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弟 Wan Ah Boy:不安全的公共交通】
11月15日早上8點18分,上班尖峰時刻,新加坡地鐵裕群站發生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地鐵碰撞意外」,造成28人受傷,地鐵系統停擺。
新加坡地鐵從2015年開始,就像是「中邪」一樣,三天兩頭就因各種原因系統異常而癱瘓。但這次星國人民大為光火,因為地鐵去年才撞死兩名年輕的維修人員。
面對地鐵頻繁出包,交通部卻總是用一貫「菁英政治」的姿態「教訓」老百姓——地鐵系統是非常專業的領域,不是一般草民可以理解...
#新加坡 #SMRT #交通 #通勤人生 #菁英政治的精華 #李顯龍政府
smrt地鐵 在 媛來就在新加坡 Facebook 八卦
#阿媛說星國
在新加坡沒有白吃的午餐,免費停車位不可能,只有每天在地鐵站發的報紙與地鐵故障的接駁車是免費;當我們的機場屢次榮獲第一時,地鐵故障率也不相讓。
目前最大的故障是紅色線的碧山站淹水,總共停擺了超過20小時,媛很幸運的坐免費接駁車回家。這不得不說SMRT的應變,很快就有員工協助指揮、接駁車也安排得當,這是多少故障換來的經驗啊!!
「信號故障」導致地鐵延誤是家常便飯,出門前最好保佑見客戶、接團或拉肚子當天別故障!
上個星期終於針對此事件開了翻白眼國會,我們地中海部長說了啥都忘記,只記得千錯萬錯都是六個不知名小員工假冒記錄的錯,還有公司的團隊文化很重要!So? 這故事告訴我們高處無羔羊。
結果今早收到台灣朋友關心❤️原來西部大士又因為信號問題而發生地鐵追撞,共28個人輕傷!這部長昨天還讓我們有耐心,我的心只能納稅去!真希望您也每天坐地鐵通勤,然後趕開國會時地鐵故障!
這對新加坡人來講又是每天茶餘飯後的話題,日子還是要過,沒錢買車還是要搭地鐵,記得搭地鐵要握好手把!遇到故障莫慌,等等就有免費接駁車,且我們有五條地鐵線,百分之20的機會!
#新加坡的日常生活
#今天是地鐵陣亡日
#沒有百分百完美的人事物
smrt地鐵 在 台中城 Taichung Facebook 八卦
暑假快樂!有楽編現在在東南亞進行考(ㄉㄨˋ)察(ㄐㄧㄚˋ),各位可以猜猜看這是哪裡的地鐵系統呢🚇?
.
#SMRT
加入ig看更多 instagram.com/taichungdot
smrt地鐵 在 Link 搭地鐵暢遊新加坡! - Livia's Wonderland薇笑樂園 的八卦
【2022新加坡地鐵SMRT攻略。新加坡自由行】EZ-Link/NETS FLASHPAY搭地鐵暢遊新加坡!含最新中英文地鐵路線圖2022更新 ... ... <看更多>
smrt地鐵 在 smrt地铁系统 的八卦
东西南北及环线地铁都被"落井下石"断路!服务中断啦!看热闹更看门道,劲报!!#张大哥直播世界 · 巴蒂.莉雅妮决定继续申请调查两名主控官。地铁大瘫痪的后续看法。凉架晒猪肉 ... ... <看更多>
smrt地鐵 在 [閒聊] 30年後,SMRT的歡樂與悲苦- 看板MRT 的八卦
時間為1987年11月07日。
是的,30年前的今天,新加坡的第一段地鐵線開通,
區間為現今南北線NSL的NS15楊厝港站至NS19大巴窯站間,
為新加坡帶來了更便捷的交通。
當年,從各個市區重建局規劃的新市鎮進入市區
只有搭巴士一個方法。
隨後的五年內,南北線、支線(現NS1裕廊東站至NS4蔡厝港站間)
