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視同作戰!
◎5月起有雙北活動史的高雄民眾,應遵守5項規範
◎即日起夜市、市場內用改外帶
從昨天公佈的本土個案,國外變種病毒,以及在雙北流行的狀況,對疫情是嚴峻挑戰。
昨天我們已宣布準三級的防疫措施外,市府各單位也在人群聚集處進行大消毒。
今天會繼續完成整個高雄市的大清消外,各局處在昨天也到夜市、市場、賣場、娛樂場所稽查,要求務必落實防疫規範。
台灣作為一日生活圈,我們盤點防疫措施,認為必須加強落實、以及有些部分必須增加更嚴格的規定,提早因應,守護我們的社區和城市。
因此,高雄市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幾項規定:
⭐五月起曾有雙北地區活動史之民眾,應遵守以下健康行為規範:
1)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等場域。
2)避免與他人從事聚餐、 聚會、公眾集會等近距離或群聚型活動。
3)延後非急迫需求之醫療或檢查,如需外出應全程配戴醫用口罩;勤洗手,落實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每日早/晚各量體溫一次。
4)有發燒或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確實佩戴醫用口罩,主動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1922,依指示儘速就醫,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5)若有健康問題就醫,應主動告知醫療人員關於雙北地區活動史。
另外,夜市、市場飲食,因為實際稽查發現用隔板有難度,改為全面外帶不內用。
⭐夜市、市場防疫規範 :
•維持社交距離、全程戴口罩
•定期環境清消
•建立人流管制及總量管制措施
•全面改採外帶,禁止內用,並取消共食區
•禁止邊走邊吃
•即食性食物應加蓋遮蔽
•建立實聯制、量體溫、手部清消
無法落實前述措施之場所應暫停營業,必要時強制關閉。
⭐本市關閉娛樂休閒等場所的執法措施,也由警察局、經發局,聯合執法中。
若查獲違反規定者,現場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至5款進行裁罰,並予勒令停業。再查獲查獲私自營業者,則予以斷水斷電。
昨日總共稽查了2029家,經勸導未配合停業,蒐證後移請衛生局裁處的有10家。
為了阻斷社區傳播鍊,我們加強了以上防疫規定,也對造成市民不便很抱歉。
團結防疫,我們一起努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級警戒已經超過一個月,不少餐飲業都大喊撐不下去,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餐飲業解封的聲音非常多,不過也是可能產生最高風險的行業,因為會有密切接觸、必須要脫下口罩等等,所以仍希望把相關餐廳、夜市的防疫指引制定清楚,那時候才會考慮微解封,目前還是維持外帶不內用。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外帶不內用 在 Facebook 八卦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7月12日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26日,雖然7月13日開始有條件微解封,但考量疫情尚未完全平息,桃園決定 #餐廳及美食區 維持限外帶不內用,而 #四大夜市7月13日開始復業,但限外帶、不內用,夜市業者同意採取自主管理規範,市府也會協助宣導與稽查有關夜市的防疫措施。
我想,目前疫情還沒有全部結束,也還沒有社區清零,仍然具有相當的風險,只要社區的風險存在,社區跟機構、社區跟餐廳、社區跟學校、社區跟工廠、社區跟醫院,都有可能形成病毒傳播鏈。因此,桃園在飲食部分,還是維持限外帶、不內用。
大家關心的餐廳、百貨公司美食區何時能內用,我認為,#北北基桃標準要一致,#群聚事件要結束,#社區風險要降低。
北北基桃是同一個生活圈,人流移動較緊密,所以應該標準要一致;不論是台北、新北或桃園,雖然有些群聚事件風險已經在可控制的範圍內,但是尚未完全清零,包括國軍桃園總醫院清零計畫仍在進行,目前已經進行到第七次採檢;近日華儲行政大樓染疫事件,為新北市家庭群聚感染以外,工作區域也出現一名員工確診。
所以我想,只有以上「北北基桃標準要一致、群聚事件要結束、社區風險要降低」3個條件具備,桃園才有足夠的條件開放內用,同時餐廳內用,更要符合規範,包括:座位減半、梅花座、人流管制等,希望有效防疫,保護用餐的每位客人,也保護餐飲業者。
疫情尚未趨緩,雖然三級警戒延長到7月26日,但我想,這是一個嚴謹、正確的決定。大家經歷了2個月的宅生活,減少了很多社會活動,這個防疫過程很困難、很辛苦,但卻是必要忍受的;如果馬上解封之後,疫情再起,我們也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因此,在微解封的過程,政府必須權衡各種不同的情況,每個防疫對策,都必須好好思考,謹慎討論,如此一來,我們才能保護所有的市民朋友。
外帶不內用 在 Facebook 八卦
我們一起撐過去好嗎?
