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台灣,我的選擇」系列第三發💞
💟「我在大學選修華語時,有一本課本就叫做「今日台灣」,但我第一次真正到台灣是來上美國國務院的華語課程。大家都喜歡來台灣學華語,但我想要看得更多,做得更多,所以我後來選擇派駐台灣,擔任經濟組的副組長。經濟組的工作著重於建立美台的經濟關係,這個經濟關係涵蓋各種正在改變世界未來樣貌的領域。我們致力於公衛、資安、數位經濟等議題,並探究如何在印太區域及更廣泛的區域,確保安全的技術,並建立安全的供應鏈。台灣人才輩出,讓我深受啟發,台灣人民就是台灣最大的財富;人才對經濟也非常重要,經濟要能蓬勃發展需要有才華、有創意的人才,而台灣就有這樣的人力資源。我曾經在投資銀行、國際開發和財金等產業工作過,所以我很希望能以我對金融業發展的觀察,協助台灣和美國的新創公司獲得創投資金,進而改變後代與數位科技互動的模式。除了專業上的興趣之外,我也熱愛大自然,我認為人類應該要與大自然有所連結,而台灣就有這樣的自然環境。我一直以來都很想觀察野鳥,但我早上常常爬不起來,可是在台灣就不必早起了,因為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美麗的鳥兒飛到我陽明山上家裡的後院!」
⭐️邵藹帝女士是名資深美國外交官,目前擔任美國在台協會經濟組副組長。在此之前,邵藹帝女士曾於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負責推動美國經濟政策,並曾於華府任職於美國國務院的南亞及中亞事務局,以及美國駐科威特大使館。在擔任外交官之前,邵藹帝女士曾於香港及紐約的投資銀行任職,她也曾於世界銀行在印度的國際金融公司擔任顧問。邵藹帝女士先後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及高級國際研究學院碩士學位。她來自伊利諾州,通曉中文、阿拉伯語及印度語。
Why I Chose Taiwan #3
💟"When I started studying Chinese as an undergrad, we had a whole book on Taiwan Today. The first time I actually came to Taiwan was studying Chinese with the State Department. Everybody loves coming here for language, but I wanted to see and do more. That’s what brought me back this time around, as th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Economic Section. We focus on building up the U.S.-Taiwan economic relationship, which spans across so many different areas that I think are changing the future shape of the world. We are focused on health, cyber issues, digital economy, how do we ensure that technologies are secure, how do we build secure supply chains throughout the Indo-Pacific, and more. Taiwan has such talented people, and so that really inspires me. Taiwan’s people are its greatest asset. For the economy, you really need talented, creative people, and they are here in Taiwan. I have a very eclectic background in investment banking,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and so how do I tap into the way I’ve seen financial industries develop to help Taiwan and the U.S. now get venture capital funding for future startups that are really going to change the way that our kids interact with the digital world? Aside from my professional interest in Taiwan, I love nature, I think it’s really important that humans have a connection with nature, and Taiwan provides that. I’ve always wanted to be a bird-watcher but I’m not good at waking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to go out looking for birds. But here I don’t need to, because there are always all different kinds of beautiful birds that come to my own back yard in Yangmingshan!"
⭐️Arati Shroff is a career U.S. diplomat and is currently the Deputy Economic Chief at the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IT) in Taipei. In her previous overseas assignment, Arati advanced U.S. economic policy at U.S. Consulate Shanghai. She has also served in the U.S. State Department’s Bureau of South and Central Asia in Washington D.C., at U.S. Embassy Kuwait. Prior to her diplomatic career, Arati worked in investment banking in Hong Kong and New York. She was previously a consultant with the World Bank’s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n India. Arati earned a B.A. fro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nd an M.A. from the 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SAIS). Originally from the state of Illinois, Arati speaks Chinese, Arabic, and Hindi.
同時也有6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KARM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uper easy method to get korean gradient lips with 2 or less products! You can get it with even 1 lipstick, no fingers required! 中文字幕請開CC選擇繁體中文. v v...
