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封面✌️✌️✌️封面是我
管我是不是封面,只能說La Vie本期專題企劃非常厲害!
————————————————
2020 / La Vie 10月號 #人設訂製術
————————————————
「如果你對人設這個詞超有感,可以跳過這串文字,如果沒有聽過人設這個詞,或是覺得人設是偶像和網紅才需要的,且先給我們一段文字的時間!
我們要溝通的人設,不是電玩動漫的二次元角色設定,也不是偶像明星依照公司規定與粉絲期待,去扮演的另一個自己;而是身處社群網路滲透、眾人都在博眼球的此時此刻,每一個人,包含正在閱讀雜誌的你們與製作雜誌的我們,都已經擁有,只是需要更加明瞭的人設。
這個人設不是來自別人,正是你自己,或從興趣專業而來,或從性格觀點而生,更偏向對自我風格的察覺。這個概念有一個很俗的用詞叫「做自己」,但在同溫層取暖、言行被無限上綱的現在,身要由己言要由衷其實很不簡單,尤其是面對大眾與商業市場,這麼多想被看見的自我,為什麼被認得與買單的是他不是我?
專題裡有聶永真和經紀人黃瀞慧、范琪斐和社群推手張嘉玲,以及活耀於新媒體平台的百靈果、台通、張志祺,由本人來現身說法;也有PressPlay、Henry Liao、iKala、台灣奧美,從經紀、行銷、廣告的角度揭露幕後。人設不是客觀真理或SOP,這是一個你是誰,你就可以是誰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與權力,好好思考與溝通我是誰。」
—— La Vie 10月號
————————————————
|COVER STORY|
● 我有自己的人設嗎 —— 陳易鶴、方序中、 李君慈、廖小子、格子
● 為什麼我們要談人設?
● 走出設計界,聶永真是誰 —— 設計師聶永真X經紀人黃瀞慧
● 從電視到社群,范琪斐觀點即人設 —— 資深媒體人范琪斐X社群推手張嘉玲
● 從Podcast聽見你的人設 ——「台通」X「百靈果NEWS」凱莉
● 人設要鮮明,路才能走得久——「志祺七七X圖文不符」
● 用萬千數據與專業打造唯一人設 —— PressPlay
● 花樣百出的網紅人設,誰能變現——網紅分析媒合平台 KOL Radar 網紅雷達
● 瞬息萬變的社群時代,品牌也要好好做人 —— 台灣奧美創意總監許力心
● 給一般人的人設入門教學
————————————————
|當期必讀|
● 最受矚目音樂新人王9m88 9m88
● 以全火鍋煮滾社群 全聯瞄準嚐鮮新世代 全火鍋
● iPhone拍電影 專訪《怪胎》導演廖明毅 怪胎 i WEiR DO
● 2020年下半場最夯的戶外大事記
————————————————
封面攝影 by 黃少柔
服裝提供 by 團團國際 TUANTUAN
工作室訪談攝影 by Kris Kang
妝髮 by Manda Wu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汽車私房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iphone 沒有 鮮明 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聶永真 Aaron Nieh Facebook
- 關於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Facebook
- 關於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 關於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心得]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iPhone 14 Pro - 看板iOS 的評價
- 關於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iphone照片調色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iphone照片調色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iphone照片調色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iPhone 13 Pro Max Review【LexTech EP118】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iPhone 13 Pro 相機深度體驗與比對|小改變也可以很有感! 的評價
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0128紐約時報
*【聚焦美國政壇】
#拜登簽署多項氣候政策行政令,包括叫停在公共土地和近海水域簽訂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租約,並對現有化石燃料租約進行審查。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公司的稅收補貼也將面臨改革。拜登表示,美國已在應對氣候危機問題上等了太久,「我們已經不能再等」。
#國土安全部說,在國會大廈襲擊之後,美國面臨來自暴力國內極端分子的更大威脅。國防部的恐怖主義警報未提及可能在未來襲擊中背後的特定團體,但擔心,同樣的暴力驅動因素將持續到2021年初。
#拜登計劃在許多州重新開放歐巴馬《平價醫療法案》醫改。幫助那些可能在大流行期間失去健康保險的人,也可以為那些沒有保險但現在想要的人提供保險。
#拜登政府正在暫停向阿拉伯海灣國家的一些武器銷售,同時審查川普政府批准的美國主要軍火交易,包括向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提供數百億美元的先進戰鬥機,向沙烏地阿拉伯提供精密彈藥。
據拜登總統的冠狀病毒首席專家說,美國在追蹤潛在危險的冠狀病毒新突變方面的能力是“世界第43位”,世衛組織利用白宮的第一次公共衛生簡報發出嚴厲警告,除非國會迅速通過一項冠狀病毒救濟法案,否則美國仍將易受這一致命流行病的侵襲。
#布林肯告訴州立部的工作人員說:世界現在正在關注著我們。他們想知道我們是否可以治癒我們的國家。他們想知道,如果我們要與盟國和夥伴加強外交以應對當今時代的巨大挑戰,我們是否會發揮榜樣的力量。
#川普週四在佛州將會見眾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先前麥卡錫曾表示,川普須為國會山莊暴力事件負責,川普顧問表示,兩人希望藉此緩解緊張局勢。
#美國華盛頓特區大都會警察局代理局長Robert J. Contee告訴聯邦眾議院撥款委員會,自本月6日國會大廈發生暴力事件以來,已有兩名參與因應行動的警員輕生。
