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 Suan Dok,有人譯為松德寺,十四世紀後的君王莊園改建寺廟,新近整修裝飾,金碧輝煌,清晨僧侶持缽而來,心中默唸:或許可以度ㄧ切苦厄,度過傷痛,度過驚慌,度過災劫——
wat suan dok 在 Mospatiparn Facebook 八卦
ท้องฟ้าใสมากที่วัดสวนดอก สวยงามมากครับ @ Wat Suan Dok
wat suan dok 在 女子@清邁—ในเชียงใหม่ Facebook 八卦
【原來如此小故事】ประเพณีเดินขึ้นดอยสุเทพ
在佛誕節前一天徒步登上素帖寺的朝聖活動,已經在傍晚從清邁大學門口往上拔腿移動。下午那場雨,希望能讓信眾們更神清氣爽地完成功德之路。
今日讀到關於這項傳統的相關文章才知道,之前得知關於清邁大學迎新登山的時間點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且有所出入)。信徒們之所以在今日登上素帖寺,其實有另一個歷史背景。
時間回到素帖寺之白象傳說。
那年清邁松達寺(Wat Suan Dok)的佛陀舍利神奇的一分為二,當時蘭納國王 พญากือนา,決定要再建廟宇分開供奉。於是乎,便讓白象馱著佛祖舍利 ,由白象停下來的地方決定興建寺廟的位置。
這白象一路從素帖山下往上走,第一個休息點就是目前位於半山腰的 วัดผาลาด*,休息過後,白象起身繼續往上行,最後停在現在素帖寺的位置,再也沒有離開過。國王便按照原來的決定,就地建廟供奉佛祖舍利。這段大象打卡的路程,當時也被稱做白象之路。
即便寺廟興建完成,那時要登上素帖山,仍是崎嶇不平的山路,信徒要上山禮拜,走走停停也得花好幾天才能往返回家。在佛曆2477年,一位泰北高僧 ครูบาศรีวิชัย* 為讓信徒們更舒適的步行,便和當地人協力鋪路,才有現在從清邁大學前門往素帖寺方向,長約14公里的道路原型。直到2524年,才真正鋪上柏油,成為現今的樣貌。
這位高僧不僅幫修路,也在沿途裝修及興建3座寺廟。在寺廟完成後,高僧決定完成一趟徒步登山的修習。當時信眾手持蠟燭、燈籠,亦步亦趨跟著高僧往象徵清邁最高信仰象徵的素帖寺步行,表示對崇高信仰的追求。
這樣的步行約定俗成為年度宗教活動直至今日,一方面當作修行迴向,二方面也是感念高僧對泰北信徒的貢獻。
好吧。故事有點長。依據前年經驗,算算時間,最早出發的隊伍應該已過半途。希望今年所有參加徒步登山的信徒們都平平安安。
更多關於徒步登上素帖寺:https://goo.gl/K1dEeC
*補充:
1、วัดผาลาด Wat Pad Lat
2、ครูบาศรีวิชัย Kruba Srivichai,現在從清邁動物園上素帖山約350公尺處,仍供有他的塑像。
3、今日傍晚不幸的在徒步活動剛開始沒多久,就有新聞報導有民眾在正要登山的路上,因車禍意外往生。
由於登山路線的交通管制僅限左側上行路段,下山的方向仍讓車輛通行,時間越晚,山路照明不足,上回還遇到整段山路路燈斷電。若有朋友正在徒步登頂中,請小心留意。
4、明日是佛誕節 วันวิสาขบูชา wan Visakha Puja,國定假日休假一天。重大佛節全國禁止賣酒,想買啤酒解熱的朋友,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