「in nature 中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in nature 中文 在 美國在台協會 AIT Facebook
- 關於in nature 中文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 關於in nature 中文 在 Cicada(Taiwan) Facebook
- 關於in nature 中文 在 KARMAN Youtube
- 關於in nature 中文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 關於in nature 中文 在 Edwin H. Youtube
- 關於in nature 中文 在 Nature Now(中文字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in nature 中文 在 business nature中文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in nature 中文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八卦
「和表弟閒聊時,他突然問我「是否支持台灣獨立」。我回答說「是」,表弟立即向我比了個中指,指責我「被台灣教壞了」。
我壓抑怒氣,問表弟「為什麼這麼認為?」
表弟非常自信地說:「網路報章都有寫啊」,那語氣彷彿我沒在看報紙。
我追問他都看哪些報章媒體,他舉了「人民網」、「鳳凰衛視」、「央視」等等。當時,我們眼前的電視正好停在「CCTV4」,一個中國中央電視台針對國際華人社群設置的頻道。」
#季風帶「故事」系列講堂後話篇—關於中國紅色力量與馬來西亞中華膠
▍「紅色認同」:淺談馬來西亞「中華膠」現象
作者:馮垂華
先從兩個個人案例說起。
案例1.
去年的農曆新年回到外婆家,和表弟閒聊時,他突然問我「是否支持台灣獨立」。我回答說「是」,表弟立即向我比了個中指,指責我「被台灣教壞了」。
我壓抑怒氣,問表弟「為什麼這麼認為?」
表弟非常自信地說:「網路報章都有寫啊」,那語氣彷彿我沒在看報紙。
我追問他都看哪些報章媒體,他舉了「人民網」、「鳳凰衛視」、「央視」等等。當時,我們眼前的電視正好停在「CCTV4」,一個中國中央電視台針對國際華人社群設置的頻道。
案例2.
一位非常敬佩的馬來西亞友人到台灣來旅行,我們在午後的酒吧討論香港反送中運動。友人持反對態度,我們為此花了不少時間討論這場運動的發生、過程以及後繼影響。
友人在討論過程中突然反問我:「難道你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嗎?」
我愕然,然後搖頭否認,並且試著解釋「族群」、「種族」以及「民族」之間的差異:我們並不是中國人。我們在族群類別上屬於「華人」,並且是「馬來西亞」公民,但絕對不是中國人。
一般上,如上述抱持大中華主義,認為所有華人同屬「中華民族」,並嚮往中國治理文化的人,常被戲稱為「大中華膠」。實際上,「中華膠」是相當貶義的詞彙,「膠」為粵語「硬膠」(「戇鳩」的諧音)的縮寫,泛指愚蠢、思維守舊僵化之意(維基百科,n.d.),因此「中華膠」通常旨在嘲笑或諷刺那些主張大中華主義的群眾。近來香港反送中運動引起馬來西亞華人社群在網路上辯論、謾罵,「中華膠」即被大量使用。然而,這樣的現象目前僅在網路上發酵,並未引起當地學界的興趣,也還沒產出足夠的研究。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對「中華膠」有全面的理解,也容易將這種貶義身份標籤化。
對任何一個集體的提問,我們首先應該理解它是如何組成、產生認同,或者被建構的。問題核心包括:是什麼樣的社會條件或社會關係有助於這種集體的生成?其認同建構的文化依據為何?又有哪些制度性條件支持這種認同?又為什麼「華人」特別容易被賦予甚至接受這樣的身份分類?唯有試著討論這些問題,我們才能對「中華膠」有初步的理解。
一、華人的種族建構
安煥然(2019)在〈什麼「中華膠」〉一文中認為「中華膠」其實是一種「中華情結」。他尤其指出早期接受華文教育,或參與左翼運動的前輩對所謂「中華文化」滿懷熱情,因此難免對中國懷抱強烈的認同。作為族群的華人,文化即為其中一種重要的認同依據,但族群認同的邊界其實是雜糅、模糊、易變的,不同世代、社會、教育、工作經驗等等都可能對認同產生影響。但也正因為這種易變的特質,我們才有可能轉換傳統的「中華情結」,將之本土化或在地化。因此,安煥然在文末感慨:「一個缺乏文化主體性的在地族群,注定是離地的」;「當馬華文化就只等同於中國文化的時候,不管老左還是年輕人,你的『馬』已脫韁」。不過,安煥然沒有討論到的是,為什麼一部分的馬來西亞華人認同會如此僵化、不易流動?