#1月6日,在川普反對國會的暴民襲擊中,來自兩個部門的近140名警察受傷,其中包括腦部受傷,椎間盤粉碎和可能失明的警察。
#根據法院的記錄,一位前極右翼民族主義者團體的主席Enrique Tarrio是國會山莊騷亂案調查的主要目標,這是一個極右翼的民族主義者團體,
#總統任期結束後,華盛頓的川普飯店門可羅雀。尤其是在國會開會期間,白宮一直忙於多項活,以往有263個房間的Trump International Hotel需要搶訂,如今服務員和工作人員人數都超過了顧客人數。當然,也是因疫情影響到華盛頓及全國各地的旅館和飯店。現行法規將華盛頓州的室內用餐人數限制為25%。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1/27/us/biden-trump-impeachment
*【美國聯合國大使提名人稱其在孔子學院的講話犯了「大錯」】
因兩年前在一家現已關閉的孔子學院發表講話,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在週三的提名確認聽證會上遭遇挑戰。格林菲爾德表示自己對那場演講「的確感到後悔」,並在提到新疆議題時表示,中國的情況「很可怕」。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27/us/linda-thomas-greenfield-china.html
*【業餘投資者挑戰華爾街,遊戲零售商GameStop股價飆升】
在社群媒體的推動下,數百萬名個人投資者聯合起來,向至少兩家押注GameStop股價將下跌的對沖基金施壓,業餘股票買家則以購買股票和期權的方式正面推進,這使得該公司本月股價飆升1700%,市值在幾天內從20億美元增加到240億美元。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27/business/gamestop-wall-street-bets.html
*【蘋果季度銷售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
蘋果表示,新的iPhone 12在最近一個季度的銷售額增長了21%,使該公司的季度收入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該公司的利潤比一年前增長了29%,達到創紀錄的288億美元。其銷售額為1,114億美元。結果很容易超出分析師的估計。蘋果表示,iPhone的銷售額增長了17%,達到656億美元,與上一季度iPhone銷售額下降21%形成了鮮明的對比。https://www.nytimes.com/2021/01/27/business/apple-earnings.html
*【波音公司報告年度虧損119億美元】
波音公司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年,在空難事故和新冠疫情的打擊下,該公司去年虧損超過11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低。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27/business/boeing-earnings.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歐洲各地疫苗供應短缺,西班牙周三成為首個因缺乏劑量,而部分中止施打的歐盟國家。接下來,加泰羅尼亞恐怕也會跟進,該地區衛生官員Josep Maria Argimon表示:明天我們的冰箱將是空的。
#英國於週三收緊了對國際旅行的限制。現在,來自22個高風險國家/地區的英國公民必須自費在酒店隔離10天。
#疫情期間,該紐約市的餐飲業受到的打擊尤為嚴重,幾個月來主要實施戶外用餐,古莫說,正在考慮將室內用餐時的全市容量限制恢復為25%。
#當拜登總統的新冠狀病毒團隊於週三舉行首次公開發布會時,這兩個受到密切關注的指標的趨勢描繪 出一幅混亂的畫面。在過去的兩周中,美國新的冠狀病毒病例的平均每日報告數量減少了33%,但同期報告的死亡人數仍接近創紀錄的高位。一個關鍵的常識性因素可以消除混亂。現在要報告死亡人數的人可能在幾週甚至幾個月前被感染了,然後被報告為新病例。因此,它們的數量主要反映了該病毒在該國大部分地區十一月和十二月的傳播情況。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Jennifer Nuzzo在病例報告後說,死亡至少延後了三個星期。
#研究人員發現更多證據表明,來自南非的變種可以逃避抗體。
#韓國衛生當局週三表示,他們正在對數十所宗教學校進行強制性檢測,韓國在周三報告了559例新病例,多數與宗教團體活動有關。
#南非已經緊急批准了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並審查其他疫苗申請。
#印尼總統佐科威施打了中國Sinovac生產的第二劑疫苗。一天前,印尼2.7億人口的感染人數超過了100萬。佐科威說,印尼已有25萬名衛生工作者接受了第一次注射。現在每天大約有5萬人接種疫苗,並希望將這一數字提高到100萬。
#歐盟和英國互搶稀少的疫苗。迄今為止,英國已向其10%的人提供了疫苗,而歐盟的這一比例約為2%。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1/27/world/covid-19-coronavirus
*【波蘭最嚴墮胎禁令生效,再度引發數萬人抗議】
根據這項存在爭議的裁決,即使胎兒畸形也不能墮胎。反對者自去年秋天就開始抗議,並發起了自1989年共產主義政權垮台以來該國規模最大的一系列示威活動,但這仍未能阻止政府宣布這一禁令生效。目前,波蘭允許墮胎的情況僅剩下女性被性侵或亂倫,以及懷孕威脅女性生命。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27/world/europe/poland-abortion-law.html
*【俄羅斯異議人士Navalny妻子及盟友住所遭警方突擊搜查】
俄羅斯警方週三搜查了Navalny及其妻子的公寓、他的YouTube工作室和基金會辦公室,以及至少四名親密夥伴的住所。這些行動表明,當局正準備對Navalny的團隊展開新的法律打擊。Navalny支持者曾希望,示威遊行的公眾壓力能促使克里姆林宮釋放他,但克里姆林宮顯然無意於此。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27/world/europe/navalny-raids-russia.html
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Facebook 八卦
「今年參加了1400場視訊會議,沒有交到一個朋友」
疫情對AI行業所帶來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今年最令人興奮的AI新技術、新應用,有哪些?
