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Nathan獲Yale取錄!
我在大學的第六年畢業,我將大學生涯的所有時間都奉獻在學生運動、民主運動上。由第一年擔任嶺大學生會署理主席,在雨傘運動中成為市民口中的「學聯五子」,到創立眾志、成為立法會議員、在囚,我都沒有機會好好的安坐課室內學習,而是面對更大的天地和風浪,在湧流與暴風中成長。這幾年來我所學到的,定必比只在課室唸幾年書更多。
但這並不代表我認為大學教育是次要的選擇。一直以來,我都希望在學院內充實自己,在大政治中鍛煉了自己的精神和心靈後,更要在適當的指導下提升自己的智慧和學養。尤其是經過幾年來的風雨波折,令我感到自我提升的必要,因此我決定於來年求學,在民主運動的漫漫長路中先進一步充實自己。
在上年先專注完成嶺大的學業以及報考了相關考試後,陸陸續續報讀了數間大學,很幸運地我獲得了耶魯大學東亞研究系全額獎學金,在今年暑假負芨美國升讀一年的碩士課程。課程聚焦在中國研究上,我期望在課程中更完整地理解中國現況、對外的擴張以及他的危與機,令我未來更清楚如何與極權纏鬥。我亦相信我的經驗和觀察對國際社會了解中共對外的統戰運作、打壓策略有一定的幫助,促成世界與香港互相了解的良性互動。
離開是為了回來,在充實自己過後,還是要回到自己歸屬的土地上奮鬥。感謝各位朋友一路上的支持,也特別感謝在報名過程中替我檢閱文章、撰寫推薦信的良師益友們。
(圖文不符,相中的我是處於荷蘭......)
For the past few years, I have devoted myself to the student movement in Hong Kong. After graduating from Lingnan University last year, I have decided to pursue further studies in order to better equip myself for the long-haul battle for the democracy in Hong Kong.
It has been my honour to receive and accept an offer with full scholarship from the CEAS department at Yale University, one of the world’s most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where I will begin a one-year master’s program this fall. Thank you all of you who have helped me during the difficult times.
yale university department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八卦
【陪你看國際新聞】入學,應該單純根據能力,還是也要考慮族群?
風向變了,拜登政府的司法部,撤銷對耶魯大學入學可能歧視亞裔和白人的訴訟。
從川普時代的訴求人人機會平等,轉向族群機會平等。
- Justice Department Drops Yale University Admissions Lawsuit
https://on.wsj.com/3tsoogz
這個背景是這樣的,2016 年開始,有群亞裔美國人聯合起來,提出訴訟。
因為許多美國東岸名校,都不是以 SAT 成績以及學生表現為唯一標準,而會刻意增加黑人、拉丁裔等族群的入學率,以盡量反映其在人口間的比例。
這造成同樣是要進耶魯或哈佛,如果你是亞裔人,就得非常頂尖,有超強的 SAT,課外活動也都像超人一樣才有機會。
但如果你是黑人,SAT 就不用那麼高,其他的要求也沒那麼嚴苛。
進步派知識分子認為,因為黑人跟拉丁裔的社會經濟地位普遍比較低,得到的資源也不如白人或超級認真超級節儉的亞裔人,並不公平。
(美國很有趣,當講到有色人種的時候,通常只有黑人跟拉丁裔,亞裔人會忽然變成跟白人一樣沒有顏色。)
事實上,如果真的就能力來選才,會像西岸一些學校一樣,整個學校超過一半是亞裔人。
不過學校也沒那麼白目,他們不會明說自己是依據種族區別,而是會以全人評估、well-rounded 等等說詞來模糊化入學標準。
之前這些訴訟,讓這些頂尖學校們有點煩心,但拜登政府上台後,司法部帶頭撤銷部分訴訟,意味著這些都將轉向,或許不再是問題了。
yale university department 在 野喵中途 日韓美泰 代購 Facebook 八卦
孕婦不要怕養貓~~~
看看我....我那麼多隻~~~
不要再用這個做藉口....
不要棄養他們....
