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歐洲能源政策發展系列報導:歐盟的誕生 從煤鋼.能源共同體開始
【車諾比與福島事件是歐洲能源政策分水嶺 法國研發更安全技術成為核電大國 德國則逐步提高再生能源並訂出廢核時間表 但高電價加上燒煤污染引發民怨 德國不足電力仍須向法國購買核電 為顧及選票打開煤礦火力發電 更成為反噬梅克爾的力量】
火是人類最早的能源,如果對火的馴服,讓人類從黑暗的史前時代走向文明,那麼在上個世紀經歷兩次大戰之後的歐洲,走向和平的第一步,就是成立一個免關稅互惠的煤鋼共同體。
「法國政府提議將德法兩國,所有的煤礦和鋼鐵產量,交由一個共同領導來管理,」法國外交部長Robert Schuman(1957)。
一方面確保能源通路的共享,另一方面,監督彼此極度仰賴能源的軍火重工業。
「歐洲不是一蹴可幾的,我們有過戰爭,」法國外交部長Robert Schuman。
這是未來歐盟的第一塊基石,5月9日被視為歐洲的生日,舒曼被稱為歐洲之父,
「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立刻正面回應法國政府的提議。」法國外交部長Robert Schuman(1957)。
這個六個國家成為歐盟的發起國,將近七十年之後,歐盟從6個國家變成了27國,商業競爭取代了軍火業的危險角力,多元化的能源開發,結束煤與鋼的時代,但是2017年的歐盟在能源議題上,仍然在通路共享的彼此依賴,和攸關各國主權的,能源獨立的拉扯與平衡之間擺盪。
這段既依賴又怕受傷害的能源之路 ,可以概括的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20年,歐洲在美蘇對立的冷戰中,全力復甦經濟和發展工業,煤鋼共同體的互惠模式,漸漸不敵成本低於煤礦的中東原油市場,沒想到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冷不防讓六國共同體,面臨原油供應被切斷的局面。
因此決定在1957年成立,原子能共同體(Euratom),無上限地鼓勵研究和發展,非軍用的核能發電。
「這是一個偉大的夢想,原子能共同體正領導歐洲,走上一個新的方向。」紀錄片片段。
在法國,義大利,和西德境內,以5-3-1的比例,蓋了9座歐洲第一代的核能電廠。
「這是法國的驕傲,1956年9月28日法國成為西歐,第一個以核能發電的國家,」紀錄片片段。
執意在美蘇之間,走出第三條路的法國總統戴高樂,堅持法國必須為了主權擁有核武。
「1960年2月13日,法國在太平洋試爆原子彈成功。」紀錄片片段。
1962年阿爾及利亞發動獨立戰爭。
「阿爾及利亞的命運,由阿爾及利亞人民決定,」時為法國總統戴高樂。
失去殖民地石油的法國,立刻加碼蓋了9座核電廠,於1967年啟動使用,沒想到1973年爆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
「1973年發生了第一次石油危機,石油的價格狂飆到原來的4倍。」紀錄片片段。
「法國政府決定在1974到1975年,啟動13座核能電廠,」時為法國總理Pierre Messmer (1974)。
核電廠啟用後用電成本下降,經濟效益明顯,法國於是徹底放棄了,對其他再生能源的研究和開發,同一時間的西德,以戰敗國身份加入煤鋼共同體,受制的成分超過受惠,德國大量的煤礦 ,被60年代便宜的油價逼得走投無路,在原子能共同體的架構下,只能進行研究,禁止建造核電廠。
「蘇聯外貿部長最近,飛到西德主要的工業大城Essen市,簽下了一個10億美元的合約,」紀錄片片段。
1973年突如其來的石油危機,讓對原油依賴高達96%的西德,決定轉向選擇從蘇聯的西伯利亞,進口天然氣,並且從1983年起,就著手開發北海的風能發電,另一方面,被柏林圍牆隔在鐵幕之後的東德,冷戰期間一直受惠於蘇聯低廉的油價,直到80年代初期,莫斯科老大哥,近乎崩潰的經濟,無法再包養華沙公約會員國的小老弟,沒有任何外匯存底,和核能先進技術的東德,只能重新回頭開採煤礦。