甚至未來10年、20年,AI發展的方向,又該何去何從?
針對這幾點,前陣子做了個有點意思的 MEET2021 年度對話,也在這裡分享,原文來自「量子位」微信公眾號:
……
站在2020年,如此不平凡一年的歲末,AI業界有太多諸如上述的問題急需回答。
要點
• 疫情帶來最大的影響,就是加快了資料化,加速了線上化和AI化。
• 疫情是巨大的災難,同時也極大推動了AI的進一步落地,這一年可能相當於三年的進程。
• 最讓人振奮的黑科技,是AlphaFold和GPT-3,後者對行業更具有潛在的顛覆力量。
• AI給社會帶來最大的價值,肯定不是黑科技。
• 擁抱AI是大家最大的機會,而且越早擁抱AI,就會擁有更大的競爭力。
• 大陸的新基建會進一步推動AI新經濟,這會是一個新的時代,一次新的文藝復興。
• AI從業者們需要記得: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疫情加速AI化,一年相當於三年
李根:再次感謝開復老師來幫我們總結這一年,與往年相比,今年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李開復:今年的工作節奏改變了,我一共參加了1400次線上會議,非常有效率,進行了特別多的開會和演講。但是1400次這樣的會議,沒有讓我交到一個朋友。所以我覺得線上會議雖然帶來了效率,但是還是要回歸面對面的本質交流。
李根:但受疫情影響的這個過程,也是線上化被加速的過程?
李開復:這是疫情帶來的最大的影響——加快了資料化、線上化和AI化。AI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海量的資料,可以催化更多新的應用。
比如線上會議,我們並不見得那麼容易區分視訊會議中的那個人,是不是真人。所以有時候線上講座或者網路不穩定的時候,我們會選擇錄製,而且錄製一次,也可以用很多次。由此延伸,以後線上上,比如你做推銷,做客服,甚至做電視節目,其實都是可以用虛擬人來替代的。我們現在還無法造出一個讓你分不出來的3D虛擬人,但是在視頻裡完全可以。DeepFake不是一個向善的應用,但是把它的技術應用在建設性、有益的方向,我覺得可以帶來特別多的應用。而且有了資料,各行各業就可以評估哪些工作或者流程,可以進一步數位化。數位化以後,重複性的工作就可以被AI取代了。
此外,除了社交距離縮短,可以發現機器人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比如,我們去餐館時,會有機器人送餐到客人那裡。很多機器人產品遍佈很廣,無論是倉庫、工廠,甚至我住的公寓裡面,每次最後配送都是機器人了。在美國情況也很相近。美國以前也沒有支付寶,也沒有美團,現在都開始有了。所以總結起來,我覺得新冠疫情是巨大的災難,但與此同時,也極大推動了AI的進一步落地,帶來數位化、IT化,帶來AI化,可能這一年相當於過去的三年。
▎AI最大的經濟價值並非“黑科技”
李根:今年依然有令人興奮的技術進展?
李開復:今年最讓人振奮的技術是DeepMind的AlphaFold,還有OpenAI的GPT-3。其中,我認為可能對行業更有潛在顛覆力量的是GPT-3。不見得說是用它生成小說什麼的,而是用特別大的海量、自然語言資料,訓練一個預訓練模型,這個模型是可以應用到很多新領域,比如說寫詩、做對話,或者是寫小說等等。而且這個新技術一推出,其他公司很快就採用了,比如說搜尋引擎,因為這個技術已經能提高了好幾點的精確度;此外,OCR在提升,客服也在提升,微軟小冰也在繼續提升對話精確度。
所以我覺得這種預訓練語言模型,它可能帶來的就是一次性訓練一個巨大的模型,然後快速產生AI應用。當然,也存在很多的問題:
• 它做一個模型要花1200萬美金,一般的創業公司該怎麼辦?教授學者該怎麼辦?
• 此外,訓練一個模型就要燒掉好多能量,這對於我們節能的未來又怎麼辦?
