「其實我也不喜歡吃三色豆啦,只是賣不出去只好自己消化,金價五告歹呷。」
「喜咧靠喔?」時辰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汽車私房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巧之味水餃價格 在 蘿潔塔的廚房 Facebook 八卦
很難想像這些菜都可以用0水鍋做出來,不僅簡單,而且還好好吃喔!!
夏普0水鍋日本製 1.6公升款,明天11點準時開團喔!!
😋塔塔寫了好多天的文章,裡面有很多好吃的料理做法,可以看一下喔!塔塔也有針對1.6L跟2.4L做比較,會讓大家更清楚了解哪一款會比較適合自己使用。
文章在這:http://rosalinakitchen.pixnet.net/blog/post/358347443
之前觀望很久,有考慮想買的人,都可以在這次入手喔!價格很划算~
********
1.6L我覺得很適合2人小家庭+一個孩子,2.4L比較適合4人以上的家庭(包括四人)
雖然說大可以小用,但是塔塔覺得,殺雞用牛刀的話,還是會覺得很礙事,東西買剛好尺寸就好,不然機器很大也是很佔空間。
像是1.6L公升我覺得也特別適合家庭主婦一個人在家裡時候使用,像是以前我小孩還小的時候,忙著照顧小孩哪有時間做飯?
每天就像是乳牛一樣不停地餵母乳,擠奶、洗寶寶的衣物、換尿布等等一堆雜事,然後閒下來一下下就隨便找東西吃,導致身體現在都不太好XD
現在回想,如果那時候我有0水鍋就好了,我把材料前一天切一切放到內鍋,然後隔天午餐之前取出來放到0水鍋裡面,按下烹煮即可。
等到我有時間吃的時候,就可以好好享用一餐啦~完全不礙事。而且也不用擔心要外出買飯吃,可能要梳妝打扮一下再出門,或者是外出買餐吃,要是寶寶在家發生意外怎辦?
這些困擾現在都能夠輕易解決,覺得身為現代人,真的好幸福~~
很多人對0水鍋或許不太了解,到底0水鍋跟電子鍋有什麼不同?不就是一個加了一隻手(自動攪拌器)的電子鍋嗎??
其實塔塔對電子產品比大家還陌生,甚至懷疑用這種高科技電子產品來做菜根本不能吃@@
這種電子產品用了之後,人將會喪失做菜技能!??XD
做菜還是要辛苦一點,好好的在廚房罰站,做的菜才好吃。
這些種種的問號,我相信很多粉絲應該也有同感。不過時代真的不同了,大家真的願意吃飯5分鐘,做菜3小時的生活嗎???
我想,大多數的人平常都是忙碌的,可能下班回家已經累趴了,還要花很多時間在晚餐上,照顧家人的胃。
我覺得這就是為什麼會有0水鍋的誕生吧!?
或許你會覺得外食不是更輕鬆?連菜都不用買?
我相信外食久的人都有一些困擾,“今天要吃什麼?” “那家好油、好鹹” “那家味精下很重,吃完口很渴”,“那家不就是用澱粉塞飽我的胃嗎? 吃完好空虛”
我們都渴望可以吃得更健康,調味少一點,吃食物的原味,但是想到做菜要花很多時間就開始打退堂鼓了。
那為何不給自己一個機會,投資一台廚房小幫手替你分擔廚房的工作呢?
當洗碗機跟掃地機器人在亞洲還不是那麼普及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洗碗機洗碗根本洗不乾淨~
但,這幾年洗碗機跟掃地機器人,漸漸被大家接受,甚至還被說成是“婚姻的救星”,哈哈~~
這就證明了時代轉變了,人們需要更輕鬆地過生活,享受生活的樂趣嗎?
😋另外,塔塔還整理了一些大家可能會想問的問題~
到底像這樣的產品適合什麼樣的人使用呢?
我覺得會比較適合沒有時間做飯,忙碌的人。還有不喜歡煮飯一直罰站,不喜歡顧火的人,會很適合喔!
另外0水鍋也很適合喜歡做低溫烹調的人來使用,還有烤箱沒有發酵功能的人,每次在作烘焙的時候,麵團發酵都會發酵失敗,有了0水鍋的精準控溫,這些都可以迎刃而解~
例如做烘焙類、或者是優格、豆花、豆腐、鹽麴、甘酒、優格、味噌、蛋糕、甜點、果醬,布丁,等等。還有他也能拿他來做舒肥料理喔!!!