1986年的4月26日,位於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廠,因為人為疏失發生故障,反應爐爆炸,造成二十世紀最慘重的核災,輻射污染氣團升空後,受風向影響擴散到全歐洲,車諾比當頭棒喝地,炸碎了歐洲的核能願景,接壤的德國從此視核能為洪水猛獸,決定全力研發再生能源,蘇聯也在車諾比核災之後不到四年瓦解,西德於是以大筆金援,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尋求莫斯科對德國統一的支持。
「德國設下2020年,要達到少於1990年排碳量的40%,」新聞片段。
1990年已經完成統一的德國,在車諾比核災的夢靨中,進入新的能源發展階段,主動在2000年立法完成,對再生能源的比例和規劃,預計在2022年關閉17座核電廠,完成全面性廢核,包括水力,沼氣,地熱,風能,和太陽能的開發,更立法保障20年內,以高於市場的優惠價,收購民間生產的再生能源,果然讓再生能源的比例迅速攀升。
「德國訂下了要在2050年,讓再生能源達到80%的比例,而且可以滿足50%的用電量。」新聞片段。
再生能源在2013年已經超過了20%,但是再生能源屬於間歇性能源,讓必須保證電力供應的電力公司,仍然必須以核能,或採購天然氣來穩固基載電力,由於天然氣的國際價格持續走高,因此高比例的再生能源,沒有降低電力成本。
「德國的邏輯很簡單,就是大幅提高電費,而且提高的幅度主要在家庭用電電費,德國家庭所付的電費是法國家庭的兩倍,」巴黎大學經濟學教授Lionel Fontagne。
德國於是成為歐洲家用電費最昂貴的國家,電費相當於每度超過台幣10元,加上各區地理位置不同和氣候變化,再生能源的產量不患寡而患不均,各地方政府,雖然鼓勵民間利用太陽能或風能,但是非常排斥電力輸送網絡,經過自己的家門口,造成有電力卻缺少線路的矛盾,讓全國電力供需不均的情況相當嚴重,使得梅克爾不願關閉德國剩下的8座核電廠,但是2011年發生的日本福島核災,再度掀起核電廠敏感的安全問題。
「雖然去年秋天我撤銷整體廢核計劃,希望延長現有核電廠的營運年限,但是現在面對各位,我必須要承認日本福島核災,徹底扭轉了我對核能發電的看法,」德國總理梅克爾(2011.6.9)。
梅克爾受到國內的政治壓力,出乎意料地,一舉宣布提前關閉最後8座核電廠,不足的電力則向法國購買核電,加速了再生能源,提前在2013衝破25%的電力組合比例,德國擁有大量的煤礦,高價位的天然氣,讓電力公司很自然的轉向,低成本的煤炭火力發電,於是決定全面廢核的德國,火力發電比例不但攀升,煤炭的外銷更在2013年,創下230億歐元歷史新高。
排碳指數不減反增了2%,推動再生能源成功,卻弔詭地造成更大的污染,削弱了德國工業的國際競爭力,和面臨工業萎縮的威脅,廢核評估需要2500億歐元的預算,全民埋單,梅克爾正自食其果的,面對高調廢核的民意回力鏢。
從1990到2010年之間,核能光譜另一端的法國,雖然在1996正式放棄軍用核武,法國把車諾比核災歸咎於蘇聯落後的技術,繼續全力研究第三代的核子反應爐,截至2010年,法國已經擁有58座核子反應爐,和19座核能發電廠,是依人口比例全世界最大的核能國家,是僅次於美國,第二大的核能發電總量,核能發電比例佔電力組合的77%,核能工業,是法國僅次於航空及汽車的第三大工業,核能發電每年為法國節省,200億歐元的天然氣採購,創造了140億歐元的產值,非工業用電電價每度為5.4台幣左右,排碳量為零,但是2011年福島核災,也讓法國人開始警覺。
全核能主張,也引起越來越多環保團體的反對聲浪,法國的綠色和平組織,甚至以再三突破防線,潛入核電廠抗議。
「我希望達到2025年的20%再生能源,我們的能源問題是過度依賴核能發電,75%核電比例實在是太重了,」法國總統馬克洪。