• 還有,巨頭會不會產生壟斷,只有巨頭公司等才能做這麼巨大的模型。
當然,GPT-3本身還沒有驗證足夠多的商業價值,但毋庸置疑這是一個最大的科技創新。不過我想強調的是,AI給社會帶來最大的價值,或者帶來最大的經濟價值,肯定不是這種黑科技。黑科技會有很多,我們也在繼續投機器人等項目。但是,我覺得今天AI的技術已步入成熟,可以被傳統公司擁抱。比如剛成為AI獨角獸的創新奇智,就可以看到AI給傳統行業,無論是製造、健康、醫療、零售、金融、保險、物流等等,都可以帶來立竿見影的巨大效果。所以今天我在這裡呼籲一下,擁抱AI是大家最大的機會,而且越早擁抱AI,就會擁有更大的競爭力;越晚擁抱AI,生存的空間可能會被進一步壓縮。
李根:怎麼樣才能大家擁抱AI?
李開復:還是要有資料,說了這麼多打雞血的話,但是務實的來說,是不是今年傳統公司擁抱AI就會帶來價值?大部分是不會的。
因為AI是要吃資料的,所以就要求公司擁有海量的、結構化的、有標注的,達成商業目標的脫敏精確資料,而且最好是只有你有,別人沒有的,那你的機會就來了。
什麼樣的公司有呢?比如說銀行、保險公司天然就有,金融領域的資料必須要符合要求。而有些領域就會難一點,比如說做工業製造等等,需要先把你的工業製造替換成機械臂、替換成無人叉車,可能要放很多的感測器,才能瞭解機器出了什麼問題。所以對有些公司是很容易的,但一些公司卻是很難的。如果今天你有資料,趕快想怎麼去應用;如果你沒有資料,快想想怎麼把資料累積出來。
新基建推動AI新經濟
李根:剛才都在談這一年,而新基建被認為會奠定下一個十年的發展?
李開復:我們回顧中國人工智慧奇跡般地崛起之路,可以發現其中的創業者、移動互聯網、資料,還有大陸優秀高校培養的高科技人才,這些是最重要的。但其實,還有非常英明的政策。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在很多國家都有討論,例如美國,奧巴馬政府當時大力支持了一個新能源的公司結果沒有做成,受到了很多的垢病。
而中國就有很鮮明的對比,大陸的科技政策整體來說應該是讓民間、業界做他們擅長的事情,用市場經濟來競爭,而政府幫助他們做民間做不了的事情。比如說我們AI的崛起,很大的程度是因為各地有政府引導基金支持,這樣可以選擇性的去做LP,幫助早期的AI產業能夠創立起來。
另外,“新基建”政策的落實也是非常大的利好。新基建除了5G和大資料中心,還有IoT、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等多方面的落實,利好的政策會進一步的拉動中國經濟進一步地往數位化、智慧化方向轉型升級。所以,當政府把上述的事情做成並且形成一個平臺,讓創業公司以及大公司能用到,我覺得這就是非常明智的。
當然,新基建裡AI涵蓋的範圍有多大,一些新技術是否有機會納入?可能值得進一步探討。比如類似GPT-3等需要大量資源去做訓練,才能進一步推動起來的潛力新技術等。我們發現AI的訓練越來越貴了,已經不是一個教授團隊和創業公司可以承受的。對於這樣存在類似潛在爆發性成長的技術,是否能有機會能從更高的維度推動,值得期待。
李根:您最近也旗幟鮮明提出了“AI新經濟”,所以是時候用這個新概念來定義這個時代了嗎?
李開復:對,雖然很正面的描述,但是時候了,我最近在《紐約時報》寫了一篇專欄文章,裡面談到的就是說剛才講的疫情促進了資料化、IT化、AI化。疫情推動了各行業的數據化,其實一個隱憂就是“工作被資料化”了,可以被外包或者AI取代。當我們有這麼多機器人的時候,它也會取代很多藍領的工作,白領其實也是一樣的,很多後臺、BPO的工作,在做檔處理的,或者是做客服的,這些工作都會被挑戰。有些人會說我們要把技術發展的慢一點,但這些絕對不符合實際,因為沒有技術是會慢下來的。
AI新經濟一方面我們要擁抱這些技術進步,讓它儘快觸達每一個角落。但同時,它所帶來失業的問題,我們需要有一些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所以我的文章主要談的就是,怎麼樣能夠快速地讓社會認知,繁複的、無技巧的重複性的工作將會消失,然後如何重新訓練這一批人,幫助他們快找到新的方向,去做更有價值也更擅長的事情。與此同時,大家就能花寶貴的時間在我們更有價值、更熱愛的事情,比如藝術、公益等創意和決策類的工作,或者是多和親友相處,結交認識新朋友等等。
這將發揮人類的光芒,我把他稱為一個新的文藝復興,讓人可以再一次找到意義——人為什麼而存在?
