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名住在嘉義縣海區的母親懷抱著奄奄一息的嬰兒,坐了2、3個小時公車到梅山看病,不料,母子兩人剛到診所時,嬰兒就因病情惡化而過世。
華修女感傷地說,她至今仍難忘那名母親嚎啕大哭的表情,以及自己接過嬰兒時,毛毯裡殘留的嬰兒餘溫,那種濕濕、熱熱的感覺。
這些憾事讓華修女十分揪心,也暗自發願要設立醫院救人。」
—來自華修女的回憶。
花蓮玉里的劉一峰老神父需要大家幫忙重建遭祝融肆虐的慈善二手倉庫,另外一位將台灣當作家的嘉義華淑芳修女,88歲的她坐在輪椅上也堅持要著修女服出來,透過天主的手幫助有需要的人;雖然中華聖母基金會近期沒有發表募款活動,但若受到感動,就該有所行動,一如劉一峰神父說的:
「天國並非一個看不見的世界,天國其實就在你我生活周遭的環境中,等著你我去發現。」
劉一峰神父 玉里天主堂捐款方式
戶名:玉里天主堂
郵局 700
帳號 00913240177855
可以註明「二手倉庫修繕使用」
華淑芳修女 中華聖母基金會捐款方式
https://www.solc.org.tw/information/donate_way
(By the way, pi錢包捐款好方便喔)
劉一峰神父採訪 文章來源
https://www.ct.org.tw/1327336#ixzz6EkkpgEp5
華修女文章來源
http://www.hwe.org.tw/Html/WinnersPage?Id=248
#好想飾演修女的角色
#各個在暗處奉獻自己照亮角落的人們辛苦了
劉一峰神父過世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八卦
恭喜華視晚間新聞主播連昭慈、資深攝影記者張書堯,
以《#玉里的法國爸爸劉一峰神父》
榮獲「#社會光明面新聞獎」電視類【特優】。
兩位同事都很客氣謝謝我分享劉神父的故事建議他們去採訪。
其實我並不認識劉神父,要感謝童子賢先生這幾年常常跟我提起劉神父在他花蓮家鄉的偉大事蹟,我才開始注意起劉神父的默默付出。
前陣子 玉里天主堂發生火災意外,劉神父在接收到足夠修繕倉庫的捐款後就急著請大眾不要再捐錢給他們、
呼籲多捐給其他公益團體的大愛,更讓我感佩。
劉神父1966年就從法國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在花蓮落地生根。
從二十多歲年紀輕輕、到現在79歲了,超過半個世紀,劉神父持續照顧著當地許多身心障礙者、街友、和更生人。
他對待弱勢民眾視如己出,因此,被當地人尊稱為「玉里的法國爸爸」。
近年來、他甚至還賣掉了父母過世後留給他的、法國的土地,將錢匯回台灣,幫助了更多生活有困難的台灣人。
以台灣為家、將大半輩子都奉獻給台灣。劉一峰神父說,這片可愛的土地,就是他的家鄉。
真心感動無私奉獻的劉神父,守護著花蓮、守護著台灣。
劉神父的故事:
https://youtu.be/RMB-49kUDOA
**
華視新聞雜誌獲獎連連,除了社會光明面,已經揭曉的新聞獎還包括:
連續第七年榮獲了「#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
得獎作品《#協力創生 #小城的逆襲》系列報導。
2019是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
我們看見各地有心人士紛紛投入搶救家鄉的行列,
理念和行動力都很動人,
但有時卻欠缺具體方向。
於是我們希望借鏡「#地方創生」這名詞和政策的起源地日本。
感謝去年春天有旅宿業朋友在完全不露出品牌、不干預內容、不協助宣傳的狀況下,
還願意帶著我們去蘋果之鄉-青森採訪。
而因為記者 楊依嘉的青森報導引發迴響,
鹿兒島銀行今年竟然主動表達願意幫忙我們提供交通和日文翻譯,
陪我們記者走訪九州鹿兒島取經。
正巧我近幾年利用春節假期,幾乎把九州走了一圈,
跟他們開會討論兩次之後,很快就初步規劃了幾個我認為很有趣的地點。
最特別的是,我問鹿兒島銀行,
為什麼他們願意費心推廣九州的地方創生?
