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ore R.I.P》
全文連結:
https://maijonalisa.pixnet.net/blog/post/262245349
大型公安意外事件
除了憤怒還能做什麼?
#可以看公視以遠離惡意賣慘悲情煽動新聞
#可以捐錢或捐血_尤其最近血庫告急
最重要的
是RCA根本原因分析、
讓一連串的錯誤漏洞被補起來
#起司理論
—
文章是我2015年為復興航空空難而寫
有感於燒灼傷的急救慘痛經驗
幾年過去了
2018年普悠瑪事件
然後是2021年太魯閣號
希望真的、能停止再只能憑藉著網路留言來發洩內心的無力與恐懼
而是真的從根本錯誤開始、完全防範
—
深夜時刻應該是眾人準備入眠了,突然EMT送來一個全身汽油味濃厚到不行的燒傷病人,整個急診都動起來!
我帶上手套上前,看到畫面嚇壞了!
病人全身焦黑、雙手鷹爪般攣縮顫抖,頭髮像黑人一樣變成小短捲,嘴巴不住的呻吟證明他還有氣!
更可怕的是,當黏到腰上的衣服撕扯下來後,大片的皮也跟著掉下,整個全身衣服扒光,跟一隻被瓦斯槍燒灼去毛的豬一樣!全身灰黑腫脹、皮膚緊繃到快要迸裂!
EMT大哥:「小型工廠,違建的,老闆要求半夜趕工,結果誤觸火花整個油庫油桶爆炸!我們進去的時候他已經在裡面被燒了不知道多久!」
刺鼻嗆淚的汽油味,周圍圍繞著急著想要打上點滴給與IV輸液的護士們,無奈腫脹焦黑的皮都燒到變厚水腫,資深護士小胖回報:「IV打不上!」
沒見過這麼嚴重程度又大範圍燒傷的我還在一愣,旁邊衝進來的董哥學長馬上說:「刀!cut down!」
然後朝著病人腳踝畫刀下去,該處有深度較淺又夠大條的靜脈一勾出來,大管徑點滴large bore就捅下去!
這時我顧及的呼吸部分,本來還呻吟自呼的病人,氧氣監測儀顯示的濃度卻開始直直落!我掀開氧氣罩,掰開病人口腔,整個鼻孔跟嘴巴裡都是碳渣!燒傷程度嚴重到呼吸道都被吸入的火焰灼傷!可是不管怎麼探怎麼挖,緊急把氧氣罩改成插管的氣管內管,已經昏迷卻還顫抖著的病人氧氣就是打不上來!
董哥說:「胸部無法起伏!」我馬上轉頭看向病人胸廓,燒傷的程度已經達最深第四度,不只把表皮燒焦也燒「硬」,硬到用筆敲會有「扣」、「扣」聲!就像是穿上了鋼鐵束衣!而呼吸所需要的肋間肌肉拉抬肋骨、橫膈肌下移、整個肺部空間變大的協調,完全就被這鋼鐵束衣卡得死死!
董哥指揮,刀繼續往胸口畫!
沒麻醉、沒消毒!病人已經再一秒就缺氧要死了!急救的先後要看危急度!
董哥用力在病人整個胸口畫了好大好大的一個井字!
深度深到皮開肉綻!最可怕的是竟然不流血!
董哥吼:「Escharotomy!焦痂切開!不然無法呼吸!而且你看燒到深度都不會流血!這太嚴重了!四肢也要faciotomy!筋膜切開!不然壓力過大會壞死!」
我趕緊也拿起刀、劃著、割著!
強壓著內心對於傷口反射要先麻醉再消毒的理性思考,像是屠夫一樣不要命的用力切!切!切!
過程當中,最可怕的莫過,病人那燒到連眼皮都攣縮無法閉起的雙眼、幾乎要蹦出來,眼淚都燒乾、焦黑的碳屑及分泌物黏在眼周圍,除了狂瞪及顫抖之外,看過去眼底只傳遞出了三個字:
好
可
怕
會診的整型科醫師下來,嘆了口氣,我隨著病人推床進入燒燙中心。沖泡浴缸沖洗掉落的是一片片死皮爛肉;燙傷中心一次出動四個護士,像是汽車組裝的機器手臂一樣有默契,把大罐大罐的燙傷藥膏抹土司奶油般包裹住病人,兩人同時包手、兩人同時包腳;再三人包住前胸一人翻背;反過來三人改包後背一人拉住病人,而我,在頭部扶住病人的endo(氣管內管),因為在穿上全身性大網套要繞過頭部時,我要先暫時解掉外接管。
整型科學長一旁說:「這種程度的救不活了,他幾乎全身都沒有好的皮膚可以移植,而且,一次次的換藥都再把傷口全部掀一層,他必須一次次施打最大量的嗎啡到昏迷;這真的是人類最慘的折磨了」
瞬間我懂了剛學長嘆的那口氣。
人類疼痛指數第一名:燒燙傷。
病人只要藥效一過、意識一恢復清明,排山倒海的疼痛就會瘋狂湧來!然後一直一直反覆、反覆。
那種難以想像的痛讓我揪心到皺眉。
離開燒燙中心,回到急診,看到董哥鐵青著臉在處理工廠老闆,輕微燙傷到手起了小水泡的中年阿姨,在案發時第一件事…是去搬鐵桶裡值錢的貨!!