▎全球化依然是必然之路,中國大陸軟體將占世界半壁江山
李根:上一次文藝復興伴隨著第一次全球化開端,但這幾年全球化進程似乎受阻?中國創業者想做80億人的生意,但事實證明很難。
李開復:全球化是必然之路,很多“美國至上”的人說中國是沒有創新的,只有中國人用中國的軟體,但是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知道,中國大陸過去10年發生了巨大了改變,這句話在今天是完全錯誤。因為中國的創新從TikTok到華為,到小米,到美團,還有很多創新的公司,包括我們AI四小龍,這些都是美國沒有的。所以我們應該非常的自豪,今天中國的創新至少在IT、AI的領域是有機會彎道超車的。有一些地方美國更強,技術更深,但是我們的商業化做得更快。在這種前提之下,我們自然也必然會走向全球。
我們怎麼樣走向全球呢?這裡我還要比較務實的說一下,其實很多國家的使用習慣和語言文化是有巨大差別的。如果今天要把中國所有好的產品都推到歐美,這其實不現實,因為歐美的使用習慣已經固化了。他們用的那一套無論是To C還是To B都很難去改變,但是我覺得其他的國家和地區,例如從東南亞到“一帶一路”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了中東、非洲、南美等,這些國家的用戶其實更像我們的年輕用戶。而且,他們使用美國產品的習慣還沒有固化,與此同時,美國公司不太重視這些市場,但是這些國家的經濟,我們認為未來都會起來的。
所以你剛剛說的“走向80億”,我覺得不現實,但是走向60億是可以的,應該是世界GDP的1/4,人口的3/4。我們的創業者是願意走出去的,所以我覺得出海會變得非常重要。我們的軟體出口、技術出口,人工智慧出口,這些一定會發生。在我寫的《AI·新世界》出版的時候我就說過,在10年之內,中國將占世界軟體的半壁江山。當時很多人也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樂觀的預測,但是現在看來我們正在往這個方向去做,而且當時還沒有看到TikTok這樣的產品。但是我們要謹慎,不是說歐美這些國家還是相當牛,而是TikTok在歐美的成功,不是那麼容易複製的。
“+AI”會在各個行業開花結果
李根:剛才開復老師談到現在技術創業越來越難,您還會投技術公司嗎?
李開復:當然投技術公司,我剛剛講的每一句話,都是我們投資的策略,我講了那麼多對機器人看好,我講了對大語言模型特別看好,還會投的。只是說我們不能夠期待像過去出來那麼多,創新工場在過去的4年,我們的AI領域一共出了7家AI獨角獸;未來4年的小目標,先定個3家AI獨角獸公司吧。
李根:但AI深入傳統行業已是趨勢?最近創新工場還投了“農業”領域的公司,這是以前很難看到的。
李開復:你指的是極飛科技吧?但極飛不能按農業來定義,極飛科技的產品是很高科技的無人機和自動駕駛,場景是把農業工業化。
工業製造和農業生產大有不同,比如你想做智慧製造,用AI來做機器人,或者做一個iPhone,做衣服,做鞋子,場景不同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農業播種或者施肥等場景較容易標準化。比如棉花田、稻田等,較容易批量化大規模作業。
不但大陸是這樣,國外也是如此。目前,農業市場AI滲透率只有大約5%,我們對極飛本身不但非常認可,而且也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國際化的產品。因為農業場景比如播種子等,在全球幾乎通用,沒有太多語言的障礙。
李根:可以解決80億人的吃飯問題。
李開復:是。(笑)
李根:剛才談論的都是傳統領域“+AI”的話題,不妨讓我們更發散一些,請您談談以下幾個領域可以如何“+AI”?比如今年最受關注的“線上教育”。
李開復:線上教育中國做的是非常好,互動化很強,而且是孩子真的很喜歡。但是一些課程,尤其是小朋友的,用一些卡通人物AI或許更有效果。我們可以想像,未來會是一些可愛的卡通人物作為孩子的老師,甚至可能有一些同學是虛擬同學。有氛圍,也更高效。
這種情況下,不但你的成本更低,而且小朋友考試分數更高,也提高了學習興趣。所以“+AI”後的人機互動模式,不僅可以降本提效,還能提升孩子趣味性。
李根:這個領域聽起來對開復老師挑戰不是很大,我們出一個難的,我們說一個雞尾酒如何“+AI”?
李開復:其實雞尾酒肯定是機器調得比人好,因為雞尾酒有不同的成分,機器可以算得更准。但是,我們要考慮的是,如果去酒吧喝酒,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要有一個非常善解人意的酒保來跟你聊天。所以我覺得以後酒保跟你聊一聊就可以了,酒還是要機器來做,歸根結底,機器調酒師替代不了人之間的交流和陪伴。
▎找對象也能“+AI”,媒婆AI知道誰最適合你
李根:不知道在酒吧,能不能順便把找對象的問題,用“+AI”的方式解決了?
李開復:這可能會在下一代成真——不過不是我的下一代,我的下一代已經有對象了。你們的下一代找對象,可能會跟今天傳統的方式完全不同。就像今天美團比你更知道你想吃什麼,攜程比你更知道你想去哪裡,今日頭條更知道你想看什麼,未來你的媒婆AI一定知道誰最適合你。
每一個人這一輩子找對象,可能就是周圍認識的人裡面找,無論怎麼算都是幾萬人,最多幾十萬人。但是,以後AI可能會更瞭解你,瞭解你是什麼人,瞭解你會喜歡什麼物件,它幫你推薦的人,一定比你自己找的人,或者朋友幫你推薦的人更靠譜,更合適。也就是說,你選擇的範圍可能不是從幾萬人裡面選一個,可能是在80億人中幫你選。
當然,最後的選擇權在你手裡,今天你靠朋友幫你推薦5個對象你選一個;未來AI幫你推薦的5個對象,會來自於80億人,會更貼近於你的需求。所以你們孩子的未來,一定會更幸福!
