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racieofficial
《兒少網路安全保護專員培訓線上課程》
感謝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的邀請,
讓我有機會與大家分享如何發想、規劃與呈現「性」相關的內容在我的平台。
我的結論也和你們分享:
表達的態度更勝過內容,
內容的規劃更勝過外在的呈現,
只要態度與內容對了,
怎麼呈現我倒覺得是個人的風格表達,
不需要特別的形式。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保持自我的風格自在的呈現,
都會是最好的作品。
G. Hsu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泰辣 Tyl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決定來聊聊我們的青蔥歲月 在我們成為光彩照人的女神前 我們也曾有過被欺壓凌辱的時代 而現今社會霸凌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因此我們決定來碰這個艱難的議題 -- 其實一開始打算好好講的 結果一正經聊變得無聊透頂 於是決定改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聊 誰知道舉重若輕的結果舉一個太輕 明明嚴肅的話題變成瘋癲鬧劇 ...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在 徐榛蔚 Facebook 八卦
【尊重他人珍愛自我 勇敢向霸凌說不】
霸凌無所不在,無論是職場、校園、網路,任何具備社會生態的地方,就有可能存在霸凌,不容我們輕忽,霸凌的開端可能從小小的排擠、衝突、起鬨演變成集體霸凌,因此榛蔚不禁想,如果在情況失控前有機會改變呢?進而遏止現存的狀況,也許就能終止霸凌事件的惡性循環。
每一起的霸凌事件都讓榛蔚無比心疼,因此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杜絕霸凌,而榛蔚更希望給予被霸凌者勇氣與力量,若是遭遇霸凌時,請勇敢表達自己的感受,透過管道向上級、老師或家長反映,以及旁觀者若是漠視霸凌的發生,便可能為隱形的助長者,因此可以透過陪伴與關懷的實際行動,伸出援手與被霸凌者並肩翻轉困境。
面對霸凌課題,請跟著榛蔚從學習互相尊重開始,認識並欣賞彼此的不同,更重要的是珍愛自我,每個人都是最獨特的存在,都值得擁有平等與正義,讓我們從愛與關懷出發,一起勇敢向霸凌說不!
若遭遇校園霸凌,可以這麼做:
1.向導師、家長反映
2.向學校投訴信箱投訴
3.向花蓮縣反霸凌專線投訴 03-8462108
4.撥打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線 0800-200-885
或至留言板留言 https://reurl.cc/vn6DEl
5.於校園生活問卷中提出或是向其他管道(警察、好同學、好朋友)述說
若發生職場霸凌可撥打:
花蓮縣政府1999縣民熱線
若遭受網路霸凌可尋求: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申訴專線 02-25775118
申訴電子郵件信箱: iwinservice@image.tca.org.tw
申訴網址: www.win.org.tw
#越多人關注就越有勇氣
#我們一起攜手同行
#國際反霸凌月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在 呱吉 Facebook 八卦
數天前有一則新聞,標題聳動地說「滑板醜聞」,指稱有一批「2020 年優秀及潛力滑輪板選手訓練營」的選手有吸菸、喝酒等不當行為,甚至還有男女相擁入眠等誇張行徑,這些年輕選手立刻遭到滑輪溜冰協會懲處。
運動選手並不是表現好就有免死金牌,品格與操守也在社會期望的範圍之內。所以犯錯接受懲罰,當然合情合理。
不過在這些受到懲罰的年輕選手裡,最嚴厲的兩年禁賽是處罰兩位媒體報導「相擁而眠」的男女選手。而這兩位所謂的相擁而眠並不是發生在訓練中,而是在訓練後、於私人場所遭到偷拍外流。我們不禁要問這個處置是否合理?
直接判定部分選手停賽兩年,等同於讓極有希望為國爭光的學生選手,直接喪失明年東京奧運、2022杭州亞運資格賽的出賽資格,也等同判決他們的職業生涯死刑,對於兩情相悅的兩小無猜來說,這是有必要的嗎?協會顯然懲處過當,我完全不認同這種直接宣判處選手生涯死刑的判決。
從八月事件發生、報導陸續出現以來,協會接獲檢舉後唯一做出的舉動,就是在體育署要求下,於9月28日召開紀律委員會做出懲處。然而,協會 #完全沒有訂定選手行為準則,在選手收到懲處結果後, #協會也從來沒有理會選手的申訴。協會的紀律委員會到底是按照什麼樣的標準來做出懲處決議?又為何不能夠申訴?這兩年的禁賽標準又是如何產生?選手在這期間從來沒有被告知過。
就算是按照按照協會紀律專門委員會章程簡則第11條「為代表隊之教練、選手,因個人行為舉止,影響國家或協會聲譽者,視行為輕重處 2 至 4 年禁賽。」來做出禁賽決議,這些選手也從來不曾是、還未是代表隊選手,又要怎麼適用協會的紀律委員會章程?這樣子青少年偏差的行為,說老實話,很多人都曾有過,又怎麼會影響「國家聲譽」呢?