董哥在隱忍著怒火。
阿姨:「哎唷這意外啦我也沒辦法,阿剛剛好像燒死了好可怕唷〜啊你們護士包藥可不可以小力點很痛…」
董哥開吼:「妳還有辦法叫痛!妳知道剛剛送來的病人已經幾乎活活被燒半死嗎!」
董哥怒摔手套:「這甚麼意外!是人禍!人謀不臧!半夜開工的違建裡放多少易燃品?沒有?!病人全身汽油味你跟我說沒有!滅火器呢?消防設備呢??!我走外科被你們這些渾蛋胡搞瞎搞!早該預防不預防還有臉在這邊該該叫!妳要不要來看一眼剛剛急救?誰搞的?妳搞的!!!病人一定會死!死前要承受多大的恐懼跟絕望痛苦?!沒有比死之前遭受這樣折磨更可怕殘忍的!我外科醫師要救!但如果是說真心話我寧可給他個痛快解脫!!妳!!懂!!不!!懂!!!!」
(未完)
全文連結:
https://maijonalisa.pixnet.net/blog/post/262245349
emt管 管 徑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八卦
今天看到了台中市「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的草案相關新聞,只看標題會感受到此法立意良善、欲改善現有山難救災體制的缺失與民眾準備心態的不足,令人振奮。
------------
此篇評論針對的是第一版,也就是被該篇新聞所刊登的「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為避免誤會再起,特此進行文章修正與加註。
而在第一版草案公開以後,收到眾多訊息回饋與協調的台中市消防局已已將各方意見再予以修正,如附連結資料:
本條例並未規定一定要攜帶衛星電話,係指應攜帶下列裝備:
一、具有衛星定位功能之器材。如:衛星定位儀、可定位之智慧型手機或其他具定位功能等器材。
二、可供緊急聯絡之通信設備。如:衛星電話、手機、無線電或可對外通訊等裝備。
另亦未要求領隊須具備專業嚮導證照,而是要求領隊應具備初級緊急救護能力(如EMT證照等),以利登山客發生急病或意外事件時,擔負照顧之責。
本條例所規範之登山保險機制係指進入轄內特殊管制山域,應由領隊帶領, 並依登山路線難易強制投保登山綜合保險,如發生意外,所生搜救相關費用由保險給付。
請大家指教
附件:
臺中市登山管理自治條例
https://drive.google.com/open......
草案逐條說明
https://drive.google.com/open......
所以,也要感謝台中市消防局這樣用心協調各單位,致力於促進登山安全。
希望這個自治條例能真的發揮功用,而不是再度成為阻礙山友親近山林的戒嚴法條;如果有任何相關的建議希望傳達給台中市消防局,也歡迎各界直接去信局長信箱,傳達給他們知道囉!
------------
但點進去詳閱之後,卻有點令人失望,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
關於這個法規的立意,使用者付費、責任自負,我非常贊同,也與我去年寫下山難國賠相關評論的觀點一致。但今天看了這個法規,我只想問:「入山團體或個人應攜帶衛星定位儀、衛星電話或無線電等專業設備,攀登高海拔山域須有專業嚮導」,這句是什麼意思?
1.為何獨獨針對高海拔地區訂定這種條文?
官員們知道海拔1000~3000公尺中間的中級山域,才是山區最凶險難行的地帶嗎?人來人往、路跡明顯、商業團一堆的高山明定需要專業嚮導來帶;杳無人煙、路要自己開、完全沒有商業團的中級山卻可以自由來往,這個條文是不是有奇怪的地方?還是單純是我想太多?
2.「不准進入未開放之山域」,當自己是山大王?