華人其實是複雜的文化群體,作為移民社會,馬來西亞華人其實涵蓋不同籍貫的社群。在殖民時代,籍貫社群彼此往往會因為經濟或政治利益而發生械鬥,釀成嚴重的流血衝突。這些彼此差異的社群在英殖民時代被建構為一支「種族」(race),相對的,歐洲人、馬來人、印度人也都被視為不同的「種族」。「種族」的知識建構首先從人口普查開始(如1891年後的人口普查),然後藉由分而治之以及「種族分區」的政策加以制度性強化。
在被視為「種族」的情況下,不同籍貫的華人社群產生極大的涵容性,開始將彼此視為「同種同屬」的群體;相對的,它也具備強烈的排他性,將被歸類於其他「種族」的群體視為絕對的他者。「種族」論述的建構背後暗含兩種意義:首先,「種族」是一種生物性的類屬,在接納這種認同時,人們往往會認知彼此之間的差異是「與生俱來」,並且不能改變的;其二,「種族」知識由歐洲殖民勢力引入時就被賦予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意義,他們認為不同種族之間存在著優劣之分,而這也合理化了優勢「種族」對他者的歧視、壓迫、剝削、暴力。
「種族」雖然作為一種殖民帝國引入的知識,但馬來(西)亞人民也不全然是被動接受這種歸類的。當「種族」作為政治治理的策略以及經濟活動的單位時,不同族群為了捍衛自身的政治及經濟利益,往往會輕易挪用「種族」身份來區分彼此,以強調我群/他群的絕對差異來獨占特定的政治權力及社會資源。這種以「種族」為知識基準形構出來的國家、政治及社會關係可以被稱作「種族典範」(race paradigm),並且成為馬來西亞最成功的一種知識建構。時至今日,「種族」依舊是馬來西亞媒體及大眾的普遍用語,同時也是政治決策及實踐的主要依準。例如 Nakamura(2015)對馬來西亞大學學生廣泛使用「種族」一詞的現象進行研究,發現使用生物科學定義下的「種族」,其實暗示了馬來西亞各族群在身理及心理上存在著根本差異,繼而認定彼此之間的差異難以消除。
在「種族典範」的影響下,「華人」自認為一種「種族」,並且對自身的「歸屬」有一種本質的想像(nature of belonging)。這種歸屬的想像無可避免地連接到其祖輩的移民母國——中國,並認為彼此作為「種族」的情況下是本質上近似的。不過,類似的討論可能高估「種族典範」對馬來西亞華人社會關係及歷史文化的影響,畢竟當代族群關係是繁複互動與衝突下的產物,因此要思考華人對中國的認同,至少要回到獨立時代的政治局勢進行觀察。
二、民族之爭:華裔族群虛幻的民族認同
民族指的是現代主權國家中的人民集合的稱謂,他常藉著想像共享特定文化、歷史以及社會生活來形成一個共同體。由於「國家」是這一群體的主要行動單位和想像依據,因此民族通常也稱作「國族」,民族主義者常強調自身民族對於國家有行使主權的權力,有強烈的政治治理的意涵(紀駿傑,2014)。和民族不同,公民則是法律賦予的政治身份,並且合理地享有法律規定之權力與義務的群體。在很多時候,這兩種身份看似平等,但在建構民族主義的過程中,社會成員會藉著強調「我族」的共同性來訴求其民族地位,這時候往往會對社會裡的其他弱勢族群造成排除的結果,甚至剝奪其公民身份。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許多殖民地開始追尋殖民母國的政治經驗,試圖建立現代民族國家。作為一個多元族群社會,當時的政治團體、知識分子曾就一個「民族」的定義進行過數次爭辯。1946 年,左翼的政治聯合組織(PUTERA-AMCJA)草擬了一份開放而包容的《人民憲法草案》。《人民憲法草案》第二節中,嘗試將「馬來人」界定為一個高度包容性的國族身份,其中沒有任何宗教上的義務,公民僅需要學習一些簡單的馬來語作為對話工具,因此「所有馬來亞公民都會受到平等的待遇,因為『馬來人』(Malay)一詞是一個開放與包容的政治概念,並不帶任何族群或宗教的含義」。
PUTERA-AMCJA的左翼政治背景很快就引起英殖民政府的憂慮,而他將「馬來人」視為一種「開放與包容的政治概念」(實際上是在嘗試建構一個「民族」身份)則導致以巫統為首的馬來人民族主義菁英的憤怒。1948年,英殖民政府以反共為由宣布馬來亞進入「緊急狀態」,並將PUTERA-AMCJA視為非法組織,《人民憲法草案》才遭到廢置,從此(尤其官方歷史中)無人聞問。
