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舉行的「美台經濟繁榮夥伴對話」進一步強化了美台經濟關係。明天我們將直播一場論壇,深入討論兩項關鍵合作領域:全球健康保障和安全供應鏈。誠摯邀請各位一起參加「台美防疫x新經濟數位論壇」。AIT處長酈英傑、AIT經濟組副組長邵藹帝,經濟部部長王美花、以及台灣公私部門相關領域專家將與會討論,希望能讓大家更了解美國和台灣如何 #共同努力共同得益!精彩直播別錯過!#台灣模式
日期:11月25日(星期三)
上午10:00-10:15 - -
場次一:經濟部長王美花專題演講:「從台灣防疫成功到全球產業關鍵地位」
上午11:00-11:35 - -
場次二:AIT處長酈英傑開場致詞
美台夥伴關係及供應鏈重組座談會:
AIT經濟組副組長邵藹帝
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
3M台灣董事總經理仝漢霖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
Last Friday’s Economic Prosperity Partnership Dialogue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U.S.-Taiwan economic relationship. Tomorrow we’ll dive into two of our most critical areas of cooperation: global health security and secure supply chains. Join us for a two-part webinar entitled “The U.S.-Taiwan Forum on Pandemic Prevention and Supply Chain Restructuring.” This webinar will feature Taiwan’s MOEA Minister Wang Mei-hua, AIT Director Brent Christensen, AIT Economic Deputy Chief Arati Shroff, and other Taiwan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experts on these critical topics. We hope this webinar will give you a better idea about how the U.S. and Taiwan can #StriveTogetherThriveTogether. Don’t miss it! #TaiwanModel
Date: Wednesday, November 25
10:00-10:15am --
Part I: Keynote speech of MOEA Minister Wang Mei-hua on “From success of the pandemic prevention to holding the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global industrial arena”
11:00-11:35am --
Part II: Remarks by AIT Director Christensen & an expert panel on “Together we succeed: US-Taiwan partnership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global supply chains” featuring:
Arati Shroff, Deputy Chief of AIT Economic Section
Chih-Ching Yang, IDB Deputy Director General, MOEA
Jeffrey Tung, 3M Taiwan Managing Director
Stephen Su, ITRI Vice President and General Director of the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Strategy Center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推薦目錄: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在 高嘉瑜 Facebook 八卦
【請CDC正視居家檢疫、隔離者暴增的事實,立刻建立社區防疫SOP,亡羊補牢!】
近日居家檢疫、隔離者暴增至近5萬人,陳時中部長更預估高峰恐達6萬人,曝露出幾個問題:
一、防疫旅館供不應求,到3/18日止全台可安置人數僅306人,甚至逼得北市祭出健康的人住旅館,讓居家檢疫、隔離者進入社區。
二、民政系統人力不足,已無法因應及時時關懷龐大的居家檢疫、隔離者。
三、社區明知有居家隔離、檢疫者,但因「避免恐慌、標籤化」理由,卻不明白告知社區,讓社區居民自求多福,與檢疫、隔離者諜對諜。
四、居家隔離、檢疫者的通知單竟未告知垃圾清運方式,事實證明,僅1/100垃圾由專業清運者處理,其餘垃圾幾乎都跟社區垃圾混合。
五、居家隔離、檢疫者在社區內活動時,社區也無強制力可處理。
嘉瑜建議:
一、CDC應儘速正視防疫旅館需求,建立單一窗口,運用「霸王條款」紓困條例第七條「實施必要之應變措施或處置」。政府不該只要醫護共體時艱,而不要求旅館業在得到紓困補助的同時負起加入防疫體系的義務!