及東西線EWL相繼通車,讓新加坡的地鐵路網逐漸成型。
進入了21世紀之後,東北線NEL通車;
繼震驚鐵路工程界的尼克爾公路倒塌事件之後,環線CCL分階相繼通車,
而三週前剛幾近全線通車的濱海市區線DTL,更使新加坡人的出行更加方便。
我們常說,臺北捷運當年拼命跟港鐵MTR與新加坡SMRT取經;
而當年叱咤風雲的新加坡地鐵系統,兩間營運商可謂命運完全不同。
SBS Transit 新捷運公司,
前身為新加坡巴士公司 Singapore Bus Service;
2003接下NEL的營運業務之後正式易名為SBS Transit。
捷運方面,現營運NEL及DTL兩線路;
在陸路交通管理局LTA(陸交局)將巴士營運模式切換為BCM前,
SBS可是全新加坡最大的巴士營運公司,規模可謂新加坡的九巴。
而SMRT地鐵公司,
前身為TIBS泛島巴士公司,
1987年接下NSL的營運業務之後正式易名為SMRT。
捷運方面,現營運NSL、EWL及CCL;
未來的湯申東海岸線TEL,已在數月前由LTA公佈由SMRT營運。
SBS Transit說幸運,真的是幸運,
現正營運的兩條路線,並未出現過太大的故障醜聞,
兩條線路的CBTC亦非常的乖巧,讓SBS的營運可說順利。
而NSEWL近年來的事故數量,及前陣子的隧道淹水事件的連鎖效應,
讓欲慶祝30週年的SMRT,忽然間榮登新加坡的各種頭條版面,
原本的歡樂氛圍,也隨時間的消逝而淡去。
---分割線---
2010年代起,SMRT的故障事件頻發。
1. 2011年12月起,NSEWL由於各種原因經常性發生故障;尤以2011年12月15日至17日
所發生的事件最為著名,更有人因為停駛太久,無通風的狀況下打破玻璃,
照片在網路上瘋傳;而SMRT也因事故的發生,選擇不向該名乘客提告。
從此之後,SMRT的高運量路線不時發生停駛事件,從電力故障,道岔故障到訊號故障,
列車故障,都成為列車停駛最大的肇因。
而這些,還輪不到SMRT最不為人知的工作文化被提及的時刻。
2. NSEWL開始測試CBTC系統
10年代,為了配合新加坡持續增長的公交搭乘人次,
LTA宣佈將著手進行NSEWL的訊號系統更換,
由原本西屋Westinghouse的fixed-block系統
更換為Thales自家在國際上頗為著名的CBTC訊號系統。
此一舉動,造成NSEWL當時服役中的車輛皆需裝設新的CBTC設備,
造成各位如果搭乘NSEWL時在頭端車輛(3XXX)的左側頭端座位
是被隔開的,那個隔間藏的就是新的訊號設備(C151B系車輛除外)。
當年也宣佈新系統將於NSL及TWE(EWL的大士延伸線)先行投入。
LTA當年此舉,號稱可為為市民提供可頻繁的班次服務,
由現今最密120秒班距到CBTC投入服務後的100秒班距,讓行程也更為順暢。
幻想全然破滅。
2017年3月26日,SMRT於收班前一小時將訊號系統由FB切換為CBTC,
成為第一次NSL服務時間內的CBTC測試;當晚一小時的測試,並無任何的故障,
列車與收班後正常回到碧山等多處機廠,準備隔日的服務。
2017年4月16日起,SMRT開始於每週日全日切換為CBTC訊號系統營運,
並且開始於每週日投放C151B系列車上線營運;
而2017年5月29日起,SMRT開始於每日全日使用CBTC作為其訊號系統營運,
成為一切悲劇的開始。
訊號系統的不穩定,及幾近三日一小壞、五日一大壞的頻率,
讓人民對於NSL的新系統保持著更大的疑心。
自從1996年起,NSL兀蘭段通車將NSL接起來後,
