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消費
之前有跟大家聊過,我們家常常發生為了省小錢而花大錢的慘案。
其實我們經濟是沒有問題的,我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怎麼克服原生家庭帶來的消費習慣。
這麼多年來,由於物價上漲數次、我也住了幾個不同物價的地方,所以已經把 #把萬物換算成便當錢 這個習慣改掉了。
我腦中的換算變成:我配不配。
譬如說請阿姨來打掃,我家一百多坪,打掃一次(五小時)80美金,其實非常便宜了,
但是我就會想說,我自己掃差不多一個半小時可以到達我滿意的樣子,我的一個半小時值80美金嗎?
這樣換算當然是不太對勁的,但是我就會捨不得、而且自己打掃完甚至會有賺了80的喜悅。
在買高價位的東西時,
我心裡也會有一個預設是:「就不要比中低價位的還差喔!」
譬如說紀念日吃完茹絲葵,覺得Texas Roadhouse還比較好吃,就會有點怒。
愛精算CP值這件事,很增加我的消費障礙,不然我是非常願意用錢買快樂的。
所以如果確定我一定會得到快樂,我就花得不心疼,譬如一杯六塊美金的珍奶、旅遊。
我的第二本書一直難產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請人來顧小孩,如果一篇文章折騰了好幾次才寫出來,
「寫出這篇文章花了我上百美金」這個想法就會讓我很煩躁,不想繼續面對。
我一方面覺得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都很寶貴,
但要換算成價格時又不知道該是多少才好,
我也很清楚,
成為一個母親,時間稀碎、精力稀缺,
讓我被動的失去了很多人生的可能性。
另外如果金額大到我腦中不知道要如何換算或感受的,我也不會特別糾結,譬如說車子房子。
因為我們也不是會過度消費的人,所以從頭到尾的問題不是買不買得起,是我不喜歡在花錢這件事上「一直精算划不划算」的心疼和不愉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克服的經驗分享?
/
#介紹三樣CP值超高的偏高價好物
KOL這個身分對我這種消費習慣有一個好處,就是廠商會給我試用很多我原本會捨不得買的東西,
有些價位偏高的東西,用了之後真的覺得超棒,但原本按照我的習性是不可能冒險買來感受值不值得的,
圖中三樣是用了一段時間後,非常推薦的東西,
價位偏高,但CP值也超高,那就是:BunnyTickles沙發、AnKomn保鮮罐、十月被。(沙發開團中,保鮮罐和十月被之前開過,純推)
因為被子、椅子、罐子,這三樣東西,真的是天天都在用。使用率高,CP值就高。
十月被的舒服程度是,因為我們家現在大齊睡,所以床上還有walmart 20塊的被子,如果我半夜踢被後抓錯被子來蓋,會馬上醒來然後找到十月被回來,
因為其他被子厚厚悶悶的感覺沒有那麼舒服。
Ankomn保鮮罐在我家也是天天在裝食物和點心,以極度頻繁的頻率在使用它,在walmart買的十塊保鮮盒已經裡面全是刮痕、變得又霧又舊,AnkomnTaiwan保鮮罐看起來還跟新的一樣。
BunnyTickles沙發是如果廠商沒給我的話,我一定會想說,需要給小孩坐那麼好嗎?但沒想到來了以後,我才是最大受利者,因為坐在小沙發上陪小孩閱讀和玩玩具,都舒服超多,
除了增加了親子時間、沙發質感超好讓整個遊戲室都變美了。有沙發椅後,是絕對不可能去坐凳子的。
#收團倒數最後一天
澳洲BunnyTickles沙發&樂高LEGO收納盒(不限台灣)👉https://gbf.tw/zukcf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40的網紅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 2014, IKEA was among the founding members of a global campaign to get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businesses to use 100% renewable power. Known as...