貓與嬰兒都是你我的孩子~~~
(歡迎轉貼分享)
弓漿蟲症:給臨床醫師的實用指南
Toxoplasmosis: A Practical Guide for the Clinician
資料來源:美國人道協會The Humane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
翻譯:社團法人台灣認養地圖協會
作者:
Jeffrey D. Kravetz, MD
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ew Haven, Connecticut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Connecticut
Healthcare System
West Haven, Connecticut
弓漿蟲(Toxoplasma gondii)感染在免疫力正常的人身上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或僅引發良性的自限感染。然而懷孕婦女若感染了弓漿蟲則可能傳染給腹中的胎兒。弓漿蟲感染可能造成流產及各種畸胎的可能,因此往往引發貓飼主的恐慌。許多孕婦會為了降低感染的危險而棄養貓。這使得準媽媽們因為必須面對失去貓咪家人而承受不必要的壓力。幸運的是,養貓並不一定會提高感染弓漿蟲的風險。認識弓漿蟲的生命週期,以及貓咪在該疾病傳染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助於減輕對先天性弓漿蟲感染的恐懼。負責初級照護的醫師及產科醫師若具備相關知識,便能夠教導孕婦如何在不放棄貓咪的情況下也能降低感染風險。在飼主懷孕和小孩生下來的期間當中,貓咪理應繼續帶給她幸福與陪伴。
弓漿蟲的生命週期
弓漿蟲是一種絕對細胞內原生動物,所有的哺乳類生物都可能成為其中間宿主,而受其感染。但貓是唯一能夠支持弓漿蟲之有性/無性生殖的完全宿主,也因此在該寄生蟲的生命週期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弓漿蟲主要以三種形式存活,有性生殖所孕育出的卵囊(Oocyst)會附著於食用了含有弓漿蟲組織囊體(tissue cysts)的貓的小腸內,這些卵囊內有具感染力的生殖芽孢子(sporozoites),將於貓初次受感染的兩週之內形成,這種情形多半發生於戶外獵食的幼貓身上。貓一旦感染過弓漿蟲,便會對其免疫,鮮少再度受到感染。因此唯有在貓初次受到感染時,排泄物才可能帶有卵囊。除此之外,卵囊並不是立即具有傳染性的,而是需要一到五天的時間才能夠孵化,屆時才會具有傳染性(參考:Markell ED, John DT, Krotoski WA. Toxoplasma gondii. In: Markell and Voge’s Medical Parisitology. 8th ed. Philadelphia, Penn: WB Saunders Co; 1999: 161-171)。然而具有傳染性的卵囊一旦形成,便可以存活在泥土裡長達五年。速裂殖子(tachyzoites)是快速無性分裂的弓漿蟲,生成於宿主細胞還來不及產生適當的免疫反應之前。但只要宿主的免疫反應開始作用,有機體的分裂便會減慢下來或是停止,並且以慢裂殖子(bradyzoite)的形式保留在組織囊體之中。只要是染有弓漿蟲的中間宿主身上都可以發現這些組織囊體,通常存在其肌肉、肝臟或腦部。所有的哺乳動物都可能帶有組織囊體,而如果這些動物的肉在未經烹煮的情況下被吃進肚子裡,便可能感染給人類。
人類感染弓漿蟲最常見的機轉有三。最常見的是未烹煮的肉類,其中帶有包裹於組織囊體的弓漿蟲慢裂殖子。這些組織囊體可在8%的牛肉、20%的豬肉,以及20%的羊肉當中發現(參考:Beazley DM, Egerman RS. Toxoplasmosi. Sermin Perinatol. 1998;22:332-338)。直接攝入具傳染力的卵囊則是比較少見的傳染方式,而且與貓直接接觸並不太可能傳染。若孕婦在懷孕首度感染弓漿蟲,則可能經由胎盤傳染給胎兒。
為什麼貓不太可能直接傳染弓漿蟲?
貓不太可能直接傳染弓漿蟲給其飼主的理由很多,可由了解弓漿蟲之生命週期來說明。首先,唯有吃下組織囊體的貓會受感染。以貓的群體來說,這包括了在戶外捕食未烹煮的鼠類以及其他嚙齒類動物的戶外貓,以及被飼主餵以生肉的貓。貓是肉食性動物,經常會在食物煮熟前向主人討個幾片來吃。此外,唯有當貓初次接觸到弓漿蟲時,才可能排泄出卵囊,而持續的期間只有二週。一隻在戶外獵食的貓往往當牠是幼貓時便已受感染,所以在長成成貓以後,並不可能傳染弓漿蟲。因此如果純粹以機率來看,直接接觸到會排泄出卵囊的貓的機率微乎其微。
其次,卵囊並非立即具有傳染性,而是需要一到五天的時間孵化,因此如果貓砂每天更換的話,根本不太可能接觸到具傳染性的卵囊。
最後,由於卵囊是由口攝入而傳染,飼主必須先接觸到具有傳染性的糞便後,在沒有洗手的情形下碰到自己的嘴巴,才有可能感染。
因此因直接吃入卵囊而感染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一項以252例病例對照法針對孕婦的弓漿蟲感染所作的研究,並無法顯示各種與貓的接觸能夠提高感染風險,包括孕婦飼養幼貓及/或成貓、清理貓砂、貓到戶外狩獵,或餵食生肉給貓(參考:Cook AJ, Gilbert RE, Buffolano W, et al. Sources of Toxoplasma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European multicenter case-control study. BMJ. 2000; 321: 142-147)。弓漿蟲感染的顯著風險在於食用未烹煮的生肉、接觸土壤,以及至美加、歐洲以外地區旅行。接觸土壤會讓戶外貓所排泄出的具傳染性的卵囊經由排泄物-口腔的管道進入人體。
懷孕期感染弓漿蟲的主要風險在於:食用未煮熟的肉類、接觸土壤、食用生的或未洗淨的蔬菜(大致與接觸土壤的途徑相同),其他許多研究也支持這項發現。這些研究當中只有一項認為清貓砂亦為感染弓漿蟲的風險。
貓飼主如何降低感染弓漿蟲的風險?
