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波聊聊│兩年的羽絨睡袋,終於香噴噴了!】
這週末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我終於洗了我的羽絨睡袋!!!! 感謝 登山補給站舉辦的羽絨衣/羽絨睡袋洗滌課程。我的Montbell睡袋用了兩年,使用次數大約20次,一次都沒洗過,雖然網路上有教學,但這幾千塊的睡袋,真的不敢亂洗阿lol
-
今天實際課程超過了4小時,老師把畢生所學都傳授給我們了,從如何洗滌睡袋、睡袋結構、睡袋製作過程、甚至包包、睡墊各種疑惑都問了,真的很豐富,我怕忘記還特地錄音,結果不小心手殘按掉了...(眼神死),以下節錄清洗過程:
✅至實體洗衣店店面,攤開羽絨睡袋,表布如有髒汙,可加些微洗劑,先溫柔的搓揉髒汙處
✅拉鍊拉好拉滿,並將睡袋從裡面往外翻。(將拉鍊拉滿原因是擔心拉鍊會刺破表布,將睡袋往外翻是因為裡面較多汙垢難以清潔,因此外翻清洗)
✅放進滾筒洗衣機,加入洗劑洗滌(不同洗劑品牌,所加的洗劑量不同,加太多對羽絨也會有損害可能,洗滌前需注意加的劑量喔!)
✅通常洗滌完成後,可用大條毛巾吸走大量水分再放置烘衣機。確認各方面條件可控的情況下,今天採用一次短時間高溫,先快速將大量水分排除,後面再視烘衣機型設定溫度,酌量運用中低溫烘乾。每次烘完都會拿出來手動將結成一團的羽絨撥開(烘的過程中也可放入網球,代替手動撥開羽絨),反覆操作直到羽絨睡袋完整乾燥,就完成搂~(多數羽絨睡袋品牌通常建議使用低溫烘乾,盡量減少不確定因素,並降低過高溫度對羽絨的影響。例如Therm-a-rest/Sea to summit)
清洗羽絨衣的心得:好累,羽絨衣真的兩年洗一次差不多,如果想清洗羽絨衣,請空出一整個下午,再帶一本書或是一台筆電,不然你會瘋掉
|詳文教學|
📍http://bit.ly/2PKinum
|Follow us|
📍Instagram:http://bit.ly/2m9c4nj
📍Youtube:http://bit.ly/2oIuOv8
「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M'wilder Couple 山系卡波 Facebook
- 關於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TaiTai LIVE WILD Facebook
- 關於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心得] Sea to summit vs 迪卡儂睡袋套- 看板outdoorgear 的評價
- 關於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Sea to Summit REACTOR+11°C 睡袋內套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Re: [心得] 睡袋Marmot phase 20 - 看板outdoorgea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sea to summit睡袋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sea to summit睡袋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心得] Sea to summit vs 迪卡儂睡袋套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討論] 睡袋的選擇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Sea to summit 睡袋ptt - Fish SPA salonas 的評價
- 關於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問題] 睡袋挑選- 看板outdoorgear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TaiTai LIVE WILD Facebook 八卦
【裝備心得分享】
睡眠系統✖️ STS Ultralight Sleeping Pad + Marmot Plasma 15 + Hanchor 輕量睡墊
登山的「睡眠系統」就是指在野外與「睡覺」相關的各種裝備和配件,像是睡袋、睡墊、枕頭、露宿袋⋯等。而以「系統」來稱呼,就表示有各種不同的搭配選項,沒有一定的規則,每個人都能研發出一套自己習慣的方式。
目前我們已經出發103天,其中差不多有七成都睡在野外,應該是有一些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分享 😬
1. 枕頭。在臺灣偶爾會帶個高雄百岳買的輕量充氣枕,但到了PCT,連那一百公克都要省所以就沒帶了。取而代之的是長筒狀的防水袋,裡面是備用衣物或柔軟的雜物,塞好塞滿,外面再套上BUFF頭巾,就是一個躺起來舒服又乾淨的枕頭了!(強烈推薦把BUFF當枕頭套,觸感好,而且清洗又方便)
2. 睡袋。PCT指南建議一個華氏20度,也就是攝氏負9度的睡袋就能撐完全場,於是我們原本使用的0度睡袋當場失格,只好重新再買。
挑睡袋是件很麻煩的事情,暖的很重而且又貴,想要FP800以上,舒適溫度-9,填羽量又要夠的,在臺灣的選項並不多。Yeti Passion Five 應該是這個級距的首選,但價格太高無法下手,所以買了稍重一些的Marmot Plasma 15,重量864克,FP875(填羽量忘了),舒適溫度約-11度,相信非常夠用,而且這一百天來也確實證明它足以應付各種狀況。
Pertex表布很耐髒也很耐操;脖子周圍有鈕扣,扣起來後身體散發出來的熱氣就不會從領口跑掉;雙面拉鍊是基本選項,但還是不可避免常常會勾到內表布。
但這些都不是心得,真正的心得是,後來睡覺都把睡袋攤開來當作棉被蓋,而不是拉鍊拉好整個人塞進去。一開始以為這樣會冷,但其實保暖度還是相當地好,而且非常通風、透氣,不會睡到半夜覺得很熱很想要脫衣服(在臺灣山屋尤其如此),雙手雙腳也可以任意擺放,不用被木乃伊式的睡袋束縛住。
結論就是,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應該會選擇輕量化的被褥式睡袋(Quilt),去掉拉鍊跟帽子,可以省掉不少體積跟重量。
3. 睡墊。身體正面的保暖交給睡袋,背面就得由睡墊來把關。我們這次使用Sea to Summit的黃版輕量充氣睡墊,重量406克,不算是極輕,而且保暖度R值只有區區的0.7,與動輒R值3.0以上的睡墊相比可說是相當不足。但優點是充氣洩氣快,厚度薄、方便收納,充氣後的顆粒分佈可以平均分散身體重量,躺上後不會輕易滑動(但如果睡覺習慣一直翻身的就沒輒了)
而為了彌補R值的不足,我們又多帶了一張Hanchor的半身泡棉睡墊,重量才75克,厚度約0.7公分,把它鋪在STS的睡墊下面,從臺灣山區到美國的PCT步道,從來沒有睡到一半覺得背脊發涼 XD (而且它還是個相當好用的野餐墊跟座墊,雖然被我們用到破破爛爛了⋯⋯)
這樣的R值多少無法計算,但雙層睡墊絕對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好方法。
以上!