更嚴重和讓人吃驚的是,懲處風波並沒有隨紀律委員會的懲處而結束。某些選手在已經順利報名的近期賽事中獲得優異成績時,卻在頒獎前無預警被大會除名、私下拔除獎項,導致個人成績受到影響。另外,部分媒體披露的未成年選手裸露影像,是在 #當事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 #在營隊外的私人空間中,被偷拍並放上網路,更持續造成當事人的二度傷害。這很可能已違反兒少法第46-1條,教育局應該立即介入,透過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防止影像繼續散佈。我也必須譴責相關媒體的捕風捉影式報導、以及網友持續散播的劣質行為。
從2017年國民體育法翻修以來,各界就一直強調開放參與、程序透明、保障選手的重要性。但到今天,單項協會仍然可以透過組織力量及輿論風向,由上而下的掌握對選手的生殺大權。面對協會行政怠慢與內部救濟管道失能,我也鼓勵選手應該要依國民體育法第37條明定的仲裁機制,由向第三方單位(如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尋求救濟,也希望體育署應站在行政中立立場給予協助,而非單憑網路爆料未審先判。
我相信教育的目的,不應是讓犯錯的年輕選手沒有翻身的機會,而是讓他們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我們都曾年輕過,都是大人組成的協會,就給孩子一個機會吧。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在 泰辣 Tyla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決定來聊聊我們的青蔥歲月
在我們成為光彩照人的女神前
我們也曾有過被欺壓凌辱的時代
而現今社會霸凌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因此我們決定來碰這個艱難的議題
--
其實一開始打算好好講的
結果一正經聊變得無聊透頂
於是決定改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聊
誰知道舉重若輕的結果舉一個太輕
明明嚴肅的話題變成瘋癲鬧劇
如果有人覺得我們太不正經了
在這邊說聲對不住了
--
回歸正題
霸凌是存在現實生活中最嚴重的問題之一
很多人可能覺得霸凌是像電影中那樣
非要集體欺壓或是動手動刀才算
但其實大多數的人都曾有感受過「被欺負」
只要被欺負的人感覺到難受霸凌就成立
就算霸凌者並不認為自己正在霸凌別人
霸凌的標準是比我們想像還要低的
因此很多人在無形中都曾被霸凌
甚至成為霸凌的加害者
--
影片中分享了我們自身的經歷與故事
有很多辛酸現在已經可以笑著談
然而回想當時甚至厭世到很想死
而更多時候我們在無形中霸凌了別人
現在回想起來依然覺得不可思議
好像那些可惡的事情在當下只是樂趣
--
霸凌者其實並非都是罪大惡極的人
更多時候他們只是沒有意識到這件事
這時候群眾的力量將變成關鍵因素
被霸凌的人如果可以要用盡辦法求救
但更多時候他們很可能完全無力反抗
甚至已經厭世到決定放棄抵抗
作為群眾的你也許無法阻止霸凌發生
但你可以去關懷去報案去找更強大的力量
我們都聽過葉永鋕的故事
我們也都希望世界上再也沒有玫瑰少年
--
如果你是正處在被霸凌的囹圄中
你不信任周遭的人可以給予你幫助的話
你還可以跑 跑到警局報案 跑到生活圈之外求救
希望每個人都能頑強抵抗
因為生命一旦結束 就結束了
--
防制校園霸凌專線0800-200-885
職場霸凌可蒐證 向勞動局申訴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申訴專線02-89315185
(以上資訊提供,歡迎留言補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Xn-yu87jn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6xGU6ctUtyMGD_spCphxMOfHmUA)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評價
在資訊量爆炸的數位時代,如何培養孩子成為擁有思辨力的獨立思考者,而不只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一直以來,媒體識讀的重要性都不斷被提起,教育現場該如何真正落實?從媒體識讀到思辨力,科技素養教育的下一步又是什麼?
本場次各專題章節如下:
04:40 貴賓開場致詞,主講人:陳立人 (LINE台灣董事總經理)
17:15 專題演講一:科技素養與兒少網路安全,主講人: 黃益豐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執行長
34:56 專題演講二:從媒體識讀教育 培養數位公民,主講人: 陳巧茵日本聖瑪莉國際學校學習總監
57:05 專題演講三:落實科技素養的教與學,主講人: 葉丙成BoniO Inc. / PaGamO 執行長
01:22:35 專題與談:從媒體識讀到思辨力 科技素養教育的下一步:黃益豐、陳巧茵、葉丙成、陳立人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QsE2L2DmKU/hqdefault.jpg)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在 管碧玲 Youtube 的評價
管碧玲於交通委員會質詢NCC主委石世豪,針對NCC於今年8月以1579餘萬元發包「102及103年度網際網路內容防護機構計畫」委託案,由一民間協會得標,現行「WIN網路單e窗口」明年起併入「網路內容防護機構iWIN」。管碧玲指出,所謂的iWIN 全名是Institute of Watch Internet Network,就是監看網路。而自8月份起,此一監看網路機制由原本只針對兒少保護的網路色情,內容擴張、包山包海,甚至包含對新聞言論的檢舉,受理檢舉的協會還能直接發函電信公司要求將受檢舉者列入黑名單,等於成立一個台灣網際網路的警總!管碧玲質疑此一機制已走歪了,要求網路監看應回歸當初行政院資安會報所訂,監督範疇以兒少上網安全議題為主,絕對不可假託名義、管制網路言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C5t-eD7qBo/hqdefault.jpg)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在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iWIN - YouTube 的八卦
Share your videos with friends, family, and the worl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