NSL扮演者大批北區市民帶進CBD的主要交通工具。
NSL一斷,造成的效應非常大:
由於NSL的訊號系統不支援單線雙向營運,一故障,就會將一整條NSL一分為二。
在CCL與DTL仍未通車前,只要遇到故障,
乘客只能從NS1/EW24裕廊東、NS25/EW13政府大廈及NS26/EW14萊佛士坊三站
藉由轉乘EWL進入市中心,再到需要到達的目的地。
而EWL的走線長度,致使EWL即使經過近三十載的增班,
仍無法有效的完全消化由新加坡東西兩端進入CBD的人次;
惟因DTL3的通車,使東區的人流有稍微減緩的趨勢,使EWL有些許喘息空間。
EWL一增加NSL的人流,造成更大的阻塞;基本如此,SMRT的悲劇仍不斷再版。
3. 2017年10月07日
這天,姑且稱之為NSL最黑暗的一日都不為過。
10月07日,新加坡下著大量之午後雷陣雨,這對市民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最不尋常的,是NSL於下午宣佈了停駛。主因:NS17碧山站入土端隧道淹水。
臺北捷運淡水信義線,從淡水新店線時期,
除了納莉颱風帶來的豪大雨淹掉了台北車站外,
從沒聽過R13民權西路入土端因為豪大雨淹水致使停駛等情事。
而NS17碧山站入土端淹水,在營運的第30年之後,因豪大雨淹水,
也著實震驚了社會,並且讓政府當局氣得半死,趕緊開始調查事發經過。
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入土端的幫浦故障,來不及排除豪大雨所帶來的雨水;
幾周之後,調查結果顯示,SMRT內部的工作記錄作假,且此情事已並非短期事件。
11月07日,交通部長許文遠到國會進行簡報,
過程中,已卸任之SMRT董事長郭木財亦在場,臉色沉重。
而許部長表示,除了SMRT已針對淹水事件檢討六人之懲處外,
亦於上週為SMRT的員工提供自白期,讓員工自行認錯,可減少懲處,
更表示已邀請臺北捷運相關專業人士前往新加坡為SMRT提供營運上的建議。
憤怒之下,許部長表示此事件肇因單純,將不特地開放公共質詢的時程;
而對於SMRT與LTA而言,調查仍未結束,也還有更多的不足尚待補齊。
---分割線---
別忘了,SMRT是政府持有至淡馬錫集團 Temasek Hldgs 旗下的公司,
這次連政府都不挺、不掩護,嚴正進行調查,可見政府也受夠了SMRT的醜態。
今日的SMRT,營運著新加坡最重要的兩條地鐵線NSEWL,
若這些小小的工程問題,到更大的公司文化議題無法解決,
未來新加坡更多路線開通,及更多人次搭乘公交,將會為SMRT帶來更多的挑戰。
30年來,
SMRT的slogan - Moving People, Enhancing Lives;
連人都無法順利輸送,更遑論讓人們的生活獲得提升?
時隔30年,從各國地鐵系統翹楚,
到成為向其他國家取經的角色,SMRT正需要一個很徹底的改頭換面。
地鐵通車,是值得慶祝、值得歡樂的;
而其他問題若無法確實解決,LTA所畫的未來公交藍圖也將提到鐵板。
期待看到SMRT的進步,更希望看到新加坡的公交系統更加茁壯。
說到這裡,想到幾乎每個新的地鐵站都如此富麗堂皇,講到都想趕快衝回去惹
新加坡地鐵,30週年快樂。
互相切磋,互相學習,互相成長;願臺北與新加坡的公交系統更加茁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5.216.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510061125.A.2A3.html