新任總統馬克洪決定在2025年,將核能發電降至50%,並且承諾在五年任期內,關閉法國所有的煤炭的火力發電廠,身為領導歐盟的龍頭火車,德法兩國面對核能南轅北轍的態度,也許能解釋為什麼一直要等到2009年,車諾比核災23年之後,歐盟理事會才提出,「3個20」的中程目標,在2020年,達到再生能源比例20% ,減碳20%,節源20%的指標,但是「3個20」的中程目標,在2011年的福島核災之後,被認為杯水車薪,不夠具有野心。
「能源執委提出一個,適用於全歐洲核電廠的壓力測試,避免類似福島核災在歐洲發生,」歐洲議會綠黨議員Michele Rivasi。
日本福島核災後,歐盟執委會終於提出,對擁有核能的14個會員國,一共68座核電廠134座反應爐,進行安全監督的建議,提出由直屬歐盟的核能專家團隊負責,這是歐盟企圖走向安全,和風險管理的核能新階段,在這個新的階段裡,曾經主張百分之百全核能的法國,不但啟動了抗暖化的巴黎協議,也主動由全核走向半核。
「對於核電廠是不是遭受恐攻,由於關係到國家安全,法國不接受由歐盟來監督,」新聞片段。
因為歷史因素,極端排斥核能發電的德國,未來可能再向法國採購核電來降低污染,在兩個極端中間,還有比利時,義大利,瑞士,西班牙,以各自不同的步調和時間表走向廢核,但是2014年烏克蘭危機,又重新威脅到歐洲依賴俄羅斯天然氣能源補給的穩定與主權獨立,歐盟成立一甲子之後,終於重新以能源共同體,互惠互商的經驗模式,繼續在能源的獨立與依賴,不同的能源選項之間,匍匐前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廣東湯水有多種煮法,可生滾、可老火;配合東方五行智慧,不同季節都有合適的湯水,多飲多養生。而德國人煮湯,大部份湯質地都比較濃厚,如用豆類、薯仔打成蓉煮再加香腸。德國湯重飽肚感,可以作為主食,毋須湯後再食飯。所以德國人會說「食湯」,跟香港人「飲湯」文化有所不同。德文「湯」就是Suppe,而「食湯」則是...
essen 德 文 在 迷走工作坊 Mizo Games Facebook 八卦
這是一篇「超級像業配文,但發誓不是」的國外桌遊評論家對《台北大空襲》的感想,文末有節錄部分中英翻譯。我們看完以後很激勵,也讓我們更加確信:「向世界解釋台灣是什麼,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 #順便來練英聽
--
影片是歐美知名的桌遊評論家-Rahdo大叔,對於《台北大空襲》15分鐘的心得影片。去年十月在德國Essen 桌遊展,Rahdo大叔很熱情地跟我們握手,表示非常欣賞《台北大空襲》,原本只是覺得很榮幸,畢竟我們也知道自己有許多可以進步的地方。
但幾個月後,看到影片,我們真的既感動又吃驚,因為他的評價實在正面到太~像業配惹⋯⋯,在驚喜之餘,也有點心虛XD。影片大叔提到「我們一直接收有關同盟國史觀的二戰視角,但這款遊戲讓我體驗到軸心國(台灣當時為日本統治期)的視角。」
這段話,我們特別有感觸,在講述英法在二戰 RETREAT 的「敦克爾克大行動」在台灣熱賣,又入圍多項奧斯卡的同時,我們回望台灣的歷史,認真覺得,自己的生命經驗,由我們自己訴說,多好啊。
--
《台北大空襲》二刷即將完售,即日起到1/29(一)在台北電玩展熱銷,週六甚至有畫師現場用毛筆「手繪」重現1945年的總督府,歡迎來逛逛!
線上免運購買:https://goo.gl/R6ETcP
影片 Youtube 連結:https://goo.gl/UVW5Vp,以下為摘錄中英對照:
6:58-
「我必須生存,但我也可以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我認為這非常非常酷也非常的不同,它更貼近真實。」「我從來沒有被這些角色特性如此強烈的驅使過。」
- I just must be survive but I can do it in special way.I think it’s very very cool and very different.
That’s kind of true.
- I never really feel that is driven by the character of these people.