walmart lego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八卦
上週美國申請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達到歷史新高 330 萬人,因為肺炎疫情持續導致許多公司開始收回已發出的 offer、 hiring freeze、或是 layoff。 這個網站讓群眾回報目前的情況, 給需要找工作的朋友參考。 如果你剛好要找的公司最近沒有回覆你, 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凍結了招募, 這次因為疫情影響的經濟衝擊是超乎想像的大,各行各業許多知名企業都收到各種不同等級的打擊,讓讓這份名單增加的很快,
幾個比較大的公司:
科技業:
Adobe, Airbnb, AngelList, Boeing, Box, Dell, Etsy, HP, Hulu, IBM, Indeed, Intel, Lenovo, LinkedIn, Netflix, NVIDIA, Oracle, Rakuten, SAP, Splunk, Square, Stripe, Survey Monkey, Tesla, Toyota, Uber, VMWare, Way, Yelp, Zillow: Hiring freeze
BuzzFeed, Dropbox, Lyft, Redfin, Walmart Lab: Offer rescinded and hiring freeze
Bird, Groupon, WeWork: Layoffs and hiring freeze
Shopify: Offer rescinded
金融業:
AIG, American Express, Deloitte, EY, JP Morgan, Kayak, KPMG, Pwc, Visa, Mastercard, SOFI,: Hiring freeze
旅遊、娛樂業
Expedia, Delta, American Airline, Mariott: Hiring freeze and layoffs
Alaska Airline, Booking.com, Hyatt, JetBlue, United Airline,: Hiring freeze
Disney, LEGO: Hiring freeze
運動用品、服飾、民生產業業:
Adidas, H&M, Johnson and Johnson, Levi's, Lululemon, Nike, Walmart: Hiring freeze
Gap Inc: Layoffs and hiring freeze
Macy's: Layoffs
目前就業市場嚴峻,大家如果手上有不會太差 offer 的話, 建議趕緊先簽下來,度過目前的危機再做打算。
https://candor.co/hiring-freezes/
walmart lego 在 薄荷糖:一座積木小鎮 Peppermint Brick Town Facebook 八卦
【與 LEGO 創系系列 (3合1系列) 主負責人對談】
剛剛鎮長分享了德國積木網站 Zusammengebaut 採訪星際大戰設計師的問答內容,現在就來分享採訪創意系列的設計師的部分。而鎮長得說:創意系列部分的訪談,就精采多了。這回是坐下來與創意系列的主負責人 Ricco Rejnhold Krog 對談,內容主要落在「設計」層面上,如果你對這部分很想興趣,很想更了解設計師眼中所見,一定要趕快來了解一下。
【A模型設計到 80% 時,就開始設計 B 與 C 模型】
創意系列現在分兩大主題,第一為「專家系列」,也就是街景、倫敦巴士、旋轉木馬那一些;另一則為所謂「3合1」系列,同一批零件,可組成 A 或 B 或 C 模型。採訪員就問到,若以去年的露營車為例,到底是怎麼開發出三種模型?
.
Ricco 回應,一開始是大家坐在一起,思考下一個新產品的方向。當決定好是「露營車」時,就開始思考可以增加上去的小機關、配件、甚至設計故事等。但他們不是等到 A 模型全完成才去設計 B、C 模型,而是等到拼到八成附近,就開始開發另外兩種模型。
.
原因是,B 跟 C 模型做的東西,會決定 A 模型用上哪些零件。例如,如果 B 與 C 模型需要用到六顆輪子,那他們就要回去思索,可以在 A 模型增加那些新設計,好多兩顆輪子出來。然後就在來回不斷的過程中,逐漸完成整組的設計。
【到底有多少人,會真的把 A 模型拆掉,改拼 B 與 C?】
採訪員就直接問到:他拼成 A 模型後,從來都沒有拆掉,而是多買一盒來拼 B 或 C。他好奇,設計團隊是否有統計過,真的會拆掉再重拼的玩家有多少?
關於這問題,Ricco 只回答,他也不確定,因為他們沒蒐集過這方面的數據。他只知道,玩家真的很多種,有人是拼完就不會再拆掉;有人真的會多買幾盒來拼另外兩種模型;有人則是真的會拆,而且還拆得很開心。
【關於房子為什麼不是做成四面式的】
採訪員問了一個很多玩家心中的問題:為什麼只有專家級別的「街景」是做成四面都是牆?前幾年,在 3合1部分,也有出過四面都是牆的建築,為什麼現在都不做了?