我之前有一篇文章也有提到這個問題,因為NSEWL也是互通的,
北捷如果也要升級,勢必西條線路也可能會一起升;
希望如果要做,越早做越好,
看看紐約市L服務做好那麼久了,班次也更密了,
接下來看往法拉盛那段的7服務開通CBTC,也可以更加加密班次嘍
基本上,SMRT與台鐵這個部分滿相似的,
會挑日常營運時段內進行維護軌道等設備,
屆時會在那些時間要求司機員類似用我們的CM模式開行,
經過該區間減速行駛,以顧及SMRT員工的安全。
不過這說來諷刺,
沒多久(不到兩年前),一群SMRT的工人(約15人左右)
從EW1巴西立 (Pasir Ris) 站出發進行道岔相關設備維護,
沒多久,領班後面的兩位新鳥就被進站的列車撞死,榮登SG各新聞版面。
SMRT當時,也承受了許多社會的輿論壓力,但仍然沒什麼改進作為。
直至這幾日,交通部長許文遠才表示,
未來SMRT為了進行維護工程,除了假日,更有可能在平日
延後開門營運時間,以讓工程人員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設備維護。
這其實蠻有趣的,因為對NSEWL而言,
頭班車0500出頭發車,星期日較晚接近0600發車,
而尾班車則相繼在2500前回到各機廠;
有些站(靠近CBD的)甚至最早可於2500前開工,
有沒有必要延長工時,我覺得MOT跟LTA甚至是SMRT也要盡到責任,
如果延長工時的話,那國民就會對他們有更高的期待。
我今年一月在SG待了一個禮拜,與家人旅遊,
我也有覺得許多高架段有可以與淡水線往年R14圓山-R15劍潭站高速行駛的能力;
然而我們因為噪音等原因降速行駛,而他們則因為工區太多,
所以感覺像是走走停停;並不全然是因吃閉塞而走走停停嘍。
理論上在CBTC之下,100秒的班距在NSEWL上有目共睹,
MTR ISL 訊號系統還沒換之下,那套訊號系統能被操到120秒內也是神人級了;
只是,NIL(北港島線)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開始蓋,
且NIL還是接TKL(將軍澳線)跟TCL(東涌線),不是接ISL,
在NOP跟QUB兩站爆量由TKL轉ISL的人流不減之下,
不論是換訊號系統,或是從柴灣車廠再抽幾班車到中游車站進行短程車開始載客,
ISL的消化能力依然還得再想盡辦法才能徹底解決TKL帶來的人流。
話說當年KTL還進去港島的時候 不知道有沒有這麼爆棚的客流量
但現在TKL的轉乘人潮,真的是很恐怖...
唉,我116的人,當年進頂好商圈還得先搭公車
過了信義快再轉捷運,就覺得非常的痛苦QQ
印象中是說96秒...
早點痛不如晚點痛,針對這個你不得不佩服SG的巴士系統;
即使捷運路線拼命增開,但平行的巴士線仍從來沒有斷過,
且一天SG的巴士搭乘量幾近四百萬上下旅次,可見需求仍在。
最簡單的例子,由NS4蔡厝港到NS22烏節附近,搭NSL一趟車就會到;
在NSL開通之前,SMRT的190號巴士就是專門將蔡厝港,武吉班讓一帶的居民
往返市區很重要的路線。
NSL全線通車(含兀蘭段)已21年逾,但現今這條巴士線平日
於尖峰時期的方向最密發車班距可達3-5分鐘一班,直逼臺北307路;
重點是:
1. 這條巴士線,還得為了人潮眾多,在尖峰時段派車回送到中游段開始載客
2. 區間車190A的開行(僅行駛至NS24/CC1/NE6多美歌站,不到新橋路總站)
