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號 專欄||
最近,我被捲入一宗版權爭議的事件。放心,我不會因此破產,亦不會因此身敗名裂。事緣是我跟幾位好友錄製了中文科聆聽聲帶,為文憑試學生提升狀態,利用Youtube全港直播,結果就因此肇事。
.
正所謂「賣蛋無問題,是『本地』兩個字犯規。」套用《十年》的語言,就是:「上載聲帶無問題,是〈綠袖子〉犯規。」有位「版權擁有者」向我提出申訴,雖然沒有實際影響,但基於原則問題,我決定提出上訴。
.
「綠袖子創作在16世紀,演奏的是我本人。作曲家已逝去幾個世紀,而且由我親自演奏,敢問誰向我申訴版權?」我如此的輸入。
.
〈綠袖子〉(Greensleeves),又名香城國歌,以作為高考、會考、文憑試聆聽聲帶中的間場音樂而聞名於世,這是跨代人的集體回憶。
.
較鮮為人知的,就是唯獨是高考應用英語科(Use of English)不用〈綠袖子〉,而是〈藍色多瑙河〉(The Blue Danube)。單是重新看到「應用英語」、「UE」等歷史詞語,這段人生中被遺忘的歷史,隨即湧到我們老一輩這代人的腦海,總教人雞皮疙瘩,毛骨悚然。如今問從前UE考生,十居其九也會錯記當年考試播放的是〈綠袖子〉,這又是一個活生生的「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誰偷走了我們的記憶?
.
〈綠袖子〉是英國傳統民謠,早於16世紀面世,有傳出自亨利八世(Henry VIII),明明是民謠卻說成君主所作,指鹿為馬,強權真理於我來說並不足信。更加可信的一個說法是,「綠袖子」是一個借代,所指的當時英國的妓女,穿上綠袖子的婦女,就是示意招攬生意,一如現在油麻地的紅光管,紅男綠女,聲色犬馬。如此說來,〈綠袖子〉哀怨的旋律,就成了一個屬於柳永或小仲馬的故事。
.
〈綠袖子〉一曲橫跨文憑試中英兩卷,「綠袖子」這個詞語本身亦然。我們常說另一半出軌是「戴綠帽」,原因是綠帽是中國古代娼妓的丈夫所穿戴的服飾。「綠袖子」對「綠帽子」,「綠男綠女」,或是「偷食男女」,懷疑在某一個國度裡的某一年,還未帶我到世上那天,冥冥中自有契合,又是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古事。
.
Youtube懂得自動鑑別音樂,也許某一個國度裡存在過的一位某人,曾共我奏出幾乎一樣的音樂,幾可亂真,使系統以為我取用了別人的音樂。如果是這樣,你不必悲哀,仿佛是在平行世界中彼岸的自己,令人很想探尋,卻是可望而不可即。
.
我提出上訴後目前仍有26天申訴期限,下期我會和大家交代結果。假使世界所有事物也有期限,可能在教育局刪去了中文科聆聽和說話卷後,明明理所當然存在於身邊的事,也會悄然成為絕響。
.
「各位考生,現在請用三分鐘閱讀試題以及閱讀材料……(播放〈綠袖子〉)」
.
——〈綠袖子〉
.
文 / 蔣旻正 @mcchiang6666
.
#綠袖子 #藝文青5月號 #藝文青 #asartisticasyou
Search
danube中文 在 《蓝色多瑙河》(The Blue Danube)- “奥地利第二国歌” 的八卦
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将该曲被作为保留曲目演出。 中文翻譯: 多瑙河多麼藍、多麼亮, 溪谷、田野,你總是平靜地流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