相對的,英殖民政府與巫統提出的《馬來亞聯合邦憲制》則成功取得憲制地位,成為1948年馬來亞聯合邦的憲法。這部憲制除了強調蘇丹及馬來人的特殊地位之外,也大大提高了其他族群公民身份的限制。雖然在往後的歷史中公民身份的限制被稍稍放寬,但仍無阻這部憲制強調馬來亞作為「馬來人的國家」的企圖。《聯合邦憲制》也成為未來馬來西亞憲法的基礎,正當化了馬來人的「國族」身份。
Suryadinata(2013)認為,馬來西亞在建構國族身份時,就將特定的族群文化(即「馬來人穆斯林文化」)視為其國族核心,任何抵觸核心者,其國族身份將遭受質疑。換句話說,這種被建構的國族身份保障了馬來人的優勢地位,其他族群的國族身份則隨著政治局勢擺盪,時而獲得認同,時而遭受質疑。此外,國族身份也常與公民權力發生衝突。雖然國族與公民所依據的建構核心並不相同,但若國族身份遭到質疑,公民在一國之內所行使的政治權力也將受到挑戰。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馬來西亞華人雖然在「公民」身份上受到承認,但始終被排除在「國族」(民族)核心之外。在此情況下,華人很容易就將缺失的「民族」想像勾連到中國因統戰需求,以及回堵西方自由主義國家的威脅而建構出的「大中華民族」概念。這樣一來,華人社群在認同上很容易產生同時是「馬來西亞人」又是「中國人」、「中華民族」的詭異又矛盾的認同。
除此之外,華人在馬來西亞政治場域遭剝削的現象也導致華人期待中國的崛起能為他們賦權。誠然,中國崛起了,而華人或許從中獲得些許政治及經濟資本,但其中的管道及方式是相當可議,並且有違民主的。追根究底,這是建構「中華膠」的關鍵因素——紅色滲透。
三、中華膠與紅色滲透
Hamilton(2019)以澳洲的局勢發展為例,討論了中國因素如何破壞澳洲的民主社會。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點,即是利用「僑務」及海外華人來進行滲透。他描繪了澳洲當地華裔商人、政治人物以及中國移民運用金權政治、貿易與投資、「銳文化」來突破民主防線,很可以作為我們的借鑒。在馬來西亞,這些滲透一直被視為理所當然,使得「中華膠」的討論一直局限在上述我們提到的種族、文化情結,以及政治剝奪感等層面。
2018年,馬來西亞最大中文報刊《星洲日報》在其背頁刊載了一整版的「廣告」。廣告主為「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新聞與公共外交處」登出的廣告,標題為「真實的新疆」。
廣告內文很長,大致分成六小節:一、新疆的歷史;二、中國憲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中國政府尊重伊斯蘭文化;三、新疆實行民族自治、多民族和諧共處;四、新疆穆斯林族群的宗教信仰和習俗得到尊重和保護;五、新疆面臨著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重大現實威脅;六、中國充分尊重伊斯蘭宗教信仰,同穆斯林國家傳統友好。
這無疑是回應國際社會對於中國新疆集中營事件的指責,並且尋求其他國家華人社群的支持所「製造」出來的廣告。不僅如此,2019年,當BBC深入新疆集中營採訪,並批評中國政府的不人道政策時,數家中文媒體也同時獲准進入新疆報導,其中亦有《星洲日報》。7月7日,《星洲日報》以「新疆教培中心曙光:助維吾爾族重融入社會」為題,正面報導了集中營,寫下令人戰栗的詭異故事:
2019年7月11日,中國公佈「中國大陸以外華文媒體網站影響力榜單」,馬來西亞《中國報》、《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分別名列第4、5以及12名。這份榜單的第一名為台灣《中時電子報》,其調查公正性十分可疑。換言之,馬來西亞媒體已遭中國勢力滲透,其獨立、自主的地位岌岌可危。
