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詩人研究所畢業後在台積電上班當工程師,對投資很有興趣,趁年輕的時候轉職產業分析師,拓墣產業研究所算是台灣最大民營產業研究機構之一,上班到公司就可以看報紙新聞,跟同事討論股票,產業研究分析很有趣,可是跟股票投資獲利,是兩件關係不大的事情。
講個小故事,證券公司看好某個產業議題,就會跟我們研究機構合作,辦理投資講座,VIP會員免費參加,在五星級飯店順便吃下午茶,然後我們研究員講一個小時、他們證券公司的人講一個小時,有次開頭我才自我介紹完,正要帶入產業介紹,前排就有個阿北舉手,老師,你不要講這麼多,你直接跟我講哪支股票比較快,還好我也講過很多場次了,安撫阿北後繼續開講。(公司收費五萬、研究員獎金五千)
很多人對投資有興趣是對賺錢有興趣,不是對產業、對公司有興趣。所以當年產業分析師的我也是如此,投資成績單小賺小賠,實在沒意思,只好再重回台積電賣肝當工程師賺得多又快。
回鍋台積電運氣好在金融海嘯之前,經濟不景氣,工作也相對的比較輕鬆,因此晚上回家自己繼續看投資理財的書,剛好看到綠角前輩介紹指數投資,開始入手買進0050,印象中從30元左右開始買,買大概十張左右,股價就開始爬升,沒有幾個月就到了36,老毛病就犯了,賺兩成就該獲利了結,等回檔再來回補,結果就是沒等到0050回檔,之後我在50元左右認錯再度買回,並且發誓再也不賣出,就這樣0050到了60我也沒賣出,上萬點後到了70我也沒賣。
於是到了2015年,結合夫妻兩人的資金,一起前進美國券商。剛投入美國券商也是什麼都買一點,VTI、VEU、VSS、債券、VNQ...,後來到2019年股票的部分只用VT,債券只用美國政府公債ETF,所以就再平衡的部分來說,我幾乎是沒有執行的,不論是股票區域市場的再平衡,還是股債的再平衡。
從2015年開始老婆繼續上班,我則是負責小孩接送工作,閒暇之餘規劃家庭資產,現金的部分預留兩年,也有配置0050,0050日後會優先作為資產提領,美國券商的資產,避免跨國匯出匯入的手續費,幾年執行下來都還算過得去。
最後我要提到所謂的降維打擊,降維的意思就是你的能力在第一志願,可是去念第二、第三志願的學校,相對之下就幾乎是全班第一名。就是說有人會煩惱退休後資產不夠提領,其中一個解法就是晚點退休,或者退休後控制好開銷。所以回到指數投資的缺點,本金大、時間久、很無聊。本金要能夠累積,除了要增加薪資收入,再來就是要控制開銷,就好比薪資收入破百萬,可是開銷跟剛畢業新鮮人24K差不多。
其實我有注意到,高收入人士能夠有閒錢投資的,必定在某方面的開銷節省下來,也就是沒有樣樣都要高消費,住豪宅、開跑車、名牌手錶衣服鞋子、私立美語學校、五星級飯店、頭等艙、高爾夫球...,偶爾有點嗜好興趣沒毛病,樣樣都要跟上肯定不容易有閒錢投資。會賺錢肯花錢的人多的是,但是能夠有閒錢投資的人卻不多。
指數投資的核心概念也是,估計資產增加的幅度,控制提領的比例,即便某幾年資產增加的預期高,但是我們也不會同時提高提領金額,偶爾慶祝開心一下是可以的。其實很多成功的主動投資人也是如此(巴菲特),就是他的開銷支出成長,遠遠低於投資報酬的成長。但是很多其他短線投資人,往往預期賺了錢,就要快速提高生活品質,大幅提高開銷,這部分經驗給大家參考。
vt, vti 綠角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八卦
本文回顧2021一月綠角財經筆記的狀況。
一月最熱門的新文章是以0050為主題的"0050總報酬投資策略與歷年配息記錄(Total Return of 0050,2021更新)"。在正報酬的年度,買進與持有,讓投資人完整享受到整段報酬。
以美國掛牌標的為主題的"定期定額投入美國ETF績效分析---以VTI為例(2021更新)"與"定期定額投入美國ETF績效分析---以VT為例(2021年版)"也進入前十大熱門文章。
定期投資的過程,新的買進會累積之後參與市場成長的單位數。持續的持有之前買進的單位數,也參與了2020全球股市的上漲。
上個月發表的新書讀後感“為什麼要睡覺讀後感2---比酒駕更嚴重的後果",雖然是非財經主題,但在臉書專頁也有許多朋友轉載。疲勞駕駛,是一個要命的問題。
全文也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1/02/2021.html
vt, vti 綠角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八卦
此文整理所有綠角財經筆記曾經寫文章討論,透過美國券商可以買賣的美國指數型基金與ETF。
包括VTI,VGK,VPL,VWO, VIG, VT, VXUS, VEU,VEA, VIGI
VTIP等更多其它業者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