雖然今天本土確診的人數又增加了206例,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有共識、團結一起,一定可以在目前這一波嚴峻的疫情中阻斷傳染源,控制下來的。
早上因為要去藥局幫家裡80歲的爸媽拿藥,一到藥局看到門口排了一些人,下車一看是因為藥局實施實聯制跟限定入內人數的管控,所以才會排了一些人,後來我覺得排的有點長人有點多,索性就打電話回去,確定兩老還有藥後我就不急著拿先離開了。
感覺回家的路上幾乎都沒什麼車了。
途中經過了山下的傳統小市場,發現人不多就進去買了幾樣蔬菜、豆乾、麵條就離開了。
在買豆乾時老闆搖頭告訴我他說『什麼都東西都搶,昨天很恐怖,可不可以不要再這樣了』,不約而同的旁邊雜貨店老闆娘也說『我做生意40年以來第一次看到這樣,根本就是現代饑荒』。
買好菜老劉到7-11繳費,我在車上等待,上車後他說『現在進去便利商店只要直接掃QR code實名登記很方便,不用拿筆簽名減少觸碰傳染,而且現在店裡也不能在坐了,整個7-11變得好乾淨喔!』(應該是很空曠吧!)
整個路上的氛圍真的瞬間變得很不一樣了,沒有人的路上有一種莫名的嚴肅跟緊張感。
一直到回到森林廚房之後,才感覺剛剛在山下忐忑焦慮不安的情緒完全被釋放了,瞬間覺得一切都安好無事,心情上也覺得自己就像是置身在世外桃源 。
-
昨天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都去大賣場搶購,心想像這樣一窩蜂的都趕著去搶購,導致每個在賣場的人,根本都沒有辦法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其實大家可以先稍微的冷靜下來,先檢查一下目前自己家裡的冰箱以及雜貨櫃裡的存糧,仔細想想如果還夠應付這兩個禮拜的第三級警戒的話,那就不要急著去人擠人的搶購屯糧,讓自己暴露在有可能的傳染當中。
畢竟人多的地方最好就不要去,不要造成群聚的風險。
不過還好現在有許多餐飲業者都已經主動做到外帶不內用了,我感覺整個台灣真的是很有防疫的意識,真的讓人覺得很感動,因為防疫真的就是要從自己本身做起,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有防疫意識跟責任,就會讓疫情無法繼續擴散開來。
這個階段是抗疫最重要的階段,我們真的需要少噴一些口水,多多戴好戴滿口罩,因為我們都知道有許多許多的人,還在為我們的健康安全沒日沒夜傾全力的付出,這些種種我們真的都要感謝惜福,雖然我們目前還在風暴當中,但是我們並不是沒有方向依循前進,我們有非常溫暖理性和同理心的船長為我們掌舵,還有許多的防疫人員以及醫護人員照護著我們,我相信只要我們有共識、有信心一起團結,一定很快就會撥雲見日,狠甩病毒的。
ps.回家的路上經過三峽經常去買肉的肉攤,想說買些肉回去滷一大鍋的肉燥和煮一大鍋的咖喱,但是沒想到肉也全部都被一掃而空了⋯⋯不過也沒關係啦~買不到也不急啦,家裡現有的東西拼拼湊湊應該擋著兩個禮拜都還夠,不然就吃少一點趁機減肥也不錯啊。
#不能出門就在家裡自己做菜吧!