不僅如此,中國對教育機構的影響也十分令人擔憂。在海外,其手段往往是透過金錢及物質利誘,最終達到滲透的效果。在馬來西亞,我並沒實質證據證明教育機構正成為中國政府的傳聲筒,但中國大手筆資助華校已是不爭的事實。以我的母校寬柔中學為例,中國駐馬大使白天就在2018年捐贈了獎助金、贊助龍獅隊1萬5600令吉,以及提供校董會成員中國簽證便利等配套。另一個經驗是,馬英九在2016年前往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演講時,校方展示的海報、文宣上對馬英九的稱號竟然更改了數次,(印象中)從「台灣總統」或「中華民國總統」改成不倫不類的「世界華人前領袖」,令人疑心背後的政治角力。
企業方面,中國在一帶一路策略下的海外投資已有許多研究。不過,馬來西亞華人企業主一般上常被視為文化或政治意見領袖,因此中國對華人企業的影響不可不查。以馬來西亞海鷗集團為例,其業務主要以經營中國藥材、藥酒、美容及保健產品為主,與中國官方及市場往來密切。在今年的「海鷗與媒體大團拜晚宴」中,其董事經理就引用中馬建交45週年推出的歌曲《左肩》歌詞,比喻彼此之間的關係:「左肩位於心臟上方位置,而海鷗就如同右手般,可以放在左肩上,為其遮風擋雨。」
這段談話雖然僅僅暗示了兩者之間的親密關係,但董事經理提到的《左肩》其實是中馬建交45週年微電影《時間的眼淚》之主題曲。實際上,過去中馬建交週年紀念在華人社群與報章常常博得許多關注及版位,中國政府更不惜透過許多廣告、藝文創作、社團活動等來「凝聚」華人的「中國認同」,將建交週年構築得如慶典一般。這樣的盛況不會出現在馬美建交週年,不會出現在馬英建交週年,也不會出現在馬新建交週年等場合,「中國」是難得的特例。
最後,常常令人難以察覺,甚至認為無關緊要的,也許是中國對日常生活的細微滲透。那些出現在城市與小鎮中心、寫滿中國式標語與賀詞的掛簾與海報;那些在日常生活裡被認為政治意味並不濃厚的綜藝節目;又或者生活空間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日用品或小小裝飾,都可能對我們的認同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友人Z的家庭在7月1日撕下農民曆的那一天,發現日曆上標著大大的「建黨節」字樣,畫面中還展示著共產黨標誌,彷彿時空的哪個節點出了差錯。Z翻了翻日曆,發現8月31日(馬來西亞獨立日)以及9月16日(馬來西亞成立日)兩頁在右上角部分標上了小小的馬來西亞國旗,象徵這兩天與馬來西亞有關。這樣一來,即確定他並未拿錯其他國家的農民曆,也並未生錯國家。但令人困惑的是,「建黨節」究竟與我們有何關係?
而那每一戶擁有這本農民曆的家庭,每一年7月1日望著那顯著的共產黨標誌,以及強而有力的「建黨節」粗體,他們還會記得那兩面被標識在8月及9月的小國旗嗎?
結語
「中華膠」確實是一個具有貶義的詞彙,但實際上非常值得進行深入討論。我認為,「中華膠」的建構不僅僅是「中華情結」或「政治剝奪感」下的產物,同時也應該關注中國「紅色滲透」的影響。馬來西亞華人社群的歷史特殊性也許使得中國的「紅色滲透」更容易成功,甚至能輕易建構其「中國」認同,但這種認同並不純然是文化面向的。對中國的威權意圖而言,這種認同具有高度的政治色彩,並利於中國面對西方民主社會的批評時進行動員。與其稱之為具有貶義的「中華膠」或一般意義上的「中華情結」,我認為「紅色認同」更能帶出其「中國因素」的影響。
當然,這篇文章不過是過去研究的心得,以及胡亂的資料整理。要進行中國對馬來西亞滲透的研究,還需要更嚴謹的實證方法,而且具有其迫切性。也許,未來會好好來寫寫吧。
▍作者簡介:
馮垂華,1990年生。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生。研究興趣為族群關係、公民社會與社會運動。偶爾寫小說。
#季風帶—帶給你不一樣的跨域視野
#Read a different world. Read the world differently.