這在台灣是連地方政府都不一定願意好好做的事。
他們說,因為九州也面臨人口外移、老化等困境,
他們希望讓願意努力的在地人被看見、希望台灣人也能多注意到九州的特色而前往旅遊,
他們認為吸引觀光、活化在地經濟,對當地銀行的生意也能有所助益。
這樣的眼光和遠見,
其實是在報導九州農人如何地方創生之外,
我更期待台灣企業也能學習的!!
後續華視新聞雜誌製作人陳汎瑜和記者陳璽鈞又投入了不少心力研究。
於是,華視新聞雜誌採訪團隊兵分三路:
記者陳璽鈞、張書堯,造訪鹿兒島的歷史古城出水市、農業小城日置市、和以溫泉著名的指宿市,
發現有許多做法,相當值得台灣參考。
像是最容易仿效的,
當地政府為了體恤農家接待各國旅客,發給農家「#語言翻譯機」,
幫助農人打破了語言溝通的限制,創造出更大的觀光商機......
#鹿兒島出水市 創生進行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9y1UUqEFuw&t=129s
#鹿兒島日置市 創生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sGlVbH7w7w&t=92s
#鹿兒島指宿市 創生溫泉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BfqV9dL1E&t=45s
除了報導日本,
台灣也有不少偏鄉小鎮有一群群可愛的在地人,正在努力。
於是我們找了三個各具特色的台灣小鎮,
記者 于凡凡 、羅哲超Roger Lo 、李宜庭、文楷誠,
分別前往新北市海洋資源豐沛的貢寮、
高雄古都美濃、
和新北市的邊陲三峽,
採訪了好幾個近年來深入偏鄉的地方創生團隊,
他們改造老街,為淳樸的鄉間帶來不一樣的面貌,
也為在地提供了工作機會、促進年輕人返鄉就業;
同時我們也看見台灣第一線公務員,四處奔走、替小城突圍。
省思台灣的地方創生之路:
#貢寮絕美山海 看見創生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0K5EkpyUEk&t=48s
#美濃客家庄 硬頸創生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OHke3jeoos&t=65s
地方創生 #三峽力推在地共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8Xu7EYheb0&t=50s
**
還要恭喜華視新聞雜誌也入圍了六項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包括莫拉克風災十週年回顧專題-
【莫拉克十年 您過得好嗎?】
【發現熱血山貓幫】
【背水一戰 中崎有機夢碎?】
【防疫專題:呼吸的難題】
【舊衣變提袋 循環共享新概念】
【身在「蝠」中不知福?】
在公布得獎名單前,
主辦人 阮淑祥阮姊還設計了網路人氣獎的票選,
也歡迎朋友們進入網站觀賞影音
投下您認為值得鼓勵的好報導:
https://www.newsaward.org/vote
**
謝謝評審們對華視新聞的肯定。
其實華視新聞的每一則報導都秉持一樣的用心和高標準。
無論有沒有新聞獎,
都謝謝同事們願意奮力實踐公共價值。
也謝謝觀眾朋友們的支持和鼓勵。
我們會繼續努力、發揮對台灣社會的正面影響力!💪
劉一峰神父過世 在 林智群律師(klaw) Facebook 八卦
<高級的台灣身分證>
今天有一個新聞,
是光啟社副社長丁松筠神父今天(5/31)過世,
很多人都感覺非常難過,
其中理由之一就是丁神父來台50年,
終於要在明天6/1拿到台灣的身份證,
但沒想到卻在今早傳出安息主懷。
(關鍵字:來台50年,身分證)
我們常常聽到某某神父在台灣奉獻幾十年,
講得一口流利台語,跟台灣當地打成一片,
卻直到今年才陸陸續續拿到台灣身分證的故事,
比如:76歲的法籍神父劉一峰來台奉獻51年,
終於在106年4月28日拿到中華民國身分證
來台奉獻53年,81歲的甘惠忠神父期盼多年,
終於在今年取得台灣的國民身分證,
來台48年、曾獲總統府頒發「景星勳章」的賴甘霖神父,
已屆101歲高齡,終於在106年4月13日拿到身分證,
終於成為「正港的台灣人」!