0水鍋還特別適合不喜歡整理廚房善後的人使用,因為烹調非常簡單,你只需要清洗一個不鏽鋼內鍋+鍋蓋,廚房完全乾乾淨淨,不會噴得到處都是,乾淨溜溜,完全節省料理善後的時間。
到底電子鍋跟0水鍋有什麼不一樣?同樣都可以燉煮不是嗎?
沒錯,電子鍋跟0水鍋同樣都可以做燉煮料理,也同樣都可以有預約功能,可是0水鍋的預約功能跟電子鍋很不一樣,電子鍋在按下預約時間的時候,他是不會做任何加熱動作,假設你早上7點出門,電子鍋按下6點預約烹煮,在這段時間內,電子鍋內的溫度不變,你能保證食物在裡面不會腐敗變質嗎?
0水鍋的預約烹煮很不一樣,假設你早上7點出門,電子鍋按下6點預約烹煮,在這段時間內,零水鍋已經在加熱做烹調了,而且會在你回家之前把料理做好,避開食物腐敗的溫度,透過智慧溫度控管功能,確實掌握鍋內食材在預約期間內,仍能保持新鮮與衛生。
光這點就跟電子鍋處於保溫的功能很不一樣了,保溫得越久,食物的水分就會不停地流失,白飯變得又乾又黃,就是這道理惹~
除了智慧溫度控管功能之外,0水鍋還有一支溫柔的手,可以溫柔的幫我們攪拌食材,依照不同的時間及火力,自動下放攪拌器並判別攪拌次數,均勻調和食材,避免燒焦及沾黏。
這個就跟電子鍋需要用人來操作很不一樣了!!電子鍋當然也可以開蓋去翻炒均勻,使其入味,但是當你開蓋之後,水蒸氣也會跟著流失,溫度也會跟著下降,整個烹調過程開開關關,營養流失,風味也會流失。
就好像掃地機器人跟吸塵器一樣,吸塵器沒有人出動是不會自己去吸地板,但掃地機器人會定時幫你打掃得乾乾淨淨~只要你記得設定時間。
那0水鍋跟壓力鍋,哪一個會比較好呢?
雖然0水鍋跟壓力鍋都能做煮飯、熬粥、燉煮、蒸物、炒青菜、煮麵,但是我覺得這兩者的很難拿來相提並論。
0水鍋在烹調上是透過智慧溫度控管,讓肉類達到軟嫩的口感,讓料理介於最佳溫度帶,預防蛋白質因為溫度過高導致肉質緊縮,變得又硬又柴。
可是壓力鍋的烹調方式是利用液體在較高的氣壓下提升沸點,使水可以達到較高的溫度而不沸騰,當沸點提高,食物就會很快熟透,達到縮短烹飪時間的目的,保留更多的營養,也可以將食物的美味引出來,更快入味。
壓力鍋也能熬製大骨高湯,輕易的熬出乳白色的湯頭,是製作高湯不能少的一樣好道具。
若壓力鍋跟0水鍋比較的話,會需要一些烹調的技巧,需要有烹調者做翻炒的動作,也需要稍微的顧一下火,0水鍋的話,就非常適合忙碌或者是懶人料理,完全不需要學會任何烹調技能,透過自動攪拌器自動烹調,只要蓋上鍋蓋,就可以放心的交給電腦了~連顧火都不用。
不過0水鍋的烹調時間會比壓力鍋來得長,這也是必然的,畢竟自己吸地一定比掃地機器人快,不是嗎?
0水鍋除了一般料理之外,比壓力鍋還多了溫度設定,能夠做發酵、烘烤麵包,做優格、做豆花、鹽麴的功能,這個也算是0水鍋的特點之一,一鍋多用。
如果真的不是那麼熱愛做菜,討厭有油煙的人,或者是房子沒有廚房設備的人, 0水鍋是蠻可以考慮的,他能大幅減少你在廚房烹調的時間!
你可以利用自動烹調的時候,再去忙其他的事。
另外0水鍋還可以幫你煮麵、煮泡麵、煮水餃,都不擔心會噗鍋,真的懶得可以的時候,東西通通丟進去,按下啟動鍵,連孩子都可以輕易的完成!
