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頭,不離不棄的客戶難能可貴,還帶我到德國拍旅遊特輯,心存感激。
從慕尼黑落機,坐三個小時車,到了第一站羅騰堡 #Rothenburg 。這座有千年歷史的古城,保存程度叫人驚訝。環繞舊城的護城牆,就像《進擊的巨人》設定,部分也似 Winterfell 的薄弱防禦。遊客的目光都集中在滿城紅頂的中世紀建築,樓房外牆漆成柔和的淺黃、淡綠、天藍,還有歌德式大教堂,根本是拍婚照的場景。坐在景點石橋上,一個麻甩佬望著鏡頭有點不知所措。
這個巴伐利亞古城,中世紀是個獨立王國,是南方商旅必經之地,是以富裕快樂了幾百年。到17世紀,天主教聯盟四萬大軍壓境,小城幾千人死守三日,最後因爲一個愚蠢守衛,帶火把進入火藥庫引發爆炸而失守。一個人的失誤可以導致多恐怖的骨牌效應,香港人最清楚。三十年戰爭引致小城八成人口死亡,再經歷數以百年的貧窮陷落。
直至19世紀末,一批文人墨客再經此地,自發復修這個中世紀小城,羅騰堡突然又成為著名的旅遊城市,重現昔日風光。突然又到了20世紀初,一位美國年輕女遊客路經此地,買了一幅舊城油畫,回家掛在客廳中央,竟成為拯救這座城市的契機。
女遊客的兒子叫 John Jay McCloy ,長大後成了美國戰爭部副部長。二戰尾聲,盟軍計劃轟炸羅騰堡,他記起家中那張風景畫,覺得炸了古城可惜,於是派人進城勸德軍投降,將領知道差不多要戰敗,無條件棄守,美麗的羅騰堡也逃過一劫。
歷史充滿必然和偶然,一念之間,累積的壓力可以爆發,也可以化解。有時鑰匙繫於一人手中,愚蠢當然越少越好,善念在危急關頭也許能轉危成機,可惜善念實在太罕有,讓羅騰堡的真實故事聽來像童話一樣。可幸的是,這裡大媽們不算多,讓我有一刻安寧,可以慢慢走,慢慢想。
Germany Tourism ZEISS Vision Care
#VisitGermany #GermanySimplyInspiring #ZEISSHK #visitfranconia #14cities #reiselandfranken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chea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來是神聖羅馬帝國內戰而已 後來變成宗教戰爭 又演變成法國vs神聖羅馬帝國對決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密碼的故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8584 參考資料: 一本書讀懂歐洲史 楊益 Cheap貼圖上架啦 https://store.lin...
「三十年戰爭」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三十年戰爭 在 柳俊江 Lauyeah Facebook
- 關於三十年戰爭 在 Cheap Facebook
- 關於三十年戰爭 在 許信良 Facebook
- 關於三十年戰爭 在 cheap Youtube
- 關於三十年戰爭 在 wes wes Youtube
- 關於三十年戰爭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 關於三十年戰爭 在 [假設] 天主教打贏三十年戰爭等宗教戰爭- 看板DummyHistory 的評價
- 關於三十年戰爭 在 三十年戰爭 哈布斯堡家族單挑全歐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三十年戰爭 在 三十年戰爭 的評價
- 關於三十年戰爭 在 擲出窗外事件:三十年戰爭的導火索 - PTT新聞 的評價
三十年戰爭 在 Cheap Facebook 八卦
不是啊,我做歷史影片的,我嘴民進黨幹嘛?
我今天講1618年三十年戰爭,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法國..大混戰
無緣無故插播時事評論是不是?
「這一仗發生了著名的呂岑之霧,瑞典國王戰死...ㄜ 現在插播一下時事頻論,這個疫苗阿...」
靠北,我連韓國瑜都沒嘴過,是要嘴三小?
我又不是政治型YT,政治型的請洽波特王還是高雄歷史哥、寒國人
我就是講歷史的
每次講歐洲史,你就扯怎麼不講日本人大屠殺
靠北,你家廁所門壞了,要不要順便講
#Cheap被嗆到哭不敢回
我還很好奇說我被嗆到哭? 我生平被嗆到哭很像沒有
特別用他的名字搜尋了一下回覆紀錄
原來這個叫做嗆到哭,不敢回啊?
我根本不知道在講三小 怎麼回
阿是找到我野史當正史講的影片了沒
最後誰說我不敢嘴民進黨的? 笑話
1450真的很多,但我跟你保證我絕對不是
--
來看看三十年戰爭的前因吧
天主教和基督教怎麼分家的? 贖罪券與宗教改革
https://youtu.be/xQuq0QU3hWU
天主教與基督教怎麼分裂的? 馬丁路德為什麼不爽呢?