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出在台灣的國籍法,主要採屬人主義,
只要父母其中一人是台灣人,就可取得台灣身分證,
另外台灣承認雙重國籍,
台灣人去美國取得美國國籍,還是能夠保有台灣的國籍,
隨時可以回來享受台灣的健保,
也就是"一日自己人,終身自己人"的概念~
相較之下,
台灣國籍法對於外人歸化就非常嚴格,
基本上是"一日外人,終身外人"的概念,
如果要歸化,要符合下列要件:
1.每年要在台灣境內待滿183天,繼續五年以上。
2.年滿20歲有行為能力。
3.沒前科。
4.有相當之財產或專業技能。
5.具備基本語言能力及國民權利義務基本常識。
前面幾項還好處理,主要是卡在第4點,
這個所謂的相當的財產,基本上就是500萬元的資產
所謂的專業技能,
基本上月薪要超過4萬或取得台灣專業技師檢定(神學不算吧!)
你想神父怎麼會有500萬元或相關專業技能呢?
另外要歸化,還要先提出放棄原有國籍的證明
也就是你要先拋棄原本國籍,才能申請台灣身分證,
但是,不保證你會過!
那萬一我先拋棄了美國國籍,台灣身分證又沒過,
豈不是變成無國籍人,去哪個國家都會被拒絕?
有哪個人會願意冒這個風險呢?
單從雙重國籍這點來看,
台灣對於本國人擁有雙重國籍容忍度高得不得了,
對外籍人士可是嚴厲得不得了,絕對不容許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
對外籍人士而言,
台灣身分證,基本上是一個神話,
就這樣,這些耗費幾十年青春歲月在台灣奉獻的神父們,
一直被當成外人,拿不到台灣身分證!
不過政府去年底修改了國籍法,
台灣人的配偶可以不受第4個要件(財力或專業)限制,
放寬了提出拋棄國籍證明文件的時間,可以在申請後一年內補提,
另外也以特案方式讓一些對於台灣有特殊貢獻的人
即使不符合上面五個要件規定,也可以歸化,
(其實特勳歸化的規定一直都在,不知道為什麼政府都沒在用)
這才讓這些神父們取得台灣身分證!
相關法條:
國籍法第3條第1項(新法):
外國人或無國籍人,現於中華民國領域內有住所,
並具備下列各款要件者,得申請歸化:
一、於中華民國領域內,每年合計有一百八十三日以上
合法居留之事實繼續五年以上。
二、年滿二十歲並依中華民國法律及其本國法均有行為能力。
三、無不良素行,且無警察刑事紀錄證明之刑事案件紀錄。
四、有相當之財產或專業技能,足以自立,或生活保障無虞。
五、具備我國基本語言能力及國民權利義務基本常識。
同法第9條(新法):
外國人申請歸化,應於許可歸化之日起,或依原屬國法令須滿一定年齡
始得喪失原有國籍者自滿一定年齡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喪失原有國籍證明。
劉一峰神父過世 在 作品回顧法國爸爸劉一峰|社會光明面新聞獎|華視新聞雜誌 的相關結果
在花蓮玉里有位劉一峰神父,1966年、他從法國飄洋過海到台灣,超過半個世紀來, ... 近年來,他還賣掉了父母過世後留給他在法國的土地,將錢匯回台灣. ... <看更多>
劉一峰神父過世 在 花蓮玉里「法國爸爸」劉一峰以台為家奉獻一生 - 小世界 的相關結果
兩起事件發生後,讓更多台灣人知道,在花蓮縣玉里鎮上有一位來自法國的劉一峰(Rev.Yves Moal)神父,五十五年來,利用二手物流中心和愛心農場照顧著當地 ... ... <看更多>
劉一峰神父過世 在 劉一峰(神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劉一峰 (法語:Rev.Yves Moal,1941年8月5日-)神父,出生於法國布列塔尼區菲尼斯泰爾省北部的聖波勒德萊昂(Saint-Pol-de-Leon)。天主教巴黎外方傳教會傳教士,1966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