仍無法消化晚高峰由烏節路商圈回蔡厝港/武吉班讓一代的居民。
3. 這路線,用盡了幾乎SMRT所有的服役中巴士車款,
從MAN單層、MAN單層雙節公車,到Dennis Enviro500 MMC雙層巴士全用了,
仍然無法有效消化,可見旅次需求大小。
取道直接(走高速公路)是這條路線最大的賣點,也是NSL最大的敗筆,
只能等CIL泛島線通車後,也許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臺北的狀況,是平行路線並不太多,
SG除了190路之外,還有很多幹線路線也是一樣的,
且他們也很習慣使用他們的巴士通勤,
即使地鐵壞了,仍然有固定的巴士路線可以搭乘,
而且在地鐵站附近的站牌在服務中斷期間都可以免費上車。
臺北在服務中斷後的公交配套措施,亦仍由加強空間lor。
72秒?好吧我記錯了 感謝小田急大的指正。
大家可能忘了為什麼,
只記得如果搭乘區間計費可以算到文湖線的區間話有64折而已吧www
相較於SG近幾年的故障,文湖線算是非常穩定的系統了,
我相信也是幾次的問題啦,應該也不是每天嘍~
這位西門子高鐵列車大 該不會是內工的校友吧xDD
QQ,有頭腦的在IT公司上班外,
也許都跑去維緯壹一帶新開發的科技園區為SG的將來打拼嘍xDD
(新加坡近幾年成立的GovTech政府科技部門就在那裡,離國大非常近,
當年GovTech還被LTA征召救火,為了找出CCL某列車因系統異常而頻繁造成系統故障)
感謝中壢大的指正,受教~
以地鐵系統而言,似乎很少看過這種案例,
但對於JR東海道新幹線及JR東北新幹線共用區間,
甚至是JR中央線快速在新宿站的運用(7/8,11/12番線)
都是很成功的案例,感謝中壢大的補充~
這點我保持著小小的保留態度;
MTR的城區線,駕駛員一樣不開門出來開關車門,
但如果乘客的習慣不好,經常衝門的話,對於加密班距而言仍有一定的效果限制。
這還是有一部分是我們身為乘客需留意的地方~。
中壢大的那個補充,其實就是補足大站的人流而設計出來的方案,
但是北捷沒有這種設計,也稍稍增加了班距加密的困難...
這種throughput如果因為這樣而降低,其實各國地鐵系統也飽受這個煩惱,
紐約地鐵一樣,快慢線分離,以4/5/6服務而言,
4/5服務跑的順,但6服務如果停站停太久,仍有可能影響後面車輛吃閉塞,
一樣也會有這個問題嘍。
(補充,MTA目前在試行月台控制員,跟JR的站務員類似,
提供開關門合圖予車長,讓列車長可以有效控制列車dwell time)
感謝v大的補充~
不過不知道v大是不是有一陣子沒有回去新加坡了呢?
當年還有從EW29裕群站直通CG2樟宜機場站的列車服務,
僅止於樟宜機場延伸線開通之後幾個月內開行而已;
而後,因為EW1巴西立、EW2淡濱尼及EW3四美
三站附近的居民抗議會有搭不上車的情事情,隔不到多久直通列車取消,
回復原本營運模式,而樟宜機場延伸線則變成接駁車服務
來往EW4/CG丹那美拉及CG2樟宜機場,在EW4/CG則是停靠於中間月台(C/D月台)
提供兩方向的旅客平行轉乘~
實話是
1. 這條接駁車班距真的太疏離了,以一個國際機場標準來看,
連桃園捷運的班距(A13以北)都比這接駁車還密集了...
2. 未來TEL有可能取代EWL的這條延伸支線進入樟宜機場,
但從雙溪勿洛開始的走線,LTA仍在規劃中,還沒確定會延伸過去~
(主要是配合未來T5的建設開發,必須有列車行駛過去,
現在T4只有巴士行經,沒有地鐵服務,其實有點小小的落漆...)