本次參與草案制定的單位裡面,我看見了非常不意外,會提出這種山大王意見的單位。在那個單位轄下,有著數條非常安全,卻打死不肯開放的登山路徑,每條都是百岳經典。雖然大家都照走不誤,但不能照程序申請就是非常不爽,我們想手法卻沒地方能守,這單位真是病入膏肓無可救藥。請問我們花錢納稅是叫你們來封山的?無能至此還要把其他有良心的單位拖下水,說真的這種要不得的官僚管理心態,你們還是留在自己轄區就好了,不要把整個台中市拖下水。
封山並不能禁絕人民入山,反而增加爬黑山的數量、更加無法控管入山人員的素質,倒行逆施本末倒置,出了事你們還是一樣要去救,封起來大家都不管你照走,誰進去都不知道是有比較爽嗎?山這麼大,你封一個登山口,我在500公尺外自己再開一條路就能進去了,這麼鴕鳥我看的也是都要醉了。
全面開放山域、落實入山人員登記管理與經歷審查才是正途。封山只是一個將自己當做山大王土皇帝的獨裁心態而已,山是大家的,我們納稅叫你來管理,不是請你來當皇帝。
3.這個「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為什麼是由地方自訂?
從台中出發的路線,可以從苗栗、新竹、宜蘭、花蓮、南投走出去,光一個合歡北峰,登山口是花蓮縣,合歡北峰就是在台中市境內,今天在山頂發生山難需要救援,要算在誰頭上?這條法規管不管得到?同理從武陵農場(台中市)爬雪山,卻在翠池(苗栗縣)發生山難,這條法規適不適用?登山這種跨越尺度非常大的運動,今天用一個地方角度來訂定規範,是不是有點不恰當?這種法規應該由中央政府統一制定才是正途,否則地方政府步調不一致,皮球愛怎麼踢就怎麼踢。
4.有專業嚮導帶路,並不能降低山難風險。
最近才發生的無明山山難,是由知名商業團「大台中登山隊」出團,5宿10餐6800元整,這種等級的商業團,嚮導怎麼可能不專業?但已經往生的兩位山友用生命告訴我們,嚮導再怎麼專業,並不能避免山難發生,只有自己做好準備才能避免山難發生。
說穿了,登山嚮導只是讓你安心、讓你不要迷路的領頭羊而已,真正要平安下山,還是只能靠自己。
沒錢有沒錢的走法,登山險再怎麼貴也不會比請專業嚮導貴,而專業嚮導是個人經驗累積與做足準備功課後,可以憑個人意志選擇是否需要的一種「服務」,怎麼能強制規定呢?
所以我想再次詢問訂定這樣規定的官員,這種擺明了讓人民無法遵守的「排窮」條款,真的有助於降低山難的發生率嗎?
難道做足準備功課與訓練的學生、還有經濟比較沒有餘裕的山友都不准上山,除非砸大錢請專業嚮導來帶團、砸大錢買或租衛星電話、砸大錢參加商業團,才准上山嗎?
官員們知道有能力有經驗的山友,自己組隊登山一次的費用,是參加商業團的1/5甚至不到嗎?
如果我已經自己帶隊爬過50座百岳,只是沒有時間去考”一年二次“的登山嚮導考試,還是要砸大錢請「專業嚮導」來”帶路“,我才能爬高山,不然就是違法嗎?山這麼大,政府訂下這種擺明讓山友難堪,沒錢的人再有經驗都不准上山的條文,到底是何居心呢?站在這種資本主義至高位、帶有濃厚圖利商業團意味、把責任都推給專業嚮導的條文,真的有助於解決山難問題嗎?
只有讓登山知識更普及、教育人民「對自己負責」的概念、落實專業山難救助團隊的編制與訓練、山難落實使用者付費、全面開放山區不要逃避責任封山了事(封山根本是鴕鳥,隨便查一個商業團的出團列表,滿滿是洋洋灑灑的”封山路線“,你怎麼封我怎麼繞,主管單位再鴕鳥沒關係,人民都在看、都在幹)、嚴格落實出入山登記與回報制度,才能真正達到降低山難發生的風險與落實山林管理的良方。
關於這則新聞,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幸好它目前只是草案,希望政府開放更多對話的空間,讓真正在山裡走跳的山友能參與和自己密切相關的法官制定,而不是又淪為一個「山下引導山上、官僚凌駕專業、理想霸凌現實」的花瓶法條了。
emt管 管 徑 在 整形外科醫師朱育瑩的手札 Facebook 八卦
有些人,不管在哪裡,都會遇到緊急醫療事件,譬如說我@@
今天上午幫住院醫師上了三個多小時的整形外傷課程,腦力消耗殆盡,於是決定開車去海岸邊兜風放空,重新吸收日月精華,補腦補眼一番。
方才找個美麗的點停車下來,一個老年婦人立刻衝上前道:
「小姐,妳有水嗎?我跟你買一罐!」
「您怎麼了嗎?是口渴嗎?我這邊一罐送您,不用買啊!」我說。
「不是我,是我兒子和媳婦中暑了!」婦人急道。
「在哪裡?」我驚訝道!