#不要人擠人網購也不錯
#已經準備好要網購了
#戴口罩 #勤洗手 #保持社交距離 #少出門 #少群聚
#也可以在包包裡帶一小瓶酒精隨時消毒
#防疫人人有責
#保護自己就是保護別人
#台灣加油
外帶不內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三級警戒已經超過一個月,不少餐飲業都大喊撐不下去,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餐飲業解封的聲音非常多,不過也是可能產生最高風險的行業,因為會有密切接觸、必須要脫下口罩等等,所以仍希望把相關餐廳、夜市的防疫指引制定清楚,那時候才會考慮微解封,目前還是維持外帶不內用。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284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外帶不內用 在 餐飲業自發限外帶50年老店不內用近1年|華視新聞20220506 的八卦

現在疫情緊張,已經有餐廳乾脆超前部署,禁止 內用 改成 外帶 !像是八方雲集部分店家,也因有同仁確診人力不足改 外帶 ,台南老店阿霞飯店也擔心疫情, ... ... <看更多>
外帶不內用 在 內用不是客人.外帶才是? 的八卦
搞得吃個牛排也要受氣,花錢買單了就覺得客人不會走了就可以先做外帶的賺錢嗎?? 永久黑名單,牛排不像牛排就算了,這樣做生意的. 0. ... <看更多>
外帶不內用 在 Re: [討論] 內用店員幫你裝外帶杯- 看板Starbucks 的八卦
※ 引述《chinserna (小星)》之銘言:
: 上星期跟朋友去西門町的星巴克喝東西
: 我們點了二杯抹茶拿鐵(IBON票買一送一)
: 結果做好了我才發現店員用外帶杯
: 後來我詢問可以換成馬克杯嗎?
: 店員卻告訴我他們現場沒有大杯馬克杯了
: 但是下一分鐘我馬上發現後面那組客人用了'大杯'馬克杯
: 當下心情真的非常不爽
: 我該客訴嗎?
基本上,不爽可以當下反應
特別是這種事後再來爭論也死無對證的
我不認為打給客服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當然,如果原po只是想要門市給予coupon券致歉
我想這是標準的流程,可以如你所願
依照原po的敘述
應該就是漢中門市了
首先,如你所見漢中門市就是那麼大的一間門市
大部分的門市都只會有一個三層內用馬克杯架,
擺了特大、大、中、小、3oz等不同尺寸的馬克杯,
你覺得總共會有多少馬克杯?又擺得下多少馬克杯?
當然,他們可能會有兩個架這我沒有注意過,
但就算是兩個架好了,
除了內用飲料以外,也有客人拿來裝水,
所以不夠用是很合乎邏輯的
根據原po的敘述
我可以歸納三個狀況
1.夥伴懶得換內用杯給你 ← 我想這就是原po認為的情況
2.剛好有剛洗出來的杯子給後面客人 ←這也是很常有的情況
3.大杯、特大杯的內用杯傻傻分不清楚←我自己有時候都會搞混
我並非護航,
但我認為不過就是抹茶那堤
直接倒進內用杯就好,
所以夥伴應該真的不是懶得換
如果是焦糖瑪奇朵這種有分層的飲料我就不敢說了
其次,
順便教給原po一個小知識
內用杯除了水以外,
一律都只裝熱飲,
冷飲一律都是用外帶杯裝,
然後如果希望熱飲快點冷掉的話,
你其實可以跟夥伴說做溫的就好了
牛奶這種東西,請不要久放
再者,
內用使用內用馬克杯並非既定流程,
但會傾向使用內用杯是基於環保的原因,
通常會問客人外帶或內用
若內用則會進一步問那要不要用內用馬克杯裝
但是,如果內用馬克杯不夠用就會直接省略
直接用紙杯裝
最後,再次強調
如果門市端有任何讓你不爽的地方
你可以直接向店員反應
我相信當下他們都會給你一個會讓你爽的答覆
當然也有可能碰到老鼠屎
但我認為,
總比找客服還要繞一圈快
因為處理的方式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4.126.155
這個由於在我還是菜鳥的時候
老一輩的是這樣教我,
我沒有問過為什麼
但我還是試著回答看看
如果有誤還請指正
我覺得有兩個理由
但其實在現在的飲料製作程序,其實都不能成立了..
不過由於總公司並沒有特別說明
我還是依照老一輩的教我的教給新夥伴
第一,
冷飲的配方標準很倚靠杯子上的線以及刻度
而馬克杯完全沒有刻度,因此為了確保飲料品質的穩定
所以一律都用外帶杯
以前如果客人用個人杯裝冷飲
也是會拿一個外帶杯來做再倒進去
但現在有專用量杯...
第二,
我想各位老朋友應該對PLA杯之前的冷飲紙杯不陌生
那個紙杯有經過特殊的處理
比較不會流汗、也不容易因為濕掉而變軟
如果使用馬克杯的話
由於容易流汗,容易弄得桌子都是水
對於內用可能要看書、用電腦的客人會很不方便
但其實現在的PLA杯相當容易流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