三十年戰爭 在 許信良 Facebook 八卦
今天下午,應邀到台北市政府「大陸事務暨兩岸交流實務研習會」,演講「美中對抗與兩岸關係」。我把去年九月在海基會針對同一議題所作的演講內容,根據半年多以來的新情勢發展,作了一番補充與修正。以下是今天演講稿的全文:
美中對抗與兩岸關係
公元前431年到公元前404年,正當中國的春秋時代,古希臘城邦世界爆發了以斯巴達為首和以雅典為首的兩大集團的爭奪霸權之戰。三十年戰爭的結果,雖然斯巴達獲勝,其實兩敗俱傷。曾經輝煌燦爛的,民主繁榮的古希臘城邦世界從此沒落,不到百年,便臣服於來自北方的比較野蠻的馬其頓王國。
曾經親自參與這場戰爭的傑出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認真研究這場影響世界歷史走向的大戰,得出這樣的結論:
使得這場戰爭無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壯大的力量,還有這種力量在斯巴達造成的恐懼。
美國當代傑出的戰略學家、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創辦人艾里森教授,把修昔底德的結論稱作「修昔底德陷阱」。就是說,新興霸權大國的崛起,以及這種崛起在既有霸權大國引起的恐懼,必定引發戰爭。
艾里森教授於前年5月出版「註定一戰」,"DESTINED FOR WAR",認為當今的美中關係正走向「修昔底德陷阱」。
艾里森教授的警告,完全被川普政府所接受。前年底發表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報告」以及去年初發表的美國國防部「國防與安全報告」都把中國大陸稱為「戰略對手」,而不再是以前的「戰略夥伴」,或「建設性的夥伴關係」。川普總統在去年的一次演講更明確指出:美中貿易戰的目標,就是不讓中國大陸繼續崛起。
所以,問題不在龐大的貿易赤字,而在潛在的霸權之爭。
當然,美國也不可能忽視嚴重的貿易赤字。2017年,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貨品貿易赤字是3752億美元,佔美國對外貨品貿易總逆差的46%。美國對中國大陸出口貨品1304億美元,對中國大陸進口貨品5056億美元。
在美國川普政府的高壓之下,美中貿易戰極可能以中國的讓步妥協暫時休兵。但是,這只是美中世紀大對抗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在美中大對抗的新戰略形勢之下,美中台三邊關係也勢必隨著改變。
中國大陸從來都把台灣問題視為「核心利益」。自1970年代開始主導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季辛吉主義」,其基本精神就是不挑戰這項主張。上海公報開宗明義的陳述:"美國認知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主張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對此不予挑戰。"這就是季辛吉主義的精隨。
現在,美國重新評估台美關係,不再堅守這個立場。美國國會去年通過了「台灣旅行法」,以及更重要的「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台灣旅行法」要求美國政府派遣高級官員訪問台灣,並邀請台灣高級官員訪問美國;不再把台美官方關係視為禁忌。「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更把台灣當作是美國「印太戰略」的夥伴,要求美國政府堅守「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並定期檢討和強化台灣的防衛能力。
這些規範台美關係的法案,現在都成為對美國政府有約束力的美國法律。「六項保證」本來只是1982年美國雷根總統對台灣的一項政策承諾,現在也因為列入「亞洲再保證倡議法」而成為美國法律。這「六項保證」的最後一項,明白宣示「美國不會正式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
而在四十年前中美建交當時美國國會通過的「台灣關係法」,本來就給予美國政府一切必要的法律依據可以維護台灣的安全。除了明白宣示「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前途之舉–包括使用經濟杯葛及禁運手段在內,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全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這個法案也明白規定「美國總統和美國國會將依據他們對台灣防衛需要的判斷,遵照法定程序,來決定提供上述防衛物資及服務的種類及數量。對台灣防衛需要的判斷,應包括美國軍事當局向總統及國會提供建議時的檢討報告。」
根據美國政府的解密文件,在50年前發生金門八二三炮戰當時,美國軍方曾經建議提供核子武器給台灣,但為艾森豪總統所否決。
這幾年,中國大陸對台武統的聲音,甚囂塵上。中國大陸政府想必有所準備。
如果台海今天發生戰爭,情勢應當比50年前更為嚴峻。
50年前的美國軍方,面對台海戰爭危機,認為有提供台灣核子武器的必要。今天的美國軍方,面對同樣的危機,沒有理由不對台灣的防衛需要做同樣的判斷。從沖繩美軍基地把核武送到台灣,只需幾小時。所以,如果大陸以為可以依靠絕對優勢的武力在台海開啟戰端,在美中對抗的時代,那絕對是輕率的估算。
那麼,台灣是不是可以因此無所顧忌,肆意挑釁,像有些人主張那樣「推動獨立公投」?