Ricco 回答,是否是四面式,取決於他們是否主打房屋內的遊戲性。如果他們是有要設計更適合遊戲的內部,為怕小朋友為遊戲,而不小心拆毀牆壁,那就乾脆不把牆壁做上去。但他只說,現階段的開發,暫時是往這方向走,也許未來會重新做四面式的房屋。
【藍色機器人,是呼應 Boost 機器人嗎?】
由於用色太像,有人猜測3合1的藍色機器人 (31062) 是否是呼應了 Boost 的機器人?Ricco 只笑說,這他就真的不知道原設計師是怎麼想的,這問題就要去問設計師本人了。(設計師為何雋)
【為什麼 60 周年紀念的10715只有美國獨賣?】
這比較像是設計師自己的抱怨。他表示,先前他到美國紐約參加玩具展時,發現樂高竟然有把先前舊的創意散件組 10715 換上周年紀念外盒,讓他超興奮,但他發現竟然只有美國才賣這特別外包裝款,讓他感到很嘔。他表示,他知道那只是外盒不一樣而已,內容物與舊的 10715 完全相同,但他覺得這麼棒的盒子,就有蒐藏性,為什麼不是全球販售?
這個問題,就很像是在問:為什麼有些商品是獨賣?
Ricco 回應,以這組為例,是美國知名連鎖賣場 Walmart 獨賣,像這種知名連鎖大賣場,就是賣樂高很重要的通路,為了促進雙方的合作,樂高常常會為這些賣場,設計一些獨賣款商品,只批給商場去賣,來多吸引一些消費者,專到他們的賣場去消費。
【到底怎麼決定特別『肉』的數量】
除了購買官方設計師的精美設計外,我想不少玩家,常常會衝著「肉」來購買某一組,意思就是只為了蒐集到某些好用或新奇的零件,而去購買一整組,這種行為在玩家間被稱為「殺肉」。採訪員就說,整個團隊到底是怎麼決定,這些特別的「肉」的數量?
Ricco 就表示,其實肉多或少,都是他在決定的。不過雖然是這樣說,但他的決定都是取決於,設計師們須用的零件數量。而他最後就根據設計師們的作品,來開單給生產線。
(採訪員這時偷偷靠過去,『拜託多出一點沙綠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就是這次採訪中,鎮長覺得最有意思的問答。當然,如果你覺得想親自了解整個採訪內容,不想錯過任何可能被遺漏的資訊,就請到 Zusammegebaut 的影片中去找答案了:
https://youtu.be/txIInbaoBMU
walmart lego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評價
In 2014, IKEA was among the founding members of a global campaign to get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businesses to use 100% renewable power. Known as the RE100, today it’s a consortium of 186 (and counting) companies, including H&M, Nestle, Apple, Google, Facebook, Walmart, Coca Cola, Goldman Sachs, and many more. In total, their electricity demand is approximately 200 terawatts hours - just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electricity demand of Thailand. Today, we talk to Sam Kimmins, head of RE100. Sam has 20 years experience leading sustainability projects in the shipping, aviation, food, construction, and NGO sectors.
This is a podcast about how NOT to save the environment. Hosted by Nature N8 (Nate Maynard), an environmental researcher working on energy, ocean, and waste issues.
HAVE A QUESTION?
Record your question and send it to us at ask@wastenotwhynot.com
VIEW THIS EPISODE'S SHOW NOTE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e/2PACX-1vTYcV4Qii_XMHCluG5py75VGc-rPxoHeLJefKsBUdb1Q5Ah50YfEVkAO8jMcb4ZaPaXvyJbfW8hpelj/pub
SUPPORT U$
https://www.patreon.com/wastenotwhynot
FOLLOW US
https://www.facebook.com/wastenotwhynot/
https://twitter.com/wastenotpod
SUBSCRIBE ON Apple Podcasts, Spotify, Google Podcasts, or find your player: https://ghostisland.media/#wnwn
SHOW CREDITS
Producer / Editing - Emily Y. Wu
Host - Nate Maynard
Brand Design - Thomas Lee
Theme Song - Chris Lo
This is a Ghost Island Media productio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WFKOM85XB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