▎AI從業者也得有“希波克拉底誓言”
李根:謝謝開復老師,今天時間也差不多了,最後再請您站在明天給一些建議吧?比如站在20年後(2041年)思考,我們該有怎樣的責任和使命?
李開復:對於AI的工作者,我們今天都低估了AI道德帶來的一些影響。我們可能看到網上說隱私問題、公平問題,或者大公司掌握太多資料左右我們思考問題。但隨著大公司對AI資料的掌控,其實這些問題越滾動越嚴重,我們去怎麼處理?我覺得我們一定要做AI的從業者,就像醫療的從業者有一個叫做希波克拉底誓言,作為一生我要把人的生命作為最神聖的事情,我一定要捍衛。
做AI工作者其實不是一個工程師,你要考慮到所做的每一個演算法,你的每一個貢獻都有可能造成因某一個人種或者性別帶來的不公平待遇;可能會帶來某一些人不能夠被公司雇傭;可能會造成某些人終身可能沒法往上爬;可能會造成一些醫療錯判傷害人、會造成無人駕駛撞到人。
所以每個工程師應該有一個神聖的誓言,應該認真的去用各種工具,來確保自己做出來的軟體帶給人類的是進步,而不是帶來各種的這種不好的後果。我覺得要特別認真的看待自己的責任,With great power, comes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 我非常認可 “權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
其實AI的工程師、AI的從業者,你們的權力是巨大的,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責任。同時,確保以後的用戶得到的是幫助和福利,而不是被傷害。
▎One More Thing
最後的最後,還有一個小小小環節,來一次今年的快問快答。
李根:今年最成功的個人股票投資?
李開復:Zoom。
李根:今年最想推薦的一本書或者電影?
李開復:《皇后的棋局》(The Queen’s Gambit)。
李根:今年最有啟發的一次交流?
李開復:跟尤瓦爾·赫拉利,《未來簡史》作者的一對一交流。
李根:到底米其林靠譜還是黑珍珠靠譜?
李開復:中國黑珍珠靠譜,國外還是要靠米其林。
李根:為什麼從一開始就不看好馬斯克的2020年百萬RoboTaxi?
李開復:馬斯克有一句名言,我認為最貼近他的個性。他說他一切預測都會成真,只是時間上別聽他的。所以我相信他會成功,只是可能會需要5年或者10年。
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評價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中華汽車自2010年跨足綠能產業推出e-moving電動機車,經過多年的耕耘獲得市場肯定。為符合消費者期待並提供更具鮮明的印象,即日起中華汽車電動二輪車以全新識別「emoving」出發,全新emoving識別形象也藉由本次emoving Shine電動自行車的上市同步發表。
創新與前衛的設計,極具質感又獨特的造型讓emoving Shine電動自行車一推出就備受矚目,延續「e-moving Bobe」的五免特性-免加油、免牌、免照、免驗車及免燃料稅,emoving Shine為城市的移動工具帶來耳目一新的風貌。中華汽車羅德潤副總經理表示,e-moving Bobe電動自行車推出後市佔約8%,隨著綠能交通的產業政策逐漸成熟,加上政府補助誘因齊下,以目前補助最高的嘉義市為例,淘汰二行程機車並新購電自共補助15,000元,設籍在台中市及桃園市的居民購買,也有10,000元輔助。在如此優質的產品力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華汽車有信心藉由emoving Shine的推出,將電動自行車銷售目標推升至20%的水準。
瞄準年輕族群 金鐘獎最佳主持人吳姍儒(Sandy)代言Shine
為了讓年輕族群了解綠能運具的優勢,emoving Shine以代言人吳姍儒Sandy提供給大家全新的品牌風貌。年紀與主持資歷尚稱主持界新人的Sandy不僅外型亮麗,清晰口條及機智反應讓首次入圍金鐘獎就奪下第51屆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看中Sandy吳姍儒亮麗外型與傑出的新世代明星特質,中華汽車相信Sandy吳姍儒將為充滿前衛與美型的emoving Shine做最完美的詮釋,也期待emoving x Sandy吳姍儒能激盪出與前所未有的火花 。
植入全新概念DNA emoving Shine微型新時尚現風格
