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亞洲旅行日記(3):拜訪東京辦公室(下)
(前情提要:https://www.facebook.com/lifetimesojourner/posts/441113810085905)
.
十幾個人浩浩蕩蕩的穿過東京下班時間的車水馬龍,來到隱身於八重洲口附近小巷中、號稱擁有北海道直送海鮮的居酒屋ときしらず。才一坐下來,同事立馬豪爽的把生魚片、燒烤和清酒點了下去,接著氣氛很快就熱絡了起來,和半個小時前在辦公室裡的緊張感截然不同。幾點觀察:
- 同事們很熱心地教我們這些「歪果人」各種餐桌文化,例如服務生把鮭魚卵一匙接著一匙淋在飯上時,要跟著喊「おいさ」(oisa)。
- 足立桑在叫女性服務生的時候,毫不猶豫地直呼「お姉さん」(onesan),這是否是和某些華人圈子近年來流行叫服務員「姐姐」是類似的概念呢?
- 吃到一半,桌邊突然出現了面容姣好的年輕女子,我隔壁的男性同事和她對話幾句之後5000日圓就掏出來了,買了幾包裡面不知道是什麼的小東西。後來一問,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解酒藥啊。(其他同事不斷的虧他:「他是因為看那個妹很正才買的啦!」)
.
居酒屋結束後,眾人又移師到附近的德國小酒館フランツィスカーナー バー&グリル繼續二次會。日本同事們大多年紀和我接近、英文流利而且非常敢講,藉著工作、日劇和偶像宅等話題,我們很快就聊開了。我也順勢問起他們在亞洲這邊的工作情況,以及公司在亞太地區的運作。
「請問東京這邊在招人的時候會考慮英文程度嗎?我感覺你們所有人英文都超好的!」
「不一定。」從新加坡來出差的部門主管說,「其實在這邊工作和客戶當然都是講日文,英文反而沒那麼重要。」但他接著又馬上補充,「但有一件事情上英文很重要,那就是公司內部的訓練課程,至少要英文的課程聽得懂、有辦法閱讀內部文件。這才是最需要英文的地方。」
長知識了。原來外商公司之所以重視英文,主要是為了內部溝通啊!明明很簡單的道理,為什麼以前從來沒想通過呢?
.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是當天一位銷售工程師(sales engineer)的對話,他是全東京辦公室唯一一位工作上需要寫code的人。同樣身為碼農,彼此之間的共通語言讓我們相談甚歡,聊到最後他甚至乾脆把電腦打開來,直接demo給我看他做的東西。
「我自己寫了個HubSpot和Line的整合(integration),客戶在Line上面發的訊息會被自動帶入HubSpot的系統中。」
「欸我覺得這個超酷的!而且不只是日本,台灣人也用Line,有Line的整合一定對亞洲市場很有幫助!」
這整個有讓我驚豔到——平常在美國總部裡工作,知道公司產品有上百個整合應用(gmail、slack、facebook、zendesk等),但卻從來沒有想過,一個產品要在另一個市場生存,需要的不只是i18n和l10n(國際化與在地化),有時候還得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出不同的整合應用!只能說可能人在美國待久了就會不小心過得太安逸、以為全世界就是用這裡的規則在運作吧。
相較於我因為被驚豔到而興奮不已,工程師同事維持一貫的的冷靜沈著,讓人感覺這對他而言不過是「正常發揮」。
.
晚上十點半,告別了熱情的同事們,我一個人走在日本橋附近人潮已經退去、招牌一一熄滅的小巷子裡,想著剛剛這幾個小時的經歷。本來以為只是來當觀光客隨便打擾一下,誰知道後來卻被請客吃了大餐(感恩公司、讚嘆公司XD)、和同事聊了這麼多,甚至順便連都柏林與新加坡的同事都搭上線了呢?
身為一個一天到晚想著要到處亂跑(套用家父對我的評語)、比起和電腦對話更渴望與人交流的人,我有時候對於自己的工程師職業覺得會有點悲觀,擔心自己會就這樣繼續被關在美國總部的電腦螢幕前、一直寫code直到退休為止;然而,這趟意外的「自費偽出差」,卻讓我看到了一線曙光——認識了亞太地區的同事們、稍微體驗到了一點這裡的辦公室文化,最重要的是那個驚艷到我的line整合demo,讓我意識到即使身為成天埋頭寫code的碼農,我的工作與美國以外的世界未必如此遙遠。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