不久前,前美國駐台代表卜睿哲先生公開致函給「喜樂島聯盟」主席郭倍宏,明確反對獨立公投的提案。他說,「如果台灣的行動造成戰爭風險並可能引發美國干預,那麼這些行動的台灣運動者應該事先徵求美方的意見。」
卜睿哲甚至也不贊成美國國會邀請蔡英文總統赴美演講。他指出,美國國會議員邀請蔡英文總統到美國國會演講的提議有三大缺失:「一是違反中美關係核心價值,在陸美商恐被報復,中美貿易談判也受影響;二是大陸必以更激烈的外交與軍事演習報復台灣,台灣付出的代價會比蔡英文至美演講的獲益要大;三是不尊重台灣的立場,蔡英文必須在對美關係與對陸關係之間保持某種程度的平衡。」
卜睿哲的意見,應該能夠反映現在美國國務院官員的主流想法。這就是說,在美中對抗的新形勢之下,美國雖然會更堅定支持台灣對抗中國大陸的壓力,但也不會鼓勵和支持台灣主動挑釁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立場底線。
蔡英文總統的兩岸政策,正是美國政府現在所支持的兩岸政策。卜睿哲也不諱言,「美國支持蔡英文及其政府的原因是她謹慎再謹慎,她並不認為美國的承諾是理所當然的,並且理解密切溝通的價值。」
蔡英文總統主張以「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關係,要求中國大陸尊重中華民國在台灣繼續存在的歷史事實和在台灣實施的自由民主政治體制:這是非常理性的立場;也是絕大多數台灣人民支持的立場。這其實也是美國政府一再宣示不容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的台灣現狀。
「獨立公投」或「正名制憲」,是台灣片面改變台灣現狀。「九二共識」或「一國兩制」,是大陸強迫改變台灣現狀。這都是美國政府所不能接受的。
中華民國是兩岸歷史連結和法理連結的關鍵。由於中國大陸否定中華民國,否定中華民國憲法,遂使「九二共識」和「一中原則」在台灣沒有被接受的空間。
這正是國民黨現在的兩岸論述的困境!
年初以來,中國大陸官方對「九二共識」的詮釋越來越不含糊。根據香港中評社的報導,軍方出身的前中共中央國台辦副主任王在希,在今年二月二十四日的一個座談會上講話,非常不客氣地指出,「多年來國民黨把『九二共識』解釋為『一中各表』,扭曲了九二共識的本來意義;如果只認同一中,不謀求統一,就不是真正的九二共識。所謂的『一中各表』嚴格意義上偏離了一個中國原則。」
在這樣的情境之下國民黨還繼續高談九二共識,明顯自欺欺人。
的確,兩岸關係需要善意,不只是理性。但是,就台灣的立場而言,接受否定中華民國的九二共識,是屈從,不是善意。
典型的兩岸關係的善意表述,是「兩岸一家親」。兩岸一家親純粹是一種親善態度的表達,不具法理意涵,不像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則有特定的法理意涵。接受否定中華民國的九二共識,在法理上,就是默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要求。當美國國會剛通過法律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要求之時,如果台灣的主要政黨居然可以默認這項要求,美國將情何以堪?!台灣人民又將情何以堪?!
惠台三十項措施,本來也是大陸對台灣人民表示善意的政策,卻因為否定中華民國,而讓善意成為懸疑。
台灣理想的兩岸政策,應該兼具蔡總統的理性和柯市長的善意。
柯市長的善意,讓台北和上海的城市論壇可以繼續舉辦。柯市長從來不談九二共識和一中原則!
蔡總統的理性確保了寸步不讓的主權立場,卻並不傷害台灣的經濟。事實上,蔡總統上任快三年,兩岸貿易不減反增。在2017年,依據中國大陸的統計,大陸對台灣出口444億美元,從台灣進口1550億美元。台灣的順差約1100億美元。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居然高過美國對大陸的出口。在2017年,美國對大陸的貨品出口只有1304億美元。
蔡總統深刻瞭解兩岸經濟已經形成牢固的結構關係,大陸對台灣的依賴並不比台灣對大陸的依賴更少。
只有當中國大陸也能像對待兩岸經濟一樣理性地對待兩岸政治,兩岸的政治談判才有可能對兩岸有利無害!
蔡總統和柯市長都是具有高度智慧的領導人。「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就兩岸關係而言,兩位都是卓越的領導人。可惜她和他的卓越卻往往淹沒在喧囂的議論之中!