全新推出的emoving Shine刻畫出全新線條展現流暢的車體力學感,並以延續汽車思維的實用性,讓街頭的騎乘工具融合美感與便利成為獨特美學。外型上以全新概念DNA「輕巧、流線、科技感」進行設計,打造玫瑰金星鑽方向燈,有著藝術品般的麗澤寶石尾燈,在車尾的細節上,後把手採用隱藏式設計,自然融入簡約流線的車身設計當中,提升整體質感。除了追求完美的外觀設計,符合人體工學的坐姿設計及座墊,讓穿梭街頭的移動優雅又舒適,不僅如此,在座墊配色上也是潮流度滿分的風格走向,呈現出時尚、質感的新色感受。為體貼女性所設計的車款,提供以女性設想高度設計及伸展長腿置腳空間,也是提升emoving Shine於女性市場中競爭力的必備配備。全車細節都經過仔細雕琢的emoving Shine以四大特色前衛科技的外型加上輕量化車體結構、搭載超持久續航力電池,以業界最高檢測標準展現新世代輕巧的移動力。
電池2年保固 加力變頻馬達 最高續航達40km以上
emoving Shine可攜式電池設計,不僅可滿足車充也享有攜帶回家充電的優勢。更提供2年的電池保固,讓騎乘出遠門更安心。除了中華汽車的能源高效率電控技術延長續航力外,有了加力變頻馬達,中華電動二輪車的能源效率等同汽油機車能源效率換算1公升燃料費可行駛500公里。此外,emoving Shine搭載800W加力變頻輪外馬達,可不受限於輪圈尺寸,輸出扭力透過最佳減速比減速後放大輸出,可達同級車最佳爬坡度,最高續航力達40km以上,比一般輪內馬達創造出更大的動力性能。
emoving電機、電自同享豪省方案 試乘Shine週週抽iPhone X
為歡慶七周年回饋消費者支持,即日起至106年12月28日止,消費者到中華emoving門市試乘並與「emoving Shine」合照,並上傳至Facebook動態分享,即可取得參加iPhone X抽獎活動資格(註)。此外,emoving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除了整車購買之外,還可選擇車電分離「豪省」方案,以消費者購買emoving 50空車為例,只需11,800元起即可用每月299元租用電池,還享有租用期間電池終身不限里程永久保固的好康!歡迎消費者蒞臨emoving專賣店賞車試乘,近距離親身體驗emoving電動機車及全新emoving Shine時尚魅力新坐騎。
註:活動辦法詳情及注意事項,請參閱emoving官網「emoving Shine試乘週週抽iPhone X」活動網頁。
⬛本影片已取得【digiMobee移動生活網】授權使用
◉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iphone照片調色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八卦
沒有 艱深的文法贅述,只需套用基本句型即可。並且,同樣句型可依不同狀況替換成不同詞彙,增加活用度。對任何一位日語學習者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敬語學習題材。 ... <看更多>
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iphone照片調色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八卦
沒有 艱深的文法贅述,只需套用基本句型即可。並且,同樣句型可依不同狀況替換成不同詞彙,增加活用度。對任何一位日語學習者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敬語學習題材。 ... <看更多>
iphone 沒有 鮮明 度 在 [心得]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iPhone 14 Pro - 看板iOS 的八卦
寫了好幾年的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今年的形式跟過去的文章有點不同,我先做了一個影
片版。
當然iPhone 14 Pro的評測大家看了不少,應該也看過不少「比對」了。作為一個攝影師跟
器材愛好者,我還是主要以攝影面切入,從拍照、錄影、計算攝影這些切入。
影片可能有點長,但覺得應該算是台灣在iPhone 14 Pro上關於攝影面跟相機系統比較完整
的介紹。
先分享在這邊給大家,我也會整理一些攝影師的觀點在文章稍後。
https://euyoung.piee.pw/4mzvuh
按照慣例還是先放幾張喜歡的照片,再來寫文。
一、鏡頭與照片顏色
iPhone這幾年的顏色傾向改變很多,其實也變得鮮豔、飽和,過往為人詬病的偏黃也改善
很多。
iPhone 14 Pro本身的顏色傾向算是延續iPhone 13 Pro的「入世」,都是比較鮮豔討喜的
走向。
▼左iPhone 14 Pro、右iPhone 13 Pro
所以沒錯,iPhone 13 Pro是目前最鮮豔的iPhone,甚至很接近Samsung的鮮豔(但還是有
差)。老實說iPhone 14 Pro的HDR還是很好,雖然暗處還是會拉亮,但整體處理相對自然
,要後製也很具彈性。
主鏡頭除了4800萬以外,在廣度略有增加,從26mm變成24mm,這是差異比較大的部分。
二、夜拍:光像引擎怎麼樣?