二、儘速補足「關懷」居家檢疫、隔離者的人力,輔以智慧防疫,用台灣強項的資通訊技術來翻轉傳統的監控制度,以避免破口。
三、居家檢疫、隔離者已對各社區防疫造成極大壓力,CDC應重新檢討現行的保密不公開政策,朝告知社區,並讓社區有充足準備,建立防疫SOP的指引,才能確保社區確實做好防疫工作,成為守住社區防疫的關鍵力量。
四、應在居家隔離、檢疫單上告知垃圾清運方式,並主動請專業清運者協助垃圾清運,同住者垃圾也應一併處理,確實跟社區垃圾分開處理。
五、讓社區可協力關懷居家檢疫、隔離者,確保遵守防疫SOP,讓社區成為防疫體系的一環。防疫的成功在全民併肩作戰,不是只靠政府單打獨鬥,此時應該運用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協力),全民加入防疫抗疫的戰爭!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在 吳思瑤 Facebook 八卦
《車站不只是車站 歸鄉不只是歸鄉》
11年前,在我當選市議員後,北投公民團體為了籌備迎回新北投火車站的工作,找上了我。
我依稀記得,北投公民當初是以推動《 #台北古蹟公益信託基金---- 北投古蹟專案》,希望藉由「十萬人的一元,勝過一人的十萬元」這樣草根的、公民的小額捐款力量,為迎回老車站募款籌資。
這是思瑤與老車站結緣的開始。
對於我這個台南女兒,新北投車站是讓我這位異鄉人深刻認識北投土地文化的起點,也是我投入北投文化工作的原點。
是的,北投之於我,曾經是一個陌生的異地。
但「認同土地,就從認識文化開始」,在我身上,就是最強大最深刻的例證。
就這樣,一頭掉進北投這片土地的神奇魔力裡,再也離不開了。
1989年老車站就被迫搬遷、流浪至彰化,因此我從未見過他昂然佇立、守護北投的身影。
我初次親眼看見車站,是我投入迎回車站運動,遠赴彰化花壇台灣民俗村園區,在山林裡看見他日益凋零的身軀。
即使是透過北投耆老的口述來想像車站面貌,或透過老照片來拼湊車站的輪廓,乃至奔走彰化—車站流浪之地,親自與他許下「一定帶你回家」的誓約,
我對於車站的感情,早已經超越那有形的站體,而是架構在濃烈的文化使命與土地認同之上。
一晃眼,11年了。
迎回車站的這段路程,距離不是只有彰化到台北近200公里的里程數,而是漫長的11載歲月光陰。
而對於在思瑤之前就積極投入車站歸鄉的北投人,這段等待之路,更是「比漫長還漫長」。
車站回家之路,遠比我們想像得更波折崎嶇。
從民間主動出擊洽談一再碰壁、彰化台灣民俗村原經營者不願意割愛放手(2010前);
到台灣民俗村轉手易主,加速車站破敗凋零,更加強化北投人討回車站的意志與速度(2011);
到思瑤多次質詢要求,促成北市府願意出面承擔居間協商的責任(2012~2014);
再到彰化車站擁有者願意無償將車站回贈北投後,北投公民與部分文資人士爆發車站選址爭論(2014~2016)……
是歷史的捉弄吧?!
萬萬沒想到,車站歸鄉最艱辛的部分,竟然是由他確定能夠回家後而開始。
故鄉已近在眼前,而歸鄉的最後一哩路,竟然有如萬里之遙。
2014年開始,歷經六次公民會議,見證北投公民堅韌意志、高度智慧與民主精神。
無論是重組樣式(1916年版或1937年版)、重組工法、基地位置、歸鄉後營運模式,都是北投人一次一次、一項一項、一字一句討論而得。
當中有歡笑、有淚水、有喜悅、有失望、有爭吵、有和解、有對立、有包容、有激情、有感性……
這一路的軌跡,都值得被記錄記憶,思瑤都心存感恩。
新北投火車站歸鄉創造了許多台灣文化典範。
除了文化資產異地保存、公益信託基金投入文化保存等事蹟,都創台灣之先以外,最值得歷史紀錄的與感動人心的,莫過於這過程中的「 #公民參與」。
新北投車站歸鄉運動從發起到完成、自始至終都是公民社會由下而上催生推動;而多年來在北投舉辦的懷念車站年度活動、到今年車站歸鄉慶祝系列活動,都是民間自主籌辦,而政府只是配角,扮演協力角色;
而未來車站新生後的營運方式,也是透過公私合營的夥伴機制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來引領車站的新生,創造永續的價值。
11年來,物換星移。從彰化到北投、從郝龍斌到柯文哲、從市議員到立委,不變的是,北投多元強大的公民社會,依舊昂然挺立。
我們可以很驕傲地說:「北投價值,就是公民參與。」
這是北投最大的榮耀,也是車站歸鄉最重要的意義。
新北投火車站,是北投歷史文化記憶的一塊缺角。
前一個10年,我們努力拼回這塊流落在外的文化拼圖。
下一個10年,讓我們為創建台灣第一個「 #生活環境博物園區EcoMuseum」而繼續奮鬥下去。
11年的歸鄉之路,也許過程不是盡善盡美,思瑤也有許多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我懷抱謙卑,也無盡感恩。
謝謝所有一路奮戰陪伴的夥伴。謝謝所有沿路集氣加油的朋友。也謝謝所有不吝批評指教的人士。
車站回家,這不是終點站,而是新出發的起點。
在守護在地歷史文化的軌道上,愛北投的列車永遠不會停駛,我們會堅定前行,無畏前進。
北投人,上車吧!
讓我們繼續以對土地的認同,對文化的熱愛,搭上這列愛北投的列車。
#車站不只是車站, #歸鄉不只是歸鄉。
車站爺爺,過去您守護北投,
現在,就讓北投守護您。生生世世,永永遠遠。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熱愛北投的朋友。
以及,在天堂裡看著車站終於回家的天使----戴秀芬女士。
#今晚開始系列活動開跑歡迎大家
#車站回家倒數1天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在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Definition - Investopedia 的相關結果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involve collaboration between a government agency and a private-sector company that can be used to finance, build, ... ... <看更多>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在 A smarter way to think abou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的相關結果
PPPs can also spread a project's cost over a more extended period and can thus free up public funds for investment in sectors in which private ... ... <看更多>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在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PPP 模式,即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英語: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縮寫:PPP),中國大陸稱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香港稱為公私營合作,又稱公私合作夥伴關係、公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