▍Reference
Hamilton C.著,江南英譯, 2019, 《無聲的入侵:中國因素在澳洲》,新北:左岸
Nakamura R., 2015, ―Race or Ethnic Group?‖ Politics of Race in Malaysia.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3(8): 389-398.
Suryadinata. L, 2013, The Making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State, Ethnicity, Indigenism and Citizenship.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安煥然,2019,<什麼“中華膠”>,《星洲日報》網頁內容: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072192.html
紀駿傑,2014,<族群關係>,頁181-207,收錄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延伸閱讀:
1. 關於季風帶「故事」系列講堂—Season 1
http://bit.ly/2NozRNr
2. 關於季風帶「電影月」系列講堂
http://bit.ly/2XdnrfI
3. 關於季風帶8月講堂
http://bit.ly/2M0JK2r
圖: http://bit.ly/2HcAHaw
【 季風帶文化網店:http://bit.ly/31NH4Zs】
in nature 中文 在 Cicada(Taiwan) Facebook 八卦
為了將在十月發行的新專輯,我們去年六月一起到嘉明湖,並試著用音樂寫下我們眼中的台灣山林。新專輯的巡演場次今天開始售票,很期待向大家分享這些新作品。
🌲Cicada 新專輯巡迴《走入有霧的森林》🌲
2019/11/29(五)台北 Legacy
👉🏻 https://tinyurl.com/yylherqf
2019/12/14(六)高雄 LIVE WAREHOUSE
👉🏻 https://tinyurl.com/y627934q
2020/01/18(六)台中 Legacy
👉🏻 https://tinyurl.com/y3hhxzx2
______________
MV高音質版:https://youtu.be/N8IWlIVktp0
導演/攝影/剪接:林艾德
高山嚮導:吳佳穎
中文文案:林宛縈
英文文案:江致慧
______________
【關於這張專輯】
走入山林的他們說: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罡愷
「逃離都市進到山裡,原來還有更多值得在乎的事。」 ─── 桃子
「另一個全新於尋常的世界是如此的靠近。」─── 謝維
「感受山與海,才能理解我們從何而來。」─── 致潔
山說:
「我帶給你的禮物是無盡的美景。」
「世界如此遼闊,我會包容你的一切。」
「我想讓你知道富饒的意義,帶你用不同尺度和價值觀衡量事物。」
「這是一張讓你聆聽、感覺、靠近我的專輯。」
從第一張 EP 開始,Cicada談感情、聊動物、踏察西海岸、潛入太平洋……直至2019年 ,全體團員以雙腳深入臺灣的山脈,負重尋找創團十年的至高美景。為了《走入有霧的森林》,他們揹上自己的恐懼和慾望,臣服於未知的身體和天候條件;上行、下行、日升、日落,一行人自願受苦、積極做工,將一幕幕依時序開展的山中光景與體感經驗譜成彼此共享的登山日記:
中海拔的迷霧林道、終年有水的水源地、浮在雲海與光暈上的斷崖、日出閃耀金黃的頂巔、收攬左右視野的稜線、樹根與石縫交會處的綠色鋪面、烏雲聚集的驟雨一瞬、深夜山屋裡的非人派對、白雪覆蓋的無人圈谷……山行者們謹慎、迷茫、雀躍、坦然、清晰、安詳、靜默……
究竟你我所能聽見的,是山的聲音,還是登山者的聲音?是自然的召喚,還是人們自賦意義的追尋?是誰的意圖?誰的堅決?誰的山色?誰的光環?誰的壯麗?誰的悸動?