毋須擔心孩子不會用瓦斯發生危險。
非常適合年輕人在宿舍使用的烹調道具。
😋
(另外提醒,上次購買水波爐的粉絲記得要登錄才有限量悠遊卡儲值金和HEALSIO好禮三件組哦!)
https://tw.sharp/event/2019thanks-giving
巧之味水餃價格 在 Facebook 八卦
【海之台灣旅】那些,旅途中的美味們。
此番傍海環島行,覓食目標除了沿途港口第一手生猛海鮮、各城鎮傳統小吃、以及穿插其中二三西廚餐館外,還有些偶得滋味,一樣讓人留戀難忘。
比方台南東區的「城邊真味鱔魚意麵」(上左),自小吃到大、從上代吃到這代的店家,旅中享用,為此行點染幾分歸鄉般的安頓感。比方恆春三大古早味麵店之一的「呷大麵」(下右),從小菜到乾麵湯品都香濃淨爽,確實老店風範。比方台東太麻里的「鼎倫牛肉麵」(下中),滷味、水餃、酸辣湯、牛肉麵,是此刻已然越來越少見的扎扎實實眷村味,不負為此颱風雨中急急趕路而來,滿足不已。
還有早在開幕前就說定、人來東部一定造訪,出身 AKAME 的 Sky 主廚的「Sky 快閃店」(上中),一日限定兩種口味只各10份、且需得預約才吃得到;不愧法菜體系歷練,燻烤馬告手撕豬起司醬伊比利火腿堡&低溫燻烤12小時choice無骨牛小排香草起司堡,從選材、處理、火候,以至配料、醬汁與風味之層疊組合都是 fine dining 風範,非常折服。
還有熟門熟路朋友推薦的都蘭「錦鸞越南美食」(上右),正正宗宗越南味,碩大份量與廉宜價格更是佛心,無怪乎颱風過後其餘餐廳多半空落、唯獨這兒高朋滿座。還有長濱的「馨家小廚」(下左),當地頗通行、全看當日取材隨機出菜的無菜單小館,家常媽媽味,手法手路卻是大江南北開闊混融,巧思特色別見。
從中再次見出,這島這土因歷史地緣交錯所融會而成的多元紛呈飲食身世與面貌,玩味回味無窮。
※ 更多旅遊文字分享:https://goo.gl/L6eXOU
巧之味水餃價格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評價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 以下連結可欣賞圖文並茂的原文:https://goo.gl/X5iMJm
進口與國產的黃金交叉
汽車銷售的不可逆趨勢
這幾年很多人可能都發現了一件事,就是許多車廠逐漸以進口模式來取代原本國產的版本!而為了避免前後兩者的價差過大,造成準車主入手前的困擾,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進口車的價錢,似乎越來越親民了。👍
有人知道嗎?其實今年的汽車銷量已經大致底定了一個趨勢,就是「進口車銷售數量,終將會超過國產車。」至於這個趨勢的結果幾時會到來?除非我們的政府有什麼特別的政策來逆轉這個情形,不然,預估就在明年、也就是2019年,我們會看到這個答案出現。👀
根據U-Car汽車網站的銷售報導:https://goo.gl/B71vQW
今年累計至11月底的汽車掛牌總數來說,進口車的數量已經佔今年銷售總數的45.2%之多。或許有朋友會覺得這數字尚未過半、鹿死誰手還不曉得,但我認為這數字一旦超過40%,就如同群蟻潰堤一般,越到後面、進口車數量越是會加速完成其一統市場的大業。
*詳細數字也可參考「政府資料開放平臺提供的新車領牌數資料」:https://goo.gl/NYKKPh
如果最近想要買車,真的可以開始好好考慮「進口車」了!🤔
當然,此時入手國產車,也不是說不行,但如果您考慮這部車要開個十年、八年...可能入手後的隔年,就會突然發現身邊的好友們都開上了進口車,而眼下這部國產車,想換......財務大臣並不允許您這麼敗家的。💢
過了鹹水就是好?
日系歐系如何選?