三十年戰爭 在 cheap Youtube 的評價
本來是神聖羅馬帝國內戰而已
後來變成宗教戰爭 又演變成法國vs神聖羅馬帝國對決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密碼的故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8584
參考資料:
一本書讀懂歐洲史 楊益
Cheap貼圖上架啦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author/1784332
成為VIP訂閱戶 每月台幣30元起 享有不同的專屬粉絲福利
https://tinyurl.com/y2b43ap2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heapAOE/
discord群組:
https://discord.gg/ymNuMVg
cheap遊戲副頻道:
https://tinyurl.com/y3hfw7du

三十年戰爭 在 wes wes Youtube 的評價
提到歐洲的戰爭,各位會想到什麼?
是各種鋼鐵巨獸初次亮相的一戰?
還是如同浩劫一般的二戰?
那你知道在四百年前,有場更加慘烈的戰爭嗎?
這集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場波及全歐、耗時三十年的大戰爭吧!
馬上幫我們按下訂閱按鈕!!!!每周三跟每周六更新,讓您每周跟著我們一起環遊世界
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DoctorShuTw/
如果想要聆聽我們與世界的旅行也可以點此網址:
https://www.ximalaya.com/zhubo/87430655/
我們同時也擁有Bilibili 歡迎收看我們的節目:
https://space.bilibili.com/446945494?...

三十年戰爭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評價
美因茨的美景有一個堡壘中,美因茨的堡壘,它由三十年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該瑞德特(如當場名稱)實際上是被稱為瑞德特(所以正確的屬),平均退兵營。 在瑞德特現在房子博物館Castellum,當地博物館的美因茨,Kastel的 。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三十年戰爭 在 三十年戰爭 哈布斯堡家族單挑全歐洲 - YouTube 的八卦

本來是神聖羅馬帝國內戰而已後來變成宗教 戰爭 又演變成法國vs神聖羅馬帝國對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密碼的 ... ... <看更多>
三十年戰爭 在 三十年戰爭 的八卦
三十年戰爭 (Thirty Years' War)(1618年~1648年),是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戰爭以波希米亞人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 ... ... <看更多>
三十年戰爭 在 [假設] 天主教打贏三十年戰爭等宗教戰爭- 看板DummyHistory 的八卦
在板上搜尋過關鍵字,沒有找到相關內容。
大家都知道歐洲近代早期有很多宗教戰爭,
最後以新教(假如不要管跑來亂的法國)名義上獲勝告終,
這導致德意志地區取得信仰自由,但也長時間分裂衰弱,
而信仰新教的荷蘭、英國、瑞典...等政權得以興起,
打了很久的內戰、最後單純反哈布斯堡的法國也一度變成西歐最強。
假如在一系列的宗教戰爭中,以哈布斯堡王朝為代表的天主教陣營獲勝,
請問會對歷史造成什麼顯著的影響呢??
因為宗教戰爭很多,就以最決定性的三十年戰爭來看,
天主教陣營勝利----> 西發里亞和約內容改變 :
1.宗教自由減少,中歐新教徒向其他地區(美洲?)移民的速度加快
2.哈布斯堡王朝對德意志地區的影響力增強,HRE再度集權化(?)
3.尼德蘭等國獨立失敗(自治?),擴張失敗的瑞典衰弱,西班牙仍是歐洲最強國度
4.剛從內戰損害中回復的法國又戰敗,短時間內無法與哈布斯堡競爭
5.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後,可能會由奧地利皇室成員入主而非波旁王朝
6.近代國際法發展較遲緩
7.大革命可能會爆發在奧地利或德意志(?)
8.近代以普魯士為中心的德意志霸權難以出現
其他我想不太到了,工業革命萌發於英倫群島應該沒有影響,
上述的可能性有錯誤,或是有其他很重要的走向嗎?
--
假如這樣我也死不了,我就會成為高手。
~ <武道狂之詩> 荊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0.28.124
如果天主教打贏,尼德蘭可能會再次被西班牙佔領,就不算是國家而是一些省分了
如果奧地利哈布斯堡比史實還要強大,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應該可以打贏吧
史實裡這場戰爭是平手,波旁王朝入主西班牙但放棄很多權利
※ 編輯: jimmy5680 來自: 1.160.28.124 (11/15 20:24)
會有這種假設是因為天主教聯軍在三十年戰爭裡的1636年一度逼近巴黎,
另外也有幾次打得法國抬不起頭,當然就算巴黎被攻陷法國也不一定會求和,
但是這樣的話部分德意志諸侯可能就會倒戈,讓哈布斯堡王朝在停戰時不用讓步
※ 編輯: jimmy5680 來自: 1.160.28.124 (11/15 23:4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