答案也許在山裡,也許不在,然而唯有親身走進山中,往高處爬向海拔三千,人們始能憶起這些人為限度中所能觸及的無盡風景,甚者,讓經驗與體感匯聚於指尖,祈請那既可獨享、亦可合鳴的樂句與聲息自然降臨。
“Hiking in the Mist” is a hiking journal Cicada wrote with music for the mountains in Taiwan. Cicada walked through misty forest, rested by streams, admired clouds during sunset in North Dawu Mountain and encountered sunlit grassland at Qilai south peak. They hiked up to the ridge line overlooking the city, met wildlife in the cabin, experienced pouring rain and snows in cirque...
Growing up in an island with more than 260 peaks over 3000 meters in height, it's always been in our mind to be surrounded by nature and write about the mountains. At the 10th year of Cicada, we arise from the ocean and step into the forest. Everything we experienced in the wilderness led us to seek within.
in nature 中文 在 KARMAN Youtube 的評價
Super easy method to get korean gradient lips with 2 or less products! You can get it with even 1 lipstick, no fingers required! 中文字幕請開CC選擇繁體中文.
v v MORE INFO v v
check out my blog entry for more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http://madokeki.blogspot.com/2014/03/get-korean-gradient-lips-1-product-2.html
here i showed you 5 different ways - depending on what product you have on hand, one of the ways should work for you!
ok, i admit the title is the scenario for the easiest method! if you're using 2 products, there is an additional step to apply the 2nd product, but that doesn't count, right? :P
for those of you who have too much time to blend out the lips using your finger, and for those of you who are plain lazy (like me) or running out of time, you can still get the gradient lips without your finger!!!
HOPE YOU FOUND THIS USEFUL! thumbs up if you like this video, this will help me know what kind of videos you all like so i can make more videos like this in the future!
xoxo
karman
PRODUCTS USED =============
(base makeup)
dr jart+ : black label bb cream
kanebo kate : stick concealer light beige
kanebo kate : mineral powder foundation in OC-B
(lipcolour/lipsticks)
nature republic : by flower triple volume tint 05 peony
revlon : super lustrous matte lipstick 010 wine not
loreal : colour riche lipstick P511 touch of amaranth
revlon : just bitten balm stain 045 romantic, 050 precious
revlon : color burst matte balm 210 unapologetic
CONNECT WITH ME ================
I BLOG: http://madokeki.blogspot.com
I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madokeki
I TWEET: http://twitter.com/madokeki
korean gradient lips, ulzzang, uljjang, lipstick, lip stain, lip tint, asian, tutorial, how to, how to get, foundation, concealer, powder, bb cream, liquid, 咬唇, 韓國, 咬唇妝, 教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JteppCTQW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aoz6YgwWozVC4uITnu8Ypt1DFgA)
in nature 中文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評價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超級歪電影院暨映後贈票加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804486253038378
📣臉書貼文留言加分享本影片,就有機會抽中5/5重返大銀幕得【攻殼機動隊1995】電影票2張!還有機會抽中Haraway的《猿猴、賽伯格和女人》一本呦。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7.4.23 - 2017.4.30
👏感謝 CatchPlay 與 群學出版社 的熱情贈書
-
第七集【攻殼機動隊系列】:攻殼機動隊動畫解析(上) :什麼是人? / 賽伯格與哈洛威
EP7【Ghost In The Shell Series】: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Ghost in the Shell :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human? / Cyborg and Haraway
超級歪:「先別管賽伯格了,大家一起來yeeee識吧!」
-
本集關鍵字:押井守 / 攻殼機動隊1995 / ghost / 《銀翼殺手》 / 《西部世界》 / 《駭客任務》 / 《寄生獸》/ 《機械姬》Ex Machina / 笛卡兒 / 我思故我在 / 心物問題 / Gilbert Ryle / 拉岡Lacan / 自我意識 / 鏡子測試 / 中文屋論證 / Richard Dawkins / 自私的基因 / 二元對立 / koko / Hagen人 / Achuar人
-
參考資料:
Carol P. MacCormack, Marilyn Strathern
1980 Nature, Culture and Gender
Donna Haraway
1998 The Companion Species Manifesto
2004 The Haraway Reader
2010《猿猴、賽伯格和女人》
Gilbert Ryle
1992 《心的概念》
Jacques Lacan
1949 The Mirror Stage as Formative of the Function of the I as Revealed in Psychoanalytic Experience
Philippe Descola
1998 The Spears of Twilight
René Descartes
2015 《沉思錄》
Richard Dawkins
2009 《自私的基因》
Stanley Coren,
2000 How To Speak Dog: Mastering the Art of Dog-Human Communication
協助翻譯:田博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KYHDAEFW0/hqdefault.jpg)
in nature 中文 在 Edwin H. Youtube 的評價
睇華為發佈會唔駛食誠實豆沙包既
From 10 cock To 16 cock!!