#Marmot #SeaToSummit #Hanchor
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Sea to Summit REACTOR+11°C 睡袋內套 - Mobile01 的八卦
Sea to Summit REACTOR+11°C 睡袋內套 關於包裝上宣稱的+11°C性能,網路上已有幾則心得報告,這邊就不再著墨。我認為這件的價值在於輕量美觀,我不會 ... ... <看更多>
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Re: [心得] 睡袋Marmot phase 20 - 看板outdoorgear - PTT網頁版 的八卦
Re: [心得] 睡袋Marmot phase 20 ... 標價479曾經的睡袋王者有機會可以買到接近半價不到cp值超 ... 朋友有顆sea to summit FM3 女款也是超熱. ... <看更多>
sea to summit 睡袋 心得 在 [心得] Sea to summit vs 迪卡儂睡袋套- 看板outdoorgear 的八卦
完整圖文細節版:https://goo.gl/A9pKUs
以下為文字部分:
話說睡袋內套這項裝備,似乎可有可無,實際上如果運用得當,至少有以下好處:
保持睡袋清潔
關於清洗睡袋,可以參考山行者豪哥介紹的方法,看起來很麻煩,實際上真的就是那麼麻
煩,而且洗過還會降低睡袋的保暖性能。所以睡袋內套其中一項功能就是讓你不用每次爬
個山回來,就得費心清洗睡袋內的髒汙及汗水。化纖睡袋雖然比較不怕水洗,但睡袋本身
的體積及晾乾的過程仍然很麻煩。
增加保暖度
無論是什麼織品做成的睡袋內套,幾乎都可以增加些許保暖度,在睡袋不夠暖時,也許多
這麼一層就可以讓你感覺比較舒服。市面上更是有許多不同材質製作的內套,性能各不相
同。
關於我的睡眠系統,由於一開始就設定了輕量化及冬天休息的前題,因此我的主力是
KEEPON 925,580g的重量及可壓縮性讓我十分滿意 (這點是我另一顆迪卡儂 QUECHUA 5°
C 的弱項),但在從夏末初秋開始,925僅有250g填絨量的缺陷就浮現了...低於10度就會
讓我覺得冷而影響睡眠,因此我都會搭配睡袋內套,光是內套這一項裝備我就有三件,分
別是迪卡儂的一般型睡袋內套、今天的主角SEA TO SUMMIT、還有一件是研發中的秘密。
至於露宿袋也是一項兼具輕量與抗候的裝備,但睡袋內套在旅遊住酒店時也可以使用,
實用性更高 (有看過紫外線燈在黑暗中照旅館床單嗎? 謎樣的體液痕跡可能會讓你嚇到
....)。
SEA TO SUMMIT REACTOR+11°C
關於包裝上宣稱的+11°C性能,網路上已有幾則心得報告,這邊就不再多著墨。我認為這
件的價值在於輕量跟美觀,我不會說近兩千元的售價不值得,因為我也是設計背景,而設
計是有價的,因此SEA TO SUMMIT的包裝設計跟內套設計都必須有相對應的價值,雖
然實際性能跟宣稱的有一段差距
使用心得
這兩件睡袋套我都用過幾次,尤其是很早就購入的迪卡儂。如果你的睡袋保暖度已經很夠
,那很推薦購買迪卡儂這件來保持睡袋清潔,跟價格一樣的重量(咦?)也不會增加太多負
擔。SEA TO SUMMIT的材質彈性非常好,但老婆說睡起來有點癢癢的,我睡起來確實有點
刺刺的,不曉得是不是個人體質關係....至於保暖老實說11度C真的扯太遠,但應該有比
迪卡儂的暖一點。
也許你會很好奇,為什麼跑出一個傳說中的睡袋套?
這也是小弟的工作之一,在試用過這些睡袋套之後,我認為這項裝備能夠帶給背包客及登
山者莫大的便利性,但市面上的產品花俏有餘、實用度卻不足、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於是
我請機能布料上游的朋友幫我挑幾支符合需求的布料作開發。要知道台灣是紡織大國,世
界上超過半數的機能布料皆出自台灣之手,但因為品牌力及設計力的不足,以致於台灣長
久以來被定位為代工的角色。上一代父執輩因為時空背景,代工是正確的發展方向,但現
在30-50歲的青壯世代,有責任挑戰這一個沉重的刻板印象,哪怕可能失敗也要盡力為之
,才有可能走出不一樣的路。至於產品就先賣個關子,等試作品產出再行介紹嚕。(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7.10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utdoorgear/M.1456228780.A.F0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