喜歡看汽車評論的朋友,應該都會發現一個形容,就是「......這部車開起來的感覺,非常像歐洲車」;這是一句褒獎含義的形容,背後代表的含義,就是這部車比較紮實,開起來比較穩重。這句話不只是我說過,我的同業朋友們說過,甚至車廠廣告都會這麼強調。😎
所以,歐洲車就一定比日系車來得好?這倒是未必。我覺得應該這麼說,如果以同級距的入門小車來說,歐洲車的紮實度會比日系車來得優異,而日系車必須達到一定的價格水準後,才會有比較好一點的行路質感。當然,無論是歐洲車或是日系車,都是「越大、越貴」,開起來會「越爽、越高級」,這是很合邏輯的事情。😆
另外,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就是依照配備來看,即便都是進口車的版本,歐系車廠在配備選項方面,通常都是比日系品牌大方,比較不容易看到配備陽春的設定出現,尤其是在主被動安全方面的差異更是明顯。所以,很多時候歐系進口車的車型版本常常只有單一規格,廠家不會將車輛的配備過度細分,而讓準車主在選擇時,衍生出很麻煩的購車困擾。😵
進口歐系最低門檻
Fabia最獲車主親睞
就以購車預算來說,最多買家的級距,就是百萬等級以下的車主們;這也是台灣汽車銷售的主力戰場!百萬等級以下的車款很多,就算是進口車,可以選擇的也不少,包括日系、韓系、法系、歐系等等;而其中以歐系來說,Skoda就是近年比較紅火的品牌。
為什麼Skoda會比較得到車主們的青睞?主要還是這個品牌CP值較高的原因;翻成白話,就是-「比較划算」。💰
就以硬體來說,它同屬德國VAG集團,所以車上的許多零件不是跟VW共用、就是跟Audi相同;但就產品的定位來說,它並不是被設定在如同上述品牌那麼難以入手的範圍。換言之,我們可以用更少的錢,得到更好的品質。Skoda這個背景已經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了,所以原廠官方一直以來都打著一句口號,就是「聰明的,就懂」!
另外,以價格來說,Skoda百萬等級以下的車款,其實有好幾輛可選,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找到不同尺碼的車型」;因為有時候我們要找一輛特定品牌的進口車,看來看去最後無法下手的原因就是:便宜的太小台、夠大的又超出預算!Skoda從最小台的微型車Citigo、再大一點的掀背Fabia、一直到小型的Rapid、或是中型的Octavia,你都可以用不到100萬的價格,找到想要的車型。其中,這裡面很多款都同步提供了「旅行版本」,在原廠的命名方式來說,也就是「Combi」的車型。
所以在近年來,大家逐漸選擇傳統Sedan四門房車以外的車型之際,百萬以下、不要太小、夠用省油、CP值高的Fabia,變成Skoda旗下相當熱賣的一款車型。這部車也變成許多「國產車升級進口車」的準車主們,人生的第一部歐洲進口車。
ACC主動跟車+AEB主動煞停
Euro-NCAP撞測五顆星評定
車輛尺碼的大小,一向影響人們對其安全與否的意象。首先在主被動安全的部分,Fabia這輛接近4米的小型掀背車,搭配了許多讓我們感到出乎意料的配備。以往我們認為一部車該有的基本六具輔助氣囊、動態穩定系統之類,Fabia絕對是列為標配,而更多的是:
1.MSR引擎循跡控制系統:可降低車輪在光滑路面加速時的打滑情形。
2.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統:確保平順的加速,或避免在溼滑路面加速時打滑。
3.胎壓偵測器:胎壓不足時,儀表會跳出警示提醒。
4.XDS+主動電子限滑差速器:可改善過彎時的循跡性及動態表現。
5.陡坡起步輔助系統:上坡起步時,維持車輛避免下滑。
這些配備可以增加駕駛時的穩定度,另外在實用面來說,胎壓偵測器跟陡坡起步輔助系統,更是開車時最最好用的配備之一。此外,這裡還有更驚豔的好料,就是:
1.ACC主動定速跟車系統:全速域系統,可以定速或是跟車直到停止/再起步(最高時速160km/h),也可以一鍵設定「即時跟車」功能。
2.前方輔助系統:亦包含了AEB自動煞車功能。
3.駕駛盲點偵測警示:左右後視鏡上顯示燈號。
4.後方車流警示:有圖像及車距顯示。
看完這幾項高級安全配備,相信很多人會跟我一樣,準備開始找價錢、這部車到底賣多少錢啊?原來定價是78.8萬元,不過,如果是今年底之前訂車,就能用「WRC2奪冠優惠價69.9萬元」入手!