$%^#(@*%#
感謝CEO Richard Yu提供笑話。
原片1小時 P30 Pro 發佈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nnKKNer44
Engadget 11分鐘剪接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Ukyzlt-QBM
#誠實豆沙包
#空耳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dwinghui/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ghui/
Twitter: https://twitter.com/edwinghui/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edwinh/
Subscribe!: https://www.youtube.com/edwinh?sub_confirmation=1
Good Morning
So Big Player
Back to
Bullying Again
疑似呀
WHAT THE FOX
5G
SoC
油油老千既
5G SoC
in ikea
It’s a
騎你奶奶甜
Kirin 990
澳亞
聽B檸
殘屍爽衣墳
Er..
耳煙徙
鄂圖CPU
識fing cock
拋呼GPU煙徙
油檸What the
Most Advanced的
7nm
Think Fat 扒事
姨u姨
啲痴聲
騎你奶奶甜
will十扑
溫閃卡
越來越鍋貼
Er
風哥
顏雅特閃卡
We ha烏
惡Cock
CPU
巴煙飛呀煙
捏爆你春袋
We called it’s a
逼
美都
你都射落牆
你都
Two Big Cock
For high performance
two middle Cock
撈拋幹新純
Four little cock
花泉撈幹新純
With a Big Cock
博方文煙潑
cum啤熱
打煙那芝娃娃
痴線
拋耳飛屎是Key
^$#&@^%$#
$&*#@(&%$
near 35% improvement
歐
豬屁股Cock
From 10 Cock
To 16 Cock!!
佢地痴線既
奧獲聽天拍仙
badter Energy Efficiency
we will launch our mate 30 serious smartphone
in 2 weeks later in
Er..
in Munich
越來越痴線呀
free butt 3
you know
diss 啲唉噢 diss
漂閃咩戚
啡迪迪徙
迪素護 花屎
Er..
Open feet
耳亞鼻塞
which have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you can tune in to to to check
to the err
啲分
啲分漂浦
size
點呀shit
of your
耳呀
ehh
candle?
canal?
Canos!
蘇呀
拜呀
青頭
the best
科優
for your ears
more important
umm
more than this!!
we also hea
introducing
唉老歹靚名架
Micro duck
with a dedicated
best tumor inside
i want to 冰
鳥歐
P30 Pro
our design inspir by nature
the sea
the sky
you can see that
煙飛拿鐵
屌你拿鐵
歐撩瘋
撩P30 Pro
催淚彈有山埃
And 柯蘇
we bring the themes
to match with
煙徙 歐徙
ok
(痰)
啲事耳屎er
搣屍T
啦凡達
(痰)
哥屍
err its eh
it shows a beauty of this
金摸羅
err its eh
分扒
anddd this phone
易香煙
閹ui聽
we upgrade this phone
P30 Serious series
NEW!
UX跌唉
UI跌唉
by the
you know?
馬格寧你嘔
仍箍定
撩卡啦
moron啲卡啦
some very interesting things
歐蘇
we introducing terr
the duck mode
to 溝麼冼呢里奧
the duck mode not only protect your eyes
yourphone can go inside your P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cDGzNe1Nxw/hqdefault.jpg)
in nature 中文 在 business nature中文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八卦
business nature中文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signature中文,second nature中文,nature中文版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business nature ... ... <看更多>
in nature 中文 在 Nature Now(中文字幕) - YouTube 的八卦
Climate change refers to long-term shifts in temperatures and weather patterns, mainly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burning of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