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讀者與投資朋友的眼中,金融業似乎是一個光鮮亮麗的行業。銀行有明亮寬敞的大廳,基金業者在高級飯店舉辦講座,研究員們一個個專心掌握全球局勢。
但請不要忘記,這個行業,就跟所有事業一樣,是要為自己賺錢的。提供他人有價值的服務,為自己賺錢,理所應得。但傷害客戶,為自己賺錢,天理難容。
身為投資人的我們,要小心的就是,金融業者是否在傷害我們,為自己獲取報酬。
第一個傷害,就是收取過高的費用。
投資成果,就是錢。金融業者收太多錢,你的績效就不會好。這是基本原理。
任何告訴你投資不需要在意成本的人,你一定要知道,他不懂投資。
假如這個人還在金融業服務,你要知道,他可能懂,但他覺得你不必,也不需要懂。
在台灣發售的境外基金,常是美國同一支基金的高費用版本。買一樣的東西,台灣人就是要付比較多錢。
這問題我在2008就寫文章講過,到今天仍是一樣。請見:
投資界的次等公民(Exploited Investors)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8/05/exploited-investors.html
原因就在於,很可悲的是,許多台灣投資人仍對此毫無所知,或是甘願買次等產品。
台灣當地的基金,不僅買賣要收手續費,普遍還有內扣費用太高的問題。
請見:
2013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心得1---台灣基金投資成本過高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13/05/2013-investment-company-factbook1.html
大跌保證基金(Mutual Funds with Extreme High Expense Ratios)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18/02/mutual-funds-with-extreme-high-expense.html
台灣投信基金2018全年費用整理1---不要再當基金冤大頭了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9/01/20181.html
連台灣當地的ETF,都有內扣費用過高的問題,請見:
觀看台灣ETF費用有感---ETF未必是低成本(ETF with High Expense Ratios)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9/04/etf-etfetf-with-high-expense-ratios.html
台灣投信業者不僅自己收較高的經理費,連給合作券商的交易手續費,都給的特別大方,請見:
台股基金過高的股票交易費用(Soft-Dollar Arrangement in Mutual Fund Business in Taiwan)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2/02/soft-dollar-arrangement-in-mutual-fund.html
基金這些法人,買賣股票要比散戶付更高的手續費呢?
這是什麼理由?
任何有點基本常識的人,都會知道這是非常荒謬的事情。資產管理公司是這樣”認真”、”小心”看管投資人託付的資產嗎?
收費高,還帶來很有問題的服務。
多家基金公司,淨值計算錯誤:
基金會計錯誤(Error in Mutual Fund NAV Calculation)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1/05/error-in-mutual-fund-nav-calculation.html
在賣出理由的說明文件中,卻說該支股票值得買進。這種明顯矛盾是怎樣的”專業”資產管理?
他們怎樣用你的錢?(How is Your Money Managed?)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8/02/how-is-your-money-managed.html
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在美國調降費用,在台灣,運用特別”手段”,調高經理費:
橘越淮而為枳---一家基金公司的故事(Different Pricing Policies of BlackRock)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13/02/different-pricing-policies-of-blackrock.html
利用職務取得的資訊,傷害投資人權益:
以職務之便,謀取私利(Corrupted Mutual Fund Business)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12/07/corrupted-mutual-fund-business.html
還有基金銷售管道的大問題,把根本不適合的工具賣給客戶。嚴重傷害客戶財務,只為自己的手續費收入。吃相非常難看。
台灣的高收債亂象(High Yield Is Not Guarantee for High Return)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0/07/high-yield-is-not-guarantee-for-high.html
當年喧騰一時的盈正案:
盈正案後續調查結果(An Investigation that Yields Almost Nothing)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13/01/an-investigation-that-yields-almost.html
壽險業者也有問題:
指數化投資甚少被提及的優點—從南山人壽經理人事件談起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8/07/blog-post.html
還有這種費用高到不知道有什麼優點,有什麼買進理由的保單:
變額年金險費用解析—我的批評(Analysis of Variable Annuity Fees and Charges---The Untold Truth.)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8/03/analysis-of-variable-annuity-fees-and_27.html
美國基金業者一樣出過包:
2003基金醜聞(The 2003 Mutual Fund Scandal—Late Trading and Market Timing)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7/12/2003the-2003-mutual-fund-scandallate.html
資產管理公司的貪婪(The Greed of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The Citigroup Scandal)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7/09/greed-of-asset-management-company.html
討論這些事情,並不要揭人瘡疤,讓人難看。而是要讓身為投資人的我們,更有警覺。不要被騙了還不知道。
很多金融業者的運作原則,是把自身獲利放在無比的崇高地位。高到連傷害客戶,都是可以允許的。
請小心,不要遇上這樣的業者。
自己的錢財要靠自己小心看管。
blackrock etf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八卦
這張圖,是幾支投資標的,從今年年初到五月21日的走勢圖。
最下方,帶著藍底的藍色線條,是投資整體美國股市VTI的走勢圖。到五月21日,是下跌9.78%。
最上方的紫色線條,是美國中期公債ETF,IEI的走勢。今年以來上漲5.93%。
中間五個曲折起伏的線條,是五支市政債封閉型基金,同期的走勢圖。這五支CEF,分別是:
MYD: BlackRock MuniYield
NMZ: Nuveen Muni High Income
NEA: Nuveen AMT-Free Quality Muni
GOF: Guggenheim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und
PML: PIMCO Municipal Income II
這張圖可以看到幾個重點。
首先,市政債CEF在這次股市大跌中毫無保護效果。
在2020的下跌中,這五支市政債CEF全部跟著股市一齊大跌。其中還有兩支,PML與GOF最大跌幅比VTI還大。最大跌幅最小的NEA,也有-21.6%的虧損。
到最右邊走勢的終點,美國股市今年的下跌已經縮小到10%以內。圖中的五支市政債CEF中還有四支,下跌十幾到二十幾趴,回復程度還不如股市。
所以,說市政債有等同或近似公債的信用風險,恐怕是一種過度衍生。市政債的信用風險仍比公債要高。
市政債的表現,跟今年緩步上漲的美國公債標的IEI,截然不同。
這次美國的防疫支出,許多需要地方政府負擔。而經濟活動減緩,又造成稅收降低。美國地方政府財政狀況在兩面夾擊下,承受龐大壓力。投資人自然開始擔心市政債的信用風險。
而封閉型基金使用槓桿的運作方式,又讓危機發生時,損失加重。
在獲利,在可以”持續拿到較高配息”時,許多投資朋友對市政債CEF內含的信用風險與槓桿風險,似乎不易瞭解(或根本不在意)。
當風險帶來報酬時,投資人往往對風險視若無睹。當風險帶來虧損時,投資人才驚覺它的存在。
再來,市政債CEF的走勢與波動,類似股市。
市政債CEF在投資組合中的表現,比較像股市這類高風險資產。
問題在於,假如投資人可以承擔股票等級的下跌與波動風險,那麼他就直接投資股市就好了。何必買一個”類似股票風險”的標的,然後拿較低的報酬。
近年一直有人用稅務的角度在鼓吹市政債CEF。
但就算你投資VTI,配息被扣30%,你都不報稅取回。也只會讓你的年化報酬率下降0.6%而已。
(VTI年配息率約2%,2%的三成預扣稅款,對整體資金來說,是0.6%的負擔。)
過去十年,VTI就算少了0.6%的年化報酬,還是勝過PML啊。
投資,重要的是整體成果,不是扣不扣稅。
以扣稅為唯一考量,就像有一個人,他說:
”天啊,這個工作年薪400萬,會讓我所得稅被扣到30%。我還是做年收入50萬的工作好了,因為50萬只要交5%的稅。”
聽到他這麼說,恐怕大家都會覺得他太呆了。那有為了高稅率就放棄報酬較高工作的說法?
就算課30%,年薪400萬帶來的資產成長,還是比年收50萬好太多啊。
但投資時,聽到”某某標的免稅”,就有許多投資朋友義無反顧的買進了。
只看扣不扣稅,來決定某個工作是否值得做,某個標的是否值得買,叫本末倒置。
投資該考慮稅務,但投資不能只考慮稅務。
完整討論,請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0/05/ceflower-return-with-equity-like-risk.html
blackrock etf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八卦
【五中全會透視發展藍圖】中共五中全會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反映中國內地未來嘅發展方向同埋策略,聚焦於多個唔同行業,睇得出中國市場發展前景極為亮麗。如果想捕捉中國市場投資先機,識買就梗係考慮買追蹤中國市場嘅ETF啦,你話係咪先?
了解更多關於富時A50中國策略:https://bit.ly/iShares_ChinaA_ETNov30
#BlackRock #貝萊德 #A50中國 #中國A股 #ETF #ishares #iShares安碩