其實,就算是以原定價來說,這個價格搭配這些配備,也很有競爭力跟CP值啊。還有,搭配智慧型裝置互聯系統Smart Link+,除可上網、語音聲控外,也讓多媒體主機功能更上一層樓。
另外一點就是它的撞測成績(Euro-NCAP),依據2014年歐盟的測試來說:https://goo.gl/qxGXzx
,這部小車拿下了五顆星的最高評定標準。其中「成人乘員」及「兒童乘員」的部分,都得到81%高分,我們可以在當時測試的影片中發現,無論前撞或側撞時,Fabia的車艙都可維持很堅強完整性,這也讓許多在意車輛尺碼的車主,後來成為其決定入手的原因。
雙廖冠軍試駕
國際引擎大獎
說到試駕的部分,我還真的沒有少試駕過Fabia這部車,從最早的【行車紀錄趣】,再到之前【全民瘋車Bar】的「雙料冠軍」,我從一般版本的Fabia試到旅行版的Fabia Combi車型,當然近期大家最有印象的一定是我跟廖怡塵模仿Fabia廣告的「跳車門」畫面。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們之前試駕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dktUAj_N-Y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Xq5liic4Zc
其實,這個部分當然比較是屬於趣味的橋段,畢竟上面就提過,Fabia可以在撞測中有效維持車艙的完整性,所以跳一跳車門也不是什麼很了不得的稀奇事。但是,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機會去試駕時,可以把重點放在「過彎時,前後軸的協調性/循跡性」、「油門的反應」,以及「車室的靜肅性」。
就以目前的Fabia來說,以前還有1.6自然進氣版、1.2渦輪汽油版,目前只有1.0三缸渦輪增壓的汽油版可選,動力輸出是:110hp/20.4kgm,並且搭配7速的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平均油耗的部分是每公升18.7公里,還搭配有怠速熄火裝置及車輛動能回收系統。
就動力的數字來看,馬力似乎就只有1.5升自然進氣引擎的表現,不過,開起來的感受是天壤之別,主要原因是渦輪增壓的搭配之下,它讓這部空重1159公斤的小車擁有很好的扭力輸出,相較之下,差不多就是2.0升自然進氣引擎的表現。車子開起來輕不輕快,主要還是看扭力的表現,這在山路行駛之際,更是容易體會其中的優劣。Fabia如其車身尺碼,在駕駛時顯得特別地靈巧。
值得一提的是,這具小巧的三缸引擎,還得到【2018年國際引擎大賞】「1.0升以下級距的第一名」!除了Fabia用到這具引擎之外,其實包括同集團的VW Golf/Up/Polo/T-Roc、以及Audi A1/A3/Q2等等,都使用到這具小巧先進的引擎單元。
一般版還是旅行版
推薦入手的著眼點
很多人最難抉擇的就是價差五萬元,到底要買便宜一點的標準版,或是貴一點的Combi旅行版?
就硬體來說,這兩部車的尺碼只相差在後廂空間的大小,而包括車寬、車高、軸距、輪距的部分都是相同的;只有後懸的長度不同,標準版是675mm,Combi則是940mm。
就後廂來說,標準版的容積是330公升,後座打平可以變成1150公升;而Combi車型的容積是530公升,後座打平可以變成1395公升,其底板有一夾層,可以活動使用。
我建議如果是有男女朋友或已婚的朋友,不管有沒有小孩,Combi一定是必要首選!因為有伴的朋友,雙人出遊、甚至多人出遊的機會都比較高;所以後廂空間大一點,無論如何都會有更多機會派上用場。另一方面,如果未來有新的家庭小成員增加時,也很有需要在後廂攜帶必要的隨行物品;例如:手推車、毛毯、抱枕、清潔物品、濕紙巾、小玩具、兒童餐具、甚至臨時拆下兒童安全座椅時,也總要有個地方可以先擺放一下。此外,Combi的車長也不過4262mm,在駕駛時,也不會顯得相當龐大,就算是喜歡小車的女主人,也能很容易輕鬆駕馭,不會造成駕駛時的心理壓力。
另外,Fabia的恆溫空調還有粉塵過濾器,這部分很值得家有幼童的朋友們參考。
69.9萬限時入手!
四年不限里程保固
最後,我們再回到今年底之前訂車,就能用「WRC2奪冠優惠價69.9萬元」入手這件事。這除了年底的促銷價格之外,保固方面也跟原來一樣,是「4年不限里程新車保固」,以及「3年漆面保固及12年車身鏽蝕保固」,還有「2年原廠零、配件品質保固」。
最近考慮買小型車的朋友們,雖然有很多車款可以選擇,但別忘了Fabia一定得列入口袋名單!這些豐富的安全配備,會讓你在開車時,感覺相當地輕鬆與放心。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促銷優惠 #Fabia試駕 #歐洲車

巧之味水餃價格 在 [食記] 台北巧之味手工水餃- 看板Food 的八卦
餐廳名稱:巧之味手工水餃
電話:02 2321 4693
營業時間:11:00–21:00(週日公休)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6號
消費時間:2019 年/ 3 月
無音樂。有圖真相網誌版:https://leafyeh.com/takuminoazi/
每人平均價位:140
可否刷卡:不可
有無包廂:無
推薦菜色:干貝水餃
官網:略
=====我是分隔線======
去年在PTT上看到鄉民發問台北最好吃的水餃是哪一家。
當然台北很多有名的水餃店都上榜,比方說阿玉水餃、東湖王家水餃、來來水餃,甚至包
含的錢櫃的水餃。
鄉民的推薦名單中,有幾家我也覺得口味上挺不錯的,最常吃就東湖王家水餃吧,不過貴
了點….