根據我們對弓漿蟲的生命週期的認識,以及貓在疾病傳染當中所扮演的角色,醫師們可建議貓咪飼主在懷孕期間較為安全地與貓互動。以下是對懷孕婦女的一般性建議:
1.避免生食肉類。肉必須完全煮熟至看不到粉紅色,而且肉汁呈清澈透明。
2.接觸土壤時戴手套,若不戴手套,則必須徹底洗淨雙手。
3.生食的蔬菜務必徹底洗乾淨。
4.不要棄養貓。
過去未曾接觸過弓漿蟲的婦女,則有首度感染的可能。以下有些建議:
1.只吃包裝飼料的室內貓並不會感染弓漿蟲,因此其貓砂盆並不會成為感染源。
2.吃生肉的戶外或室內貓皆可能感染弓漿蟲,如果這樣的話,孕婦應避免清貓砂,或在清貓砂時應戴橡膠手套。
3.每天換貓砂。
如何診斷弓漿蟲感染?
先天性弓漿蟲症極為罕見,在美國每年大約只有三千位新生兒受感(參考:Markell ED, John DT, Krotoski WA. Toxoplasma gondii. In: Markell and Voge’s Medical Parisitology. 8th ed. Philadelphia, Penn: WB Saunders Co; 1999: 161-171)。正如前文所言,只有不具弓漿蟲抗體的孕婦才具有首度感染弓漿蟲的風險。即使是初次感染,也不是所有的孕婦都會傳染給胎兒。弓漿蟲的感染率是隨著娠妊的進展而逐漸提高的,以每三個月為一期來計算,感染率分別是第一期15%,第二期30%,第三期60%。然而因感染而致畸胎的比率則是愈前期愈高。(參考:Beazley DM, Egerman RS. Toxoplasmosi. Sermin Perinatol. 1998;22:332-338)
由於成人的弓漿蟲感染是沒有症狀的,因此診斷胎兒是否感染十分困難。在懷孕的各個階段篩檢弓漿蟲抗體能夠診斷出是否有新的感染,然而IgM抗體檢測(~0.19/1000)的偽陽性比率,以及弓漿蟲的低盛行率都使得篩檢受到質疑,因此在美國並不是被建議的檢測(參考:Lebech M, Andersen O, Christensen NC, et al. Feasibility of neonatal screening for toxoplasma infection in the absence of prenatal treatment. Lancet. 1999; 353: 1834-1837)。此外,確認孕婦初次感染並不能與先天性感染劃上等號。胎兒感染的診斷必須配合影像學以及實驗室檢測。一般最常見的由超音波檢查所發現之胎兒腦室擴大(ventriculomegaly)僅具有20%的敏感度。實驗室評估具有有高敏感度和特異性,但需要侵入性檢查,包括了臍帶穿刺或羊膜穿刺,才能夠藉由聚合酶連鎖反應來檢測弓漿蟲(參考:Beazley DM, Egerman RS. Toxoplasmosi. Sermin Perinatol. 1998;22:332-338)。母體的弓漿蟲症可以利用抗生素有效治療,而治療胎兒先天性感染而額外投予的抗生素的作法也有紀錄。
結論
養貓有許多好處,貓咪所提供陪伴和愛是無法度量的。僅管貓在弓漿蟲的生命週期中扮演了整合性的角色,但貓直接將弓漿蟲傳染給主人的可能性卻是微乎其微。為避免有孕婦的家庭不必要地棄養貓咪,對飼主的衛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