8:51-
「不是職業驅使你該如何遊戲,而是角色特性。這讓你在遊戲時,能將自己投射在這些角色身上。」
It’s not there job title that defines how you play,It’s character. And that put yourself in the mindset of who these people are.
14:47-
「玩家應該去體驗這款遊戲,因為這是一個桌遊比一般大眾娛樂能傳達更多事物的典範。」
「它可以包涵更多重要的訊息在其中,它可以啟發你的也比一般流行文化來得更深。」
Players should experience because this is another example of how boardgames can be more than just idol entertainment.They can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say, they can enlighten you in ways that no other pop culture form of entertainment does.
翻譯 by Jack Hsieh
essen 德 文 在 TopGear TW 極速誌 Facebook 八卦
【德國條杯好幸福!?】
真令人羨慕,德國有無限速高速公路,所以警用車也得用厲害的才行......,看似合理但仔細觀察這部M850i Coupe,全車還經過 AC Schnitzer全面改裝,馬力輸出提高至620匹,零百加速只要3.8秒,這到底是??
其實這部車跟德國警方半點關係都沒有,而是輪胎商原本打算在Essen改裝展作為新產品宣傳之用的展示車,但因為新冠肺炎的關係,展覽取消而無法派上用場。所以德國的朋友不用擔心啦......。但話說德國警方真正用來取締無限速高速公路的車聽說是隱形戰車,外觀跟一般車沒兩樣,要取締時才會打開車內滿滿的警示燈,等到發現時已來不及了。
#BMW850icoupe #PoliceCar
----------------------------------
推薦文章:
MotoGP Safety Car BMW M8 Competition 最殺安全車登場!
https://bit.ly/34v2kav
----------------------------------
網站 https://www.topgeartw.com
Youtube https://bit.ly/2UxJoz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opgeartaiwan/
essen 德 文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廣東湯水有多種煮法,可生滾、可老火;配合東方五行智慧,不同季節都有合適的湯水,多飲多養生。而德國人煮湯,大部份湯質地都比較濃厚,如用豆類、薯仔打成蓉煮再加香腸。德國湯重飽肚感,可以作為主食,毋須湯後再食飯。所以德國人會說「食湯」,跟香港人「飲湯」文化有所不同。德文「湯」就是Suppe,而「食湯」則是Suppe essen。
德國啤酒可謂聞名世界,而啤酒湯(Biersuppe)在德國其實不是常常可在餐廳找得到,畢竟啤酒有點苦味,煮成熱湯後不是很主流的味道。但早在十七世紀已經可以找到啤酒湯的食譜,不同省份用的材料也有些不同。
另一款更受歡迎的就是芝士葱湯(Käselauchsuppe),又被德國人稱為(Partysuppe),即派對湯。搞派對時經常煮的湯,煮法簡單,男女老少都喜歡,芝士控就一定要嚐試一下了。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廣東湯水 #啤酒湯 #德國啤酒 #芝士葱湯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essen 德 文 在 #問#德文文法請教 - 語言板 | Dcard 的八卦
最近學到德文六個情態助動詞,發現有些教材列出mögen, ... Ich möchte = i want Ich mag = i like möchten 可以理解成助動詞Ich möchte etwas essen. ... <看更多>
essen 德 文 在 Re: [請益] 日本人德文不好? - 看板Deutsch 的八卦
答案揭曉
Seid ihr das Essen?
Nein, wir sind die Jäger!
別再說日本人德文不好了,Revo可能還沒那麼好,只能寫出兩句直陳句與ja/nein問答,
不過其他曲目他也有寫不少德文,文法至少有用到形容詞變化及指示代名詞,
發音也沒有日本人念英文的大問題。
依照歌德學院的進度他都上到A2了以上了 >.o
巨人那麼紅就一起來學德文吧德文萬歲\owo/
※ 引述《thm369541 (MPS)》之銘言:
: 剛看進擊的巨人,op紅蓮的弓矢第一句
: Sie sind das Essen und wir sind die Jaeger.
: 文法是不是有誤呢?
: 我覺得應該是
: Sie sind die Essen und wir sind die Jaeger. 才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200.228
※ 編輯: linetzu 來自: 1.162.200.228 (07/13 19: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