底下的推薦名單中,我發現有有一間被鄉民特別推崇,
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介紹的『巧之味手工水餃』,甚至網上還有台北最好吃水餃的美譽
。
其實好幾年前,友人還在唸北商大,帶我來『巧之味手工水餃』吃過一次。
當時我甚至還沒開始寫部落格,但我記得水餃口味真的挺不錯,皮跟餡料都好吃。
這天來善導寺附近,索性午餐來回味一下『巧之味手工水餃』!
這天假日中午過來生意特別好,
可以看得出來,應該有少許是外地觀光客慕名而來,
有部份則是北商大的學生,在地朋友則幾乎都以外帶居多。
不管是內用還是外帶都要在外面排隊,
記得先拿單,先拿單點餐,再以畫好的單來排隊。
不過巧之味手工水餃的排隊方式頗彈性,簡單說會斟酌參考用餐人數。
如果你是單人前來用餐,會比較快被安排併桌到閒置座位。
『巧之味手工水餃』菜單價位(2019.03)
水餃有招牌水餃、韭菜水餃、干貝水餃。
但其實有看到玉米水餃的海報,內用似乎沒有玉米水餃,好像要宅配才有這個口味。
此外兩種簡單的湯品,酸辣湯跟丸子湯,一般網上比較推薦水餃,湯類的評價就一般。
店裡環境還蠻乾淨,雖然略顯擁擠,
但這麼受歡迎的名店,價格又走平價親切路線,擠一點也算正常。
如果真的不想店內擠,可以考慮外帶或者買冷凍水餃回家煮。
醬料、小菜都採自助模式,
個人推薦一定要拿這邊的辣醬油,再加點辣椒醬。
等了一會兒,因為水餃都是現煮的,
水餃上桌,整個餓翻了我。
『巧之味手工水餃』- 招牌水餃、韭菜水餃
招牌水餃包的是高麗菜,吃得出高麗菜的甜,
不過我更喜歡韭菜水餃多一些,自然內餡包的是韭菜,
口味較重,但勾出肉餡的鮮,更合我口味。
水餃的皮還蠻Q,厚度屬於中等,恰到好處的厚度。
水餃的內餡餡料都非常飽嘴,鮮味也夠,吃得出食材新鮮的感覺。
『巧之味手工水餃』- 干貝水餃
價格僅八塊就能夠吃到有鮮干貝水餃,老實說挺便宜的。
水餃皮跟招牌水餃、韭菜水餃不同,
深綠色的餃子皮原以為是添加了菠菜汁,
看了網上的介紹才知道原來這是綠藻麵皮,也算長知識了。
咬了一口後發現,雖然只是添加了干貝,但鮮度卻完全是大大提升!
干貝是用了小顆的鮮珠貝,肉餡包了高麗菜,
高麗菜的清爽不會對干貝的鮮甜太過搶戲,反過來還有引出干貝鮮甜的加分效果,
這顆干貝水餃幾乎沒有缺點,皮、餡、調味都好,
個人大推干貝水餃,應該是可以說是來『巧之味手工水餃』的必點!
後記:
『巧之味手工水餃』地點介於善導寺跟忠孝新生兩個捷運站之間,
附近除了台北商業技術學院,還有成功高中、立法院,不少政府機關都在濟南路這附近,
此外也相當靠近華山藝文特區,如果假日來華山文創走走,都可以順便過來『巧之味手工
水餃』。
我查了下網上的資料發現,『巧之味手工水餃』其實在板橋江子翠、市府站永吉路30巷附
近也都有分店。
整體來說,『巧之味手工水餃』價格親切,口味實在,
且店家雖然生意很好,但是態度並不差,難怪會受到鄉民們的推薦!
--
葉影瓶像 (平面攝影) / 葉癮評饗 (部落格)
https://leafyeh.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81.2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od/M.1552797536.A.4A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