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繼續在Şanlıurfa。
這個地方除了是亞伯拉罕的故鄉之外,也是他犧牲之處。
他接受了神諭,成為一神論的信仰者。
如果亞伯拉罕真實存在,他就是世界上第一位信仰一神論的人,而不管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一神論。
在回到故鄉Urfa之後,他奉勸Nimrod停止偶像崇拜,也就是從多神論的信仰變為一神論。
這是人類第一次兩種信仰型態的對決。
亞伯拉罕不但與Mimrod對立,還愛上了他的女兒。
這當然惹惱了Nimrod。他架起柴堆,一把火燒死了亞伯拉罕。
不過神奇的事發生了,這堆火成了水、水堆積成湖;而木柴則變成了魚。
這座湖今天依舊存在,也是Şanlıurfa最重要的景點之一、也就是今天照片的主題 – Balıklıgöl,意思是亞伯拉罕之湖。
Urfa另外一項對基督教的意義是Image of Edessa。Edessa是Urfa的舊名,image指的是耶穌的形象。
我們今天一聽到耶穌,心裡面應該就會有個完整的形象:長髮、雪白的皮膚、落腮鬍、藍眼睛。
但是這個形象是後人塑造的。
聖經或其他經典對基督的形象並沒有什麼記載。
我們目前能夠知道「最早的」耶穌形象,大概就是杜林裹屍布(Shroud of Turin)上顯現的那個。
所謂杜林裹屍布也就是耶穌死後包裹他屍體的麻布,印記著他的形象。
讀者可以在以下連結看到原圖與數碼修復圖: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hroud_of_Turin_001.jpg
不過杜林裹屍布經過科學鑑定,是1390年左右偽造的。
但是基督教、尤其是東正教流傳著一個傳說,認為耶穌的形象最早在他同一時代就經由畫家確定。
當時Urfa地區的Osroene王國國王Abgar V因為生病,請求耶穌前來醫治,被耶穌婉拒。
耶穌捎信給Abgar V,附上一張他的畫像。
之後這幅畫就在Abgar V的宮殿供奉者。
不過這個傳說的演變與真偽辯證,又是一連串故事,我們暫且不表。
十世紀的時候,這幅畫轉往君士坦丁堡。十三世紀初,君士坦丁堡被第四次十字軍洗劫一空,下落不明。後來出現在巴黎的Sainte-Chapelle。
這座距離巴黎聖母院只有咫尺的教堂以彩繪玻璃窗著名,參觀遊客遠比想像的要多。
但在法國大革命的時候,這幅畫就永久消失了。
照片集中的倒數第二張圖是埃及Saint Catherine's Monastery聖凱瑟琳修道院保存的Abgar V手拿耶穌畫像的圖。
聖凱瑟琳修道院也是世界上保存古代基督教聖畫像最好的場所。
照片的最後一張圖是1583年鄂圖曼畫家所畫的亞伯拉罕犧牲他親身骨肉(Binding of Isaac)、以及Nimrod火刑伺候亞伯拉罕的故事。
這表示亞伯拉罕是兩大宗教共同的聖者。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