講到主鏡頭改變,比較大,而且也引起討論的規格主要是iPhone 14 Pro由前一代的F1.5
變為F1.78,當然感光元件加大了65%,但光圈變小還是讓人有疑慮。
基本上是不用擔心的,光像引擎這個技術確實在夜拍上,在暗處細節還是能有好表現。
▼左iPhone 14 Pro、右iPhone 13 Pro
它其實是前兩代的DeepFusion再進化,在壓縮成檔案之前,在原始檔案的時候就介入合成
,所以不管是細節跟雜訊的程度都有進步。甚至處理速度也有提升
三、4800萬畫素
iPhone 14 Pro的4800萬畫素目前只能透過ProRAW來拍出。我想大家應該看過很多各種放大
到百分百檢視的照片,正如ProRAW不僅只是一般RAW一樣,這個4800萬畫素也不只是高畫
素。
ProRAW是已經經過計算攝影的RAW檔,這個檔案我們會拿到已經變形修正、DeepFusion、
智慧HDR、夜間模式的檔案,但維持RAW檔的可調性。就我所知目前只有iPhone跟Pixel有
這樣的RAW檔。
而這個4800萬畫素,其實在一開始給像素辨識顏色的濾鏡就已經是2x2的排列,在4800萬時
會恢復到1x1,但這是靠計算模擬出來的。
簡單說,4800萬畫素很不錯,解析度都有提升,也方便我們印刷出超大尺寸的照片,但比
較理想的應用,還是1200萬畫素。
三、靠高畫素得到的第四個視角:2X
我自己蠻喜歡當前手機上的一個趨勢:在望遠鏡頭(光學)的畫質都有進步,其實很多雜
亂或者想拍一些簡潔畫面的時候,3X或者5X是比較好運用的視角。
但問題來了,2X,大約50mm還是在平常比較好用。
Pixel這邊是用很棒的演算法,算出不輸給光學的數位變焦。而iPhone 14 Pro靠的就是高
畫素裁切。
在平常的人像,甚至近拍想啟動「人像模式」的散景,這個2X都比3X更便利,在低光畫質
也更好(因為主鏡頭的進光量比望遠鏡好很多)
也看到不少版友分享,2X其實可以彌補主鏡頭近拍變遠的遺憾,我也都是這樣用的。
四、閃光燈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要特別抓出來講「手機的閃光燈」。這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Apple要強調這個,但我知道Apple對閃光燈有很特別的執念。
從iPhone 5s開始,Apple一直在想辦法改善手機閃光燈,這次他們給iPhone 14 Pro的新設
計是可以變焦的閃光燈。
效果堪用,真的可以因應不同鏡頭有不同的補光。
▼三顆鏡頭的補光效果
同場加映Profoto C1+的補光效果(C1+不大,它是瑞典外拍燈大廠Profoto做的,我個人很
喜歡)
五、錄影
每年都用了很多手機拍照,但我必須說,當前的手機錄影,iPhone 14 Pro真的很好,如果
你不是只有拍照,錄影也佔了蠻大部分,iPhone 14 Pro很值得你考慮。
除了基本的4K60P畫質很好,更新過後的電影級也超棒,除了解析從1080P提升到4K30P,實
用性更好,在邊緣的演算也更完美,幾乎(但還是有)看不出瑕疵。
「動作模式」也超強,雖然是個演算出來的數位防手振,但就真的有夠穩,跑步也可以錄
影。當然很多運動攝影機都可以辦到,但對很多人(我也是)可以用手機完成一些畫面,
那個便利性還是很難想像。
文章很難把錄影的畫質展現出來,也再推一次拍照手機筆記的影片版:)
https://euyoung.piee.pw/4mzvuh
大約是在18:13的位置。
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次的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影片版,最後再分享幾張照片給大家。
--
巴黎是一枚滿口黃牙、蓬頭垢面、還散發著流浪漢氣息的超級大正妹
【BLOG】 https://www.euyoung.n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euyoung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uyou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8.142.6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OS/M.1667567022.A.771.html
iPhone平常錄影的穩定就很好了,Action Mode更強。
其實影片的評測不是為了iOS版而作的,老實說,iPhone的耀光問題已經存在了整個iPhone
時代,就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所以我影片才沒有特別提。片長光是講「改變」「原理」,
都只有講跟攝影很相關的面向就24分鐘了,要再講耀光是覺得比較冗長。
是,iPhone 14 Pro的耀光依舊存在。
為什麼看起來像是都在歌頌iPhone 14 Pro的好?
原因很簡單,的確有一些技術跟科技,iPhone 14 Pro有它獨特,而且只有它才有。
我實在也是不明白,一個內建閃光燈花那麼多功夫去作,然後耀光不肯花功夫解決。
對很多iPhone用戶來說,耀光不會是他們換機的決定性因素;對在意耀光的人來說,他們
直接放棄iPhone。
這是一個存在,但選了就只能接受的問題。你可以聰明的不選。
iPhone 13 Pro的在這裡:
https://euyoung.net/2021/10/photographer-mobile-reivew-apple-iphone-13-pro.html
我現在常用的相機大概有三、四台
Sony A7c、Olympus OM-1、Ricoh GR IIIx、Leica Q
抱歉我後來比較沒追蹤看文。
我其實算蠻喜歡iPhone 14 Pro的顏色(我個人也覺得沒什麼偏黃感)
但我建議你用鮮明的話,可以在手動調整一些,一般來說,鮮明會動到對比跟飽和,像是
黃色、紅色系的顏色,比較會加深、凸顯。
建議數值可以減少一點,我記得「鮮明」是色調+50,或許你可以+20~35就好,然後色溫
可以試著稍微調整一點,應該對色準有一些幫助。
※ 編輯: cybercat (180.218.142.60 臺灣), 11/15/2022 18:23: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