差很多,居民都樂的要死,
LTA為了DTL3的開通,也是打了很久的廣告,看來真的是一條很被看好的路線
哈哈,難得有這麼好的路線,
且NEL是目前唯一一條使用傳統電力線供電的路線,真的在速度上的限制會稍微少一點~
NEL是不是品質最好的線見仁見智,個人覺得還不錯,
尤其SBS的路線廣播都有中文站名報站,且CBTC營運穩定度佳,讃;
NEL在開通之後沒多久也有他自己的問題存在,
但除了印象中又一次大停電故障外,似乎都不是太大規模故障就是了。
NSL區間車設計到宏茂橋的原因是因為碧山車廠的為止在宏茂橋到碧山之間;
而碧山車廠的側線兩條到宏茂橋,一條到碧山,所以從裕廊東回來的區間車/末班車
到碧山站而已也是(小小)理所當然嘍xDD
(背上末班車終點只有到Khatib,應該是直接隔夜開出)
其實如果到要Serangoon的可以搭NSL到義順轉乘公車103回到Serangoon
如果真的搭不到CCL的話 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哈哈
是沒錯,AC7真的快很多xD
AMK那個巴士總站真的不小,SBS那一站真的蠻多路線的
在BCM實施後,這個Seletar Package目前還是SBS的(今年得標的)
AMK最痛苦的回憶 138人潮多的時候真的很痛苦
CCL真的不是開玩笑
容易的是往返CE2濱海灣跟CC6體育場站的接駁車
接下來尖峰時段還有HarbourFront到Bartley的區間車(搭好多次)
還有很多有的沒的QQ,但是CBTC下調度上來說應該比較容易些啦xDD
未來CCL6開通之後的營運模式,目前還沒有確定,
最頭大的應該是CC1-CC3這三站該怎麼給營運模式吧QQ
---分割線---
補充一下,前述NEL為什麼是最好的線路,
因為NEL也是唯一SG地鐵中完全封閉的線路。
實體線路而言,NSL與EWL有裕廊東連結,
而CCL與DTL在寶門廊與海灣舫中間也有連結(況且還是不同營運商),
這還不包含電力系統的連結等等;
所以如果有故障需要調度時,所造成之影響範圍也只會僅止於NEL本身嘍。
謝謝V大現身說法當天實況(諾維那站是Novena哦xDD)
我記得那天很多人崩潰,尤其沿著Orchard Road / Penang Road一帶公車根本上不去
人多到擠到馬路上,公車亭上方的黃色警示燈也從來沒有停止轉過...
那天的190/970真的還蠻精彩的xDDD
NSEWL真的太重要了,但是SMRT還有很多改進的地方,
真的很希望新加坡的地鐵系統可以更加強悍,面對未來客流量的增加...
DTL3坡很多應該是正確的,從寶門廊開始一路到Jalan Besar之間進入全新加坡目前
最深的車站及路段(最深的車站是Bencoolen站),所以爬來爬去很正常
到了淡濱尼要先往北轉東再轉南回到Expo,所以彎道也是很多xDD
EWL有沒有比DTL快到機場我不是很確定,因為本身還沒有去體驗過,
但就旅程舒適度而言,我相信DTL略勝很多籌吧xDD
至於EW1-EW3的變多,我相信啦,畢竟淡濱尼跟巴西立都是很大的衛星城鎮,
人流隨著時間增長一定也會帶動搭乘地鐵的人潮~
NEL那一批阿爾斯通的車大概堪稱新加坡地鐵史上最強的車子了
而且還是高運量,之後HDB/URA把榜鵝一帶發展更完全之後應該會很可觀~~
QQ NIL真的蠻慘的...
不是喲~
由於地鐵真的對新加坡太重要了,地鐵一斷掉,很多人去考試都會遲到,
而且甚至是考場不在自己家附近的,那就會更痛苦。
教育部自己也深知這個問題,所以從今年開始便提出一系列的配套:
1. 如果你可以在頭一科考完前到原考場,那你會被允許把考卷寫完,
並且有充裕的時間(就是原本考試該給你的full duration)把考卷寫完。
2. 如果真的來不及了,考試之前你可先去網路上找尋離你家最近的考場,
如果地鐵服務受阻的時候,你沒有辦法到達原考場,可以特例到最近的考場考試。
這個太重要了,所以根本不是服務受阻時拉下來的捲簾,
而是直接固定式的海報~ 吧
43m深度 真的很猛啊xDD
這個新式公車站算是被包含在交通發展大綱2013(LTMP2013)裡面
一個非常重要的片段。
就LTA的意思是,新地鐵站外面的公車站如果不是做成總站(ITH)的,
在公車站跟捷運站出口間,一定會建造遮雨棚,讓乘客更好進行轉乘;
這個遮雨棚不光只是捷運站,
LTA更指出,這些遮雨棚也會在其他公車站建造/延伸,
每個新建/延伸的遮雨棚都一定會到400m,
讓乘客可以從自己的HDB/房屋走出來,也不用淋雨跑去搭車lor。
※ 編輯: nelsony1216 (140.115.216.162), 11/09/2017 08:28: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