「就在下面的山壁下,爬不上來!」婦人道。
「我跟您去看看!」
從公路往岩岸邊走的小徑十分陡峭,下午三點的海岸,陽光實在烈得眼睛都快張不開,皮膚也被曬得有些灼熱感,今天的氣溫是36度!
山崖邊兩個滿臉通紅的人,癱軟在毫無遮蔭的砂石上,一男一女,兩頰發紅,女性精神和力氣已恢復,男性完全攤倒在長了稀疏矮草的山崖上,虛弱地無法動彈,體溫摸起來稍熱。
我和那位病患的母親拿了水,稍微餵他喝下了幾口,幸好他意識還尚存,可以成功吞嚥,只是手虛弱地連水瓶都無法握緊。
由於我們無法將病患抬到陰涼處,我們拿了一把大傘,作為遮蔭。
「我是醫師,讓我看看您唷!」我一邊說,一邊摸起他的脈搏,雖然有些微弱略快,但是還算清楚。旁邊有一個病患兒子扛下來的冰桶,裡面雖然沒有飲用水,但是至少有冰塊和融化而來的水。
「有沒有毛巾或衣物,沾冰水幫他擦身體降溫!」我問。
病患母親拿出了濕紙巾,聊勝於無。
我和朋友評估這位病患無法起身走路,山崖又太陡峭,不可能自行徒手運送,於是說服家屬們叫救護車,家屬們很快地同意。
由於海岸地點不易描述,於是我的可靠隊友去叫救護車,並在公路旁等待準備指引EMT,我留下繼續照護。
不一會兒的光景,病人意識逐漸不清,忽然開始全身僵硬抽搐,頭部胡亂搖動,甚至撞上旁邊的山壁!我立馬用手扶住病患頭部,避免頭部撞上尖銳的岩石,不得以也把病患口罩拉下來,確認呼吸道通暢。
正當我如火如荼地快速思考著,如何在毫無設備的海邊讓病患在痙攣的情況下,更安全地保護他時,忽然間病患母親拿起包包裡的符咒和葉子,浸到水杯裡,一邊撒著他的身體,一邊大叫
「快離開他的身體!快離開!」
「給我離開,快走,快快走!」病患的妻子也開始大吼了起來。
病患的兒子瘋狂地壓制著父親僵硬的四肢....
「他中邪了!」病患母親對我說。
@@這..................不是中暑嗎,這位太太,為什麼變成中邪惹~😓🙄
我繼續保護病患搖晃的頭部和維持呼吸道暢通,無暇解釋這一切的學理。當發生熱中暑情況時,由於中樞體溫調節異常,無法正常排汗散熱,很可能會以抽搐、休克、意識不清等等症狀表現,加上電解質失衡,我大概初步先排除「純中邪」的可能性🤪
不過看他們除了對病患大叫,和灑符水之外,好像沒有什麼違背醫療處理原則,我就繼續讓他們對著病患撒符水,順便達到降溫的效果😙
撐了15分鐘,EMT終於出現了,我瞬間感動地淚都快流出來了!
EMT一來就先把病患的口罩拉了起來,血壓脈搏雖然正常,但血氧濃度只有90%略低。我和EMT表示自己是醫師,並要求給予病患氧氣。他們說氧氣無法送下來,必須把病患抬上山崖的公路,看起來崖壁陡峭,無法人力抬起,必須請求支援。
「讓病人把口罩拿下來吧!」我對EMT說。
「他拿下來的話,你們所有人都先不要靠近,因為情況不明。」EMT關心地說。幸好他們戴著N95。
「好,沒問題!」
我看到有人接手,鬆了一口大氣。決定起身將後續交給專業救援的團隊處理。一位年輕帥氣的警察也到場協助。
家屬對我們一再表示感謝,並且愧疚著我為了保護病患頭部,手腳在地上磨地全是擦傷。
爬上山壁回到停車處,正看見兩台巨大的消防車駛近,支援已到,真是萬幸。希望這位病患,能夠很快速地送醫,否則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夏日炎炎,中暑真的時有所聞。中暑時請記得遵循這個口訣
「涼 脫 散 補 送」
陰涼 > 脫衣 > 散熱 > 補水 > 送醫
希望大家不論居家旅行,都必須注意水分補充和察覺身體狀況,一有不適,請立刻求助,否則萬一在無人處發作,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啊!
#原本想去放空結果變更緊張😓
#到底是中暑還是中邪
#究竟是符有效還是水有效😂
#運氣好的話,山邊海邊都會遇到醫師相助^^
#中暑要注意: 陰涼 > 脫衣 > 散熱 > 補水 > 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